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二单元语文测试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塞翁失马(sài wēng shī mǎ)B. 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C. 螳臂当车(táng bì dāng chē)D. 纸醉金迷(zhǐ zuì jīn mí)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上课时总是心不在焉,老师讲的内容一点也没听进去。
B.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让人叹为观止。
C. 考试时他粗心大意,把题目看错了,结果答非所问。
D. 他为了成功,不惜一切代价,甚至铤而走险。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戴着一顶蓝帽子,显得很帅气。
B.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敢和友谊的故事。
C. 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然后去公园锻炼身体。
D. 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写的。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喜出忘外B. 饥寒交迫C. 惊慌失错D. 无原无故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听我说,”妈妈说,“明天我们要去外婆家。
”B. 他喜欢读书,画画,听音乐。
C. 这个问题很难,谁也不知道答案?D. “今天天气真好!”小明高兴地说。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长歌行》。
()3. 《景阳冈》选自《水浒传》。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5. 《匆匆》是朱自清的散文作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两小儿辩日》中,孔子认为______小儿说得对。
2.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
3.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出自《谏太宗十思疏》,作者是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附答案)基础百花园(40分)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圈养(juàn) 圈套(quān) 简陋(lòu) 野蛮(mán) B.折磨(zhé) 折腾(zhē) 混乱(hún) 缰绳(jiāng) C.畜养(chù) 牲畜(xù) 藤蔓(wàn) 潺潺(chán) D.挣扎(zhēng) 挣脱(zhèng) 瞟见(piāo) 日晷(guǐ) 二、读拼音,写词语。
(8分)三、选字组词。
(9分)(籍藉) 书( ) 慰( ) ( )贯(漠寞) 冷( ) 寂( ) 沙( )(稍梢) ( )微树( ) ( )纵即逝四、写出下面加横线词语的近义词。
(5分)1.他恐惧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陆地上的野人留下来的。
( ) 2.我将没法估算日子,甚至分不清休息日和工作日。
( ) 3.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 ( ) 4.男孩想对她们说,过去他对她们不好,现在后悔了。
( ) 5.法官和几个朋友使汤姆打开了话匣子,有一个人用讽刺的口吻问他是否打算再到洞里去。
( ) 五、用恰当的词语替换句中画横线的部分。
(5分)1.他发现,光那样站着等待是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的,一定得想别的办法。
( ) 2.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的想法。
( ) 3.他们一看见猫便住了嘴,装着注意力集中地在地上刨虫子吃。
( ) 4.他情绪低落、失望懊丧地从牛棚里走了出来。
( ) 5.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 ) 六、按要求写句子。
(10分)1.汤姆躺在一张沙发椅上,身边坐着许多热烈的听众。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是一座用石头砌墙、木头做支架的白色小房。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

选择题:下列哪篇课文是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的内容?()A. 《草原》B. 《丁香结》(正确答案)C. 《夏天里的成长》“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这句话出自哪篇课文?()A. 《草原》B. 《丁香结》(正确答案)C. 《古诗三首》下列哪个词语不是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中新学的?()A. 幽雅B. 笨拙C. 徘徊(正确答案,假设此词不在该单元新学词汇中)“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拟人B. 比喻(正确答案)C. 夸张下列哪篇课文主要描绘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民族风情?()A. 《草原》(正确答案)B. 《丁香结》C. 《古诗词三首》“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A. 对草原的热爱(正确答案)B. 对丁香的愁怨C. 对夏天的期待下列哪个成语与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的内容无关?()A. 翠色欲流B. 一碧千里C. 滔滔不绝(正确答案,假设此成语不在该单元出现)“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这句话出自哪篇课文,并描述了怎样的场景?()A. 《草原》,描述了草原人民热情迎接客人的场景(正确答案)B. 《丁香结》,描述了丁香花的美丽C. 《夏天里的成长》,描述了夏天的生机勃勃下列哪篇课文不是通过具体事物来抒发作者情感的?()A. 《草原》B. 《丁香结》C. 《口语交际:演讲》(正确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本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请书写规范(每空1分,共6分)他独自一人生活在孤岛上,没有shū jí(),没有人liáo tiān(),没有yàn huì(),还担心着野人qīn xí(),过着jì mò()、qī liánɡ()的生活。