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培大北京邮电大学隆重举行叶培大先生百年诞辰追思会

合集下载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导论 (2)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导论 (2)
惠普创业的车库,如今已经被美国政府命名为硅谷 的诞生地。
17
北邮--历史沿革
北京邮电大学创建于1955年,原名北京邮电学院,是以天津大学电讯系、 电话电报通讯和无线电通信广播两个专业及重庆大学电机系电话电报通 讯专业为基础组建的,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隶属原邮电部。
1959年和1960年北京电信学院及其附属中技部、邮电科技大学先后并入 北京邮电学院。1960年北京邮电学院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院校之一。
• 2000年3月23日,贝尔实验室在北京成立了一个新的 研究机构――贝尔实验室基础科学研究院。由李大 维博士出任研究院院长。该机构先后与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建立了 6 个联合 实验室。
13
贝尔实验室
下一步发展目标 • 下一代光网络和数据网络 • 新一代通信软件 • 纳米技术 • 网络技术节能模式,网络能效
北邮—辉煌成就
2006年 宽带无线移动TDD-OFDM-MIMO技术
•概述:目前中国第1个实现峰值速率高达100 Mbit/s传输速率的宽带 TDD技术;第1个采用宽带TDD-OFDM-MIMO技术的E3G技术;同时, 基于该技术的硬件演示平台是国内首次研制完成的宽带TDDOFDM-MIMO技术演示平台。
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年 现代密码学基础理论研究 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 彩色图像编码设备 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9年 电信管理网基础软件测试系统 信产部科技奖一等奖 1999年 2.5G全光通信系统 信产部科技奖一等奖 1999年 VPN业务管理的研究 信产部科技奖一等奖
27
14
贝尔实验室
成功之道
•自主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 •团队精神 •宽松的研究环境 •技术商业化

师母张德嘉与哲嗣张泰苏在张祥龙教授追思会上的发言

师母张德嘉与哲嗣张泰苏在张祥龙教授追思会上的发言

师母张德嘉与哲嗣张泰苏在张祥龙教授追思会上的发言师母张德嘉在张祥龙教授追思会的发言(2022年7月27日)//今天真是不知道从何说起,追思会前,我对儿子说:“我特别紧张,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人太多,我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过话。

”他连头都不抬跟我说:“您应该是这个会议发言的人里面最没有压力的,随便说什么都行。

”那意思是,你是这里面最没文化的,说什么大家都能谅解。

泰苏现在也紧张,平时我与别人说话祥龙和泰苏都会紧张,他们一直说我说话过于直率,改不了的,所以现在我也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上次77级同学开追思会的时候,我也没想到会发言,当时紧张得就说了四点关于祥龙在我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简单、真挚、信守承诺、热爱自然。

说完以后就不知道应该再说什么了。

刚才听你们大家的发言,突然觉得你们比我更了解祥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只是从家庭的角度从夫妻关系去看他,并不知道他的课那么受欢迎,也不知道有这么多人喜欢他,我真的是有点吃惊……1986年泰苏还不到4岁,祥龙就去美国留学了。

我跟潮流申请签证去美国陪读,因为不能接受把孩子放在国内,就带着泰苏办签证,办了四次才成功。

结果到了美国,祥龙对我说:“你知道吗?自从知道你们俩签下证来,就觉得一盆冷水从头上浇下来。

”我理解他的意思是学习压力已经够大,我和儿子去会增加他的负担。

他的奖学金很少,我很快出去打工,也建议他像其他留学生一样也打点工,他说:我觉得只要你和孩子有窝头咸菜吃,就没必要再去挣多余的钱。

真是够诚实,这标准实在太低了,不知道我是怎么熬过来的。

儿子前两天突然很正式地对我说:“妈,我觉得你和我爸的婚姻是非常非常好的婚姻。

”我一愣,因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急忙走过去问他,你为什么这么说?他说:“因为你们的婚姻是那种两个人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婚姻。

