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的复习
初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资料

初二物理概念定理——光现象一、光的传播1、光源: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注意:有的物体能反射光但自身不会发光,如月亮行星,它们不是光源。
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途径和方向的带有箭头的直线,是人们用来表示光的为一种方法,画光线时必须用箭头标明光的传播方向。
4、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影子、日蚀、月蚀、小孔成像等。
5、小孔成像的特点:a、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b、当物距大于像距时,像是缩小的;当物距小于像距时,像是放大的。
c、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与小孔成像中“像”的异同点:A、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与小孔成像中“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是光到达不了的地方形成的阴暗区域,小孔成像中“像”是由光线进入而形成的;C、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的形状不一定和物体一样,而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和物体是一样的。
6、光、声、在传播中的区别:a、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空气中最慢。
c、一般来说,介质的密度越小,光的传播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d、光速比声速大得多。
8、光年: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
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传播现象叫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的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a、一点:指入射点,用字母O表示。
b、二角:入射角(i),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

光现象【复习】
箭口初中柳吉臻 2012年12月11日星期二
第四章 光 现 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四、光的折射 五、光的色散
chenli
基础知识
一 光的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 分类: (1)自然光源:(2)人造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的传播不需要 介质 ,能在 真空 中 传播 4、光线: 表示光传播径迹和方向的带 箭头的直线 chenli
反射面 镜 面 反 射 漫 反 射
平整
漫反射
。
同
光路图
点
应用
a.改变 都是反射 现象,都 b.成像 遵循光的 常用来观察 反射定律 不发光的物 体或得到柔 和、不刺眼 的光。 光路;
性质
反射光仍
相同点
光滑
为平行光
凹凸 不平
反射光射 向四面 八方
chenli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A、像与物大小相等; 等大 B、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等距 C、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垂直 D、平面镜成正立的虚像; 正立、虚像 2、原理: 光的反射。
在水中看岸上物体位置
升高
chenli
五、光的色散
1、色散: 将白光分解成多种单色光。 2、太阳光由七种色光组成: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3、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中水滴 色散 产生的。 4、色极向上
chenli
3、应用: A、成像 B、改变光路 4、实像:由 实际 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5、虚像:由实际反射(折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 会 聚而成的像。 发散 ,如 汽车的后视镜 。 6、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 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会聚 , 如 太阳灶
初中物理光现象复习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光现象复习知识点总结光是我们周围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光现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加深对光的理解。
一、光的传播1.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约30万公里,是最快的传播媒介。
2. 光的直线传播:光沿着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直线传播方向的改变。
3. 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线在通过不同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和速度。
二、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光线在入射面上的入射角和反射面上的反射角相等。
反射定律适用于平面镜和光的波动传播。
2. 平面镜的成像: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在反射面上有一个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与物体的距离和高度相等,且左右呈左右对称。
三、光的色散1. 光的色散现象:光在通过透明介质时,会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受到不同的折射角度,使得光发生色散。
著名的色散现象包括彩虹和光的折射。
2. 彩虹的原理:彩虹是太阳光在雨滴中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
太阳光穿过雨滴时,被折射和反射多次,形成彩虹的不同颜色。
四、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的关系为:入射角的正弦除以折射角的正弦等于折射介质的折射率。
2. 全反射现象: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将发生全反射现象。
全反射在光纤通信中起着关键作用。
五、光的衍射和干涉1. 光的衍射:当光通过物体的狭缝或遇到物体边缘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使得光能绕过障碍物传播并产生干涉效果。
2. 光的干涉: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分为构成干涉和破坏干涉,构成干涉时产生亮纹和暗纹。
光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现象,对光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
通过对初中物理光现象的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读者能够进一步巩固对光学的基础知识,为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光现象复习