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蓄.养(xù)简陋.(lù)叛.乱(pàn)B.刨.虫子(páo)犬.牙(quǎn)混.乱(hún)C.瞟.见(piǎo)缰.绳(jiānɡ)眩.晕(xuàn)2.下面词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倒霉藤蔓淡忘无济于事B.防御跳望理智聚精会神C.惊恐隔绝顷覆五颜六色3.下面对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①不毛.之地②知足.安命③臭味相投.④滔滔不绝.A.①粗糙,没有加工②满,充分,够量③向一定目标扔④断B.①指谷物等庄稼②脚③合,迎合④尽,穷尽C.①指谷物等庄稼②满,充分,够量③合,迎合④断4.鲁滨逊流落到一座荒岛上,具体遇到了哪些困难?()①没有一个容身的地方。
②身处绝境,悲观绝望。
③没有充足的食物可吃。
④过着一种孤独的生活。
⑤担心野人会来吃掉他,恐惧万分。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5.《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记叙了哪些内容?()A.海上遇险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国B.海上遇险驯养培育建房定居救“星期五”回到英国C.海上遇险建房定居救“星期五”驯养培育回到英国D.海上遇险救“星期五”建房定居驯养培育回到英国6.《汤姆·索亚历险记》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依次是()A.墓地试胆→山洞迷路→洞中寻宝→当小海盗→鬼屋寻宝B.墓地试胆→当小海盗→鬼屋寻宝→洞中寻宝→山洞迷路C.墓地试胆→鬼屋寻宝→当小海盗→山洞迷路→洞中寻宝D.墓地试胆→当小海盗→鬼屋寻宝→山洞迷路→洞中寻宝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百岁期颐之年。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1.将下列文字抄写在方框里,要求规范、正确、整洁。
(3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2.读拼音,写汉字。
(11分)(1)一群全fù武装的日kòu 闯进村里,李zhènɡ 委把手liú dàn抡了一圈,然后扔向敌人。
(2)在jù 离围lán 十几米的地方发生了bào 炸。
(3)五位战士yì立在xuán yá旁,下的敌人不敢上前。
3.填空。
(6分) “胜”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
“胜”在字典中的释义有:①赢,跟“负”“败”相对;②打败(对方);③超过;④优美的(景物、境界等);⑤能担任,能承受。
请为下列各词中的“胜”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风景名胜( )不胜其烦( )胜利( )事实胜于雄辩( ) 4.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9分)①横()竖()②()高()下③()钉()铁④()神()注⑤粉身()()⑥千()一()(1)请写出两个ABB式的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两个与①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两个与⑥类似的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读下面的句子,在比喻句后的括号里打“√”。
(2分)(1)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3)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向敌人头上砸去。
()(4)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6.按要求写句子。
(4分)(1)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参考答案)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时间:40分钟一、字词句基础。
1. [字形] 在语境中, 看拼音写词语。
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四周年, xióng wěi() 的天安门装扮一新。
这里曾是毛泽东主席xuān gào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地方, 那激昂的yǔ diào () 仿佛还在人们耳边回响。
仰望国旗, 唱着国歌, 内心的háo mài ( ) 之情喷涌而出, 谁不rè xuè fèi téng() 呢?2. [字音] 下列词语中, 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逶.迤(wēi) 抡.起(lún)B. 绷.着脸(běng) 擎.着(qínɡ)C. 瞻.仰(zhān) 旗杆.(gǎn)D. 双膝.(qī) 千钧.一发(jūn)3. [字形] 下列词语中, 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B.C.D.4. [成语运用] 下列句子中, 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他说话办事斩钉截铁...., 从不拖泥带水。
B. 农历八月十八这天, 钱塘江上巨浪滔天, 响声震天动地....。
C. 他居高临下....的模样, 叫人很不舒服。
D. 铁路两旁的树木像排山倒海....一样, 一眨眼就飞过去了。
5. [新题型, 词语运用] 用多种形式代替“说”, 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科学家警告: “气候变化正威胁着我们生态系统的每一部分。
”B. “何老师, 您可以给我讲解一下这道题吗? ”天天诚恳地向何老师请教。
C. “太好了! 我们现在就去郊游吧! ” 我迫不及待地回答。
D. 深秋时节, 我看着光秃秃的树枝唠唠叨叨: “霜树尽空枝, 肠断丁香结。
”6. [新情境, 口语交际] 小刚准备参加演讲比赛, 作为朋友, 你会提醒他写演讲稿时注意( )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一、根据拼音写字词。
(10分)1.鲁滨逊liúluó()到荒岛上,对自己的处境没有感到kǒng jù(),更没有感到jì mò()、yōu shāng()和kǔmèn(),也没有认为这是一件多么dǎo méi()的事,而是ān wèi ()自己,想办法走出kùn jìng()困境。
