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长相思》公开课课堂教学实录

《长相思》公开课课堂教学实录

《长相思》公开课课堂教学实录XXX《长相思》优秀公开课课堂教学实录师:同学们,在XXX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

而到了XXX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XXX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

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

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好自由读《长相思》,开始。

(学生在齐读)师:按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出示课件《长相思》)师:好,谁来读一读《长相思》。

来,孩子。

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

(学生朗读)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

“风一更”这个“更”字是个多音字。

“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他都念准了。

来!我们一起读一读”风一更,XXX,聒碎乡心梦不成。

”预备起!(生跟着读一遍,教师又读一遍,带一点感情,学生跟着又读一遍)师:真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

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听清楚吗?好,开始。

(学生朗读)师:真好,你们有无注意到这位同砚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分,哪一个中央停顿了一下?生:她在“身向榆关”的背面停顿了。

师:你还有无注意到她在读“夜升千帐灯”的时分哪一个中央又停顿了一下?生:她在“夜升”背面停顿了一下。

师:真好,你们都听出来了吗?对!这叫读XXX醒?我们读这两句词“身向榆关那畔行,夜升千帐灯”。

预备起!(学生齐读)师:再来一遍:“身向榆关那畔行,夜升千帐灯”(有感情地读),读。

师:真好!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比如《长相思》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有许多读法.有的读“长相思”(语调平平)。

有“长”的味道吗?有“相思”的感觉吗?比如你这样念“长——相——思”(充满感情)有感觉吗?有味道吗?生齐答:有味道,有感觉师:读词争夺读出这种感觉和味道,你们自己再试着读一读《长相思》,争夺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认识打听吗?好,按自己的节奏读。

《琵琶行》课堂实录

《琵琶行》课堂实录

《琵琶行》课堂实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师:上课生同: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的河流,走过了3000年的曲折岁月。

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才子佳人,在唐朝就有这样一位皇帝,也许他的名字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而这位诗人就是唐朝的一张名片,千百年来,不断地接受一代又一代的诗歌朝圣者。

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出示诗歌字幕投影)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师生共同朗读上述诗歌)师:这位诗人是谁?生同:白居易师:怎么知道?生同:名居易,字乐天,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

师: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琵琶行》?生同:被贬浔阳。

师: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就修建了琵琶亭(出示琵琶亭投影)。

于是琵琶亭永远的记载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浔阳江水又将这个美丽的故事千古的流传下来。

这就是白居易(出示白居易头像投影)。

现在我们快速浏览课文,概括诗人在这首长篇叙事诗当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浏览课文)生1: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他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并为他作了一首词。

师:是一首词?生同:是一首诗。

师:诗名就是(师生同:《琵琶行》)。

师:这首诗讲述的就是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的故事。

(出示白居易和琵琶女的人像投影)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咱们来看书。

(学生看书)师生:琵琶女弹了琵琶曲之后,诗人白居易为她翻作《琵琶行》。

师:诗人的情感有什么变化?看投影。

师生: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出示人物画面投影)师: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生同:三个。

长江之歌课堂教学实录(精选13篇)

长江之歌课堂教学实录(精选13篇)

长江之歌课堂教学实录(精选13篇)生:我对“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不解。

师:你们是怎么理解的?生:这句是说长江气势磅礴,力量很大。

生:长江气势宏伟,勇往直前,势不可挡。

生:长江气势是很大,它能推动一个时代吗?怎样推动?师:长江是一条河流,水怎能推动一个时代呢?联系我们观看的系列图片,你想到些什么?生:我看到宽阔的长江波浪滔天,向东滚滚流去,经过我国十一个省市流入东海,这是一条母亲河。

生:如果再加上支流,覆盖面积更加辽阔。

生:大江两岸矗立着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像武汉、重庆、上海、南京等都是我国特大型城市。

师:谁来概括一下这几位同学所说,主要突出了长江的哪一点?生:长江的作用很大。

师:是啊,在长江的孕育下有了人类文明,在长江的滋润下,祖国面貌日新月异。

长江的作用多大啊,真是无穷的源泉。

谁还能从其它方面谈谈吗?诗中称长江为——生:长江具有母亲一样的情怀。

生:长江哺育的是祖国各族儿女,她是无私的。

生:这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是啊,长江就像一位母亲,为了她的子女在默默地无私奉献。

