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食品安全问题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问题与反思

食品安全问题与反思

食品安全问题与反思“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一直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却屡屡发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这些问题不仅反映了监管的漏洞,也暴露了企业的道德缺失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淡薄。

从苏丹红、三聚氰胺到瘦肉精,从毒豆芽、毒生姜到地沟油,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都让人触目惊心。

这些事件不仅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失去了信心,也给整个食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违背道德和法律,使用劣质原料、添加非法添加剂、简化生产流程,以降低成本。

例如,一些小作坊为了让食品看起来更诱人、口感更好,大量使用色素、香精等添加剂,完全不顾这些添加剂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还有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严格遵守卫生标准,导致食品受到细菌、病毒等污染。

其次,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也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等问题。

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检查流于形式,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此外,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存在监管盲区,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再者,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淡薄也为食品安全问题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只关注价格和口感,而忽视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对于食品标签上的成分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要信息,往往缺乏仔细的查看和了解。

同时,一些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有限,无法辨别食品的真伪和优劣,容易受到虚假宣传的误导。

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首先,它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食用了不安全的食品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肠道感染、过敏反应等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其次,食品安全问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食品安全:常见食品安全问题分析与解决

食品安全:常见食品安全问题分析与解决

食品安全:常见食品安全问题分析与解决引言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现代农业、食品加工和供应链系统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1. 细菌污染细菌污染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

食物中的细菌污染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引发食物中毒的病原体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这些细菌通常存在于污染的水源、不洁的操作环境以及未经适当处理的食品中。

解决方法: - 加强食品加工和处理的卫生管理,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卫生要求操作,并定期进行培训。

- 对进口食品进行严格抽检,确保其达到国家安全标准。

- 推广使用食物安全标签和追溯系统,便于追踪食品供应链,及时发现和排查细菌污染的食品。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食品加工过程比作一场精密的交响乐会,卫生管理就是指挥家,负责调动每个乐器的发声时间和力度。

只有精确的协调才能打造出安全无忧的食品。

”2. 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农民为了防治病虫害,常常使用农药进行喷洒。

然而,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农药会导致农药在农产品中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解决方法: - 提高农民的农药使用意识,宣传正确的农药使用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

- 建立健全的农药使用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对农产品进行定期抽检,确保农药残留量在安全标准范围内。

- 鼓励农民使用替代农药,如生物农药和有机农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就像是让植物健康成长的保护伞,农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守卫着庄稼。

但是我们需要确保保护伞没有变成毒药勺子。

”3.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质量、延长保质期等目的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然而,一些不当使用和高浓度使用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如亚硝酸盐、苏丹红等。

解决方法: - 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限量和标签规定。

食品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

食品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

食品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
安全事件让人们对食品质量产生了极大的担忧。

从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到农药残留,种种问题层出不穷,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
的隐患。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生产环节和监管环节存在漏洞。

一些
不法商家为了谋取暴利,不惜使用劣质原料或添加有害物质,而监
管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三、食品安全问题的预防措施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选
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此外,政府部门
也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和监督,严惩违法
行为,确保食品安全。

四、结语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中,才能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让人民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让我们的餐桌更加安全、健康。

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分析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何在?如何解决?本文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让我们一起探讨。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1. 制造商和经销商的恶意行为制造商和经销商出于谋求利益的目的,可能会采用一些不当的方法,例如使用劣质原料、不合格物质、添加非法添加物等,导致食品存在安全问题。

此外,一些不法商人会将过期、变质、受污染的食品重新包装销售,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2. 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不严食品生产过程中,如果企业不能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不能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就会出现品质不安全的现象,例如食品添加剂过多、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3.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忽视一些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常常重视价格而忽略了食品的安全问题。

如果消费者不关注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对于食品就很难发生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从而也难以有效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二、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1. 加强监管,健全相关法规政府应当制定更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对于制造商、经销商和消费者的监管越来越严格,促进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建立健全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责任制和问责制,实行收回制、退货制等具有可靠性的监管措施,才能提升食品安全的水平。

2. 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益。

在信息渠道上,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让消费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维护自己的利益。

