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SP430F169的蔬菜大棚多点无线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单片机在蔬菜大棚内的温湿度测量系统蓝牙模式的设计写作方法和创新点

基于单片机在蔬菜大棚内的温湿度测量系统蓝牙模式的设计写作方法和创新点

基于单片机在蔬菜大棚内的温湿度测量系统蓝牙模式的设计写作方法和创新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基于单片机在蔬菜大棚内的温湿度测量系统蓝牙模式的设计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棚种植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毕业设计中期报告(基于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中期报告(基于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在以后的几周里,主要完成的工作有:
①系统软件设计及系统调试。
②撰写毕业论文,完成英文资料翻译。
③按照学校论文格式要求修改并完成毕业论文,准备答辩。
学生签字:
年月日
指导教师的建议与格同毕业设计(论文)一同装订成册,由所在单位归档保存。
从开题以来我严格按照开题报告的时间安排进行毕业设计着手查阅有关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资料了解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复习微机原理及接口及相关编程技巧学习sht11数字式集成温湿度传感器基本原理学习at89s52基本原理及常用设计方法
xxxxxxxxxxxx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
系别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
测控xxxx班
学生
姓名
xxx
指导
教师
xxx
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简述开题以来所做的具体工作、取得的进展及下一步主要工作:
从开题以来,我严格按照开题报告的时间安排进行毕业设计,着手查阅有关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资料,了解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复习微机原理及接口及相关编程技巧,学习SHT11数字式集成温湿度传感器基本原理,学习AT89S52基本原理及常用设计方法。
通过多方搜集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最后选取了最优的一种系统方案进行设计,即利用AT89C51单片机的软、硬件资源,辅以相应的测量电路和SHT11数字式集成温湿度传感器等智能仪器,能实现多任务、多通道的检测和输出。根据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利用数据总线将传感器信息送给单片机,以及进行LCD显示,报警,查询等功能。监控中心可向现场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监测仪根据指令控制风机、水泵、等设备进行降温除湿,以保证大棚内作物的生长环境。

基于单片机的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Keywords: AT89S52; SHT11;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nitoring; alarm
第一章绪论
1.1
近期,我国温室的总种植面积位于世界前列,产业的发展迅猛。但是,我国的温室自动控制技术远远跟不上温室数量的增长,农业生产还在使用大量的人力劳动,不仅劳累,而且因为无法对温室环境进行精确监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还使作物产量受到了影响,降低了收入。同现代化农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在这一方面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特别在是对温室生产环境的各个因素的自动监测与控制方面。本课题目的在于研究一个基于单片机为主控芯片下的大棚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由于单片机及相关附加部件的经济性,使得其能广泛应用于广大农民之中,从而通过对大棚温湿度的科学量化实时监测调整对作物的环境从而提高农业产量,造福广大农民,其实用性使得这个研究很有必要。
第二章系统硬件设计
2.1
作为一个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其核心任务是对棚环境进行自动测量。该系统上电初始化后,通过SHT11感应并检测大棚的温湿度值,传送给AT89S52核心处理单元,此时处理器调出部设定好的温湿度上下限,据此对比判断对应数据是否异常,然后做出报警与否的反馈;确定是否异常超过预设的时间,如果超过预定时间,异常信号从报警电路输出;然后继续确定异常处理,如果解决了,然后就会解除报警。这样一来,通过单片机的核心处理控制功能来采集实时环境信息,让用户可以实时高效地获取大棚部的环境状态,从而能够及时实施管理。
2.2
单片机作为一种微型计算机,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自动控制、智能仪器仪表等领域[2],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的特性,功能齐全,简单方便,发展迅速,嵌入容易。
本设计采用AT89S52单片机,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有8K的系统可编程闪存。它兼容MCS-51系列的引脚,适用于所有标准80C51指令集。从而使该器件进行编程,因此它能够在进行程序烧录是不进行多次拔插,可避免不必要的繁琐程序以及对装置的损耗甚至损坏。