生:长江自古到今,一直奔腾不息,从不间断。

师:这就像哪种人?生:默默耕耘的人。

生:不断奋斗的人。

生:自强不息的人。

师:长江在默默地奉献,不断地奋斗。

你会怎样?……师:长江不再仅仅是条河流,流的也不再仅仅是江水,你流的是一种文明,一种精神!这是“长江精神”!她不断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开创新的篇章。

曰:对于这首诗,尤其是第二小节,可以更深入地把握诗的内涵。

从自然景观(宏伟、壮观)——客观作用(沿岸城市的崛起)——巨人形象(力量无穷、永葆活力)——“长江精神”(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自强不息的不懈追求),这种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不断奋斗,从而推动时代的进步。

《长江之歌》课堂教学实录篇2《长江之歌》是一首洋溢着赞颂感情的抒情歌曲,它讴歌了万里长江的壮丽景色,抒发了各族人民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通过演唱这首歌曲激发学生的伟大爱国热情,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案例的。

《我与地坛》课堂实录

《我与地坛》课堂实录

《我与地坛》课堂实录《我与地坛》课堂实录2【第一课时】师: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朱自清的精神家园是荷塘世界,李乐薇的精神家园是他的空中楼阁,史铁生的精神家园则是一个曾经非常荒芜的园子——地坛。

请同学们用非常钟时间读一读课文。

师:请依据节选说一说史铁生的经受。

生1:他在二十岁的时候突然患了截瘫。

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和出路,就常常到园子里去思索,母亲也给了他许多劝慰和关心。

在母亲去世之后,他最终发表了小说,并且不断获奖,碰撞开一条写作之路。

师:讲得很好。

第一部分初读有些杂,我们需要理出一个线索,这是以大事或是以明显的时间先后为线索的吗?〔生:不是〕生2:我认为是以地坛为线索,走进地坛、亲近地坛、感悟地坛。

师:有道理。

不过我认为地坛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感情和思想,他的人生看法和对生命的思索也有一个改变轨迹,请大家尽量用文中的话表述一下。

生3:失魂落魄、躲避、考虑死、不急于求死、如何活得好一些。

师:很好。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坛是的再生之地,找出写地坛的一个关键句。

生4: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里等待了四百多年。

生5:我认为那句只是引出地坛,能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同学大都同意后者,老师〔板书这句话〕:荒芜在哪里?为什么又说不衰败呢?〔打出第三段的幻灯片〕生6:荒芜很明显嘛,是说它显得很破旧;至于不衰败是说里面的动物,哦,还有植物很有生气。

师:我还想再补充一点。

荒芜除了残缺之外,还跟人们对它的看法有关,当时的地坛无人重视,不管是官方还是百姓。

〔有同学说,对,人们上下班抄近路才去呢!〕说它不衰败是由于它的内里各种生物布满生气,它丢掉的只是——,见同学回答有难度,老师提示:剥蚀的是什么琉璃?淡褪了什么朱红?同学从“浮夸”、“炫耀”中立刻找到了答案,它只是失去了虚荣、浮华。

老师出示幻灯片:详细说一说,地坛对感悟生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7:地坛至少给供应了一个躲避的场所、思索的场所,我觉得在满园充满的沉静光辉中,一个人更简单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也更简单看到自己的灵魂。

《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共5篇)[修改版]

《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共5篇)[修改版]

第一篇:《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教学设计说明:《孔雀东南飞》语言优美、情节曲折、故事感人,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是汉乐府的名篇。

设计本节课,我是通过学案式教学,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紧扣文本特点,凸显重点,以题带动赏析及阅读,以期达到读与练完美结合,最终实现知、情、意结于一体的新型教学设想。

