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模拟

合集下载

微观模拟和离散事件模拟

微观模拟和离散事件模拟

微观模拟和离散事件模拟摘要:一、引言二、微观模拟的概念与特点三、离散事件模拟的概念与特点四、微观模拟与离散事件模拟的联系与区别五、微观模拟与离散事件模拟的应用领域六、总结正文:一、引言在众多计算机模拟方法中,微观模拟和离散事件模拟是两种重要的模拟方法。

这两种方法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微观模拟的概念与特点1.微观模拟的定义:微观模拟是一种基于个体的行为和互动来模拟整个系统的方法。

2.特点:a) 强调个体的行为和互动;b) 模拟精度高,结果具有较好的现实性;c) 适用于复杂系统,尤其是人的行为影响较大的系统。

三、离散事件模拟的概念与特点1.离散事件模拟的定义:离散事件模拟是一种基于事件触发和事件处理来模拟系统的方法。

2.特点:a) 基于事件触发和事件处理;b) 适用于处理大量并发事件;c) 对系统行为的时间顺序要求不高,更注重事件间的逻辑关系。

四、微观模拟与离散事件模拟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两种方法都是计算机模拟方法,都用于模拟复杂系统。

2.区别:a) 微观模拟关注个体的行为和互动,离散事件模拟关注事件触发和处理;b) 微观模拟更注重现实性,离散事件模拟更注重逻辑性;c) 微观模拟适用于复杂系统,离散事件模拟适用于大量并发事件。

五、微观模拟与离散事件模拟的应用领域1.微观模拟应用领域:a) 经济学;b) 社会学;c) 交通规划;d) 生态系统。

2.离散事件模拟应用领域:a) 生产调度;b) 计算机网络;c) 军事指挥;d) 金融交易。

六、总结微观模拟和离散事件模拟是两种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系统模拟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复杂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方法

复杂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方法

复杂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方法复杂系统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系统,这些元素可以是物理实体,也可以是抽象概念。

复杂系统的行为往往无法用简单的规律描述,因此需要借助数学模型来进行建模和分析。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方法。

一、网络分析网络分析是一种将复杂系统看作图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

复杂系统中的元素可以用节点表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边表示。

利用网络分析方法可以得到节点之间的关系、节点的重要性、网络的密度等信息。

其中,常用的网络指标包括度、聚类系数、介数中心性等。

网络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交网络、生物学、交通网络等领域。

二、微观模拟微观模拟是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蒙特卡罗等方法的建模与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将系统中的每个元素看作独立的个体,并针对其行为规则进行模拟。

微观模拟常用于交通流、城市规划、人群行为等方面。

它不仅能够分析系统的整体行为特征,还能够研究系统中每个元素的行为特征。

三、仿生学方法仿生学方法是一种模仿生物学系统进行建模与分析的方法。

它借鉴了生物系统中的很多优点,比如自适应、适应性、分布式控制等。

仿生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

四、系统动力学系统动力学是一种建模与分析方法,用于考虑复杂系统中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对系统中各个因素的量化分析,研究整个系统的演化过程。

它可以定量分析系统变化的趋势、敏感性、稳定性等特征,并提供准确的预测值和决策支持。

系统动力学常用于环境保护、企业管理等领域。

五、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基于人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模拟的建模与分析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模拟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神经网络模型,进而进行复杂系统建模和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故障诊断、优化设计等领域。