”我当时瞬间感到一种喜悦。

张祥龙生病以来,我天天除了陪他看病,陪他应对各种疼苦,脑子里想的就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那一瞬间的喜悦使我特别地安慰,结婚后的几十年里,我们的确是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

首届中国信息界学术大会

首届中国信息界学术大会

李洪心 东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院长 , , 教授 பைடு நூலகம்士
伦淑娴 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副教授 , 博士 梁 勇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 教授 、 博士 李振 东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 学院院长, 教授
刘宝辉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中心主任 , 副研究员
李能建 黑龙江省农业经济技术信息中心主任
鸟家培 邬贺铨 吴建平 杨 国勋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 中国工程院 清华大学计算机 网络 中心 海 关总署
胡 小明 中 国信 息协会
李国杰 中国科学院 李 琪 全 国高校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协作组
梅绍祖 倪光 南 北京科技 大学 中 国工程 院
叶培大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科学院 朱森第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周汉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 中国信息化百名学术带头人” 入围名单前 5 O名
( 姓 氏首个 字母排 序 ) 按 )
陈国鹰 河北省信息产业厅厅长
陈能华 湘潭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
陈桂芬 吉林农业大学信 息技术学院副院长, 教授
管会生 兰州大学信 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究员 研
葛忠 良 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主任
息协 会 )
中国农产品市场信 息系统研究 一 赵元风 ( 中国
农 业大学 )
( ( 中国农村 市场信息服务概论 一 郭作玉 ( 农业部
信 息 中心 )
维普资讯
嘶 。 …



1 ■ 中 ■信 息 界 拳 术 大 会 l |
王 静 海南省信息产业局副局长 王寅生 哈 尔滨市信息产业局副局 长
王惜珍 长沙市信 息办副主任、 信息 中心主任

叶培建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

叶培建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

201先进典型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年75岁的叶培建,从事航天工作已有52年之久,从探月工程到逐梦火星,他的大半辈子都和中国航天紧密相连"近些年,叶培建更多站在幕后,为年轻的航天工作者们撑腰。

在发射现场,大家都说,他就是“定海神针”。

2()19年,叶培建荣获“人民科学院”荣誉称号!叶培建: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晓编他是嫦娥一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在后来各个嫦娥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关键技术攻关、大型试验策划与验证、嫦娥四号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等各项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航天事业“有缘分”叶培建的父亲是一位抗日老战士,母亲也是一位老军人,因此他说话办事有一股“兵家之风”。

用叶培建自己的话说,孩提时代,自己跑不快,跳不高。

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官兵抓强盗”的游戏时,总是排不上“大王”和“二王”,甚至“三王”都排不上,只配当小兵。

上中学时就大不一样了,学习成绩跑在最前面,仅用两年时间就读完了初中的全部课程,被学校保送到浙江省湖州中学,这是全省乃至在全国都算一流的中学。

上中学时他当过的最大官儿就是学习委员。

年轻人本来就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那是风起云涌的日子,正是孕育年轻人美好理想的年代,叶培建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外交家。

高中毕业时叶培建各门功课都很优秀,在填写大学志愿时,他接受了军人父亲的教诲,父亲说:国家正处于建设时期,很需要理工科人才。

而他想搞飞机专业,因此叶培建填报了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大学,然而却意外地被浙江大学录取了,但他毕业的时候,还是分配搞航天。

他说:“这是缘分!”打造多个“第一”1985年,叶培建获得瑞士纳沙泰尔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先是在502所工作,参加了“红外热轴探测系统”的开发,为铁路运输提供现代化的设备。

当时的条件很差,他和技术人员一起背着仪器乘火车,在晋煤外运的线路上,一站—站地采集数据,修正模型。

没有信息网络就利用铁路电话线传输数据构成系统。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大事记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大事记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大事记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大事记〔2022年〕1月1月4日,我院召开2022年寒假志愿者欢送会。

