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庙水利枢纽坝线和坝型比较
水坝的分类

水坝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法,主要有:1. 按结构与受力特点可分为:●重力坝●拱坝●支墩坝●预应力坝2. 按泄水条件可分为:●非溢流坝●溢流坝3. 按筑坝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土石坝●砌石坝●混凝土坝●橡胶坝等4. 按坝体能否活动可分为:●固定坝●活动坝5. 按坝工技术历史发展的进程可分为:●古代坝●近代坝●现代坝就上述分类,浅谈以下:★在第1种分类中,所列各坝型的受力特点是众所周知的,但它们蕴蓄的“年龄”差异,并不一定为众人所注意。
拱坝和支墩坝是在重力坝出现大约3000年之后才问世,预应力坝还要再晚大约1500年。
由于重力坝给人们的印象是根深蒂固的,即使到了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了有理论指导设计的近代拱坝,但科学家仍只承认重力坝是正统的坝型,而认为拱坝设计是离经叛道之举。
“拱坝”作为一个正式的坝工术语,是迟至1910年才由莫里森(Morrison)和布罗迪(Brodie)在其著作《砌石坝设计》(Masonry Dam Design)中首次提出。
拱坝、支墩坝和预应力坝虽然比重力坝年轻得多,但在坝工历史上都充分展示了它们的生命力。
★在第3种分类中所列的土石坝,实际上也是一种“重力坝”,只是人们没有有意去想它是重力坝,习惯上也不那么称呼罢了。
★在第3种分类中,本文特意将砌石坝排在混凝土坝之前,是因为其“资历”比混凝土坝老得多。
砌石坝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8世纪,也门的马里卜(Marib)坝就开始用以石灰为胶结材料的灰浆砌石铺面。
进入初世纪之后,罗马人在西班牙筑坝时就开始使用在整个坝断面中用灰浆砌筑块石的施工方法,浆砌石坝应运而生。
19世纪20年代发明了水泥。
自19世纪中叶起,以石灰为胶结材料的灰浆便逐渐为水泥灰浆所代替。
到19世纪后期,在砌石坝工程中又逐渐用水泥混凝土①部分地代替石料建造坝体。
不过当时人们还以为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不如块石,只是在坝体内强度较低的部位才用水泥混凝土。
后来又发展到用水泥混凝土来填塞石块间的空隙,石块用量逐渐减少,进而形成了“蛮石混凝土坝”。
洪屏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布置优选论述

洪屏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布置优选论述冯仕能;李幼胜【摘要】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库区为一四面环山的天然盆地,在其南侧狮子口以及西南侧、西侧的两条副沟设置主坝、西南副坝、西副坝而形成.下水库在秀峰河丁坑口下游筑坝形成,电站发电引水系统采取地下厂房中部开发方式;工程地处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电站枢纽布置充分考虑了环境景观设计.【期刊名称】《水力发电》【年(卷),期】2016(042)008【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枢纽布置;工程特点;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作者】冯仕能;李幼胜【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122;江西洪屏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江西靖安3306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22;TV743(256)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洪屏电站”)位于江西省靖安县境内,紧靠江西省用电中心,距南昌、九江、武汉直线距离分别为65、100 km和190 km。
鄂赣联网的500 kV输电线路从洪屏电站附近通过。
工程地理位置较好,接入系统方便,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指标优良。
洪屏电站为周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推荐按分期开发,一期装机容量为1 200 MW,终期装机规模为2 400 MW。
电站建成后,在电网中承担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和事故备用等任务。
电站一期以500 kV一级电压等级接入系统,出线一回接入江西500 kV梦山变电站,并预留2个出线间隔。
设计年发电量17.43亿kW·h,年发电利用小时数为1 453 h。
电站枢纽建筑物主要包括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洞室群和地面开关站等。
工程招标和施工图阶段,根据洪屏电站工程的特点,对其上水库库底防渗形式、主坝坝轴线以及开关站位置进行了优化调整,以确保工程安全。
