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数学分类精华知识点 数学文化
2019最新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A 、 B 是整式,且 B 中含
( 1)分式无意义: B=0 时,分式无意义; B ≠0 时,分式有意义。 ( 2)分式的值为 0: A=0 ,B ≠ 0 时,分式的值等于 0。
( 3)分式的约分: 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 约分。方法是把分子、分母因式分解,再约去公因式。
( 4)最简分式: 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 分式运算的最终结果若是分式,一定要化为最简分式。
化简: a a b b a
分析:从数轴上 a、b 两点的位置可以看到: a<0, b> 0 且 a b
所以可得:
解: 原式
a abb a a
例 2、若 a
(
3 )
3,
b
4
分析: a
( 4 )3 3
1 ;b
a< b< c。 解:略
( 3 )3 , 4
3
3 4
c
3 ()
3
,比较
a、b、c 的大小。
4
1且b 0 ;c> 0;所以容易得出:
3
例 3、若 a 2 与 b 2 互为相反数,求 a+b 的值
分析: 由绝对值非负特性, 可知 a 2 0, b 2 0 ,又由题意可知:
a2 b2 0
所以只能是: a–2=0, b+2=0 ,即 a=2, b= –2 ,所以 a+b=0
解:略
例 4、已知 a 与 b 互为相反数, c 与 d 互为倒数, m 的绝对值是
次数。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 升(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大)到大
(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降)幂排列。 ( 3)同类项: 所含字母相同, 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
中考数学试题中的数学文化

第三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第三节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中考试题中的数学文化一、《几何原本》——一元二次方程图解法【文化背景】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在公元250年前在《算术》中就提出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不过当时人们还没有找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只能用图解法求解,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就给出了形如x 2+ax =b 2的方程的图解法.【中考对接】1. (2018嘉兴)欧几里得的《原本》记载,形如x 2+ax =b 2的方程的图解法是:画Rt △ABC ,使∠ACB =90°,BC =a 2,AC =b ,再在斜边AB 上截取BD =a 2,则该方程的一个正根 是( )A. AC 的长B. AD 的长 第1题图C. BC 的长D. CD 的长二、《杨辉算法》——田亩比类乘除捷法【文化背景】《杨辉算法》包括《乘除通变算宝》、《田亩比类乘除捷法》和《续古摘奇算法》三部书,此外还有《日用算法》残卷,它们是南宋实用算书的代表作.其中《田亩比类乘除捷法》中列出了各种形状的田地求积公式及例题,并结合当时实际需要的问题进行归类,关乎国计民生,意义非同寻常.【中考对接】2. (2019张家界改编)《田亩比类乘除捷法》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的著作,其中有一个数学问题:“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长阔共六十步,问长多阔几何”.意思是:一块矩形田地的面积为864平方步,只知道它的长与宽共60步,问它的长比宽多多少步?参考答案中考试题中的数学文化1. B 【解析】∵x 2+ax =b 2,即x 2+ax +(a 2)2=b 2+(a 2)2,∴(x +a 2)2=b 2+(a 2)2.又∵∠ACB =90°,BC =a 2,AC =b ,∴AB 2=AC 2+BC 2=b 2+(a 2)2,即(x +a 2)2=AB 2.∴x +a 2=AB .∵BD =a 2,∴x =AB -BD =AD . 2. 设矩形田地的长为x 步(x >30),则宽为(60-x )步,根据题意得:x (60-x )=864.整理得:x 2-60x +864=0.解得x =36或x =24(舍去),∴x -(60-x )=12.答:矩形田地长比宽多12步.。
2019年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

2019年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初三数学有很多知识点,学生们有没有好好的归纳和总结呢?下面,教育中考频道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供大家参考。
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二次根式:一般地,形如√a?(a≥0)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
当a>0时,√a表示a的算数平方根,其中√0=0 对于本章内容,教学中应达到以下几方面要求: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 2.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3.理解并掌握下列结论:1)是非负数;(2);(3);4.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5.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进一步体会代数式在表示数量关系方面的作用。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根式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2+bx+c=0(a=?0)后,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本章内容主要要求学生在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前提下,通过解方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领会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 (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现将已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化二次项系数为1;常数项移到右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使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变形为(x+p)2=q的形式,如果q≥0,方程的根是x=-p±√q;如果qr;P在⊙O上,PO=r;P在⊙O内,PO 8.直线与圆有3种位置关系:无公共点为相离;有两个公共点为相交,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割线;圆与直线有唯一公共点为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资料3】2019中考数学知识点大全

