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和成分
食品行业的食品添加剂资料

食品行业的食品添加剂资料食品行业中的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特性或延长其保质期的化学物质。
虽然食品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但其使用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本文将介绍食品行业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类型及其功能,同时讨论人们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看法。
1.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食品添加剂可根据其用途和性质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分类:1.1 防腐剂:用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如硫酸盐、亚硝酸盐等。
1.2 颜色剂:用于增加食品的色彩吸引力。
如胭脂红、柠檬黄等。
1.3 抗氧化剂: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如维生素C、亚硒酸钠等。
1.4 赋形剂:用于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如明胶、糖醇等。
1.5 增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粘度和稠度。
如明胶、卡拉胶等。
1.6 甜味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甜味。
如蔗糖、葡萄糖等。
1.7 营养增补剂:用于补充食品的营养成分。
如维生素D、钙质等。
2. 食品添加剂的功能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发挥着多种功能:2.1 增强食品的保鲜性: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食品变质。
2.2 提升食品的品质:食品添加剂能够增加食品的颜色、口感、质地,使其更加诱人。
2.3 补充营养成分:一些食品添加剂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
2.4 方便食品加工: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变食品的物理特性,使其更易于加工和生产。
3. 对食品添加剂的争议尽管食品添加剂为食品行业带来了多种好处,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3.1 安全性问题:一些食品添加剂被认为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尤其是长期过量使用的情况下。
3.2 隐藏成分:食品添加剂可能隐藏在食品中,消费者难以辨别其含量和类型,增加了健康风险。
3.3 担忧过度加工:使用过多的食品添加剂可能使食品过度加工,降低其营养价值。
3.4 消费者偏好:一些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持怀疑态度,更倾向于选择不含添加剂的天然食品。
4. 食品添加剂的监管针对这些争议,各国对食品添加剂进行严格的监管:4.1 法律法规:各国制定了法律法规来管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包括规定使用的类型、限量和标签要求等。
高中化学案: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与作用

高中化学案: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与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食品添加剂”的相关信息,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并不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究竟是什么。
因此,本文就让我们来一起解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与作用。
【正文】1.食品添加剂的概念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食品添加剂的概念。
