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普县马铃薯肥料试验及施肥技术指导马铃薯施肥技术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栽培技术要点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栽培技术要点
一、项目实施目的意义:
为摸索我县马铃薯主产区在不同土壤肥力等级下氮、磷、钾的最佳配方施肥量及施肥比例,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养分吸收量和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马铃薯施肥模式,为马铃薯配方肥料提供科学依据。
二、主要栽培技术措施要求
1、田块选择:试验地应选择在马铃薯主产区,田块肥力水平高和低两种田块,而且田块平坦,排灌方便,光照好,土层深厚的田块。
2、种薯的选择;选择用我县主推品种“合作88”,用50克左右单个重的整薯播种。
3、抢抓节令,,浇足出苗水,及时播种,合量密植:做到土细,墒平,沟深,开墒条播,播前先全墒浇足出苗水,采用高垄单行种植,行距0.8米,株距0.2米(按测土配方实施方案要求),每亩基本苗4167塘,(每亩播种量300公斤)。
在2月25日左右播种。
4、合理施足基肥;按测土配方施肥水平方案进行施肥。
中下等田块每亩施用农家肥1500公斤,中上等田块每亩施用农家肥2500公斤,磷、钾肥100%作底肥,氮肥70%作种肥与有机肥作基肥,30%作追肥施。
5、认真加强田间管理;马铃薯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带土移苗补缺。
在出苗后现蕾前追施氮肥总含量的30%(按测土配方施肥方案)结合中耕培土,同时做好晚疫病的防治工作,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深埋消毁。
在中心病株发现时用“甲霜灵锰锌、雷多米尔”等低毒农药每隔10-15天喷雾一次,连喷3次。
在农药使用时应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6、适时收获:收获时,先去除边行,不计小区产量。
再将剩余薯挖出的块茎先摊在地里,晾晒数小时,待表皮干燥后,土块与块茎分离时再分别称重,计算产量。
马铃薯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

马铃薯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马铃薯产量较高亩产量高,一般马铃薯亩产量在6000—12000斤,因此其需肥量也比较大相关的研究表明:每生产500公斤块茎需要吸收氮2.5公斤、磷1.0公斤、钾4.5公斤。
因此要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必须适当增加施肥量。
一、马铃薯的需肥特点在幼苗期以氮、钾吸收较多分别达到总吸收的20%以上磷较少约占吸收总量的15%;现蕾、开花期间吸钾最多达总量的70%左右氮磷约占总量的50%左右;生育后期则以氮、磷吸收较多分别约为30%和20%吸钾较少占5%左右。
马铃薯吸肥总趋势是以前、中期较多。
此外马铃薯需肥情况还因品种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马铃薯要根据各个时期的需肥特点选择适合各个时期的肥料和施肥方法进行管理。
二、怎样才能做到合理施肥1、施足基肥马铃薯的施肥以基肥为主一般占总施肥量的40%-50%或更多。
基肥常以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且结合整地或覆土时施入。
在马铃薯的生长前期对氮、钾营养的吸收较多因此应在适量补充磷素营养的前提下重施氮、钾肥如撒可富17-7-17含硫复合肥等类似的复混肥较适合做基肥施用,一般推荐亩施80kg左右高钾复合肥。
2、早施追肥根据马铃薯的需肥情况在现蕾前结合除草、培土、降雨施用追肥效果较好。
早熟品种宜在早期追施可以提高群体光合生产率。
开花后不再追施氮肥以免造成地上部分徒长增加养分消耗。
追肥以施用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才能达到有效地增加光合面积促进块茎膨大提高产量的目的。
在此推荐选用15-6-20、12-12-17复合肥等类似的复合肥料这种肥料的特点是高钾、中氮、低磷基本与追肥时期马铃薯的需肥特点符合。
3、适当根外追肥马铃薯对钙、镁、硫等中、微量营养的需求量也比较大。
因此要结合当地的土壤肥力状况和马铃薯的生长状况适时进行根外施肥以提高马铃薯的抗性和产量,此时期主要以高钾型冲施肥为主,一般随着花后两次浇水进行冲施。
总而言之马铃薯作为一种高产作物需肥量比较大特别是钾肥和氮肥。