2019年中考数学知识点大全第一章 实数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分)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实质,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等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3分)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
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3—10分)1、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跟)。
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2、算术平方根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a (a ≥0)0≥a==a a 2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a (a <0) a ≥03、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a 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2019年初中数学知识点中考总复习总结归纳[人版]
![2019年初中数学知识点中考总复习总结归纳[人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7d752f16fc700abb68fc70.png)
2019年初中数学知识点中考总复习总结归纳第一章 有理数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分)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实数 负有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2、无理数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等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考点一、整式的有关概念 (3分)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单项式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由系数、字母、字母的指数构成的,其中系数不能用带分数表示,如b a 2314-,这种表示就是错误的,应写成b a 2313-。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如c b a 235-是6次单项式。
考点二、多项式 (11分)1、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注意:(1)求代数式的值,一般是先将代数式化简,然后再将字母的取值代入。
(2)求代数式的值,有时求不出其字母的值,需要利用技巧,“整体”代入。
2、同类项所有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3、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号。
(2)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变号。
4、整式的运算法则整式的加减法:(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2019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之29:数学文化(含答案)

2019年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数学文化一、选择题1. (2019年乐山市)《九章算术》第七卷“盈不足”中记载:“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译为:“今有人合伙购物,每人出8钱,会多3钱;每人出7钱,又差4钱。
问人数、物价各多少?”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人数、物价分别是( ) ()A 1,11()B 7,53 ()C 7,61 ()D 6,50【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 【解答】解:设人数人,物价y 钱.⎩⎨⎧=+=-y x yx 4738解得:⎩⎨⎧==537y x ,故选B.2.(2019年重庆市)《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个题:今有甲乙二人持钱不知其数.甲得乙半而钱五十,乙得甲太半而钱亦五十.问甲、乙持钱各几何?其意思为:今有甲乙二人,不如其钱包里有多少钱,若乙把其一半的钱给甲,则甲的数为50;而甲把其的钱给乙,则乙的钱数也为50,问甲、乙各有多少钱?设甲的钱数为,乙的钱数为y ,则可建立方程组为( )A .B .C .D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 【解答】解:设甲的钱数为,乙的钱数为y ,依题意,得:.故选:A .3. (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原文是:“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足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长木,绳子还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长木,长木还剩余1尺,问木长多少尺,现设绳长尺,木长y尺,则可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为()A. B. C 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数学文化【解答】解:设绳长尺,长木为y尺,依题意得,故选:B.4.(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卷七“盈不足”中有题译文如下:今有人合伙买羊,每人出5钱,会差45钱;每人出7钱,会差3钱.问合伙人数、羊价各是多少?设合伙人数为人,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5﹣45=7﹣3 B.5+45=7+3 C.=D.