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电分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四川大学电工电子综合实践报告(汇编)

四川大学电工电子综合实践报告(汇编)

四川大学电工电子综合实践报告(汇编)第一篇:四川大学电工电子综合实践报告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实践课程报告实践课程电工电子综合实践校外学习中心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层次专升本年纪 2010年春学生姓名学号2012年5月31日一、实践目的在电工电子设备已广泛普及的今天,对于一个现代大学生来讲,具备一些电工电子设备基本的操作和应用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能力除了课堂教学以外,不可替代地就是实验教学。

电工电子综合实践,将电工电子基础理论与实际有机的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实验的一大特点就是将传统的原理性、验证性实验与以Multisim 2001为代表EDA设计性实验紧密结合,将实物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有机的、紧密的结合,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辅助设计能力,并顺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潮流。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使学生有可能在实验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同时将许多实验室中无法进行的实验操作或实际操作难度大的实验内容通过上机进行仿真实验完成,极大的丰富了电子技术的实验内容。

实物实验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又是对理论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的印证。

二、仪器仪表目录:包括仪器设备的型号和规格1、计算机(奔腾以上微机,40台,Windows 98/2000/xp,安装Multisim 2001)2、FLUKE 45型双显示数字万用表20台3、TDS 210型数字式实时示波器20台4、AFG310 任意波形发生器20台5、双路可跟踪直流稳压电源40台6、各种模拟、数字电路实验板、实验箱若干7、HG4181型数字相位计10台8、TH2820型LCR数字电桥20台9、电动式功率表40台10、各种电路实验板、实验箱若干三、实践总结在为期一周的实践当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实践联系理论的重要性,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只要认真思考,用所学的知识,再一步步探索,是完全可以解决遇到的一般问题的。

川大电工电子综合实践报告材料

川大电工电子综合实践报告材料

9、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扩展板、数字万用表、芯片。

10、计算机、Electronics Workbench Multisim 2001电子线路仿真软件。

11、四2输入正与非门74LS00、双D触发器74LS74。

12、适配器、2JK触发器、LED显示器、四位计数器。

实验报告一L、C元件上电流电压的相位关系一、实验线路、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操作步骤:1、调节ZH-12实验台上的交流电源,使其输出交流电源电压值为220V。

2、按电路图接线,先自行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并经教师检查无误后通电3、用示波器观察电感两端电压uL和电阻两端uR的波形,由于电阻上电压与电流同相位,因此从观察相位的角度出发,电阻上电压的波形与电流的波形是相同的,而在数值上要除以“R”。

仔细调节示波器,观察屏幕上显示的波形,并将结果记录操作步骤:1、调节ZH-12实验台上的交流电源,使其输出交流电源电压值为24V 。

2、按图电路图接线,先自行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并经教师检查无误后通电。

3、用示波器的观察电容两端电压uC 和电阻两端电压uR 的波形,(原理同上)。

仔细调节示波器,观察屏幕上显示的波形 二、实验结果:1、在电感电路中,电感元件电流强度跟电压成正比,即I ∝U.用 1/(XL )作为比例恒量,写成等式,就得到I=U/(XL )这就是纯电感电路中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电压超前电路90°。

分析:当交流电通过线圈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为die Ldt =-(负号说明自感电动势的实际方向总是阻碍电流的变化)。

当电感两端有自感电动势,则在电感两端必有电压,且电压u 与自感电动势e相平衡。

在电动势、电压、电流三者参考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则diu e Ldt =-=设图所示的电感中,有正弦电流Imsin i t ω=通过,则电感两端电压为:(Imsin )sin(90)o di d t u LL Um t dt dt ωω===+波形与相量图如下:2、在交流电容电路中对电容器来说,其两端极板上电荷随时间的变化率,就是流过连接于电容导线中的电流,而极板上储存的电荷由公式q=Cu决定,于是就有:dq dui Cdt dt==也可写成:1u idtC=⎰设:电容器两端电压sinu Um tω=(sin)cos Imsin(90)odu d Um ti C C CUm t tdt dtωωωω====+由上式可知:Im CUmω=,即1ImUm UI Cω==实验和理论均可证明,电容器的电容C越大,交流电频率越高,则1Cω越小,也就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电容对电流的“阻力”称做容抗,用Xc代表。