所谓食品添加剂,是指由于生产技术和商业需要,在食品的生产与加工过程中为增强食品的色、香、味、质保等特性,而添加的各种化学制剂。
食品添加剂的出现,可以使食品的质量得到一定的保障,并且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
但同时,食品添加剂可能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个国家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2.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很多,按照用途可分为色素、香料、甜味剂、保鲜剂、酸度调节剂、膨松剂、稳定剂、乳化剂、增味剂、酶制剂等。
接下来,让我们就几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进行了解:(1)色素色素是一种能够改变食品色泽的化学剂,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到食品中,分为天然色素和人造色素两种。
天然色素主要从天然物质中提取,一般比较安全。
而人造色素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或染料工业获得,需要注意其副作用。
(2)香料香料是一种可以增强食品香味的化学剂,分为自然香料和人造香料两种。
自然香料一般来自于天然植物或动物提取物的加工产品,相对而言比较安全。
而人造香料则主要是通过化学工艺进行合成,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3)甜味剂甜味剂是一种可以增强食品甜味的化学剂,可以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造甜味剂两类。
天然甜味剂主要来自于植物或者水果的萃取物,比较天然纯净,而人造甜味剂则主要通过化学工艺进行合成,一般偏向于甜度比较高。
3.食品添加剂的作用食品添加剂之所以被广泛应用,正是因为它能够为食品提供诸多功效。
下面,我们就针对几种典型的食品添加剂来介绍一下它们的作用:(1)色素色素主要作用是改变食品的颜色,可以使食品看起来更加诱人。
例如,可乐、蒟蒻等食品,就是通过添加色素来使其颜色更加鲜艳。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其作用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其作用1、酸度调节剂:添加于食品中的酸味物质。
改善食品风味,提高防腐和抗氧化能力。
包括各种有机酸(柠檬酸、琥珀酸、苹果酸)及其盐类(柠檬酸钠)。
大多存在于各种天然食品中,可参与体内代谢,毒性很低,可以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使用范围:果酱、饮料、罐头等。
2、抗氧化剂:是指能延缓食品成分氧化变质的一类物质。
以防止或延缓油脂及富脂食品的氧化酸败.3、漂白剂:是抑制食品色变或使色素消减的物质。
氧化型:有过氧化氢、过硫酸铵、过氧化苯酰等。
主要用于面粉,用途用量均有限制。
还原型:亚硫酸及其盐类,用途用量均有限制。
亚硫酸盐:使用范围:处理蜜饯、干果,保藏水果原料及其半成品使用量:亚硫酸盐 0~0.7mg/kg.bw注意:严格控制其二氧化硫残留量不适用于肉、鱼等动物性食品。
4、着色剂:又称色素,是通过使食品着色后改善其感观性状,增进食欲的一类物质。
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大类。
天然色素:来自天然物质 (动植物或微生物代谢产物)合成色素:从煤焦油中制取或以芳香烃化合物为原料合成.特点:性质稳定,着色力强,成本低廉,多数有害.5、护色剂:又称发色剂,使食品呈现良好的色泽,常用的发色剂有硝酸盐、亚硝酸盐;作用:1 起护色作用,2 抑制微生物作用,3 增强风味作用。
6、酶制剂:是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提取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物质,加速食品加工过程、提高食品产品质量。
谷氨酰胺转氨酶:改变蛋白质的功能性质,用于畜禽肉、乳品、植物蛋白制品、仿真食品。
7、增味剂:是补充、增进、改善食品中原有的口味或滋味及提高食品风味的物质。
按化学性质分为:氨基酸系列、核苷酸系列。
例如:氨基酸系列,谷氨酸钠(味精)增加肉味、鲜味。
核苷酸系列:增加肉味、鲜味,效果是味精的10倍,与谷氨酸类合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8、防腐剂: 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并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的物质。