洪屏电站工程自然条件优越,上水库成库条件好,库容大,主坝、两座副坝规模小,库盆防渗主要位于坝前;下水库为流域规划的站址,具有库容大,调节能力强的优势;电站水头高,输水系统距离短,距高比小,地下厂房及主变洞工程地质条件优良。
吉林省柳河县大迫子水库工程坝型比选设计

59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工 程 技 术1 工程概况拟建的柳河县大迫子水库位于柳河县安口镇大迫子村,坝址坐落于一统河上。
工程主要由土坝、砼挡水坝、溢流坝、取水阀室及供水管线组成,水库总库容为2227×104m 3,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砼挡水坝、溢流坝、土石坝、取水阀室及供水管线级别为3级,管线附属建筑物级别为4级。
砼挡水坝、溢流坝、土石坝、取水阀室的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
2 坝型比较分析坝型比选根据坝址处地形地质条件,当地建筑材料情况、施工条件等综合因素分析确定,现将地形地质条件及建筑材料简述如下:(1)地形地质条件。
坝址区主要地貌类型为:漫滩和低山丘陵。
漫滩分布在河道两侧,滩面较平坦,宽度约550m,地面高程为385~390m,覆盖层岩性为低液限粘土、级配不良细砾,厚度0.8~5.0m,低液限粘土层较薄且分布不连续,不具备天然水平防渗条件,下部为砂岩,其中全风化砂岩厚度2.6~9.1m,强风化砂岩厚度为1.1~8.1m,弱风化砂岩厚度>19.0m。
低山丘陵连续分布于河道两侧,左岸地面坡度较陡,坡度一般为20°~45°,右岸相对较为平缓,坡度为3°~5°,表层岩性为混合土碎石、碎石混合土,厚度1.2~8.5m,下部为砂岩,其中左岸基岩局部裸露。
(2)建筑材料情况。
粘土料:位于大迫子村西侧岗地上,地势相对较平缓,岩性主要为黄褐色的低液限粘土,储量质量满足要求。
开采方便,运距3.5km,有乡道及公路通往坝址区。
砂砾料和砼粗骨料:位于三统河桥下的老魏砂场,为商品料场,沿河道采用机械进行采取。
与坝址区有水泥路相通,运距21km,交通条件好,储量丰富。
块石料、碎石料:位于安口镇刘家街的顺达石场,为商品料场,据坝址区运距为20km,有水泥路与坝址区相通,交通条件便利。
燕山水库大坝坝线方案比较

燕山水库大坝坝线方案比较
吴昊
【期刊名称】《水电能源科学》
【年(卷),期】2009(27)6
【摘要】针对燕山水库三条较为合适的坝线方案,考虑地形、地质、工程布置、投资、移民、施工等诸多因素优选最优坝线方案。
阐述了各坝线的地形与地质条件,分析了各坝线对建筑物工程布置的影响,并比较了各方案的优缺点,最终优选Ⅱ坝线方案。
【总页数】3页(P94-96)
【关键词】坝址;坝线比较;地质条件;工程布置;综合分析
【作者】吴昊
【作者单位】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2;TV221.2
【相关文献】
1.庞庄水库除险加固二期工程大坝坝型方案比较 [J], 韩晓红
2.山塘、小型水库土坝坝体防渗技术方案比较分析 [J], 杨远华
3.鸡西市青龙山水库拦河坝坝型方案比较 [J], 王亚东
4.希尼尔水库大坝坝基防渗设计方案比较 [J], 黄勇
5.碧湖水库大坝坝线方案比选分析 [J], 郑小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里窄冲水库坝型的选择

龙里窄冲水库坝型的选择张思远【摘要】对于水利工程,枢纽建筑物的位置和形式的选择是关键之一.在此就以窄冲水库为例,就水库坝型坝线的选择进行初步的探讨.经综合比较分析认为,推荐坝型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期刊名称】《黑龙江水利科技》【年(卷),期】2012(040)007【总页数】2页(P225-226)【关键词】水库;面板坝;重力坝;坝型;选择;坝线【作者】张思远【作者单位】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阳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97.2+5窄冲水库位于龙里县城西南民主乡的朵花河上,朵花河属乌江水系清水河流域独木河支流打草河上游。
朵花河发源于龙里县西南沙拉岩,自西向东于龙里县城西汇入独木河。
坝址位于窄冲村寨下游约300.0 m的朵花河河段上。
左岸上、下游均有冲沟发育,地形较破碎,且有一丫口发育,丫口地表高程1 216.5 m,受冲沟切割及丫口发育影响,左岸山体较单薄,为一孤立山峰,山顶高程1 232.11 m,在正常蓄水位1 220 m高程时,山体长50 m左右;右岸山体雄厚,地形较完整。
受左岸上、下冲沟制约,可选建坝河段河谷长约200.0 m,正常蓄水位时左岸山体长50 m左右,因此坝线选择余地不大,具有唯一性。
坝址河谷为“U”型横向谷,底宽80~90 m,在正常蓄水位1 220 m时,河谷宽205.2 m,宽高比3.31。
河床高程1 158 ~1 160 m,河床及两岸阶地冲洪积粉质黏土及砂卵石层厚2~6.3 m,下伏基岩主要为泥质白云岩及灰质白云岩,缓倾下游,倾角5°左右,且有泥岩夹层发育,垂直强风化深度4~8 m,弱风化深度14~17 m,坝基弱风化岩体以AⅢ2类为主夹CⅣ类。
根据坝址地形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后,拟选面板堆石坝和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两种坝型进行比选。