我院四支寒假志愿者队伍分别出发,其中两支队伍赴山西省和河南省进行支教活动;另外两支队伍赴韩国和云南联合开展SK—Global Camp志愿交流活动。

1月5日,我院代表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颁奖仪式。

我院4人获奖。

其中,09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任力强同学获得理工类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09级通信工程专业何岩、王超两位同学分别获得理工类竞赛北京赛区三等奖。

1月8日,我院2022级学生机械制造工艺实习开始。

1月9日,我院荣获“2022学生满意度最高独立学院〞奖。

1月9日,学院召开学生工作专题会议。

对本学期学生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思路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1月11日,我院保卫处李鹏飞同志荣获北京市公安局“个人嘉奖〞。

1月14日,我院本科教学工作大会顺利召开。

1月15日,北京邮电大学副书记董晞一行到我院视察工作并在学院会议室听取了汇报,最后参加了学院2022年工会表彰大会暨教职工新年联谊会,与学院教职工联欢。

1月15日,学院2022年度工会表彰大会暨2022年迎新春联谊会完美落幕。

2月2月23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组织日方教师召开教学座谈会,以更好的完成我院与日本京都计算机大学达成的合作协议,保证教学质量。

2月27日,开学伊始院领导走访各部门看望教职工。

走访中,院领导感受到了同志们的工作热情并鼓励大家新年开好头,蛇年创佳绩。

3月3月1日,我院在学院会议室隆重举行“十八大精神解读〞培训会。

由黄百炼教授从五个方面对十八大精神进行深入解读。

3月1日,我院举行“环境与健康〞专题知识讲座。

会议特邀首都医科大学教授黄沛力主讲。

3月4日,学院多项工作入选北邮2022年〞十大新闻〞。

经过精心甄选,我院上报的16条新闻内容有5条内容进入投票阶段,最终仅以17票的落差位居第二。

3月7日,学院举办“魅力半边天运动也快乐〞庆祝“三八〞妇女节趣味运动会。

壮丽70年致敬新时代征文1000字5篇_2019建国70周年优秀作文

壮丽70年致敬新时代征文1000字5篇_2019建国70周年优秀作文

壮丽70年致敬新时代征文1000字5篇_2019建国70周年优秀作文壮丽70年,致敬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在各个地区广泛开展,今年是建国70周年,同时它是壮丽的70年,是充满憧憬的时代,新时代已然开启,祖国70盛诞,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壮丽70年致敬新时代征文1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壮丽70年致敬新时代征文1000字精选:壮丽七十载,续写又一春电气一班程水齐在风风雨雨中,在烈日骄阳下,祖国母亲迎来了她的七十华诞。

忆往昔岁月,前辈们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中国二字,写在这片土地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心中。

作为一个零零后,在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我看见了一个国家从建国初期一穷二白,工业水平还停留在只能造锅碗瓢盆,发展到拥有两弹一星飞机大炮的水平,那辽宁舰上腾飞而起的歼-15战机,那可以指哪打哪的“东风快递”无不向世界宣告着新中国的丰功伟绩;今天在宿舍点美团上淘宝的我们可能很难想象在我们爷爷奶奶的那个年代,一碗白米饭,一件新衣服,是一个家庭一年的期待;我观看了朱日和大阅兵,又想起了当年的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志愿军,如果他们也看到此情此景,也会热泪盈眶吧,我们国家的走过了小米加步枪迎来了自动化信息装备的新时代;还记得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是国际认可的外交准则,不同的是我们的祖国从那个“一边倒”倒向苏联的时代走向了真正独立自主外交的新时代,当美国无理要求加征关税挑起贸易战时我们可以马上反击,当“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得到沿路各国的大力响应,我知道新中国的外交真的强起来了,如果周总理也看到了,我想他一定可以非常欣慰了;北京上海已经是国际化的大都市,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号角响彻中国贫困的山村小镇,城市的发展与扶贫的落实给了全面小康以保障,也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直观体现……七十年,我们真的在风风雨雨中完成了很多国家上百年都难以完成的事业,诚然,在其中,我们走过错路走过弯路,甚至迷失了方向,但是洗去一切浮尘后,这个国家爱着她的人民,国家的人民也深爱着他们的祖国。