四川大学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实验报告

四川大学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实验报告

四川⼤学电⼒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实验报告⽬录1.潮流计算基础实验 (2)⼀:实验名称(Title) (2)⼆:实验⽬的(Purpose) (2)三:实验⼯具/材料(Tools/Materials) (2)四:实验内容(Content) (2)五:实验模型(Model) (3)六:实验结果(Results) (4)七:实验分析(Analysis) (6)1.母线电压幅值及相⾓ (7)2.交流线结果 (7)3.功率及损耗 (7)2.潮流计算分析实验 (8)⼀:实验名称(Title) (8)⼆:实验⽬的(Purpose) (8)三:实验内容(Content) (8)四:实验数据/结果(Data/Results) (9)1. 不同潮流迭代算法的仿真效率 (9)2. 调整给GEN2的电压幅值 (10)3. 调整GEN2的有功输出 (11)4. 调整STNC-230负荷的有功消耗 (13)五:实验分析/讨论(Analysis/Discussion) (14)1. 分析不同潮流迭代算法的仿真效率 (14)2. 调整GEN2节点电压幅值,分析其对潮流的影响 (14)3. 调整发电机GEN2的有功输出,分析其对潮流的影响 (17)4. 调整STNC-230负荷的有功消耗,分析其对潮流的影响 (20)六:实验⼼得(Experience ) (21)1.潮流计算基础实验⼀:实验名称(Title)WSCC 9节点潮流计算基础实验⼆:实验⽬的(Purpose)1. 掌握潮流计算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数据要求;2. 熟练使⽤ PSASP 建⽴电⼒系统的潮流计算模型,并完成潮流计算;3. 掌握潮流计算结果数据整理和分析。

三:实验⼯具/材料(Tools/Materials)电⼒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电⼒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简称PSASP。

四川大学电力电子实验报告2

四川大学电力电子实验报告2

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工作原理: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是由两个三相半波整流电路发展而来,其中一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为共阴极连接,一组为共阳极连接。

其电路图如商上图所示,共阴极组晶闸管编号为1-3-5,共阳极晶闸管编号为4-6-2,这样编号的目的是为了和晶闸管的导通顺序一致,即晶闸管的导通按照1-2-3-4-5-6时,电路处于临界连续状态°时,带阻感性负载:°时,α=90°时,有源逆变原理:名称——电力电子及电气传动教学实验台型号——MCL-III型包括:降压变压器、MCL-35、两组晶闸管阵列,电力二极管阵列,大功率滑动变阻器,可调电感、导线若干。

:o 0=αUd的波形 U VT的波形Ud的波形 U VT的波形3、α=90°时Ud的波形 U VT的波形4、α=0°,封锁1只晶闸管的脉冲信号时,Ud=120V,其波形为:6、α=0°,封锁共阴极组的2只晶闸管(1号和3号)的脉冲信号时,Ud=67V,其波形为:(2)阻感负载(300Ω+700mH):1、α=30°时Ud的波形 U VT的波形2、α=90°时Ud的波形 U VT的波形3、α=0°,封锁1只晶闸管的脉冲信号时,Ud=122V,其波形为:二、逆变工作Ud的波形 U VT的波形Ud的波形 U VT的波形(2)测定电网实际吸收直流功率Pk=f(Ud)的函数曲线1、数据处理678910(α=30°)图1 带阻感负载时,以封锁VT2的触发信号为例。

由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图2)可知,在U(ab)过零变负之前,其情况和带阻性负载时相同。

在U(ab)过零变负之后,由于有电感的存在,段时间内U= U。

,所以波形出现负值。

在下一个自然换相点到来后,通, VT1关断, U再次等于U。

四川大学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四川大学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四川大学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本科实习报告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开课学院:电气信息学院课程号码:907016020—07 实习周数: 10 学分: 2 学院:电气信息学院年级与专业: 2015级医学信息工程学生姓名:学号:实习地点:二基楼A112/A513 实习时间:周五上午以上由学生填写第一阶段实习分数统计表考评教师签名:201 年月日一、实习目的与要求:第一阶段实习目的1.学习使用万用表测试电子元件和判断元件质量的方法以及元件参数的识别技能。

2.学会使用电烙铁进行手工拆卸、焊装电子设备的方法和技能。

3.掌握安全使用万用表的方法,能正确测试电流、电压、电阻等参数,学会根据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查找到实际测试点。

