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油田低阻油层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测井识别方法

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测井识别方法

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测井识别方法肖亮,毛志强,刘卫,陈兆明,张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E-mail:nmrlogging@摘要:由于低阻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与水层接近,导致对这种油层的识别有很大的困难,往往被误认成水层。

本文详细的叙述了低阻油层的概念、形成原因、测井响应特征及其识别方法,力求能够对利用测井资料识别低阻油层有所帮助。

关键词:低阻油层,识别,测井1. 前言低阻油层是指电阻率小于或接近于周围围岩电阻率,与水层电阻率相当,含油饱和度一般小于50%的油层。

由于该种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与水层差别不大,往往会被误认为是水层。

特别是在同层段中高阻油层与低阻油层并存时,更容易被“遗忘”。

2. 低租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低阻油层的电阻率低于周围围岩,与水层接近。

深、浅感应测井为负差异,声波时差为高值,密度测井值低,微电极正差异,自然电位幅度大,与纯水层幅度相当。

3. 低阻油层的形成原因分析根据导致油层电阻率减小因素的不同,结合国内外油田低阻油层的实际情况,将低阻油层的成因归结为如下几种:(1)低含油饱和度引起的低阻油层[1]由于储层的岩石骨架的细粒组分与粉砂较多,粘土矿物充填富集,导致储层微孔隙显剧增加,微孔隙与渗流孔隙并存,以微孔隙发育为主,导致束缚水含量明显增加,电阻率较低。

(2)地层水矿化度引起的低阻油层泥质砂岩储层由粒间孔隙、微孔隙、泥质和砂岩骨架(石英) 等组成,而地层水主要储存在粒间孔隙中,当油层粒间孔隙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高矿化度(低电阻率) 地层水时,油层电阻率必然减小,并随高矿化度水数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3)粘土的附加导电性引起的低阻油层[2]通常粘土颗粒表面均带负电荷,而岩石中的水分子是一种电荷不完全平衡的极性分子,对外可显正、负两个极性,使粘土颗粒表面的负电荷可直接吸附极性分子中的阳离子(如Na+),这些被吸附的极性水分子称为吸附水。

被吸附的阳离子又可与极性水分子结合,成为水合离子,这些与阳离子结合的极性水分子称为结合水。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低渗透老油田是指石油开采已有一定历史的油田,由于多年来地层压力下降、渗透率降低等原因,使得开采效率受到很大影响。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堵塞现象,这会导致油井产能下降,进而影响整个油田的生产。

本文将对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进行分析,并综合介绍解堵技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1. 油层物理结构因素低渗透老油田的石油储层渗透率低,常常经历长时间的开采,导致油层物理结构受到破坏,并且沉积物堆积在孔隙中,使油层渗透率变得更低。

由于长期水驱采油对孔隙结构的破坏,也会造成孔隙喉道的闭塞,降低渗透率。

2. 油井管柱堵塞在油田开采过程中,管柱内壁会积聚大量的沉积物,包括钙镁矿物、铁锈等,堵塞了管柱孔隙和孔隙喉道,造成油井产能下降。

3. 油井地层压力差引起油层混砂地层压力差大会造成油层混砂,导致管柱内积聚沉积物更加明显,影响油田正常开采。

4. 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植物和微生物在地下油藏中会形成沉积物和粘胶物,使得地下岩石表面产生胶层,从而引起了堵塞现象。

5. 油藏中的化学因素由于油藏中存在硫、铁等化学物质的影响,会引起沉积物的沉积和结晶,堵塞油井和管柱孔隙。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是多方面的,并且通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针对堵塞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解决。

二、综合解堵技术1. 酸化技术酸化技术是通过在油田中注入酸性溶液,对堵塞物进行溶解和破坏,从而清除管柱中的沉积物和胶层。

酸化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管柱堵塞问题,提高油井产能。

2. 压裂技术在低渗透老油田中,通过压裂技术可以将地层岩石进行压裂破碎,增加油层孔隙中的裂缝和孔隙度,提高渗透率,从而解决油层物理结构因素造成的堵塞问题。

3. 物理解堵技术包括超声波清洗、高压水射流清洗、热水冲洗等技术,可以有效地清除管柱和油井中的沉积物和堵塞物,恢复油井产能。

4. 生物酶技术通过在油井中注入生物酶溶液,可以有效地分解植物和微生物产生的胶层,清除堵塞物。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低渗透老油田是指开采多年,油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已经大幅度下降,导致油井产能骤减的油田。