基于MSP430的温室大棚温度监测仪设计

基于MSP430的温室大棚温度监测仪设计
3所 示 。
R1为 N T C温敏 元 件 , 结 构 简单 , 材料便宜 , 灵 敏 度 高。 R 2为标称 电阻 。 通过 单 片机 的 P 8 . 0管 脚 给该 电
路 提供 电源 , 在 系统 低 功耗状 态 下时 , 该 电路是 不 工 作 的 。通 过 R1 与R 2组 成 的分 压 , 实现 了被测 物理
量 温 度 到 电信 号 的转 化 , 形 成 的可变 电压 送 给单 片
机 的 AD转换 器 的通道 5 , 让 单片 机 AD模 块 处理 。 A5

图3 系统 程 序 功 能 流 程 图
图 2 传 感 器采集模 块
系统 启 动后 。 首先 进 行 系 统初 始 化 。 包括 I O口 初始化、 时钟 初 始 化 、 其次 是 功 能模 块 初 始化 , 包括 A D采 集 接 口初始 化 、 S P I 接 口初 始化 、 S D卡 是 否存 在、 L C D初始 化及 清屏 、 按 键功 能初始 化 。在都 正常 的情 况 下 , 进 入 系统 界 面 L o g o显示 。否则 提示 错误 信 息 。最后 进入 主 函数 中 , 并进 入低 功耗 待机模 式 。
2 0 1 3 年第 3 期
安徽 电子 信 息 职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N o - 3 2 0 1 3
第1 2 卷( 总第 6 6 期)J O U R N A L O F A N H U I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S & I N F O R M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G e n e r a l N 0 . 6 6 V 0 1 . 1 2

基于单片机的农业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农业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农业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1. 引言农业大棚是人们用来保护植物生长的温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果蔬生长的两个重要因素。

农民需要经常监测棚内的温湿度情况,以调节大棚内的气候。

然而,如果手动监测温湿度,会浪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期望开发一种便于使用的温湿度监测系统,随时监测大棚内的气候,为农民提供帮助。

2. 系统设计2.1 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农业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单片机、LCD显示屏和Wi-Fi模块组成。

传感器采集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单片机通过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并控制LCD显示屏显示温湿度值,同时通过Wi-Fi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云端进行存储和分析。

使用者可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大棚内的温湿度情况,为调节大棚内的气候提供有力支持。

2.2 硬件设计2.2.1 传感器传感器采用DHT11模块,作为本系统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

该模块具有数字输出功能,可以方便地和单片机通信。

传感器将温度和湿度数据以数字化形式传输给单片机,实现了实时数据采集。

2.2.2 单片机单片机采用STM32F103C8T6单片机,该单片机高速、稳定、安全,符合开发需求。

单片机配有16KB的SRAM和64KB的闪存,不仅可以实现温湿度数据采集,还可以同时控制LCD显示屏和Wi-Fi模块,实现监测系统的完整功能。

2.2.3 LCD显示屏LCD显示屏采用1602A模块,使用IIC接口连接到板子上。

单片机读取传感器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字符串后,将其传输到LCD显示屏上显示,以便使用者方便了解实时温湿度数据。

2.2.4 Wi-Fi模块Wi-Fi模块采用ESP8266模块,该模块内置TCP/IP协议栈,支持AT指令集,可以连接到互联网,并实现Wi-Fi通信功能。

通过Wi-Fi模块,单片机可以将采集的数据上传到云端,进行更加智能的分析与处理。

2.3 软件设计2.3.1 传感器数据采集将DHT11模块与单片机相连接,单片机通过读取DHT11模块提供的数字信号,实现对温度和湿度数据的采集。

基于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前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的寒冷冬季,仅靠南菜北调的长途运输,不仅成本高,而且延误蔬菜的最佳食用周期,所以大力推广蔬菜大棚温湿度智能控制,事在必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需求的增长也不断增加,尤其实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冬季的蔬菜尤其重要,仅靠南菜北调不仅难以满足日渐庞大的需求,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蔬菜大棚的管理势在必行。