综上所述,复杂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方法包括了网络分析、微观模拟、仿生学方法、系统动力学和人工神经网络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应用。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A.消费者收入增加B.互补品价格上升C.替代品价格上升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B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相同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B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4.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AA.企业数量很少B.进出该行业容易C.存在产品差别D.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B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6.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B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7.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 BA.总需求不足的失业B.摩擦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 AA.消费减少B.储蓄减少C.消费增加D.总供给减少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CA.减少货币供给量B.降低失业率C.提高失业率D.增加工资10.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C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 2 分,共20分1. ×对“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研究属于实证方法;2.√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3.×一种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4.×与单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获得的利润更多,因此垄断者普遍采用歧视定价;5.×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由政府来取代市场机制;6.√货币数量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高,货币价值越小;7.√在短期内,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水平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8.√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9.√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10.√汇率贬值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三、计算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某种商品在价格由8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3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2.某国的人口为2500万人,就业人数为1000万人,失业人数为100万人;计算该国的劳动力人数和失业率;四、问答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总产量、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2.用IS-LM模型分析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20 分1.B2.B3.B4.A5.B6.B7.B8.A9.C 10.C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2 分,共20 分1.×2.√3.×4.×5.×6.√7.√8.√9.√ 10.√三、计算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1已知P1=8,P2=6,Q1=20,Q2=30;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 4分2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1分2.1劳动力包括失业者和就业者,即该国的劳动力为1000+100=1100万人;2分2该国的失业率为:100/1100=0.09,即9%;3分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四、问答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3分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4分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4分4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在使平均产量最大和总产量最大之间;4分2.1IS一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模型;3分2扩张性货币政策就是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3分3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即从LM0移动到LM1;3分4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引起GDP从Y0增加到Y1,利率从i0下降为i1;3分5作图占3分;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20 分1.对一般的商品来说,当其供给不变时,如果其需求增加,则该商品的:BA.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B.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C.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减少D.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2.总效用达到最大时:BA.边际效用为正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负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3.内在经济是指:A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B.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减少C.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D.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4.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AA.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B.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D.平均成本曲线上升阶段的任何一点5.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之所以是价格接受者,是因为:CA.它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B.它生产了所在行业绝大部分产品C.它的产量只占行业的全部产量的一个很小的份额D.该行业只有很少数量的企业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DA.将人们取得的收入加总B.将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加总C.将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D.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价值加总7.在总需求中,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BA.消费B.投资C.政府支出D.净出口8.IS-LM模型研究的是:BA.在利息率与投资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B.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C.总需求与总供给对国民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的影响D.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9.周期性失业是指:B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10.汇率贬值将引起:A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恶化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2 分,共20 分1.×2001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2.√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商品的价格不变,则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3.×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变化;4.√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5.√垄断的存在会引起市场失灵;6.√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的分歧是市场机制是否完善,在政策上的分歧是是否需要政府干预经济;7.√只要人们普遍接受把“万宝路”香烟作为交换媒介,“万宝路”香烟就是货币;8.√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9.√围绕菲利蒲斯曲线的争论,不同的经济学派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10.×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三、计算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为1.2元,试问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2.如果要使一国的经济增长率从6%提高到8%,在资本-产量比率为3 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储蓄率应有何变化四、问答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镇人口的基尼系数为0.18左右,现在基尼系数已接近0.4,这说明我国的收入分配发生了说明变化如何认识这种变化2.用图形说明一国居民购买住房的增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20 分1.B2.B3.A4.A5.C6.D7.B8.B9.B 10.A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2 分,共20 分1.×2.√3.×4.√5.√6.√7.√8.√9.√ 10.×三、计算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已知Ed=0.15,P=1.2, ,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元,该商品的价格上涨0.8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5分2.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公式:;已知C=3,G1=6%,G2=8%,将已知数据代入,则有:S1=3×6%=18%S2=3×8%=24%因此,储蓄率应从18%提高到24%;5分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四、问答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1基尼系数衡量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4分2我国的基尼系数提高,说明收入分配的差距拉大;4分3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打破了平均主义,有利于经济发展;3分4要适当注意公平,尤其是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并实现社会保障;4分2.1购买住房为投资需求,它会影响总需求;4分2投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由AD1移动到AD2;4分3变动的结果是GDP增加由Y1增加为Y2,物价水平上升由P1上升为P2;4分4作图3分;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20 分1.需求定理表明:CA.随着汽油的价格提高,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下降B.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得到提高C.计算机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其需求量增加D.随着乒乓球价格下降,对球拍的需求量会增加2.无差异曲线的一般形状是:DA.与横轴平行的一条线B.与纵轴平行的一条线C.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D.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3.在垄断市场上,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的关系是:BA.边际收益大于平均收益B.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C.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D.边际收益曲线交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最低点4.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不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BA.等于零B.等于一C.等于无穷大D.无法确定5.垄断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因为:AA.垄断者利用对市场的控制使价格没有反映市场的供求情况B.价格管制C.实施反托拉斯法D.国有化6.劳动力参工率是指:BA.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数中的比例B.劳动力人数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C.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数中的比例D.工作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7.货币中性论是指货币的变动:BA.只影响实际变量而不影响名义变量B.