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产分析-精选
生产过程分析明细

生产过程分析明细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生产过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企业可以找到改进和优化的空间,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对生产过程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确定目标和范围生产过程分析首先需要明确分析的目标和范围。
确定分析的目标有助于明确分析的重点和方向,范围确定则可以避免分析范围过于广泛而导致困扰。
通过明确目标和范围可以使得分析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
二、搜集数据搜集数据是生产过程分析的基础工作。
数据搜集可以通过观察和实地调研、文件资料的查阅、系统记录的分析等方式进行。
在搜集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确保分析的结果具有可靠性。
三、制定分析计划在搜集到数据后,制定一个合理的分析计划是必要的。
分析计划包括分析方法、工具和时间安排等内容。
根据分析目标和数据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如流程图、鱼骨图、柏拉图等。
分析计划的制定有助于提高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进行过程分析根据制定的分析计划,开始进行生产过程的详细分析。
可以从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观察和记录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情况,包括人员安排、流程操作、设备使用等。
在分析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和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五、识别问题和优化方案基于对生产过程的详细分析,可以识别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通过问题的识别,可以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
优化方案可以包括改进工艺流程、优化设备配置、提高员工技能等。
通过优化方案的实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六、实施改进在制定了优化方案后,需要进行实施。
实施改进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时间表,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改进措施能够顺利推进。
在实施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改进效果,并及时调整和修正。
七、监控和评估改进措施实施后,需要进行监控和评估,以确保改进效果的持续和稳定。
可以通过设立关键绩效指标、定期检查和评估等方式进行监控。
通过监控和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生产流程分析

生产流程分析生产流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的一系列操作和活动的过程。
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可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进而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进行生产流程分析时,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评估,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首先,生产流程分析需要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梳理和归纳。
这包括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验、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和流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每个环节的时间、成本、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记录,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改进。
其次,对生产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
这包括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浪费、重复、瓶颈等问题。
通过对生产现场的实地观察和数据的收集,可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诊断,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影响因素。
接着,针对生产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这包括对生产流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人员的技能水平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最后,对改进措施进行实施和跟踪。
一旦确定了改进措施,就需要对其进行实施和跟踪,以确保改进效果的实现。
这包括对改进措施的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综上所述,生产流程分析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诊断,可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对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和改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课件

局限性
临时解决方案仅针对表面 问题,可能无法解决根本 原因。
根本原因解决
深入分析
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找出根 本原因。
长期效益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降低类似问题的 发生频率。
方案制定
根据根本原因制定解决方案,确保问 题不再发生。
预防性措施
预防策略
采取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 降低生产故障的风险。
定期检查
详细描述
流程图在生产问题解决中具有重要作用,可 以帮助分析人员全面了解生产过程的流程和 逻辑关系。通过流程图,可以直观地看到生 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从而找到相应的解 决方案。此外,流程图还有助于优化生产过
程,提高生产效率。
PART 05
生产问题解决案例研究
案例一:设备故障问题解决
总结词
快速响应、技术分析
质量检测、追溯分析
产品质量问题需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追溯分析找出原因,采 取有效措施解决。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持续改进、客户反馈
根据客户反馈持续改进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 意度。
案例四:生产安全问题解决
安全培训、隐患排查
输入 标题
详细描述
针对生产安全问题,需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安全 意识。同时,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并解 决安全隐患。
详细描述
设备故障导致生产线停滞,需立即组织技术团队进行故障诊断,分析 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修复设备,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总结词
预防措施、定期维护
详细描述
为预防设备故障,应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保养, 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案例二:生产效率低下问题解决
总结词
精选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计划

思考:不同的策略对库存和产能的影响?
趋势性季节性 随机性 周期性
三、需求的特征
1 预测的特点
预测很难100%准确在预测中应该包含一个预计的错误范围预测产品大类要比预测具体某款产品更准确预测近期的比预测远期的准确预测方法定性分析 Nhomakorabea定量分析
内部分析法
外部分析法
2 数据准备和收集
ERP 阶段供应链信息集成
1 ERP&MRPII的比较
ERP除了MRPII已有的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功能外,还有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存货、分销与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ERP与MRPII在技术要求,如:用户界面、相关数据库、四代语言使用、计算机软件开发工具、客户/服务器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从系统功能上看,ERP虽然只比MRPII增加一些功能子系统,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子系统的密切联系以及配合与平衡。正是这些子系统把企业所有的制造场所、营销系统、财务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多工厂、多地点的跨国经营运作传统的MRPII把企业归类为几种典型的生产方式来管理,例如:重复制造、批量生产、make-to-stock、make-to-order等,对每一种类型都有一套管理标准。ERP则能很好地支持和管理混合型制造环境MRPII是通过计划的及时滚动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的,他的实时性较差。ERP强调企业的事前控制能力。
计划员扮演的角色就像绿茵场的哪个位置?前锋?中场?后卫?守门员?