并利用直流数据分析判断电路是否工作正常。

4.通过对产品级“KH298 FM超外差收音机”的总装、调试实践,了解电子产品生产制作的全过程,训练动手能力,培养在电子工程实践方面的能力。

第二阶段实习目的1.初步掌握现代电子电路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2.掌握二种常用EDA软件:MAX+PLUSⅡ和Quartus ll的应用。

3. 学习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与开发和仿真平台CIC310及FPGA实验箱的应用。

二、实习主要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阶段实习进度●第一次:焊接训练,元件识别与质量检测;●第二次:超外差收音机的总装;●第三次:超外差收音机的故障排除与调试;●第四次:超外差收音机的调试与验收。

第二阶段实习进度●第一次:常用EDA软件——MAX+PLUSⅡ的应用●第二次:简易数字系统的PLD设计与仿真;●第三次:中级数字系统的PLD设计与仿真;●第四次:高级数字系统的PLD设计与仿真。

预习要求:在正式参加实习之前,请认真预习教材《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力争在短短的实习中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与技能。

三、实习器材:1.EPF8282ALC84-4大规模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芯片 1 块; 2.PC机,内装MAX+PLUSⅡ软件 1 台3.掌宇CIC310下载与仿真系统 1 套;5.TSS-10集总式扫频仪 1 套6. KH298 FM 单片集成电路超外差式收音机套件 1 套7. 数字式或指针式万用电表 1 台8. 20W内热式电烙铁 1 把9. 焊接耗材若干四、第一阶段实习内容:电子工艺技能训练实习报告书(一)、KH298 FM 超外差收音机元件清单详见附表,可将该表裁下做清点元件使用。

四川大学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四川大学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四川大学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实验报告书评分: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年级:2017级专业:医学信息工程姓名:学号:实习时间:周三下午实习地点:第二基础实验楼2019年5月29日目录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3二、实习主要内容与进度安排:....................................................... .....3三、实习设备及器材:....................................................... .....................4四、程控放大器电路原理及参数计算....................................................41.实验原理:....................................................... ................................42.元件参数计算...................................................................................63.电路图......................................................... .......................................7五.程控放大器电路图......................................................... ...................7六、程控放大器电路所用电阻测试参数................................................8九、程控放大器电路实际测试数据:....................................................8十、程控放大器电路误差分析及改进思路:........................................8十一、液晶屏显示程序清单......................................................... ...........9十二、A/D转换程序流程图:....................................................... .......25十三、A/D转换数据记录表:....................................................... .......26十四、画出A/D转换以输入电压为横坐标、输出值为纵坐标的坐标图:....................................................... ....................................................27十五、总结体会及建议或意见:....................................................... (27)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制作调试技能,学习并掌握Multisim,QuartesII等EDA软件工具进行电路设计的能力。

四川大学电力系统实验报告----暂态稳定实验

四川大学电力系统实验报告----暂态稳定实验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验一、实验目的①通过实验加深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内容的理解,使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②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从实验中观察到系统失步现象和掌握正确处理的措施③用数字式记忆示波器测出短路时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波形图,并进行分析。

二、原理与说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问题是指电力系统受到较大的扰动之后,各发电机能否继续保持同步运行的问题。

在各种扰动中以短路故障的扰动最为严重。

正常运行时发电机功率特性为:P1=(Eo×Uo)×sinδ1/X1;短路运行时发电机功率特性为:P2=(Eo×Uo)×sinδ2/X2;故障切除发电机功率特性为:P3=(Eo×Uo)×sinδ3/X3;对这三个公式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决定功率特性发生变化与阻抗和功角特性有关。

而系统保持稳定条件是切除故障角δc小于δmax,δmax可由等面积原则计算出来。

本实验就是基于此原理,由于不同短路状态下,系统阻抗X2不同,同时切除故障线路不同也使X3不同,δmax也不同,使对故障切除的时间要求也不同。

同时,在故障发生时及故障切除通过强励磁增加发电机的电势,使发电机功率特性中Eo增加,使δmax增加,相应故障切除的时间也可延长;由于电力系统发生瞬间单相接地故障较多,发生瞬间单相故障时采用自动重合闸,使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这二种方法都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三、实验电路图一次系统接线图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短路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1.短路类型对暂态稳定的影响本实验台通过对操作台上的短路选择按钮的组合可进行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相间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和三相短路试验。