水库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左、右坝肩坐标点分别为XA=2 919 608.693 6 m,YA=384 774.240 5 m,XB=2 919 486.199 7 m,YB=384 962.093 3 m,坝轴线方位角123.107°。
成县城区供水磨坝峡水库枢纽布置方案比选

岩, 该岩石 强度 高, 成形条件好 , 开采运输 条件好, 工程所 需的混
凝土骨料拟从南河及 青泥河河床砂砾料开采 ,针对磨坝峡水库 坝料 的储量及分布特 点, 结合坝址区的地 形地 质条件, 初步按 不
作者简介 : 汪 军( 1 9 6 8 - ) , 男, 甘 肃兰州人 , 工程 师, 主要从 事水利水 电工程设 计。
一
、
工程概述
㈢地质条件
面板坝趾板的布置尽量避开发育不 良的断层
成县城 区供水磨坝峡水库工程 ,位于甘肃省成县南河主流
沿河 与支 流 二 郎河 的交 汇 处 下游 2 0 0 米处 , 坝 址 以上 河 长 2 8 . 7 千
压砼 重力坝 的坝基岩体要进行固结灌浆 ,对坝 基、坝肩 透水率
q >3 L u 的岩 体 均 应 进 行 帷幕 灌浆 。
兰、 两坝型 的布置及 比选
面 板 堆 石 坝 大 坝填 筑 所 用 块 石 料 采 用 下 游 右 岸 的石 炭 系 灰
米~3 5 O 米, 两岸均分布较厚的坡积物, 从地形地质 、 技术经济条 件分析, 不适于布置挡泄水建筑物 。再往上游超过主 、 支流汇合 口以上 , 因南河主流 沿河多年平均流量为0 . 9 7 立 方米 / 秒, 支 流
属Ⅱ I 等 中型工程。
河 道 的来 水 量 、 坝 址 的 地 形 地 质 条 件 进 行 比较 , 磨 坝 峡 水 库 只 有 一 个坝 址 可 供 选 择 , 即 位 于 南 河 主 流 沿 河 与 支 流 二 郎河 的交 汇 处 下 游 约 5 O 米~5 0 0 米 河段 。 再 往 下 游, 河 谷 地 形 已较 为 开 阔 , 主河 道宽约5 0 米 ~7 O 米, 河 谷宽2 0 0
斧子口水利枢纽坝型选择及枢纽总体布置

斧子口水利枢纽坝型选择及枢纽总体布置马品君【摘要】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general layout and dam type selection of Fuzikou Hydraulic Complex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project. Guilin is a famous tourism city, so abundant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s was conducted to make the selected scheme more rational,with full attention being paid to the in-fluence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reat efforts were also made to achiev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and ecology.%分析了斧子口水利枢纽坝址的工程地质条件,论述了坝型选择及枢纽总体布置情况,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桂林市作为著名旅游城市的特点,在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时进行了充分的方案比选,使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方案更具合理性,同时在设计中也充分考虑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做到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和谐统一。
【期刊名称】《广西水利水电》【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5页(P71-75)【关键词】枢纽布置;坝型选择;斧子口水利枢纽【作者】马品君【作者单位】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11 工程概况斧子口水利枢纽是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之一,水库正常蓄水位为267 m,防洪高水位268 m,校核洪水位368.75 m,汛期限制水位254.4 m,总库容1.88亿m3,防洪库容0.89万m3,调节库容1.65亿m3,电站装机容量15.0 MW。
水库大坝工程知识点总结

水库大坝工程知识点总结水库大坝工程是指利用大坝拦截和储存水资源,用于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一种水利工程。
水库大坝工程的建设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水库大坝工程的知识点掌握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从水库大坝工程的概念、分类、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和介绍。
