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2)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第二节会计恒等式

(2)、资产与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异类同减)
(3)、资产之间有增有减(同类一增一减)
(4)、负债和所有者内部有增有减(同类一增一减)
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
如果把权益分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个会计要素,我们不难看出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会扩展为九种类型变化:
作业布置
教具
PPT
课后小结
[引言]:
会计等式要学习的是会计要输的延伸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构成资产负债表的要素,是静态要素;收入、费用、利润是构成利润表的要素,是动态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有构成会计的第一等式也就是恒等式。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会计恒等式。
[讲授正文]: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会计等式的由来。
C.有时相等D.不会相等
【答案】B
【解析】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例题·单选题】下列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是()。
A.以银行存款购买材料B.向银行借款存入银行存款户
C.以无形资产向外单位投资D.以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正确答案】B
【例题·单选题】下列引起所有者权益有增有减的经济业务是()。
A.178 B.218
C.180 D.200
【正确答案】C
300+18+20-20
120+18 318-138=180
【1例题·单选题】某公司月初资产总额为1 000万元,本月发生下列业务:
(1)以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100万元;
(2)向银行借款600万元,款项存入银行;
(3)以银行存款归还欠货款300万元;
(4)收回应收账款200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3)、资产之间有增有减(同类一增一减)
(4)、负债和所有者内部有增有减(同类一增一减)
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
如果把权益分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个会计要素,我们不难看出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会扩展为九种类型变化:
作业布置
教具
PPT
课后小结
[引言]:
会计等式要学习的是会计要输的延伸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构成资产负债表的要素,是静态要素;收入、费用、利润是构成利润表的要素,是动态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有构成会计的第一等式也就是恒等式。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会计恒等式。
[讲授正文]: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会计等式的由来。
C.有时相等D.不会相等
【答案】B
【解析】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例题·单选题】下列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是()。
A.以银行存款购买材料B.向银行借款存入银行存款户
C.以无形资产向外单位投资D.以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正确答案】B
【例题·单选题】下列引起所有者权益有增有减的经济业务是()。
A.178 B.218
C.180 D.200
【正确答案】C
300+18+20-20
120+18 318-138=180
【1例题·单选题】某公司月初资产总额为1 000万元,本月发生下列业务:
(1)以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100万元;
(2)向银行借款600万元,款项存入银行;
(3)以银行存款归还欠货款300万元;
(4)收回应收账款200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第二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结构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结构及其评价
一、土地与土地资源
(一)土地概念 1、概念: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层,是由气候、地貌、
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 以及人类历史创造物相互作用形成的自 然综合体。
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按照利用方式,土地资源可分为耕地、 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裸 地,以及各类用地的后备资源等类型。
从我身边做起
“非农业用地必须节约使用 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 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 不得占用好地。”
——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相继颁布实施。
植树造林、建人工防护林
3月12日为植树节。焦作市 小学生为自己刚刚栽下的小树挂 上了写有“愿小树健康成长”、 “爱护树木”等内容的牌子。
城市
林业
图一
耕地
图三
牧业
图二
居住
图四
其他
