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教学设计2

合集下载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小儿垂钓》篇一作者:霍旭萍转贴自:点击数:87《小儿垂钓》课例评析霍旭萍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我们学习《古诗二首》的第二首诗。

《小儿垂钓》。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播放课文朗读录音)1.认读生字词: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借问、遥招手、不应人。

(注意生字“蓬、稚、遥”的字音字形。

)2.教学生字“钓”,注意右边“勺”里面的“点”不要丢掉。

3.学生试读全诗。

三、释题介绍作者读课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理解丝线的一头向下可以说成是垂下来的线。

并引导学生理解:“垂钓”什么意思?“小儿垂钓”什么意思?四、学习前两句1.指名读第一句。

思考:是什么样的小孩在钓鱼?从哪看出他年龄很小?理解“蓬头、稚子”。

这个头发很乱的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纶”什么意思?理解“学垂纶”就是学钓鱼的意思。

2.指名读第二句。

思考:小孩儿学钓鱼是怎么坐的?什么是“侧坐”?坐在哪?理解“莓苔”和“草映身”。

3.指导朗读。

小孩年龄这么小,却独自坐在草丛中模仿大人的样子学钓鱼,你觉得小孩怎么样?(板书:天真可爱)。

这样的小孩你们喜欢吗?要读出对小孩的喜爱之情。

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指名说前两句诗意。

边读边体会,想像诗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说这两句诗意。

五、学习后两句1.齐读第三句。

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鱼儿上钩,出现了什么情景呢?从哪看出路人在问路?“借问”什么意思?想象路人来问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问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的?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遥”是什么意思?2.指名读第四句。

思考:小孩为什么摆手?从哪看出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呢?除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还怕什么声音呢?读后半句,思考“应”是什么意思?“不应人”呢?3.小孩既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回答声吓跑鱼,他一门心思扑在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钓得怎么样?(板书:专心认真)4.学生扮路人、小孩表演,体会小孩紧张心理和天真可爱的形象。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精选5篇)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精选5篇)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古诗《小儿垂钓》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小儿垂钓》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正确诵读古诗,学会认读古诗中的五个生字。

2、基本懂得古诗的意思,能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情境。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会诗句中蕴涵的童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基本懂得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句中蕴涵的童趣。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唐朝的众多诗人当中,有一位叫胡令能的诗人特别富有传奇色彩。

胡令能原本是个加工镜子和铁器的工匠。

有一天,在睡觉的时候,他梦见一个神仙把他的肚子剖开,放了本书在里面,醒来以后,他就变得很会作诗了。

而在他的诗中,咱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小儿垂钓》是最为有名的。

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听老师读这首诗,注意听清字音。

2、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准。

3、和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读音,一起想办法记住这五个生字。

4、集体认读生字,给大家说说你的识记好方法。

5、各自练读古诗,练好了就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熟读诗句,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做上记号。

提出问题。

2、联系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纶:钓鱼用的丝线。

垂纶:钓鱼。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

映:遮住借问:向人打听。

应:理睬。

3、探究与争论:招手一词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意见认为,招手指摆手,意思是:呀,别过来,别吓跑了我的小鱼儿!另一种意见认为,招手就是招手,意思是:嘘,别出声,凑过来,我指给你看!数百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

你赞同哪一种意见呢?4、朗读背诵古诗作者只用了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儿垂钓》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儿垂钓》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路人的脚步声、问话声、小孩的回答声。) (5)“应”是什么意思?(回答) “应”是生字,与“映”同音,读,正音。 (6)给“应”找朋友并读词:对应、反应、应答、应用题。 “应”是多音字,组词:应该、应当。 (7)“应”什么结构,怎样记?书空。师范写“应”,生描红、临摹。 (8)抽生读第四句,正音,男女赛读,齐读。 (9)师小结:
(2)这真是一个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的孩子。读三、四句诗。 (3)读全诗。 (二)指导背诵
(1)看录像:这孩子初学钓鱼多么认真、多么专心致志啊!让我们带着感情背
诵这首诗好吗?
(2)根据板书背。
3、练习
1.选字填空练习:
应映
对( ) 倒( ) ( )答
放( )
( )照 反( ) ( )山红 ( )用题
2
4.(后两句诗)边读诗句边看图并学习生字“应”。 (1)谁来读这两句?
(2)出示课件问:当小男孩正在专心钓鱼的时候,路人走来向他大声提问,小 男孩是怎么做的?
(3)(摆手)读第三句。他回答了吗?(没有)再读,正音。
(4)过路的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不让过路人靠近,为什 么这么做?从哪里看出他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
背诵并默写古诗。 4
6、板书
小儿垂钓 样子 姿势 神态 表现专心致志
5
蓬头 稚子 垂纶 侧坐
莓苔 草映身 路人
遥远
不应人
3.学习前两句诗,边读诗句边看图理解并学习生字“映”。
(1)看图理解“蓬头、稚子、垂纶”:头发散乱的小孩学钓鱼。
(2)谁来读这一句?一个不愿意梳理头发的孩子来学钓鱼,说明兴趣很大,怎 样读?再读(把字音读准)。
(3)小孩是怎样坐在河边学钓鱼的?
(侧坐)用身体语言理解“侧坐”,看图理解“草映身”。“映”是生字,读 ,正音。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通用4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通用4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通用4篇)小儿垂钓教学设计(通用4篇)小儿垂钓教学设计篇1一看图导入1 .师出示插图说:请小朋友看图说说有些什么人?在干什么?“引出课题:小儿垂钓.2. 学生齐读课题,3 .j借助插图学习生字“垂”, “钓”4. 简介作者:胡令能二初读诗歌。