固定短路地点,短路切除时间和系统运行条件,在发电机经双回线与“无穷大”电网联网运行时,某一回线发生某种类型短路,经一定时间切除故障成单回线运行。

短路的切除时间在微机保护装置中设定,同时要设定重合闸是否投切。

四川大学电力电子第一次实验报告

四川大学电力电子第一次实验报告

目录一、主要内容 (2)二、实验条件描述 (3)1、主要仪器设备 (3)2、实验小组人员分工 (4)三、课前思考:黑板上五个问题的答案 (4)四、实验过程 (5)1、实现同步 (5)2、半控桥纯阻性负载实验 (6)3、半控桥阻-感性负载(串联电感L=200mH)实验 (7)五、实验数据处理(含原始数据记录单及工程特性曲线,误差分析) (10)六、课后思考:讨论题及我们的分析 (12)七、实验综合评估 (15)1、对实验方案、结果进行可信度分析 (15)2、提出可能的优化改进方案 (15)八、multsim11仿真 (15)1带纯阻性负载仿真 (16)2、晶闸管突然失去触发脉冲即失控仿真 (18)3、带阻感负载仿真 (18)一、主要内容1、项目名称:单相半控桥整流电路实验2、已知条件 :(1)单相半控桥整流电路(2)触发电路原理图从试验台流入380V 电压(单相)经变压电路变为120V 左右的U 2.在电阻两侧接示波器可观察电流波形。

3、实验完成目标(1) 实现控制触发脉冲与晶闸管同步。

(2) 观测单相半控桥在纯阻性负载时d ct u u 、波形,测量最大移相范围及输入-输出特性。

(3) 单相半控桥在阻-感性负载时,测量最大移相范围,观测失控现象并讨论解决方案。

二、实验条件描述1、主要仪器设备主要设备仪器名称 型号主要参数电力电子及电气传动教学实验平台 MCL-III 型 TDS2012(主要包括降压变压器、MCL-35、两只晶闸管,两只电力二极管,大功率滑动变阻器,可调电感、导线若干) Tektronic 示波器 TDS2012 带宽:100MHZ 最高采样频率:1GS/s数字万用表GDM-8145姓名学号实验分工报告分工调所有仪器接线计算实验参数对应的理论值,并结合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工程特性曲线;实验报告修改、排版完善。

波形纠错对实验方案、结果进行可信度分析提出优化方案调示波器接线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及ud = f (uct) 静态模型建模提出建模算法,并计算该电源的近似放大系数Ks照相实验仿真(电路,仿真波形,表明参数)并计算理论α参数提示步骤实验基本内容及条件描述,电路原理图电子版实验报告汇总并完成数据记录实验过程描述以及每个步骤涉及的实验方法(文字叙述)调电压表回答老师上课时提出的黑板上五个问题实验报告上的最后讨论题1,4三、课前思考:黑板上五个问题的答案1、如何为晶闸管匹配有效的同步移相控制?利用u2产生触发脉冲,首先用整流滤波电路将正弦波u2变为锯齿波,再利用直流电压u ct和放大电路产生触发脉冲,因为是利用u2产生的脉冲,故此触发脉冲与u2同步,整流电源为正弦波u2,由此便实现了晶闸管与触发脉冲同步,同时调节u ct的大小便可实现对触发角的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实验项目:单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实验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验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09303015 班级实验时间:2011年12月12日星期一评阅老师:成绩评定:报告撰写人:张骏安学号:0943031056电气信息学院专业中心实验室单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对称稳定情况下,输电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与运行参数的数值变化范围;2.了解和掌握输电系统稳态不对称运行的条件;不对称度运行参数的影响;不对称运行对发电机的影响等。

二、原理与说明电力系统稳态对称和不对称运行分析,除了包含许多理论概念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数值概念”。

为一条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在典型运行方式下,用相对值表示的电压损耗,电压降落等的数值范围,是用于判断运行报表或监视控制系统测量值是否正确的参数依据。

因此,除了通过结合实际的问题,让学生掌握此类“数值概念”外,实验也是一条很好的、更为直观、易于形成深刻记忆的手段之一。

本实验系统是一种物理模型。

原动机采用直流电动机来模拟,当然,它们的特性与大型原动机是不相似的。

原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可通过给定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压来调节。

实验系统用标准小型三相同步发电机来模拟电力系统的同步发电机,虽然其参数不能与大型发电机相似,但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具有特殊参数的电力系统的发电机。

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可以用外加直流电源通过手动来调节,也可以切换到台上的微机励磁调节器来实现自动调节。

