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大肠杆菌之后
大肠杆菌的作用

大肠杆菌的作用
一、大肠杆菌的作用二、大肠杆菌的传播途径三、大肠杆菌病的危害
大肠杆菌的作用1、大肠杆菌的介绍
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
主要生活在大肠内。
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只含有核糖体简单的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有拟核;细胞质中的质粒常用作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大肠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人体与大肠杆菌的关系:在不致病的情况下(正常状况下),可认为是互利共生。
在致病的情况下,可认为是寄生。
在培养基培养时无需添加生长因子,向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遇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并有金属光泽,可鉴别大肠杆菌是否存在。
大肠杆菌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大肠杆菌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的宿主,遗传背景清楚,技术操作简单,培养条件简单,大规模发酵经济,倍受遗传工程专家的重视。
目前大肠杆菌是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表达体系,常做高效表达的首选体系。
大肠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假如它生活在大肠内,属于消费者,假如生活在体外则属于分解者。
2、大肠杆菌的作用--控制身体代谢活动
大肠杆菌主要的作用是要控制身体的代谢活动,因此大肠杆菌不足就会产生身体的便秘等肠胃疾病的产生。
大肠杆菌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肠道中的用于分解蛋白质的维生素生长情况,并且会减少蛋白质的分解。
其次大肠杆菌会在身体中形成维生素B和维生素K,这两项维生素可以帮助身体的肠胃功能维持正常,并且还可以出现具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
大肠杆菌的作用

大肠杆菌的作用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菌,它在人和
动物的胃肠道内广泛存在。
尽管大肠杆菌在一些情况下会引起疾病,但它在自然界中也扮演着一些重要的角色。
1.帮助消化:大肠杆菌参与人体对复杂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
它可以分解蔬菜、纤维素和其他植物成分,产生有益人体的脂肪酸。
2.合成维生素:大肠杆菌合成人体所需的维生素K和维生素
B12。
这些维生素对于血液的凝固和细胞新陈代谢至关重要。
3.竞争性抑制其他病原菌:大肠杆菌在肠道内形成一种竞争优势,通过占据位置和营养资源,抑制其他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4.促进免疫系统发育:大肠杆菌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成熟和正
常功能。
它产生的抗菌物质可以抵抗其他病原菌的侵袭,并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
5.参与肠道生态平衡:大肠杆菌与其他肠道细菌共同维持着肠
道的生态平衡。
它们通过相互作用和能量交换,保持肠道健康和稳定。
总的来说,大肠杆菌在人体内发挥着多种重要的作用,包括帮助消化、合成维生素、竞争性抑制其他病原菌、促进免疫系统发育以及参与肠道生态平衡。
论文 大肠杆菌知多少

大肠杆菌知摘要: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是现代生物学中研究最多的一种细菌,作为一种模式生物,其基因组序列已全部测出。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大肠杆菌得出的结论可用于其它生物的研究。
此外,在生物工程中,大肠杆菌被广泛用于基因复制和表达的宿主。
大肠杆菌(学名:Escherichia coli,通常简写为E. coli))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著名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道菌中的1%。
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除某些菌型能引起腹泻外,一般不致病,能合成维生素B和K,对人体有益。
婴儿出生后大肠杆菌即随哺乳进入肠道,其代谢活动能抑制肠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K,以及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
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
但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
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几占粪便干重的1/3。
每个人每天平均从粪便中排出1011到1013个大肠杆菌。
各种粪便细菌和类似的生活在土壤或植物降解物中的细菌。
在水净化和污水处理领域,因大肠杆菌在粪便中数量极多,故常用为检查水源是否被粪便污染的标志,其测量标准为大肠菌群指数,此外大肠杆菌多数情况下无害,不会从实验室“逃脱”而伤害人类。
利用大肠杆菌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物也可能产生误导性的结论,因为其它环境如造纸厂中,大肠杆菌也可大量存在。
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只含有核糖体简单的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有拟核;细胞质中的质粒常用作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形态与染色大小0.4~0.7×1~3μm,无芽孢,大多数菌株有动力。
