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法国城市公园-西方园林史
法国园林

从凡尔赛宫与避暑山庄的比较看中法园林的异同公元1700年前后,在东西方各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两大帝国几乎同时为他们的皇帝修建一处大型皇家园林。
清王朝在康熙、乾隆的统治下国力日趋强盛,选址建成了避暑山庄,法兰西帝国为法王路易十四建造了凡尔赛宫。
这两座园林分别是东西方两大帝国在国家极其强盛的时期修建的,它们充分体现了两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世界园林体系中帝王宫苑类型的典范之作,两座皇家园林交相辉映,成为园林史上的一段佳话。
凡尔赛宫与避暑山庄的建设与完善凡尔赛宫原本是为酷爱狩猎的路易十三国王修建的一座狩猎行宫,当路易十四委任著名的造园家勒诺特尔(Le Notre),设计建造一座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庭院时,他首先想到的便是这座行宫。
凡尔赛宫在1661年前后开始修建,到1665年初步完成了庭院的主体轮廓,以后陆续建成了镜池、巴克司喷泉、柱廊、柑橘园等部分,到1688年庭院基本完成,在以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凡尔赛宫经历了四代王朝的不断增建,而逐渐演变成为今天所见的规模。
避暑山庄从本质上讲也是一座狩猎行宫,它最初是供皇帝去木兰围场狩猎时,用于途中休息的二十一座行宫之一,以后逐渐演变成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接见少数民族首领的夏季行宫,其建设大致经历了“热河上营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三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
避暑山庄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开始建设,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初步建成36景,雍正时期暂停修建,从乾隆六年(1741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继续修建,增加了乾隆36景并在山庄外修建了外八庙,用地也扩大到560多公顷。
避暑山庄的建立有其深刻的政治目的,与凡尔赛只是为满足“太阳王”路易十四的虚荣心有所不同。
满清入关以后,骁勇善战的八旗军迅速腐化,战斗力下降,统治阶层鉴于唐宋政权衰亡的历史教训,从顺治开始,就不断进行巡狩之典,试图用满族传统的围猎行为振作军队的精神与士气。
正如乾隆所说:“朕之降旨围猎,所以遵祖制整饬戎兵怀柔属固,非驰骋游观之谓”。
西方园林史 第十讲第十一讲第十二讲

六、美国城市公园
1850年美国发生了南北冲突。1860年反对黑奴制度的共和党人 林肯当选为第16任总统,1862年宣布《解放黑奴宣言》,南部 奴隶主发动叛乱,南北战争爆发。 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获胜而结束。美国回复统一,各地废 除了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随后,美国开始工业化进程,在半个世纪中从一个农村化共和 国转变成城市化国家。1890至1917年间,美国的工业化步入成 熟阶段,被称为进步时期。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开始加入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行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在1917年宣布参战,并尝试 在世界上扮演新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极大增强,成为 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和政治大国。