(1) 苯甲酸及其钠盐:效果好,毒性低。
防腐效果受pH的影响:pH>6.5时,基本无效果(2) 山梨酸及其钾盐:效果好,毒性低防腐效果受pH的影响:pH>7时,基本无效果(3) 丙酸及其盐类:对酵母菌无效,无毒,ADI值无规定。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都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都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众所周知,食品配料表里除了必要的食材和调味料外,还有各种名字拗口的食品添加剂,它们有的在包装上被明确标出,有的则是笼统地被“XX剂”取代。
这些添加剂各自有何用途?对人体健康怎样?特地搜集了一些资料分享给大家。
1.“食品级碳酸钾”、“重合磷酸盐”、“碳酸钠”--常见于泡面这三项化学成分都是“面质改良剂”,在面粉中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面团的弹性及延伸性,让面条吃起来更松或更有弹性,改善口感,此外还起到着色作用,改善产品品质,是制作面条的重要辅料。
碳酸钾、碳酸钠、重合磷酸盐都是常见添加于食品的盐类,基本上都没有立即性的毒性。
但如果说到对身体好不好,那肯定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2.“肉精粉”--常见于泡面嗯,小编可以跟你保证,肉精粉里面什么都有可能有,就是没有肉,多是香精调配而成的,用来增加肉的香气的,让你闻起来比较香。
用于肉制品、调味品、汤料、膨化食品的加工及制作。
所谓肉精粉,比较贴近的描述应该是“肉味调味剂”:让食物有肉的味道。
每一家的配方会不大一样,不过肯定都是人工调味剂。
因为每间食品厂商使用的合成调味料不同,我们不能从“肉精”这个名词中得知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组成,但可以肯定的是,通常都是高钠的,吃多了对肾脏不好。
3.“L-抗坏血酸钠”、“异抗坏血酸钠”--常见于饮料这两个都是抗氧化剂。
与防腐剂类似,可保持食品的色泽,自然风味,延长保质期。
其中L-抗坏血酸钠,就是维他命C;而异抗坏血钠,则是维他命C的一种异构物,抗氧化力更强。
这两个成分,虽说名字看起来很可怕,但基本上都是很安全的,不用担心。
4.“羧甲基纤维素钠”--常见于乳类饮料、拿铁、巧克力饮料等这是一种经过人工修饰的纤维素,经常被当成增稠剂来使用,可以增加饮料的黏度,喝起来比较有口感,并且营造一种浓郁、用料扎实的错觉。
09-食品添加剂汇总

六、酶制剂 (enzyme preparation)
定义:是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提取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物质,加速 食品加工过程、提高食品产品质量。 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改变蛋白质的功能性质 用于畜禽肉、乳品、植物蛋白制品、仿真食品 卫生要求: 1.菌种应严格鉴定 2.由不熟悉的非致病性微生物制成的酶剂应进行严格 毒性鉴定 3.自动植物非可食部分须经毒理学鉴定 4.用食品工业专用酶制剂
• 苏丹红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
苏丹红(1号)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显现可能致癌的特性。 但目前只是在老鼠实验中发现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致 癌性还没有明确。
五、护色剂 (colour fixative)
定义:又称发色剂,使食品呈现良好的色泽,常用的发 色剂有硝酸盐、亚硝酸盐 发色原理:
硝酸盐、亚硝酸盐 → NO → NO肌红蛋白 → 经过 加热或烟熏 → NO亚铁血色原(红色稳定)
四、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
3.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管理 生产《食品添加剂生产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
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 当前食品添加剂在使用中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超标和超范围使用 问题;二是标识不符合规定,有误导消费者之嫌。 • 容易出问题的主要是:防腐剂、面粉处理剂、高倍甜味剂和部分合成 色素,这几类添加剂在使用中容易超标或超范围使用,而且在标识中 往往被有意隐瞒。
