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及赏析
名著水浒传经典片段摘抄加赏析

名著水浒传经典片段摘抄加赏析1、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
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
见一块光挞挞的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原来但凡世上云生从龙,风生从虎。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2、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赏析:写得极为传神,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
3、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赏析:几经搏斗,老虎威风渐减,最后如何被武松按住,如何挣扎,如何被武松打死,写得活灵活现,十分逼真。
4、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涛观察;又损害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于法度上却饶不得,倘有疏失,如之奈何?赏析:这段心理活动中传递出两个信息:第一,宋江作为一个朝廷懂法的.人,知道晁盖所犯的一串串事件,每一件事情都是诛九族的罪,虽然前面是事非得已,可是到了现在已经是不能够回头了;第二,宋江担心晁盖等人,怕他们出了疏忽和闪失,心中有种隐隐的操心。
水浒传读书笔记和赏析

水浒传读书笔记和赏析篇一:水浒传读书笔加赏析1、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
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
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
众人一齐大笑。
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
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赏析:这段话是动作描写,叙述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场面,体现了我们的主人公胜得精彩漂亮,而且光明磊落。
2、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
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
见一块光挞挞的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原来但凡世上云生从龙,风生从虎。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赏析:这里作者只用了两句话衬托此时的气氛和心情:“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既写出了老虎活动的时间,又写出了老虎出没的环境。
两句话就把一种恐怖悲凉的气氛和心情和盘托出,让人感到此时此地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跳出一只活老虎来,“闪”突出武松动作之快。
3、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赏析:写得极为传神,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
4、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加赏析300字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加赏析300字导语:您会写《水浒传》的摘抄加赏析读书笔记吗?小编今天刚好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快来看看,学一学吧。
1、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
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
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
众人一齐大笑。
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
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赏析:这段话是动作描写,叙述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场面,体现了我们的主人公胜得精彩漂亮,而且光明磊落。
2、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
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
见一块光挞挞的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原来但凡世上云生从龙,风生从虎。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见了,叫声:阿呀! 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赏析:这里作者只用了两句话衬托此时的气氛和心情: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 ,既写出了老虎活动的时间,又写出了老虎出没的环境。
两句话就把一种恐怖悲凉的气氛和心情和盘托出,让人感到此时此地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跳出一只活老虎来,闪突出武松动作之快。
3、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赏析:写得极为传神,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
4、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
水浒传摘抄和赏析

