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临时装片的制作练习试题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临时装片的制作练习试题

乏公仓州月氏勿市运河学校临时装片的制作一、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二、比较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制作步骤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擦用纱布擦拭盖玻片、载玻片。

滴在载玻片的HY滴一滴在载玻片的HY滴一滴取用镊子从鳞片叶的侧撕下的薄膜用漱口后,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展用镊子用牙签均匀盖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侧边缘,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到水滴,然后再慢慢放平。

染从盖玻片的一侧滴染液,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充分浸染标本的全部。

吸用吸水纸吸去玻片周边的液体。

〔1〕制作临时玻片时,取的材料应该是。

〔2〕右图中的临时玻片在制作过程中均出现了失误,你能指出来失误在哪吗?练习: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①在载玻片HY滴一滴清水②在载玻片HY滴一滴生理盐水③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④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⑤滴加碘液染色⑥盖上盖玻片A.①③④⑥⑤B.②③④⑥⑤ C.①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2.以下列图是制作临时装片时的几个步骤,它们的先后顺序应该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要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到0.9%的生理盐水中,而不能涂抹在清水中。

目的是〔〕A.防止细菌在装片中繁殖 B.防止细胞吸水过多而胀破C.迅速杀死细胞以便观察 D.利用生理盐水粘住细胞4.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应尽可能少的〔〕A.撕取的洋葱内表皮要尽量的薄 B.撕取的洋葱内表皮要在水滴中展平C.载玻片HY滴一滴盐水 D.盖盖玻片时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5.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相接触水滴,再轻轻盖上,目的是( )A.有利于放大B.防止产生气泡C.有利于对光D.载玻片不容易破裂6.以下列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局部操作步骤,步骤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A.清水、清水 B.清水、碘液 C.碘液、清水 D.碘液、碘液7.右图是显微镜视野中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据图可知,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盐水滴中是均匀涂抹的B.图中口腔上皮细胞不清楚,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C.视野中可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壁等结构D.视野中光线过强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8.以下列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细胞的实验步骤,请据图答复:〔1〕请写出小明正确的操作顺序:〔用字母和“→〞表示〕。

分子生物学大实验习题及解答(精)

分子生物学大实验习题及解答(精)

分子生物学大实验习题及解答一、名词解释1、genome;2、基因芯片;3、持家基因;4、Operon;5、感受态细胞;6、逆转录酶;7、PCR技术;8、转化;9、重组DNA技术;10、基因沉默;11、hnRNA;12、复制子;13、反义RNA;14、衰减子;15、拟基因;16、RNA编辑;17、颠换;18、拓扑异构酶;19、变性;20、转座子二、基础理论单项选择题1、DNA连接酶的作用为()A、合成RNA引物B、将双螺旋解链C、去除引物、填补空隙D、使双螺旋DNA链缺口的两个末端连接2、DNA复制中RNA引物的主要作用是( )。

A、引导合成冈奇片段B、作为合成冈奇片段的模板C、为DNA合成原料dNTP 提供附着点D、激活DNA聚合酶3、下列哪一种蛋白不是组蛋白的成分()A、 H1B、H2A 、H2BC、 H3、H4D、 H54、DNA的变性:()A、包括双螺旋的解旋B、可以由低温产生C、是可逆的D、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5、转录需要的原料是:()A、 dNTPB、 dNDPC、 dNMPD、 NTP6、在原核生物复制子中以下哪种酶除去RNA引发体并加入脱氧核糖核甘酸:A、DNA聚合酶ⅢB、 DNA聚合酶ⅡC、DNA聚合酶ⅠD、外切核酸酶MFl7、下真核生物复制起始点的特征包括()A、富含GC区B、富含AT区C、 Z DNAD、无明显特征8、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是根据各种蛋白质()A、在一定pH值条件下所带的净电荷的不同B、分子大小不同C、分子极性不同D、溶解度不同9、DNA复制时不需要以下哪种酶?()A、 DNA指导的DNA聚合酶B、RNA指导的DNA聚合酶C、拓扑异构酶D、连接酶10、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链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B、DN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D、DN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11、利用自己的位点专一重组酶把自己从寄主基因组中的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的遗传元件叫()A、启动子B、转座子C、T-DNAD、顺反子12、原核DNA合成酶中()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前导链和冈崎片段A、DNA聚合酶ⅠB、DNA聚合酶ⅡC、DNA聚合酶ⅢD、引物酶13、在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以便于重组和筛选。