特点:性质稳定,着色力强,成本低廉 近年发现多数有害
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
1.红曲米 (1) 醇溶性 (2) 对pH变化稳定,耐光,耐热 (3) 对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着色力强 2.焦糖
用铵盐作为催化剂时,生成4-甲基咪唑,引起动物惊厥
食品添加剂种类及应用

专家建议:少吃或不吃方便面,每周不超两包。为防止和 降低方便面对人体的危害,在吃方便面时,可把泡方面的 汤倒掉,再兑上开水或别的汤,以减少其中的盐分和别的 有害物质。再者,吃方便面时,可在面中加些菠菜、青椒 等含维生素丰富的有色蔬菜,以便冲淡各种添加剂对人体 的危害
它是一种透明、漂亮的粉红色,稍微改变 pH,就会变成橙色
橙色经常被使用在各种你熟悉的饮料中
胭脂红可致慢性毒性,长期食用致癌、致畸 墨西哥,这种染料一般只用于衣料的染色,基 本不用于食品之中
日落黄
橙色饮料经常使用的色素,比 如可口可乐公司的芬达橙汁
但禁止在肉类食品中使用,因为食用量 很可能会超标,而因此加重肝脏的解毒负担, 严重伤害肝脏功能
硫磺银耳
三聚氰胺奶粉
1h2三 c7t0j聚2t07p9氰3:-9/0胺4/6w-超w1
三聚氰胺超百倍 施恩称消费者拒绝 处理问题奶粉
福尔马林鸡爪
不属于食品添加剂,却成为食品的主角
在这个消费决定生产的时代,消费者的选择 决定了生产者的行为。要想真正避免摄入大量食 品添加剂和危险食品,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购买 新鲜天然的食品原料,花费一些时间,按照传统 的方式,亲自动手制作健康的家庭食品
红曲米是中国独特的传统食品,距今已经 有千年历史,早在明代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 草纲目》中,就记载红曲可做为中医药材,认 为红曲营养丰富、无毒无害、具有健脾消食、 活血化淤的特殊功效。历来被视为安全性高的 食品补充剂
亚硝酸钠
多用于在午餐肉中防腐、发色 的亚硝酸盐,被证明对人体健康有 杀伤性,是潜在的致癌剂
如果把每种添加剂背后具体的添加剂算为2-3 种,那么就吃一个火腿面包,摄入的添加剂就 有20多种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其用途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其用途1.防腐剂防腐剂可以抑制、延缓或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见的防腐剂包括硫酸盐、苯甲酸和其钠盐、山梨酸和其钠盐等。
2.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可以防止食品受到氧化反应的影响,防止食品腐败和氧化变质。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维生素E和谷胱甘肽等。
3.发酵剂发酵剂是在食品制作过程中添加的,用于促进食品发酵的微生物。
常见的发酵剂包括酵母、乳酸菌和枯草杆菌等。
4.调味剂调味剂是为了增强食品的风味和口感而添加的物质。
常见的调味剂包括食盐、糖、酱油、味精和各种香料等。
5.色素色素可以改变食品的颜色,增加食品的吸引力和诱人性。
常见的色素包括天然色素如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以及人工合成色素如亮蓝色和洋红色等。
6.甜味剂甜味剂可以用来代替糖分,给食品增加甜味。
常见的甜味剂有蔗糖、蜂蜜、葡萄糖和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和糖精等。
7.赋形剂赋形剂可以增加食品的质地和口感,使食品更易于加工和储存。
常见的赋形剂有明胶、鲸鱼胶、黄原胶和食用淀粉等。
8.稳定剂稳定剂可以防止食品中的成分分离或沉淀,保持食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稳定剂包括明胶、阿拉伯胶和纳米银等。
9.膨松剂膨松剂可以增加食品的体积和松软度,使食品更易消化。
常见的膨松剂包括小苏打、泡打粉和发酵粉等。
10.增稠剂增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黏稠度和粘度,使其更易于加工和食用。
常见的增稠剂有明胶、果胶和黄原胶等。
11.增色剂增色剂可以为食品添加不同的颜色,增加食品的美观性和吸引力。
常见的增色剂有胡萝卜素、叶绿素和天然红色等。
12.酸度调节剂酸度调节剂可以调整食品中的酸碱度,使食品的味道更加鲜美。
