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学期新版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10.1、统计调查导学案23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第二课时)抽样调查》导学案

10.1 统计调查(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及抽样调查的意义。
2、通过抽样调查,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实例了解简单的随机抽样。
【学习重点】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及用样本来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
【学习难点】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准确估计总体的重要性。
【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本第137至139 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知识点一抽样调查1、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样的调查方法叫做___________ 调查。
2、要考察的_______ 对象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_____________ 考察对象称为个体,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_________ ,样本中个体的数量称为 _______________ 。
3、抽样调查的数目要___________ ,抽样调查的样本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预习自测一】为了解全校同学的平均身高,小明调查了座位在自己旁边的3 名同学,把他们身高的平均值作为全校学生平均身高的估计。
(1)小明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2)如果是抽样调查,指出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3)这个调查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知识点二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__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
【预习自测二】某班要选3 名同学代表本班参加班级间的交流活动。
现在按下面的办法抽取:把全班同学的姓名分别写在没有明显差别的小纸片上,把纸片混放在一个盒子里,充分搅拌后,随意抽取3张,按照纸片上所写的名字选取3 名同学。
你觉得上面的抽取过程是简单随机抽样吗?为什么?知识点三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1、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_________________ 的两种方式。
2、全面调查收集到的数据_________ 、________ ,但一般 __________ 、__________ ,而且某些调查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10.1《统计调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10.1《统计调查》一. 教材分析《统计调查》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数据收集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统计调查的重要性,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统计调查。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但他们对统计调查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不多,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际调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统计调查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数据收集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数据收集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统计调查的重要性,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统计调查。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实际调查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调查主题,如校园食品安全、学生作息时间等。
2.设计调查问卷,包括问题陈述、选项等。
3.准备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工具,如调查表、统计软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统计调查结果,如校园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学生作息时间调查报告等。
让学生了解统计调查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
同时,展示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案例,让学生了解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数据收集的基本步骤。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活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0.1《统计调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0.1《统计调查》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0.1节《统计调查》是学生在掌握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后,进一步学习统计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会如何运用调查工具进行数据收集,以及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实施以及调查结果的处理,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学习过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对统计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还没有进行过真正的统计调查,对于如何进行调查、如何处理调查数据等实际操作环节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掌握统计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调查工具进行数据收集的能力。
3.让学生学会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4.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统计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调查工具的使用,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2.教学难点: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处理调查数据,如何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推断。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统计调查的过程和方法。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调查,体验调查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统计调查来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调查问卷:教师需要设计一份符合教学要求的调查问卷。
2.调查工具:准备调查所需的工具,如调查问卷、记录本等。
3.教学素材:收集与统计调查相关的实例和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吗?今天我们将学习统计调查,大家知道什么是统计调查吗?”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例,让学生了解统计调查的过程和方法。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分层抽样调查)》导学案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从上节课我们已经看到在总体数目比较大时,对它进行全面调查很难做到,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如:某地区有百万电视观众,要想了解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能否像上节课中提到的抽100名学生来估计2000名学生的喜爱情况吗?
二、新课。
上述情况显然不能。
由于学生、成年人、老年人各自喜爱的节目不一样,所以要了解整个地区的观众的情况,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抽取样本。
由于在各个年龄段对节目的爱好有明显的不同,而同一个年龄段对节目的爱好往往存在共性,所以可以对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各段人群分别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即分层次抽样,使每个年龄段都能抽取一定的人数来代表所在的人群,然后汇总调查结果。
那么如何按层次抽取呢?
