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手操作

合集下载

四手操作流程

四手操作流程

四手操作流程1.医护人员的标准预防准备(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洗手个人防护措施及牙椅位的诊间消毒等2.接诊病人流程(1)迎接病人上椅位;(2)给病人系治疗巾;(3)给病人漱口;(4)给病人戴眼罩;(5)调节椅位至治疗巾;(6)调节头靠;(7)调节光源;(8)常规检查丶根据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3.医丶护丶患的体位医生体位医生体位:a采用平衡舒适的座位b坐骨粗窿与肱骨粗窿连续呈水平状c大腿与地面约呈10~15°头部微向前倾(<15°)视线向下、两眼瞳孔的连线呈水平位双手持在心脏水平医生的眼与病人口腔距离约为36~46cm护士体位:a护士采用平衡舒适的座位背部伸直,大腿与地面平行,双脚放于脚踏上。

b上臂与地面垂直,座椅扶手调至内下方,一前臂放于扶手上,另一前臂与地面平行置于胸前,手指自然放松护士座位应面对医生,比医生高10~15cm 头部微向前倾,视线向下、两眼瞳孔的连续及眼角-耳屏线与地面平行操作时,眼与病人口腔距离约为46~61cm病人体位:病人采用平卧位,诊疗椅靠背呈水平或抬高7~15°脊柱完全放松,头部靠在头托内位置舒适操作时,病人的头部左右转动的角度分别不得超过45°头部前倾或后仰分别不得超过+8°及-25°特殊病人的操作体位:哮喘/COPD等病人的体位选择;端坐位腹部炎症的体位;半坐卧位等4.四手操作的区域【美国区域】术者区:位于时钟7—12点,一般为11点处。

医生治疗下颌时,多选用7—9 点位置,治疗上颌时,多选用12点工作位。

静态区:位于时钟12—2点间,此处可放活动柜。

护士区:位于时钟2—4点间,通常保持在3点的位置。

传递区:位于时钟4—7点间,最靠近患者口腔部位是医师和护士传递材料和器械的地方。

远离患者面部而仍然在传递区内的空间,是病人周围最大的活动性区域,是安放牙科设备最适宜的位置。

5.身体动作分级【第一级:只涉及手指的动作,第二级:涉及手指及手腕的动作。

四手操作

四手操作

吸引技术
规则:助手右手握持 不干扰医生工作 不触及软腭、不超过咽前柱
位置:A位—操作点位 B位—磨牙后区位
视觉技术
牵引技术
牵引方法: 医生支点手指 助手左手食指 吸引器头部 三用枪顶端
责任区: 医(右颊、左下舌体) 助(左颊、右下舌体)
维护作业点清晰
清洗窝洞、口镜
保持口镜清晰
口镜位 、三用枪
器械传递
例ma13 身体各部标准
mi01—mi09 mi1-2,mi2+1, mi3-2,mi4+0,mi5-2 mi-mi:111-231 mi-mu:112,241,332.
助手职责
1、 治疗前准备及器械摆放 2、 患者体位调整 3、 吸引口内液体 4、 拉开口腔软组织 5、 保持手术区清晰 6、 及时交换器械
mi4+0 下颌姿势位 mi4-1 牙尖交错位 mi4+1 半张口 mi4+2 大张口
腕部轴向转动度
mi5+0 mi5-1 mi5-2 mi5-3 mi5+1
手掌与地面垂直
掌面内旋0-30度 掌面内旋30-60度 掌面内旋60-90度 掌面外旋0-45度
Pd操作基本条件
1、医生坐位 2、病人平卧位 3、助手
名称不统一:四手操作、水平位诊疗、 坐位诊疗、家庭位诊疗
姿势不规范:无标准化
1985年 日本HPI研究所Dr. Beach 提出 pd理论(Proprioceptive Derivation) pd操作( pd理论指导的牙科四手操作) 完整的理论体系( pd理论) 严格的操作常规(数字化) 完善的国际组织(世界pd学会)
手指控制训练
例:探针基本握持法 (1)探针头向左放于平台 (2)mi111与mi231,mi241与mi333接触 (3)mi610与mi710拿起探针头 (4)柄水平插入mi1与mi2之间 (5)针头在mi300位置 (6)mi331,mi236,mi211,mi112与柄接触