以上总结了当前的研究成果供广大种植马铃薯的农民朋友参考但是需肥量大并不代表让我们盲目的大量施肥我们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状况适时合理地施用肥料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马铃薯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

马铃薯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一、需肥特性一般每生产1000公斤马铃薯,需吸收氮(N)3.5-5.5公斤,磷(P2O5)2.0-2.2公斤,钾(K2O)10.6-12.0公斤,可见马铃薯是一种喜钾作物。
如果亩产1500公斤马铃薯,平均需吸收N、P2O5、K2O分别为7、13、17公斤。
二、施肥马铃薯在生长前期和中期需肥量较大,为保证正常生长发育,必须重施底肥。
施肥原则为:基肥要足,追肥要勤,氮、磷、钾要合理,镁肥不能缺,根部施肥和叶面施肥相结合。
1、施足基肥:马铃薯是块茎作物,喜欢疏松的砂性土壤,要求气温凉。
施肥时应有较多的农家肥配合化肥作基肥,这样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有利于生长和结薯。
基肥结合整地或覆土时施入,亩施优质有机肥2500公斤,红日阿康系列复合肥40-50公斤。
春薯因前期温度较低,基肥要施足氮肥,或要早追氮肥,促使薯苗早生快发。
2、巧施追肥:马铃薯生长速度较快,除了施足底肥外,还要注意追肥,促进健壮生长。
一般追肥2次,结合中耕培土进行。
①保苗肥,在齐苗后进行,促进茎、叶生长,促早发,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亩施红日阿康系列复合肥10公斤,尿素10公斤。
施后浇水。
②促薯肥,播种后50天左右进行,满足结薯所需的养分,促进早结薯,多结薯。
条施或穴施,结合中耕除草,在行间挖深7-10厘米,施肥后即培土,以防肥料流失。
亩施红日阿康系列高钾复合肥25-30公斤。
③马铃薯对镁、硼、锌等微量元素比较敏感,如果土壤缺镁、硼或锌,或其他元素,可以亩用0.1%的硫酸镁、0.1-0.3%的硼砂或硫酸锌,或0.3-0.5%的磷酸二氢钾,或尿素的水溶液进行根外喷施,一般每隔7天喷一次,共喷2-3次,亩用溶液50-70公斤即可。
补充镁肥的方法是:马铃薯地下块茎迅速膨大时期,每株施硫酸镁50-60克,对清水或腐熟的粪水淋施,或在植株周围挖浅沟施,以促进地下块茎迅速膨大。
马铃薯施什么肥?马铃薯施肥管理技术须知

马铃薯施什么肥?马铃薯施肥管理技术须知马铃薯是喜肥作物,需肥较多,那马铃薯如何施肥才能获得高产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马铃薯施什么肥,以及马铃薯的施肥技术要点。
一、马铃薯需肥特性每生产1000千克薯块,植株需从土壤中吸收氮4.8千克、五氧化二磷2.2千克,氧化钾10.3千克。
其三者的比例为1:0.45:2.3左右。
马铃薯对肥料的吸收前期、中期的吸收量占全部需肥量的75%,以发棵期到结薯期最大,马铃薯在整个生育期中,对钾肥的吸收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马铃薯对氯敏感,为忌氯作物,施肥时应选用不含氯的肥料品种。
二、马铃薯施肥原则马铃薯施肥应遵循以生物肥料、优质水溶肥为主,控释肥或复合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大量元素为主、微量元素为辅的原则。
生长前期施肥以氮、磷为主;后期冲施高钾肥、膨大肥、叶面喷肥,以保持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多制造养分。
三、马铃薯施肥技术1、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一般用量为每公顷22.5~45吨。
施用方法依有机肥的用量及质量而定,量少(每公顷15吨)质优的有机肥可顺播种沟条施或穴施在种薯块上,然后覆土。
粗肥量多时应撒施,随即耕翻入土。
磷、钾化肥也应作基肥施用。
2、种肥。
在播种薯块时施用,用过磷酸钙或配施少量氮肥作种肥。
但要注意,氮、磷肥不能直接接触种薯。
许多地区有用种薯蘸草木灰播种的习惯,草木灰除起防病作用外,兼起种肥作用。
3、追肥。
多半是用氮素化肥,其用量因土壤肥力、前茬作物、灌溉、密度及磷肥施用水平而有所不同。
在不施有机肥条件下旱作时,氮肥作追肥效果较差,以作基肥为宜,施氮量一般为每公顷60kg氮。
如果现蕾期能浇一次水,则提高到90kg氮,浇水前开穴深施。