一、概念水库大坝工程是指在江河、湖泊、山谷等地形中修筑混凝土或土石方坝,以围堵河流,形成人工湖泊或水库,用以蓄水、防洪、发电或供水的工程。
水库大坝的主要功能包括:蓄水调洪、供水、发电、灌溉、航运和防洪。
水库大坝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大坝本体、泄洪设施、水库底部、取水口、泵站、输水管线、调幅设施和水利枢纽等。
二、分类按照大坝的材料和结构型式不同,水库大坝可以分为混凝土大坝、土石坝和重力坝等。
1. 混凝土大坝混凝土大坝是指由混凝土建造的大坝。
混凝土大坝有重力坝、拱坝、泄水坝、堆砌坝等类型。
优点:抗水、耐腐蚀、抗冲刷、耐久性好。
缺点:施工难度大、成本高。
2. 土石坝土石坝是指由土石料物料性质作为主体材料,辅以其他材料施工而成。
优点:施工简便、成本低、渗流性好。
缺点:不耐冲刷。
3. 重力坝重力坝是指依靠坝体自身重量抵抗水压来拦截水的大坝。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施工容易。
缺点:对坝基要求高。
按照用途不同,水库大坝可以分为蓄水型、发电型、灌溉型、防洪型等。
1. 蓄水型蓄水型水库大坝主要用于蓄水、供水等功能。
蓄水型水库大坝应具有大的蓄水容量、稳定性好和水质等特点。
2. 发电型发电型水库大坝主要用于发电。
发电型水库大坝应具有较大的水头、大的流量和良好的水能资源等特点。
3. 灌溉型灌溉型水库大坝主要用于灌溉作物。
灌溉型水库大坝应具有稳定的水源、灌溉面积大和输水效率高等特点。
4. 防洪型防洪型水库大坝主要用于防洪。
防洪型水库大坝应具有大的蓄水容量、泄洪设施齐全和响应迅速等特点。
三、设计水库大坝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坝和附属设施结构设计、水利枢纽设计、防洪工程设计、水库环境与生态保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方案 的溢洪道均 由右岸 天然沟槽 扩挖而成。 溢洪道全长 264 其控制段中心线与坝轴线交 0 .9m, 角为 1 .。出口与下游河道夹角约 4 。 0 3, 0。溢洪道控 制段采用宽顶堰 , 1 , 共 孔 闸孔尺寸 8m× 宽 × 6m(
砼重力拱坝选择单曲拱坝方案 , 拱坝上游面直 立, 下游面接近抛物线 , 为定 圆心 、 定外 半径等截面 单曲拱坝。坝顶高程为 23 5m, 2 . 坝底建基 面高程
1 3
黎志键 , 允元 , 岑 孙
萍: 大庙水 利枢纽坝线和坝型比较
22 施 工条 件 比较 .
() 施工导流条件 : 1 因河床 狭窄 , 阶段两坝 本 线各坝型方案均考虑隧洞导流方式 , 施工方法相差 不大, 但下坝线开挖量大于上坝线 。施工导流费用
中心角分别为 9 。 2 .7 , 2和 8 8 。左右基本对称 , 上游面 外 弧半径 16 5m。坝顶 弧 长 1 1 0 m, 高 比 0 . 7 . 弧 32 , .0 坝底宽 1 .1 l拱顶厚 3 0m, 7 7 l r, . 厚高 比为 0 .
2 1 2 下坝 线 ..
化砂岩 、 硅质砂岩 ,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4 a属中 0MP , 硬岩。弱风化线 下限埋深 05 9m, 下微风化岩 —. 其 体则呈浅紫红色, 砂质结构, 厚层. 块状构造 , 岩石单 轴抗压强度 9 .7MP , 4 0 a属坚硬岩 , 岩体完整 。上下
1, T 最大坝高为 6 . 坝顶总长 17 5 I 35m, 0 .4 m。 根据河床宽度和泄洪要求 , 溢流坝布置于河床 及 右岸 侧 。 拦 河坝左 岸 为非 溢流 坝段 , 5 .4m, 顶 宽 长 1 5 坝 30m, . 下游坝坡 107 , :.5上游坝坡 10m 高程 以上 8 垂直 ,8 10m高程 以下为 10 1 。河床及右岸为溢 :.5 流坝段 , 5 溢流坝为坝顶开敞式 , 长 6m, 坝下采用底
重力拱坝泄洪采用坝顶开 敞式 , 溢流前缘总宽 5 . 溢流堰顶高程 2 0 O 即水库正常蓄水 2 5m, 2 .0m( 位)溢流堰下游设反弧段和挑流鼻 坎 , , 使泄洪水 流 尽可能挑离坝脚。重力拱坝下游设 置人工水垫塘 , 水垫塘 由二道坝雍水而成。本方案主要工程量 : 土 石方开挖 18 万 m , .5 3砼浇筑 5 5 万 m , .1 3浆砌石砌
( 二道坝 )发 电引水隧洞 、 、 电站厂房及开关站等。为 充分利用山区河道落差大的特点 , 电站厂房布置在 坝下游 15k . m处的河床左岸 , 通过隧洞引水发 电,
发电厂房不影响坝线 、 坝型比选。
【 收稿 日期】 21.5 4 01 - 00 [ 作者简介】 黎志键 (94 , , 15 一)男 广西梧州人 , 广西水利 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 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 和设计工作 。
130m, 大 坝高 为 6 . 含 填 塘 )最 大 、 6 . 最 o 5m( , 最小
】 4
高)堰顶高程 24 0m, , 1. 堰顶设平 板工作闸门和检 修闸门各一道 。进水渠采用等底宽梯形断面渠道 , 底宽 8 长 3 .3 m, 36 m。泄槽段总长 12 8 由直 7 .6 m, 线段、 陡坡段和鼻坎段组成 , 通过 出口挑流消能工将 下泄水流挑至河道中部 。 36 坝型比较结论 .