二、19世纪新艺术运动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打破了 传统观念和权威迷信,使人的思想获得解放,个性得到尊重, 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文化艺术方面标志着一个 富有开拓、创新和实验精神的新时代的来临。 艺术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无拘无束,传统的艺术观念得到更新 和改变。过去人们很少关注艺术的风格问题,现在艺术家有意 识地追求各种风格,形成流派纷呈的局面。过去艺术的内容和 题材局限于宗教、神话和风俗、肖像等,现在艺术家开始将能 够激发想象,或引起兴趣的事物作为创作对象。 自然科学的进步深化了人们对光与色的研究。中国、日本等东 方艺术的引入,使新的视觉语言和艺术审美得到人们重视。 19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艺术运动,成为继古希腊和意大利 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艺术发展的第三个高峰。 这个新时代来临的标志,就是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的出现。
布劳涅林苑(Bois de Boulogne, Paris)
西方园林史发展特点和概述第一讲古代园林

古希腊埃比道拉斯
雅典卫城的神庙(1)
卫城在雅典城中央孤立的山冈上(高于平地70-80m;东西长约280m, 南北最宽约130m),最突出的保存有3处:帕提农神庙、厄瑞克 提翁神庙、胜利女神雅典娜神庙。
雅典卫城的神庙(2)
雅典卫城由于山门两侧不对 称,因此利用南边的胜利神 庙可取得均衡。
维尼斯广场
四、古罗马园林
最初的罗马人园林是以生产为主要目的的果园、菜园,以及种植香料和 调料植物的园地。园中的观赏性、装饰性和娱乐性后来逐渐增强。
来自东方和希腊的文化艺术,包括园林,是罗马人取之不尽的源泉。罗 马人在学习希腊的建筑、雕塑、园林后,逐渐有了真正的造园事业。古 罗马在继承和发展了希腊园林艺术的同时,也吸收了古埃及和西亚等国 的造园手法。
园林类型丰富, 风格多变。既 有附属于各种 建筑的庭园, 也有环绕在建 筑四周的花园, 最典型的园林 形式是各式各 样的柱廊园。
哈德良山庄
每个园子都有其主题 及功能,往往以水池 为核心,点缀着大量 的雕像和柱式等装饰 之物。
哈德良山庄
哈德良山庄
山庄中心是由双侧回廊(Pecile)环绕的花园,柱廊的墙面上绘有壁画,称 为柱廊园。9米高的园墙及回廊围合着约100米宽、200米长的长方形庭 园,正中开有巨大的拱门作为出入口,庭园中央是矩形大水池。
埃及(公元前3500年前) 是欧洲文明的摇篮;
(公元前2560年)胡夫建金字塔;
埃及国土96%以上为沙漠,耕地2.48% 惜树如金、以石代木 金字塔(西岸)、神庙(东岸)
埃及的造园在特殊的气候风土条件下独树 一帜:
1.府邸庭院(宅院)
3.埃及墓园(陵园)
1.府邸庭院(宅院)奈巴蒙花园
哈德良山庄
北林大-西方园林史-朱建宁11-City-Park-in-France(part.2)

蒙苏里公园位于巴黎南部,面积约15.5 公顷,是以肖蒙山丘公园为原型、 在废弃的采石场上兴建的浪漫式风景园。
蒙苏里公园(Parc Montsouris, Paris)
公园从1867 年开始 兴建,到1878年建 成对公众开放。 阿尔方和巴里叶德 尚首先将穿园而过 的两条铁路线加以 掩饰,缓解铁路与 公园景色之间的矛 盾。
蒙苏里公园(Parc Montsouris, Paris)
蒙苏里公园(Parc Montsouris, Paris)
蒙苏里公园(Parc Montsouris, Paris)
丰富的植物群落是公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营造奇特的植物景观,在园 中种植了许多当时十分罕见的植物种类。
蒙苏里公园(Parc Montsouris, Paris)
金头公园(Parc de la tete-d’or, Lyon)
园中分散着4处月季园,即老月季园、野生月季园、新月季园和月季竞赛 园。
法国里昂国际城
风景园林师高哈汝,建筑 师皮亚诺。 城市设计灵感部分来自地 貌质量与肌理。
法国里昂国际城
法国里昂国际城
法国里昂国际城
法国里昂国际城
金头公园(Parc de la tete-d’or, Lyon)
金头公园(Parc de la tete-d’or, Lyon)
金头公园(Parc de la tete-d’or, Lyon)
金头公园精心设计了七个出入口,铁艺镀金大门透出迷人的景色。罗纳河 的孩子大门正对开敞的大湖,成为全园视觉中心。
金头公园(Parc de la tete-d’or, Lyon)
金头公园位于里昂市中心的罗纳河 左岸,面积约117公顷。 据圣徒传记,基督金头埋葬在公园 里,这是公园名的由来。 1856年,里昂决定为市民兴建一个 全新而广阔的游憩场地,并从济贫 医院手中购下一大片河滩地,用来 兴建一座田园牧歌般的公园。 建园任务交给了当时著名的园林师 布莱兄弟,从1857年开始兴建,5年 建成并开放。
西方公共园林发展历程

西方公共园林发展历程公共园林在西方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这个时期,公共园林被视为休闲和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社交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这些公共园林通常是城市的中心,以其精心设计的花园、喷泉、雕塑和露天剧场而闻名。