生物中考试题分类----练习使用显微镜

生物中考试题分类----练习使用显微镜

班级: 姓名:生物中考试题分类----练习使用显微镜一.选择题1.(2015•聊城)某同学在观察人血涂片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物像.如要进一步放大以清晰地观察白细胞甲,不必要进行的操作是( )A . 转动转换器B . 转动粗准焦螺旋C . 转动细准焦螺旋D . 调节反光镜2.(2015•菏泽)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B . 当视野中光线较暗时,可利用直射太阳光作为光源来进行观察C . 若要把视野中位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D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3.(2015•东营)学习和研究生物学常常需要借助显微镜,以下有关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和目的,相符合的是( ) A . 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寻找白细胞时,向左下方移动玻片可使右上方的像移到视野中央 B . 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细菌的永久涂片时,调节粗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C . 使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可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D . 使用低倍镜观察叶片临时切片时,需要用稀碘液染色后物像才清晰4.(2015•宜宾)我们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要借助显微镜.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目镜 B . 对光时应该先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C . 对光时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D . 要使视野变明亮,可以调节准焦螺旋 5.(2015•益阳)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镜越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多B . 对光时要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C . 观察“b ”,看到的物像是“P ”D . 当光线较强时,用反光镜的凹面对光6.(2015•潍坊)如图是某同学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 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③④②①⑤B . 若观察过程中没有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⑤时用的物镜比观察②时用的物镜短C . 观察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②D . 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 7.(2015•永州)在显微镜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A . 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较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B . 目镜选用5×,物镜选用10×﹣﹣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50倍C . 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视野变暗D . 向左上方移动玻片﹣﹣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8.(2015•绵阳)显微镜由低倍转为高倍观察,下列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转动转换器④移动装片⑤调节反光镜.A . ④③①②B . ④③⑤②C . ④②⑤③D . ⑤④①③9.(2015•乐山)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4次得到的图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 .③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④ B .更换物镜一定是转动转换器来实现 C .图像③中能非常清楚的看到细胞膜 D .每个细胞中都一定能找得到叶绿体10.(2015•滨州)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 A . 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B . 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C . 转动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D . 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左上方移动11.(2015•呼和浩特)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物镜13.(2015•内江)下面是萌萌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进行的有关叙述,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14.(2015•温州)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其目的是为了( )D . 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15.(2015•酒泉)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在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应选择( ) A . 目镜5×,物镜10× B . 目镜10×,物镜10×C . 目镜10×,物镜40×D . 目镜15×,物镜100×16.(2015•黄石)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看不到的现象是( )A . 细胞数目减少B . 细胞物像变大C . 视野范围变小D . 视野范围变大17.(2015•泸州)在泸州市2015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王在观察人血图片时,若要在视野中观察到较多的血细胞,应该选择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 ) A .5×10 B .10×40 C .5×40 D .10×1018.(2015•自贡)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同学们采用了多种操作方式来判断污点的来源,以下操作不能判断出污点来源的是( )A . 移动装片B . 更换目镜C . 更换物镜D . 转动反光镜19.(2015•丽水)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的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若要使细胞的像在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 A . 左下方B . 右上方C . 正上方D . 正下方20.(2015•泰安)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制作临时装片时,观察用的实验材料越大越容易看清楚细胞结构B . 为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可转动转换器用较大倍数的物镜C . 用碘液对临时装片染色,目的是更清楚的看到细胞的各部分结构D . 在视野中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黑,内部空白的物像就是细胞21.(2015•德州)小明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内只看清无色的细胞壁和细胞核,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 ) A .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 . 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C .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D .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22.(2015•宜宾)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一般要先制作装片或切片.下列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中,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A . ①②③④B . ②③④①C . ④②①③D . ③④②①23.(2015•滨州)如图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其正确顺序是( )A.①④②③B.④③①②C.④②①③D.②③④①24.(2015•益阳)对下列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口腔上皮细胞取材部位是口腔内侧壁B.测种子发芽率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C.叶横切徒手切片须用一块刀片缓慢切割D.燃烧的蜡烛放入萌发的种子瓶中立刻熄灭二.非选择题1.(2015•衢州)小江对滴水观音(又名“海芋”)叶尖滴水现象进行了探究.(1)是不是它的叶片没有气孔?小江制作了海芋叶表皮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1是操作显微镜的步骤,正确的排序是(填序号),发现叶表皮上有大量气孔,即它可以通过气孔蒸腾水分,滴水现象另有原因.(2)是不是它的叶片有特殊结构?用放大镜观察叶片,发现叶片边缘有两圆环状叶脉(如图2),其它叶脉与环状叶脉相连.(3)是不是环状叶脉把水汇集到叶尖后滴出的呢?进一步实验,发现海芋叶尖处有空腔,环状叶脉中的(填结构名称)与叶尖空腔相通,从而把水输送到叶尖处滴出.可见,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的.2.(2015•淄博)请根据下列实验步骤及现象回答相关问题:(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观察到的物像如图甲①所示,应将装片向移动后才能达到甲图②的效果,视野中的细胞群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2)将两组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房子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玻璃器皿中进行培养,如乙图所示.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实验现象说明.(3)同学们用黑、白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若甲布袋装入20粒白色棋子,乙布袋装入白色、黑色棋子各10粒.则黑色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是.3.(2015•兰州)显微镜是中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常用的实验用具,其结构模式图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对光过程中,要转动[③],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应使用结构[③]的镜.若在[①]能看到明亮的白色圆形视野,说明对光成功.(2)在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⑤].(3)若某同学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字母“p”,且位于视野中的左上方,则所观察的透明纸上写的字母是,要将其移至中央,则应将透明纸向方移动.(4)该显微镜的物镜有两种,分别标有“10×”和“4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的,要使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的.4.(2015•金华)小科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填序号).(2)小科按照正常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填序号).(3)完成以上正确操作后,小科先后在显微镜观察视野中看到图甲、乙两个物像,从物像甲到物像乙,小科操作的具体过程是.。

