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求生秘技节目分析
Discovery频道《荒野求生》节目的特色探析

Discovery频道《荒野求生》节目的特色探析摘要:《荒野求生》是Discovery频道的一档户外真人秀节目,在每一期节目中,主持人会将前往世界上人烟稀少且游客常迷路的野外环境中,在随身携带很少的工具的情况下,为观众演示如何寻找正确路线,如何寻找食物等各种求生技能,并最终回到文明社会。
作为一档户外节目,《荒野求生》在全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创造了Discovery频道全球收视之冠的奇迹。
因此,分析该节目的特色对于电视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从它的主持人、内容、摄影三个方面分析其节目特色,希望能为国内电视节目工作者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荒野求生节目特色从2006年7月推出以来,《荒野求生》即以实用性和观赏性在全球赢得大量粉丝。
到2011年9月截止,《荒野求生》一共推出七季,总计75期。
它为Discovery频道赢得了高收视率,并成为该频道的强档节目。
如今在全球已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十亿人收看该电视节目。
它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与这档节目的特色密不可分。
一、主持人特色(一)特种兵和探险家的特殊身份为《荒野求生》主持人打下了基础。
作为前英军特种兵的主持人贝尔・格里尔斯集登山家、畅销书作家、国际演讲家、空手道黑带于一身,此外他又是冒险家、求生专家。
1997年他成功登顶被称为“无法攀登的”阿玛达布朗峰。
1998年他又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2003年,贝尔在无人协助的情况下,领导队伍乘坐硬底橡皮艇横越结冰的北大西洋。
2004年,他又主持了电视节目《兵团放逐实记》,到撒哈拉沙漠体验军队的真实生活。
这一系列的经历为贝尔主持节目打下了基础:服役期间使他学习到大量的野外求生知识;一系列的探险经历帮他积累了野外经验;他的演讲能力让他面对镜头能侃侃而谈。
此外,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他适应野外恶劣环境的先天条件:他的俊朗外形对于女性观众也是一大吸引点。
贝尔的特殊身份以及特殊技能是《荒野求生》在同类野外节目中无法超越的优势,也是该节目能吸引观众的一大特色。
关于《荒野求生》的媒介个性分析

关于《荒野求生》的媒介个性分析《荒野求生秘技》(Man vs. Wild),也称《荒野求生》,是美国探索频道制作的一档写实电视节目,由英国冒险家贝尔·格里尔斯(Bear Grylls)主持,每集他会走到沙漠、沼泽、森林、峡谷等危险的野外境地,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为脱离险境,设法寻找回到文明社会的路径。
《荒野求生》一共7季,76集,是全球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所以它无疑是成功的,其个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这项节目的定位,这是个大型户外真人探险类节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特别是在这个人们开始注重休闲、运动、健康的时代,在这个全球旅游热的时代,教会人们一些外出遇到危险时,迷路时的求生技能是很重要的,这样也就吸引到了那些热爱旅游的观众。
然后,这项节目贴近自然,探索自然,打破未知,可以带人们领略那些我们身边接触不到的奇异世界,更加的了解自然,这样一方面就吸引了一大批热爱冒险的人观看,从节目上可以吸取经验;另一方面就是满足了那些想去冒险却没有条件去冒险的人的好奇心,比如青年少年,比如工作繁忙的白领,再比如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所以这项节目的受众是非常广泛的,分散在各个年龄层,各个职业,因为大家都有一颗同样好奇、渴望冒险与探索未知的热情的心,这项节目就抓住了这重要的一点。
第二,就是这项节目的制作团队。
首先就是主持人——贝尔,贝尔·格里尔斯(Bear Grylls),1974年出生于英国怀特岛本布里奇城,年幼时曾跟父亲学习了攀登和扬帆,探险家、主持人、作家、演讲家,空手道黑带、前英军特种兵,被称为“食物链顶端的男人”。
还有就是那些幕后的工作随从人员,都是行业里的精英-最好的摄影师,最好的安全保障人员,他们曾是贝尔部队里的好友,都是军中翘楚,所以这个节目的团队非常团结。
这个节目的制作团队不仅能力强大、阵容强大,再加上他们的团结、默契,也是这个节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第三,就是这个节目播出的平台和时间。
荒野求生秘技节目分析 画面分析

(二)特写画面
节目中特写镜头一般是在贝尔吃虫子、制作 工具、或展示小东西的时候会采用。一方面可以 让观众看到细节,另一方面表现贝尔的内心情绪。
五.