2.奶奶告诉我,刘爷爷激动时kòng zhì()不了自己的lǐzhì(),请我不要介意。
二、选择填空。
(11分)1.将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4分)畏惧(wēi wèi)木筏(fáfā)瞟x见(piǎo piāo )藤蔓(màn wàn)叛乱(pàn bàn)铁锨(xiān qiāo)刨虫子(páo pāo )头晕目眩(xuàn xuán)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圆圈圈地羊圈圈养B.挣脱挣开挣钱挣扎C.牲畜畜产畜牧畜养D.相处处理处境处地3.按每组词语的先后顺序,填入句子横线上恰当的一组是()鲁滨逊将沉船上的东西_________搬上岸,因为他有可能在这孤岛上__________生活好几年呢。
为了能吃上自己种的粮食,他用十几颗麦种__________种了几年,终于有了收获,但他没有满足,__________努力,在荒岛上开辟了一片种植园。
A.陆续继续连续持续 B.陆续持续连续继续C.继续连续陆续持续 D.继续陆续持续连续4.下列作品与作者国籍及作品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滨逊漂流记》--英国--“星期五”B.《骑鹅旅行记》-瑞典--阿卡C.《汤姆•索亚历险记》--美国--哈克D.《爱丽丝漫游奇境》--英国--莫顿5.关于怎么写作品梗概,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先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一、基础训练营(34分)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8分)身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纪念活动现场,我想到八十多年前的景象:那时rì kòu()穿着zhì fú(),驾驶着tǎn kè()进犯南京城,将zǐ dàn()shè xiàng()手无寸铁的百姓……现在,中华儿女继承了革命先烈jiān qiáng bùqū()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huì jí()所有力量,让中国yì lì()在世界的东方。
2.把下面表示“看”的词语恰当地填写在括号里。
(6分)()国旗 ()四周 ()风景()山谷 ()病人 ()星空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磅礴(páng) 绷着脸(bēng)B.擎着(qíng) 憧憬(tóng)C.黑魆魆(xū) 逶迤(wēi)D.围歼(jiān) 岷山(mǐ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眺望B.悬涯C.豪迈D.攀登(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班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场了,同学们个个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B.瀑布好像咆哮的巨龙,以排山倒海之势飞泻而下。
C.老师让李明回答这道题,李明斩钉截铁地说:“我不知道。
”D.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做成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4)下列诗句不对仗的一项是()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流出了______,流出了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第二单元语文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61分)
1、看拼音写生字词。
(12分)
zhān niènièzǔzhòu tán
( ) 帽()手()脚()天方夜()
yùn hán shì xī hào kàn
( ) ( ) 好分()( ) 叫俯()
2、读句子,用“√”画出正确的读音。
(8分)
(1)闷(mēn mèn)热的夜,令人窒息,沉闷(mēn mèn)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恐惧。
(2)在核桃林那绿油油的屏(pínɡbǐnɡ)风前,他们屏(pínɡbǐnɡ)息凝视,神情严峻。
(3)屋内一片狼藉(jièjí),我的心情糟透了,然而窗前那浓翠的兰草扑入眉宇,成了我唯一的慰藉(ji èjí)。
(4)她穿着单薄(bōbāo)的衣服静静地在薄雾(bōbāo)中行走着。
3、选词填空。
(5分) 新- 课- 标-第-一- 网
果断武断夸奖夸耀严肃严厉
a.我们班的张强同学每次考试都得优,受到老师的()。
b.张强同学虽然各方面都很不错,但从不()自己。
c.工作()的人,别人很难与他合作,工作很难做好。
d.叔叔工作能力很强,办事很(),受到领导的表扬。
e.今天晓军又没完成作业,张老师()地批评了他。
4、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5分)
我的叔叔是一个_______________(有学问)的人。
他_______________(读的书特别多),常常是_______________ (速度特别快)。
为了读书,有时他(忘记了吃饭和休息). 他还经常游历祖国的________________ (著名的风景名胜)。
5、先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5分)
①刻骨()心②()无忌惮③心()诚服
④鬼哭狼()⑤兴致()()
6、按要求写句子。
(10分)
(1)虽然即将毕业,但是对母校充满留恋之情。
(修改病句)
(2)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要加班,晚饭你自己解决吧。
”(改为转述句)
(3)这时候,妈妈给我递过来一杯开水,一包刚从医院拿回的药。
(缩句
(4)在事实面前,他向老师承认了错误。
(改为双重否定句)
(5)这件事我必须要做好。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件事怎能不令人感动呢?(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改成间接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春天来了,河边的草地变绿了。
(改比喻句)
(9)这间房间真小。
(改夸张句)
(10)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缩句)
7、仿照划线的句子,在空格处写上一个与上下文意思连贯的句子。
(4分)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8、查字典填空。
(4分) xK b1. C o m