中世纪时期,公共园林的发展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
修道院和教堂周围的花园和修道院花园在这个时期变得非常流行。
这些花园通常被用作宗教仪式和冥想的场所,以及种植草药和蔬菜。
文艺复兴时期是公共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把公共园林作为艺术品进行构思和设计。
公共园林中的雕塑、喷泉和园艺布局开始展示出更多的艺术元素。
花园中的植物种植也开始更加注重美学价值。
18世纪是公共园林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许多欧洲城市开始建设大型公共公园。
这些公园不仅提供休闲和娱乐活动的场所,还起到了改善城市环境、提供空气和绿地的作用。
伦敦的海德公园和巴黎的凡尔赛宫花园就是这个时期建立的标志性公共园林。
19世纪是公共园林发展的一个全面飞跃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园林设计师开始运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创造出更具创意和独特的公共园林。
例如,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公园和纽约的中央公园就是这个时期的杰作。
20世纪以来,公共园林的发展趋势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公共园林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许多现代公共园林都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收集雨水来实现能源和水资源的节约。
总的来说,西方公共园林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休闲和文化场所到艺术品和城市绿化的转变。
它不仅提供了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还起到了改善城市环境和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西方园林史要点背诵版

1空中花园:并非悬于空中的花园,而是由金字塔形的数层平台堆叠而成的花园。
2阿多尼斯花园:每到春季,雅典妇女都要聚会,庆祝阿多尼斯的到来。
届时,要在屋顶上竖起阿多尼斯雕像,周围环以土钵,种有已发芽的莴苣、茴香、大麦、小麦等。
葱绿的小苗好似花环一般围绕着阿多尼斯塑像,表达了人们的敬爱之情,这种类型的屋顶庭院就叫做阿多尼斯花园。
3柱廊园:又称宅院,通常由三进院落构成,即用于接待宾客的前庭,通常有简单的屋顶,供家庭人员活动的列柱廊式中庭以及真正的露坛式花园,各个院落之间一般有过渡性空间。
4结园:是以低矮绿篱组成装饰图案的花坛类型,或为几何图形,或呈鸟兽纹章等图样。
5凡尔赛宫: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
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6西方园林: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西半球的西方国家的园林。
7勒诺特尔式园林:法国的宫廷花园为代表的园林则被称为勒诺特尔式园林。
8隐垣:又名“哈-哈墙”,以环绕园林的宽壕深沟,代替了环绕花园的高大围墙,“哈-哈”的运用,除了界定园林的范围、区别园林内外、防止牲畜进入院内造成破坏之外,还使得园林的视野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使园林与周围广袤的自然风景融为一体,完全取消了园林与自然之间的界限。
8哈德良山庄:是为罗马帝国哈德良建造的离宫别苑,坐落在罗马城附近风景秀丽的替沃里山坡上,占地约18km2 。
宏伟的宫殿,典雅的园林,丰富的水景与精美的雕像,完全是罗马帝国的繁荣与品位在建筑与园林史上的集中表现。
9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主要是指东方式园林,欧洲式园林与阿拉伯园林。
10英中式园林:在法国,18世纪的法国的法国自然式园林。
11西方园林的艺术形式分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与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两大类。
12古埃及园林类型有宅园、圣苑、墓园3种类型。
13古埃及园林特征:古埃及园林的类型、形式与特征,式是其自然条件的、社会状况宗教思想与生活习俗的综合反映。