四手操作基础理论

四手操作基础理论

3、pd理论基础
固有感觉诱导理论 核心:以人为中心,以零为概念, 以感觉为基础。
自然健康状态为零,不自然不健康状 态据程度定为-1到-9
二、四手操作的优点
• 节省时 间及体 力 • 优化疗 程,提 升效率
• 发挥优 势提高 质量
• 保护医 护,避 免损伤
• 减少紧 张增加 舒适
• 简化操 作,控 制交叉 感染
提前备物 准确无误, 防误伤和污 染
禁止头面部
交换顺利无 碰撞
颌以下,胸 以上
五、吸引器的使用
1、目的:
吸唾 吸取碎屑 保护黏 唾液 膜、舌 等 冲洗 三用枪 干燥 除味 扩大视 野保持 术区干 燥 牵拉口 角软组 织
冷却
2、吸引器的使用方法
握笔式和掌拇指法 慢吸采用反掌拇握 式
“左枪右吸” 移动或点吸、吸力 适中
患者
护士
护理非常重要!!
医生
六、发展趋势
“六手操作”
主要是借鉴了手术室里“巡回护士”的概念, 在四手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的一双手在清 洁区与污染区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称为“六 手操作”。该模式将成为口腔诊疗技术的主要 发展趋势。
目 录
一、四手操作的发展史及概念 二、优点及基本要求 三、医、护、患体位 四、器械的传递、握持、交换方法 五、吸引器的使用 六、发展趋势
一、四手操作的发展史及概念
1、四手操作的发展史
① 1945年,美国 Kil Pathoric 提出“四手操作” ② 1960年,Dr.Beach “平衡的家庭操作位”美 国应用 ③ 1985年, Dr.Beach “pd”理论 日本应用 ④ 1993年,林自强《牙科pd操作基础与临床应 用》中国应用
2、四手操作的概念

四手操作基本原则

四手操作基本原则
03 提高患者满意度
医生和护士的全程关注和护理可以增强患者的就 医体验和信任感。
02
四手操作基本原则
患者至上原则
01 患者需求优先
在四手操作中,始终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确 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口腔护理服务。
02 关注患者舒适度
关注患者的感受,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如调整灯光、温度和体位等。
03 保护患者隐私
感谢观看
01
02
03
相互支持与配合
四手操作中,医护人员应 相互支持与配合,共同完 成护理任务。
分工明确
医护人员应明确分工,各 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任务, 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有效沟通
医护人员之间应保持有效 的沟通,及时交流信息和 反馈情况,共同解决问题。
持续学习与改进原则
不断学习新知识
积极参与培训和交流
医护人员应不断学习口腔护理的新知 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个性化服务的发展
个性化治疗方案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定制化医疗器械
02
根据患者的口腔结构和治疗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医疗器械,提
高治疗的舒适性和适应性。
患者教育
03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的口腔保健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
进患者的主动参与和配合。
Hale Waihona Puke 团队协作的深化记录操作过程
详细记录操作过程、患者反应及 特殊情况,为后续诊疗提供参考。
文件整理
及时整理相关文件,保持文件整 洁有序,方便查阅。
信息保密
确保患者隐私,对涉及患者隐私 的信息进行保密处理,防止信息
泄露。

