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放射性矿石样品的快速检测问题
放射性金属矿的矿物分析与鉴定技术

放射性金属矿的矿物分析与鉴定技术放射性金属矿的矿物分析与鉴定技术是研究放射性金属矿床成因、分布规律和资源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发利用放射性金属矿资源的基础工作。
本文主要介绍了放射性金属矿的矿物分析与鉴定技术,包括光学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电子探针、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技术,以及放射性金属矿的主要矿物特征和识别方法。
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矿物分析和鉴定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矿物的形态、大小、颜色、透明度等特征,从而初步判断矿物的种类。
光学显微镜还可以配合偏光显微镜和染色显微镜等附件,对矿物的光学性质进行详细研究,进一步鉴定矿物的种类和结构。
2. 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XRF)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矿石样品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当X射线束照射到矿石样品上时,样品中的元素会发射出特定的X射线荧光信号,通过检测这些信号可以确定样品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XRF技术在放射性金属矿的矿物分析和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电子探针电子探针是一种微区分析技术,可以对矿物的微小区域进行元素组成和化学成分的分析。
电子探针利用电子束照射样品,通过样品产生的二次电子和X射线信号,可以获得样品的微观结构和元素分布信息。
电子探针技术在放射性金属矿的矿物分析和鉴定中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快速等优点。
4.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是一种微区原位分析技术,可以对矿物微小区域进行元素组成和同位素组成的分析。
激光剥蚀技术将样品表面微小区域剥蚀成纳米级颗粒,然后将这些颗粒送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进行分析。
LA-ICP-MS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快速等优点,在放射性金属矿的矿物分析和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5. 放射性金属矿的主要矿物特征和识别方法放射性金属矿的主要矿物包括铀矿、钍矿、稀土元素矿等。
这些矿物的识别主要依据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颜色、透明度、硬度、光泽、解理、断口等特征。
石材放射性的检测与评价方法

石材放射性的检测与评价方法对居民家庭产生危害的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花岗岩、大理石、瓷砖等建筑材料和由工业废渣制作的水泥空心砖等。
根据JC518一93 《天然石材产品放射性防护分类控制标准》, 天然石材产品根据放射性水平分为: A 类、B 类、C 类、大于 C 类。
放射性比活度大于 C 类控制值的天然石材, 可用于海堤、桥墩及碑石等其他用途。
按规定, 商家在销售天然石材时,必须明确标明所售石材的类别。
但事实上, 有不少商家不执行此项规定, 再加上消费者这方面知识较欠缺,导致很多人在室内装修时使用了放射性水平超过国家标准的石材,这对住户来说无异于安装了“放射炸弹”。
由此可见,石材放射性检测尤为重要,我们使用Z D D 3 901 石材放射性检测仪对板材及已安装完的居室内石材测试方法介绍如下:首先查看仪器各部件是否有松动、脱落和损坏, 备件是否齐全。
若一切正常,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测量板材:(l) 选择测量点: 要求距地面高度大于 40cm, 距周围障碍物或墙壁 1 m 以上, 最好距石材堆或其它可能产生较高辐射射线的物体5m 以上 ;(2 )仪器开机预热10min以上;(3) 测量环境辐射本底,设置测量时间10min,环境辐射本底主要包括地面物质、周围障碍物中放射性元素产生的射线及宇宙射线。
注意测量本底时不可将待测板材放在仪器探头附近, 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4 )本底测量完毕后, 将被测板材放置在测量本底时探头所在位置,将探头置于板材的几何中心,根据测量精度选择测量时间(一般测量时间至少为5min), 再根据板材规格大小选择相应的测量对象后, 按测量键开始测量;(5) 待设定的测量时间到, 仪器将自动显示结果——以计数率为单位的测量结果(此结果为被测板材和辐射本底之 )及根据标淮 (JC518-93)对被测石材分类结果 A、B、C、D( 即 C 类以上 ); 若再按测量键, 则显示以镭当量浓度为单位的测量结果 (只显示分类范围)和以吸收剂量率几Gy/h 为单位的测量结果 ;(6 )对一块样品, 至少应测量3次,并记下每次测量结果。
矿石核辐射检测

矿石核辐射检测
近年来,随着矿石开采量大幅增加,矿石核辐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工业
安监局于近日进行矿石核辐射检测,以确保矿石安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政府的安全。
矿石核辐射检测是根据民用核安全法对矿石中的辐射安全进行检测的一种工程
技术,它需要一定的检测技术和设备才能检测出矿石里的放射性微粒,储存在核变革物中的微量放射性礁石以及散射的重离子或α粒子。
此次检测属于大规模随机
检测,检测内容主要包括矿石核辐射水平检测和核辐射质量判定。
矿石检测在矿场和检测中心均进行,这一检测可以有效地保障消费者和政府安全。
据报道,这次检测给出了客观准确的结论:99.72%的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核安
全标准,表明被检测矿石安全,无放射性危害。