=【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解:设合伙人数为人,依题意,得:5+45=7+3.故选:B.5. (2019年湖北省宜昌市)古希腊几何学家海伦和我国宋代数学家秦九韶都曾提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面积的公式,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a,b,c,记p=,那么三角形的面积为S=.如图,在△ABC 中,∠A,∠B,∠C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b,c,若a=5,b=6,c=7,则△ABC的面积为()A.6B.6C.18D.【考点】二次根式的应用【解答】解:∵a=7,b=5,c=6.∴p==9,∴△ABC的面积S==6;故选:A.6.(2019年福建省)《增删算法统宗》记载:“有个学生资性好,一部孟子三日了,每日增添一倍多,问君每日读多少?”其大意是:有个学生天资聪慧,三天读完一部《孟子》,每天阅读的字数是前一天的两倍,问他每天各读多少个字?已知《孟子》一书共有34685个字,设他第一天读个字,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2+4=34685 B .+2+3=34685C .+2+2=34685D .+12+14=34685【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答】解:设他第一天读个字,根据题意可得:+2+4=34685, 故选:A .7.(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其中“盈不足术”记载:今有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鸡价各几何?译文:今有人合伙买鸡,每人出九钱,会多出11钱;每人出6钱,又差16钱.问人数、买鸡的钱数各是多少?设人数为,买鸡的钱数为y ,可列方程组为( ) A . B .C D .【考】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解:设人数为,买鸡的钱数为y ,可列方程组为: . 故:D .8.(2019年甘肃兰州)《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五只雀,六只燕共重一斤,雀重燕轻,互换一只,恰好一样重.问:每只雀、燕的重量各为多少?设一只雀的重量为斤,一只燕的重量为y 斤,则可列方程组为( ) A . B .CD .【考由际问抽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 故:C .9.(019年湖南省长沙市)《孙子算经》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其中有一道题,原文是:“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头的长、绳子还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头,则木头还剩余1尺,问木头长多少尺?可设木头长为尺,绳子长为y 尺,则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A.B.C.D.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解:由题意可得,,故选A.10.(2019年浙江省舟山市)中国清代算书《御制数理精蕴》中有这样一题:“马四匹、牛六头,共价四十八两(我国古代货币单位);马三匹、牛五头,共价三十八两.问马、牛各价几何?”设马每匹两,牛每头y两,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A.B.C.D【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解:设马每匹两,牛每头y两,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故:D.11.(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早有记载.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方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放置在最大正方形内.若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A.直角三角形的面积B.最大正方形的面积C.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D.最大正方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考点】勾股定理【解答】解: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c ,较长直角边为b ,较短直角边为a , 由勾股定理得,c 2=a 2+b 2,阴影部分的面积=c 2﹣b 2﹣a (c ﹣b )=a 2﹣ac +ab =a (a +b ﹣c ), 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宽=a ﹣(c ﹣b ),长=a , 则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底面积=a (a +b ﹣c ),∴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 故选:C . 二、填空题1. (2019年上海市)《九章算术》中有一道题的条件是:“今有大器五小器一容三斛,大器一小器五容二斛.”大致意思是:有大小两种盛米的桶,5大桶加1小桶共盛3斛米,1大桶加5小桶共盛2斛米,依据该条件,1大桶加1小桶共盛 . 斛米.(注:斛是古代一种容量单位)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答】解:设1个大桶可以盛米斛,1个小桶可以盛米y 斛, 则,故++y +5y =5, 则+y =56.答:1大桶加1小桶共盛56斛米.故答案为:56.2. (2019年辽宁省大连市)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大器五小器一容三斛,大器一小器五容二斛.问大小器各容几何.”其大意为:有大小两种盛酒的桶,已知5个大桶加上1个小桶可以盛酒3斛(斛,音hu ,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1个大桶加上5个小桶可以盛酒2斛,问1个大桶、一个小桶分别可以盛酒多少斛?若设1个大桶可以盛酒斛,1个小桶可以盛酒y 斛,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解:设1个大桶可以盛酒斛,1个小桶可以盛酒y 斛, 根据题意得:, 故案为.3(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书中记载:“今有人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几何?”意思是:“有若干人共同出钱买鸡,如果每人出九钱,那么多了十一钱;如果每人出六钱,那么少了十六钱.问:共有几个人?”设共有个人共同出钱买鸡,根据题意,可列一元一次方程为.