低渗透老油田的堵塞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油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降: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油井附近的油层孔隙度会因水的侵入和沉淀物的堆积而减小,当油井产量减少时,油层的渗透率也会下降。

2. 沉积物的堆积:在油井开采过程中,油井产出的油中会含有一定量的固体颗粒或胶体物质,这些物质会随着油的流动被携带到油层中,最终导致沉积物的堆积,进而堵塞油层孔隙。

3. 水包裹现象:当油井产出的水含有一定量的油时,油会在水中形成胶体颗粒或微细乳化液滴,并包裹在水中,导致水的流动受阻,从而堵塞了油层孔隙。

4. 矿物沉淀物的生成:油层中的水含有一定量的溶解性盐类和矿物质,当水的温度、压力或pH值发生变化时,会导致溶解物质达到饱和度而沉淀,形成矿物沉淀物,堵塞了油层孔隙。

综合解堵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酸化处理:通过注入酸液溶解沉积物或矿物沉淀物,恢复油层孔隙的连通性。

常用的酸化剂有盐酸、硫酸等,酸化处理常与压裂技术结合使用。

2. 溶剂处理:通过注入溶剂溶解油层中的胶体颗粒或油包裹物,恢复油层孔隙的连通性。

常用的溶剂有丙酮、甲苯等,需根据油层特性选择适当的溶剂。

3. 热解处理:通过注入高温流体,提高油层温度,使矿物沉淀物溶解或胶体颗粒分解,恢复油层孔隙的连通性。

4. 微生物处理:通过注入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利用菌群代谢产生的酸或酶溶解堵塞物质,恢复油层孔隙的连通性。

5. 压裂处理:通过注入高压液体或气体,打破堵塞物质,扩大油层孔隙的连通性。

常用的压裂剂有水、油基压裂液和气体。

综合来说,低渗透老油田的堵塞成因复杂多样,解堵技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恢复油层孔隙的连通性来提高油井产能。

低阻油藏成因机理

低阻油藏成因机理

低阻油层的研究意义非常重大,可以发现新的油气层,增加新的储量与产量;减少试油成本;发现新的非常规储层.
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
1:粘土附加导电性引起的低阻,粘土矿物含量越高,电阻越低.2:复杂孔喉结构引起的低阻,主要是存在微孔隙与渗流孔隙两种孔隙系统中,束缚水饱和度增加,从而导致低阻.
3:目标层段富含导电金属矿物.
4:砂泥岩薄互层引起的低电阻率,当出现砂泥岩薄互层时,尽管泥岩层不会改变砂岩层的渗透率和孔隙度,但它会极大抑制砂岩层的感应测井响应。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低渗透老油田是指地下储层渗透率较低,油田开发难度大的一类油田。

随着油田开采程度的不断加深,老油田的堵塞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着油田的正常生产。

低渗透老油田的堵塞成因主要包括油层岩石孔隙结构破坏、沉积物堆积、油井残余油层压力下降等多种因素。

为了解决低渗透老油田的堵塞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解堵技术,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堵塞成因分析和综合解堵技术的选择,以确保油田的正常生产。

本文将从堵塞成因分析和综合解堵技术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1.油层岩石孔隙结构破坏在低渗透老油田中,油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由于开采压力的影响可能会发生破坏,导致孔隙度减小、孔隙连通性降低。

这种破坏会导致油井产能下降、油水混合和沉积物积聚等问题,从而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

2.沉积物堆积随着油田开采的推进,地层中的沉积物可能会随着油水流向油井,堆积在油井管道和地层孔隙中,导致管道内径减小、产能下降,甚至堵塞管道、影响油井生产。

3.油井残余油层压力下降随着油田的开采,油井残余油层压力逐渐下降,油层的原有压力不足以推动油藏中的油向井口流动,导致产能下降,最终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

二、综合解堵技术1.物理解堵技术物理解堵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手段清除油井管道和地层孔隙中的沉积物,恢复油井产能。

这种技术包括高压水冲洗、超声波清洗、机械刮除等方法,能有效地清除管道和地层中的沉积物,恢复通道的畅通。

化学解堵技术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改变地层孔隙结构,促进原油流动,恢复产能。

该技术包括酸化处理、聚合物驱油等方法,可以刺激原油的流动,解决地层孔隙堵塞的问题。

生物解堵技术是指通过微生物在地层中的生长作用,清除地层孔隙中的有机物质和沉积物,恢复地层通道。

这种技术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对环境友好,能够有效地解决地层孔隙的堵塞问题。

综合上述,低渗透老油田的堵塞问题需要采取综合解堵技术进行处理。

通过物理解堵、化学解堵、热解堵和生物解堵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清除油井管道和地层孔隙中的沉积物,恢复产能,确保油田的正常生产。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低渗透老油田是指地层渗透率低、油田开采难度大的油田。