蔬菜大棚的设计其实就是反季节种植,大棚内部的环境必然与外界环境有很多不同之处,在保证内部温度的同时还要做到湿度的控制,所以蔬菜大棚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是蔬菜大棚设计的首选。

智能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对大棚内各部分温湿度数据的检测与控制,保证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的必须条件切误差不能过大,蔬菜大棚的温湿度控制不是线性的,所以系统的延迟性不能过高,否则影响大棚的控制。

结合以上特点,传统的大棚人工控制是落后且浪费资源的,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采用了多点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各点数据,首先就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其次采集信息通过4位数码管显示,方便我们排查干扰条件,当采集条件超过我们预设的最低或最高值时,系统通过报警电路对我们进行及时的数据报警,保证大棚环境的稳定。

这些新技术的发明,为当代人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1 系统设计功能1.1 蔬菜大棚特点及监控要求分析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是反季节种植,外界环境的变化与正常蔬菜生长发育所处自然环境的变化相反;同时,塑料大棚本身调节环境因素的能力有限,必然导致蔬菜生长发育与环境因素以及大棚内环境因素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给生产带来诸多问题。

塑料大棚环境的主要特点是:①塑料大棚的半封闭式结构不利于人工检测棚内各个点的温湿度。

②塑料大棚的半封闭式结构决定了棚内湿度大,湿度过大极易导致病虫害发生。

③棚内环境多变、复杂,光照不足、温度低,同时还存在温差过大等问题,温度过高过低或温差大都不利于蔬菜生长。

基于MSP430的多点无线温度测控系统

基于MSP430的多点无线温度测控系统

本文介绍了一种无线温度测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本系统由MSP430单片机控制温度传感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每一路的12位数据,与2路开关量,一起送入无线收发模块PTR8000,进行发送,并在发送方显示当前的温度。

同时51单片机控制另一块PTR8000接受数据,并把所接受到的数据通过串口通信传送到PC机显示,用户可以通过软件设定所需要的温度的上限和下限温度,实现报警功能。

关键词:430单片机51单片机PTR8000 无线收发串口通信目录第一章选题依据 1§1.1温度控制器的发展概况及现状 1§1.2 本设计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1第二章方案设计与论证 2§2.1总体方案设计 2§2.2系统模块方案 3§2.2.1 温度传感器方案 3§2.2.2 无线传输方案 4§2.2.3 报警提示系统方案 4§2.2.4发送端温度显示 5§2.2.5 接收端监控方式 5§2.3总体方案的选择 5§2.4 方案的论证 6§2.4.1方案的可行性 6§2.4.2方案的经济性 6第三章硬件系统设计 7§3.1 串口通信部分设计 7§3.2 报警电路部分设计 8第四章软件设计 9§4.1 单片机串口程序 9§4.2 上位机VB 11第五章系统调试 13§5.1 分步调试 13§5.1.1、测试环境及工具 13§5.1.2、测试方法 13§5.1.3、测试结果分析 13§5.2 统一调试 14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附录: 18附录一:系统工作总图 18附录二:系统原理图 18第一章选题依据§1.1温度控制器的发展概况及现状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温度的测量及控制占据着极其重要地位。

(完整word版)基于单片机的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完整word版)基于单片机的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随着大棚技术的普及,温室大棚数量不断增多,对于蔬菜大棚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管理因素是温湿度控制。

温湿度太低,蔬菜就会被冻死或则停止生长,所以要将温湿度始终控制在适合蔬菜生长的范围内。

传统的温度控制是在温室大棚内部悬挂温度计,工人依据读取的温度值来调节大棚内的温度。

如果仅靠人工控制既耗人力,又容易发生差错.现在,随着农业产业规模的提高,对于数量较多的大棚,传统的温度控制措施就显现出很大的局性。

为此,在现代化的蔬菜大棚管理中通常有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以控制蔬菜大棚温度,适应生产需要。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原理,主要电路设计及软件设计等.该系统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器,SHT11作为温湿度数据采集系统,可对执行机构发出指令实现大棚温湿度参数调节,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了单片机硬件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值显示,键盘扫描等功能功能。

