浸渍沥青性能及工艺研究
浸渍

影响浸渍质量的几个因素一、浸渍剂的特性浸渍剂的特性指标很多,影响产品质量的指标主要有浸渍剂的黏度、QI含量、结焦值。
南通江东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浸渍电极采用变通中温沥青。
浸渍接头,理论而言,应该用QI含量较低的专用浸渍剂结焦值低,加之国产接头一焙体积密度也低,最终导致成品体积密度较低,成品性能不良。
为了研究国产专用浸渍沥青及中温沥青对接头的浸渍效果,专门做了一个试验,一浸用不同的沥青浸渍,二、三浸均用国产专用浸渍沥青浸渍,其他所有工艺均相同。
一浸采用中温沥青浸渍的产品成品性能均好比一浸采用国产专用浸渍沥青浸的产品成品性能好。
主要原因是目前国产专用浸渍的产品成品性能好。
主要原因是目前国产专用浸渍使用与预期效果相差较大。
因此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本公司接头浸渍又恢复使用中温沥青,现接头质量稳定。
二、预热温度及预热时间产品预热温度是一项重要的浸渍工艺参数,对浸渍质量和生产成本都有一定影响。
预热温度不足将影响沥青对焙烧品孔隙的渗透,预热温度应保证焙烧品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要求温度(芯部温度)而又不致引起产品氧化。
但在生产实践中,预热炉室上下方向及长度方向存在温差,造成同一锅不同筐位之间预热温度不同,因而预热的最高温度尤其重要。
在保证产品不被氧化的前提下,行当提高最高预热温度,有利于保证每筐的预热温度达到工艺条件。
预热的理想状态是制品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基本一致,但在现有睛,这个状态还没法用食品测量出来,生产中在保证工艺预热时间的前提下,采用红外测试仪测量出预热炉产品出预热炉5MIN内测量的10个点的温度及温度平均值。
实践中通常φ450MM及以下规格电极表面温度平均达320-350℃就认为预热良好,可以进入浸渍罐浸渍,能保证浸渍质量。
还有一个与预热温度同等重要的是预热时间。
保证足够的预热时间,可以使预热产品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达到平衡,内外温度保持基本一致。
通常情况下预热时间越长越好,但时间太长,影响生产产量及生产成本。
沥青浸渍砖用途

沥青浸渍砖用途
沥青浸渍砖是一种常见的建造材料,其主要成分为石子和沥青。
沥青
浸渍砖不仅常用于道路、跑道等建设中,还可以用于建造停车场、广场、仓库等场所。
沥青浸渍砖具有以下优点:
1. 耐久性强:沥青浸渍砖对各种气候和先进的荷载都有一定的抵抗力。
它能经受住高温、冰冻和水的腐蚀,长时间使用寿命较长。
2. 显著的减震效果:沥青浸渍砖的弹性较好,可以减轻道路行车时的
震动,减少车辆的磨损,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3. 施工方便:沥青浸渍砖的制造工艺简单,施工容易,可在短时间内
完成,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
4. 美观:沥青浸渍砖材质坚固、光滑、不易变色褪色,使道路、广场
和停车场等场所更具有美观性和质感。
但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 沥青浸渍砖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在预算高的项目上使用较为合适。
2. 由于沥青浸渍砖的表面比较光滑,容易打滑。
因此,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加以考虑,采用合适的处理办法。
3. 沥青浸渍砖可能会产生噪音,平时使用中应注意减少噪声污染。
综上所述,沥青浸渍砖作为一种常用建筑材料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时应充分考虑其特点和注意事项,使其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浸渍沥青软化点