画面的剪辑
因为《荒野求生》是一个具有纪实户外冒险性质的节目,而且冒险者也是 主持人,基本的故事路线也就是贝尔的冒险旅程,所以整体的画面是按照贝 尔的冒险历程剪辑的。值得一说的是对细节的剪辑和对画面节奏的剪辑。
《荒野求生秘技》 画面分析
姓名:
关键词: 贝尔· 格里尔斯 托雷斯海峡 画面分析
《荒野求生》是Discovery频 道的一档户外纪实电视节目,也称 《荒野求生》。由英国冒险家贝 尔·格里尔斯主持,在每一期节目 中,他会前往世界上人烟稀少且生 存环境恶劣的野外境地,在随身携 带很少的工具的情况下,为观众演 示如何寻找正确路线,如何寻找食 物等各种求生技能,并最终回到文 明社会。
1
(一)急推镜头和急 拉镜头
在《荒野求生》的节 目中会经常看到急推镜头 和急拉镜头的画面。一般 是为了表现贝尔和周围环 境的关系,形成对比。在 贝尔上岸之后看到岸边徘 徊了一只鲨鱼,这是的画 面刚开始是以贝尔的身体 为前景拍摄的海面,贝尔 说完有一只鲨鱼后,画面 快速急推到鲨鱼的特写。
(三)垂直摇镜头
(三)水下拍摄
因为这期有许多贝尔在水中的镜头,光有水上 拍摄必定不能完全表现出贝尔所在的环境,所以运 用水下拍摄可以更完整的展现出节目内容。
主持人:贝尔·格里尔斯
《荒野求生》海报
《荒野求生》截图
三.
画面的运动方式
2
3
(二)急摇镜头
还有一种常见的镜 头运动方式是急摇镜头, 把画面从一个镜头快速 摇向另一个场景。有时 候贝尔会站在高处向观 众介绍景色,这时候摄 制组会根据贝尔的指向 快速把镜头摇向某一个 方向,所以观众和贝尔 一起看到美丽的景色, 增强节目和观众的互动 感。
荒野求生》解析最后

• 一、气候与地形 了解所处地区的地貌特征,气候特点,这 有利于你在选择逃离险境时做出正确的判 断,要知道,选择比努力要重要,尤其是 在极端状况下。也许你不会弥补错误的机 会。
• 二、饮水与食物 水与食物的重要性不用多说, 在荒野求生,需要根据所处 环境来判断你首要的需求。 如果周围有湖泊、江河。那 么你基本上不用担心缺少水 源,当然,食物来源自然不 成问题。水乃生命之源泉。 当身处荒漠地带时,为了生 存,有时需要从植物体内汲 取水分以维持生命。
• 三、扎营与取火 火,温暖的不仅是你的身体, 还有你的灵魂,可以煮熟食物, 驱赶野兽,还能给你生存的信 念。 要学会各种方式的取火手 段, 这个相当的重要。扎营的 技术有很多,但有时不一定必 须这么做,利用自然界的现成 条件做为避身所是很好的选择, 可以节省宝贵的体力,但是必 须确定安全。在荒野,避身所 的意义在于,免受野兽的袭击 和得到很好的休息,以便恢复 体力。最好学会各种扎营的本 领,不需要炫耀,实用就好。
• 四、医疗与保护 平时多学习一些医疗急救知识,一旦到 了极端环境里,就会派上大用场。怎么 止血,消炎,骨折怎么处理、心肺复苏 ⋯⋯等等。荒野求生时,常常会遭遇到 动物的袭击,要明白,动物不会无故攻 击人类,想想你是否侵犯了他的领地或 者挡住他的去路。保护自己的同时要远 离危险环境。否则危险还会出现。
2005年6月,贝尔打破世界纪录,在高空举办晚的篮子垂降至餐桌旁,身穿全套海军制服吃完三道菜,然后举杯 向女王致敬,并跳伞降落地面。他希望藉此颂扬王子信託基金会及爱丁堡公爵奖学金 的慈善义行。
去年他主持了一系列电视节目《兵团放逐实记》,带领一群年轻人到西撒哈拉沙漠, 体验法国外籍兵团严苛异常的基础训练。 贝尔最近主持了Discovery频道的《荒野求生秘技》系列节目,每一集节目中,他都会 让自己受困在游客经常迷路且不知所措的地点。在设法回到文明世界的途中,他因地 制宜示范各种求生方法,包括从犹他州沙漠的流沙中脱身,在哥斯大黎加穿越湍急河 流,在阿尔卑斯山搭建雪屋,以及在夏威夷用鱼叉捕鱼。
荒岛求生泥蜂象鼻虫疑点收集

荒岛求生泥蜂象鼻虫疑点收集摘要:1.荒岛求生背景2.泥蜂和象鼻虫的生活习性3.荒岛求生节目中发现的泥蜂象鼻虫4.专家对泥蜂象鼻虫的疑点分析5.疑点收集的意义和价值正文:荒岛求生,一项充满挑战和未知的户外活动。
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物的生存方式和习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荒岛求生背景,探讨泥蜂和象鼻虫的生活习性,以及在荒岛求生节目中发现的泥蜂象鼻虫。
荒岛求生背景荒岛求生是一档展现人类在极限环境中求生的节目。
