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教师考试之如何把握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知觉的四种特性总是很难辨析清楚,总是容易混淆,下面就此进行区分,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知觉的四种特性的理解,要建立在清晰认识知觉上,首先需要清楚,人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一种反映,必须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
明确了这一点,就可以进行知觉的四种特性的区分。
第一,知觉的选择性。
从定义掌握,所谓知觉的选择性,强调的是能将自己需要的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通俗地讲,是知觉到两个及以上的东西,而我们只从其中选择我们想要的东西。
比如,在低头族的坐公交车过程中,他们总能从嘈杂的背景中准确地听到自己即将要去的公交站;又如学生能在一大篇的文字里选择出自己想要的;再如常说万绿丛中一点红。
第二,知觉的整体性。
首先也是需要掌握整体性的定义指的是我们知觉到的物体,本来是由一部分一部分构成的,但我们往往会将这些知觉为一个整体。
其次,我们需要积累一些考试中常见的例子,比如,我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盈利模式利用人们的知觉整体性将“康师傅”变成“康帅傅”;又如我们在英语考试中常常做到的完形填空题目;再如我们上班的同事在第二天换一套衣服和发型,我们总能认出来。
第三,知觉的理解性。
首先对于知觉的理解性一定要掌握其定义,知觉的理解性是只基于人们的经验而言的,所以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知觉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又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再如,在我们做英语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总是习惯性地去查字典,但是英语老师会要求我们先不要查字典,猜猜单词的含义。
第四,知觉的恒常性。
首先我们也是需要从定义进行掌握,所谓知觉的恒常性,指的是在外部知觉条件发生相应改变时,人们总是能知觉到物体是相对不变。
其次,需要从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加以区分从而深入理解,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体育明星姚明是个大高个儿,但是当我们在电视机上看到姚明的时候,我们并不会认为姚明突然变矮了,再如我们在和朋友聚餐时,总会强调选择一些装饰的有氛围的餐厅,但我们并不会因为餐厅灯光的原因而觉得朋友身上衣服的研究也突然发生变化。
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选择性: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
整体性: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加以识别的过程。
理解性:指在知觉过程中,我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就叫知觉的恒常性。
教师资格考试常考点讲解-知觉的基本特性

教师资格考试常考点讲解-知觉的基本特性通过最新吉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8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内容、考试时间、招聘条件,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为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幼儿:《综合素质》、《保教知识》,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吉林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在教师资格的考试中,知觉的基本特性是一个常考点,多以单选题形式出现,关于知觉的基本特性这部分,经常有一些考生容易将知识点混淆,中公讲师带领大家梳理一下这部分的知识点。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例如:老师用红笔批改作业利用的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红色的部分和其他的部分形成了对比。
2.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首先,整体性强调的是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例如:窥一斑而知全豹利用的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我们利用的一个小的斑点这个部分认识到了它是豹子。
另外,整体性还强调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只需要掌握关键特征即可,细节可以发生变化。
例如:一个人换了衣服我们还能认出来是谁,是因为这个人的关键特征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变化了衣服这种细节。
3.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理解性强调的是已有的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例如: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就体现了理解性。
因为内行人已有的知识经验要更丰富。
4.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就叫知觉的恒常性。
构成视知觉恒常性的主要成分有四种,即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教师考试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识点

教师考试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识点教师考试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识点(精选3篇)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无论申请何级别学校都需要考查的就是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的题型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单选题、材料分析和写作题。
下面给大家分享教师考试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教师考试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识点篇1一、考情分析知觉的基本特征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考的知识点之一,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常以例子类单选题进行考察,需要我们对其有基本的了解,并且可以熟练区分不同特征之间的特点。
同学们在备考的过程中应重视这一部分的知识点,特此*对该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二、知识回顾(一)选择性:把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的反应。