北邮冷知识

北邮冷知识

北邮冷知识【最新版】目录1.北京邮电大学的简介2.北京邮电大学的冷知识3.北京邮电大学的历史和学术成就4.北京邮电大学的校园文化5.北京邮电大学的知名校友正文北京邮电大学,简称北邮,位于中国北京市,是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主的研究型工程学院。

北邮创建于 1955 年,原名北京邮电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 453 个,硕士点22 个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 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和 2 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北京邮电大学有许多有趣的冷知识。

比如,北邮的校训是“厚德博学,敬业乐群”。

北邮的校徽是以邮政快递为主题,体现了北邮的邮电特色。

此外,北邮的校园里有一座“时空隧道”,是以前的防空洞,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艺术展览空间。

北京邮电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学术成就。

学校创建于 1955 年,是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

自创建以来,北邮一直是中国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学术中心。

学校现有 14 个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 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和 2 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北邮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学校在国际排名中名列前茅。

北京邮电大学有着丰富的校园文化。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比如文化节、艺术节、运动会等。

北邮的校园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景点,比如“时空隧道”、“数字校园”等。

这些景点不仅体现了北邮的校园文化,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场所。

北京邮电大学有着许多知名的校友。

比如,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就是北邮的校友。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导师个人及科研...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导师个人及科研...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导师个人及科研情况简介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导师个人及科研情况简介周炯盘教授周炯盘男1921年生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科学系硕士曾任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教授北邮无线系教授系副主任科研所所长信息系主任现任北邮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学报》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负责多项国家级和部级科研项目完成多部理论专著并多次获国家和部级科技成果奖从事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方向信息与通信理论移动通信与通信网等科研经费充足毕业生去向出国直博国内外著名公司及教学科研单位徐大雄教授徐大雄28年生51年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在北邮任教44余年现任电子工程系教授吉尔吉斯国家科学院院士招收博士生的专业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招收硕士生的专业为光学研究方向均为信息光学及其在通信和防伪方面的应用目前的科研项目有教育部博士基金等7万元近年毕业生在外企和国内电信部门工作林金桐教授林金桐男籍贯江苏丹阳1946年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1981年获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1990获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光通信工程高速光通信系统宽带光纤接入网等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为光通信前沿课题组学术带头人他的两篇论文《光纤激光器的偏振效应》和《光纤激光器偏振效应现象理论和应用》多年来一直被科学家门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培养的研究生或出国深造或在国内谋就高薪职位任晓敏教授任晓敏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863计划光电子主题专家组副组长研究方向为光纤通信技术和通信光电子学近期的研究兴趣集中在高速密集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与器件技术上钟义信教授钟义信教授目前在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招收博士生在信号与信息处理及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招收硕士生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面向Internet的智能信息处理如智能搜索引擎智能文献摘要高性能机器翻译等等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如基于内容的网络信息安全等智能信息网络信息科学基本理论信息学-知识论-智能一体化研究在上述领域或得了信息产业部高等级科技进步奖已毕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主要从事Internet及各种网络智能化方面的工作国外如Intel公司国内如首都信息发展公司等宋俊德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莫斯科电子工程学院荣誉博士赴美高级访问学者Ericsson特聘教授·研究方向移动通信未来通信研究 3GRRCFTR 移动互联网CTI技术与下一代电子商务平台·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 ERICSSONDIALOGICGC-TECH 与国内大中型企业联合研究开发项目·毕业生去向留学或留国内创业 12 国外跨国公司·研究机构国内大型通信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研究生助学金或企业奖学金用于学费和生活费人数15名以上郭军教授郭军1959年生北京邮电大学学士硕士日本东北学院大学博士博士招生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招生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主要从事文字识别语音识别网络管理与控制等研究承担国家863信息产业部以及企业合作项目多项科研经费充足近年研究生去向直博北京NOKIA北京华为广东移动局出国杨义先教授杨义先1986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应用数学硕士学位1988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电子与通信系统博士学位现在为信息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获得多项荣誉称号承担并完成了几十项国家级部委级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科技奖励如