浸渍沥青软化点1. 介绍浸渍沥青软化点是指沥青在一定条件下变得柔软和流动性增加的温度。
沥青是一种黑色或棕色的胶状物质,主要由碳、氢、氧和少量的硫和氮组成。
它是一种常用的道路建设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防水、防腐、油漆等领域。
浸渍沥青软化点的测定对于沥青的质量控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软化点的高低可以反映沥青的温度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影响着沥青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应用范围。
2. 浸渍沥青软化点的测定方法2.1 球和环法球和环法是测定浸渍沥青软化点的常用方法。
该方法使用一个球形试样和一个环形试样,通过加热试样,观察试样开始变形的温度,即软化点。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球形试样和环形试样。
2.将试样放置在球和环装置中,确保试样与球和环接触良好。
3.加热装置,使试样温度逐渐升高。
4.观察试样开始变形的温度,记录软化点。
2.2 斜板法斜板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浸渍沥青软化点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一个斜板和一个试样,通过加热试样,观察试样开始流动的温度,即软化点。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斜板和试样。
2.将试样放置在斜板上,使试样与斜板接触良好。
3.加热斜板,使试样温度逐渐升高。
4.观察试样开始流动的温度,记录软化点。
2.3 其他方法除了球和环法和斜板法,还有一些其他测定浸渍沥青软化点的方法,如针入度法、细管法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3. 影响浸渍沥青软化点的因素浸渍沥青软化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沥青的成分、结构、温度等。
3.1 沥青成分沥青的成分对软化点有直接影响。
通常,沥青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含量越高,软化点越高;脂肪族化合物含量越高,软化点越低。
此外,沥青中的树脂和沥青质的含量也会影响软化点。
3.2 沥青结构沥青的结构对软化点有重要影响。
沥青的结构由大分子链组成,链的长度和交联程度决定了沥青的软化点。
链越长、交联程度越高,软化点越高。
3.3 温度温度是影响浸渍沥青软化点的重要因素。
通常,温度越高,沥青的软化点越低;温度越低,沥青的软化点越高。
05 煤沥青浸渍性能

煤沥青浸渍性能摘要:采用热重/差热分析、核磁共振、热台显微镜在位观察等方法,对太钢改质沥青和北京焦化厂中温煤沥青的软化点、元素组成、结构、组成、粘度进行了分析,以评价其作为浸渍沥青性能。
结果表明:太钢改质沥青比北京焦化厂中温煤沥青的吡啶不溶物含量高,芳香度低,高温流动性略好,产碳率也高。
1前言高性能石墨材料都需要进行浸渍处理,浸渍剂的性能是影响石墨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国浸渍剂沥青尚无专门生产线,一般采用中温煤沥青和改质沥青或者几种沥青的简单混合配制〔1〕。
煤沥青的性能直接影响浸渍效果和成本。
国产中温煤沥青和软化点为75~95℃,喹啉不溶物含量一般在6%~10%,产碳率(conradson 法)一般低于40%,浸渍效果不佳。
如果采用改质沥青,其产碳率则大于40%,但是改质沥青软化点在100~120℃,喹啉不溶物含量6%~15%。
如果采用低QI改质沥青,浸渍效果则优于中温沥青。
本文分析了北京焦化厂中温煤沥青和太钢改质沥青的结构、组成、粘度、热重和差热,进而比较二者作为浸渍剂的性能差异。
2实验软化点分析:按GB2294—80方法测定。
元素分析:采用德国VarioEL元素分析仪。
族组成分析:甲苯不溶物(TI)按GB2292—80方法测定;正庚烷不溶物(HI)参照TI分析方法测定;吡啶不溶物(PI)参照GB2293—80方法测定。
动力学粘度:采用四川分析仪器厂生产的NXS-11粘度仪测定,剪切速率1s-1。
TG/DTG/DTA分析:采用国产TG、DTA分析仪进行,升温速度率为5℃/min,用氩气作保护气体。
13C-NMR分析:采用VARINFT-80ASpectrum仪器进行。
热台显微观察:采用Leitz热台显微镜动态观察,用高纯氮气作保护气体,以10℃/min的速率升温。
3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3.1沥青的组成两种沥青的组成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太钢改质沥青软化点高,碳含量高,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PI也高,灰分多,影响浸渍效果。
石油及石油-煤沥青混合物制取浸渍剂沥青的研究进展