节目中,参与者需要在荒无人烟的岛屿上,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解决生存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了解生物的习性,发现并利用自然资源,对参与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泥蜂和象鼻虫的生活习性泥蜂和象鼻虫都是昆虫中的一种。
泥蜂具有强烈的领域意识,喜欢在泥土中筑巢,并捕捉其他昆虫作为食物。
象鼻虫则以植物汁液为食,它们的口器可以插入植物中吸食汁液。
这两种昆虫在荒岛求生环境中,可以为参与者提供食物和潜在的住所。
荒岛求生节目中发现的泥蜂象鼻虫在荒岛求生节目中,参与者曾在岛屿上发现大量的泥蜂和象鼻虫。
这些昆虫的出现,为参与者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泥蜂的巢穴也可以作为临时的住所。
在节目中,专家对这些昆虫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专家对泥蜂象鼻虫的疑点分析专家通过对泥蜂和象鼻虫的生活习性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些疑点。
例如,在荒岛求生节目中,泥蜂和象鼻虫的数量为何如此之多?它们是如何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存下来的?这些问题引起了专家的关注,并促使他们对这些昆虫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疑点收集的意义和价值疑点收集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生物习性的观察和分析,科学家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在荒岛求生节目中,对泥蜂象鼻虫的疑点收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昆虫的生活习性,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
荒野求生第二季第二集地理心得

荒野求生第二季第二集地理心得【实用版5篇】目录(篇1)一、荒野求生第二季第二集简介二、地理环境的特点三、应对地理环境的策略四、探险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五、探险的收获与感悟正文(篇1)一、荒野求生第二季第二集简介荒野求生第二季第二集讲述了贝尔·格里尔斯带领一群名人在卡茨基尔山进行空中杂技跳伞,在犹他州用吊绳垂降悬崖,并且在苏格兰高地对抗狂风和暴雨的冒险经历。
这一集节目中,贝尔和嘉宾们在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挑战自我,展示出了敢于冒险和乐于挑战的勇气。
二、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这一集中,荒野求生团队来到了卡茨基尔山、犹他州和苏格兰高地。
这些地方的地理环境各具特点,如卡茨基尔山的陡峭山峰、犹他州的悬崖峡谷和苏格兰高地的狂风暴雨。
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为探险者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应对地理环境的策略针对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贝尔和嘉宾们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在卡茨基尔山,他们进行了空中杂技跳伞,以迅速穿越险峻的山峰。
在犹他州,他们使用吊绳垂降悬崖,以克服峡谷的障碍。
在苏格兰高地,他们则对抗狂风和暴雨,努力保持前行。
四、探险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在探险过程中,贝尔和嘉宾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例如,在空中杂技跳伞过程中,他们需要克服恐惧,保持冷静和专注。
在犹他州的悬崖垂降中,他们需要信任队友,协同合作。