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共有三个招生专业一现代密码学主要研究方向现代密码应用基础研究电子商务安全平台研究信息伪装与数字水印研究二信号与信息处理主要研究方向现代通信系统的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与英特网的安全内核技术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三应用数学主要研究方向现代密码基础理论信息隐慝技术与理论张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在西北大学获物理专业学士学位西北工业大学获电子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北京邮电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现在韩国通信研究开发院个人通信实验室进行CDMA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博士后研究张平教授从事CDMA和第三代W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张平教授现在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总体组C3G的常务委员中国无线通信标准CWTS的高级顾问北邮-威盛通信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并担任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编委会副主任等工作目前承担了国家863攻关项目同时承担了与诺基亚爱立信国内的华为中兴等公司合作的项目研发已毕业研究生分布在国内外的移动通信技术公司工作丁炜教授丁炜男1935年出生北京邮电学院毕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负责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邮电部等重大重点项目六项获邮电部二三等奖北京市二三等奖六项发明专利一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方向为宽带通信网接入理论和技术现负责两个重大项目经费充足能提供研究生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参加重大项目研究的机会能提供助研岗位20余个过去指导的研究生100就业去向一般在研究单位企业政府部门外企和学校等雷振明教授雷振明教授北京邮电大学ATM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指导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科研方向宽带通信与ATMIP研究目前进行的科研项目包括千兆比路由器研制B-ISDN技术研究与现场实验高速信息网的网络实验平台等每年指导十多名硕士生博士生进行科研工作完成毕业论文朱祥华教授朱祥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36年5月6日生1957年7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毕业后在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工作至今四十余年来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其间1979年11月-----1981年12月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洛杉矶计算机科学系作访问学者1988年8月-----1989年8月作为高级管理发展项目SMDP成员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考察及实践1985年7月-----1989年12月担任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主管教学及学术工作1989年12月-----1998年3月担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1985年3月至今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当前研究方向信息网及多媒体通信在各种杂志发表文章30余篇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有1基于ATM及IP网的宽带多媒体信息系统研究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配合项目50万元2多种终端电码防伪系统100万元3IP网多媒体通信端到端服务质量及媒体同步算法的研究1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电信基础设施综合管理系统40万元吕英华教授吕英华教授男44年7月11日生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68年到大连通信电缆厂质量管理工程师78年考入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81年获硕士88年获博士学位91年1月赴美国SYRACUSE大学和美国东北部并行结构中心NPAC进行电磁兼容计算电磁学和并行计算技术研究93年回国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邮电高校英文学报》主编中国通信学会线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电磁兼容分会传导干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雷电与脉冲委员会生物医电委员会委员电波科学学报编委IEEE高级会员研究电磁兼容计算电磁学ATM接入设备计算机安全通信网络布线生物医学电子学远程医疗监护等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八六三重大项目国家攻关项目等6个项目其中"核爆电磁脉冲对专用电缆的影响的计算和测试的研究"作为子项目1994年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参加科研多项在IEEETrans《通信学报》《电子学报》《电工技术学报》《邮电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等刊物和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合作专著5部95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96年获北京邮电大学个人先进奖现从事项目有八六三项目实用化的ATM用户接入设备项目负责人总经费800万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电磁兼容的电磁场理论与关键技术总经费90万主要成员企业合作项目支持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高速数据交换平台总经费260万主要成员杨放春教授杨放春男1957年3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1通信软件2智能网科研近年来累计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原邮电部重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成果推广计划和国际合作项目等21个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累计科研经费2316万元人民币在智能网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该成果的两个型号系统分别荣获1998年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9年度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有1智能网与Internet网的综合技术2未来开放的综合的智能化网络平台技术3业务工程已培养毕业研究生29人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18人在读博士生5人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本预计2001年招收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生3