初三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答案及解析1.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①中,转动[ ]粗准焦螺旋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2)临时装片的制作主要有擦片、滴液、取材、盖片、染色五步,图②是其中的哪一步骤?________(3)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染色(如图③),通常所用的染液是________.(4)图④和图⑤中,哪一幅是观察班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________.因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5)图④中,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颜色最深的是细胞中的哪一结构? ________【答案】(1)6 (2)盖片(3)碘液(4)⑤细胞壁(5)细胞核【解析】(1)粗准焦螺旋焦距大,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图中6是粗准焦螺旋.(2)图②是制作临时装片的盖片,盖片时,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慢慢的放下,这样可避免出现水泡影响观察效果.(3)染色是用碘液染色,为了便于观察.(4)图⑤是观察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因为该细胞结构只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而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图④是植物细胞.(5)细胞核质地浓内有遗传物质染色体,染色较深.【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2.当显微镜的镜头需要擦拭时,应使用A.棉花B.餐巾纸C.纱布D.擦镜纸【答案】D【解析】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3.如图1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1)在步骤②的操作过程中,某同学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2)步骤④滴的液体是.(3)观察时,若视野中出现较多气泡,是由于图1中所示的步骤(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4)如图2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答案】(1)液泡(2)稀碘液(3)③(4)①④.【解析】(1)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所以在步骤②的操作过程中,某同学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2)步骤④滴的液体是碘液,目的是为了把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染成深色,便于观察.(3)在盖盖玻片时正确的做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又③④一端无螺纹为目镜,①②有螺纹为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长目镜④和短物镜①.【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4.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一组是()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物镜B.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D.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答案】B【解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①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A、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B、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因此调节光圈可以调节控制光线进入镜筒;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D、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5.显微镜的目镜不变,物镜由10×转换成40×,视野的变化是A.变亮B.细胞数增多C.范围变大D.标本范围变小【答案】D【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时,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物镜由10×转换成40×,标本范围变小,故选D。