同时介绍了温湿度传感器,单片机接口,及其应用软件的设计,该基于单片机和SHT11温湿度传感器的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该系统性能可靠,结构简单,能实现对温室内温湿度的自动调节。

关键词:AT89C51;SHT11;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传感器;单片机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rellis technology, greenhouse trellis an ever-growing number,for vegetable shed speaki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anagement factor is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Temperature is too low,the vegetables will freeze to death or stop growing,so will always contro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a suitable vegetable growth rang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MSP430F169的蔬菜大棚多点无线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摘要:针对东北地区冬天蔬菜种植大棚的特点,提出并开发基于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169为核心的大棚多点温湿度检测系统。

该系统可以长时间连续地测量、显示、存储和无线传输大棚的环境温湿度信息,同时可进行多点温湿度同时监测。

该设计具有简单实用、测量精度高、系统运行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关键词:蔬菜大棚;温湿度;无线传输;msp430f169中图分类号:tp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6-1435-04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蔬菜的需求日益增大;由于受季节的影响,蔬菜随着季节的变化出现波动,尤其是冬天,蔬菜的种类相对单一,温室大棚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近年来,温室大棚发展迅速,规模庞大;但由于温室大棚主要靠人工维护,近年来人工成本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加大了管理难度,特殊农作物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很高,温室环境的变化不能及时被发现,单纯的人工管理无法满足需求;此次设计针对大棚内温湿度的检测,开发出了蔬菜大棚多点无线温湿度检测系统,便于实时查看大棚内每个检测点的温湿度数值或查询历史记录。

蔬菜大棚多点无线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运用了2.4g多点无线传输和低功耗技术,因此能够长时间实时反映大棚内各个角落温湿度的变化,为生产提供准确的温湿度信息,便于管理人员实时处理温湿度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1 系统组成及其功能由于蔬菜大棚分布分散、布线供电麻烦、成本高,所以系统设计时采用电池供电方式。

为了能长时间使系统稳定工作,系统中各种器件的功耗、性能都要求很高,因此采用德州仪器的超低功耗msp430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以超低功耗的nrf24l01芯片进行2.4g无线数据传输,利用超低功耗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dh80作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1]。

整个温湿度采集节点休眠时电流为50 μa左右,而平均工作电流为700~800 μa。

单片机通过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现场温湿度信息,然后通过2.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发送到接收节点上,同时接收端将接收到的温湿度数据、节点编号和ds1302提供的实时时间一并存储到sd卡中,并且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这些数据,也可以通过在接收端的串口将采集数据发送到计算机上显示和存储。

接收端还可通过控制按键设置各个节点温湿度的上下限报警值,一旦采集节点的温湿度超过了设定的值,单片机就会通过蜂鸣器发出报警,提示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

蔬菜大棚多点无线温湿度检测系统主要分两大部分:采集部分和显示部分。

数据采集部分包括温室环境的温度信息的采集、湿度信息的采集、无线传输模块和供电电池4部分。

显示部分由lcd显示、2.4g无线数据接收、sd卡数据存储、控制按键、实时时钟等组成。

系统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

2 系统的硬件设计2.1 主控制器系统主控制器主要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设置、发送和接收报警等功能,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由于数据采集节点采用cr2032锂电池供电,因此要求控制器的功耗必须低,并且速度要快,性能可靠[2]。

因此,主控制器选用德州仪器的超低功耗msp430f1121a单片机,其优点是采用冯·诺依曼结构,ram、rom和全部外围模块都位于同一个地址空间内,最大寻址地址为62 kb(60 kb flash,2 kb ram)。