实验台的输电线路是用多个接成链型的电抗线圈来模拟,其电抗值满足相似条件。

“无穷大”母线就直接用实验室的交流电源,因为它是由实际电力系统供电的,因此,它基本上符合“无穷大”母线的条件。

为了进行测量,实验台设置了测量系统,以测量各种电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

为了测量发电机转子与系统的相对位置角(功率角),在发电机轴上装设了闪光测角装置。

此外,台上还设置了模拟短路故障等控制设备。

三、实验电路图四、实验项目和方法(1)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实验①合上EAL-02 上的状态开关QF2、QF6、QF4、QFS,使系统运行在单回路状态下;②按照实验十进行启机、建压、并网;③通过调速器中的“加速”“减速”按钮改变原动机功率,通过励磁调节器中“增磁”、“减磁”;按钮改变发电机功率,使输电系统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输送功率的大小,线路首、末端电压的差别等),在EAL-02 中右下角点击PV4 中(A、B、C 相)观察并记录线路首端电压值,点击PV1 中(A、B、C 相)观察记录线路末端电压值、点击PV3 中(A、B、C 相)观察记录线路开关站的电压值;④计算、分析、比较运行状态不同时,运行参数变化的特点及数值范围,为电压损耗、电压降落、沿线电压变化、两端无功功率的方向(根据沿线电压大小比较判断)等。

⑤进行解列操作、灭磁操作和停机操作;(2)双回路对称运行与单回路对称运行比较实验①按照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实验进行双回路对称运行实验,只是将单回路切换为双回路(将EAL-02 上的继电器QF1、QF3、QF5 合上);(3)单回路稳态非全相运行实验确定实现非全相运行的接线方式,断开一相时,与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时相同的输送功率下比较其运行状态的变化。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首先按双回路对称运行的接线方式(不含QF5);(2)输送功率按实验1中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的输送功率值一样;(3)微机保护定值整定:动作时间0秒,重合闸时间100秒;(4)在故障单元,选择单相故障相,整定故障时间为0"<t<100";(5)进行单相短路故障,此时微机保护切除故障相,准备重合闸,这时迅速跳开“QF1”、“QF3”开关,即只有一回线路的两相在运行。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台上能进行的操作,在实验界面上都可以通过相应的按钮来实现;2.当EAL-01、EAL-04 或EAL-05 过流指示灯亮时,不能进行其他操作,要进行相应的复位后,重新做实验六、思考题1、影响简单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因素是哪些?答: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周期性的失步,自动恢复到起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稳定性,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基本性质说明,静态储备越大则静态稳定性越高。

影响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因素主要指来自各个方面的小干扰;还有就是发电机的电势、系统电压、系统元件电抗。

小干扰包括负荷的变化,符合以及开关等的投切;2、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有哪些措施?答:电力系统具有静态稳定性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要提高系统的静态稳定性,=EV/X来看,可以从提高主要是提高输送公驴的极限。

从简单电力系统的功率极限表达式PM发电机的电势E、提高系统电压V和减小系统援建点抗这三方面入手。

具体措施如下:(1)、减少系统各元件的电抗包括:减小发电机和变压器的电抗,减少线路电抗等,具体方法可有以下几种:a. 采用串联电容补偿;b. 采用分裂导线;c. 提高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2)、提高系统电压水平; (3)、改善电力系统的结构;(4)、采用串联电容器补偿; (5)、采用自动调节装置;(6)、采用直流输电。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中,维持和控制母线电压是调度部门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和日常工作。

维持、控制变电站、发电厂高压母线电压恒定,特别是枢纽厂(站)高压母线电压恒定,相当于输电系统等值分割为若干段,这样每段电气距离将远小于整个输电系统的电气距离,从而保证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3、何为电压损耗、电压降落?答:电压损耗是指始末端电压的数值差(U1– U2),也用∆U表示:∆U= U1– U2;电压降落是指始末端电压的向量差 (U1–U2)。

当两点电压的相角差相差不大时,可近似的认为电压损耗就等于电压降落。

4、“两表法”测量三相功率的原理是什么?它有什么前提条件?答:两表法是表1的电流接A相,电压接Uab;表2的电流接C相,电压接Ucb 。

两表法测量:P=P1+P2=Uab IaCOS(a+30)+UcdIcCOS(30-c)=3UICOSΦ,U为相电压。

在负荷平衡的三相供电系统中,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在A、C两相设电流互感器,并将这两个相的电流的差值作为B相电流,这样,三相电流就全了。