3. 推行"从田间到餐桌"质量追溯体系在食品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推行质量追溯体系,通过追踪和监控食品生产过程,确保食品的原材料、生产工艺、销售情况、消费者使用等信息,减少一切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环节,以及及时发现、制止和回溯可能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问题。

总之,食品安全是与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相关的大问题。

浅析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粮食作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主要食物之一,其质量安全问题更是牵动着人们的心。

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健康。

本文将就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监管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

粮食安全监管工作由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但监管责任不明确,监管职能交叉重叠,缺乏统一的监管指导思想和体制机制。

这就导致了监管工作的信息不对称,监管措施不到位,监管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2.监管技术手段滞后由于监管技术手段滞后,导致了监管工作的效率较低。

目前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手段主要有抽检、监测等,而这些手段在应对新型食品安全问题、精准监管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特别是在网络销售、跨境贸易等方面,监管工作更加困难。

3.监管人员素质不高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工作环境复杂,监管技术要求较高,一些监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监管工作的效果不佳。

4.监管执法不严当前的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中,执法不严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一些违法企业由于地方保护、行业内部勾结、监管不力等原因,往往能够逃避法律的制裁,形成了监管的“漏洞”。

二、对策建议要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统一的监管指导思想和体制机制,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实行监管协同,强化监管力度。

要完善监管法律法规,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标准,提高监管效果。

加大对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技术手段的研发和投入,提升监管技术水平。

要加强对网络销售、跨境贸易等新兴领域的监管,探索先进的监管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率。

同时要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抽检、监测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要建立健全监管人员考核机制,激励他们提高业务水平,确保监管工作的专业化和精准化。

食品安全问题剖析

食品安全问题剖析

食品安全问题剖析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食品供应链的不断延长,食品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问题的定义、原因、应对措施以及个人防范角度进行剖析,以期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定义食品安全问题是指任何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质量问题,包括但不限于食品中残留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超标,食品受污染等。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个涉及食品生产、加工、配送、销售等多个环节的综合性问题。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1. 生产环节问题:农药、兽药滥用、合格证书虚假等;2. 加工环节问题:添加剂过量使用、加工技术不规范等;3. 销售环节问题:食品流通环节不透明、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等;4. 宣传环节问题:虚假广告、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等;5. 监管环节问题:监管力度不够、监管部门职责不清等。

三、食品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1. 强化法律法规: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处罚力度,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2. 加强监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升监管部门的专业素质,加强监督检查力度;3. 提高企业责任感: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履行自律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4. 加强信息公示: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平台,及时发布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增加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知晓度;5. 提升消费者意识:加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选择安全、合格的食品。

四、个人防范角度1. 注意食品选择:购买食品时选择有信誉、正规渠道的生产商或销售商,尽量避免购买无品牌或来源不明的食品;2. 查看食品标签: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了解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等信息,避免购买过期或含有违禁物质的食品;3. 加强食品烹饪:在自己烹饪食品时,要注意食材的新鲜程度、烹饪时间和温度,做到煮熟煮透,确保食品安全;4. 健康饮食习惯: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食用加工食品和高糖、高油、高盐食品,提高身体免疫力;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关注食品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食品安全隐患分析及解决措施

食品安全隐患分析及解决措施

食品安全隐患分析及解决措施1. 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隐患的存在可能导致食品污染、食品中毒和食品质量问题。

本文将分析当前的食品安全隐患,并提出解决措施。

2. 食品安全隐患分析2.1 不合格原材料使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材料是导致食品安全隐患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些不合格原材料可能含有有害物质, 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会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

2.2 不规范生产操作生产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也是食品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因素。

包括不洁净的生产环境、工人不合格的卫生惯、设备不完善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食品污染。

2.3 贮存和运输问题食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管理和控制,可能会受到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食品质量下降或发生卫生问题。

3. 食品安全解决措施3.1 严格选择原材料生产企业应严格选择优质合格的原材料供应商,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测。

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使用,确保食品的原材料安全性。

3.2 加强生产操作规范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操作规范,包括设备和场所的清洁、工人个人卫生惯的培养以及适当的设备维护等。

通过规范的操作可降低食品污染的概率。

3.3 加强贮存和运输管理对于食品的贮存和运输,应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其环境条件,如控制温度、湿度等。