最高运算速度为8mips[3]。

此款单片机有5种省电工作模式,从lpm3待机模式(消耗2.6μa@vcc=3)恢复到正常工作模式(消耗500μa@vcc=3,1mips)的唤醒时间小于6 μs,且允许双外部工作频率输入,其内部整合了多款低功耗外围模块。

msp430系列单片机的电源采用的是1.8~3.6 v电压,工作电压很宽因而可以使用电池供电[4]。

当单片机在1 mhz的时钟条件下运行时,芯片的电流为200~400 μa,其他性能包括速度、可靠性等方面也符合系统要求。

2.2 传感器电路传感器采用的是dh80数字式温湿度一体化传感器,其特点是价格便宜、精度高、测量范围宽、误差偏移小、使用寿命长、工作电压宽、功耗低等[5]。

各方面性能都符合本设计的要求。

电路如图2所示。

传感器采用的是标准的i2c总线,只有时钟、数据两根线,节约了单片机的i/o口,为了提高单片机的通信稳定性,分别在数据线和时钟线上加了47 kω的上拉电阻。

2.3 存储电路为便于观察和指导大棚内植物的生长,需要把每天每个采集点的实时温度值、湿度值和采集时间存储起来。

由于整个作物生长期内都要检测,所以系统需要采集的数据较多,一般的存储设备不能满足要求。

由于sd卡具备体积小、可擦写、存储容量大、非易失性以及价格低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中[6]。

因此,系统选择了4g的sd卡作为存储设备(图3),满足了系统需要。

2.4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nrf24l01是由nordic公司生产的工作在2.4~2.5 ghz的ism频段的单片无线收发器芯片[7]。

无线收发器包括:频率发生器、增强型“shockburst”模式控制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调制器和解调器。

输出功率频道选择和协议的设置可以通过spi接口进行设置,通信速度可达10 mb/s,大大提高了无线通信抗干扰能力并且具有多个无线信道,同时nrf24l01本身具备休眠模式,因此功耗也符合本设计要求。

nrf24l01接口电路如图4所示,d2是为了防止电源极性接反设计添加的。

2.5 与上位机的通信模块如何把pc机或上位机的数据传到下位机中,这就需要串行通信接口以及接口器件,同时必须有标准的通信协议。

串行通信接口是连接计算机、终端、通信控制器等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rs-232是pc通信应用中最成功、比较典型的串行数据标准[8]。

rs-232最初只用在微机中支持调制解调器和打印机连接,由于通信接口与设备制造厂商都生产与rs-232兼容的通信设备,因此它已成为微机串行通信接口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标准。

rs-232采用非平衡连接,信号电压加到一条导线上,所有的信号电压都使用一个公共的接地线[9]。

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和增加传送距离,rs-232的每个脚线的信号和电平规定采用负逻辑电平,dc (-15~-5v)规定为逻辑“l”,dc(+5~+15v)规定为逻辑“0”,-5~+5v规定为过渡区。

由于计算机接口或终端的电平ttl或mos 与rs-232通信接口的逻辑电平不兼容,必须在rs-232与电平ttl 之间进行电平和逻辑关系的变换。

例如采用mc1488、sn7515o芯片可完成电平ttl到eia的转换;采用mc1489、sn75154芯片可实现电平eia到tll的转换。

如果采用max232接口芯片可实现电平tll 和eia的双向电平转换。

rs-232-c标准规定,驱动器允许有2 500 pf的电容负载,通信距离将受此电容限制,例如,采用150 pf/m的通信电缆时,最大通信距离为15 m;若每米电缆的电容量减小,通信距离可以增加。