在苏格兰高地,他们则要面对极端天气,努力保持体温和体力。
五、探险的收获与感悟通过这次荒野求生的探险,贝尔和嘉宾们收获了许多。
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勇气和毅力,还学会了如何在恶劣环境中保持冷静和应对挑战。
此外,他们在这次探险中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总之,荒野求生第二季第二集通过展示贝尔和嘉宾们在恶劣自然环境中的冒险经历,向我们传递了敢于冒险、乐于挑战的勇气和智慧。
目录(篇2)一、荒野求生第二季第二集简介二、贝尔·格里尔斯的冒险经历三、荒野求生中的地理知识四、地理知识在荒野求生中的应用五、总结正文(篇2)一、荒野求生第二季第二集简介荒野求生第二季第二集是一期充满了刺激和挑战的节目。
傅园慧野外吃蛇是什么节目,参加的综艺节目是哪一期

傅园慧野外吃蛇是什么节目,参加的综艺节目是哪一期傅园慧野外吃蛇是什么节目呢?傅园慧前段时间接受了贝爷的邀请参加《荒野求生》的消息让很多网友都很激动,洪荒少女和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这对组合一定很有意思!在曝出的消息中小编了解到,傅园慧将要吃蛇。
妈呀,小编光听着就觉得很吓人了,那么傅园慧挑战成功了吗?接下来爱福清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介绍。
因《荒野求生》而被中国观众熟知的贝尔·格里尔斯于9月19日低调现身四川阿坝县。
这次,与他同行的,还有“洪荒少女”傅园慧以及李彦宏、范志毅等人。
贝尔被誉为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男人,他的“荒野快餐”常是蛆虫、蚂蚁、蜘蛛、蝎子、蝙蝠、老鼠等。
有媒体记者在现场看到,贝尔这次跟傅园慧等人的荒野求生又有了新挑战:森林露营、过独木桥、抓蛇吃蛇、空中速降……难度不小的挑战,让傅园慧的“洪荒之力”看起来也不太管用了。
傅园慧野外吃蛇的节目就是《荒野求生秘技》(Manvs.Wild)又称《荒野求生》。
19日下午5时许,冒险家贝尔·格里尔斯乘坐专机空降红原机场。
当晚,贝尔乘车抵达阿坝县。
20日下午2时许,“表情包少女”傅园慧也抵达了红原机场,刚下飞机她就被工作人员围住,被拉着求合影。
合影时,她仍不忘各种搞怪。
21日和22日,李彦宏和范志毅也相继抵达红原机场并乘车前往阿坝县,据了解到,抵达阿坝县后,21日,贝爷和傅园慧住进了茸安原始森林。
他们的初次碰面选在了茸安原始森林峡谷深处的一段湍急的河流旁,傅园慧要完成的第一个挑战是涉水过河、过独木桥。
虽然傅园慧使出“洪荒之力”征服了奥运泳池,但在面对湍急的河水时,“洪荒之力”似乎也不管用了。
现场的她似乎有些紧张,不断试探和重复相关动作。
走在前方的贝尔则停下脚步为她示范各个动作要点,并鼓励她。
在贝尔的指导与保护下,她成功过了独木桥。
此时,贝尔要请傅园慧“吃饭”了。
贝尔抓来一条蛇,将其甩晕后,直接扒皮吃肉……在这个过程中,蛇血还溅到了傅园慧脸上和嘴里,害怕的傅园慧不仅吃了蛇肉,还喝了蛇血。
大真探荒野求生夫妻档观后感

大真探荒野求生夫妻档观后感《大真探荒野求生夫妻档》是一档备受瞩目的真人求生节目,集结了一些冒险精神旺盛的夫妻团队,他们在荒野中进行挑战,以测试他们的生存能力和互相之间的合作默契。
作为一个观众,我对这个节目的观看体验深有感触,下面我将从节目的内容、夫妻团队的表现以及节目给观众带来的启示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节目的内容十分引人入胜。
每一集的节目都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求生挑战,从寻找食物和水源到搭建临时住所,再到迎接各种自然灾害的挑战,每一项任务都令人刮目相看。
节目制作精良,镜头运用独特,将观众带入了真实的荒野环境中,仿佛亲临其境。
此外,通过节目的叙事方式,观众不仅能够欣赏到不同夫妻团队的求生技巧和策略,还能够深入了解到各种野生动植物以及荒野中的自然规律。
这些内容不仅耐人寻味,更让观众们对野外生存充满了探索的渴望。
其次,夫妻团队的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勇敢、智慧、团结和毅力令人十分敬佩。