读正确,读流利。

师: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是啊,诗人胡令能也把这副美丽的图画变成了一首优美好听的诗呢,小朋友快来读读吧!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检查:(1)指名读生字,随机纠正读音。

(2)指名读课文,指导读通顺,流利。

3.听老师范读:生划节奏,标重音4.学生根据节奏齐读诗歌。

三熟读诗歌,通过多种方法了解诗意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懂的词句。

2.引导学生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诗意。

(1)学生反复读句子理解。

(2)同桌互相讨论理解。

(3)看插图理解。

(4)一边表演一边读理解。

3自由读,同桌互相背诵。

四读,听,画结合,体会诗的意境(1)轻声美读诗歌。

(2)闭眼听录音,想画面理解(3)给诗歌配上美丽的图画。

五指导写字:1. 学生认读生字,观察找出难写的字。

2 .指导学生写难字,扩词。

3.学生自己写简单字。

六.作业:1. 写生字2.背诗歌小儿垂钓教学设计篇2一、谈话放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第一次见面,咱们相互介绍一下:我是来自通州市实验小学的老师,知道我姓什么吗?(原来老师已经告诉你了!/我的姓啊,很有意思的,把它倒过来,反过来,转半圈,还是一样的!猜猜看!)2、王老师啊今天特别高兴!记得五年前,我就来咱们通师二附,实习过,当时而附的小朋友热情、活泼!留给我的印象可深了!今天来到二附,见到你们,也很想跟你们交个朋友,介绍一下你自己,你的班级或你的学校,可以吗?(补:我相信在座的客人老师们也是很想知道的!)[评价:(简单地)行啊,好,,记住你了!……(可以在传话筒的过程中补白:话筒在哪儿,帮忙传一下。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儿垂钓》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儿垂钓》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儿垂钓》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儿垂钓》精选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儿垂钓》精选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怎样钓鱼?(指名学生说一说)2.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释题:读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小儿垂钓”是什么意思?三、学习课文1.看诗,听录音。

2.学生自学,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3.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4.学习后两句诗的意思。

①指名读后两句。

②问:小男孩正在专心钓鱼的时候,谁来了?③他来干什么?④看,小孩是怎么做的?⑤他为什么摆手?“遥”是什么意思?⑥从哪看出他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⑦“应”是什么意思?(回答)师小结:小孩既怕老爷爷的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的回答声把鱼吓跑,他一门心思用在了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的态度怎么样?(很专心;很认真)⑧指名学生表演。

一人扮路人,一人扮小孩(体会小孩紧张的心情)⑨指导学生看图朗读,读出小男孩紧张的心情。

⑩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诗人抓住了小孩钓鱼时所表现出的某些特点,用通俗易懂得诗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的形象,诗中有动有静,情景交融,使人倍感亲切,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大声朗诵这首诗好吗?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儿垂钓》精选教案2教学目标1.、会认“垂、蓬、侧、莓、苔”五个生字2、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3、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4、.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咱们从前学过很多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小儿垂钓古诗教案(精选10篇)

小儿垂钓古诗教案(精选10篇)

小儿垂钓古诗教案小儿垂钓古诗教案(精选10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儿垂钓古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儿垂钓古诗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悟古诗大意。

会写2个生字。

掌握一个多音字“应”。

2、通过看图学文,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垂钓吗?常常跟谁去钓鱼的?2、带着你们兴奋的心情跟老师到池塘边去看看一个小朋友。