课堂实录:师: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愫,也是文学作品永恒的话题。

同学知道有哪些关于爱情的诗歌呢?生1:《关雎》。

师:能不能说说其中的诗句呢?生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师:非常好。

其他同学还知道哪些?生2:《蒹葭》。

有这样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生3:还有白居易的《长恨歌》。

师:你能够说出其中的名句吗?生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师:不错。

(问全体学生)还有吗?生4:老师,我知道李商隐的《无题》中,有这样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生5:老师,这句好像不是《无题》中的,我读过李商隐的《无题》,好像没有啊。

师:李商隐有好多《无题》,你们读的不是一首,他说的也是出自《无题》。

(生笑)生6:有这样几句: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但是我不知道是谁写的?师:哪位同学知道呢?生7:好像是白居易的。

师:哦,《上邪》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呼天为誓,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执着坚定,作者不详。

不知道没有关系,大家说得非常好。

爱情是美好的,但爱情带给人的并不全是幸福。

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化蝶双飞的梁祝,劳燕分飞的陆游和唐婉,他们演绎的都是催人泪下、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爱情悲剧。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孔雀东南飞》讲述的就是这样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老师板书课题:《孔雀东南飞》)师:现在我来检测一下学案中的乐府名句的背诵情况。

李清照《声声慢》课堂实录

李清照《声声慢》课堂实录

李清照《声声慢》课堂实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李清照《声声慢》课堂实录李清照《声声慢》课堂实录导语:李清照晚年所写名作《声声慢》是一首为世人传诵的佳作,它将李清照忧患余生、孤寂无依的凄凉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崧舟《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

王崧舟《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

王崧舟《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Wang Songzhou's everlasting longing for each other in classroom teaching王崧舟《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地点:无锡市大众剧院时间:10月18号上午执教:王崧舟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

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

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

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好自由读《长相思》,开始。

(学生在齐读)师:按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出示课件《长相思》)师:好,谁来读一读《长相思》。

来,孩子。

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

(学生朗读)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

“风一更”这个“更”字是个多音字。

“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他都念准了。

来!我们一起读一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预备起!(生跟着读一遍,教师又读一遍,带一点感情,学生跟着又读一遍)师:真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

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听清楚吗?好,开始。

《长江之歌》课堂教学实录

《长江之歌》课堂教学实录

《长江之歌》课堂教学实录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著名的中国民歌《长江之歌》。

这首歌以长江为主题,歌颂了祖国的伟大江河,表达了人民对长江的热爱之情。

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的演唱吧!(歌曲播放)教师:大家喜欢这首歌吗?你们能从这首歌中感受到什么?学生1:我觉得这首歌非常有力量,有一种激励人心的感觉。

学生2:我觉得这歌里面有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我们要像长江一样,永远向前继续奋斗!教师:非常好!你们说得很对。

这首歌以长江为象征,借用长江的形象表达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拼搏前进的精神。

长江不仅是我们国家的最长河流,也是我们自然界的一颗明珠,对历史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首歌进行分析。

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长江的背景和意义。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横贯中国东西,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11个省市,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的土地肥沃,是中国的农业重镇。

长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战略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

长江以其雄伟壮观、气势恢宏而闻名于世,它不仅代表着中国的历史、文化,更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分析这首歌的歌词。

请大家注意歌词中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跟读歌词)教师:长江之歌里面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情感,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首歌歌颂了长江水流不息、滔滔不绝的永恒精神,鼓励人们像长江一样勇往直前、永不止步。

它是中国人民自信心的象征,也承载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教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一次集体合唱,一起来唱响《长江之歌》吧!(学生们齐声唱响《长江之歌》)教师:非常棒!你们唱得非常出色。