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C.同时影响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D.既不影响名义变量也不影响实际变量8.引致消费取决于:CA.自发消费B.边际储蓄倾向C.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D.收入9.下面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CA.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很小B.在通货膨胀可以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C.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D.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很大10.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C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2 分,共20 分1.√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2.√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调节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3.×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之点就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交点;4.√一般来说,会计利润大于经济利润;5.×由于寡头之间可以进行勾结,所以,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竞争;6.×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增长问题;7.×充分就业就是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的人都有工作;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物价水平决定的;9.×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要保持货币供给量不变;10.√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支出即国内总需求与对国内产品支出即对国内产品总需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三、计算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下面是某企业的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情况:边际成本元产量边际收益元2 2 104 4 86 6 68 8 410 10 2这个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多少为什么2.中央银行想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1200万元,如果现金一存款率是0.2,法定准备率是0.1,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多少政府债券四、问答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降价是市场上常见的促销方式;但为什么餐饮业可以降价促销,而中小学教科书不采用降价促销的方式;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这种现象;2.石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果中东政治动荡引起石油产量减少,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它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什么影响;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20 分1.C2.D3.B4.B5.A6.B7.B8.C9.C 10.C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2 分,共20 分1.√2.√3.×4.√5.×6.×7.×8.×9.× 10.√三、计算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1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根据题意,当产量为6单位时,实现了利润最大化;2分2在产量小于6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表明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企业增加生产是有利的;在产量大于6时,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这对该企业来说就会造成亏损,因此企业必然要减少产量;只有生产6单位产量时,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企业就不再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3分2.根据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已知cu=0.2,r =0.1,则;2分已知M=1200,mm=4,根据公式,H=300万,即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300万元的政府债券;3分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四、问答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1餐饮业属于需求富有弹性有替代品,中小学教科书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由教育部门指定,无替代品;6分2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降价可使总收益增加;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降价会使总收益减少;6分3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可以降价促销,而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不能降价促销;3分2.1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时就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均衡的物价水平;这时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均衡;3分2石油产量减少,价格上升,从而生产其他相关产品的成本增加,这会影响短期总供给;3分3短期总供给曲线从SAS1向上移动至SAS2;3分4当AD和LAS不变时,SAS的向上移动引起GDP 减少从Y1减少到Y2,物价水平上升从P1上升到P2;3分5作图占3分;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四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20 分1.只有在何种情况发生时,存在供给小于需求A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B.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C.实际价格等于均衡价格D.消除了稀缺性2.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叫做: BA.无差异曲线B.消费可能线C.等产量线D.企业预算线3.机会成本是指:CA.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B.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C.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D.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4.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C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D.寡头市场5.收入分配的平等标准是指:CA.按社会成员的贡献分配国民收入B.按社会成员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分配国民收入C.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D.按效率优先的原则分配国民收入6.劳动力总量包括:AA.工作年龄人口中的所有就业者和失业者B.总人口中除非工作年龄人口外的所有工作年龄人口C.总人口数D.所有失业的工作年龄人口7.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们:BA.依据当前的收入来作出消费决策B.工作时期储蓄以便为退休后的消费提供资金C.依据持久收入来作出消费决策D.在依据持久收入作出消费决策时要把暂时性收入的影响估算进去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CA.调节债券价格B.实现利润最大化C.调节货币供给量D.调节价格水平9.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然失业10.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 2 分,共20 分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世界上许多城市对房租进行限制,这种作法称为价格下限;3.√如果对食盐的支出在家庭支出中只占一个极小的比例,那么对食盐的需求就是缺乏弹性的;4.√寡头市场上各企业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5.√存在外部性时,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与私人边际收益都不一定相等;6.×用消费物价指数、生产物价指数和GDP平减指数所计算出的物价指数是相同的;7.×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8.√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使LM曲线的位置平行移动;9.×在萧条时期,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要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10.×在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大于一般的乘数;三、计算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当人们的平均收入增加20%时,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30%,计算需求收入弹性,并说明这种商品是正常物品还是低档物品,是奢侈品还是生活必需品;2.社会原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消费为800亿元,当收入增加到1200亿元时,消费增加至900亿元,请计算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四、问答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如何理解边际产量递减规律2.从投资的角度说明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用图形说明物价水平的变动如何引起总需求的变动,政府支出的增加如何引起总需求水平的变动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四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20 分1.A;2.B;3.C;4.C;5.C;6.A;7.B;8.C;9.C;10.A;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 2 分,共20 分1.√;2.×;3.√;4.√;5.√;6.×;7.×;8.√;9.×;10.×;三、计算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1根据计算收入弹性系数的公式:;3分2从其收入弹性为正值来看,该商品是正常商品;由于其收入弹性大于一,故该商品为奢侈品;2分2.1边际消费倾向MPC=△C/△Y=900-800/1200-1000=0.5;2分2边际储蓄倾向MPS=△S/△Y=1200-900-1000-800/1200-1000=0.5;也可以用1-MPC得出3分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四、问答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5分2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革;3分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研究的是把不断增加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对产量所发生的影响;3分4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以分为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和产量绝对减少三个阶段;4分2.1从投资的角度看,总需求与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即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一点可以用利率效应来解释;利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投资;物价水平→实际货币量→利率→投资→总需求;5分2物价水平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用同一条总需求曲线上的上下移动来表示,即物价上升从P2上升到P1,引起沿同一条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b点到a点,总需求减少从Y2减少到Y1;物价下降从P1下降到P2,引起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a点到b点,总需求增加从Y1增加到Y2;5分,其中作图2分3当物价不变而其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变动时,总需求曲线平行移动;政府支出增加引起总需求增加表现为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即从AD1移动到AD2;5分,其中作图2分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五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20 分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CA.互相对立的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D.完全相同的2.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B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3.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该:AA.适当降低价格B.适当提高价格C.保持价格不变D.加大销售量4.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BA.平均成本是递减的B.平均成本是递增的C.边际成本是递减的D.边际成本保持不变。