在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夫妻们展现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
他们互相支持、互相依靠,共同度过一个个艰难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团队成员常常展现出惊人的毅力和决心,她们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得坚毅而勇敢,这些女性的坚强形象给人带来了极大的触动。
他们的表现不仅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也勾起了观众心中对于拼搏、奋斗、团结和互助的美好期待。
最后,观看这档节目给我带来了一些启示。
首先是对于自然的敬畏和保护。
在节目中,主持人和参赛者们不仅仅是为了挑战自己的极限,更是在体验自然的伟大和神秘。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并努力保护自然环境,使之能够延续下去。
其次,团结和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夫妻团队之间密不可分的合作关系令人深思。
在面临生存困境时,他们通过互相支持和合作,成功克服了一个个困难。
这告诉我们,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团队中,团结和合作都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最后,面对困难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野求生秘技》画面分析摘要:《荒野求生》是Discovery频道的一档户外纪实电视节目,也称《荒野求生》。
由英国冒险家贝尔·格里尔斯主持,在每一期节目中,他会前往世界上人烟稀少且生存环境恶劣的野外境地,在随身携带很少的工具的情况下,为观众演示如何寻找正确路线,如何寻找食物等各种求生技能,并最终回到文明社会。
作为一档户外节目,《荒野求生》在全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创造了Discovery频道全球收视之冠的奇迹。
因此,分析该节目的特色对于电视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从它其中一期——托雷斯海峡的画面入手分析其节目特色,希望能为国内电视节目工作者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贝尔·格里尔斯托雷斯海峡画面分析从2006年7月推出以来,《荒野求生》即以实用性和观赏性在全球赢得大量粉丝。
到2011年9月截止,《荒野求生》一共推出七季,总计75期。
它为Discovery频道赢得了高收视率,并成为该频道的强档节目。
如今在全球已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十亿人收看该电视节目。
它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与这档节目的特色密不可分隔的。
下面我们从它的画面入手进行分析。
一.声画关系(一)声画同步《荒野求生》中最常出现的声画关系是声画同步。
通常节目的开头是回顾往期的节目内容和本期将要前往的目的地的镜头,同时配有主持人贝尔解说的声音或者是同步录下的贝尔的声音,这时电话画面的内容与贝尔的解说词是同步的。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托雷斯海峡这期节目的前情提要当中有一个贝尔在悬崖顶移动的画面,这时贝尔的解说词是“我要攀登易碎的火山悬崖”;而三秒之后的一个镜头是贝尔站在木筏上成风而行的镜头,而时同步的声音也是贝尔的解说词“在海上乘风破浪”,声音与画面同步;在贝尔介绍托雷斯海峡的时候,画面中出现的是俯拍托雷斯海峡的几个画面;贝尔跳进海里之后要游到岸上,这时的画面是在海底拍摄的画面,贝尔踩着海里的鹅卵石向前游走,解说词是“我想要游到海面,那意味着要游进潜水珊瑚礁的拍岸碎浪里”。
这个节目里的声画同步现象不仅表现在贝尔的声音和画面的统一性,还表现在画面里周围环境的声音及配乐和画面的统一性。
