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25.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25-矛和盾的集合教案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25-矛和盾的集合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
会写“矛、盾”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
指导写字的多媒体课件。
矛和盾的图片。
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录音磁带。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三年级上册)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铅笔,橡皮师:小朋友的铅笔盒里都有(铅笔)和(橡皮)。
如果把它们合二为一,就变成了一支带橡皮的铅笔,这就是集合(板书集合)。
想想这样集合有什么好处?师:对啊,这么一支带橡皮的铅笔集合了铅笔和橡皮的优点,用起来非常方便!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用“集合”的方法会使生活变得很方便。
我们一起看看。
2.出示图片电风扇取暖器集合成什么?(空调)空调集合了电风扇和取暖器的优点,既可以扇风又可以取暖,真是用处大。
出示矛盾图片师:这是(矛)。
学生读,这是(盾)。
学生读,书写矛盾,注意矛的最后一笔是“撇”。
我们一起来写写。
书写矛盾师:矛和盾都是古代的兵器,它们有什么作用呢?(进攻,自卫)3.师:如果我们把矛和盾这两种兵器集合在一起,那会是怎样的情形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矛和盾的集合》(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矛和盾怎样集合?矛和盾能集合成什么?)二,初读课文1.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
现在就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仔细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了,读通顺流利。
2.读词语。
师:小朋友读得可真认真,课文中有许多词语,你们会读吗?课件出示: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紧张危急(把你的心提起来,再危急一点)指名,小组读合二为一大显神威(更有气势,更威武)庞然大物(谁读得更大点)乱成一团指名,男生读全班齐读3.师:小朋友词语读得这么好,相信你们课文也会读得很精彩。
分小节朗读。
三,解决问题1.集合成什么?(1)读了课文,你知道矛和盾集合成了什么(坦克)见过坦克吗?谁来介绍介绍坦克?生说小结:在小朋友眼里,坦克是非常威武,非常厉害的。
想知道坦克第一次上战场是什么样子吗?请小朋友再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自由读)(2)指名读:谁来第一个介绍,谁还想再来介绍介绍。
能从这段话中找出一个词概括坦克第一次上战场的样子吗?(大显神威)。
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坦克是“大显神威”(3)指导朗读。
25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25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25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能借助工具书独立识字,与人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采用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简单复述。
•通过学习,懂得坦克是集合了矛和盾的优点而成的。
•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做合理的想象,与人交流。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o创设情境、由鲜明意象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分为两个小点)•教师借助多媒体或图画也可以是课文插图,导出“矛”和“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讲述对图中矛和盾的理解,最后小结:“矛:能攻不能守;盾:能守不能攻”,为后续的教学做铺垫。
•揭示课题:教师指出:“矛”和“盾”是功能完全不同的两样武器,它们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设想,如果把它们的优点集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呢?第二环节:借助识字工具阅读课文,交流识字(这个环节分为3个小点)1、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借助字典、工具书查阅生字,认字。
(这个活动也可以放在学生预习时就完成)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字义,在学习伙伴间交流识字方法。
(因为学生已经有两年多的识字经验,到了三年级上学期末,学习课文生字就能更加放手,让学生自由识记。
)•以“摘苹果”、“抓阄认字”、组词等游戏形式检查认字情况。
第三环节:读读画画,了解坦克的由来(这个环节分为8个小点)o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故事)o再次默读课文,并思考“发明家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中在一起发明坦克的?”要求默读时找出有关段落,画出关键词语。
(本训练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1——4自然段的同时,勾画具有总结性的词语:“比赛想法发明”,勾画完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o再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是怎样从这三方面写发明家发明坦克的?o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词句。
学生交流时侧重于两个训练点:(1)理解这几个段落中较难理解的词语“难以招架”、“紧张危急”。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梳理与写作特点分析
01
02
03
结构清晰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通过 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 分来叙述矛和盾的集合过 程。
语言简练
作者运用简练的语言,准 确地表达了矛和盾的特点 以及它们在战斗中的重要 作用。
描写生动
通过对战斗场面的生动描 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紧 张激烈的战斗中。
矛盾冲突展现与主题思想探讨
矛盾冲突
文章中展现了进攻与防御、矛与盾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在战斗中不断激化,最终通过矛和盾的集合得到了 解决。
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讲述矛和盾的集合过程,表达了“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思想。只有进攻和防御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取得战斗的胜利。同时,文章也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团结协作,共同面 对困难和挑战。
教材来源
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上册第七单元第25课。
内容概述
课文讲述了发明家手持矛和盾, 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 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的故事。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知识与技能
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 者”的道理。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汇报人: 2024-01-13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古代兵器知识普及 • 思维训练:辩证看待问题能力培养 • 语言表达训练:复述、演讲技巧指导 •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材背景及内容概述预习下节 Nhomakorabea内容提示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教材分析:《矛和盾的集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该组教材按“怎样看问题”选编了4篇课文,本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
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4段)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
第二部(第5段)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
第三部分(第6段)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
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
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3.体会发明家勤于思考、勤于实践的品质,学会集合优点于一生。