“载”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也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字典中的解释有: a年; b记在书报上; c用交通工具装; d充满。
下列词语中的“载”各是什么意思?请填序号。
怨声载道( ) 满载而归( ) 三年五载( ) 登载要闻( )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8分)
(1)《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中,作者以_______为顺序,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2)《学会聆听》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回忆爸爸》中的“爸爸”指的是_____ ____,你能从中学到这样学好语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雨知时节,。
(5)写出一句有关读书的格言或对联:,。
二、口语练习(4分)
品学兼优的小刚近来沉迷于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作为小刚的知心朋友,你应该尽力说服他迷途知返。
规则:用上谚语、歇后语、格言警句等2处以上,话语要简明。
三、阅读练习(35分)
1.阅读《唯一的听众》片段,回答问题。
(14分)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
家人们表露的那种难以置信的表情也证明了这一点。
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阿尔温、舒罗德的基本练习曲。
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作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
每天清晨,我都来到树林,要面对这位老妇人全力以赴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也一定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了。
她常常对我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而我我也常常忘记她是个可怜的聋子!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
她逼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
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大,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仿佛我在讲述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她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而你竟说她是聋子!”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常常()平静()指点()珍藏()
(2)“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使妹妹大吃一惊,妹妹大吃一惊是因为以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4分)
(3)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她常常对“我”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你读出了什么?
(4)如果你是“我”,当你知道真相后,你会对老人说些什么?(3分)2、课外阅读。
献给母亲的歌(21分)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
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
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香喷喷的玉米棒。
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
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喜欢)。
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
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
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细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
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
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跳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塔凉棚,在寻找着,疑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
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壁,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
(3分)
2、将文中第五自然段的错别字在下面改出来。
(2分)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1分)
4、照样子写词语。
(2分)
香喷喷(ABB)_________________谆谆教导(AABC)____________5、写几个成语夸夸妈妈:(2分)_____________6、课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3分)
7、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概括要简洁)(4分)
(1)_______(2)_______(3)_______这三件事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他们是按______顺序写的。
8、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9、你有没有曾经想为妈妈做一件事,就像文中的“我”想摘白云,摘雪梅?把它写下来。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