石油及石油-煤沥青混合物制取浸渍剂沥青的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国内外浸渍剂沥青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主要介绍了以石油沥青和石油一煤沥青为原料制备浸渍剂沥青的技术。
根据产品质量要求,需要对原料作相应酊改性介绍了对原料进行改性的工艺。
认为石油沥青经过改性后制备浸渍剂沥青符合环保和经济性要求。
1、前言浸渍剂沥青是炭材料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增密补强剂,主要用于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浸渍工艺以及高科技产品如航空航天、人造骨骼和针状焦的生产原料等;在高性能炭材料如C/C复合材料高密度高强度炭块等的制备过程中,其作用更是不可替代。
浸渍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性能炭材料的生产成本和材料性能,因此炭材料生产商非常重视浸渍剂的开发和研究。
沥青是各种炭材料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原料之一,通常也用来制备粘结剂和浸渍剂。
浸渍剂沥青的特点是喹啉不溶物(QI组分)含量特别低,大约在0.1%~0.5%之间。
因为QI会在炭素制品的孔隙入口处形成不渗透的滤饼而降低沥青浸入率,直接影响浸渍效果。
另外.还具有较高的结焦残炭值和较低的软化点,这是一对相互制约的性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浸渍剂沥青进行改性处理,以使浸渍剂沥青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
更加有利于浸渍效率的提高。
浸渍剂沥青生产一般以煤焦油或煤沥青为原料,也有用石油沥青或石油沥青和煤沥青混合为原料的。
本文介绍了用石油沥青及石油——煤沥青混合原料制备浸渍剂沥青的工艺和产品特点,主要讨论了浸渍剂沥青的三种改性方法。
2、浸渍剂沥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前。
炭材料生产采用的粘结剂和浸渍剂都采用煤沥青,只是用于浸渍的煤沥青软化点低一些。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外炭材料生产企业普遍采用特制的低QI含量的浸渍剂沥青进行高压浸渍处理。
美国采用专门加工的石油沥青作炭材料浸渍剂沥青,其QI含量低于3.5%,软化点为90~94℃,残炭值为48%~52%。
并非所有的石油沥青都能作为合适的炭材料浸渍剂,但石油沥青和煤沥青相似,虽然其炭化收率较后者低,但其组成中有害杂质较少,对环境污染小。
2023年浸渍沥青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浸渍沥青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浸渍沥青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一、行业概述浸渍沥青是一种黑色的沥青材料,也被称为沥青渗透剂。
它是通过将沥青加热至高温后,与特定的溶剂混合而成。
浸渍沥青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水泥混凝土、屋顶防水、管道涂料等领域。
二、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大力度,浸渍沥青行业迅速发展。
据统计,未来五年内,中国浸渍沥青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亿元以上。
1. 道路建设是浸渍沥青行业的主要应用领域。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扩大,道路沥青消耗量也将持续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内,由于国家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道路建设将继续是浸渍沥青行业的主要驱动力。
2. 水泥混凝土是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浸渍沥青可以增强水泥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使其在室内地面、地下车库、地下隧道等场所得到广泛应用。
预计未来几年内,随着人们对建筑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水泥混凝土市场需求将逐步增加。
3. 屋顶防水是浸渍沥青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随着人们对房屋品质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屋顶防水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内,屋顶防水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4. 管道涂料也是浸渍沥青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政工程和管道建设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内,管道涂料市场将逐渐扩大。
三、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国内浸渍沥青行业竞争激烈,主要企业包括中化集团、壳牌中国、中国石油等。
这些企业除了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外,还具备较强的市场销售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同时,一些小型企业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它们通过降低成本和定位中低端市场来取得竞争优势。
四、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尽管浸渍沥青行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企业生产工艺不够成熟,产品质量不稳定。
其次,浸渍沥青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最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空间有限。
为了进一步促进浸渍沥青行业健康发展,建议政府加强对行业的规范管理。
对于生产工艺不够成熟的企业,应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对于环境污染问题,应加强环保监管和处罚力度;对于市场竞争激烈的问题,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
浸渍沥青软化点