关键词:对象vs背景例子:双关图、“猎人进山只看兽,樵夫进山只看柴”(二)整体性:知觉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
关键词:部分-整体例子:“窥一斑而知全豹”、同一首歌换了乐器演奏仍知道是这首歌(三)理解性:人总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
关键词:同一事物,不同人理解不同例子:“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四)恒常性: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的特性。
关键词:知觉条件变,事物的知觉映象不变例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三、题目练习1.【单项选择题】对于“氵”,有人看到这个偏旁想到的字是“河”,有人想到是“江”,也有人想到的是“汗”,还有人想到“鸿”,等等。
从心理学上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 )不同。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恒常性D.知觉的整体性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整体性。
A项: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
与题干不符,排除。
知觉的四个特性

知觉的四个特性知觉的基本特性是心理学部分常考的知识点,常以理解性单选,判断题的形式出现,掌握时有一定难度,知觉共有四种基本特性,整体性,理解性,选择性以及恒常性。
一、知觉的整体性,即知觉的对象由不同的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也就是在知觉过程中,我们往往以关键的部分知觉为整体的部分,即由部分知觉到整体。
举个简单的例子,管中窥豹即是由关键部分知觉到整体部分,再比如漫画家寥寥数笔就能知觉出他画的对象是谁。
这是一种考察的形式,另外一种,由于存在整体性,容易不假思索的混淆一些细小的部分,比如,超市里‘康帅博’‘康师博’等为何可以以假乱真,原因就是利用了知觉的整体性。
二、无意识的认知性,即为人在无意识事物时,总是利用尚无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回去重新认识,比如说,内行看看门道,外行眼红。
通俗的讲就是相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具备相同的观点。
这就是常用的一种实地考察,由于个人经验的相同,对同一件事的认知也不一致,比如说,同样的一幅画,成年人看见的就是图画背后的寓意,而儿童却看见图画的形成。
三、知觉的选择性,概念表达即人在知觉客观事物的时候把知觉从对象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的反映的特性。
通俗的说就是把对象从背景中知觉出来,强调的是优先选择,比如在逛超市时,女生一般看的是包包衣服鞋子,而男生则选择去健身器材区逛一逛。
尤其在知觉的对象是较为熟悉的更容易选择,比如,猎人进山只看兽,樵夫进山只看柴就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
四、无意识的同理性,即外在的无意识条件出现了发生改变,但无意识无意识蓝光仍然维持维持不变。
通俗的说道,就是就是外在条件发生改变但是心智维持不变,无意识的同理性存有声音同理性、大小同理性、明度同理性、颜色同理性、形状同理性等,比如说远处在不下雨,近处小孩在抽搐,虽然距离上产生了变化,但是仍然晓得不下雨的声音小。
以上是对知觉四大基本特性的解析,但是在考试过程中,很多同学难以区分整体性和理解性,在这里帮助大家分清这两个概念,知觉的理解性指的是针对同一对象由于个体经验不同产生了不同理解。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如何把握知觉的基本特性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如何把握知觉的基本特性作为教师考试的必考考点,能否准确把握该知识点关系到考生最后考试的得分情况。
那么怎么能将知觉的基本特性这个知识点理解和把握到位呢.一、把握考情第一步之辨概念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强调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对对象进行选取,对背景进行忽略。
例如:在大街上有一堆人,你关注到的只有长的好看的,其他的人被忽略。
其中长的好看的人,就是我们的对象,其他人就是我们所说的背景。
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一般取决于三种条件:①当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比越大时,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用白色粉笔在黑板上写的字、夜深人静时隔壁的电话铃声;反之,则不容易被感知,如冰天雪地中的白熊、穿着迷彩服藏在草地的士兵、喧闹集市中的呼机声。
②当对象是相对活动的而背景是相对不动的,或对象是相对不动的而背景是相对活动的,对象也容易被感知,如夜空中的流星、大合唱时不张嘴的人。
③当对象是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时,或与人的需要、愿望、任务相联系时,也容易被感知,如在嘈杂的环境中听到自己的名字等。
2.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
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强调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优先后部分,如未封闭的三角形,我们第一眼会认为它是三角形,而不是三条线段;漫画家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别人就能看出来画的是谁反映出知觉的整体性,仅勾勒数笔,突显出了其关键部分。
3.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强调已有经验对结果的影响,如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就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
有时候大家会把理解性和选择性搞混,一会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区分。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那么既然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那么在加工反映客观事物时会有一些基本的特性,这就是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以及恒常性。
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点时,首先要抓住关键词。
选择性是指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其关键词为:背景和对象。
那么在考试中一般会涉及两种情况:一、考查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一般有两种关系,1、对象和背景差异大,比如:万绿丛中一点红。
2、对象和背景相辅相成,比如:迷彩服,就是选择性的反向利用。
二、从背景中挑选的对象因人而异,比如:进一间屋子,有人先看天花板,有人先看地板。
整体性是指在知觉时总是将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也就是说人在加工客观事物时会遵循整体优先的原则。