水浒传摘抄和赏析《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
这部小说以宋江、林冲等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他们起义反抗腐败官僚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摘抄和赏析:1. 摘抄:“只见他头戴一顶烂草帽,身穿一件破布衫,脚蹬一双烂草鞋,手里拿着一根竹棒,脸上带着一丝冷笑。
”赏析:这段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一个贫苦农民的形象。
作者通过对衣着、鞋子等细节的描写,使读者对这个人物有了直观的印象。
同时,脸上的冷笑也暗示了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可能是一个机智、狡猾的人。
2. 摘抄:“那大汉听了,把眉头一皱,道:‘你这厮,好没道理!俺们梁山泊的好汉,都是忠义之士,如何肯做这等勾当?’”赏析:这段对话展示了梁山好汉的正义感和忠诚。
大汉听到对方的指责后,立刻表现出不满和愤怒,认为对方没有道理。
他自豪地说出梁山好汉都是忠义之士,表明他们不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
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质,使得梁山好汉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3. 摘抄:“那和尚笑道:‘贫僧虽然是个出家人,却也有些武艺。
你们若是不信,不妨试试看。
’”赏析:这段描写展示了一个和尚的武艺。
虽然他是一个出家人,但他却有着一定的武艺。
这种文武双全的形象,使得这个和尚显得更加神秘和高深。
同时,他的自信和从容也让人不禁对他产生敬意。
4. 摘抄:“那女子听了,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道:‘原来你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宋江哥哥!’”赏析:这段对话展示了宋江在民间的威望。
女子听到宋江的名字后,立刻表现出惊讶和敬仰之情。
她称宋江为传说中的哥哥,说明他在民间有着很高的声望。
这种声望不仅来自于他的英勇事迹,还来自于他的仁爱之心和正义之举。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赏析怎样才称得上是忠肝义胆的好兄弟呢?想必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
而在《水浒传》一书中108位好汉所呈现的肝胆相照就是最好的解答。
欢迎阅读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赏析:1、且说团练使黄安,带领人马上船,摇旗呐喊,杀奔金沙滩来。
看看渐近滩头,只听得水面上呜呜咽咽吹将起来。
黄安道:“这不是画角之声?且把船来分作两路,去那芦花荡中湾住。
”看时,只见水面上远远地三只船来。
看那船时,每只船上只有五个人:四个人摇着双橹,船头上立着一个人,头带绛红巾,都一样身穿红罗绣袄,手里各拿着留客住,三只船上人,都一般打扮。
于内有人认得的,便对黄安说道:“这三只船上三个人,一个是阮小二,一个是阮小五,一个是阮小七。
”黄安道:“你众人与我一齐并力向前,拿这三个人!”两边有四五十只船,一齐发着喊,杀奔前去。
那三只船唿哨了一声,一齐便回。
黄团练把手内枪拈搭动,向前来叫道:“只顾杀这贼,我自有重赏。
”那三只船前面走,背后官军船上,把箭射将去。
那三阮去船舱里,各拿起一片青狐皮来遮那箭矢。
后面船只只顾赶。
2、智深、史进来到村中酒店内,一面吃酒,一面叫酒保买些肉来,借些米来,打火做饭。
两个吃酒,诉说路上许多事务。
吃了酒饭,智深便问史进道:“你今投那里去?”史进道:“我如今只得再回少华山去,投奔朱武等三人,入了伙,且过几时,却再理会。
”智深见说了道:“兄弟也是。
”便打开包裹,取些金银,与了史进。
二人拴了包裹,拿了器械,还了酒钱。
二人出得店门,离了村镇,又行不过五七里,到一个三岔路口。
智深道:“兄弟须要分手,洒家投东京去,你休相送。
你打华州,须从这条路去,他日却得相会。
若有个便人,可通个信息来往。
”史进拜辞了智深,各自分了路,史进去了。
3、智深、史进把这丘小乙、崔道成两个尸首都缚了,撺在涧里。
两个再打入寺里来,香积厨下那几个老和尚,因见智深输了去,怕崔道成、丘小乙来杀他,已自都吊死了。
智深、史进直走入方丈后角门内看时,那个掳来的妇人投井而死。
水浒传摘抄加赏析

水浒传摘抄加赏析
以下是《水浒传》中的一段摘抄及赏析:
摘抄:“说时迟,那时快,他先将蛇矛紧握在手中,枪口便向官军迎上去。
两个公人慌忙退步,他手起枪落,把两个公人一齐搠倒。
”
赏析:这段文字描绘了小说中的一场紧张激烈的战斗。
作者通过“说时迟,那时快”这样的表述,突显了战斗的瞬息万变和激烈程度。
同时,对主人公手中的蛇矛的动作进行详细描绘,从紧握到枪口向敌军迎上去,再到手起枪落,把两个公人一齐搠倒,这一系列动作都彰显了主人公的勇猛和决断。
这样的描绘方式不仅让读者对战斗有更直观的感受,同时也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和戏剧性。
以上是一段《水鞍传》的摘抄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水浒传》读书笔记赏析(精品9篇)