论马铃薯需肥特性及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论马铃薯需肥特性及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者:张春青来源:《卷宗》2014年第05期摘要: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粮食、蔬菜作物,产量高、增产潜力大,但是对肥料的反应特别敏感,各生育期需肥性不同,对各种营养的比例要求不同。
因此在马铃薯栽培上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是测定土壤中各养分的含量,在根据马铃薯吸肥规律,土壤供肥性与肥料效应,确定了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可以调控各营养元素的供应能力,满足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有利于加快生育进程,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淀粉积累,增加产量,提高产品品质,增强抗逆性,减少病虫害发生。
关键词:马铃薯;需肥特性;测土配方施肥马铃薯是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种植面积500万hm2,内蒙古是我国马铃薯的生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栽培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
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对肥料的反应极其敏感,产量的形成与土壤营养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合理施用肥料,合理的施肥技术,可以增加叶面积数,增大光合面积,延长叶片寿命,加强植株的代谢过程和增强光合强度、促进体内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及糖类的合成,同时也可以改善作物的栽培环境,增强抗寒和抗病性。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实现马铃薯高产、稳产、优质的关键措施之一。
1 马铃薯的需肥特性马铃薯的产量形成是通过吸收矿物质,水分和同化CO2,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而实现的。
马铃薯正常的生长发育需10多种营养元素,其中碳、氢、氧是从大气和水中获取,氮、磷、钾大量元素,钙、硼、铜、镁等微量元素从土壤中吸收。
1.1 马铃薯在不同生育期需肥特性马铃薯的各个生育时期,因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从发芽至幼苗期,由于块茎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吸收养分较少,约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块茎形成期至块茎增长期,由于茎叶大量生长和块茎迅速形成,所以吸收养分较多,占整个生育期的50%以上,淀粉积累期吸收养分又减少了约占整个生育期25%左右。
马铃薯怎么科学施肥马铃薯科学施肥技术

马铃薯怎么科学施肥——马铃薯科学施肥技术引言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拥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获得更好的产量和质量,科学施肥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马铃薯科学施肥技术,详细讲解如何合理施肥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1. 马铃薯养分需求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需要不同的营养元素,其中主要包括氮、磷、钾等。
这些养分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氮(N):氮是马铃薯生长所需的主要养分,对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氮肥能促进马铃薯地上部分的生长,但过量的氮肥则容易导致内薯增加,影响品质。
•磷(P):磷对于马铃薯的根系发育和能量转化起着重要作用。
缺乏磷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并降低马铃薯的产量。
•钾(K):钾是马铃薯生长所必需的养分之一,能够提高马铃薯的抗逆性和品质。