他也喜欢钓鱼,我们去认识认识他吧!3、出示课题。

4、齐读课题;5、理解课题:"小儿"就是"小孩儿","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

6、作者简介。

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1、播放朗读。

2、生自由朗读古诗,强调朗读的节奏。

3、圈出生字。

出示生字,齐读生字。

一组开火车读生字。

4、“蓬”是什么结构?带有草字头还有哪些字?(芳、草)5、“垂”是独体字。

你怎么记住这个字?同学们真聪明。

我们的祖先更聪明。

6、字理识字:“垂”。

(土上长着一颗树,树上挂着两个果。

)我们的祖先这样记下这个字,也这样写着着。

后来又写成,最后又写成现在的楷书。

7、指导书写“垂”字。

出示“垂”字笔顺分解图。

8、“侧”古今对照。

9、“应”是多音字。

(应该、答应)三、理解诗句,感悟诗意。

1、理解“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蓬头:头发散乱,没有梳理。

垂纶:纶指垂钓用的丝纺线。

垂纶就是指垂钓的意思。

莓苔:长在湿润之处的低等植物。

一般长在太阳光不容易照到之处。

映身:掩饰着身板。

2、连起来说诗句的意思。

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儿垂钓第2课时

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儿垂钓第2课时

---------------------------------------------------------------范文最新推荐------------------------------------------------------ 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儿垂钓第2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两首古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小池及小儿垂钓的情景,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小池》。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体会、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和意境。

教学过程: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

1/ 5我们已经学了哪些古诗,谁能背出来?学生背诵已学过的古诗。

课外有些同学也自己学古诗。

古诗写得美,好记又好念,大家都喜欢读古诗。

今天再学一首。

二学习《小儿垂钓》。

1.(板书题目)教学钓(di4o)。

垂钓即钓鱼。

钓的右边勺,里面是一点。

2.范读。

3.自读。

4.理解题意。

从题目知道这首诗写什么。

小儿指什么人?垂钓就是做什么?诗---------------------------------------------------------------范文最新推荐------------------------------------------------------ 中的垂纶,纶是垂钓的线,钓鱼时需要把线垂在水中。

学垂纶,也就是学钓鱼的意思。

小儿是指小孩子,也就是诗中所说的稚子,幼稚的孩子。

这首诗就是描写小孩子学钓鱼的情景。

5.读第1、2两句。

小孩在河边钓鱼,河边长着莓苔(联系生活经验解释)和青草。

谁能说说小孩钓鱼坐在河边的样子?例: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侧着身子坐在长着莓苔的河边,青草映着他的身影。

教学蓬(p6ng)头。

蓬蓬乱;蓬头即头发蓬乱。

齐读第1、2句。

6.读第3、4句。

3/ 5当路人向小孩问路时,小孩有没有回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遥招手,远远地招手示意)教学遥,远远地。

2024最新-《小儿垂钓》教学设计(10篇)

2024最新-《小儿垂钓》教学设计(10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10篇)《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诗人胡令能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通过典型细节的描写,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以下是漂亮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儿垂钓》教学设计(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儿垂钓篇一读这两首诗,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偷采莲蓬,小河垂钓那是发生过的。

我在写自己童年故事时,这些事早已经入文了。

我没有白居易、胡令能的才气,将这些小事入诗,这足以证明自己的创造力存在问题。

现在的孩子,能做这些事的越来越少了,即使垂钓也不会有“侧坐莓苔草映身”的感觉,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情境,这首《小儿垂钓》美就美在最后两句,但孩子哪能体会到这种美呀,这不得不让我对现在孩童缺失的世界感到怜惜。

当然,不可能学什么,孩子就有什么体验。

其实这首诗还是可以排成童话剧让学生表演的,在排练过程中,他们也能体会到“遥招手,怕鱼惊”的童趣。

享受孩子的童年,那是因为孩子有着非常有意思的创造。

《池上》“偷”字用的多好呀!其实那就是真实的,孩提时代,这种“偷”是会经常发生的,虽然大人们不允许孩子这么做,怕影响孩子的未来,这种偷被父母知道后一般要换回一顿打,诗中有着“偷”,诗外有着“打”,一偷一打,其实就构成了美好的童年回忆。

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把这种真实传递给孩子。

但不要让孩子模仿“偷“,因为模仿就不美了,那就是自己的大脑有问题了。

童年的事还是很多的,现在孩子也有着过去孩子所没有的世界,所以学习这课,背诵这两首诗,就是引导学生明白自己的童年小事,其实不小,写不出诗来,是非常有意思的。

这两首诗非常简单,学生背诵下来,老师稍微点拨,他们就理解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理解这两首诗不是什么重点,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书写自己的童年上,我觉得这才是把握住这两首诗的教学起点,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讲解和朗读古诗,使学生感悟古诗大意,能够熟读和背诵古诗。