常见的酸度调节剂有柠檬酸、醋酸和苹果酸等。
总的来说,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用途有很多,不同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制作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正常使用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品质,符合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和口感要求。
但是,过量或不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该严格按照法规进行限制和规范。
食品添加剂的相关化学知识

食品添加剂的相关化学知识
《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知识》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的品质和性质而添加的一些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分为防腐剂、抗氧化剂、甜味剂、增稠剂等多种类型,它们在食品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硫酸盐、亚硝酸盐、苯甲醛、色素、甜蜜素等。
这些化学物质都是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和检验才能够被允许使用的,因此它们在适量使用的情况下是安全的。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
例如,抗氧化剂可以通过捕捉游离基的方式延缓食品的氧化过程,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增稠剂可以通过形成大分子结构增加食品的黏度和稠度;甜味剂可以模拟天然甜味物质,为食品增加甜味。
然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食品添加剂的结构和性质决定了它们在食品中的作用和安全性,但是一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在人体内转化为有毒物质,或者与其他食品成分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量和种类,以及进行必要的标识和说明。
总的来说,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知识对于食品生产和消费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和安全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食品,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食品添加剂的成分、用途植酸Phytic acid别名肌醇六磷酸、环己六醇六磷酸酯、PA编码GB 04.006性状黄褐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96%乙醇、甘油和丙酮,难溶于无水乙醇和甲醇,不溶于苯、氯仿和乙醚等。
水溶液为强酸性0.7%溶液的pH为1.7。
易受热分解。
若在120℃以下短时间加热,或浓度较高时,则较稳定。
植酸对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在低pH下可定量沉定Fe3+。
中等pH下可与所有的其他多价阳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它能显著地抑制维生素C的氧化。
与维生素E混合使用,具有相乘的抗氧化效果。
制法将来糠、麸皮等用2%盐酸浸提制得菲丁,再以菲丁制得植酸。
质量标准毒理学依据LD50小鼠口服4300mg/kg体重(2950~6260mg/kg)(雌性);3160mg/kg体重(2050~4880mg/kg)(雄性)。
使用抗氧化剂和螯合剂。
1.使用注意事项植酸为天然产物,多年食用证明对人无毒害作用。
日本规定可不予限制,但也有人认为它能螯合微量金属离子,可有不利应予注意。
2.使用范围及使用量(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920-1996)规定:植酸用于对虾保鲜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允许残留量为20mg/kg;用于食用油脂、果蔬制品、果蔬汁饮料和肉制品,最大使用量为0.2g/kg。