可以按年龄段的实际人口的比例分配来确保每个年龄段都有相应的比例的代表,教材中按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为2:5:3抽取。
(样本容量为1000)
在抽取的1000名观众中,对各类节目的喜爱情况整理、绘制成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见课本157页表10—3)
那么如何统计出各段人数对节目的喜爱的百分比呢?这个表格又如何设计呢。
2017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 1统计调查教案.doc

需要进行统计调查。
要解决这些问题,2017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 1统计调查教案2017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调查教案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统计调查教学目标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2、会设计简单的 调查问卷,收集数据;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 ;4、会画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5、经 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全面调查的过程 教学难点:绘制扇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的收视情况怎样? 班级里同学出生主要集中在哪一年?本年度最受欢迎的影片是哪几部?、数据的收集CDA A问题1:现在我们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 动画、娱乐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怎样才能知道结果? 举手表决、问卷调查等。
问卷调查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调查方式,采用这种方式 要设计好调查问卷。
你认为设计调查问卷应包括哪些内容?问卷设计的内容应包括调查中所提的问题、答案选项 以及要求等。
就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调查问卷:、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卷中还应该 包含什么内容? 应加“男□女□”这一项.问卷设计好后,请每位同学填写,然后收集起来。
例 如,调查的结果是:DCADB CADCDBDDBCDBDBD CDBDCDB BBDDDCDBD40 100% 注意:用字母代替节目的类型,可方便统计.三、数据的整理从上面的数据中你容易看出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 情况吗?为什么?不容易。
因为这些数据杂乱无章,不容易发现其中的 规律。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的规律,需要对数据进 行整理。
你认为应该怎样整理我们收集到的数据? 划“正”字。
这就是所谓的划记法。
下面我们利用下表整理数据。
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节目类型划记 人数 百分比 A新闻 410% B体育 正正 10 25%C 动画 正8 20%D 娱乐 正正正1845% 合计 4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统计调查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统计调查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难点四:统计图表的解读。学生需要能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
-例如,教授如何阅读条形图和饼图,理解图表中的比例和趋势。
本章节的教学难点与重点是紧密结合课本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统计调查的整个流程,从问卷设计到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核心知识,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具体案例和实例分析,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1.教学重点
-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概念和目的,明确统计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具体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
-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并能进行有效的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
-熟练运用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展示数据,并能解释图表中的信息。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调查方法的选择和数据整理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统计调查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进行随机抽样和数据收集。
-难点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学生需要掌握问卷设计的原则,如何避免问题的主观性和引导性,确保收集到的数据准确、有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10.1统计调查学案(解析版)

统计调查知识集结知识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讲解1、收集数据的方法(在收集数据时,为了方便统计,可以用字母表示调查的各种类型。
)①问卷调查法:为了获得某个总体的信息,找出与该信息有关的因素,而编制的一些带有问题的问卷调查。
②媒体调查法:如利用报纸、电话、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调查。
③民意调查法:如投票选举。
④实地调查法:如现场进行观察、收集和统计数据。
2、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①明确调查的问题;②确定调查对象;③选择调查方法;④展开调查;⑤统计整理调查结果;⑥分析数据的记录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例题精讲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例1.当前,“低头族”已成为热门话题之一,小颖为了解路边行人步行边低头看手机的情况,她应采用的收集数据的方式是().A.对学校的同学发放问卷进行调查B.对在路边行走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C.对在路边行走的行人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D.对在图书馆里看书的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解析】题干解析:A、对学校的同学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不具代表性、广泛性,故A错误;B、对在路边行走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不具代表性、广泛性,故B错误;C、对在路边行走的行人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具代表性、广泛性,故C正确;D、对在图书馆里看书的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不具代表性、广泛性,故D错误;故选:C.例2.100个数据组成的样本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3厘米,下述分组较合适的是( ).A.组内差距为1厘米,分成24个组B.组内差距为2厘米,分成11个组C.组内差距为3厘米,分成8个组D.组内差距为8厘米,分成23个组【解析】题干解析:A组距太小,分组太多;B组距为2厘米,应该分为12组;D 组距为8厘米,该分成3组,分组不对,故只有C分组合适.全面调查知识讲解全面调查:考察全面对象的调查叫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也称作普查,调查的方法有: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电话调查等.全面调查的步骤:(1)收集数据;(2)整理数据(划记法);(3)描述数据(条形图或扇形图等).例题精讲全面调查例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A.