【解答】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考点】解:设有个人共同买鸡,根据题意得:9﹣11=6+16.故答案为:9﹣11=6+16.4.(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几何步及之?“其意思为:速度快的人走100步,速度慢的人只走60步,现速度慢的人先走100步,速度快的人去追赶,则速度快的人要走步才能追到速度慢的人.【解答】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考点】解:设走路快的人追上走路慢的人所用时间为t,根据题意得:(100﹣60)t=100,解得:t=2.5,∴100t=100×2.5=250.答:走路快的人要走250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故答案是:250.5.(2019年湖北省咸宁市)《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译文大致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问木条长多少尺?”如果设木条长尺,绳子长y尺,可列方程组为.【解答】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考点】解:设木条长尺,绳子长y尺,依题意,得:.答案为:..(2019年江苏省泰安市)《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书中有一个问题:“今有黄金九枚,白银一十一枚,称之重适等,交易其一,金轻十三两,问金、银一枚各重几何?”意思是:甲袋中装有黄金9枚(每枚黄金重量相同),乙袋中装有白银11枚(每枚白银重量相同),称重两袋相等,两袋互相交换1枚后,甲袋比乙袋轻了13两(袋子重量忽略不计),问黄金、白银每枚各重多少两?设每枚黄金重两,每枚白银重y两,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____.【解答】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考点】解:设每枚黄金重两,每枚白银重y两,由题意得:,故案为:.7(201年宁夏自治)你知道吗,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我国古代数学家还研究过其几何解法呢!以方程2+5﹣14=0即(+5)=14为例加以说明.数学家赵爽(公元3~4世纪)在其所著的《勾股圆方图注》中记载的方法是:构造图(如下面左图)中大正方形的面积是(++5)2,其中它又等于四个矩形的面积加上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即4×14+52,据此易得=2.那么在下面右边三个构图(矩形的顶点均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格点上)中,能够说明方程2﹣4﹣12=0的正确构图是.(只填序号)【解答】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考点】解:∵2﹣4﹣12=0即(﹣4)=12,∴构造如图②中大正方形的面积是(+﹣4)2,其中它又等于四个矩形的面积加上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即4×12+42,据此易得=6.故答案为:②.8.(2019年甘肃白银)一个猜想是否正确,科学家们要经过反复的实验论证.下表是几位科学家“掷硬币”的实验数据:实验者德•摩根蒲丰费勒皮尔逊罗曼诺夫斯基掷币次数614040401000036000806403109204849791803139699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频率0.5060.5070.4980.5010.492请根据以上数据,估计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精确到0.1).【解答】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考点】解:因为表中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频率在0.5左右波动,所以估计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故答案为0.5.三、解答题1.(2019年甘肃省)中国古代入民很早就在生产生活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其中《孙子算经》中有个问题,原文: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译文为:今有若干人乘车,每3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2辆车,若每2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9个人无车可乘,问共有多少人,多少辆车?【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解答】解:设共有人,根据题意得:+2=,去分母得:2+12=3﹣27,解得:=39,∴=15,则共有39人,15辆车.2.(2019年湖北省黄石市)“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出自《九章算术》)意思是:同样时间段内,走路快的人能走100步,走路慢的人只能走60步.假定两者步长相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不善行者再行六百步,问孰至于前,两者几何步隔之?即:走路慢的人先走100步,走路快的人开始追赶,当走路慢的人再走600步时,请问谁在前面,两人相隔多少步?(2)今不善行者先行两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几何步及之?即:走路慢的人先走200步,请问走路快的人走多少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解答】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考点】解:(1)设当走路慢的人再走600步时,走路快的人的走步,由题意得:600=100:60∴=1000∴1000﹣600﹣100=300答:当走路慢的人再走600步时,走路快的人在前面,两人相隔300步.(2)设走路快的人走y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由题意得y=200+60y100∴y=500答:走路快的人走500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
中考数学试题中的数学文化