西方园林史记.docx

西方园林史 2一、欧洲造园艺术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1.1意大利概况意大利位于欧洲大陆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撒丁等岛屿。
意大利北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等国接壤。
东、南、西三面分别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得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
意大利不仅是欧洲的南大门,而且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跳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
由于北部有阿尔卑斯山阻挡住寒流对半岛的影响,气候温和宜人。
冬季温暖多雨,夏季凉爽少云。
四季温度适中,气温变化较小。
但是因为地形狭长、境内多山、且位于地中海之中的缘故,南北气候的差异很大。
独特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对意大利园林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是指 14 世纪从意大利开始的、 15 世纪以后遍及西欧的、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运动,前后历时三百多年。
文艺复兴运动不仅是希腊、罗马古典文艺的再生,也不单纯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运动,更重要的是欧洲社会经济基础的转变,是促使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一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在精神文化、自然科学、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2意大利园林特点意大利台地园:庭园建在面海的上坡上,改造山坡为几层台地。
台地园布局有以下特点:⑴规则对称布局⑵一条纵轴线贯穿几层台地⑶各层台地布置成花园⑷主体建筑在最高台地景观特点:以方、圆形组合布置水池、喷泉、草坪和花坛群;树木经过修剪整形。
植物亦按规则式配植。
小品:有精美的梯道、石栏杆、平台、雕塑,由富于变化的梯道、平台连系上下层台地。
1.3意大利园林案例1.3.1美第奇庄园美第奇庄园虽然没有豪华的装饰,却以杰出的设计手法,通过简洁明快、合理有序的空间布局,形成庄园与周围景色和谐统一的整体,成为园林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上图可以看到府邸建筑前庭,是相对开敞的草地植坛,点缀大型盆栽柑橘,此为文艺复兴意大利庄园建筑前庭中最常见的手法,便于户外就餐、活动。
法国巴黎城市公园发展历程研究20140619(景观规划与设计期末课程论文)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巴黎城市公园发展历程探究课程名称:景观规划与设计姓名:肖梁学号:2012210192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年级:2012级中国·武汉2014年06月成绩评卷人目录摘要 (1)第一章绪论 (2)1.1 引言 (2)1.2 城市公园的概念 (2)第二章巴黎城市综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城市发展历史(20世纪之前)........................................................................................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城市的起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城市的发展起步......................................................................................................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城市的近代化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法国城市公园
1817年建筑师拉洛斯出版《论绘画式林苑及花园的构成》。两年后杜昂出 版《各类园林经过推敲的平面图集》获得极大成功。