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B.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C.考查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D.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的身高现状【解析】题干解析:A、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调查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故A错误;B、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是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适合普查,故B正确;C、考察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C错误;D、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的身高现状,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D错误;故选:B.例2.指出以下调查哪些适宜作全面调查,哪些适宜作抽样调查?①某棉布厂了解一批棉花的纤维长度的情况;②一个水库养了某种鱼10万条,调查每条鱼的平均重量问题;③了解一个跳高训练班的训练成绩是否达到了预定的训练目标;④了解汽车通过某一路口的车流量的情况.【答案】见解析【解析】题干解析:①②④适宜作抽样调查,③必须进行全面调查.抽样调查知识讲解抽样调查:若调查时因考察对象牵扯面较广,调查范围大,不宜采用全面调查,因此,采用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抽样调查的意义:(1)减少统计的工作量;(2)抽样调查是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它是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样本来估计总体的一种调查.例题精讲抽样调查例1.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较合理的是().A.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B.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C.调查了100名小区内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解析】题干解析: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解:A、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抽查的都是锻炼的老人,没有代表性,故A 错误;B、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抽查的都是不健康的老人,没有代表性,故B错误;C、调查了100名小区内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调查没有广泛性,故C错误;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调查由广泛性、代表性,故D正确;故选:D.例2.下列调查中,①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②调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③为保证“神舟9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④对乘坐某班次客车的乘客进行安检.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解析】题干解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①适合普查,故①不适合抽样调查;②调查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故②符合题意;③调查要求准确性,适合普查,故③不适合抽样调查;④安检适合普查,故④不适合抽样调查;故选:B.例3.(1)小猴卖桃的故事.有人问:“你的桃子甜吗?”小猴说:“当然了,个个甜.”那人又问:“你怎么这么确定?”小猴说:“我每个都尝过”.那人转身走了.请问故事中的小猴在调查总体的性质时,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你认为它应该怎样做?(2)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小颖、小丽、小萍三名同学分别设计了一个方案:①小颖:检测出全班同学的视力,以此推断出全校同学的视力情况.②小丽:在校医室发现了2012年全校各班同学的视力检查表,以此推断出全校同学的视力情况.③小萍:在全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在被抽取到的班级里各随机抽取10名学号为5的倍数的学生,记录他们的视力情况,从而估计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这三种做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从这个事例中你体会出要想得到比较准确的估计结果,在收集数据中应注意些什么?【答案】(1)调查方式错误,应该随机抽取几个桃子品尝(2)小萍的做法比较好,理由如下:小颖的方案只代表这个班级学生的视力情况,而不代表其他班级的学生的视力情况;小丽的方案调查的是几年前学生的视力情况,用来说明目前的情况误差比较大;小萍的方案从全校中广泛抽取各年级的学生,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这样的调查具有代表性.在收集数据时,抽样应注意代表性和广泛性.【解析】题干解析:小猴使用的调查方式是全面调查,而全面调查有时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可以采用小范围抽样调查的方式了解总体的性质. (2)小萍的做法比较好,理由如下:小颖的方案只代表这个班级学生的视力情况,而不代表其他班级的学生的视力情况;小丽的方案调查的是几年前学生的视力情况,用来说明目前的情况误差比较大;小萍的方案从全校中广泛抽取各年级的学生,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这样的调查具有代表性.在收集数据时,抽样应注意代表性和广泛性.总体、样本的概念知识讲解1.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2.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3.样本: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样本容量.例题精讲总体、样本的概念例1.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战战争的胜利,9月3日被确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知晓情况,从全校6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2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中().【解析】题干解析:解:A、全校6000名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知晓情况是总体,此选项错误;B、所抽取的每1名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知晓情况是总体的一个个体,此选项错误;C、样本容量是120,此选项错误;D、所抽取的120名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知晓情况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此选项正确;故选:D.例2.为了了解某县七年级9 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查了100名学生的视力,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题干解析:9 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总体,每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个体,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例3.某校为了了解300名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测试,其中总体为,样本为.【答案】某校300名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的取5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解析】题干解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用样本估计总体知识讲解用样本估计总体例题精讲用样本估计总体例1.