Ⅳ等 , 主要建筑物按 4级、 次要建筑物按 5 级设计。 大坝按 5 年一遇洪水设计 ,0 年一遇洪水校核。 0 50 坝址河谷呈“ ” , V 型 两岸为对称 的弱风化砂岩 , 河道平 直 , 河床 宽约 2 河床 高程 19 511 2 0m, 6 . —7 .
m, 坡 约 4 。 0 , 岸 0一 。基岩 出露 , 性 为厚 层. 状 弱风 Biblioteka 5 岩 块1 工 程 概 况
大庙河发源于广西上林 县大明山东南麓 , 是清 水河支流( 属于红水河水系)地处广西暴雨多发区。 , 坝址位于上林县巷贤镇西南侧 的大庙河中下游 , 距 巷贤镇约 4k m。大庙水利枢纽是一座 以灌溉 、 电 发 为主 , 兼顾供水 、 防洪、 水产养殖和旅游观光等综合 利用工程。大庙水库作为大龙洞灌区的重点补充水 源, 与大龙洞灌区联合调度 , 可新增和改善巷贤灌片 和宾 阳清平灌 片 约 3万 亩 耕地 。 同时 , 庙 水 电站 大
坝线 相 距 3 0m。 0
枢纽 主要建 筑物包括拦河大坝及人 工水垫塘
下坝线河床高程 17 1 河床宽 1 河谷也 6 . m, 8 m, 是“ ” V 型河谷 , 山高坡陡, 左右两岸地表 自然坡度分 别是 4 。 5 。地质条件与上坝线相 当, 1和 0, 两岸覆盖 层厚 61 — m。岩层倾 向下游 , 0 倾角较平缓 , 对坝体 及坝肩抗滑稳定不利, 同时左岸岩溶较发育 , 并有断 层经过 , 经防渗处理后 , 可满足 中、 高砼重力坝和砼 面板堆石坝的要求 。由于左右两岸坡度较 陡, 存在 高边坡问题 , 且开挖方量较大。 坝区基岩出露 , 土料匮乏 , 且坝区附近也没有足 够数量和质量要求的粘土料源 , 所以上、 下坝线土坝 方案均不成立。上、 下两坝线工程地质条件 , 均可以 布置 砼 重力 坝 、 拱 坝 和砼 面 板 堆 石坝 。对 于砼 双 砼 曲拱 坝 则上 坝线 优 于下坝 线 。
筑 O3 .4万 。
3 3 砼双 曲拱 坝方 案 .