人成果转化任北京正方兴通信技术研究所执行所长两年来通过技术转让和成立合资公司等多种形式已将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智能网系统应用于中国电信的二十多个省级智能网的建设目前正方兴通信技术研究所以及在所拥有的国内三家合资公司和国外一家合资公司中的总资产折合人民币约3560万元形成产学研良性循环孟洛明教授孟洛明博士生导师国家实验室主任1982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198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一直从事网络管理和通信软件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10余项国家重大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6次主持和参加主持了1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作为项目负责人目前主持3项国家重大项目科研经费充足每年可提供3-5人研究生助研岗位舒华英教授舒华英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中国通信学会组织委员会委员中国邮电企业管理协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工业工程专门委员会副主任目前主要进行信息系统及系统集成及IP及其网络管理方面和知识创新决策管理咨询方面的研究目前在研的项目有IP电话系统集成Internet网络有关软件开发企业科研创新等可支配经费约100万可提供助研岗位6人已毕业的研究生都就业于通信行业及中外合资的IT业余重秀教授余重秀46年生69年北邮学院无线系毕业在北邮任教30多年现任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招收博士生的专业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及物理电子学招收硕士生专业为光学物理电子学研究方向为光波技术与光通信目前的科研项目有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65万元近年毕业生在外企和国内电信部门工作吴伟陵教授张杰男29岁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系获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和管理工程专业辅修学士学位1998年于北京邮电大学获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任教至今目前研究方向为光传送网络WDM光传输系统IPoverWDM技术长期从事超高速光纤通信宽带光网络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参加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陈俊亮教授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两院院士博士导师他一直从事通信领域的科研与教学曾主持纠错编码在数据通信中的研究与开发程控交换的研究参与DS-2000与DS-3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的研制等九十年代倡导并从事智能网的研究开发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网交换技术通信软件容错计算技术等目前承担的项目经费总计约150万廖建新1965年生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负责多项国家级部级课题已发表专著2本论文9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在研项目经费达400多万元在国内最早从事移动智能网技术研究并主持产品开发研制成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移动智能网CMIN02系统该产品已在多个省商用研究方向为移动智能网及宽带IP智能网的研发及产品化杨放春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近年来累计主持国家部委和国际合作项目21项通过技术转让以及合资合作等形式已将自主开发的智能网系统应用于二十多个省级智能网的建设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有宽带IP网智能业务平台软交换及应用服务器技术开放的业务生成环境及业务工程理论和方法目前在读研究生36人程时端教授女博导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际合作等数十项科研项目多项获奖申请了5项国际专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科研经费充足主要研究宽带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理论与关键技术包括ATM和IP网的性能分析流量控制QoS技术路由算法网络安全技术与实现ATM和IP网络支持话音通信的技术IP网和智能网的互通技术等詹舒波副教授博士1996-1998年在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参加并主持多项国家级部委级项目是国家863项目智能网研制中SmSIP的主研人员并在2001年度荣获"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奖"在智能网业务成果转换方面取得重大成绩隆克平副教授男主持和承担过国家级及国际合作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译著2部专利申请4项主要研究因特网的理论与关键技术包括TCPIP协议及改进机制路由器的排队和调度策略移动IP技术等能提供足够的科研经费金跃辉副教授女先后承担多个国家级和国际合作项目多项获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现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北邮-诺基亚合作项目科研经费充足主要研究因特网的理论与技术包括TCPIP协议及改进机制IP网的性能分析与仿真移动IP 等王文东男教授先后主持或承担十余项国家及国际合作项目多项获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已指导研究生近20人科研经费充足主要研究高速网络和因特网通信协议包括实时多媒体业务控制信令网络安全技术光网络上IP业务的控制信令等卢美莲女副教授先后承担10余项国家级或国际合作项目多项获奖发表论文9篇指导或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9人主要研究通信网与因特网的结合技术下一代因特网支持实时多媒体业务的通信协议性能及安全机制杨正球网络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网络管理和通信软件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主持和参加完成了10余项包括国家级项目在内的重大项目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近10次目前主持多项省部级项目科研经费充足亓峰网络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网络管理和通信软件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主持和参加完成了10余项包括国家级项目在内的重大项目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近10次目前主持多项省部级项目科研经费充足雷友旬网络管理研究中心测试技术研究室主任从事网络管理和通信软件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主持和参加完成了10余项包括国家级项目在内的重大项目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近10次目前主持多项省部级项目科研经费充足李怀诚教授男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与通信网网管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近年完成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北京市邮电部奖项2项编写教材两部论