2008年中国耕地18.2574亿亩, 园地1.77亿亩, 林地 35.41亿亩, 牧草地39.27亿亩, 其他农用地 3.82亿亩,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4.04亿亩, 交通运输用地0.37亿亩, 水利设施用地0.55亿亩, 其余都是未利用地。
旱地约占59%。我国灌溉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0.9%。
2.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 -张家口-榆林-兰州-藏东南边缘一线以东 和以南地区。
耕地中的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旱地分为水浇地和雨养旱地。水浇地主要在北 方各省(区),以华北平原面积最大,其次是汾渭 平原、河套地区、河西走廊、北疆绿洲。 雨养旱地分布较广,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 土高原和四川盆地面积最大 。
若干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建筑占用耕地
砍伐森林
过度放牧
一、土地与土地资源
(一)土地概念 1、概念: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层,是由气候、地貌、
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 以及人类历史创造物相互作用形成的自 然综合体。
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按照利用方式,土地资源可分为耕地、 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裸 地,以及各类用地的后备资源等类型。
从我身边做起
“非农业用地必须节约使用 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 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 不得占用好地。”
——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相继颁布实施。
植树造林、建人工防护林
3月12日为植树节。焦作市 小学生为自己刚刚栽下的小树挂 上了写有“愿小树健康成长”、 “爱护树木”等内容的牌子。
城市
林业
图一
耕地
图三
牧业
图二
居住
图四
其他
2008年中国耕地18.2574亿亩, 园地1.77亿亩, 林地 35.41亿亩, 牧草地39.27亿亩, 其他农用地 3.82亿亩,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4.04亿亩, 交通运输用地0.37亿亩, 水利设施用地0.55亿亩, 其余都是未利用地。
旱地约占59%。我国灌溉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0.9%。
2.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 -张家口-榆林-兰州-藏东南边缘一线以东 和以南地区。
耕地中的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旱地分为水浇地和雨养旱地。水浇地主要在北 方各省(区),以华北平原面积最大,其次是汾渭 平原、河套地区、河西走廊、北疆绿洲。 雨养旱地分布较广,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 土高原和四川盆地面积最大 。
若干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建筑占用耕地
砍伐森林
过度放牧
第二章第二节技术设计的原则

相互依存关系
设计时要同时 符合两原则
不实用的设计谈不上适合 心理生理特性
部分为相互依 9 安全性与耐用性 存关系,部分 安全性
例外
部分设备耐用才安全(如 铝梯);把塑料玩具改为 铁制品后,耐用但不安全
10
工程心理学和生理 学与可持续发展
基本相互独立
无优先关系
如设计汽车司机的座椅与 设计尾气排放结构
先创新后标准化
人员或元件按需要配置, 不一定用最高级的
第048页表2-8 设计原则的相互关系
编号 设计原则
相互关系 优先的原则 举例分析说明
6
经济性与可持续发 展
可能矛盾
可持续发展 造纸厂净化排污水要花钱
7
经济性与可靠性、 耐用性
可能矛盾
可靠性、耐用 人字形铝梯材料加厚要增
性
加成本
8
实用性与工程心理 学和生理学
二、各原则之间的关系:
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有些是独立的,有些是有关联的。 主要有四种情况: (1)有相互依存关系,如实用性原则与工程心理学和生理学原 则等。 (2)可能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关系的,如经济性原则与法律、道 德规范原则。 (3)不矛盾和冲突,但有先后次序。如创新性原则与标准化原 则,一定是有了创新才标准化。又如创新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一 定是先符合科学原理,才谈得上创新。 (4)基本相互独立,没有太多关联,如工程心理学和生理学原 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各原则之间的关系:
在技术设计中,通常要考虑多方面的原则,有些原则是共存的, 有些可能相互冲突,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综合的、系统的思维方法去 分析处理,取得最优的方案。
在设计原则冲突时,我们应该将法律、道德规范原则和可持续 发展原则置于优先的地位。
北师版数学八上第二章第二节平方根(2)效果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2.2平方根(2)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第六中学彭年泰
效果分析
1.新的数学课程理念认为:数学活动是学生探索、掌握、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
本节课遵循这种理念,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从数学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学会了欣赏轴对称图形、学习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利用轴对称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增强了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层层设问,小步子,低台阶,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难点,教学效果好。