检测结果令工业安监部门确信,该地区矿石抽样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测的矿石可安全销售,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矿石安全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政府部门将继续加强矿石核辐射检测,加快
信息的披露,强化安全管理,确保消费者购买到安全矿石,并及时保护公众的权益。
浅谈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

浅谈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摘要:我们生存、居住、办公的空间都是由各类建筑材料构成的,它们当中大部分都有一定放射性,有些材料放射性核素含量甚至很高。
这种放射性核素含量如果超过一定的标准限量,很可能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故而我们需要对选择的建筑材料进行放射性核素限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用符合我们安全需求的材料,摈弃放射性核素限量高的材料,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建筑主体材料,放射性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的种类也明显增多,五花八门的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在美化我们居住和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污染隐患。
像大理石、花岗石这类天然装饰石材,它们本身自带的放射性核素普遍较高,会对长期居住在这些材料中的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甚至导致死亡。
放射性究竟是什么呢?放射性是指某种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射线的现象。
原子核的这种变化称为放射性衰变或核衰变,发生衰变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国家对含放射性物质的产品作了相关规定,要求各建材等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10,该标准被用来指导质检单位开展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督促材料生产企业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优化、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一、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的意义。
1、建筑材料放射性的释义。
放射性是指元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衰变形成稳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
各种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所含放射性核素种类和数量是不相同的,因此放射线强弱不同,用比活度来表示,单位是贝克每千克(Bq•kg-1),即每千克质量物质所含的贝克数。
想知道放射性是否过量,是否超过标准要求,主要通过检测材料的内照射指数和外照射指数结果来进行判别。
其中内照射指数(IRa)是指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的放射性比活度与标准中规定的限量值之比值。
石材放射性实训报告结论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材在建筑、装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石材中天然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石材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放射性检测标准。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石材放射性检测的方法和标准,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石材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二、实训目的1. 了解石材放射性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石材放射性检测仪器的操作技能;3. 分析石材放射性检测结果,评估石材产品的放射性风险;4. 提高对石材放射性问题的认识,为石材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三、实训内容1. 石材放射性检测原理:了解石材中放射性元素(镭、钍、钾)及其衰变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如氡气、α粒子、β粒子等,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石材放射性检测仪器:学习使用盖革计数器、放射性测量仪等仪器进行石材放射性检测。
3. 石材放射性检测方法:掌握石材放射性检测的样品制备、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等操作步骤。
4. 石材放射性检测标准:了解我国《天然石材产品放射防护分类控制标准》对石材放射性限值的要求。
5. 石材放射性检测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估石材产品的放射性风险。
四、实训过程1. 样品准备:收集不同种类、不同产地、不同用途的石材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 检测仪器操作: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盖革计数器、放射性测量仪等仪器对样品进行放射性检测。
3. 数据记录: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型号、样品编号、检测时间、检测结果等数据。