文20多篇李文生副教授女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网络及通信软件数据库系统CRM等曾主持开发过多项科研项目并投入使用目前在研的主要是多媒体通信网络管理CRM等方向的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可以为学生提供助研工作岗位马华东教授男博士1999-2000年赴美国密西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北京市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多媒体系统网络软件与电子商务系统软件主要在研项目包括纵向项目3项横向项目多项科研经费充足刘辰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招生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98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1991年于北京邮电大学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计算机软件的教学和科研开发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通信软件及多媒体信息服务等孟祥武副教授男博士目前从事网络软件方面的科研工作在国内期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已发表过3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教材2部刘晓鸿副教授男博士专业方向分别为计算机图形学硕士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专业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在于通信软件的开发如CDMA等和GIS系统及其应用实时操作系统及相关应用模式识别如语言识别等叶文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CDMA移动通信系统软件移动通信网络智能控制移动数据增值业务曾与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从事第二代和第三代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工作承担多项横向和纵向项目高文昌教授男主要从事数字程控交换技术码分多址移动通信方面的研究主持设计完成的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铁路智能长途人工台军用智能人工话务系统通过了部级鉴定目前主要进行CDMA移动通信基站子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经费充足宋茂强教授男其主要研究方向是通信软件与互联网技术他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十余项科研项目的研制开发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集体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主要从事3G移动通信软件的研发工作经费充足卞佳丽副教授女北邮-海高通信新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多年从事电信交换和宽带通信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参加过十多个项目并多次获奖目前主要研究项目有"PRI综合接入系统""国家海洋局通信卫星监控系统"等经费充足白中英教授男现任北邮计算机学院体系结构中心责任教授在从事多年科研工作中曾获国家级奖励3项部级奖励5项他写的教材获国家优秀教材特等奖一项并有3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二等奖目前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项经费充足周锋副教授男主要研究兴趣包括通信软件及协议移动通信系统和实时嵌入式系统等主要的科研成果包括进口程控交换机脱机故障诊断系统程控交换机No7信令系统软件和CDMA基站子系统软件的研制在研项目为CDMA基站子系统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邝坚副教授男现任计算机学院副院长Motorola-北邮计算机网络通信联合实验室主任多年从事多媒体计算机和宽带通信技术的研究曾主持十多个项目的研发工作目前主要研究项目有"E1MUX接入系统""国家海洋局通信卫星监控系统"等经费充足徐六通男副教授多年来一直在计算机与通信方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软件分布式计算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目前在电信业务支撑系统与运营管理系统方面承担了多项对外合作项目科研经费充足王柏女博士教授作为主研人员参加过多期国家863智能网项目并两次获奖曾主持过4项国际合作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当前研究领域分布计算技术电信网与因特网互联技术电信软件体系结构科研经费充足何拥军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TMN与电信业务智能CallCenter运营与管理电信业务运营环境与支撑系统体系在IT领域曾从事过多个专业方向的研究课题目前主要从事电信业务支撑系统与运营管理系统方面的研发项目项目经费充足张雷男副教授计算机学院通信软件工程中心责任教授多年来一直在计算机与通信方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曾主持过多项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目前与国内电信运营商及瑞典爱立信公司合作承担了多项研究开发项目项目经费充足吴建林男博士副教授多年来一直在计算机与通信方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负责过电信局数据仓库移动通信综合营业业务智能BI等多项合作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目前主要从事电信业务支撑系统方面的研究开发项目经费充足马跃计算机网络研究中心责任教授我中心具备良好的研究和开发环境与多家银行计算机网络公司以及部队等有广泛的技术合作已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并已开发出多种网络实用产品本人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设备及其软件开发移动IP网等徐塞虹计算机网络研究中心副教授我中心具备良好的研究和开发环境与多家银行计算机网络公司以及部队等有广泛的技术合作已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并已开发出多种网络实用产品本人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设备及其软件开发移动IP网等高锡武教授男从事专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理论及应用设计分布式操作系统及分布式数据库理论及设计研究课题计算机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路由器的软件硬件设计与实现因特网IP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杨俊男1964年生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研究中心副教授特长是计算机软件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参加的科研项目曾获邮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从事CTI和IDC方面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培大-北京邮电大学隆重举行叶培大先生百年诞辰追思会
2016年10月18日上午10点,为纪念叶培大先生百年诞辰,作为北京邮电大学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叶培大先生百年诞辰追思会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