整体性的考查方式由以下几点:一、通过部分去认识整体,比如,窥一斑而知全豹。
二、整体影响部分的认识,比如,数字13,在数字12、13、14序列中会被当成13,而在ABC序列中则被当成是字母B。
三、知觉强度大的部分影响整体的认识,也就是说关键特征影响整体的知觉,这是一个常考点,也是一个易错点,比如:一首曲子换不同的乐器,由不同的人演奏,人们依然能听出来这首曲子,说明了知觉的整体性,因为换了人和演奏的乐器,但是曲子的关键特征没变。
四、当物体是不完整时,知觉会依靠知识经验对其进行补充,比如:画家可以通过花瓣去还原花朵。
理解性是在知觉时,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
常考的点在于:一、已有的知识经验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比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言语的指导对知觉的理解性有较大作用,比如:去旅游时,当导游说前面的石头是望夫石,远看像一位站在海边的女人等待出海的丈夫归来时,大家都觉得确实像望夫石。
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变化,但是知觉本身不变,比如:从各个角度去看一扇门的形状都是长方形,这就是形状恒常性。
以上就是关于知觉的特性的考点,希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够帮助广大考生轻松掌握此知识点。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重要考点知觉的基本特性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重要考点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基本特性是心理学部分考察的一个重点、难点以及高频考点,应该也是大多数考生头疼的一个知识点。
比如大家经常在题目中遇到的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我们仍然能够认识他,究竟体现的是知觉的整体性呢还是恒常性呢?这也是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典难题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呢?下面就来解释一下。
该部分在考试中虽然是高频考点,但是题型基本是单选,结合例子考察对于几个知觉特性的理解。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即知觉的选择性处理的是知觉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而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一般要取决于三种条件:(1)当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比越大时,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用白粉笔在黑板上写的字。
(2)当对象是相对活动的而背景是相对不动的,或对象是相对不动的而背景是相对活动的,对象也容易被感知,如夜空中的流星、大合唱时不张嘴的人。
(3)当对象是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时,或与人的需要、愿望、任务相联系时,也容易被感知,如在嘈杂的环境中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在书店对所需要书籍的迅速发现等。
2.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即知觉整体性强调虽然知觉对象是由部分组成的,但是我们却不知觉为部分,而是依据知觉对象的关键部分知觉为整体,如管中窥豹,之所以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就是因为窥得的一斑是豹子的关键部分,即豹纹。
3.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如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之所以外行只能看热闹,而内行就可以看门道,就是因为外行和内行的知识经验是不一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教师考试之如何把握知觉的基本特性作为教师考试的必考考点,能否准确把握该知识点关系到考生最后考试的得分情况。
那么怎么能将知觉的基本特性这个知识点理解和把握到位呢,中公讲师将在此帮您进行释惑。
一、把握考情第一步之辨概念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强调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对对象进行选取,对背景进行忽略。
例如:在大街上有一堆人,你关注到的只有长的好看的,其他的人被忽略。
其中长的好看的人,就是我们的对象,其他人就是我们所说的背景。
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一般取决于三种条件:
①当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比越大时,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用白色粉笔在黑板上写的字、夜深人静时隔壁的电话铃声;反之,则不容易被感知,如冰天雪地中的白熊、穿着迷彩服藏在草地的士兵、喧闹集市中的呼机声。
②当对象是相对活动的而背景是相对不动的,或对象是相对不动的而背景是相对活动的,对象也容易被感知,如夜空中的流星、大合唱时不张嘴的人。
③当对象是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时,或与人的需要、愿望、任务相联系时,也容易被感知,如在嘈杂的环境中听到自己的名字等。
2.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
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强调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优先后部分,如未封闭的三角形,我们第一眼会认为它是三角形,而不是三条线段;漫画家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别人就能看出来画的是谁反映出知觉的整体性,仅勾勒数笔,突显出了其关键部分。
3.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强调已有经验对结果的影响,如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就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
有时候大家会把理解性和选择性搞混,一会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区分。
4.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包括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二、重点特性进行区分
选择性与理解性的区别:选择性是不同人,不同对象;如在一片森林里面,猎人看到的是猎物,樵夫看到的是木材,这就体现了选择性。
樵夫和猎人是不同的人,他们选择的对象也不同;而理解性强调的是①同一个人,可能对过去、现在的一件事情理解不一样,因为
经验不同。
②不同人对同一件事情。
如同一棵树,植物学家看到的是稀有的保护植株,樵夫看到的是木材,因为个人的经验、情绪、动机、实践活动的任务不同,看待事物也不同。
以上是《如何把握知觉的基本特性》。
中公讲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