如贝尔在直升飞机上向观众介绍托雷斯海峡托雷斯海峡多么凶险时,不光有贝尔的同期声说话的声音,还有直升飞机的轰鸣声;当贝尔坐在自制的救生筏被激流冲着往下流的时候画面同步的声音则是激流冲撞岩石汹涌的声音;在贝尔攀登悬崖踩到石子,石子掉落时的声。
这些声音加强了现场感,使观众更加能够体会到贝尔所处的环境的艰险,使节目更加真实更加具有感染力。
而在整个节目中会有两种音乐:节奏紧张的音乐和舒缓的音乐。
紧张有节奏的音乐在节目开头的片段中就有表现。
当《荒野求生》题目出现的时候的背景音乐就是紧张而又刺激的音乐,符合了这个节目在危险境地中冒险的定位,引人入胜;在贝尔在危险中寻求解决方法时的音乐也是节奏快而紧张的,增加了节目的紧张感,更具感染力。
相反,在贝尔用自制的鱼钩钓鱼时背景音乐是舒缓而轻松地,这符合人们的视听习惯,也和当时安逸的状态相得益彰。
(二)声画分离这种声画关系通常出现在贝尔解说词的时候。
当主持人贝尔处于某种环境的时候会通过解说词来告诉观众一些平时的求生技能及在某种境况下应该做什么。
例如,贝尔说托雷斯海峡的原住民会跳火舞,而这时的画面是贝尔在点火的烤食物的画面;在贝尔解说词说在求生中感到绝望,有必要孤注一掷时,视频中是贝尔面对鲨鱼的画面;当贝尔想要通过一片海域到达一个小岛时,在水中拿着一根棍左顾右盼全面戒备时,解说词是有一个妇女在离海岸只有十四米的海域捕鱼时被鲨鱼袭击身亡。
声画分离有助于解释画面、补充画面,声音与画面分离却又相互辅助,增强感染力。
(三)声画错位在这一影片开始的一个镜头中,是蓝色海洋的画面和直升机的声音先出现,四秒之后才出现贝尔解说词的声音;在贝尔登上海边悬崖站在悬崖时解说词贝尔说他穿过海峡。
这种声画错位的用法在《荒野求生》中常见于开头贝尔出镜之前,一般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吸引他们看下去的作用。
这些声画组合方式能加强现场真实感、可信性、完整性,特别是在记录片较多采用,以引起观众注意,加深印象。
声画组合的多样性更易于给观众提供充足的信息也更易于节目的多样化表达。
二.画面的拍摄方式由于《荒野求生》是一档户外冒险纪实性真人秀,拍摄地点比较多样、所以采用的拍摄方式多种多样,有航拍、手持、水下拍摄、固定镜头等等。
(一)航拍一般为了表现主持人贝尔所处的环境或者拍摄地点的环境全貌,摄制组会采用航拍,航拍在这档节目中非常普遍。
例如在贝尔登上山顶在山顶欢呼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是对贝尔360度的拍摄,很明显这是用的航拍,用一种相对快的镜头运动的方式来表现贝尔登上山顶的喜悦。
而且,用航拍凸显出了贝尔所在山顶的与周围海平线的落差,更是能显现出贝尔登上山顶的不易。
另外,一半贝尔从直升飞机上往下跳的时候或者直升飞机飞过还平面时也会运用航拍来记录。
这样通过海平面或陆地的宽广与贝尔形成反差,给观众造成较大心理冲击,让观众情不自禁的为贝尔捏一把汗,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可以使画面更具动感,不会使观众产生疲劳感。
(二)手持拍摄因为这是属于户外真人秀性质电视节目,主持人贝尔会经常移动,所以为了节目拍摄的方便,拍摄团队多会采用手持拍摄而。
摄制组会跟着贝尔走到沙漠、沼泽、森林、峡谷等充满危险的地方,甚至沉到海里近距离贴身拍摄贝尔,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画面会晃动,或者当贝尔指向某个地方的时候镜头也会随之转到这个地方,但是镜头运动并不是完全匀速的运动,这就是手持拍摄的原因。
而且有时候为了方便,主持人贝尔也会手拿摄像机自己拍摄,增加了节目的纪实性。
虽然有时候手持拍摄会使画面模糊,但在真人秀节目中手持拍摄反而会增加节目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三)水下拍摄因为这期有许多贝尔在水中的镜头,光有水上拍摄必定不能完全表现出贝尔所在的环境,所以运用水下拍摄可以更完整的展现出节目内容。
而在《荒野求生》使用的最少的拍摄方式就是固定镜头拍摄了,固定镜头拍摄一般是贝尔为了拍动物才会采用的。
三.画面的运动方式(一)急推镜头和急拉镜头在《荒野求生》的节目中会经常看到急推镜头和急拉镜头的画面。
一般是为了表现贝尔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形成对比。