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备课人:王亚红知识梳理:1.什么是光源?简单说说光源的分类。
2.什么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现象说明了什么?光的三原色是什么?3.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来决定?、4.红外线有哪些特点和应用?紫外线有哪些特点和应用?5.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什么?生活中的哪些实例可以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的原理和成像的性质什么?光在空气中的传播的速度是多少?6.什么是平面镜?简单说说怎样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怎样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7.什么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简单说说怎样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有什么区别?复习自测:1.太阳、点燃的火把、霓虹灯、电视荧屏、萤火虫、水母,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
2.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发生了__________的缘故,黑板“反光”则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 。
3.用步枪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步枪前端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这就利用了___________道理,能证明这一道理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4. 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来端正仪容的镜子是利用了平面镜能_______这种性质,而平面镜成像可以利用光的__________来说明.穿衣镜所成像处并没有实际光线会聚,用光屏_______承接(填“能”或“不能”),所以是_________像(填“实”或“虚”)5.身高1.60 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 m的地方,这个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高______ m,像与平面镜的距离______ m,这个同学向镜前移动0.5m,此时像与他的距离为_______m.6.平静的水面,能从水中看到岸边景物的“倒影”,这是___现象。
3章光现象复习

例11 一束阳光与水平面成40°角,要使其反射光 沿水平方向射出,画出平面镜的位置标出反射角的度 数。
五、平面镜成像
像和物
(1)平面镜成像特点:
大小相等(等大) 到镜的距离相等(等距) 像是虚像(虚像) (正立)
(2)成像原理:光的 反射
。
虚像
(3)平面镜的应用
成像 改变光路
• 例12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透过光的颜色 决定
例1
为什么电影幕布用的是粗糙的白布? 光照在布上发生漫反射, 而且白布反射各色光。
例2 判断不同色光照射到不同颜色的物 体上时看到的颜色?
黄色
黑色
黑色
A
B
C
二、人 眼 看 不 见 的 光
1、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 红外线 。
特征:具有 热效应 。 (1)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 (2)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例13 一只美丽的小鸟在秀丽的白马湖水面上 水平飞过,小鸟距水面3m,映在水面上的鸟的 “倒影”是____像(填“实”或“虚”),它是 虚 由光的 6 反射 _____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 ____m。
例14 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 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 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到镜面距离 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大小 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不能 接 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 虚 像; 成的是_______ (4)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____ 物和像的大小相等 、 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 像与物对镜面是对称的 。 (4)、我们做这一实验使用的 研究方法是 等效替代 。
光现象复习25张PPT课件(人教版)

变式训练: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
例5、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作出图a中由A点发出 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线)
a A'
我来总结:本作图用了什么知识?
变式训练:如b图所示是两条反射光线,请找出光源S
,并补充光路。
S
b
S'
【专题三、实验专题】
例6、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验: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第一步:改变入射光线
10、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可
吸取和滤掉太阳光中的大量的( B ),有效地保护地球生物地
生存.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紫光
11、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天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 中闪炼,像人“眨眼睛”一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D ) A.星星的发光是断断续续的 B.被其他星体瞬间遮 挡的结果 C.星光被地球大气层反射的结果 D.星光被地球大气层折射的结果
知识梳理
1.光在____同___种__均__匀___介__质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__3_×___1_0_8_m/s,光在水中和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__小_____. 2.光年是光在__一__年______内传播的路程,它是一个_长__度_______单位
.
3.在反射现象中,_反__射__光__线_____、__入___射__光__线___和__法__线___都在同 一个平面内;反__射__光___线__和__入__射___光__线__分居法线两侧;_反__射___角____ 等于__入__射__角____.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复习目标: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并会解释一些常 见的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会用反射定律 分析问题. 5.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是 怎样形成的.
《光现象》单元复习