此外,还应加强对贮存和运输过程的监管,确保食品在整个过程中的安全性。

4. 结论食品安全隐患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其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通过严格选择原材料、加强生产操作规范和加强贮存和运输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民关注的焦点和社会问题,因此呼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管理,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本文将从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出发,分析现有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

首先,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监管不力。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资源有限,监管手段相对落后。

此外,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也存在不足,无法形成高效的监管合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当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投入,并提高监管部门的执法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监管与企业的对接,及时发现并处理食品安全问题。

其次,食品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

食品生产企业存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原料和添加剂,忽视食品安全问题。

流通环节中也存在着食品安全风险,一些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食品进行伪造、掺假、偷工减料等行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和流通商的监管,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对食品质量的检测和抽检,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再次,消费者自身素质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些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不强,购买食品时只注重价格,忽视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辨识能力和食品安全意识,使消费者能够自觉选择安全、有保障的食品。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

食品安全是全球性问题,各国都应当通过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食品安全挑战。

我国应当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标准的制定,加强与其他国家、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借鉴他国先进经验,共同推动全球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我们必须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并从多个方面入手,从政府监管、企业自身、消费者自律和国际合作等各个角度进行综合治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起一个安全可靠的食品供给体系,保障社会食品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论文
题目:《浅析食品安全问题》
班级:中文系语教本132班
姓名:黄全星韦祥旅
学号: 130110102019 130110102025
指导老师:覃蔚玲
完成时间: 2014 年 12 月 1 日
浅析食品安全问题
黄全星韦祥旅
摘要: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生活日益丰富而多样化,食品安全问题也日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

但近年来所出现的“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可燃面条”、“地沟油”等问题,无时无刻不牵动着老百姓的心,接二连三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也引起了社会广大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要重新审视食品安全问题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这不仅要加大相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力度,更要在源头上找出食品安全问题的所在,在源头上处理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在流通环节中改善监督体制,为老百姓营造一个更为安稳的社会环境,保障民生的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安全监督体制法律体系公众参与度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近些年来愈演愈烈,毒大米、毒馒头、瘦肉精、地沟油、三鹿奶…..太多太多的问题食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不断曝光但是“前腐后继”,曝光只是叫醒我们的那个人,而我们依然在这个快闷死的屋子里没有出路,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并未因此得到丝毫的好转,人们也因此渐渐无耐到麻木。

这些频频曝光的食品加工中的黑幕对消费者来说已不再陌生,各级监管部门对此也加大了执法监督力度,进行了各种安全隐患排查,也相应制定了各种法规和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等,但令人费解的是,劣质食品仍然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形势严峻。

二、我国食品安全的特点
1.源头污染突出。

我国当前有两亿多的农户在以分散的方式生产初级农产品,包括我们所吃的粮食、蔬菜、水果、鸡鸭鱼肉、蛋奶,统统是农民生产的。

以我国农民目前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和遵守法律意识,出现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是难以避免的。

2.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

问题食品已经由原来单一的乳豆等主食制品扩展到多方面的生活必备食品,大有呈现全方位态势。

与此同时,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由过去简单的浅层危害演变为
威胁人们生命安全。

3.制毒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狠心。

如用工业酒精兑上水当白酒卖,往油条里渗入洗衣粉,在面粉里掺和上廉价的滑石粉或大白粉,在猪饲料添加瘦肉精……这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防不胜防,万万想不到。

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1.相关部门监管力度的缺失,使得产品违规生产现象层出不穷。

我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这种监管制度在实际操控中往往容易产生各自为政,多头执或交叉执法的尴尬局面,出现推卸责任乃至个别监管部门玩忽职守等管理漏洞,给某些食品行业的违法生产提供了可乘之机。

再加上,管理部门众多,管理界限不清,协调与配合工作容易受部门利益影响,甚至某些商业机构与政府部门关系密切,也容易造成某些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出现潜规则。

那么多的相关部门形同虚设,三聚奶粉、地沟油、瘦肉精…….在他们监管下依然堂而皇之的走向我们的餐桌,从安徽大头娃娃奶粉到三聚奶不是结束,只是一个轮回。

危害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只是换一个面孔卷土重来。

亡羊补牢固然是好的,但是面对千疮百孔的牢,狼从哪偷袭了羊就把哪块补一下,然后假装追责抓只狗来说:看我把狼打死了。

于是生活再继续,危害依然再继续。

2.食品在生产及流通环节遭受严重的阻碍破坏,给人民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我国当前有两亿多的农户在以分散的方式生产初级农产品,包括我们所吃的粮食、蔬菜、水果、鸡鸭鱼肉、蛋奶,统统是农民生产的。