微观生物和分子的仿真与模拟

微观生物和分子的仿真与模拟

微观生物和分子的仿真与模拟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微观生物和分子行为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生物医药、环境科学等领域,成为解决许多重大科学问题的有效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观生物和分子的仿真和模拟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发展前景。

第一章微观生物仿真微观生物是指直径在0.1~100微米之间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微观生物仿真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来模拟微生物在水环境中的运动、生长繁殖、化学反应等过程,从而探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

微观生物仿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微观生物仿真的模拟方法主要包括欧拉方法、隐式方法、拉格朗日方法等。

其中,欧拉方法是一种离散化方法,主要通过时间步长不断迭代微生物的坐标和速度,来模拟微生物的运动轨迹。

隐式方法主要是通过在微生物的位置和速度上施加一定的控制,来模拟其运动轨迹和生长繁殖过程。

而拉格朗日方法则是通过微小的时间步长来模拟微生物在水环境中的运动和生命活动。

在微观生物仿真中,可以通过基于物理力学仿真、基于统计力学仿真和基于人工智能仿真等方法来模拟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其中,基于物理力学仿真主要是通过模拟微生物的运动、碰撞和化学反应来模拟其生命活动。

而基于统计力学仿真是通过随机过程来模拟微生物行为的概率分布,从而获得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

另外,基于人工智能仿真是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来学习和模拟微生物的行为,从而推导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

第二章分子仿真分子仿真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来模拟分子在空间中的结构、运动和互作等生理化学过程,从而揭示分子的三维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命活动。