浸渍沥青软化点
摘要:
一、浸渍沥青软化点的定义和作用
二、浸渍沥青软化点的测量方法
三、影响浸渍沥青软化点的因素
四、浸渍沥青软化点在工程中的应用
正文:
浸渍沥青软化点是指浸渍沥青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柔软度时的温度。
它是衡量浸渍沥青耐热性能和施工性能的重要指标,对道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一、浸渍沥青软化点的定义和作用
浸渍沥青软化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浸渍沥青在一定的试验仪器中,达到一定柔软度时的温度。
这个温度通常以摄氏度表示,是衡量浸渍沥青耐热性能和施工性能的重要指标。
浸渍沥青软化点越高,说明沥青的耐热性能越好,施工过程中越不容易流淌和变形。
二、浸渍沥青软化点的测量方法
我国现行的浸渍沥青软化点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环球法,另一种是平板法。
环球法是将一定量的浸渍沥青装入特制的环形容器中,然后将容器放入一定温度的水浴中,测量沥青达到一定柔软度时的温度。
平板法是将一定量的浸渍沥青均匀涂布在平板上,然后将平板放入一定温度的烘箱中,测量沥青达到一定柔软度时的温度。
三、影响浸渍沥青软化点的因素
浸渍沥青软化点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沥青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加工工艺和使用环境等。
其中,沥青的化学组成对软化点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的化学成分和比例会导致沥青的软化点差异较大。
四、浸渍沥青软化点在工程中的应用
浸渍沥青软化点在道路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
在设计阶段,通过测量和比较不同沥青材料的软化点,可以选择性能优良、耐热性能好的沥青材料。
高纯煤沥青作为浸渍剂在特种石墨制备中浸渍工艺试验研究

高纯煤沥青作为浸渍剂在特种石墨制备中浸渍工艺试验研究徐庆鑫;和晓才;李怀仁;徐俊毅;崔涛;翟忠标【摘要】研究了高纯煤沥青作为浸渍剂应用于特种石墨制备中的浸渍工艺,通过比较增重率及开口气孔率来考察浸渍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浸渍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浸渍工艺参数为浸渍温度160~180℃;浸渍压力0.9~1.3 MPa;浸渍时间90 ~ 120 min,在此条件下,制品的增重率和开口气孔率平均分别达20.6%,14%,得到致密的制品表面.【期刊名称】《矿冶》【年(卷),期】2015(024)006【总页数】5页(P52-56)【关键词】高纯煤沥青;浸渍剂;浸渍工艺;增重率;开口气孔率【作者】徐庆鑫;和晓才;李怀仁;徐俊毅;崔涛;翟忠标【作者单位】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650031;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650031;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650031;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650031;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650031;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6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124.8+4特种石墨是指高强度、高密度、高纯度的石墨制品也称其为三高石墨,其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航天、电子、机械、核能等工业领域,尤其是大规格高质量的特种石墨,其作为替代性材料,在高科技、新技术领域均有着非常宽广的应用空间,同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
特种石墨的生产要经过原料的破碎、磨粉、配料、混捏、成型、焙烧、浸渍、石墨化等工序的处理。
炭石墨材料属于多孔材料,炭素制品的总气孔率为16% ~25%,石墨制品的总气孔率为25% ~32%,其中部分气孔来源于骨料颗粒内部固有孔隙以及颗粒之间的孔隙,而另外一部分气孔则是炭素制品生坯在焙烧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相当部分的煤沥青发生热分解以挥发分形式逸出,所残留的黏结焦仅为沥青量的50%左右,从而在焙烧制品内部形成许多不规则且孔径不一的微气孔〔1〕。
这些气孔对石墨制品的体积密度、机械强度、电阻率、导热性能以及耐腐蚀、耐高温氧化速度有很大影响,为了提高炭素制品的密度,降低孔隙率、渗透率,增加产品的机械强度及改善导电、导热性能,需对制品的焙烧或石墨化采取浸渍工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