在长期的油田开采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堵塞现象,导致油井产能下降甚至无法生产。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现象的成因非常复杂,包括地层物性、流体性质、油井操作等多个因素。

本文将就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综合解堵技术。

一、堵塞成因分析1. 地层物性低渗透老油田通常地层物性复杂,存在非均质性和多孔隙结构。

当地层内含有多种杂质、胶粘物质或有机物质时,会影响油井内流体的流动性,导致堵塞。

2. 油藏压力低渗透老油田油藏常常受到严重的压力耗竭,油井产出压力不足,导致地层渗透率降低,油藏孔隙中的油水混合物粘稠度增加,造成堵塞。

3. 油井操作不当在油井开采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管道堵塞、泵被垃圾卡住或井底垃圾积聚等问题,最终导致油井无法正常产出。

4. 沉积物堵塞由于油田内存在大量的沉积物,如泥浆、沙粒等,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这些沉积物容易在管道和井底积聚,形成堵塞。

5. 化学物质影响油田地层存在着各种化学物质,如硫化物、铁化合物等,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在地层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固体产物,导致管道和孔隙堵塞。

二、综合解堵技术1. 物理解堵技术物理解堵技术主要包括液压冲洗、机械拔油、酸化处理等。

通过高压水冲洗、高效机械设备以及化学酸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清除管道和井底的堵塞物质,恢复油井产能。

2. 化学解堵技术化学解堵技术采用一定的化学药剂,通过改变堵塞物质的物化性质,使其分散、溶解或凝聚,进而实现堵塞物质的清除和排除。

3. 生物解堵技术生物解堵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酶及生物材料等,对地层内的沉积物进行生物降解或生物改良,以达到清除堵塞物质及改善地层渗透性的目的。

4. 热解堵技术通过高温、蒸汽等热力作用,可以改变地层内物质的性质,分解和清除管道和井底的堵塞物质。

5. 气解堵技术气解堵技术通过注入一定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改变地层内流体性质,溶解和驱出管道和井底的堵塞物质。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油田进入了老化期,其中绝大部分是低渗透油田。

低渗透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常常遇到因油水混合物中的杂质等原因,导致井筒、地层孔隙堵塞的问题。

油田的堵塞不仅会使产能下降,还会影响采油的经济效益,对此需要进行综合解堵技术的研究。

一、地层砂岩杂质堵塞地层砂岩中含有各种类型的杂质,例如黏土、石英、石英砂等。

沉积岩石中的结构和组成决定了它们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

这些砂岩杂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孔隙中油水分离,使油水分离不彻底,随着采油时间的增加,杂质堵塞的程度也会逐渐增加。

二、石蜡、沉积物等物质堵塞随着油井的生产,在油藏温度和压力环境下,会有石蜡和高密度沉积物的产生。

这些物质对地层孔隙进行了堵塞,特别是对于低渗透油田,堵塞的情况更加严重。

三、泥层堆积堵塞由于采油过程中,土壤中的泥层会被吸入地下水中,随着采油时间的增加,泥层会逐渐堆积在井下导致堵塞。

四、露天沉积层堵塞露天沉积层是地层的裸露部分,在刨开砂土后,露天沉积层就暴露在外。

由于露天沉积层没有粘结物,即便是微小的颗粒也会被随着水流进入井筒中影响产量。

一、化学解堵技术通过注入各种化学药品,如酸等,对地层进行处理,以达到解堵的效果。

化学解堵技术可以降低沉积物的沉积率,提高油井的产能,具有使用方便,效果比较显著等优点。

物理解堵技术主要是通过注入物理波,如超声波、激光波等,来破坏堵塞体,达到解堵的效果。

物理解堵技术适用于泥层、石蜡等物质的堵塞,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微生物解堵技术微生物解堵技术主要是注入一定的微生物菌群,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堵塞体达到解堵效果。

微生物解堵技术的适用范围广,效果稳定,可以对各种成分的沉积物进行解堵,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

热解堵技术是通过加热井筒和地层来进行解堵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可以使沉积物发生溶解、转化等反应,以达到解堵的效果。