四手操作ppt课件

四手操作ppt课件

掌握法
*器械握于手掌内,食 指、中指、无名指和小 指并拢扣住一侧器械柄, 拇指扣住另一侧器械柄, 利用拇指及鱼际肌和掌 指关节活动来张开或贺 龙器械,常用于拔牙钳、 橡皮障夹钳、技工钳等 器械的握持
掌拇指法
*器械握于手掌内,四指紧绕器械柄,大拇指 沿器械柄伸展作为支点,常用于牙铤、三用 枪、强力吸引器、釉凿的握持
护士座位应面 对医生,比医 生高10-15cm
护士的体位
▲头部微向前倾,视线向下、 两眼瞳孔的连线及眼角-耳屏 线与地面平行
▲操作时,眼与病人口腔距 离约为46~61cm
病人的体位
●病人采用平卧位, 诊疗椅靠背呈水平或 抬高7~15° ●脊柱完全放松,头 部必须靠在头托内
●位置舒适
●操作时,病人的头部左右转动的角度分别不得超45° ●头部前倾或后倾分别不得超过正8°及负25°
△熟悉本专业及四手操作等相关知识
△熟悉现代口腔医疗设备、器械和材料的性能,使用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对环境的要求
•要求有足够的诊疗空间, 约9平方米为宜
• 且通风良好
• 室内环境的温度应保持在 20~25℃,湿度应保持在 50%
对设备的要求
•有无手指触动的开关; • 有无手握的把柄,如器械盘的把柄等; • 有无带有铰链状移动的臂; • 有无长的管线,≤60厘米 • 有在地上没有轮子,即没有带轮子的药车之类的物品; • 有无痰盂及漱口杯; •有无可使病人背部倾斜的牙椅; • 有无纸与笔,即用电脑记录与储存
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器械握持方法四手操作31改良握笔法用拇指食指中指握持器械柄部中指腹紧贴器械的颈部食指的第二指关节弯曲拇指食指中指构成一个三角形力点四手操作32器械握于手掌内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扣住一侧器械柄拇指扣住另一侧器械柄利用拇指及鱼际肌和掌指关节活动来张开或贺龙器械常用于拔牙钳橡皮障夹钳技工钳等器械的握持四手操作33器械握于手掌内四指紧绕器械柄大拇指沿器械柄伸展作为支点常用于牙铤三用枪强力吸引器釉凿的握持四手操作34用拇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持器械食指沿器械柄伸展作为支点常用于调拌刀等器械的握四手操作35指夹持器械柄并将器械托起常用于必兰麻剂注射器的握持两指套法即拇指和无名指分别插入器械柄的两环内中指放在无名指环上食指压在器械轴节处作为支撑常用于剪刀针持等器械的握四手操作36在四手操作过程中为维持医生正确的操作体位充分利用治疗时间及提高工作质量护士应协助医生选择并传递治疗所需的器械器械传递是指在口腔治疗过程中护士将器械传递给医生时医生能快速接过器械而不需要更换手指位置就能使用器械

四手操作-

四手操作-

坐式操作
医生和助手在治疗中自始至终采用坐式操作,以平 衡的姿势位置坐下,保持良好的体位,即能持续工 作又不损害健康。
医生的体位
脚平放在地面上,膝盖在脚踝正上 方并与之成直线,两膝分开
臀------略高于膝盖 双肘紧贴两侧 患者的嘴在肘的高度 头顶、躯干的中心尽量成一条直线
助手体位
坐姿的标准:最少的弯曲度和最少的疲劳,获得最大的 视野。 座位比医生高10-15cm,助手视野开阔,利于治疗,工 具传送,病人唾液吸取。 护士椅应该接近患者椅位,椅面向着患者并与患者的口 腔在同一水平面上,胯部与患者肩部处于同一水平面 上。护士应坐在椅位上背部挺直,脚放在脚踏上,大腿 与地面平行,扶手放在肋下区以便作为身体在倾斜体位 时的支撑。
四手操作原则:
节力、提高效率 减少四级以上的动作 主动、准确传递器械,传 递方法正确 医手生,拿治到疗护器不医士生械 中主的后 断动手不规在再范患传倒者递口器周械
身体动作分级表 第一级-只涉及手指的动作 第二级-涉及手指及手腕的 动作
第三级-涉及手指、手腕及 手肘的动作
第四级-涉及手指、手腕、 手肘及手臂的 动作
四手操作治疗,可以避免上述弊端,简化操作程序
患者在口腔科助理的指导帮助下,以舒适的仰卧体位(鼻、膝、 胸在同一水平面上)和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口腔科助理根据 不同疾病的治疗步骤熟练的、准确无误地将各种治疗器械和材料, 迅速平稳的递送到医师手中,使医师顺利的进行治疗。这种口腔 科助理主动配合积极参与治疗的四手操作法,较传统的医师独立 操作方法,对口腔服务来讲,是一个飞跃和更新,使医师有更多 的时间集中精力用于治疗。对于患者,可以在较舒适的条件下接 收治疗,既缩短了治疗时间又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院内 感染控制也有了保障。

四手操作基本技能

四手操作基本技能

四手操作基本技能一、四手操作的背景:四手操作技术是目前最前沿的护理配合操作法。

1954年由美国一位军医Sanford S. Golden召集一部分牙科专家在加利福利亚召开了一次学术会议,会上首次提出四手操作这么一个技术。

二、概念:在口腔治疗的全过程中,医生、护士采取舒适的座位,病人采取放松的卧位,医护双手同时在口腔治疗中完成各种操作,平稳而迅速地传递所用器械及材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医疗质量。