会写7个生字,认识7 个生字。

掌握一个多音字“应”。

2、能力目标:通过古诗教学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让学生去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方法:
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7 个生字,会写7 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今天哪,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渔光村看一看。

(课件出示河边情景)教师配乐动情地描述:这儿
有一条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围草木茂盛,石头上长满了青
苔。

河里的小鱼可多了.它们快活地游来游去。

几条小鱼高兴地蹦出了水面,正热情地欢迎
咱们呢!
渔光村这儿不仅鱼儿多、风景美,还有不少聪明的孩子呢呀?!看看这个孩子,他在干什么
(边描述边点击古诗第一句情境图)学生齐答。

2、对,他在钓鱼。

想知道他是怎样学钓鱼的吗)那我们一起读读唐朝诗人胡令能的一首小诗——《小儿垂钓》吧。

(板书:小儿垂钓)指名读诗题,齐读诗题。

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诗,画出生字,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

2、瞧,大屏幕上的汉字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自己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看谁读
得准。

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巡视。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运用小老师教读、抢读、合作读、小组间赛读等方法指导学生读好,并随机正音。

重点指导读好“蓬、侧”两个生字。

(2)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

(3)游戏:送小鱼回家。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小鱼)
如果能读准小鱼身上写的生字,你就能帮它重新回到家。

谁来帮帮它?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你们读得真准! 瞧,蹦跳的鱼儿又回到了水里。

(二)生字回文,朗读古诗。

(三)指导写字。

想想哪个字最难写,要注意什么?
三、布置作业书写本课生字,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古诗,处理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指名背诵。

二、凭借情境,品读古诗
大家齐读古诗。

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我带你们再去看看那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吧。

你们看!1 句
课件出示第
诗的情境图)2、(教师用教鞭指着图上小孩的蓬头)仔细看小孩是什么样子的?指名
说。

问:你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教师描述诗句意思:是呀,你们看小孩头发乱糟糟的,他侧着身子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茂密的青草正好遮住了他的身体。

(教师边描述边用教鞭指图上相应的地方)
4、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吟诵:“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出示诗的第1
句)教师范读诗的第 1 句。

5、这个小孩多认真,一动不动学起了钓鱼,谁来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

这儿草木茂盛,真是个钓
鱼的好地方。

谁还想读?指名读。

6、你们都想读呀?可要把小孩学钓鱼的认真劲读出来。

自由练读。

7、多种形式读诗的第1 句。

(1)指名看图表演读。

(2)男女生赛读。

(3)齐读。

8、师生互动表演。

(1)创设情境。

师(配乐动情地描述):小孩在河边一动不动坐了很久,哎!还没钓到一条鱼。

他透过清澈的河水看到一条小鱼慢慢游过来了,眼看就要上钩了,这时远处有个人路过这里,发现了这个钓鱼的男孩,于是向他问路。

如果你就是这个钓鱼的孩子,会怎么办呢?这样吧,咱们来演一演,现在你们都是这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把你们的钓竿都拿好了。

我就是那个问路的人。

(2)进人情境。

学生做出诗的第 1 句描绘的小孩钓鱼的样子。

(3)模拟表演。

(教师手放在嘴边,大声喊。

)哎——小孩,请问渔光村怎么走啊?学生自由做动作。

(教师打量一番)问:大家怎么都不出声呀?指名说。

9、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既使陶醉在钓鱼的乐趣之中还不忘帮助别人。

是不是你们想的这样呢?我们来读读诗吧。

(出示诗的第 2 句)指名读。

10、指导朗读。

你刚才不是不理我吗?生怕吓跑了快上钩的鱼儿。

(做出不出声的手势,并环视四周。

)我们再来听他读读。

我读前—行.你读后一行。

准备好了!师生接读。

11、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都来试着读一读吧!自由练读。

12、反馈。

指名读,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五、反复吟诵,诵出味道
1、同学们,让我们看着图,再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自己读—读。

2、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读给同座听听吧!
3、全班展示:指名配乐读、同座合作读、全班配乐齐读。

六、激情总结,拓展升华
1、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首这么有趣的诗,还认识了一个聪明的孩子。

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你知道这样的诗吗?
指名说。

(如:《所见》、《村居》、《村晚》……)
2、布置作业:
你想做哪道题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完成。

( 1 )训:把这首古诗吟诵给爸爸妈妈听。

( 2 )编:把诗歌编成小故事,讲给好朋友听。

( 3 )演:根据诗句内容同学合作表演。

板书设计: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天真可爱)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认真专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