生物探究题练习试题集

生物探究题练习试题集

生物探究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1)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张和3张叶片。

(2)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3)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

【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分析应用】(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中。

(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

(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答案】实验结论: 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的速率越大。

(1)导管(2)蒸腾(作用)(3)剪去部分枝叶(叶片)【解析】叶片的表皮:两层,分上表皮和下表皮。

上表皮气孔较多,下表皮气孔较少。

叶表面积越大,叶片水份挥发越快,所以植物运输水越多,单位时间的运水速率越快。

木质部:内含导管,导管是死细胞,可以由下到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具有很强的支持力。

蒸腾作用:在温暖、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这种现象叫蒸腾作用。

【考点】植物的水分运输。

点评:本题是是一道基础题目,解题时应熟练掌握以下内容:植物叶面积越大水分运输的速率也大,叶面积的气孔随着叶面积增大也越多,所以蒸腾作用越强烈。

2.李阳在学习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设:绿色植物新鲜的叶片能够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为验证该假设,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按照右图装置,将装有新鲜叶片的瓶子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往瓶子里注入清水,观察试管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请根据上面文字回答问题:(1)李阳设计的实验,其预期结果应该是: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新鲜的叶片进行作用,使瓶子内的气体增多。

(2)如果在实验开始时把该装置放到适宜的阳光下,则澄清的石灰水不会变浑浊,因为新鲜的叶片进行作用,释放了氧气,并吸收了作用放出的气体。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

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1、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人设计了下面实验: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回答下列问题:1)乙瓶中的蚯蚓蠕动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水分这一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2)蚯蚓的呼吸依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3)在本实验中设置乙瓶的作用是进行对照。

4)依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

2、我们常听说“饭前便后要洗手”,是不是我们的手上分布有很多的细菌呢?请你根据所提供材料,完善如下实验方案,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用具: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

实验步骤:①在两个培养皿上分别贴上标签纸,注明A,B。

②用无菌棉球擦拭没洗过的手心,在A培养基上轻轻涂抹,为实验组,B套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组,这个过程叫做接种。

(此操作在无菌条件下进行)③用透明胶带将两套培养皿密封,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④每隔一定时间用放入镜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分析讨论:(1)为什么要设置B组?与A组形成对照实验(2)为什么要用无菌棉球接种?避免棉球上的菌类污染培养基(3)两套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为什么要进行高温处理?杀死培养皿和培养基中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

(4)预期结果:A培养基上长出了许多菌落,B培养基上没有菌落3、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压实后挖一个坑,淋一些凉开水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⑤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于温暖的地方⑥将糯米倒入蒸锅中蒸熟(以上容器、毛巾等都要求消毒),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④→⑥→③→①→②→⑤(用代号加箭头表示2)酒曲含有的主要菌种是酵母菌。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二氧化碳4)有人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甜酒没制作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容器不干净或容器没有盖好,有杂菌进入等5)将糯米蒸熟后要用凉开心冲淋一次,放置到30℃左右再加入酒曲的原因是防止高温将酵母菌杀死并为酵母菌的生活提供适宜的温度6)在制作甜酒的过程中,要尽量少打开容器,其原因是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初三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