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样品的放射性水平,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
5. 结果评估:根据实验结果,评估石材产品的放射性风险,为石材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五、实训结论1.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不同产地的石材样品的放射性水平存在差异。
部分石材样品的放射性水平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存在一定的放射性风险。
2. 通过本次实训,掌握了石材放射性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对石材放射性问题的认识。
测矿石辐射

测矿石辐射
矿石是由含有有用矿物质的岩石组成的固体物质。
许多矿石含有放射性物质,特别是铀和钍。
辐射是放射性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测量矿石辐射是非常重要的。
测矿石辐射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是指使用辐射计等仪器直接测量矿石所散发的辐射。
辐射计是一种测量辐射剂量的设备,可以测量矿石中的辐射水平。
通过将辐射计置于矿石附近,可以得到矿石辐射的强度。
间接测量是指通过检测矿石样品中的辐射性元素来测量辐射水平。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高分辨率伽马射线光谱仪(HPGe)进行。
HPGe能够确定矿石样品中存在的放射性元素的类型和含量,进一步评估辐射水平。
测矿石辐射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潜在的健康风险。
如果矿石辐射超过了安全标准,可能会对工人和附近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
高水平的辐射可以导致癌症和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
在进行矿石辐射测量时,有几个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应该选择适当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测量。
其次,应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结果应与国家或国际辐射安全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存在风险。
总之,测矿石辐射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评估潜在的健康
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通过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以及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工人和居民的健康与安全。
浅谈矿石样品化验误差处理方法

浅谈矿石样品化验误差处理方法在矿石样品化验过程中,由于样品数量有限和化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仪器设备的精确度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
误差的存在会对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进行误差的处理和控制至关重要。
针对矿石样品化验误差处理,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处理:1. 合理取样:样品的取样过程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取样时需要考虑到样品的来源、含矿物质的均匀性以及样品数量等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取样,减少取样误差的发生。
2. 仪器设备校准与检验:化验仪器设备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对化验结果的正确性至关重要。
针对不同的化验项目,需要对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检验,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化验人员需要进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操作,避免操作误差对化验结果的影响。
3. 控制化验条件:化验过程中的条件控制也是减少误差的重要环节。
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对化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化验前,需要对环境条件进行调控和控制,确保化验过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重复性和平行性测试:为了增加化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信度,可以进行重复性测试和平行性测试。
重复性测试是在同一样品上进行多次化验,平行性测试是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进行多份样品的化验。
通过比对测试结果的差异,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减小误差的影响,提高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5.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在获得化验结果后,需要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对于一些成组数据,可以计算其平均值、标准偏差等统计指标,进行结果分析和比对。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评估化验误差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修正。