有普通菌毛与性菌毛,有些菌株有多糖类包膜,革兰氏阴性杆菌。
培养特性在血琼脂平板上,有些菌株产生β型溶血。
在鉴别性或选择性培养基上形成有颜色、直径2 ~3mm的光滑型菌落。
生化反应大部分菌株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并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木胶糖、阿拉伯胶等产酸产气。
IMViC试验为“+、+、-、-”,即为典型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及转化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及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细菌,常见于土壤、水体、人和动物的肠道等地方。
由于其易于培养和操作,成为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
本文将介绍大肠杆菌的感受态制备及转化的过程。
感受态制备是指将大肠杆菌细胞从冻存状态恢复到活跃状态的过程。
为了保证感受态制备的成功,首先需要准备培养基和细菌菌种。
常用的培养基有LB培养基和SOC培养基,其中LB培养基适用于大肠杆菌的一般培养,SOC培养基则适用于感受态制备和转化实验。
培养基的配制需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注意消毒措施,避免污染。
感受态制备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将冻存的大肠杆菌菌种转移到预先加热的LB培养基中,进行孵育培养。
培养温度和时间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通常为37摄氏度下培养12-16小时。
其次,将培养物进行稀释,使其浓度适合后续实验操作。
最后,将稀释后的细菌液进行离心,去除上清液,沉淀后的菌体即为感受态大肠杆菌。
感受态大肠杆菌的转化是指将外源DNA导入到大肠杆菌细胞中的过程。
转化的前提是大肠杆菌细胞处于感受态,即细胞膜对外源DNA具有较高的通透性。
转化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质粒载体和转化方法。
常用的质粒载体有pUC19、pGEM-T等,这些载体具有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特点,可以通过抗生素的选择来筛选转化成功的细菌。
质粒载体通常通过限制酶切与外源DNA进行连接,形成重组质粒。
将重组质粒与感受态大肠杆菌进行转化后,通过培养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筛选,即可得到含有目标基因的转化菌落。
转化的方法有热激法、电穿孔法和化学法等。
热激法是将感受态大肠杆菌与重组质粒混合后,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短暂的热冲击,使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促进外源DNA的摄入。
电穿孔法是利用电场作用使细菌细胞膜产生孔隙,使外源DNA通过孔隙进入细胞。
化学法则是利用化学试剂改变细菌细胞膜的性质,增加其对外源DNA的吸收能力。
转化后的菌落需要进行筛选,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抗生素选择。
大肠杆菌发酵工艺

大肠杆菌发酵工艺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广泛应用于发酵工业中。
发酵工艺是指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代谢反应,产生有用的物质。
大肠杆菌发酵工艺是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肠杆菌的特点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是肠道中最常见的细菌之一。
它的形态为短杆状或圆形,大小约为1-2微米。
大肠杆菌是一种好氧菌,需要氧气进行代谢反应。
它的代谢途径非常多样化,可以利用多种碳源、氮源和能量源进行生长繁殖。
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DNA非常稳定,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复制,是基因工程的理想载体。
二、大肠杆菌的应用大肠杆菌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在食品工业中,大肠杆菌可以用于制作乳酸菌饮料、酸奶、酵母等发酵食品。
在医药工业中,大肠杆菌可以用于生产抗生素、激素、疫苗等药品。
在化工工业中,大肠杆菌可以用于生产丙酮、丁酸、异戊酸等有机酸。
三、大肠杆菌发酵工艺大肠杆菌发酵工艺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反应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因素。
下面介绍大肠杆菌发酵工艺的主要步骤和影响因素。
1、接种接种是大肠杆菌发酵工艺的第一步。
接种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保证接种菌株的活力和纯度。
接种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发酵的速度和产量。
一般情况下,接种量为发酵罐总容积的1%-5%。
2、培养基配方培养基是大肠杆菌发酵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菌株需要不同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碳源可以是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氮源可以是氨基酸、蛋白质水解物等;无机盐可以是磷酸盐、硫酸盐等;生长因子可以是维生素、酵素等。
培养基的配方要根据不同的菌株和不同的产品要求进行调整。
3、发酵条件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值、氧气含量、搅拌速度等因素。