为了估计水塘中的鱼数,养鱼者首先从鱼塘中捕获20条鱼,在每条鱼身上做好记号后,把这些鱼放归鱼塘.再从鱼塘中打捞100条鱼,如果在这100条鱼中有5条鱼是有记号的,则估计该鱼塘中的鱼数约为().A.300条B.380条C.400条D.420条【解析】题干解析:首先求出有记号的5条鱼在100条鱼中所占的比例,然后根据用样本中有记号的鱼所占的比例等于鱼塘中有记号的鱼所占的比例,即可求得鱼的总条数.解:∵5100×100%=5%,∴20÷5%=400(条).故选C例2.为了解某市初中生视力情况,有关部门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数据如下表,若该市共有初中生15万人,则全市视力不良的初中生的人数大约是().A.2160人B.7.2万人C.7.8万人D.4500人【解析】题干解析:抽样人数中视力不良的学生人数占总抽样人数的比例是21604500=0.48,则全市视力不良的人数为0.48×15=7.2万人.故选B.统计表知识讲解统计表定义:将要统计的数据填入相应的表格内,利用表格统计法可以很好地整理数据;优点:统计表中的数据比较准确、详实,可以清楚地反映各个量之间的真实情况;缺点:统计表得到的信息需要进行分析,表达不够直观.例题精讲统计表例1.为了估计某市空气质量情况,某同学在30天里做了如下记录:污染指数(w)40 60 80 100 120 140 天数/天 3 5 10 6 5 1其中w<50时空气质量为优,50≤w≤100时空气质量为良,100<w≤150时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若1年按365天计算,请你估计该城市在一年中空气质量达到良以上(含良)的天数为天.【答案】292【解析】题干解析:解:3+5+10+6=24,2436530=292(天).故答案为:292.例2.某渔业养殖户在自家鱼塘中放养了某种鱼1500条,若干年后,准备打捞出售,为了估计鱼塘中这种鱼的总质量,现从鱼塘中捕捞三次,得到数据如下表:(1)鱼塘中这种鱼平均每条重约多少千克?(2)若这种鱼放养的成活率是82%,鱼塘中这种鱼约有多少千克?(3)如果把这种鱼全部卖掉,价格为每千克6.2元,那么这种鱼的总收入是多少元?若投资成本为14000元,这种鱼的纯收入是多少元?【答案】见解析【解析】题干解析:解:(1)平均重量为:15 2.820310 2.5152010⨯+⨯+⨯++=2.82千克;(2)∵鱼放养的成活率是82%,∴该鱼塘中共有鱼1500×82%=1230条,总重量为:1230×2.82=3468.6千克(3)总收入为:3468.6×6.2=21505.32(元)纯收入为:21505.32﹣14000=7505.32(元)扇形统计图知识讲解扇形统计图定义:用来表示各部分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第一课时)导学案

10.1统计调查(第一课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4•会画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5.能对所得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6•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全面调查的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学习难点:绘制扇形统计图。
二、自主学习(一)预习指导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面调查:H做全面调查.2.全面调查的步骤有, ____________ , ,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数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整理数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数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三、合作探究探究点1: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步骤一: ________________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数据:填完后收集起来就得到数据。
探究点2:用划记法,在表格中 _______ (步骤二)1.填完后班长唱票,全班同学在表格中进行统计。
2.整理数据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探究点3:会条形统计图和画扇形统计图来 _____________ (步骤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更直观地看出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 来描述数据。
描述数据的方法通常用_________ 或 ________ 来直观地反映数据揭示的信息。
(1)条形统计图:请你根据上表中的人数画出条形统计图人数25 -20 L2015 _1510 -5 -0 I I 」I I I I I I 」」f鼻0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节目类型全班同学最喜爱科目的人数统计图(2)扇形统计图:用一个圆代表总体,然后将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将圆分成若干个部分,再在各部分中标出相应的__________ 和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机抽样调查
学案导学
1.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的概念以及抽样调查的意义。
2.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或全面调查,进一步熟悉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先学后教
问题上节课我们对全班同学对自己所喜爱的学科进行了调查,那么如果要了解某县2000名学生对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生物七科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 小组合作
1.抽样调查的意义:
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意义 总体: 个体:
样本: 样本容量:
3、下面是某同学随意抽取的100个学号对这些学生调查的结果 根据上述信息绘制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当堂达标
1、为了了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应采用适合的调查方式为_________
2、为掌握我校七年级女同学的身高情况,从中抽测了100名女同学的身高, 这个问题中的总体是_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_. 样本的容量是________, 个体是__________.
3、下列调查中,分别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
(1)为了了解你们班同学的年龄,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调查.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考察一个学校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年我市有9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为了了解9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 A 、9万名考生 B 、2000名考生
C 、9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D 、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5、一个班有40名学生,在期末体育考核中,优秀的有18人,在扇形统计图中,代表体育优秀扇形的圆心角是 ( )
A 、144°
B 、162°
C 、216°
D 、250°
6、为了解某中学毕业年级5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测了80名学生的视力。
在这个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各指什么?
7.养鸡场饲养一批鸡共25000只,从中随机抽取20只称得它们的重量如下:( 单位:千克)3.5,3.7,4.1,3.0,3.0,3.4,3.6,3.4,3.8,4.0,3.6,3.7,3.8,3.5,3.0,3.7,3.4,3.4,4.0 ,3.6.
(1)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填写右侧表格.
(2)若规定重量在3.8千克以上的鸡为优质的鸡; 则在这次抽样调查中有多少只优质的鸡,优质率可达百分之几?
(3)你认为养鸡场这批肉鸡的质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