第二章第2节生物与温度的关系

耐受冻结与超冷现象
耐受冻结(freezing tolerance) :少数动物能够耐受一定程 度的身体冻结,而避免低温伤害。如潮间带贝类。 机理如下:
Alter metabolism to synthesize cryoprotectants (polyols, sugars)
Defend against intracellular desiccation Suppress metabolic rate ACCOMPLISHED BY: Activate signaling enzymes in every cell
- ‘SAP’ kinases - Role: reversible controls on cell processes
超冷现象(supercooling) : 动物(昆虫)体液温 度下降到冰点以下而不结冰的现象。 如小叶蜂,极地鱼类等。
2 极端高温对生物的影响:
高温可能导致动植物的机体脱水,蛋 白质凝固变形,酶失活或者代谢的组分 不平衡,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引自Ricklefs,2001
1 影响温度空间分布的因素:
(1)海洋: 由于水的比热大于空气,海洋可调节 海岸区域温度,使同一纬度不同地区的温度有很大 差异。
(2)山脉: 地表温度受山脉走向、地形变化及海 拔高度的影响。
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南北暖冷气流常具阻挡作用,使山坡两 侧温度明显不同。如秦岭山脉。
2 动物的高温适应
(1)形态适应
皮毛在高温下起隔热作用;夏季毛色变浅,具光泽; 有些可利用热窗散热;多数哺乳动物的精巢持久的或季 节性的下降到腹腔外,比体核温低几度。有蹄动物的颈 动脉在脑下部形成复杂的小动脉网,包围在从较冷的鼻 区过来的静脉血管外面,通过逆流热交换而降温,使脑 血液温度比总动脉血低3℃。
耐受冻结(freezing tolerance) :少数动物能够耐受一定程 度的身体冻结,而避免低温伤害。如潮间带贝类。 机理如下:
Alter metabolism to synthesize cryoprotectants (polyols, sugars)
Defend against intracellular desiccation Suppress metabolic rate ACCOMPLISHED BY: Activate signaling enzymes in every cell
- ‘SAP’ kinases - Role: reversible controls on cell processes
超冷现象(supercooling) : 动物(昆虫)体液温 度下降到冰点以下而不结冰的现象。 如小叶蜂,极地鱼类等。
2 极端高温对生物的影响:
高温可能导致动植物的机体脱水,蛋 白质凝固变形,酶失活或者代谢的组分 不平衡,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引自Ricklefs,2001
1 影响温度空间分布的因素:
(1)海洋: 由于水的比热大于空气,海洋可调节 海岸区域温度,使同一纬度不同地区的温度有很大 差异。
(2)山脉: 地表温度受山脉走向、地形变化及海 拔高度的影响。
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南北暖冷气流常具阻挡作用,使山坡两 侧温度明显不同。如秦岭山脉。
2 动物的高温适应
(1)形态适应
皮毛在高温下起隔热作用;夏季毛色变浅,具光泽; 有些可利用热窗散热;多数哺乳动物的精巢持久的或季 节性的下降到腹腔外,比体核温低几度。有蹄动物的颈 动脉在脑下部形成复杂的小动脉网,包围在从较冷的鼻 区过来的静脉血管外面,通过逆流热交换而降温,使脑 血液温度比总动脉血低3℃。
第二节 函数的求导法则2-2

(4)v2
;
设x=f(y)在区间Iy内单调,可导且f’(y)≠0,则它的反函数y=f-1(x),
在Ix上也可导,且
[ f 1( x)] 1 f (x)
dy dx
1 dx
第二章 第二节
dy
17
4.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设y=f(u),而u=g(x)且f(u)及g(x)都可导,则复合函数 y=f[g(x)]的导数为
则复合函数 y f {[ ( x)]}的导数为
dy dy du dv . dx du dv dx
关键: 搞清复合函数结构, 由外向内逐层求导.
第二章 第二节
11
剥皮法
对于复合函数的求导应注意的问题: 1 弄清楚函数是由那些基本初等函数经过多少次复合
步骤而成的;
2 在求导时,允诺给由最外层的基本初等函数开始, 逐层向里求导,一直求到对自变量求导数为止;
(2)( x a ) axa1 (a R); ;
(3)(
1 ) x
1 x2
(5)(a x ) a x ln a
(4)( x ) 1 ; 2x
(6)(e x ) e x ;
(7)(loga
x)
1 x ln a
(9)(sin x) cosx
(8)(ln x ) 1 ; x
3
推论:
n
n
(1) [ fi ( x)] fi( x);
i 1
i 1
(2) [Cf ( x)] Cf ( x);
(3)
n
[
fi ( x)]
f1( x) f2( x)
fn ( x)
i 1
f1( x) f2( x) fn( x)
第二章 第二节 第3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课件

为解决这一矛盾, 1931年鲍林在价键理论的基础上提 出了杂化轨道理论,它实际上仍属于现代价键理论。
莱纳斯·卡尔·鲍林
PART 01
01
杂化轨道理论
一、杂化轨道理论
1.杂化轨道理论
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发生混杂,重 新组合成一组新的轨道的过程叫做原子轨道的杂化。
重新组合后形成的一组新的原子轨道,叫做杂化原子轨道,简称 杂化轨道。
01
杂化轨道理论
三、大π键
1.定义
在多原子分子或离子中,如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他们“肩并肩” 重叠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p电子在多个原子间运动形成π型化学 键,这种不局限在两个原子之间的π键称为离域派键或共轭大π键, 简称大π键。
2.构成条件
①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中心原子采取sp或sp2杂化) ②每个原子有一个p轨道,且互相平行 ③p电子数目小于p轨道数目的两倍(不能所有p轨道全充满)
电子在每层石墨的大π键中 可以自由移动,所以石墨能 导电。
PART 02
02
课堂总结
这堂课学到了什么?