(2)美国规定:使用0.01%植酸热消毒婴儿食品用瓶及盖,并可防止金属瓶盖的锈蚀。
(3)实际使用参考①植酸可用于防止食品的褐变或褪色,稳定维生素C,用作食品、医药品的抗氧剂和稳定剂。
如用于腌制品或卤煮鱼虾的调味液,在制作过程中添加0.1%~0.3%的植酸,可防止产品褐变或褪色。
②植酸用作植物油的抗氧化剂,如对大豆油等植物油添加0.01%即非常有效。
对几种植物油的抗氧化效果如下表用于鲑、蟹、虾等水产罐头,可防止产生鸟粪石结晶。
植酸的最小添加量为0.1~0.25g/罐(0.05%~0.13%)。
虾、蟹等水产罐头,添加0.3%~0.5%植酸可完全防止发生硫化氢黑变。
也可用作罐头的防腐涂膜。
④植酸也可用于制酒工业的除金属剂、油脂的精炼、水的软化剂及保健饮料快速止渴剂。
⑤浙江水产学院食品工程系用低浓度植酸(0.05%~0.10%)与维生素E(0.05%)组合配方,对连头对虾防黑变效果显著。
该配方可以达到连头对虾经6个月以上冻藏(-18℃)不变红、也不变黑(如温度波动很小,可达到9~10个月不变黑),其质量仍然能达到GB 2741-81对虾一级鲜度标准和出口对虾一级卫生标准。
⑥植酸可用于水果、蔬菜的保鲜,经对黄瓜、西红柿、香蕉等的试验均有明显效果。
这可将水果、蔬菜要植酸溶液内浸渍或用植酸溶液均匀喷洒。
植酸溶液的浓度以1%左右为宜。
浓度过低,效果差。
浓度高于2%,由于酸性较强,使果蔬表面pH改变较大,效果也不理想。
丰和食品添加剂(瓜尔豆胶、刺槐豆胶、海藻酸钠)-异抗坏血酸钠Sodium D-Isoascorbate (Sodium Erythorbate)别名赤藻糖酸钠,异维生素C钠、阿拉伯糖型抗坏血酸钠编码GB 04.004;INS 316性状白色结晶,无臭,味咸,易溶于水,常温下溶解度为16g/100mLH2O,水溶液pH为5~6,水溶液易被空气氧化,微量的金属离子、热、光均可以加速其氧化。
干燥状态下稳定,在酸性条件下,可形成异抗坏血酸。
异抗坏血酸为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光学异构体(异抗坏血酸为D-构型,抗坏血酸为L-构型)。
两者化学性质基本相似,唯异抗坏血酸比抗坏血酸耐热性差,抗氧化能力较强,抗坏血病功能仅为抗坏血酸的1/20。
制法由异抗坏血酸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作用而得。
质量标准鉴别方法(1)本品溶液(1+50)25℃时缓慢地还原裴林试剂,加热时更易进行。
(2)用0.1mol/L HC1溶液0.5mL酸化本品溶液2mL(1+50),并加入几滴硝基铁氰化钠试液(取硝基铁氰化钠NaFe(HO)(CH)5·2H2O1g溶于2mL水中),加入0.1mol/LNaOH 溶液1mL,立即产生短暂的蓝色。
毒理学依据1.LD50 小鼠口服1.5g/kg体重;大鼠口服9.4g/kg体重。
2.GRAS FDA-21CFR 122.30413.ADI 无需规定(FAO/WHO,1994)。
4.代谢异抗坏血酸可参与人体生理代谢,但对是否影响对L-抗坏血酸的吸收,有不同见解:一是认为不影响人体对L-抗坏血酸的吸收,并有利尿解毒作用;另说它在人体内与L-抗坏血酸有竞争作用,从而影响L-抗坏血酸的消化吸收与生理营养作用的发挥。
使用抗氧化剂和防腐保鲜剂。
1.使用注意事项(1)异抗坏血酸钠在结晶状态、酸性环境和蔗糖溶液中比较稳定,但它的水溶液及在碱性条件下,尤其是在有铁和铜等金属存在下,易氧化,故最好现配现用。
(2)异抗坏血酸钠的使用应尽可能在密闭条件下(罐头特别是浅色罐头制品、香肠等)进行,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如不在密闭条件下使用,应考虑与其他条件配合,以取得最佳效果。
(3)我国有报道将异抗坏血酸钠用于青椒、黄瓜等蔬菜的保鲜,可在常温25℃下保鲜20天左右。
(4)在实际使用中,用作火腿、罐肠等肉制品的发色助剂时,通常是将异抗坏血酸钠按每公斤肉0.4~0.8g与烟酰胺同时在肉类腌制时使用。
鱼肉火腿、灌肠以异抗坏血酸钠单独使用为好。
pH为低,则肉的持水性降低,pH过高(6.3以上)时,可并用柠檬酸、乳酸等。
用于腌制肉类的亚硝酸盐不应与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混合保存。
用于防止冷冻鱼氧化时,将冷冻前的鱼体在0.1%~0.5%溶液中浸渍数分钟,也可用0.1%~0.2%水溶液喷雾。
2.使用范围及使用量(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920-1996)规定:可用于啤酒,最大使用量0.04g/kg,葡萄酒、果汁饮料,最大使用量0.15g/kg;肉制品,最大使用量0.5g/kg;果蔬罐头、肉类罐头、果酱、冷冻鱼最大使用量1.0g/kg。
(2)我国台湾省《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及使用量标准》(1986)规定:在食品中最大使用量为1.3g/kg以下。