提问
生产计划的目标是什么呢?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生产计划导论第二章 产品计划与预测 第三章 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第四章 产能计划与车间排产计划第五章 生产进度控制第六章 物料管理与库存控制
一、生产模式的分类
生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生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引言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如产品质量不达标、生产效率低下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率,因此必须对生产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本文将探讨生产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指导。
生产问题分析问题识别与定义首先,我们需要准确识别和定义生产问题。
这需要从各个方面收集详细数据,并与生产目标进行对比。
常见的生产问题包括:产品质量不合格、生产效率低下、设备故障频发等。
数据收集与整理为了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数据、设备运行情况、员工绩效等。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蛛丝马迹。
根本原因分析针对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分析方法进行根本原因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矛盾矩阵:通过建立问题和可能原因之间的关联关系矩阵,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五力分析:通过对供应商、顾客、替代品、竞争者和自身的力量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关键原因。
•故障树分析:通过对设备故障原因进行逐层展开的方式,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问题解决策略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
解决策略可能包括:•人员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规范,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工艺改进: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不合格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
•设备维护: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过程优化: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消除瓶颈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解决方案实施方案制定在确定解决策略后,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该具体明确,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时间计划和责任人等。
方案实施解决方案的实施是问题解决的关键步骤。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参与和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监控与评估在解决方案实施后,需要进行监控和评估。
通过对解决方案执行情况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3无机非金属材料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试分析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各有什么优点? 提示: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比较: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具有性质稳定,抗腐蚀耐高温等优点,但质脆,经不起热冲击。新型无机非金属材 料除具有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优点外,还有某些特征如:强度高、具有电学、 光学特性和生物功能等。
3.(2020·宝鸡高一检测)SiO2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有反应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硅酸盐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可用盐酸除去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中少量的碳酸钙 D.普通玻璃是由纯碱、黏土和石英砂制成的,具有固定的熔点 【解析】选C化硅与碳 反应生成硅单质的反应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光导纤维的 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故B错误;碳酸钙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钙和水以及二氧化碳, 二氧化硅和盐酸不反应,可以用盐酸除去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中混有的少量碳酸 钙,故C正确;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玻璃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 故D错误。
提示:与氢氟酸反应产生氢气,体现了硅的金属性,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体现了硅的非金属性。
2.硅的制备 (1)自然界中硅能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形式存在吗? 提示: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与氧化合,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 酸盐的形式存在,不能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2)用焦炭在电炉中隔绝空气还原SiO2制取粗硅时,为什么生成CO而不是CO2? 提示:制取粗硅时,工业生产中使用过量焦炭,发生反应C+CO2 2CO,因而产物 为CO。