杜昂建议将住宅建在全园最高处, 四周完全处理成开敞的大草坪,开 辟几条以住宅为主视点并富于变化 的透视线,使园主能够在住宅中居 高临下,观赏到一系列优美的景观 画面。 为加强透视效果,杜昂要求以叶色 深暗的树丛为住宅背景,突出建筑 的轮廊线;随着人们的视线远去, 树丛的色调应逐渐减弱;树丛由同 一树种组成,但彼此之间可以变化。 杜昂主张在周边布置环路,使园林 更加广阔;次园路不宜随意弯曲, 应将游人引到确定的地方和有趣的 景点。
五、法国城市公园
这一时期法国园林界的代表人物还有布莱兄弟,他们的著作在 当时影响广泛,常为人们所引用。在处理曲线型园路的协调性 和植物配植方面也体现出高超的技艺,设计作品有着视野宽阔 的特点。 代表作是1856年开始兴建的里昂金头公园,占地近120hm2, 一座在罗纳河冲积形成的干涸河滩上建造的风景式园林。园内 溪流环绕,景色优美宜人,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休闲场所。
站在山顶上,人们能更好地体会到耸立在蒙马特高地上的圣心大教堂给人 的诗意……
蒙苏里公园(Parc Montsouris, Paris)
蒙苏里公园位于巴黎南部,面积约15.5 公顷,是以肖蒙山丘公园为原型、 在废弃的采石场上兴建的浪漫式风景园。
蒙苏里公园(Parc Montsouris, Paris)
公园从1867 年开始 兴建,到1878年建 成对公众开放。 阿尔方和巴里叶德 尚首先将穿园而过 的两条铁路线加以 掩饰,缓解铁路与 公园景色之间的矛 盾。
蒙苏里公园(Parc Montsouris, Paris)
公园的兴建为道路的开辟提供了契机,周边出现了若尔丹大街等城市干道 。
蒙苏里公园(Parc Montsouris, Paris)
五、法国城市公园
1852年拿破仑三世考察了布劳涅森林,要将873公顷的林地改 造成像海德公园那样的英国式园林。 1853年奥斯曼男爵担任塞纳省省长,承担改造巴黎的重任。他 遵照拿破仑三世的旨意,采取拓宽街道、建设林荫大道、重建 沿街建筑、构筑桥梁等措施,对巴黎的城市交通和市容进行彻 底的改造。为防止城市污水对塞纳河造成污染,兴建了庞大的 下水道系统;为美化城市兴建了大量的喷泉。 由于拓宽城市道路势必导致一些私家园林毁于一旦,因此奥斯 曼要求在街道上促进公共园林的发展。从此,园林开始走出围 墙,与巴黎改造中的所有大型工程联系在一起。 奥斯曼决定,首先沿着城市主干道,尤其是居民最集中的街区 附近,兴建遍布于全城的街头小游园;然后在城市的边缘地带 再兴建几座大型公园。 道桥工程师阿尔方全面负责与城市道路有关的各类工程的设计 与施工,包括纪念性广场、小游园、散ulogne, Paris)
从园路望去,视线与水面平齐,湖泊显得更加辽阔深远,湖水如同巨大的 水镜面,将四周的美景掩映其中。
布劳涅林苑(Bois de Boulogne, Paris)
在1852-55年间,园内布置了草坪和蜿蜒的小径,除王后大道和隆尚林阴道 外,园路都改成流线形。 园内开挖了上、下两个湖泊,并以瀑布相连,挖湖的土方堆起一座小山丘 。 从下湖中流出的三条河流为诺伊、圣詹姆斯池塘和隆尚的瀑布提供水源。
巴加特尔园(Parc de Bagatelle, Paris)
1855至1860年间,园子规模扩大到24 公顷。 瓦莱对全园进行了改建,成为拿破仑 三世风格的浪漫式风景园。 园东的小山丘上兴建了一座中国式皇 后亭,从中可欣赏花园景色和远处的 塞纳河河谷。
巴加特尔园(Parc de Bagatelle, Paris)
五、法国城市公园
19世纪30年代法国开始工业革命,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大量农村人口 涌进城市。首都巴黎的发展渐渐加快,到1861年巴黎市区人口153.8万。
自奥古斯都兴建罗马城以来,欧洲历代君主都想美化首都。亨利四世 兴建了孚日广场;路易十六兴建了汪多姆广场,并将塞纳河右岸建成 观光大道,勒诺特尔在丢勒里花园西边开辟了百米宽的林荫大道;路 易十五时期在此基础上修建了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道等。
五、法国城市公园
波旁王朝复辟,使贵族们重新拥有被剥夺的财富,被毁坏的庄园急需重建。 但许多贵族曾在英国避难,难免受英国的造园趣味影响。流亡生活迫使他 们学会节俭度日,即使重新获得财富,也不会展示华丽的规则式园林和奢 侈的生活方式。
法国不久便出现小规模的风景式造园运动。1816年,拿破仑的建筑师杜福 尔对凡尔赛宫苑中的帝王岛丛林进行改造。1818年,英国式林园代替了原 先的大型水镜面,改名为国王花园。
肖蒙山丘公园(Parc des Buttes-Chaumont, Paris)
公园平面呈月牙形,景点围绕四座小山丘布置。多变的地形产生了别具一 格的公园风貌。
肖蒙山丘公园(Parc des Buttes-Chaumont, Paris)
中部是圆形人工湖,中央耸立着50多米高的山峰,大块天然岩石砌筑了陡 峭的悬崖绝壁,成为公园的标志性景观。