《水浒传》读书笔记赏析(精品9篇)《水浒传》读书笔记赏析篇1义,可以解释为正义。
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
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
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
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
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
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
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
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
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水浒传》读书笔记赏析篇2我曾经看过《水浒传》,那里面的英雄人物深深的吸引了我。
书中说讲述的是梁山108位好汉劫富济贫的事。
他们的头领名叫宋江。
他们拿朝廷大官的贪银劫富济贫。
在梁山108位好汉中我最佩服的是“黑旋风”李逵。
他手拿两把大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
有一次他接母亲去梁山,母亲渴了,他便去找水,而回来时却发现母亲被老虎吃了,他一怒之下杀死了4只老虎。
在生活中不也要学习梁山好汉不怕危险的精神吗?又一次我拿弹弓去打鸟,在路上发现一条狗,便打了一下,谁知那狗居然对我狂叫,而且发疯似的向我跑来,我看前面有个小水坑便向那跑去,刚跑到坑边便来了个180°大转弯,那狗还没来得及刹车就掉进了沟里。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解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施耐庵编著,罗贯中增订。
该书以北宋末年的社会矛盾为背景,描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反抗封建统治,最终走向悲剧的故事。
以下是对《水浒传》部分章节的摘抄解析。
二、摘抄解析1. 《水浒传》第一章:“梁山泊好汉三打祝家庄”摘抄:宋江等三打祝家庄,智取祝家庄,梁山好汉声名大噪。
解析:本章讲述了宋江带领梁山好汉三打祝家庄的故事。
通过智取祝家庄,梁山好汉展示了他们的智勇双全,使梁山泊声名大噪。
这一章节体现了梁山好汉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的精神。
2. 《水浒传》第二十五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摘抄:林冲因被陷害,被发配沧州。
在山神庙中,他得知真相,怒火中烧,手刃仇人。
解析:本章讲述了林冲被陷害后,在山神庙中得知真相,手刃仇人的故事。
这一章节展现了林冲的英勇和忠诚,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3. 《水浒传》第三十五章:“智取生辰纲”摘抄:吴用等梁山好汉,以智谋手段,成功劫取生辰纲。
解析:本章讲述了吴用等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通过巧妙的计谋,梁山好汉成功劫取了生辰纲,这一章节体现了梁山好汉的智慧和勇敢。
4. 《水浒传》第六十回:“杨志卖刀”摘抄:杨志因失陷花石纲,被贬为官,后来在东京卖刀,结识了梁山好汉。
解析:本章讲述了杨志因失陷花石纲,被贬为官,后在东京卖刀,结识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这一章节展现了杨志的英勇和忠诚,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5. 《水浒传》第七十回:“李逵负荆请罪”摘抄:李逵因误会宋江,负荆请罪,最终化解误会。
解析:本章讲述了李逵因误会宋江,负荆请罪,最终化解误会的故事。
这一章节展现了梁山好汉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同时也揭示了误会与宽容的重要性。
三、总结《水浒传》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古典名著。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感受到梁山好汉的英勇与忠诚,体会到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的精神。
以下是对《水浒传》的几点总结:1. 《水浒传》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与贪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及赏析
1、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
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
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
众人一齐大笑。
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
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赏析:这段话是动作描写,叙述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场面,体现了我们的主人公胜得精彩漂亮,而且光明磊落。
2、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
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
见一块光挞挞的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原来但凡世上云生从龙,风生从虎。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赏析:这里作者只用了两句话衬托此时的气氛和心情:“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既写出了老虎活动的时间,又写出了老虎出没的环境。
两句话就把一种恐怖悲凉的气氛和心情和盘托出,让人感到此时此地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跳出一只活老虎来,“闪”突出武松动作之快。
3、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赏析:写得极为传神,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
4、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七十
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赏析:几经搏斗,老虎威风渐减,最后如何被武松按住,如何挣扎,如何被武松打死,写得活灵活现,十分逼真。
5、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涛观察;又损害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于法度上却饶不得,倘有疏失,如之奈何?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爱是同心圆》。
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抱着打发时间的想法,可是没读几页,渐渐的我被迷住了,以至于后来忘记了吃饭,连睡觉得时候都抱着书呢!
一本好书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这本《爱是同心圆》就是这样的书,它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感动。
其中最令人回味的一篇叫《一杯牛奶》,它写的是:从前有一个叫霍华德。
凯利的小男孩,为攒够学费,挨家挨户的推销商品,可奔波了一整天什么东西都没有推销出去。
他又饥又饿,决定去讨口饭吃。
他来到一个房子前敲门,开门的是一个小女孩,凯利请求她给自己一杯水喝,小女孩却给了他满满的一杯牛奶,没让他付一分钱,男孩非常地感激。
数年之后,这位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当地医生让她转到大医院治疗。
当时已经成为.大名鼎鼎的霍华德。
凯利医生的那个男孩一下子就认出了这位女子,并竭尽全力抢救,最终治好了她的病。
这位女子不敢看医药单上的费用,因为她知道昂贵的医药费会花掉她全部的家当。
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付款单上竟写着医生的名字,还有:医药费、一杯牛奶……读完这篇文章,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一杯牛奶对女孩来说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饥饿难耐的男孩来说就如雪中送炭。
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爱的温暖,以至于后来挽救了女人的生命。
我非常敬佩这位富有爱心的女孩,更敬佩这位知恩图报的男孩,因为他懂得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同学们,让我们学习那个男孩懂得感恩回报。
也让我们学习那个小女孩拥有一颗爱心。
“勿以善小而不为”,就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学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