热解堵技术通常适用于多种堵塞体,具有效果显著,优点明显等优点。

低电阻率油层成因类型及特征

低电阻率油层成因类型及特征

低电阻率油层成因类型及特征韩书权马雪团(胜利钻井工艺研究院胜利测井公司山东东营 257000)摘要: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复杂,类型繁多,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是测井油气评价的一大难题。

本文针对低电阻率油层形成原因和特点,分析总结了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类型和地质特征,为电阻率油层成因分析和储层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低电阻率油层成因类型地质特征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韩书权(1965—),男,河南伊川人,胜利钻井工艺研究院高级经济师,从事钻井工程信息技术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随着油气勘探与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各种勘探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一些复杂的隐蔽性油气藏逐渐被发现和认识。

低电阻率油层即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这些低电阻率油气藏的发现,扩大了勘探领域,同时对利用测井资料识别和评价这类油气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对于低电阻率油层成因类型的认识和识别,则是不同类型低电阻率油层评价的重要基础。

对于低电阻率油层的认识,需要从成因类型电性特征和储层地质特征着手分析。

一、低电阻率油层定义所谓低电阻率油层,是指油层电阻率相对于邻近水层电阻率而言,电阻率值偏低并引起油水层解释困难,或者油层电阻率小于或接近于围岩电阻率的一类油气层。

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描述低电阻率油层:①从油气层电阻率绝对值考虑。

国内大多数油田的油层电阻率范围在3~100Ω·m之间,小于这一电阻率“下限”的油层即可称之为低电阻率油层。

但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其标准也不一样。

②与邻近水层比较。

此类低电阻率油层通常不以电阻率绝对值的大小来定义,而以电阻率指数小于3进行定义。

这就意味着,其电阻率与邻近水层十分接近,甚至出现相互交叉的现象。

③与相邻围岩层比较。

与上下泥岩电阻率相比,油层电阻率明显偏低或相同。

二、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类型及特征根据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因素,可大致将低电阻率油层分为以下几类:1、高-极高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的低电阻率油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河南油田低阻油层成因分析
年级专业层次:09秋中原油田石油工程(采油)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导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论文完成时间:年月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发给学员1.设计(论文)题目:河南油田低阻油层成因分析
2.学生完成设计(论文)期限:年月日3.设计(论文)课题要求:
4.实验(上机、调研)部分要求内容:
5.文献查阅要求:
6.发出日期:年月日
7.学员完成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注:
1、任务书应附于完成的设计(论文)中,并与设计(论文)一并提交答辩委员会;
2、除任务书外,学生应从指导教师处领取整个设计(论文)期间的工作进度日程安排
表(包括各阶段的工作量及完成日期);
3、任务书须由指导教师填写。

摘要
注气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一种非常有效方法方法。

本文针对低渗油藏开发特点,通过调研,总结分析了注气提高采收率机理,分析了混相驱的应用条件、注气提高采收率的使用条件以及影响注气效果的因素,总结了注气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分析了注气对原油物性的影响,并总结分析注气提高采收率效果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注气;低渗透;提高采收率;机理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河南油田杨坡区块地质概况 (4)
第三章杨坡地区储层特征分析 (7)
3.1 岩石学特征 (7)
3.1.1 岩性组成特征 (7)
3.1.2 岩石结构特征 (9)
3.1.3 粒度特征 (9)
3.2 物性特征 (10)
3.3 渗流特征 (11)
3.4 孔隙结构特征 (12)
第四章“四性”关系研究 (14)
4.1 岩性与物性特征 (14)
4.2 岩性与电性特征 (14)
4.3 物性特征 (15)
4.4 电性与含油性特征 (17)
第五章低电阻率油层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18)
5.1 低电阻率油层的类型 (18)
5.1.1 高束缚水含量引起的低电阻率油层 (18)
5.1.2 粘土附加导电作用形成的低电阻率油层 (20)
5.1.3 泥浆侵入造成的低电阻率油层 (20)
5.1.4 地层水层矿化度不同造成的低电阻率油层 (21)
5.1.5 砂泥岩薄互层导致的低电阻率油层 (21)
5.2 成因机理 (22)
5. 2.1 泥浆侵入对电阻率的影响 (22)
5.2.2 低幅度构造对电阻率的影响 (22)
5.2.3 产层高束缚水含量对电阻率的影响 (22)
5.2.4 地层水矿化度对电阻率的影响 (24)
5.2.5 油层层薄,油层内泥质夹层的存在对电阻率的影响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