通过唱这首歌,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祖国的壮丽河山,感受到长江的伟大和永恒。

希望同学们能够始终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与信念,像长江一样努力不懈,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上是本次《长江之歌》课堂教学实录,希望大家对这首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教师:在学习这首《长江之歌》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深入了解长江的文化与伟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恨歌》教案(含课堂实录)
一、 导课:
历史上倾国倾城的美女不计其数,但最著名的却只有四位,这四
位是(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为什么只有这四位美得这样
深入人心而名垂青史呢大概是因为她们身上都凝聚了浓浓的政治悲
情色彩。西施为越国忍辱负重,乃忠义之女;昭君为和平远嫁匈奴,
乃大义之女;貂蝉为除董卓巧计离间,乃正义之女;这三位虽身为巾
帼却做出了不让须眉的历史贡献,人生可谓悲壮!而杨贵妃杨玉环呢,
她简单而多情,结局悲惨,一场倾国恋,一曲长恨歌,留给人们的是
无尽的忧伤和缠绵。都说人生长恨水长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千古名作——《长恨歌》。
师:长恨歌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向我们讲述了一个
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述一下你所知道的唐玄宗
和杨贵妃的故事呢
(杨玉环16岁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瑶为妃.后为李隆基
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
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
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朝廷内部本已矛盾重重,李隆基对杨家的偏
幸,更促进了矛盾的激化.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
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
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
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
师:非常好!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也正表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在他们的
爱情人生中的所感所思!回顾唐玄宗好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我们可以
想象在杨贵妃受宠时,两人的心情如何
(乐)
师:安史之乱爆发,最终使得杨贵妃惨死是,唐玄宗是何心情(悲)

^
师:悲伤之中又对杨贵妃产生了浓浓的思念。(思念)

师:思念也无法让主人公释怀天上人间不得相见,只能留下长长的
(恨)
师:乐极生悲,悲后苦思,思中余恨,哪一种感情贯穿了全诗呢
(生答:恨!)大屏幕显示“恨”字
师:“恨”在此为何意是仇恨、怨恨吗
(生答:是遗憾、是悔、是痛)
师: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写恨、歌恨、悟恨,全诗表
现了几个人的恨
(三个人的恨,分别时唐玄宗、杨贵妃、白居易的恨。)
师:三个人的恨,必有不同的感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表现唐玄
宗“恨”的诗句。互相交流朗读。请学生读。
师:一景一物皆能勾起往日的回忆.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风来了,雨过了,
花开了,叶落了,点点滴滴,丝丝缕缕,都是丽人的影子.可见唐玄宗既恨
君王不能保红颜,又恨晚年孤苦无知己呀!

[
师: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有思念有遗憾之痛,那么死去的杨贵妃呢诗

人用大胆的联想、想象表现了杨贵妃之恨,同样请同学们找到相应诗
句并互相交流朗读。
师: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看到杨贵妃百感交集,杨贵妃在闻道汉家
天子使后都有哪些心情呢
(悲哀,凄伤,酸楚,痛苦,委屈,感激,期待等等的百般感触.)
师:是啊,悲哀,凄伤,酸楚,痛苦,委屈,期待交融着,才会说出“但令
心似金……会相见”的话,这比说爱你一万年有味道多了吧也说出了
“七月七日长生殿…私语时”的约定!
师:从这一系列诗句中,我们感受到了杨贵妃既恨天生丽质终被弃又恨
天人相隔两渺茫.
师:面对这样两位遗恨终身的主人公,白居易也产生了长长的恨!请找
出表现白居易长恨的诗句来。
(“汉皇”“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在天……
无绝期”)
师:从这些诗句中我们看出了白居易既恨大唐江山好色误又恨有情人
难成眷属。
看看大屏幕,我们可以从谁的身上得出长恨歌的主题
(白居易)

@
师:从恨大唐江山好色误这个角度来看,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讽喻)
师:从恨有情人难成眷属的角度来看,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爱情)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之说历来不统一,大体有三种意见:(1)
爱情说,作品主要描写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的爱
情;(2)讽喻批判说,白居易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
(3)双重主题,在诗歌的前半部分批判的意味比较明显,后半部分中诗
人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惋惜远远大于批判。
备课的时候我只是预设了一个大问题,让同学们自主探讨这首
诗的主题,或者你更赞成哪一种主题说。
上课时,我把问题布置下去了,小组也即将进入研讨状态,可
我突然就感觉这个问题怎么那么大而无当啊!同学们从哪下手去研讨
呢研讨的过程是不是会因为多走了弯路而使研讨既浪费时间又收效
甚微这是不是我们常说的“伪探讨”或“无效探讨”这是我个人备课时
没想到的。
想到这,我一拍桌子说:在同学们还没探讨之前,我先问你们
几个问题。于是便有了下面整理出来的课堂实录概况:
师:李、杨之间是否有真情
生A:有,没有。。。