重难点:重点:了解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点合二为一发明坦克的过程。
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即“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并举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认识矛和盾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认识这两种武器吗?(板书:矛盾)随机教学“矛和盾”字。
说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2、师小结:矛和盾是古代的两种兵器。
矛长长的,头上尖尖的,用来进攻。
盾就是盾牌,是用来抵挡的,保护自己的。
(教师随机板书:矛——进攻。
盾——自卫。
)3、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是《矛和盾的集合》(师补充课题)。
用来进攻的矛和用来防守的盾怎么能集合起来呢?学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自学课文,了解文章大意1、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集合招架紧张自卫进攻炮口坦克战场合二为一大显神威庞然大物自由读——指名读——同桌接读(2)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正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矛、盾、集等生字,在语言转换中有效理解难以招架、庞然大物、集合、善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
2、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矛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出示盾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2、学写生字矛、盾。
(1)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提醒后认认真真看老师写这两个字,矛先写一个给予的予再加上一撇,这一撇就像锋利的矛,少了它就无法进攻了。
盾字的外侧是两笔,先横撇,再竖撇。
(师板书:矛盾)(2)学生在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一写。
3、今天要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师板书课题字,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理解生活中的集合。
举手的一起读集合,全班齐读。
你在什么时候,听过集合这个词?课文中哪个词能表示它的意思?3、学习生字词。
课件出示词语:手持戳向蜗牛履带坦克雨点般(1)指名领着同学读;(2)去掉拼音开车读(横着、竖着开)(3)理解词语,手持和戳向做动作理解。
坦克:出示视频介绍坦克的种类和作用。
过渡:你在阅兵式上见过坦克吗?你觉得它们怎么样?课文中就写到了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三、潜心会文,品读词句---矛和盾的集合优秀教案(一)学习坦克的大显神威1.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你从哪些语句见识到坦克的大显神威,用横线画出。
自由读课文。
2.指名回答,师出示: 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
小学优秀教学教学设计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优秀教学教学设计《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与反思小学优秀教学教学设计《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与反思文昌市会文镇冠南小学学科:语文姓名:张金恋教材分析:《矛和盾的集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该组教材按“如何看问题”选编了4篇课文,本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竞赛时,由矛和盾的优势想到了发明坦克。
由此说明“谁擅长把他人的优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的道理。
课文由三部份组成:第一部份(1-4段)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进程中,为了爱惜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二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
第二部(第5段)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
第三部份(第6段)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擅长把他人的优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这一道理。
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进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表达。
叙事简练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要紧特点。
教学目标一、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第一次、乱成一团、优势、成功者”等词语。
二、正确朗诵课文。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明白得“谁擅长把他人的优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讲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重难点:知道“谁擅长把他人的优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的含义。
教学进程小学优秀教学教学设计《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与反思文昌市会文镇冠南小学学科:语文姓名:张金恋教材分析:《矛和盾的集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该组教材按“如何看问题”选编了4篇课文,本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竞赛时,由矛和盾的优势想到了发明坦克。
由此说明“谁擅长把他人的优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的道理。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矛和盾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使用矛和盾的技巧;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1)矛矛是一种长杆武器,是古代军队中常用的武器之一。
矛头通常为尖锐金属头部,杆身长约2米,可以单手或双手使用。
矛的优点是攻击距离长、打击力强。
但其缺点是杆身较长,使用起来较为费力,同时矛头较容易损坏。
(2)盾盾是一种防护用具,用以防御各种攻击。
盾分为轻型盾和重型盾两种。
轻型盾主要用于防护敌人的攻击,例如箭矢、长矛等。
重型盾则主要用于近身战斗防御。
2. 技巧使用矛和盾需要注意以下技巧:1.矛的使用需要把握距离和节奏,随时准备进行攻击和防御;2.盾的使用要始终面向敌方,随时准备防御敌人的攻击;3.矛手要善于运用身体的力量,使矛的攻击更具威力;4.盾手要注意力量的分配,避免被敌人破盾而受到伤害;5.矛手和盾手需密切配合,形成默契的战斗配合。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3-4人;2.给每组发放矛和盾,进行练习;3.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技巧练习,提出修改意见。
三、教学重点1.矛和盾的概念和特点;2.矛和盾的使用技巧;3.矛手和盾手的配合默契程度。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对矛和盾的概念和特点进行讲解;2.示范法: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矛和盾;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协作配合;4.交互讨论法: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和困难,向教师和同学请教和交流。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掌握了矛和盾的概念和特点,学习了使用矛和盾的技巧,并在实践操作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对此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矛和盾的集合
教学目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
会写“矛、盾”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
指导写字的多媒体课件。
矛和盾的图片。
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录音磁带。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1: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板书:
25 矛和盾的集合
矛进攻枪口或炮口
盾防守铁屋子集合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