除了上述主要养分外,马铃薯还需要微量元素如锌、铜等来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
因此,科学施肥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养分的供应。
2. 确定施肥时间马铃薯的施肥时间取决于其生长阶段和施肥目的。
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施肥:•基肥施用:在整地前适当施加底肥,以补充土壤的养分缺失。
一般建议在深翻前施肥,并充分混入土壤中。
•追肥施用:在马铃薯生长期间,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适时进行追肥。
追肥一般在马铃薯萌芽后30-40天开始,并持续施肥至薯块膨大期。
•尾肥施用:在马铃薯块膨大期进行尾肥的施用。
尾肥主要是为了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和提高品质。
根据上述施肥时间,科学合理地掌握施肥时机,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马铃薯的养分利用效率。
3. 施肥方式与施肥量根据马铃薯的生长特点和养分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施肥方式和施肥量,以充分满足马铃薯的需求。
•基肥施用方式:基肥的施用方式多样,可以采用就地施肥、沟施肥或撒播方式。
基肥的施用量根据土壤肥力和马铃薯的品种来确定,一般建议在每亩面积上施用适量的基肥。
•追肥施用方式:追肥可以通过穴施、沟施或撒播方式进行。
追肥的施用量需要根据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和营养需求来确定,一般每次追肥的施用量较基肥略少。
马铃薯施肥试验研究方案

栏杆马铃薯2+x试验方案
1试验目的
通过小区试验获得马铃薯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
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为马铃薯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2、试验设计
2.1试验地点栏杆乡7村2组的地。
2.2.1供试品种:精选改良泽普品种
2.2.2供试肥料:尿素(净含量46%)、重过磷酸钙(46%)、硫酸钾(净含量51%)。
3、试验方案和方法
磷肥总量控制试验方案:
处理1:磷肥总量控制处理
处理2:磷肥总量控制70%处理
处理3:磷肥优化处理
处理4:磷肥过量处理(磷肥总量控制130%处理)
处理5:常规施肥处理(按当地农民施肥水平)
3.2肥料施用方法和用量:磷肥和钾肥全部作底肥,处理2,处理3,处理4氮肥的30%作底肥,20%做第一次追肥,20%作第二次追肥,30%作第三次追肥。
处理5氮肥的30%做底肥,追肥分两次进行。
表一马铃薯磷肥总量控制试验方案
表二田间布置图
小区面积为7m×5m=35㎡
4、田间管理及记载。
播种期、出苗期,开花期,块茎形成期,收获期。
灌水,施肥,中耕除草,病虫防治等要记录。
5、试验结果分析
每一个处理单收记载产量。
认真写出试验总结7月1日之前和试验日记一块报农技中心。
疏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3年4月。
马铃薯怎么科学施肥马铃薯的科学施肥技术

马铃薯怎么科学施肥:马铃薯的科学施肥技术作为我国重要的主要粮食作物,马铃薯生长快、产量高,被广泛种植,被称为“地下苹果”。
然而,不科学的施肥也会给马铃薯带来很多问题,所以科学施肥极其重要。
本文将围绕马铃薯的科学施肥技术展开阐述,包括施肥的时机、方法、配方和注意事项等。
马铃薯的氮素需求氮素是马铃薯生长和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可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增加产量。
据研究,马铃薯生长期氮素需求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生育初期:在生育前期,马铃薯需要大量氮素促进幼苗地下部分的生长,促进地上部分的生长。
•繁殖期:在马铃薯繁殖期,需要加强施氮肥,以促进花器官发育和形成沃尽数。
•成熟期:在马铃薯成熟期,氮肥对增加产量的作用不大。
因此,合理地进行氮素施肥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马铃薯的磷素需求磷素是促进马铃薯生长和发育的另一种重要营养元素,特别是在花,块茎和开花块茎形成阶段需要更多的磷素。
此外,磷还可以促进马铃薯的光合作用,提高其光合效率,增强抗逆性,提高产量和品质。