初三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

初三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1.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对几个初中生物实验的认识和讨论,正确的是 ( )A.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子叶B.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C.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一般操作为:擦→滴→刮→涂→盖→染【答案】B【解析】A、玉米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所以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胚乳,也证明胚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B、在探究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要根据见光后有没有淀粉生成来判断有没有发生光合作用.所以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将原有的有机物淀粉耗尽运走.C、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然而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是将物像放大的操作.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程序为:擦拭玻片→滴生理盐水→刮取细胞→涂抹→盖片→染色→吸取→观察.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观察单子叶植物种子验证并探究种子成分及制作临时装片与观察.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能看见图像但比较模糊,不利于观察,如果要想看到清晰的标本图像,正确的调节是()A.调节细准焦螺旋B.调节粗准焦螺旋C.调节反光镜的面镜D.调节目镜【答案】B【解析】A、当视野中出现模糊的物像时,在换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细准焦螺旋升降范围比较小,通过调节可看到清晰的物像,A正确;B、粗准焦螺旋升降范围比较大,转动它的主要目的是在显微镜的视野内看到物像,而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B错误;C、调节反光镜目的是看到白亮的视野,与物像是否清晰没有关系,C错误;D、目镜可以放大物像,调节目镜只能放大或缩小物像,D错误;故选:B【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3.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发现视野较暗时,一方面可通过转动反光镜,让(选填“凹”或“平”)面对准光源,另一方面还可转动遮光器,让大光圈对准通光孔.【答案】凹.【解析】实验中调节显微镜视野的明暗程度,我们用光圈和反光镜,如果光线较暗,应该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如果光线较强,应该用小光圈和平面镜.所以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发现视野较暗时,一方面可通过转动反光镜,让凹面对准光源,另一方面还可转动遮光器,让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菁4.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C.遮光器D.反光镜【答案】B【解析】使用显微镜时,可以通过使用较大光圈来增加视野的亮度,观察时对光和观察时都要两眼睁开,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以备绘图,调焦时先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后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故选B。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 第九单元生物技术实践专题26微生物的应用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 第九单元生物技术实践专题26微生物的应用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第九单元生物技术实践专题26 微生物的应用考点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考向微生物的利用1.(2019浙江绿色联盟联考,32)回答下列有关分离土壤中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实验:(1)取1g土样后用逐步稀释,得到不同浓度的稀释液,取样时尽量只取。

(2)尿素溶液用(填工具)进行灭菌,下列关于该灭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固定化酶的灭菌可使用该法B.该工具灭菌后需用盐酸抽滤后直接干燥保存C.其他培养基成分应用高压蒸汽法灭菌D.菌液稀释、接种等均应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3)在合适的稀释倍数下,培养基中的红色圈直径大小不一,说明不同菌落的微生物可能是同一种菌的不同,这种用于筛选高表达量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4)若在10-5浓度下培养皿的平均菌落数为13,则该1g土样中含分解尿素微生物的数量约为个/mL。

答案(1)无菌水悬液(2)G6玻璃砂漏斗B(3)菌株单菌落分离(或涂布分离) (4)1.3×1072.[2019浙江五校联考,32(一)]某村庄有一条小溪,近几年由于上游几家乳胶厂不断向其中排放废水,小溪变得不再清澈。

某同学想测定该溪水中的细菌含量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1)先根据所学知识制备LB培养基。

制备该培养基的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下列关于制备LB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应先调pH再进行灭菌B.培养基应先灭菌再分装到培养皿C.融化琼脂时不能使培养基溢出或烧焦D.灭菌时一般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在121℃,500g/cm2压力下灭菌15分钟(2)该同学利用上述制备的培养基来检测水样中的细菌数量,他所选择的分离方法应是;该同学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接种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工作台上实验前一段时间需打开,实验中需关闭的是(A.酒精灯 B.照明灯C.紫外线D.过滤风)。

(3)值得注意的是,他所选择的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比实际细菌的数目要低,这是因为①;②(不考虑实验操作原因引起的细菌数目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练习题 一、生物实验A类操作练习题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实验器材及设置: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单面刀片、镊子、清水、稀碘液、解剖针、小块木板、洋葱鳞片叶、擦镜纸(备用)。 [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呈外八字形,镜筒降到最低处。 实验要求: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方法步骤 实验过程 操作要求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准备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

取材 用刀片切取一块洋葱鳞片叶(大约0.5cm²),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

盖盖玻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染色 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取镜与安放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中央略偏左,距实验

台边缘约7cm。

对光 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安放玻片 将玻片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