分子仿真主要是基于分子力学和量子力学理论模拟的。

分子力学理论主要是运用牛顿力学和分子组成原理来解析和模拟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而分子量子力学理论则是利用薛定谔方程和量子化学理论来探究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先进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框架,如GROMACS、NAMD、AMBER等,已经成为分子仿真研究的主流工具。

微观经济学选择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微观经济学选择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微观经济学选择模拟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准确地说在这个过程中( )。

A、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B、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C、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D、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正确答案:C2、勾结发生在( )。

A、每个厂商都向其他厂商通报它确定的价格和产量B、所有厂商的产量相等,索取的价格相同C、厂商合作以试图最大化它们的联合利润D、厂商各自独立行为。

正确答案:C3、某完全竞争行业,它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则该行业为( )。

A、成本递增行业B、成本递减行业C、成本不变行业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行业的产量增加导致生产要素需求增加,但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反而下降了,说明该行业的生产要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降。

这符合成本递减行业的特征,因为在成本递减行业中,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要素的价格也会随之下降。

因此,选B。

4、生产函数表示( )。

A、一定数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出多少产品B、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C、投入与产出的关系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C5、资源稀缺性的含义是指( )。

A、资源的数量较少;B、获得一定量资源所必须耗费的成本相当高;C、资源的价格很高。

D、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来说,再多的资源也显不足;正确答案:D6、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2,则( )。

A、x和y是替代品B、x和y是正常商品C、x和y是互补品。

D、x和y是劣质品正确答案:C7、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

A、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B、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C、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D、低档商品正确答案:C8、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MUX为( )。

A、不确定,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B、零C、负值D、正值正确答案:B9、垄断企业面对的需求函数为Q=100/ P2,企业的边际成本始终为1,垄断价格为( )。

凝聚态物理微观行为模拟

凝聚态物理微观行为模拟

凝聚态物理微观行为模拟凝聚态物理是研究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宏观性质的科学领域,其中微观行为模拟是重要的研究手段。

通过模拟物质的微观行为,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相互作用,进而揭示各种凝聚态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背后的机制。

本文将介绍凝聚态物理微观行为模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凝聚态物理微观行为模拟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分子动力学(MD)和蒙特卡洛(MC)方法。

其中,分子动力学是通过求解牛顿运动方程来模拟物质中粒子的运动轨迹和相互作用;蒙特卡洛方法则是通过统计抽样来模拟粒子的状态和相互作用。

这两种方法在研究凝聚态物理中的不同问题时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

在凝聚态物理中,微观行为模拟主要集中在研究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相变行为以及非平衡态等方面。

通过模拟粒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可以获得物质的力学性质、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

例如,模拟固体材料的力学行为可以揭示其弹性和塑性行为,进而设计新材料;模拟液体的运动行为可以研究流体力学和输运性质,有助于优化工业过程和理解生物分子的自组装行为。

凝聚态物理微观行为模拟的方法涵盖了多种技术和算法。

其中,分子力场是模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它描述了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函数和力学方程。

通过调整分子力场的参数,可以准确地模拟特定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另外,模拟过程中需要考虑温度、压力和时间步长等参数,以保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凝聚态物理微观行为模拟在多个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材料科学领域,模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设计新型材料,优化已有材料的性能,并解释实验观测到的现象。

在纳米科学领域,模拟可以揭示纳米结构材料的特殊性质,如表面扩散、纳米流体力学和量子尺寸效应等。

在生物物理学领域,模拟可以帮助解析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和功能,理解生物大分子的自组装过程,并研究蛋白质的折叠和动态行为。

凝聚态物理微观行为模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大规模的模拟需要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支持,因为模拟过程中需要计算和存储大量的粒子和相互作用信息。

大学微观经济学模拟题(十三)

大学微观经济学模拟题(十三)

微观经济学模拟题(十三)微观经济学模拟题(十三)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某商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引起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对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化,称为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假定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发生变化,这会导致生产者对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称之为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3.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4.规模报酬:是指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从而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属于长期的生产理论。

