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高频考点

合集下载

2016年辽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二十八: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2016年辽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二十八: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8.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中学生发展性心理问题
1.自我概念发展问题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自我意识高涨,使其人格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而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中的独立意向日趋强烈。
2.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交往也称为人际沟通,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中学生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中学阶段出现的人际交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亲子关系方面
人们形成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就是亲子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非常大。中学生强烈的“成人感”要求父母尊重他们,改变以前那种不独立、不平等和依附的地位,要求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这时,如果父母仍像对待儿童那样给予过多的照顾,提出过细的要求,往往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反抗情绪,甚至导致冲突,造成对立,产生疏远,给教育带来难度。在亲子交往中缺乏沟通和相互理解,会造成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紧张,相处得不愉快,甚至会出现家庭暴力、学生离家出走以致走上犯罪道路等严重后果。
2016年辽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二十八: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
所谓人际关系和谐指的是:
第一,了解和理解他人。
第二,乐于接受他人与被他人所接受。
7.社会适应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协调一致。

2016年最新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精选---小抄版

2016年最新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精选---小抄版

1.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1)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英国斯宾赛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简答:数学教育中应该进行德育吗?(1)教书育人(2)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或称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电视影像、报刊、广播;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方法,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物质器具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教育的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特点有(1)鲜明的阶级性(2)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3)内容主要是人文科学和统治阶级的治人之术,轻视生产劳动(4)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的主要是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要点集锦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要点集锦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要点锦集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陕西资格证考试,华图教师事业部老师针对性整理出相关考点,愿为各位考上插上梦想的翅膀在高空翱翔!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1、教育产生的五大观点: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交往起源说。

2、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奴隶教育和封建教育)和现代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表现为:①教育没有从人类的诸多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活动;②教育内容和手段的简单、粗糙、原始;③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均等。

4、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表现为:①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③学校教育的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④学校教育制度尚未健全。

5、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表现为: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方法呆板,奉行强迫与棍棒教育;官学与私学并存等。

6、现代教育的特点:教育的普及性,义务教育形态出现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渐延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深入、系统,教育手段现代化、网络化;教育国际化。

7、学校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8、对教育本质的不同认识:上层建筑学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社会实践说、特殊范畴说。

9、教育的功能分为:社会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

10、教育的社会功能分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11、教育政治功能的作用:①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②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教育的普及化可以推动社会政治变革。

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

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12、教育的经济功能表现为:①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②教育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

13、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①具有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选择题、简答题重点知识点整理汇总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选择题、简答题重点知识点整理汇总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选择题、简答题重点知识点整理汇总(多)严格要求学生的道德特征: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严而有情。

(单、判)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

(单、判)教书育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单、判)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终体现。

(多、简)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明确教书的内容;把握育人的方向;教书育人要结合学科、融入感情。

(判)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活动对教师的一种起码要求,是教师所必备的道德品质。

(简)如何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教师要有开朗的性格、平静的心境和健康的情绪;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教师要有高雅的生活品味。

(简)实践教育创新的师德规范有哪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具备独立获取、处理新信息的能力;教师要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简)教师的道德品质具有以下特征:教师的道德品质是社会对教师道德要求和教师个体独特个性表现的结合;教师道德品质是教师个人意志的凝结;教师道德品质是教师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教师道德品质具有动态的稳定性。

(简)教书育人的途径: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要有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要勤于学习,用于实践;要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各门学科教育之中。

(简)严谨治学的途径:教师要夯实学科专业知识;教师要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要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

教师资格证教育理论高频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理论高频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理论高频知识点一、新课改(一)教师观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记忆口诀:教师进研发区。

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记忆口诀:你我他它。

(二)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有独立意识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记忆口诀:两独一发。

(三)教育观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记忆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2、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①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②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③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①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重点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重点

五、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日期为2016年3月12日。

类别 \ 时间3月12日(星期六)上午下午下午9:00-11:0013:00-15:0016:00-18:00幼儿园综合素质(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综合素质(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综合素质(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中职文化课中职专业课中职实习指导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科目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通用技术等16个学科。

申请中职文化课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各科笔试。

申请中职专业课及中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两科笔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纳入面试环节考查。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代码列表序号科目名称科目代码备注(一)幼儿园1综合素质(幼儿园)1012保教知识与能力102(二)小学1综合素质(小学)2012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2(三)初中1综合素质(中学)301初中、高中相同2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302初中、高中相同3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3034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3045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3056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3067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3078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3089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30910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31011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31112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31213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31314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31415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31516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31617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317(四)高中1综合素质(中学)301初中、高中相同2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302初中、高中相同3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4034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4045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4056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4067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4078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4089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40910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41011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41112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41213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41314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41415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41516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418(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016年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突击

2016年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突击

2016年完全按教师资格考试新大纲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国内:(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代表,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2)孟子,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

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

著有《孟子》一书。

(3)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始创人。

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

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

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

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

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三、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

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

(4)战国末年,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

《学记》提出了“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5)王充,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著《论衡》。

在教育思想方面,王充很重视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

他虽然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但他肯定善恶是可以改变的。

“在化不在性”,重要的是教育。

2016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归纳

2016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归纳

2016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归纳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必修科目之一,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内容。

本文主要针对2016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进行归纳。

一、教育学部分1. 教育学概论教育学概论是教育学的基础,主要介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学术研究内容、教育学派别等。

2.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教育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考生需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发展阶段、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等。

3. 教育评价学教育评价学是指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评价、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和改进的学科。

考生需要掌握教育评价学的基本概念、评价对象、评价的方法和过程等。

4.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关于教育活动的法律和法规,主要包括教育法、教师法、民事诉讼法等。

考生需要掌握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二、心理学部分1. 心理学概论心理学概论是心理学的基础,主要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学术研究内容、心理学派别等。

2. 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发展与教育是指研究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和教育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考生需要掌握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心理发展阶段、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等。

3. 学习与记忆学习与记忆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考生需要掌握学习的类型、阶段、影响因素,以及记忆的类型、过程、遗忘等知识。

4. 思维与创新思维与创新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考生需要掌握思维的类型、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创新的类型、主要特征、培养方法等知识。

三、教育法律法规部分1.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教育法律法规概述是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主要介绍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教育法律法规领域的基本法律法规。

2.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主要包括言论自由、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高频考点
以下是整理的2016证高频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二、简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它意味着以下三层含义:
1.关注每一位学生。

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三、新课改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作。

四、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五、简述2008年版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1.爱国守法 ;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为人师表;
5.教书育人;
6.终身学习。

六、简述“关爱学生”这一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七、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一)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2.学习教师道德理论;
3.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

八、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内省、慎独;
2.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3.勇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
4.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
5.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