璃代替平面镜,如图所示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在
手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时画出玻璃板
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 A、、B、分别是他找到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什么?
。
(2)根据该同学在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物与_像__大_小_的__关_系别放在两个距 玻璃板不同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其对应 得像距相等,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 距相等”。老师认为不合理,理由是: _测_量_三__次_以_上__,_避_免__偶_然__性_造_成__实_验_结__论_的_错__误______
B` A`
10.3cm
5.8cm
M 5.8cm
N
A
12.8cm
大家好
24
B
1.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2.这节课用到了什么 学习方法?
大家好
25
谢谢
大家好
26
慢 水(液体): 较快:3/4
玻璃(固体): 最慢:2/3
红外线:特点及应用
光
分类 红,橙,黄,绿,蓝,靛,紫
的 可 见 光:
分
类
颜色
紫外线:特点及应用 大家好
三原色 透明体的颜色 不透明体的颜色
11
小试身手
❖ 1.下列是一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光现象: ⑴日食 ⑵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 ⑶小孔成 像 ⑷池底变浅 ⑸黑板反光 ⑹立杆见影⑺水 中月 ⑻海市蜃楼 ⑼水中倒影 ⑽汽车观后 镜.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____⑴___⑶__⑹___ 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⑸___⑼__⑺___⑽____由于光 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⑵___⑷___⑻___。
光现象期末复习

• 思考2、紫外线是不可见光,为什么紫 外灯看起来却是淡蓝色的?生活中你 了解的紫外线有哪些应用?
• 因为紫外线灯会发出少量的蓝光和紫光。 应用有: • (1)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 生素D。 • (2)利用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的特点,医 院常用紫外线来灭菌。 • (3)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特点, 常用它来做防伪标志。
2、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 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 增大。 (2)光线直射到界面时,折射 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度。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 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当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 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 例1:在岸上看水中的石头,看到的虚像还 是实像?像比实际位置偏高还是偏低?作 图说明。
练习
• 3、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减小了 10°,则( B ) • A、入射角减小10°,反射角减小5° • B、入射角减小5°,反射角减小5° • C、入射角减小5°,反射角减小10° • D、入射角减小10°,反射角减小 10°
• 4. 当太阳、水星、地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 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 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是 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列关于该现中小黑斑的 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像 B. 是地球在太阳上形成的像。 C. 是由于水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一部分 光而形成的;
空气
水
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成的像 是虚像。
例2:在水里看岸上的物体比实际的位置高还 是低?为什么? 作图技巧: 1、一定是物体上发出的光 经过折射后进入了人眼。
空气
2、垂直入射到分界面上的 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2、在折射的过程中,光线 在空气中的角度总是最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内容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复习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
光
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回归课本
,
同时在学生熟悉结论的基础上,
逆向思维思考实验器材的选择作用以及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并
做必要的实验验证。
学生对这些实验的探究过程和结论已有所认
识,
但有些实验设计的目的模糊,
所以本节课主要对实验过程中的
一些问题进行探究,
另外光的三种现象的区分、
光学作图也是重点。
中考指南:
本章在中考中的易考点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的几种现象的判断应用;
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和
折射规律作图;
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与应用;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
应用。
复习目标:
1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了解光反射的探
究问题。
2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探究过
程中的问题。
3
、通过探究实验的复习,了解实验设计中运用的物理科学方法
4
、
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比较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
射,光的折射现象发生的条件,规律的异同以及各自特有的光
现象。
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实验设计及问题探究
难点:
实验操作及问题探究
教具:
平面镜、玻璃板、白纸板、激光笔一只、蜡烛、刻度尺。
复习过程:
实验一:光的反射
(
学生思考加演示)
1
、实验器材:
、有色激光器、可折转的白色硬纸板、刻度尺、
等。
2
、实验图示:
3.
问题探究:
(1)
实验中白纸板的作用是什么?
(2)
实验中将纸板
B
折转一定角度的目的是什么
?
(3)
试验中如何探究两角的大小关系?
(4)
沿着反射光线的路径让光射向入射点
o
,
会看到反射光线出现在什么位
置?说明了什么?
(5)
做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二:平面镜成像(基于课标对该实验的要求较高采用分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