①杂化轨道理论 ②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的判断方法 ③大π键的形成
杂化轨道的作用:形成σ键和容纳孤电子对 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数目
=σ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x) 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spx-1
01
杂化轨道理论
二、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的判断方法
1.杂化轨道理论与VSEPR模型的关系
实例
孤电子 价层电 对数 子对数
VSEPR模型
杂化 中心原子的杂 轨道数 化轨道类型
z y
01
杂化轨道理论
一、杂化轨道理论
4.杂化的类型
高三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课件 人教版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如:Fe加入硫酸铜溶液中:2Fe+3Cu2+===2Fe3++ 3Cu(错)。 错因:Fe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FeSO4。 正确:Fe+Cu2+===Fe2++Cu。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关键 书写离子方程式关键是“拆”,要“拆”得合理。 (1)熟记可“拆”的强酸、强碱和易溶盐。有关盐的溶 解性口诀: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遇水无影踪,硫酸 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2)不能拆成离子的物质:难溶的物质,弱酸、弱碱 和水(难电离的),气体,单质,氧化物。
4.将下列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连起来。
①H+ ②Ag+
A.CO32- B.Cl-
③Ba2+
C.Fe3+
④OH-
D.Mg2+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解析:CO32-和 H+反应生成 CO2,和 Ba2+生成 BaCO3 沉 淀,和 Ag+生成 Ag2CO3 沉淀;Cl-和 Ag+生成 AgCl 沉淀, Fe3+、Mg2+与 OH-反应生成 Fe(OH)3、Mg(OH)2 沉淀。 答案:①-A ②-A、B ③-A ④-C、D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4)稀 H2SO4 与 Ba(OH)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SO24-===BaSO4↓
()
(5)在酸性条件下,CO32-、Na+、SO42-、Ba2+能够大量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如:Fe加入硫酸铜溶液中:2Fe+3Cu2+===2Fe3++ 3Cu(错)。 错因:Fe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FeSO4。 正确:Fe+Cu2+===Fe2++Cu。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关键 书写离子方程式关键是“拆”,要“拆”得合理。 (1)熟记可“拆”的强酸、强碱和易溶盐。有关盐的溶 解性口诀: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遇水无影踪,硫酸 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2)不能拆成离子的物质:难溶的物质,弱酸、弱碱 和水(难电离的),气体,单质,氧化物。
4.将下列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连起来。
①H+ ②Ag+
A.CO32- B.Cl-
③Ba2+
C.Fe3+
④OH-
D.Mg2+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解析:CO32-和 H+反应生成 CO2,和 Ba2+生成 BaCO3 沉 淀,和 Ag+生成 Ag2CO3 沉淀;Cl-和 Ag+生成 AgCl 沉淀, Fe3+、Mg2+与 OH-反应生成 Fe(OH)3、Mg(OH)2 沉淀。 答案:①-A ②-A、B ③-A ④-C、D
返栏回目 导引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4)稀 H2SO4 与 Ba(OH)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SO24-===BaSO4↓
()
(5)在酸性条件下,CO32-、Na+、SO42-、Ba2+能够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