规模报酬的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引起的产量变化。

可分为规模报酬递增、递减、不变三种情况。

5.帕累托改进:以帕累托标准衡量为好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

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5分)1.某种商品的某生产者的供给曲线斜率正表明了()。

A. 生产者愿望的最大限度B. 生产者愿望的最小限度C. 在一种意义下是生产者愿望的最大限度,在另一种意义下是生产者愿望的最小限度D. 生产者的最大利润2.政府对商品征税会使得()。

A. 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B.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C. 需求曲线变得陡峭D. 需求曲线变得平坦3.在下列哪种商品可以用“薄利多销”的方法来增加总收益()。

A. 化妆品B. 面粉C. 药品D. 大米4.恩格尔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中导出的()。

A. 价格—消费曲线B. 收入—消费曲线C. 无差异曲D. 需求曲线5.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反应微观示意图

反应微观示意图

例1.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模拟图: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图中的单质是 O2 (填化学式)
A ,表示纯净物的是 B C ,
重点考查
物质的分类
微 观 模 拟 图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判断基本反应类型
确定分子个数比 判断元素化合价变化
计算参与反应物质质量比
微粒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
计算参与反应物质质量比
例3.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没配平 的反应
2N2+6H2O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NH3+3O2 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 4:3 ,各反应物质量比 17:24
方法指导:根据模拟图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来计算 物质质量比。
例4. (15孝感) 如图的反应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3︰2,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C )
练一练
练2.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 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B )
A.该反应中有四种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8:32
拓展题型
题1.(16南通)下图为Mn和CuSO4溶液反应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A.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 B.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 C.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D.乙分子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1∶2
方法指导:若小球代表的原子未知,则可以根据反应前 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方程式的配平。
重点考查
物质的分类
微 观 模 拟 图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判断基本反应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模拟
(一、基础知识的回顾和总结)
1、分子的概念
由________构成的物质,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分子观点解释纯净物、混合物。

B
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观解释化合物、单质、氧化物
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
..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由分子
..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__________
由分子
..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___________
5、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的微观依据。

8、补充图的微观依据。

9、在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没发生改变的粒子。

二、具体解决方法
1.判断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的微观依据
对应题目:
30.(3分)若分别用“”和“”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这两种元素分别组成的
单质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物都属于纯净物中的,从微观角度说明你判断的依据

(2)若用A代表,B代表,请用A、B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0.(1)单质都由同种分子构成,且两种物质的分子都由各自的同种原子构成
(2)2A2+B2点燃2A2B
31.(3分)下图是水分解过程的微观模拟图,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物是氧化物,你判断的微观依据是;
(2)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

31.(1)由同种分子构成,该分子由氧原子和另一种原子构成(或由同种分子构成,该分子由
两种原子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原子)
(2)在通电条件下,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很
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氢、氧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质量也没有改变
2、在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没发生改变的粒子。

(1)在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分子。

对应题目:
30.(3分)用“”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图是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
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变化的实质是。

30.(3分,每空1分)
(1)
(2氢分子和氧分子
(3)在点燃条件下,(1个)氢分子分裂成(2个)氢原子,(1个)氧分子分裂成(2个)氧原子
(2)没发生改变的粒子:构成分子的原子和未参加反应的分子。

对应题目:
30.(3分)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分
别代表氢原子和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2)每种反应物均属于物质分类中的,请从微观角度说出
你的判断依据是。

30、(3分)
(1)氢原子(H)、氧原子(O)
(2)单质
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
1.补充图的微观依据。

(1)补充中间的依据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对应题目:
30.(3分)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变化用微观图示表示如下:其中用“”、“”分别表
示氢原子和氧原子。

请你根据图示从微观角度回答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徽观粒子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3分)
(1)
(2)参加反应的氢分子、氧分子
(3)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组合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
(2)补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依据是:
除了答出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之外还要答出分子的构成。

对应题目:
30.(3分)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①;补充此图形的依据是②。

(2)A到B的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30. (3分,每空1分)(1)①
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发生改变,且一个水分子是由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参加反应的氢分子和氧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