(3)硅的还原性强于C,为什么C能从SiO2中还原出Si? 提示:反应2C+SiO2 Si+2CO↑之所以能发生,是由于该反应是高温条件下固 体间的反应,生成的CO脱离反应体系,从而使反应能继续进行。
生产计划分析

生产计划分析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生产计划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合理的调整措施,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对过去一段时间的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实际生产情况和计划生产情况,可以发现是否存在生产计划执行偏差的情况。
如果存在偏差,需要进一步分析偏差的原因,是由于生产设备故障、人力资源不足、原材料供应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的,还是由于生产计划制定不合理、生产过程管理不到位等内部因素造成的。
只有找准了问题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
其次,需要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生产计划进行分析。
根据市场需求、企业资源情况、生产能力等因素,合理制定生产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避免盲目跟风或者盲目扩张,导致生产计划执行困难或者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
同时,需要根据市场变化、竞争对手情况等因素,灵活调整生产计划,确保企业生产活动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
最后,需要对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对生产进度、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比如,生产进度是否存在滞后情况,产品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成本控制是否做到了最优化等方面。
只有通过数据分析,才能客观地评估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综上所述,生产计划分析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产计划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合理的调整措施,确保企业的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希望企业能够重视生产计划分析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生产计划的执行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思考题——精选推荐

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1、什么是生产率?为什么说生产率是衡量生产系统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2、提高生产率有什么重要意义?3、如何理解质量与生产率的关系?为什么说两者是同步发展的?4、什么是生产率管理?5、生产率测定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6、生产率分为哪几类?其含义是什么?写出单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因子的作用。
7、试述影响国家和部门生产率的因素。
1)人力资源2)科技水平3)宏观管理等8、试述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因素和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9、何谓单要素生产率?11、为什么要测定动态生产率?12、何谓多要素生产率?13、试列举制造企业应用工业工程提高生产率的若干常用方法。
第二章工业工程概述1、现代IE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2.I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3.注重人的因素是IE区别于其他工程学科的特点4.IE的重点是面向微观管理5.IE是系统优化技术2、1989年美国工业工程学会提出的IE定义中,对现代IE的职业目标和所用的知识表述如何?3、IE与其他专业工程学科有何不同,其主要特点是什么?4、试说明IE与管理的主要区别。
5、生产的含义和系统概念如何?6、什么是工业工程(IE),试用简练的语言表述IE的基本定义。
7、IE学科的性质如何?怎样理解这一性质?8、IE学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如何理解IE的本质?9、什么是意识?为什么说“掌握IE方法和技术是必要的,而树立IE意识更重要”?10、IE的基本功能是什么?11、IE的学科范畴包括哪些知识领域?列举IE的主要相关学科。
12、试述传统IE与现代IE的含义和关系。
13、简要说明IE的发展历程。
14、工业工程的目标是什么?15、与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相比,IE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有何特点?16、工业工程师要求具备什么知识结构?17、IE知识和技术内容十分丰富,为什么强调应用上的综合性和整体性?18、企业中的IE活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第三章工作研究1、试说明作业系统的构成因素有哪些?并说明这些因素对作业系统的影响程度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作业系统主要由原材料、生产设备、能源、方法和人员等组成,其目标表现为输出一定的产品或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会成本(租金收益)
25000 小计:110000
- 10000
第二节 生产过程分析
Prentice Hall, 2001 5-18
啤酒的生产过程
Prentice Hall, 2001 5-19
生产过程分析的主要内容
生产均衡性 生产成套性 产品质量
Prentice Hall, 2001 5-20
月产量占 年百分比
7.22 6.40 6.90 7.21 7.25 7.76 10.78 8.84 9.20 9.34 9.39 9.71 100
生产均衡性实例分析
计算生产均衡率也要遵循“不抵补原则”,即未 完成计划的按实际完成率,已完成计划的只能按 100%。
1 0 0 % + 8 9 % + 9 6 % + 1 0 0 % + 9 1 .6 4 % + 9 8 .1 8 % 均 生 衡 产 率 = + 1 0 0 % + 1 0 0 % + 1 0 0 % 1 2 + 1 0 0 % + 1 0 0 % + 1 0 0 % = 9 7 .9 0 %
出
售
纱线 布匹 色布
成品
棉花 纺纱 织布 印染
服饰加工
Prentice Hall, 2001 5-10