第一章 数与式第四节 整式及因式分解中考试题中的数学文化一、杨辉三角【文化背景】杨辉三角形,又称贾宪三角形、帕斯卡三角形,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在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1261年)一书中用三角形解释二项和的乘方规律,比欧洲的相同发现要早三百多年.【中考对接】1.(2019烟台)南宋数学家杨辉在其著作《详解九章算法》中揭示了(a +b )n (n为非负整数)展开式的项数及各项系数的有关规律如下,后人也将下表称为“杨辉三角”. (a +b )0=1(a +b )1=a +b(a +b )2=a 2+2ab +b 2(a +b )3=a 3+3a 2b +3ab 2+b 3(a +b )4=a 4+4a 3b +6a 2b 2+4ab 3+b 4 第1题图 (a +b )5=a 5+5a 4b +10a 3b 2+10a 2b 3+5ab 4+b 5…则(a +b )9展开式中所有项的系数和是( )A. 128B. 256C. 512D. 1024二、《庄子·天下篇》——极限思想【文化背景】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已知道数学极限的原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根一尺的木棍,第1天开始每天去掉一半,第n 天还剩下12n ,当n 趋于无穷大时,12n 趋于0,但永远不为0,也就是永远取不完.【中考对接】2.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一命题,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可理解为:设一尺长的木棍,第一天折断一半,其长为12尺,第二天再折断一半,其长为14尺,…,第2020天折断一半后剩下的木棍长应为________尺.参考答案 中考试题中的数学文化1. C2. (12)2020。
2019年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实数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分)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实质,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等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3分)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
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0;若|a|=-a ,则a≤0。
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零没有倒数。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3—10分)1、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跟)。
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2、算术平方根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a (a ≥0)0≥a==a a 2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a (a <0) a ≥03、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a 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文化
第二批
一、选择题
8.(2019 ·福建)《增删算法统宗》记载:“有个学生资性好,一部孟子三日了,每
日增添一倍多,问若每日读多少?”其大意是:有个学生天资聪慧,三天读完一部《孟子》,每天阅读的字数是前一天的两倍,问他每天各读多少个字?已知《孟子》一书共有34 685个字,设他第一天读x 个字,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 x +2x +4x =34 685
B .x +2x +3x =34 685
C . x +2x +2x =34 685
D .x +21x +41
x =34 685
【答案】A
【解析】设他第一天读x 个字,则第二天读2x 个字,第三天读4x 个字,由题意可列
方程x +2x +4x =34 685.
【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9.(2019·兰州)《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
五只雀,六只燕共重一斤,雀重燕轻,互换一只,恰好一样重.问:每只雀、燕的重量各为多少?设一只雀的重量为x 斤,一只燕的重量为y 斤,则可列方程组为
A.⎩⎨⎧-=-=+x y y x y x 651
65 B.⎩⎨⎧+=+=+x y y x y x 65156 C.⎩⎨⎧+=+=+x y y x y x 54165 D.⎩
⎨⎧-=-=+x y y x y x 54156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得56145x y x y y x +=⎧⎨
+=+⎩,故选C.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三批
一、选择题
5.(2019·长春)《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其中“盈不足术”记载:今有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鸡价各几何?译文:今有人合伙买鸡,每人出九钱,会多出11钱;每人出6钱,又差16钱.问人数、买鸡的钱数各是多少?设人数为x ,买鸡的钱数为y ,可列方程组为
A.⎩⎨⎧=+=+y x y x 166119
B.⎩⎨⎧=-=-y x y x 166119
C.⎩⎨⎧=-=+y x y x 166119
D.⎩⎨⎧=+=y
x y x 16611-9 【答案】D.
【解析】设人数为x ,买鸡的钱数为y ,可列方程组为:9-11616x y x y
=⎧⎨
+=⎩, 故选D .
【知识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填空题
13.(2019·张家界)《田亩比类乘除捷法》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的著作,其中有一个数学问题:“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长阔共六十步,问长多阔几何”.意思是:一块矩形田地的面积为864平方步,只知道它的长与宽共60步,问它的长比宽多多少步?根据题意得,长比宽多 步.
答案:12
解析:本题以传统文化为背景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设矩形的长为x 步,则宽为(60-x )步,根据题意得x(60-x)=864,解得x 1=24(舍去),x 2=36,所以60-x=24步,所以36-24=12步,因此本题填12.
17. (2019·邵阳)公元3世纪初,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注《周髀算经》时,创造了
“赵爽弦图”.如图,设勾6
c=,则小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
a=,弦10
【答案】4
【解析】Q勾6
c=,
a=,弦10
∴股8=,
=-=,
∴小正方形的边长862
==
∴小正方形的面积224
故答案是:4
【知识点】数学常识;勾股定理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