传输距离短的另一原因是rs-232属单端信号传送,存在共地噪声和不能抑制共模干扰等问题,因此一般用于20 m以内的通信。

考虑到在通信时不存在距离过长等问题,该研究采用rs232标准,利用max232芯片的双向转换完成ttl-eia和eia-ttl的电平转换。

其硬件电路连接如图5所示。

3 系统的软件设计3.1 与上位机的通信软件部分软件在此处向上位机输出位置数据以及接收控制命令。

以个人计算机(pc)作为上位机,与单片机之间以帧为通信单位。

该设计mcu 不主动向计算机发送信息。

pc根据需要发送命令帧,mcu完成相应功能后将发送应答帧。

命令帧(pc至mcu)和应答帧(mcu至pc)的格式是相同的,二者的帧内容有所不同。

上位机和下位机的约定如下,帧格式总字节数+帧命令+帧内容+校验和;总字节数:该帧包含的字节总数用1个字节表示;帧命令:该帧的功能用1个字节表示;帧内容:研究中上传温湿度数据用4个字节表示;校验和:将总字节数、帧命令和帧内容所有字节计算出的校验和用1个字节表示。

其中帧内容长度只代表帧中数据的长度。

实际上整个一帧中除了“帧内容”外,还包括“总字节数”、“帧命令”、“校验和”3个字节。

波特率=9 600baud;字节格式=1启始位、8数据位、无校验位、1停止位;约定传输数据命令特征码为254,即十六进制数为0xfe。

由上位机向下位机发送字节数和命令,下位机根据命令将位置数据传给上位机,下位机在传输完数据后,继续进行数据处理,等待下一次中断控制信号到来。

上位机可以采用delphy或vb6.0编制,实现波特率的匹配、命令字的发送以及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3.2 nrf24l01程序设计nrf24l01的各种命令字都只有一个字节,分为读寄存器、写寄存器、读数据接收缓冲区、写发送数据缓冲区等[10]。

在输入任意命令字的同时,miso输出status寄存器的内容。

nrf24l01的shockburst和enhanced shockburst两种数据模式的区别是:后者比前者多一个确认数据传输的信号,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按enhanced shockburst模式初始化,重新发送等待时间为250 μs,重新发送次数为10次,地址是rx_adr_width,输出功率为0dbm,速度为1 mb/s。

nrf24l01处于power_up状态。

函数中write_reg 为写命令基地址0x20。

在接收端将nrf24l01配置为接收模式,地址是rx_aw,nrf24l01处于power_up状态。

整个操作过程如图6所示。

3.3 系统的主程序设计软件流程图如图7所示。

软件设计中,上电初始化完成对cpu、液晶显示器、实时时钟等的初始化;cpu控制传感器采集数据并通过无线模块发送,接收到的数据在lcd上显示,并存储在sd卡中,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判断温湿度。

如果超出设定范围,就通过蜂鸣器发出警报,否则检测是否到达定时发送时间。

如果到达,发送当天传感器采集到的上限值、下限值和平均值,让工作人员了解一天内温室内环境的变化规律。

4 小结该设计方案通过在黑龙江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的859农场示范园区的温室蔬菜大棚现场试验,证明系统运行稳定、测量精度高、操作方便简单、实用性强等,为进一步提高温室蔬菜大棚的全自动、智能化作业提供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1] 田芳明,杨丽茹,金松海,等.基于pic单片机的分布式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1,23(1):79-82.[2] 吕敏,陈仁文,董菁.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低功耗实时无线网络技术[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4):804-806. [3] 肖坤,张崇巍,郑昌瑜. 基于msp430和nrf905的无线系统设计[j].仪器仪表用户,2007(5):27-29.[4] 罗文广,兰红莉,陆子杰. 基于单总线的多点温度测量技术[m]. 北京:机械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5] 徐太忠,邹高平. 便携式电子系统的低功耗设计[j].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1(8):11-13.[6] 胡大可. 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7] 张广明,司栋森. 一种新型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的特性与应用[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3,11(4):318-320.[8] 沙占友.智能化集成温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9] 路康. 温室大棚动态参数测试系统设计[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2(3):330-333.[10] 周振安.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践[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