三相三系统可以用两表法测量,但是三相四线系统只有在三相平衡时才可以采用两表法 ,所以一般电能计量过程中,三相三线系统采用两表法,三相四线系统采用三表法.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因为时间的缘故,做得比较仓促,使得大家都没有记录数据。

但我在实验的过程中认真观察了实验的过程,并发现了一些现象。

这个实验采用的是直流电动机带动同步电机的转子转动来发电的,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是外加的直流电流。

本次实验最关键的就是同步电机的并网问题,开始先让直流电机转起来,带动同步电机,调节同步机的转速使其频率与电网的频率非常接近,调节励磁使两者的电压相等,然后观察同期系统,当指针指可以并网的位置时并网,最后并网成功。

这个过程看似轻松,但如果在真正的发电厂的并网中时很关键的,一个失误的操作就可能引发很大的事故。

因为并网的失败会导致很大的冲击电流使电网崩溃。

八、心得体会1、电力系统分析的实验是模拟真实电力系统的实验,可以让我们大概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运作,让我们受益匪浅,在试验中,由于实验设备少,各位同学团结分工合作,认真听老师讲解和操作,从中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实际操作知识,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会很有帮助。

2、此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电力系统中的静态稳定问题,及单机无穷大系统的一些情况,并知道了提高静态稳定性的一些措施,体会到了电压降落与电压损耗的区别与类同,并了解了两表法测量功率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收获颇大。

3.、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本次实验基本达到了要求的目的,数据误差基本不大,都在误差允许范围里,可以说本次实验较为成功。

总之,我们从简单的模拟实验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实际知识,对于我们以后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平台。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内容的理解,使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从实验中观察到系统失步现象和掌握正确处理的措施3.用数字式记忆示波器测出短路时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波形图,并进行分析。

二、原理与说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问题是指电力系统受到较大的扰动之后,各发电机能否继续保持同步运行的问题。

在各种扰动中以短路故障的扰动最为严重。

/X1;正常运行时发电机功率特性为:P1=(Eo×Uo)×sinδ1/X2;短路运行时发电机功率特性为:P2=(Eo×Uo)×sinδ2故障切除发电机功率特性为: P3=(Eo×Uo)×sinδ/X3;3对这三个公式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决定功率特性发生变化与阻抗和功角特性有关。

而系统保持稳定条件是切除故障角δc小于δmax,δmax可由等面积原则计算出来。

本实验就是基于此原理,由于不同短路状态下,系统阻抗X2不同,同时切除故障线路不同也使X3不同,δmax也不同,使对故障切除的时间要求也不同。

同时,在故障发生时及故障切除通过强励磁增加发电机的电势,使发电机功率特性中Eo增加,使δmax增加,相应故障切除的时间也可延长;由于电力系统发生瞬间单相接地故障较多,发生瞬间单相故障时采用自动重合闸,使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这二种方法都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三、实验电路图四、实验项目与方法(一)短路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1.短路类型对暂态稳定的影响本实验台通过对操作台上的短路选择按钮的组合可进行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相间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和三相短路试验。

固定短路地点,短路切除时间和系统运行条件,在发电机经双回线与“无穷大”电网联网运行时,某一回线发生某种类型短路,经一定时间切除故障成单回线运行。

短路的切除时间在微机保护装置中设定,同时要设定重合闸是否投切。

在手动励磁方式下通过调速器的增(减)速按钮调节发电机向电网的出力,测定不同短路运行时能保持系统稳定时发电机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故障类型对暂态稳定的影响。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P max为系统可以稳定输出的极限,注意观察有功表的读数,当系统出于振荡临界状态时,记录有功表读数,最大电流读数可以从YHB-Ⅲ型微机保护装置读出,具体显示为:GL-⨯⨯⨯三相过流值GA-⨯⨯⨯ A相过流值GB-⨯⨯⨯ B相过流值GC-⨯⨯⨯ C相过流值微机保护装置的整定值代码如下:01:过流保护动作延迟时间02:重合闸动作延迟时间03:过电流整定值04:过流保护投切选择05:重合闸投切选择2.故障切除时间对暂态稳定的影响固定短路地点,短路类型和系统运行条件,通过调速器的增速按钮增加发电机向电网的出力,在测定不同故障切除时间能保持系统稳定时发电机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分析故障切除时间对暂态稳定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