矿石样品化验误差处理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取样、仪器设备校准与检验、化验条件控制、重复性和平行性测试以及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等方面。
只有全面而准确地处理误差,才能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支撑矿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矿山放射性检查工作总结

矿山放射性检查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矿山开采的不断深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矿山放射性安全问题
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矿工和周边居民的健康安全,矿山放射性检查工作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矿山放射性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首先,我们对矿山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矿石、
尾矿、废渣等样品的采集和实验室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其中包括铀、钍、镭等。
这些元素的存在对矿工和周边居民的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治理。
其次,我们对矿山周边环境进行了放射性监测。
通过设置监测点、采集大气、
水体、土壤等样品,并对放射性元素进行测定,我们及时了解了矿山周边环境的放射性水平和分布规律。
在一些矿山周边地区,我们发现了放射性污染的迹象,这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最后,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放射性防护和治理措施。
针对矿山内部和周边环境
的放射性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矿山内部通风、封闭尾矿库、治理放射性污染地等。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矿工和周边居民的健康监测和宣教工作,提高了他们对放射性安全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总的来说,矿山放射性检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乎着矿工和周边居民
的健康安全。
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及时了解了矿山内部和周边环境的放射性情况,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有效地控制矿山放射性安全问题,让矿工和周边居民远离放射性的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放射性矿石样品的快速检测问题
作者:杨芳高艳静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第01期
摘要:用伽玛能谱仪对建材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检测已成为实验室的常用方法,鉴于放射性矿石样品的活度要比建材样品高约一个数量级以上,故对其的快速检测成为可能。
文章从“社会生产”的角度出发,对放射性矿石样品的快速检测进行研究讨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达到快速、有效地对样品进行分析测试,从而提高检测效率,降低经济成本。
关键词:伽玛能谱仪;放射性检测;快速检测
1 引言
测量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活度需要借助专业核仪器测量其发出的伽玛来完成。
在放射性核素活度的测量中,广泛使用NaI(Tl)闪烁伽玛谱仪和Ge(Li)、HpGe(高纯锗)半导体伽玛谱仪。
闪烁伽玛谱仪装置成本低、探测效率高、保管较为方便、不用液氮养护,但能量分辨率较差,因而难于胜任分析核素较多、谱线较复杂的样品。
而半导体伽玛谱仪比伽玛闪烁谱仪的分辨率要高、线性好,特别是HpGeC谱仪克服了需要在低温下保存的缺点,因此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佳伽玛谱仪。
用HpGe伽玛谱仪对样品做放射性物质含量测定,具有制样简单、可同时分析多种核素、准确度高等许多优点,是一种最可靠的方法,甚至被一些国家标准指定为仲裁方法。
2 检测原理及方法概述
伽马能谱测量主要是指在地面或在飞机上用伽马能谱仪测量土壤和岩石中的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强度。
这里所指的天然放射性元素为铀、钍、钾3元素;而所指的强度为铀、钍、钾3元素在衰变时各所放射出的伽马射线的计数和铀、钍、钾3元素所放射的伽马射线的总计数,以及通过计数而计算出的轴、钍、钾3元素的含量。
由于铀、钍的衰变核素和钾的放射出的伽马射线有不同的特征能谱,能用伽马能谱仪分辨出和探测到,因而可以实现土壤和岩石的现场伽马能谱测量。
用伽马能谱测量找金,主要是通过研究铀、钍、钾3元素在土壤和岩石中的分配、分布与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金矿近矿围岩蚀变的关系,总结出作为间接找金的伽马能谱标志,用来进行同类地质条件地区的找金预测。
不能看出,用伽马能谱找金有如下几个十分重要的方面:(1)正确选择测量地域和测量点,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具有代表性。
(2)研究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研究金矿近矿围岩蚀变类型。