北京理工大学王越院士,北京交通大学简水生院士,总参通信部杨千里少将,清华大学张克潜教授和范崇澄教授,北京大学徐安士教授,叶先生亲属代表叶尔强、党瑛、叶尔宪等,我校副校长兼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光国重”)主任任晓敏教授,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执行院长、光国重常务副主任纪
越峰教授,光研院王霞书记、张杰副院长、张泳副院长、李玲教授、林中教授等,叶先生弟子代表唐雄燕博士、谢崇进博士等,北邮校友和师生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追思会,会议由纪越峰教授主持。

纪越峰教授首先介绍了叶培大先生的生平。

叶培大先生生前是北京邮电大学名誉校长、我国通信界学术泰斗、中科院资深院士、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为我国的通信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卓越贡献,在长达七十余载的教学生涯里,桃李芬芳满天下。

叶培大随后播放了由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精心制作的叶培大先生纪念视频,叶培大先生作为一代宗师的厚德博学、高风大智、奕奕翩翩的动人形象一次次展现在我们眼前,亲切、慈祥和儒雅,让人崇拜、爱戴和敬仰。

在以他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的引领下,我校建成了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叶培大
追思会上,王越院士、简水生院士、
杨千里少将、张克潜教授、范崇澄教授、徐安士教授、任晓敏教授、李玲教授、林中教授、谢崇进博士、叶尔强先生等相继发言,追忆与叶先生共事的点点滴滴,思念聆听叶培大先生教诲的难忘片段。

任晓敏教授在发言时深情地说:能够做叶先生的学生,是自己一生的幸福。

师恩如山,没有先生的教诲、引领和扶持,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这样的学术和事业的发展。

清华大学范崇澄教授在追忆先生时提到,他的研究生毕业时,请叶先生为他们评审论文,先生欣然允诺并手写了近三页纸的评语,评语言简意赅、深刻明了,让他和学生们都很感动。

范先生将这份珍贵的手稿赠予学校珍藏。

许多人在讲话中数度哽咽,几十年的友谊回顾,发自内心的深情告白,亲切动人的无限追忆,至真至美至纯的情谊无不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最后,叶先生的长子叶尔强先生发表了感言:先生最遗憾的事是没有看到
光国重的建成和揭幕,但实验室已用实际行动把光通信事业继续发扬下去,先生可以放心了,他朝思暮想的梦终于实现了。

他代表叶先生的家属向北邮表示了最诚挚的感谢,叶先生与北邮是一体的,任何的荣誉也是和北邮一起取得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整理、搜集叶先生的遗物和文字,将这笔宝贵的精神遗产流传下去。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

叶先生严谨的治学思想和博大的教育理念将被传承下去,先生的宝贵箴言也将激励着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前赴后继地奋斗下去。

叶培大先生的思想将与北邮同行,与祖国的通信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同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