限用作抗氧化剂。
(3)FAO/WHO(1984)规定:午餐肉、猪脊肉、火腿、肉糜,单用异抗坏血酸钠或与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及其盐类(以抗坏血酸计)合用,最大使用量为0.5g/kg。
魏华压滤机(压滤机、板框式压滤机、箱式压滤机)乙基麦芽酚微量添加,效果显著对香甜有增效作用,对苦、涩味有消杀作用对特有风味有“乳化作用”,具有抗菌,防腐性能;能有效延长食品储存期…………….一、乙基麦芽酚的特性:乙基麦芽酚是一种单体香料,外观为白色粉沫状,针状或粒状结晶,具有水果样焦甜香气,广泛应用于香精食品、饮料、酿造和化妆品等行业,是香味、甜味的增效剂,也是去除杂味、异味的矫味剂,由于他的用途广泛,对食品的增香、增甜效果显著,被人们誉为广谱增香剂。
其理化指标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2483-2004。
增香剂有不同类型,随着增香的对象不同表现不同的增香效果,有的增香剂增香效果比较单一,如香兰素。
有的增香效果比较广泛,可以对多种风味或食品都表现出良好的增香效果,乙基麦芽酚就是这种增香剂,所以人们称其为广谱增香剂。
二、乙基麦芽酚的增香机理:作为增香剂,乙基麦芽酚之所以能对食品的不同风味进行增香,并非改变了香味物质的结构和组成,而是,在于它能够改变人的生理感觉功能。
乙基麦芽酚有高度的选择性,能够使舌部和鼻部的某一范围的感觉细胞敏感性改变。
而相应抑制了其它区域的信号,这就造成了一种或几种气味被增强而某些气味被削弱的效果。
若使用得当,即可增强香甜气味的信号传递,使人们对食品的风味感觉增强,从而改善了食品的口感。
例如:在加有糖和糖精的食品中,微量的乙基麦芽酚就可以增加糖的甜味而克服糖精的苦味。
三、乙基麦芽酚的增香效果:乙基麦芽酚能对某一成分的香味起增效作用,在肉、蛋、奶食品中效果显著。
例如把它加在肉制品中,能够和肉中的氨基酸起作用,明显增加肉香。
对水果制品可根据水果的不同风味增香。
加在各种天然果汁配制的原料中能明显提高果味。
加入饮料中,可抑制苦、酸味。
加入以糖精代替糖的低的低热或疗效食品和饮料中,也可使糖精所产生的一种滞后的、较强的苦味大大减少,同时获得最适宜的甜度,口感也由粗糙变得圆润。
乙基麦芽酚对涩味和苦味有消杀作用,对食品的原有的甜味有增效作用,所以,在生产番茄等蔬菜类、果酱类食品时,可使食品味道改善。
乙基麦芽酚现已广泛用于调和香料、饮料、乳制品的增香。
乙基麦芽酚有风味“乳化作用”,可以使两个以上的风味更加协调,使食品产生更圆熟的风味。
使整体香味更统一,产生令人满意的特征风味。
例如:在勾兑果酒时,由于其果味不明显而酒精味强烈,不易为消费者接受。
然而在这种酒中加入乙基麦芽酚,可使酒精味缓和而果味明显突出,并使两者合成一体,产生了很好的风味。
乙基麦芽酚对山楂酒、葡萄酒的增香效果也很好。
又如,国外某些食品公司为缓和巧克力香的刺激性,以前是加入香草醛类,但它会带来异味,现在用乙基麦芽酚代替香草醛,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乙基麦芽酚还具有抗菌、防腐性能。
能有效延长食品储存期。
乙基麦芽酚水溶液有弱酸性,遇碱生成盐,因此,乙基麦芽酚在酸性条件下增香效果好,随着PH值升高,香气减弱。
乙基麦芽酚对咸味无作用。
乙基麦芽酚作香味增效剂使用,用量较小,一般的添加量在0.003%,有时仅几个ppm就有效,用量过多就会使产品有焦糖味。
由于有些乙基麦芽酚同系物在非常低的使用浓度就能极为有效地起作用,所以在添加于食品时,要精确的称取或先调成浓度在0.5%以下的储备液,再按配方的最佳浓度加入食品。
为了防止其升华损失,应选择工艺中损失最小的温度加入,而且要充分混合,以保证最终产品中增香剂的分布均匀。
特别提示:1、生产上使用一般是在生产工艺的加热的后期加入,如饮料、烘焙食品、冷饮、酒类中与香精一起添加。
2、由于乙基麦芽酚溶液容易和铁生成络合物,颜色变红,故溶液不宜与铁器接触,应保存在玻璃或塑料容器中。
作用与用途:乙基麦芽酚是一种安全无毒、用途广、效果好、用量极少的理想食品添加剂,是烟草、食品、饮料、肉制品、海鲜、香精、果酒、日用化妆品等良好的香甜味增效剂,对食品的香味改善和增强具有显著效果,对甜食起着增甜作用,且具有抗菌、防腐性能,能延长食品储存期。
盾旗压滤机(,压滤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厢式压滤机)椒红Paprika Oleoresin (Paprika Extract)别名辣椒红色素、辣椒油树脂编码GB 08.106;INS 160C性状深红色粘性油状液体。
依来源和制法不同,具有不同程度的辣味。
在石油醚(汽油)中最大吸收峰波长为475.5nm,在正己烷中为504nm,在二硫化碳中为503nm和542nm,在苯中为486nm和519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