随后利用园址上多变的地貌,创造山峦起伏的景观。由于邻近阿尔戈耶引 水渠取水便利,园中开挖了小型人工湖,结合溪流、瀑布和洞府,以及开 敞的疏林草地,构成完整的园林空间。
巴加特尔园(Parc de Bagatelle, Paris)
巴加特尔园最早是路易十六之弟、阿图瓦伯爵的花园宅邸,源于伯爵与王 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一场著名打赌。1777年9月21日起,伯爵仅用64天就建 成了这座宅邸。
巴加特尔园(Parc de Bagatelle, Paris)
布莱基在狭窄的规则式花园基础上,兴建了一座英中式园林。 平地改成略有起伏的地形,开辟疏林草地,在靠近布劳涅林苑处开挖了溪 流,并汇水成湖,湖边是岩石山、瀑布和洞府。
五、法国城市公园
19世纪后期,安德烈在成为法国造园界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 丰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在英国利物浦塞弗顿公园国 际方案竞标中脱颖而出,这座公园被认为是充满第二帝国时代 特征、对巴黎园林风格产生有利影响的作品。 安德烈的作品较少受到当时流行的形式主义影响,更加关注如 何使园林与所在的环境相适应。他在与风景式造园运动紧密相 联的同时,采用了一些规则式造园手法,率先走向规则式园林 的革新运动。 安德烈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要净化公众兴趣的时代,最好的 园林创作应是艺术与自然、建筑与风景的紧密结合,在公园中 的宫殿、城堡、纪念性建筑四周,应根据建筑和几何的规则来 处,并逐渐向远处过渡,自然景色在远处才能起统帅作用,这 是未来的造园家们要努力做到的。 安德烈又回了园林是建筑与自然之间过渡空间的观点,表明折 中式园林此时正在渐渐兴起。
湖边还装点着 溪流、瀑布、 仿圆木小桥及 假山等英中式 园林中常见的 景点。
布劳涅林苑(Bois de Boulogne, Paris)
布劳涅林苑(Bois de Boulogne, Paris)
巴加特尔园(Parc de Bagatelle, Paris)
巴卡特尔园 位于布劳涅 林苑西边, 面积约24公 顷。 这座昔日的 皇家园林现 在以春季的 球根花卉展 和夏秋两季 的月季花展 等花卉展览 而著称。
作家海纳尔对肖蒙山丘公园大 加赞赏:
在这个景点遍布的公园,仅 仅是园中大量的树丛,就形 成他处无法比拟的景观 了…… 园景有着田园牧歌般的优美 和非常少见的魅力,使人惊 奇和兴奋,充满欣喜之情。 山峰之巅具有古典美的庙宇, 仿佛是肖蒙山丘崇高的灯塔。
肖蒙山丘公园(Parc des Buttes-Chaumont, Paris)
巴加特尔园(Parc de Bagatelle, Paris)
巴加特尔园(Parc de Bagatelle, Paris)
巴加特尔园(Parc de Bagatelle, Paris)
巴加特尔园(Parc de Bagatelle, Paris)
1835年,艺术收藏家华莱士将园子向南、北两边扩展,兴建了柑橘园和古 典式花房。柑橘园方是几何形花坛,由柑橘和一年生花卉形成典型的法国 式花毯。
布劳涅林苑(Bois de Boulogne, Paris)
布劳涅林苑(Bois de Boulogne, Paris)
园中增添了游乐场、休憩亭、木屋等游乐和休憩设施,补种了4000棵乔灌 木并布置大量的花卉,初步形成现在的风貌。
布劳涅林苑(Bois de Boulogne, Paris)
布劳涅林苑(Bois de Boulogne, Paris)
布劳涅林苑(Bois de Boulogne, Paris)
布劳涅林苑(Bois de Boulogne, Paris)
爱德华安德烈认为,布劳涅林苑的整治任务十分艰巨。 首先要改造最令人失望的地形。这里几乎是一片平地,景色一点也不入画 ;缺乏起伏的地形,连片的矮树丛封闭了视线,既单调又贫乏;美观树木 稀少,整形树木夹峙着笔直的小径;土壤贫瘠又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肖蒙山丘公园(Parc des Buttes-Chaumont, Paris)
达维武在山顶仿照替沃里的西比勒庙宇建造了圆亭,使山峰显得更加高耸 。
肖蒙山丘公园(Parc des Buttes-Chaumont, Paris)
自杀者之桥将湖心岛与湖岸相接起来。
肖蒙山丘公园(Parc des Buttes-Chaumont, Paris)
布劳涅林苑(Bois de Boulogne, Paris)
布劳涅林苑位于巴黎西部, 面积约873公顷,是巴黎城 区的1/12。 古罗马时期,巴黎的西北部 完全被森林覆盖。这片林地 就是大森林的残留物,树种 以英国栎为主。 1852年拿破仑三世要求这里 改造成英国式园林,并开挖 像海德公园那样的蛇形湖。 林苑的改造工程直到1860年 才最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