产品是否继续加工决策分析
例题3:某生产A产品的企业本期生产A产品2000 件,A产品可以马上出售,也可继续加工为B产品再 出售,有关资料如下:
种类 项目
A产品
B产品
单位售价
50
80
单位成本
36
60
Prentice Hall, 2001 5-29
零件生产成套性分析表
零件 名称
单位 产品 需要 零件 数①
本期 计划 产量 需要 数②
期末 计划 储存 零件 数③
合计 ④= ②+③
期初 零件 储备 数⑤
本期 计划 生产 零件 数⑥=
④- ⑤
本期 实际 生产 零件 数⑦
可配 套产 成品 数量⑧
=⑦+⑤ -③÷①
等 级 系 数
96030
甲 品 实 际 = 5 8 0 3 0 + 2 5 0 2 5 + 1 7 0 1 8= 0 . 8 8 6
等 级 系 数
1 0 0 0 3 0
Prentice Hall, 2001 5-36
工序质量分析
• 工序质量是工序能够稳定的生产合格产品的 能力。通常用工序能力表示。目的是保证形 成一个生产合格品优质品的生产系统。
上年 实际
本年 计划
本年 实际
上年 本年 本年 实际 计划 实际
比上 年
比计 划
一级 品
30
400 576 580
50
60
58
+8 -2
甲 产 品
二级 品
25
160 210 250
20
22
25
+5 +3
三级 品
18
240 174 170 30
18
17 -13 -1
合 计
800
960
100 0
10 0
Prentice Hall, 2001 5-14
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对比分析
项目 自制甲零件
直接材料:
6×5000= 30000
预 直接工资:
期 8×5000=
成
40000
本 制造费用:
3×5000=
15000
Prentice Hall, 2001 5-15
外购甲零件
外购成本: 20×5000=
100000
返 2返
生产均衡性分析
生产均衡性是指企业要均衡地、有节奏地组织生 产,杜绝时松时紧、前松后紧、忙闲不均、生产 脱节的现象。
生产均衡性分析就是检查和考核企业是否按旬 、按月、按季均衡地完成产品生产任务,分析生 产前松后紧的原因,消除生产忙乱的现象。
Prentice Hall, 2001 5-21
均
A产品 800 500 360
B产品 300 200 110 6000
C产品 1000
50 30
Prentice Hall, 2001 5-7
B、C产品收益比较分析表
项目
预期销 售收入 预期变 动成本 差量利润
B产品
300×200= 60000
300×110= 33000
C产品
1000×50= 50000
完成率%
100.50 89.00 96.00 100.30 91.64 98.18 136.36 111.82 106.67 108.33 104.48 108.00 104.60
完成比率
86.69 76.77 82.81 86.52 86.95 93.32 129.39 106.10 110.41 112.13 112.65 116.45
Prentice Hall, 2001 5-11
产品是否继续加工判断
项目
预期 收入
预期 成本
差量 利润
将A产品加 工为B产品 80×2000= 160000
60×2000= 120000
40000
Prentice Hall, 2001 5-12
将A产品马上出售 差量
50×2000= 100000
36×2000= 72000
差量 -15000
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对比分析
例题5:若例4中,自制甲零件需追加一台专属 设备,价值30000元,则应计算成本平衡点 。
自制方案预期成本=30000+(6+8+3)×零件数
外购方案预期成本=0+20×零件数
解方程得:零件数=10000(只)
计算结果告诉人们,甲零件每年需用量小于10000只 ,宜于外购,若年需要量大于10000只,宜于自制 。
例9:某企业甲产品年产量完成情况如下
月份 计划产量台 实际产量台
1
1000
2
1000
3
1000
4
1000
5
1100
6
1100
7
1100
8
1100
9
1200
10
பைடு நூலகம்
1200
11
1250
12
1250
合Pr计entice Ha1ll,323000105-25
1005 890 960 1003 1008 1080 1500 1230 1280 1300 1306 1350 13912
Prentice Hall, 2001 5-16
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对比分析
例6:设在例4中,该企业剩余得生产能力可用作 出租,每年可获得租金25000元。
项目 外购甲零件
预期 成本
外购成本
20×5000= 10000
Prentice Hall, 2001 5-17
自制甲零件
差量
变动成本
20×5000=10000
增产新产品
Prentice Hall, 2001 5-6
影响原有产品的正常生产
剩余生产能力利用分析实例
例题1:某企业原生产A产品,现有剩余生产能力, 拟增产B产品或C产品(B、C产品是相互排斥的 ,只能生产销售其中一种),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产销量(台) 单位售价(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固定成本总额
89000
变动成本
33000
800×(500-
机会成本 360) ×50=
56000
差量利润
Prentice Hall, 2001 5-9
C产品
50000
63000
30000
800 ×(500- 360) ×30= 33600
差异 10000 25400 3000
22400
- 154000
产品加工序列图
28000
6000 0
4800 0
1200 0
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分析
自制零部件无须追加专用设备只 考虑材料运输保管等变动成本
自制零部件需要追加专用设备考 虑变动成本和专属固定成本
自制零部件有其他用途
Prentice Hall, 2001 5-13
销售额相同 预期成本异
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分析例题
• 例题4:某企业生产A产品所用的甲零部件 原为外购,每年需要5000只,单价20元。 该企业生产车间现有的剩余生产能力可以 生产甲零件6000只,预计自制甲零件,每 只工资8元,原材料6元,制造费用3元。生 产车间全年固定成本总额50000元,则该 企业是外购零部件还是自制比较合算?
(nAff)
Prentice Hall, 2001 5-32
The Theory o质f 量Ne分e类ds
David McClelland
产品质量指标
两种
产品技术 性能或含量
纯度 平均寿命
含量
形式
合格产品质 量差别等级
Prentice Hall, 2001 5-33
一等品 正品
等外品
反映产品等级率的指标
摩 01
1
100 0
100
1100
90 1010 820 810
摩 02
3
300 0
300
3300
320
2980
310 5
1041
摩 03
摩 0Pr4entice
2
4
Hall,
2001
245-成 00003零 000套 件 率 2400= 00 1 8 0 242 1 240 0 + 00+ 002 2 9 9 8 138 0 850 + + 00 2 2 0 240 0 002 2 250 + + 00 4 4 0 240 5 00905 0 180= 19 907 90.19 73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