在贝尔上岸之后看到岸边徘徊了一只鲨鱼,这是的画面刚开始是以贝尔的身体为前景拍摄的海面,贝尔说完有一只鲨鱼后,画面快速急推到鲨鱼的特写。
而在贝尔要攀爬一个悬崖的时候,镜头刚开始是对贝尔的近景拍摄,在贝尔说话期间镜头急拉成全景,这时贝尔所在的环境才完全显现出来。
(二)急摇镜头还有一种常见的镜头运动方式是急摇镜头,把画面从一个镜头快速摇向另一个场景。
有时候贝尔会站在高处向观众介绍景色,这时候摄制组会根据贝尔的指向快速把镜头摇向某一个方向,所以观众和贝尔一起看到美丽的景色,增强节目和观众的互动感。
有可能观众还沉浸在为贝尔刚刚经历的一场危险处境而心有余悸,这时候看到美丽的景色有助于平复他们的心情。
(三)垂直摇镜头另外就是垂直摇镜头的画面。
我们可以看到在拍摄贝尔要爬的那座山的时候是一个从下往上摇的镜头,刚开始的画面是贝尔站在山脚下,镜头顺着贝尔向上抬头,直至拍摄到山顶,这样的画面给人从下仰视高山的感觉显得山更加高、更加陡峭,增加故事的可看性。
四.景别(一)全景或者远景画面《荒野求生》中开头一般都会采用全景或者远景画面。
因为远景中环境才是着力表现的对象。
远景镜头一半用来表示壮美开阔的自然景色,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往往意境深远,气势恢宏。
就像本期《荒野求生》的开头采用的就是远景拍摄,画面中是一片湛蓝的汪洋大海,和一架看起来很小的直升机。
其实不是直升机太小,而是大海把直升机衬得小了。
再通过贝尔对这片海域的介绍,给观众留下一中心理暗示,相对于大海人类是多么渺小,在这样一个危险的地方贝尔要怎么自救呢?从而吸引关注的眼球。
节目还会用远景展现辽阔的自然风光,创造出特殊的美学意境。
在本期的节目中有一个片段是贝尔在山顶向观众展示周围海域的美丽景色。
这是画面从拍摄贝尔的近景左摇到周边的景色成为全景,我们可以看到那片因为火山形成的海域景色多么漂亮。
(二)特写画面节目中特写镜头一般是在贝尔吃虫子、制作工具、或展示小东西的时候会采用。
一方面可以让观众看到细节,另一方面表现贝尔的内心情绪。
特别是在贝尔吃那些恶心的小虫子的时候,会有对他面部的特写,引起关注的刺激感,同时增强现场感和真实感。
五.画面的剪辑因为《荒野求生》是一个具有纪实户外冒险性质的节目,而且冒险者也是主持人,基本的故事路线也就是贝尔的冒险旅程,所以整体的画面是按照贝尔的冒险历程剪辑的。
值得一说的是对细节的剪辑和对画面节奏的剪辑。
(一)细节剪辑这里有几个表示细节的画面:在贝尔登上山顶后看到海边有一条鲨鱼出没,这是画面是这个鲨鱼的特写,加之前面贝尔上岸之后也发现海边有只鲨鱼,这说明海边经常有鲨鱼出没,这里暗示了贝尔返回海边会遇到鲨鱼的可能性很大。
果然后来贝尔在海边确实遇到了鲨鱼,也不足为怪了;而在贝尔介绍说托雷斯海峡本地人会跳火舞的时候背景音乐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画面也是对火苗的特写,给人一种回归古老文明的感觉。
(二)画面节奏剪辑《荒野求生》比较注重“过程”,所以我们看着个节目时会感觉像是在跟着贝尔的脚步走,看他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什么事,怎么生存。
整个节目的节奏有故事性却不拖沓,切起伏有度。
在对一些跳水、下落的画面进行剪辑的时候放慢了速度,是观众很清晰的看到贝尔是具体状态,更具表现力。
六.结语Discovery频道多档节目在全球都有很高的收视率,其雄厚的资金投入和专业的操作模式是《荒野求生》节目成功的外部因素。
主持人的特殊身份和敬业精神,内容的观赏性和实用性,摄影的现场伴随性充分体现了其节目特色,是《荒野求生>取得高收视率的内部因素。
国外多档电视节目在引入我国后都成功生存下来,如从《英国达人》引进而来的《中国达人秀》也取得很高的收视率。
就野外求生节目来看,在我国出现最早的是2000年广东电视台推出的《生存大挑战一一陆路边境行》,到后来中央电视台在《龙行天下》基础上推出的《金苹果》,浙江卫视推出的《夺宝奇兵》,贵州电视台在《星期四大挑战》基础上推出的《峡谷生存营》。
在影响力上,他们与《荒野求生》还有较大的差距。
总之。
《荒野求生》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结合。
使它已经成为Discovery频道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