大肠杆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37℃,pH值为7.0左右。
氧气含量和搅拌速度也会影响到发酵的速度和产量。
过高的氧气含量会导致大肠杆菌代谢产生过多的乳酸,影响到产量和质量。
大肠杆菌生产质粒过程

大肠杆菌生产质粒过程1.引言1.1 概述概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在人和动物的消化系统中。
由于其较高的生长速度和容易培养的特性,大肠杆菌成为了许多生物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模式生物。
质粒是一种小型的环状双链DNA分子,在细菌中经常出现并进行自复制。
质粒可以通过转化或转染等方式在细菌中进行稳定复制,从而传递和保守一些重要的基因信息。
在大肠杆菌中,质粒的产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生物过程。
本文旨在探讨大肠杆菌生产质粒的过程,从大肠杆菌的生物特性和质粒的定义与功能入手,详细分析大肠杆菌生产质粒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其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大肠杆菌生产质粒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质粒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优化和应用质粒在工业生产和基因工程中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在本文的后续章节中,我们将逐步展开对大肠杆菌和质粒的相关讨论,并且重点分析大肠杆菌生产质粒的重要性和影响质粒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
最后,我们将总结得出结论,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大肠杆菌生产质粒的机制,为质粒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进一步推动生物科学和生物工程的发展。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介绍大肠杆菌生产质粒的过程及其相关内容:1. 引言部分将提供对整篇文章的概述,介绍大肠杆菌生产质粒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2. 正文部分将包括两个主要部分:2.1 大肠杆菌的生物特性: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大肠杆菌的特性,包括其生长环境、生理特征以及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大肠杆菌的深入了解,读者将更好地理解其在质粒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2.2 质粒的定义与功能:质粒是一种在细胞内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本部分将介绍质粒的定义、结构和功能,重点讨论其在基因工程和生物制药中的应用,以及大肠杆菌在质粒生产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第七章 微生物遗传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微生物遗传试题一.选择题:71085.71085.已知DNA的碱基序列为CATCATCAT,什么类型的突变可使其突变为:CTCATCATA.A.缺失B.B.插入C.C.颠换D.D.转换答:()71086.71086.已知DNA的碱基序列为CATCATCAT,什么类型的突变可产生如下碱基序列的改变:CACCATCAT?A.缺失B.插入C.颠换D.转换答:()71087.71087.不需要细胞与细胞之间接触的基因重组类型有:A.接合和转化B.转导和转化C.接合和转导D.接合答:()71088.71088.转化现象不包括A.DNA的吸收B.感受态细胞C.限制修饰系统D.细胞与细胞的接触答:()71089.71089.将细菌作为实验材料用于遗传学方面研究的优点是:A.生长速度快B.易得菌体C.细菌中有多种代谢类型D.所有以上特点答:()71090.71090.转导噬菌体A.仅含有噬菌体DNAB.可含有噬菌体和细菌DNAC.对DNA酶是敏感的D.含1至多个转座子答:()71091.71091.在Hfr菌株中:A.F因子插入在染色体中B.在接合过程中,F因子首先转移C.在接合过程中,质粒自我复制D.由于转座子是在DNA分子间跳跃的,因此发生高频重组答:()71092.71092.以下碱基序列中哪个最易受紫外线破坏?A.AGGCAAB.CTTTGAC.GUAAAUD.CGGAGA答:()71093.71093.对微生物进行诱变处理时,可采用的化学诱变剂是:A.青霉素B.紫外线C.丫啶类染料D.转座子答:()71094.71094.在大肠杆菌(E.coli)的乳糖操纵子中,基因调节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水平上。
A.转化B.转导C.转录D.翻译答:()71095.71095.转座子___________。
A.能从DNA分子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B.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质粒C.是一种碱基类似物D.可引起嘌呤和嘧啶的化学修饰答:()71096.71096.当F+F-杂交时A.F因子几乎总不转移到F+细胞中B.F-菌株几乎总是成为F+C.基因重组的发生频率较高D.F因子经常插入到F-细胞染色体上答:()71097.71097.在U形玻璃管中,将一滤片置于二株菌之间使之不能接触,在左臂发现有原养型菌出现,这一现象不是由于:A .接合B.转化C.普遍转导D.专性转导答:()71098.71098.F因子和λ噬菌体是:A.与寄主的生活能力无关B.对寄主致死C.与染色体重组后才可复制D.仅由感受态细胞携带答:()71099.71099.细菌以转化方式进行基因转移时有以下特性:A.大量供体细胞的基因被转移B.包含有F质粒参加C.依靠噬菌体感染受体细胞D.可通过从供体细胞中提取DNA片段来完成答:()71100.71100.