(3)找出伽马能谱测量结果与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研究金矿近矿围岩蚀类类型的关系,因不同的成矿地质条件、不同的近矿围岩类型和不同的金矿类型,其找金的伽马能谱特征标志亦不同。
(4)从已知的金矿区至未知区,从已知金矿
区得到的结论只适用于同类地质条件的未知区。
(5)在未知区测得伽马能谱特征后,须再一次研究本地区的地质条件,对能谱测量结果“去伪存真”后,才能进行预测。
伽玛与锗探测器相互作用损失能量,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移动和被收集,从而得到一个幅度正比于伽玛能量的电脉冲。
电脉冲信号由电子学系统放大、分析和计数,得到一个C能谱即伽玛对能量的分布。
根据C能谱中全能峰所对应的能量,可以定性地确定样品中含有的放射性核素。
根据被测量核素某特征伽玛全能峰净面积计数率,可以定量地确定样品中该核素的活度。
测量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有相对比较法和效率刻度法。
相对比较法是通过测量样品与标准源中被测核素某个伽玛全能峰的净面积,与标准源中该核素活度比较,从而得到样品中被测核素的活度。
这个方法直接、简单,避免符合相加修正,可以得到较高的精度。
效率刻度法是用一套单能系列标准源或一两种多C核素标准源刻度一条全能峰效率曲线,被测核素的效率可以从效率曲线内插得到,于是从测量样品中被测核素某伽玛全能峰的净面积计数率便可以计算出活度。
这种方法比较通用,但有时候要作符合相加修正,比较麻烦。
从简单实用的角度出发,采用相对比较法测量放射性矿石样品比活度。
3 实验方法探讨
3.1 标准源制备
标准源的制备包括体标准源和空白标准源的制备,其中体标准源是用来分析被测核素的,空白标准源是用来分析本底的。
体标准源可由法定计量技术部门提供或经计量部门检定,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放射源得到,也可以用适当的基质加入适量的标准放射性物质(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制成。
根据经常送检的放射性矿石成分特点,本检测中心制备了HL-02-03铀、镭标准源用于放射性矿石样品中238U的检测。
该标准源具体参数如下:净重
160g,其中标准物质含量8. 0014g,铀总量17443. 05Lg,镭总量68. 73@10-10g,基质含量151. 9986g,基质采用60目分析纯SiO2和60目分析纯Al2O3按9: 11比例均匀配置而成,均匀性、稳定性良好。
空白标准源采用60目分析纯SiO2和60目分析纯Al2O3按9: 11比例均匀配制而成,均匀性、稳定性良好。
体标准源和空白标准源制备好后,用石蜡密封,封存3-4周,使铀、镭和它们的短寿命子体达到放射性平衡。
3.2 伽玛能谱仪的能量刻度
能量刻度是用含有已知核素的刻度源来刻度C能谱仪的能量响应。
能量刻度范围应从50-3000keV。
我们采用发射多种伽玛的152Eu核素做能量刻度,它具有能量稳定,刻度简单的特点,测量一次即可调用刻度程序进行能量刻度。
3.3 样品的制备
放射性矿石样品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制成测量的样品。
对于矿石样品,首先要烘干、粉碎,然后过筛、装盒。
含有放射性气体的矿石样品必须密封。
因此,本检测中心对样品烘干至恒重后,粉碎后经60目筛子过筛后,对样品装盒。
装样时,使用和体标准源相同的样品盒,装样质量和体积尽量与体标准源相一致,为的是尽量使样品和体标准源的差异性很小,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
3.4 测量时间
理论上说,对样品的测量时间越长,对放射性核素某个特征峰的计数统计误差越小,但随着检测时间的增加,成本也随之增加,为了兼顾准确性和成本,对样品A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测量。
随着测量时间的增加,计数统计误差逐渐减小,并最终趋向于一个常数。
根据GB 11743-89中对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C能谱分析的要求,在置信度为95%下,土壤样品中铀的计数统计误差小于20%,我们对于放射性矿石样品的测量时间选定在7200 s(2个小时),所得结果误差允许,又经济可行。
4 结束语
放射性矿石样品的快速检测方法是兼顾准确性和经济成本的方法,主要是为放射性物探提供指导性结果,它的主要思想是通过检测放射性矿石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核素衰变放出的特征伽玛,用仪器记录从而计算出矿石中含有的放射性核素含量。
该方法对不同核素的快速检测略有不同,同时测量时间也可根据矿石样品的放射性比活度的大小做适当改变,各实验室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适当调整,从而达到准确性和经济成本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彦禄.用C谱仪测量建材和环境样品中放射性核素活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11743-89.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C能谱分析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0.
[3]方晓名,李欣年.碘化钠探测器和高纯锗探测器C能谱仪性能比较[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10(4): 389-392.
[4]马崇智,等.放射性同位素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 109-112.
[5]张展适,李满根,杨亚新,等.赣粤湘地区部分硬岩型铀矿石辐射环境污染及治理现状[J].铀矿冶,2007,26(4):191-195.
[6]佚名.纳米比亚罗辛铀矿将增加产能并延长运行寿命[J].伍浩松,译.国外核新闻,2007(10):29.
[7]全浩,韩永志.标准物质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8]GB/T 15445.2-2006.粒度分析结果表述(第二部分):由粒度分布计算平均粒径/直径和各次矩[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9]卓春凤.微粒粒度标准物质研制报告[R].北京: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