马铃薯的钾素需求钾素对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也非常重要,可以提高马铃薯的抗病能力,促进马铃薯抵御干旱和盐碱,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等等。
马铃薯的施肥时间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磷钾素的需求是不同的,施肥也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适时适量地进行。
例如,在育苗期,按照马铃薯每亩用10公斤复合肥,肥粉成分以N:P:K比例为13:13:21左右,然后在生育初期合适增施氮肥,促进马铃薯幼苗的生长发育,增加产量。
繁殖期和割草期需较量施肥来保证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发育,应用数量为每亩用肥100-150公斤左右,肥粉成分以N:P:K比例为8:10:12为佳。
鞣芽期增施磷钾抗逆肥,促进根系伸长,促进马铃薯的块茎生长。
马铃薯的施肥方法基施肥马铃薯需用复合肥作为基肥,选用复合肥的理由在于复合肥中元素含量多,使用较方便,生产成本也较低。
合理的选用基肥可以发挥略长效作用,进而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泽普县马铃薯肥料试验及施肥技术指导马铃薯施肥技术通过泽普县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实验,获得本地马铃薯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为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构建马铃薯施肥模型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肥料
尿素(46%),重过磷酸钙(46%),硫酸钾(33%)。
1.2 供试作物
马铃薯(费乌瑞塔),为当地主栽品种。
1.3 试验方案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3414”完全试验设计,氮、磷、钾三因素四水平,14个处理。
每个处理不设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形状
为长方形,即长4.5m、宽6.5m,小区面积29.25m2,共409.5m2,行距50cm,株距25cm。
将氮肥的70%作为底肥,30%作为追肥,磷肥和钾肥全部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整地规划后施肥,用悬耕机混匀。
2 试验地的选择
试验地位于泽普县一乡六大队三小队,距县5.5km,海拔高度1218.5km。
该地块平整,中等肥力,质地为壤土,代表耕地面积120666.7m2。
做好小区排列规划,准备好测量及播种工具,施肥前对20个点取一试验地混合样,装袋、取回、风干、待处理。
3 田间管理
试验地各小区的施肥、播种、灌水、除草、调查等措施均在一天内完成。
3月15日犁地、整地、起垄;3月16日撒化肥,先起1/3垄后撒化肥,然后把垄加高;3月19日铺膜、播种;4月7日灌第一次水;4月14日出苗;4月17日灌第二水;4月29日灌第三次水,追肥为尿素总量的30%;5月5日打药;5月18日除草;5月19日进行蕾期调查,5月23日进行花期调查,灌第四次水,6月9日收获。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性状的影响
由表1不同处理室内考种表明:马铃薯单果重、产量,随钾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且个体均匀,皮色乳白,芽眼浅,品质优,如处理N1P2K2、N2P2K2、N2P3K2、N3P2K2。
不施钾肥或施钾水平低的处理产量、单果重较低,结果数较少,芽眼也较少。
处理N2P2K2,N2P3K2、N3P2K2在磷肥和氮肥同等水平的基础上,配合施用钾肥对马铃薯的增产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从不同施肥小区产量来看,不施氮肥(N0P2K2)、不施钾肥
(N2P2K0)、不施磷肥(N2P0K2)或者施氮低水平和低钾水平的产量较低(N1P2K2),合理施肥处理,即N、P、K肥配合施用处理(N2P2K2、N2P3K2,N2P2K3)有明显的正交作用。
各处理产量在1235~xxkg/667m2,
N2P2K2产量均高于N1P2K2、N2P2K2和N3P2K2,由此可得氮、磷、钾配合施用对马铃薯具有增产作用。
4.2 肥料利用率的分析
4.2.1 尿素利用率