一个大肠杆菌(E.coli)的突变株,不同于野生型菌株,它不能合成精氨酸,这一突变株称为:A.营养缺陷型B.温度依赖型C.原养型D.抗性突变型答:()71101.71101.转导子是指:A.供体菌B.转导噬菌体C.转导前供体菌D.转导后受体菌答:()71102.71102.以下不是专性转导特点的是:A.必须是原噬菌体状态B.供体细胞中的任何染色体基因片段都有机会被转移到受体细胞中C.通常包括了一个基因如半乳糖(gal)基因的重组D.原噬菌体转导导致噬菌体某些基因留在了细菌的基因组中答:()71103.71103.当Hfr F-时,A.进入到F-细胞中的第一个基因随Hfr菌株的不同而不同B.采用在不同时间中断杂交的方法来作基因图C.单链DNA链的5 '端首先进入F-细胞D.所有上述特点全正确答:()71104.71104.抗药性质粒(R因子)在医学上很重要是因为它们:A.可引起某些细菌性疾病B.携带对某些抗生素的特定抗性基因C.将非致病细菌转变为致病菌D.可以将真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答:()71105.71105.在普遍性转导中,同源DNA分子的交换要求:A.转座子B.插入序列C.DNA链的断裂和重新连接D.反转录答:()71106.71106.F+F-杂交时,以下哪个表述是错误的?A.F-细胞转变为F+细胞B.F+细胞转变为F-细胞C.染色体基因不转移D.细胞与细胞间的接触是必须的答:()71107.71107.以下突变中哪个很少有可能产生回复突复:A.点突变B.颠换C.转换D.染色体上三个碱基的缺失答:()71108.71108.准性生殖:A.通过减数分裂导致基因重组B.有可独立生活的异核体阶段C.可导致高频率的基因重组D.常见于子囊菌和担子菌中答:()71109.71109.流产转导不具有_________的特性。
大肠杆菌的发病机制与防治

大肠杆菌的发病机制与防治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是人体肠道内的常见菌群之一。
但是,当大肠杆菌突破肠道壁,侵入人体其他部位,就有可能引发严重疾病。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大肠杆菌引发疾病的机制及如何防治。
一、大肠杆菌引发疾病的机制1.1 大肠杆菌跨越肠道壁当人体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这些食物或水中可能存在大量的大肠杆菌。
一旦大肠杆菌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它们会停留在肠道,并利用肠道内的营养物质生长繁殖。
但是,当细菌数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出现不良反应,导致腹泻等症状。
同时,大肠杆菌也可以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内部。
一旦大肠杆菌跨越肠道壁,它们会进入血液系统,从而散布到整个身体。
此时,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系列反应,导致全身性不适症状的出现。
1.2 大肠杆菌分泌毒素大肠杆菌的病原性主要源于其分泌毒素。
大肠杆菌会在外膜中产生一种叫做肠毒素的毒素,通过改变肠道的渗透性,造成肠道上皮细胞的损伤和脱落,从而引发腹泻等严重症状。
另外,大肠杆菌也能分泌血清素和血管紧张素等细胞因子,引起发热、不适感等典型疾病症状。
二、大肠杆菌的防治2.1 防范食源性传染病由于大肠杆菌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就是食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范:(1)生食危险食品。
如生肉、生蛋、生菜、生果等,这些都是携带大肠杆菌危险较大的食品,应尽量避免生食。
(2)加强食品卫生。
在购买和处理食物时,应注意食品原材料和加工环节的卫生状况,以减少污染源。
(3)维护个人卫生。
保持手部卫生,定期洗澡,穿着干净的衣服等都有助于预防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2.2 加强个人免疫力当大肠杆菌进入人体,免疫力就会发挥关键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免疫力:(1)保持规律的作息。
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2)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3)合理膳食。
合理的膳食能够提供机体所需的营养,调节身体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力。
2.3 治疗感染如果出现感染则应及时就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成为大肠杆菌之后
摘要大肠杆菌是人体内的重要微生物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当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它就随着母乳进入了我们的体内我们一生都离不开它让我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了解它这个让我们又爱又恨的朋友
关键词大肠杆菌微生物质粒遗传信息核糖体耐药性耐酸性正常菌群
有人想过如果成为大肠杆菌会怎样吗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大肠杆菌作为一种微生物被我们研究了几百年一直在我们身体里矜矜业业的工作着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是维护我们身体机能最有利的小生命之一我们住在地球上他们住在肠道上而且他们整个家族都住在我们的身体里我们的身体也靠他们运转我们之间有如此深的羁绊是一件多浪漫的事但我们大部分人却不怎么了解他们的生活但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醒来你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大肠杆菌然后就要开始经历大肠杆菌的生活了我们该怎么办不一样的吃饭方式不一样的排泄方式一辈子也找不到老公或老婆每天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呆在肠壁上看风景一会儿飘来一片青菜一会儿走过半块猪肝如果主人身体好点儿混些儿牛肉渣在里面还是不错的红红的看着也喜庆这也许将会是比高中备考的那段地狱生活更加让你抓狂的日子这时候你一定会庆幸没有脑子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开始预演一下你变成大肠杆菌的生活了