三、所需的设备及基本要求:1. 医护患的位置关系:分四个区,静息区、护士操作区、器械传递区、医生操作区。

2. 座椅的基本要求。

椅位能上下调节,座面上有适当厚度的泡沫软垫,以保证操作者的小腿和足有一定空间,并有利于操作者更换体位。

护士座椅较医生座椅稍高,下部带有可放脚的底盘,椅背有一可旋转的扶手。

3. 医生、护士及患者座位要求。

四、四手操作的基本技能:它包括包括器械传递和保持清晰的治疗区域。

1. 器械传递优点:①动作的经济:②时间的经济:③减少眼睛的疲劳:④高质量的医疗效果:⑤使用规范的传递技术,可减少因使用牙科器械而导致的误伤。

主要传递方法,即双手传递法和接送法。

传递要领:要送出去的器械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尖握着的,所握部位为靠近器械的操作端,以便医生接到器械时就能使用。

器械交换注意事项:①禁止在病人头面部传递器械;②及时准备交换下一步治疗所需器械;③注意握持器械的部位及方法;④器械交换应平行进行。

医护患关系的协调:护士要把病历资料、模型、材料和器械都准备好,医生有责任告知护士做哪些特殊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对前来就诊的病人应热情接待,多与病人交谈。

操作前,护士应按正常使用顺序把器械排放好,以便顺利传递。

2. 保持清晰的治疗区域首先随时调节牙用灯,注意避免刺激病人的眼睛。

其次随时注意吸去病人口内的积水以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晰。

3. 正确的计划与组织:第一步就是要有正确的治疗方案,第二步就是按治疗方案提前准备所需的器械和材料,第三步是护士需完全熟悉治疗步骤,并按治疗需要准备好消毒的器械包。

口腔科四手操作1

口腔科四手操作1

口腔科四手操作1在口腔科四手操作中,牙医和助手形成一个高效团队,通过协同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病人不适感。

本文将介绍口腔科四手操作的定义、目的、优势及操作步骤。

一、口腔科四手操作的定义口腔科四手操作是指牙医和助手之间的默契配合,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来完成口腔手术。

其中,牙医负责治疗及相关决策,助手则负责辅助工作和材料准备。

二、口腔科四手操作的目的1. 提高工作效率:四手操作能够将牙医和助手的工作分配得更合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而提高手术的整体效率。

2. 减少病人不适感:通过有效的四手操作,可以减少手术时间,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减少不适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3. 降低工作强度:四手操作将不同的工作任务分配给不同的人员,减轻了牙医的负担,使其能够更专注于核心治疗工作。

三、口腔科四手操作的优势1. 高效利用时间:牙医和助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可以减少闲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 提高治疗质量:牙医和助手之间的默契配合,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及时传递工具和材料,减少操作中的失误。

3. 加强患者安全:在四手操作中,助手可以帮助牙医控制局部区域,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

4. 提升团队合作精神:四手操作要求牙医和助手之间的密切配合,能够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口腔科四手操作的步骤1. 准备工作:助手准备好所需材料、设备,并摆放在易取得的位置。

2. 牙医准备:牙医穿戴好手套和其他防护用品后,开始术前准备,包括消毒、麻醉等。

3. 助手辅助:助手将所需器械递给牙医,负责材料的准备和传递,保持口腔场的清洁和湿润。

4. 牙医操作:牙医根据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期间与助手配合默契,进行器械的取用和交接。