在施重过磷酸钙10.38kg/667m2、硫酸钾6.77kg/667m2的条件下,施8.5kg/667m2尿素时,尿素利用率为3.8%,施17kg/667m2尿素时,尿素利用率为15.2%,施25.48kg/667m2尿素时,尿素利用率为6.6%。
4.2.2 磷肥利用率
在施尿素17kg/S67m2、硫酸钾6.77kg/667m2的条件下,施重过磷酸钙5.24kg/667m2时,重过磷酸钙利用率为3.3%;施重过磷酸钙10.38kg/667m2时,重过磷酸钙利用率为8.3%;施重过磷酸钙15.73kg/667m2时,重过磷酸钙利用率为4.8%。
4.2.3 硫酸钾利用率
在施尿素17kg/667m2、重过磷酸钙10.38kg/667m2条件下,施硫酸钾3.38kg/667m2时,硫酸钾利用率为25%;施硫酸钾6.77kg /667m2时,硫酸钾利用率为50.6%;施硫酸钾10.15kg/667m2时,硫酸钾利用率为14.6%。
4.3 土壤供肥量
本试验地氮肥供肥量为7.4kg/667m2、磷肥供肥量为3.1kg/667m2、钾肥供肥量为17.8kg/667m2。
4.4 土壤贡献率
土壤整体贡献率62%、土壤氮贡献率74%、土壤磷贡献78%、土壤钾贡献率91%。
4.5 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与评价
土壤氮相对产量74%、土壤磷相对产量78%、土壤钾相对产量91%。
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地土壤氮74%低水平;土壤磷78%中水平、土壤钾91%中水平。
4.6 不同施肥处理经济效益及化肥增产效益分析
备注:尿素价格(纯养价格)=4.24元/kg;重过磷酸钙9.78元/kg;硫酸钾9.85元/kg;马铃薯价格=1.7元/kg
4.6.1 氮肥增产效益
在施重过磷酸钙10.38kg/667m2、硫酸钾6.77kg/667m2的条件下,施尿素8.5kg/667m2时,1kg尿素马铃薯可增产3.5kg,投产比1:3,施肥效益74.5元/667m2;施尿素17kg/667m2,1kg尿素马铃薯可增产14kg,投产比1:12.2,施肥效益808.5元/667m2;施尿素25.48kg/667m2时,1kg尿素马铃薯可增产6.1kg,投产比1:5.3,施肥效益230元/667m2。
4.6.2 重过磷酸钙增产效益
在施尿素17kg./667m2、硫酸钾6.77kg/667m2的条件下,施重过磷酸钙5.24kg/667m2时,1kg重过磷酸钙马铃薯可增产7.6kg,投产比1:2.9,施肥效益95元/667m2;施重过磷酸钙10.38kg/667m2时,1kg重过磷酸钙马铃薯可增产19kg,投产比1:7.2,施肥效益634元/667m2;施重过磷酸钙15.73kg/667m2时,1kg重过磷酸钙马铃薯可增产11.1kg,投产比1:4.2,施肥效益492元/667m2。
4.6.3 硫酸钾增产效益
在施尿素17kg/667m2、重过磷酸钙10.38k.g/667m2的条件下,施硫酸钾3.38kg/667m2时,1kg硫酸钾马铃薯可增产7.8kg,投产比1:4.1,施肥效益102.7元/667m2;施硫酸钾6.77kg/667m2时,1kg硫酸钾马铃薯可增产15.8kg,投产比1:8.3,施肥效益256.3元/667m2;施硫酸钾10.15kg/667m2时,1kg硫酸钾马铃薯可增产4.5kg,投产比1:2.4,施肥效益138元/667m2。
5 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根据不同施肥处理的养分含量及产量、产品价格等,利用平衡施肥田间数据处理系统三元二次回归得出分析结果。
5.1 回归方程参数及其显著性
Y=b0+b1N+b2P+b3K+b4N2+b3P2+b6K2+b7NK+b8qK+b9PK
5.2 建立三元二次回归方程
利用平衡施肥微机数据出路系统及算出回归方程参数及三元二次回归方程为:
Y=217.858+16.533N+22.304P+70.477K-1.176N2-
2.683P2-18.957K2+2.19NP+
3.933NK-8.212PK
5.3 施肥量分析(求导法)
6 小结
增施钾肥,对马铃薯的产量提高幅度较大、品质也有很大的改善,氮肥当年利用率3.8%一15.2%,磷肥当年利用率3.3%~8.3%,钾肥14.6%~50.6%。
本试验N、P2O5、K2O。
最大施肥量分别为17.2360kg/667m2、10.4199kg/667m2、9.4954kg/667m2,马铃薯最大产量为
1829.1960kg/667m2,N:P:K为1:0.60:0.55;N、P2O5、K2O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6.8973kg/667m2、10.2530kg/667m2、8.7033kg /667m2,最佳经济产量1825.9990kg/667m2,N:P:K为1:0.61:0.52。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