以我国农民目前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和遵守法律意识,出现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是难以避免的。

一方面,在流通销售环节,由于技术落后,一些食品容器或包装材料往往化学成分多而复杂,而某些潜在的化合物可渗入食物使人致癌。

再加上流通秩序的混乱,会导致一些过期质变食品漏掉质检而进入市场,危害消费者健康。

3.相关劣质食品的违规生产无相应的法律体系严惩。

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督的法律体系中,对所谓的劣质食品商惩处力度不够严肃,在错综复杂的劣质食品产生源头,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并为能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无论是在生产环节,还是在流通环节,许多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一些安全食品的标准规定偏低,导致不法厂商、违法企业生产了许多不合格的产品,进而危害到人们的健康。

4.消费者缺乏对相关食品安全方面的常识,从而对危害劣质食品无防备之心。

在日益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已由原来的“吃得饱”观念转向“吃得好”。

但是在当今愈演愈烈的劣质食品问题中,人们却面临着更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一些消费者为了贪图便宜和所谓的“新鲜”,经常在不正规的小摊点或农民摊面买“绿色食品”,殊不知,在这些“绿色食品”中可能含有农药残留及安全系数未达到国家指标,再加上部份消费者安全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
1.加大相关部门的检查监督力度。

无论在食品生产的源头,还是食品的销售流通环节,我国应坚持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制,应设立相关的监督部门来重新整治劣质食品,这些监督部门应不受政府管制,而是在相关法律的保护下,从严打击不法生产商和违规企业,在监督过程中通过多渠道、多手段来减少食品生产的安全漏洞,努力在监督过程这道关卡上,把劣质食品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让危害食品在进入人们嘴里之前夭折,给老百姓营造一个安全的饮食环境。

2.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提高食品工业水平。

一方面,在农业提供的食品中,我国政府应该通过政策优惠、补贴等方式,来提高农民生产食品的科技创新性,在源头上确实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性。

加快农业技术创新,还更应该加大对农民们的安全食品知识普及力度,争取在更大程度上保证食品源头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在食品加工环节,生产商应强化自身素质,通过科技的发展与先进的工业水平来生产优质食品,而不是通过先进技术来毒害百姓。

3.完善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让食品安全有制度保障。

在我国目前所存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与相关制度中,对于当今严峻的劣质食品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完善相关的食品安全体系,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小细节,在制定食品安全标准中,应严格按照国际标准体系来衡量,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4.加大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

在频频发生的劣质食品事故中,虽然消费者已经认识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应对危害食品时,有时还是会显得防不胜防。

因此,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相关的执法监督部门,都应该加大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与引导力度,切实关注老百姓们的食品安全问题,努力为当今社会营造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

五、我的体会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除了靠监管体制的保障,靠法律体系的保障,靠流通和销售环节的萌芽消灭,还更应该在道德环节上感化那些被利益熏心的生产商们。

随着科技的发展,劣质生产商也随之利用先进的技术来坑害消费者,以谋害心财。

“流氓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文化的流氓”。

目前的劣质食品问题愈演愈烈,正是因为我们对有害食品防不胜防。

如果国家能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保障这一生产商的基本利益,再优惠利益的感化基础上,辅之以法律或监管体系,也许就可以在源头上减少多数生产商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念头,从而能更好的改善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为广大民众造福。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有责任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奉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当碰到伪劣产品的生产或销售环节的卑劣事件时,我们要有责任通过监督途径向有关部门反映,不能置之不理。

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应利用课余时间或社团组织活动,开展一系列免费向社会消费者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社会对安全食品问题的关注,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氛围。

我相信,通过社会的一致努力,每人都贡献自己的力量,增强公众对抵抗劣质食品的参与度,我们一定可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环境,加快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汤天曙、薛毅,《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2002第5期
[2]高仰山,食品安全重在治本[j]中国保健营养,2004,(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