?
师:如果说有,马嵬坡事件怎么解释如果说没有,杨死后李的

相思如何解释
生B:我认为有真情。李之所以三千宠爱在一身,就是因为他
对杨是真心的,马嵬坡事件他也左右不了,他都自身难保,还怎么保
护杨呢
生C:我认为没有真情。完全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否则马嵬坡
事件当中,李就应该为杨殉情,可他没有,一是他舍不得死,二是对
杨的感情还是不够深。至于杨死后,李的一系列相思之举,也是心灵
空虚的一种表现,与真情并无多大关系。
生B:你怎么那么功利呢他们之间是存在真爱的,否则李怎么
会那些想念杨
师:那么你觉得什么才是爱情
生B:爱情就是互相付出,互相奉献。
师:好极了!
师:我站在李、杨之间有真情的立场,再提一个问题,他们之
间的爱情是否值得同情
生D:不值得同情。作为帝王,应该以国事为重,怎么能因儿
女私情而不理朝政呢
师:这是理智型的。(学生笑)

)
生E:值得同情。如果李不是帝王,杨也不是妃子,都是普通

人,那他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过自己恩恩爱爱的小日子。可惜
的是他偏偏生在了帝王家。
师:如此,我就是你的绝代佳人,你就是我的如意郎君了。(学
生笑)
师:从人性的角度,他们之间的爱情值不值得歌颂
生C:我认为不值得歌颂。作为一个帝王,怎么能为爱而误国
呢他应该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
师:呵呵,还是那么理智,你很有做帝王的潜质。(学生笑)
生E:我觉得值得歌颂。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特殊遭
遇就否认了人间真情的存在啊。
师:说的好!很人性。(学生又笑,鼓掌)
师:古人讲,女人是祸水。比如妲己,褒姒,包括杨贵妃,这些
女人在历史上名声都不大好,今人也有这种偏见。你是怎么看的
生C:我觉得女人是不是祸水全在男人掌控。作为帝王,你的
责任是治理好国家,女色固然不可缺少,但也不能让她达到误国的程
度。
师:你一直立场坚定,非常好!(同学们又为他鼓掌)

*
生G:我觉得女人是祸水(女同学都哗然)。作为一个男人,

有几个能抵制得住女色的诱惑(同学们笑)何况皇宫里佳丽三千,妃
嫔无数。古代那些帝王大多如此,只不过这几个比较突出而已。
师:这是个性情中人。(同学们又笑)

教师总结:诗人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三个人不同的恨,充分发挥叙事,
抒情,写景三者的长处,使它们既各尽其责,又互相配合协调,共同为表
现长恨,刻划人物服务。面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他们之间是否有真爱
呢(学生讨论回答)
四、教师点拨:同学们各抒己见,观点不一,生活在中唐的诗人白居
易,秉承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样的白居易他
渴望重现大唐开元盛世的辉煌,希望后世统治者能以重色轻国为戒;
作为一位多情善感的文人,他更关注人性与个体生命,对于真爱无法
相守的遗憾长叹不已! 诗人的立场鲜明,态度一分为二,面对这场
又真爱又误国的倾国之恋,诗人的情感纠结万状,有批判讽刺警戒愤
慨,有赞扬同情惋惜伤感无奈,最后只归结为一个字:恨!长恨!

有感情的朗读经典结尾。
师:“长恨”点透了千百年来人们渴求真爱而不得的普遍心结,每当
读起总会触发我们内心深处最温柔、最缠绵的情感。最后请同学们思
考:都说人生长恨水长东,那怎样去爱,人生才不会留有长恨
请允许老师用舒婷的诗《致橡树》来表达我们对爱情的理性认识:

·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八、课堂结语:我们学习《长恨歌》是为了唤醒我们的个体理性
意识,因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立人”,
它要求我们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以一种认真的生活态度担当社会责
任,懂得理性和逻辑,不能以诗意的美化遮蔽复杂的矛盾的人生。让
我们把目光投向平凡、多彩的生活,理性感悟,这将是是我们语文教
学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同学阅读和写作的必由之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