5. 助手协助:助手根据牙医的指示,协助牙医完成手术,例如吸引口水、擦拭口腔等。

6. 结束工作:手术结束后,助手负责清理工作区并对器械进行消毒,牙医则向患者解释后续注意事项。

以上就是口腔科四手操作的定义、目的、优势及操作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六、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器械传递的基本原则: 应注意握持器械的部位及方法 以保证器械交换顺利,无污染,无碰撞 应平行进行
.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传递基本原则: 器械的传递和交换发生在传递区,牙科助护必须了解诊
疗过程,预先准备好下一步需要的新器械,传递器械时最小 运动量,只是手,传递器械方向要注意使用位置(意思是器 械工作端正指向治疗的方向)
.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要求: 调灯幅度小、稳、准
牙椅照明灯
.
七、四手操作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求
接诊病人
主动热情地接待病人
引导病人入牙椅座位
.
四手操作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求
操作前准 备
指导口腔含漱
系前身
调节牙用灯
.
四手操作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求
操作中,注意椅旁清洁时刻保持器械干净
.
四手操作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求
.
二、四手操作的原理
“PD”理论(即固有感觉诱导理论),其核心
观点是“以人为中心,以零为概念,以感觉为基 础” 。通过人的本体感觉诱导,使人体各个部位处 于最自然、最舒适的状态下进行精细操作,既保护 医生、护士、患者免受不良姿势造成的损害,又便 于提高工作效率,使治疗达到最大的功率。
.
三、保证正常操作姿势的基本条件
操作体位的调整
医生采取平衡舒适的体 位,保证用力点与作业 面相互垂直。
病人随诊疗部位改变进 行调整,一般头部左右 转动的幅度不应超过 45度。
医生与护士在平衡姿势 下协同工作以增进工作 效率。
.
保证正常操作姿势的基本条件
设备配置合理 → 综合治疗椅的配置
座椅有一定厚度的软垫, 椅座面、背靠面的机械曲度与人 体生理性弯曲尽可能一致,使病 人背部、坐骨及四肢都有比较安 全的支托,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和 关节均处于自然松弛状态。
.
四手操作在临床中的应用
崇文口腔医院 陆颖
.
目录
➢ 四手操作的定义 ➢ 四手操作的原理 ➢ 保证正常操作姿势的基本条件 ➢ 医护传递位置关系 ➢ 身体动作分级
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 四手操作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求
.
一、四手操作的定义
即在口腔治疗的全过程中,医生、护士采取舒适
的座位,病人采取放松的仰卧位,医护双手同时在口 腔治疗中完成各种的操作。这种操作技术目前已得到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认可,并向全世界推广。
.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修复体
握持近远端
倒扣在手心
用工具拿取
.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
管状材料
.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根管治疗器械
避免反复拿取
节力原则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
目的 吸引器的使用
吸唾 切削粉尘,唾液, 血液,冷却水
保护 • 颊粘膜 • 口唇 •舌
除味 电刀切割时,使患者 不舒服的异味
.
保证正常操作姿势的基本条件
设备配置合理 → 座椅的配置
医生座椅可调高低,椅背顶在 腰部,底座稳定性好且可滑动
护士座椅较医生座椅稍高,带 有可放脚的底盘,椅背有一可 旋转的扶手
.
四、医护传递位置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1.医生区:椅位于7~12
12
点,术者最普通的位置是
在11点处:在右下颌后牙
区工作时,多选用7~9点位
置;在前牙区工作时,多 9
3
选用12点工作位。
2.静态区:位于12~2点
6
之间,此处可放活动柜或
活动推车。
.
医护传递位置关系
12 9
6
1.护士区:位于2~4点之 间。助手通常保持在3点的 位置。
3
2.传递区:位于4~7点之 间。是医师和椅旁助理传 递材料和器械的地方。
.
医护传递位置关系
12
静态区
医生 工作区
9
护士 工作区 3
传递区
6
.
医护传递位置关系
.
五、身体动作分级
第一级.只涉及手指的动作 第二级.涉及手指及手腕的动作 第三级.涉及手指、手腕及手肘的动作 第四级.涉及手指、手腕、手肘及手臂的动作 第五级.涉及上身的转动动作
➢ 原则上医护在提供治疗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或 减少第四级第五级别的动作
操作后器械保养
管道保养
空踩手机防回吸
.
四手操作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求
操作 后
*正确处理使用过的器械,治疗椅及治疗台,用含氯消毒剂进行
擦拭
*手机及吸引器一人一用一消毒 *交代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时间。
.
谢 谢 聆 听!
扩大视野
牵拉口角,颊粘膜,舌 等软组织扩大视野,控 制空间操作
.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掌握状把持法
逆向掌状把持法
执笔状把持法
吸引管必须与牙齿的牙面平齐,不能超过此高度,以防医生的视线被遮掩。 吸引器头不触及软腭或不超过咽前柱,超过此界限会引起患者恶心反射。
.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三用枪
目的: 洗净 干燥 冷却 牵拉口角、软组织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方法
握笔式传递法
掌-拇握式传递法
.
掌式传递法
双手器械交换法
平行器械交换法
旋转器械交换法
.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
有枢纽的器械 传递时直接把柄 部放在医生的手 掌中或套在手指 上
.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
带有利刃的器 械:护士手持工 作端刀刃的方向 背向手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