首先就像所有狗血穿越剧里的主角一样你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然后就是ohmygod 你穿越了太好了但是穿在了一个没有帅哥美女环绕只有你的小伙伴大肠杆菌和他的朋友们也就是其他的XX菌的地方并且从这一刻开始你第一次有了与生俱来的英文名字 Escherichia coll(大肠埃希氏菌) 我们人类通常简称E.colli 这是theodor escherich的名字是他从茫茫菌海中找到了你并给了你这个洋气的名字而你的出生年是在1885年至于你期望中英俊潇洒或美艳无双的外表是没了你的身体两端钝圆只有0.5 *1~3微米大全身长有鞭毛虽然很丑但你需要靠这些鞭毛在肠道中运动你的身体里有一个位于形状不规则且边界不明显区域的环形DNA分子内含遗传物质长度约为4 700 000个碱基对在DNA分子上分布着大约4 400个基因每个基因的平均长度约为1 000个碱基对你的主要基因型包括与基因重组相关的基因型(如recA、recB和recC等)、与甲基化相关的基因型(如dam、dcm、mcrA、mcrB和C、mrr和hsdM等)、与点突变相关的基因型(如mutS、mutT、dut、ung和uvrB 等)、与核酸内切酶相关的基因型(如hsdR、hsdS和endA等)、与终止密码子相关的基因型(如supE和supF)、与抗药性相关的基因型(gyrA、rpsl和Tn5等)及其他与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维生素代谢等相关的基因型看的出来人类真的很了解你基因组中还包含有许多插入序列如λ-噬菌体片段和一些其他特殊组分的片段这些插入的片段都是由基因的水平转移和基因重组而形成的由此表明了基因组具有可塑性利用大肠杆菌基因组的这种特性对其进行改造使其中的某些基因发生突变或者缺失从而给大肠杆菌带来可以观察到的变化这种观察到的特征叫做大肠杆菌的表现型(Phenotype)把引起这种变化的基
因构成叫做大肠杆菌的基因型(Genotype)具有不同基因型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所你出生起就有很多的兄弟姐妹了而且都各有各的超能力这个DNA是你繁殖后代的重要部件
你还具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它就像你的盔甲一样保护你有核糖体帮助你合成需要的蛋白质也就是你的食物有质粒质粒里有细菌额外的能力信息比如说你大肠杆菌的质粒里有抗四环素的基因万一宿主同志吃了四环素那么你就能发挥抗四环素的超能力了除了耐药我们聪明的研究人员最近还发现了你的耐酸性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鉴别了一个新型大肠杆菌耐酸性系统证实其依赖于谷氨酰胺酶YbaS和氨基酸反向转运蛋白GadC 这种YbaS和GadC可被酸性pH激活且只在pH值小于等于6.0时才能适当发挥功能通过吸收L-谷氨酰胺(Gln)大肠杆菌利用YbaS将之转化为L-谷氨酸(Glu)伴随释放气态氨游离氨中和质子导致酸性环境下细胞内pH增高GadC则负责细胞外Gln 与细胞内Glu 交换通过这一耐酸系统确保了大肠杆菌在极酸性环境下生存你的基本情况也就是这样而你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你的那五个被叫做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伙伴了
虽然你是正常菌群老老实实的呆在肠道可他们却总想趁着某个机会兴风作浪我们都知道在婴儿刚出生的几小时内大肠杆菌就经过吞咽在
肠道内定居了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大肠杆菌是非常安分守己的就像你不但不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任何危害反而还能竞争性抵御致病菌的进攻
同时还能帮助合成维生素K2 与人体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只有在机体免疫力降低、肠道长期缺乏刺激等特殊情况下这些平日里的良民才会兴风作浪移居到肠道以外的地方例如胆囊、尿道、膀胱、阑尾等地造成相应部位的感染或全身播散性感染真是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虽然绝大多数大肠杆菌与人类有着良好合作但是仍有少部分特殊类型的大肠杆菌具有相当强的毒力一旦感染将造成严重疫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代号为O157:H7的大肠杆菌它是EH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家族中的一员提起O157:H7 可谓劣迹斑斑:美国在1982、1984、1993年曾三次发生O157:H7的爆发性流行日本曾在1996年爆发过一次波及9000多人的大流行O157:H7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正是出血性腹泻严重者可伴发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危及生命由于O157:H7危害较大且可经食物和饮用水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因此食品卫生主管部门已将
O157:H7列为常规检测项目
可能你的人生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亮点似乎还有一些污点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你可以离开人类人类离不开你从另一个角度讲人类放纵口腹之欲让有危害的食物流入腹中毁坏你们的家园所以你们便奋起反抗通过让人类感到痛苦来提醒他们你们的家园----肠道的不堪重负你们的先驱者牺牲在了先进的医学手段下但却拾起重建家园的希望人类和你们家族的美好明天也再次开启一切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无论是你还是你的家族中的每个成员打从茹毛饮血时期到现在的高度文明你们的存在一定有它自己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