砼双 曲拱 坝方案坝顶高程为 2 3 5m, 2 . 坝底建 基面高程 150 最大坝高 5 . m( 6 . m, 8 5 含填塘)最大 , 中心角 8 .。 35, 最大外 、 内弧半径分别是 15 0m和 0 . 12 0 最小中心角 6 .。最/ # 、 0 . m; 32 , , l 内弧半径分别 b- 为 4 . 和 3 . 左 右 基 本 对 称 。 坝 顶 弧 长 5 0m 5 0m, 12 9 弧高 比29 0坝底宽 1 . 拱顶厚30 5 .4 m, .7 , 00 m, . m, 高 比 0 14 厚 .9 。 双 曲拱坝泄洪采用坝顶开敞式 , 流前缘总宽 溢 5 . m, 2 5 溢流堰顶高程 20 O 即水库正常蓄水 2 .0m( 位 )溢 流堰下 游设 反 弧 段 和 挑 流 鼻 坎 , 泄 洪水 流 , 使 尽 可能 挑离坝 脚 。双 曲拱 坝 下 游 设 置 人 工水 垫塘 ,
广西水利水 电 G T RR P L E XWA E E AC S& H D O O RE G N E I G 013 Y R F WE N IE RN 2 1( )
・
规划 设计 ・
大庙水利枢纽 坝线和坝型 比较
黎 志键 岑 允元2孙 , ,
(. 1 广西水利 电力 职业技术学 院 , 广西 南宁
流消能, 消力池长 1 5m。 本 方 案主要 工程 量 : 土石方 开 挖 2 2 .8万 m3砼 , 浇 筑 77 .7万 m3 。
3 2 砼重 力拱 坝 方案 .
堆石坝 占据整个河床 , 坝顶总长 18m, 1 最大坝 高 5 . 坝顶路面高程 2 3 5m, 85m, 2 . 坝顶 宽 4 5m, . 防浪墙顶高程 2 4 7m, 2 . 上游坝坡 为 1 14 下游坝 :. , 坡 1 12 ( 置 45m 宽 的“ ” 形上 坝 公 路后 的 :.5设 . 之 字 平均 坝坡 1178 。 :.8 )
2 坝 线 比较
2 1 坝 线地 质条 件 比较 . 2 1 1 上 坝 线 ..
上坝线河床高程 112 河床宽约 1 . 河 7 . m, 73 m, 谷为“ ” V 型谷 , 山高坡 陡, 右岸地表 自然坡度分 左、
( 装机 12 .6MW) 的建设 , 对上林县的供电紧张局势 也有一 定 的缓 解作用 。大庙 水库正 常蓄水 位 2 0 2 m, 总库容 85万 m , 9 3属小 ( ) 1 型水库 , 工程等别 为
别是 4 。 4 。 5 和 4。两岸基岩裸露 , 较完整 , 抗侵蚀能力 较强 。岩性为厚层一 块状砂 岩、 质砂岩 。河床 出露基 硅 岩为弱 风化砂岩 , 两岸弱风化线下 限埋深07-.0mo .053 距离坝线下游 2-0m的右岸 山坡 镶嵌着两座馒 头型 5, 1 小山包 , 山顶高程分别为 255m和 287m, 5 . 6. 由于小 山包的存在 , 山包临河侧 山坡陡峭, 自然坡度达 7。 5 。 小山包与原山坡之间形成一道天然沟槽, 沟槽大体上 与坝轴线垂直 , 底地表高程从坝线处 的27 0 槽 2 .5m 逐渐下降至 2 09 对布置溢洪道十分有利。 1 .8m,
3 1 3。
( 导流隧洞和围堰投资) 高于上坝线。 () 施工渡汛方案 : 2 砼坝( 重力坝 、 拱坝) 以 可
预留缺 口渡汛。砼面板堆石坝可在第一个枯水期末 将坝体全面填筑至 15m高程后 , 20m高程的 9 以 0 临时挡水断面进行拦洪渡汛 , 坝面不过水 , 此时坝体 填筑高峰强度为每月 51 万 m3 .2 。 ( ) 土石方平衡 : 3 砼坝 ( 重力坝、 拱坝 ) 坝基开 挖土石方全部运弃 , 堆石坝坝基土方 、 漂卵石覆盖层 清挖不能用于坝体填筑, 溢洪道开挖方量 中, 强风化 下部 、 弱风化 、 微风化等部份可用于填筑坝体 , 、 上 下 坝线可用量分别 占其堆石坝体主、 次堆石 区总方量 的 1 %和 2 %。经 土 石方 平 衡 利 用 规 划 和 施 工 组 9 8 织设计 , 溢洪道开挖可利用料可通过 多个工作 面开 挖 来满 足筑 坝进 度要 求 , 转 运 。 无需 () 施工布 置条件 : 4 大庙河 峡谷两 岸地形 陡 峻, 主要 生产 生 活服务 设施 布 置在 峡谷 出 口段 附近 , 下 坝线 靠近 峡谷 出 口, 以下 坝线 施 工 布 置 条件 略 所 优 于上 坝线 。 2 3 坝线 比较结论 . 通过上述地形、 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等综合分 析 比较 , 坝线 的工程 地 质 条 件 及 地 形 条 件 和 施 工 上 条件较好 , 故推荐上坝线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