调焦 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同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一只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观察 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2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器材及设置: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消毒牙签(一端尖,一端钝)、稀碘液、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一次性杯子、擦镜纸(备用)。 [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呈外八字形,镜筒降到最低处。 实验要求: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方法步骤 实验过程 操作要求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准备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取材 清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把牙签上的碎屑涂抹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提示:用牙签钝端刮取容易观察。

盖盖玻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染色 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取镜与安放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中央略偏左,距

实验台边缘约7cm。

对光 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安放玻片 将玻片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

调焦 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同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一只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观察 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低倍镜下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3

3.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实验器材及设置:显微镜、两张人体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可从单层扁平上皮、骨骼肌、神经元、疏松结缔组织四种组织的永久切片中选择)、纱布、擦镜纸(备用)。 [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呈外八字形,镜筒降到最低处。 实验要求: 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两张)。 方法步骤 实验过程 操作要求

(1)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取镜与安放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中央略偏左,距实验台边缘约7cm。

对光 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安放玻片 将玻片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注意两张玻片都应如此安放,取放玻片时应先将镜筒升高。

调焦 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同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一只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观察 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低倍镜下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2)回答问题 回答出所观察组织的基本类型。 4

二、生物实验B类操作练习题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器材及设置: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单面刀片、镊子、清水、稀碘液、解剖针、小块木板、洋葱鳞片叶。 实验要求: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方法步骤 实验过程 操作要求

(1)准备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取材 用刀片切取一块洋葱鳞片叶(大约0.5cm²),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 (3)盖盖玻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4)染色 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器材及设置: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消毒牙签(一端尖,一端钝)、稀碘液、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一次性杯子。 实验要求: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方法步骤 实验过程 操作要求

(1)准备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取材 清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把牙签上的碎屑涂抹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 (3)盖盖玻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4)染色 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实验器材及设置:浸软的菜豆种子(或黄豆等其他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单面刀片、镊子、培养皿、解剖针(可用牙签代替)。 实验要求: (1)解剖菜豆种子; (2)用解剖针指示出胚的各部分结构。 方法步骤 实验过程 操作要求 (1)解剖菜豆种子 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剥去种子外面的种皮,分开合拢着的子叶。

(2)观察 用解剖针指示出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 5

探究种子中是否含有水分 实验器材及设置:晒干的小麦种子、干燥的试管、试管夹、火柴、酒精灯、药勺。 实验要求:用上述材料用具,探究种子中是否含有水分。 方法步骤 实验过程 操作要求

(1)实验设计和操作

用药勺取少量晒干的小麦种子,装进干燥的试管里。

用试管夹夹在试管口端,在酒精灯上加热。注意加热时,要先将试管均匀加热,然后固定给种子加热;加热时,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 (2)结果 加热至试管内壁上出现小水珠后,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探究种子中是否含有淀粉 方法一: 实验器材及设置: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单面刀片、碘液、小木块、培养皿。 实验要求:用上述材料用具,探究种子中是否含有淀粉。 方法步骤 实验过程 操作要求 (1)实验设计和操作 将玉米种子放在小木板上,用刀片将其纵向切开。 将一滴碘液滴在种子的纵切面上,观察颜色变化。 (2)结果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方法二: 实验器材及设置:小麦面粉、纱布、烧杯(100ml左右)、清水、碘液、药勺、培养皿。 实验要求:用上述材料用具,探究种子中是否含有淀粉。 方法步骤 实验过程 操作要求

(1)实验设计和操作

用药勺取少许面粉,放入小烧杯或培养皿中,加入少量的水;或取少许

面粉,用纱布包住,在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反复揉洗。 将一滴碘液滴入小烧杯或培养皿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结果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探究种子中是否含有无机盐 实验器材及设置:浸软的小麦种子、解剖针、酒精灯、火柴。 实验要求:用上述材料用具,探究种子中是否含有无机盐。 方法步骤 实验过程 操作要求

(1)实验设计和操作

用解剖针挑取一粒浸软的小麦种子。

点燃酒精灯,把种子放在火上燃烧,直到剩下一些不再燃烧的灰白色物质为止。

(2)结果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