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学复习整理(郭怀成版)(DOC)

环境规划学复习整理(郭怀成版)(DOC)
环境规划学复习整理(郭怀成版)(DOC)

生态环境规

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规划:是针对区域社会发展状况,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发展趋势,结合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建设所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是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和指导生态环境计划的重要依据。

2、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

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3、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对一定地区(一般应是地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的条件下,根据地区的自然净化能力,为达到环境目标值,能够承受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

4、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区域性;时序性;可变性;可调控性;客观性)

5、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在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6、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7、环境预测: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对未来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质量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8、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自然环境结构)、环境状态(环境质量)和使用功能(干什么用)上的差异对规划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9、水环境规划:是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水质,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充分地发挥水体的多功能用途,在达到水环境目标的基础上,寻求最小(或较小)的经济代价或最大(或较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10、大气环境规划:就是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大气环境系统的最优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

11:、水环境容量:水体在特定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

12、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是通过控制给定区域污染源允许排放总量,并将其优化分配到源,以确保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值的方法。

13、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城市生活垃圾、)

14、噪声:凡是人们不需要的、使人厌烦的、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妨害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15、噪声污染:我们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把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称为环境噪声污染

16、景观生态规划: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和对策及建议。

17、生态规划: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基础,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和生态过程,确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适宜性,探讨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对策,促进人与环境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法。

第一章绪论

1、生态环境规划的内容:(1)环境调查与评价(2)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3)生态环境功能区划(4)规划方案优化与决策(5)区域生态环境规划实施的措施与条件

2、简述生态环境规划的编制过程

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基本分为3个阶段,即准备阶段、编制阶段、报批阶段。(1)准备阶段:明确编制任务,落实编制计划;调查研究,弄清问题;拟定环境规划编制技术大纲;部署编制任务(2)编制阶段:确定规划目标与指标;环境预测及生态监测;编制规划方案;环境规划对策与措施;投资估算与可行性分析;完成规划文本(3)报批阶段:经上级政府、人大审批后,由计委、环保部门、城建部门及其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环境规划概论

1、环境规划的定位:(1)环境规划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城市、省区、流域)。(2)环境规划任务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3)环境规划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学科交叉性、综合性和边缘性的显著特点。

2、环境规划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

3、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前期环境保护工作评估;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现状调查;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的确定;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选;规划实施计划设定;规划实施与管理、反馈。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

(1)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2)按性质划分: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规划、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5、简述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

A、孕育阶段(1973-1980)

B、尝试阶段(1980-1990)

C、发展阶段(1991-2000)

D、完善提高阶段(2001-2005)

E、转变约束阶段(2006--)

6、未来环境规划的发展方向:增强环境规划的协调与衔接;环境规划的导向性与调控性;完善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第三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1、环境规划学的五大理论: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理论、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理论、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理论

2、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是由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提出。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人类社会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

3、如何理解复合系统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在编制环境规划的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收集、储存、识别和核定,功能区的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环境问题的识别,未来趋势的预测,方案对策的制定,环境影响的技术经济模拟,多目标方案的评选等等,都与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密不可分。

人类活动对复合生态系统的任何一个子系统,任何一个功能造成影响,都将干扰系统的运行机制及状态,进而破坏复合生态系统。当前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即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着4个主要矛盾。(1)要求自然环境相对稳定而实际剧变(2)自然环境改变的快速性和恢复调节的缓慢性---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恢复调节本领还不够(3)资源有限而人类需求无限;(4)地球体积、物质有限而人口增长无限。----需要进行环境规划

4、复合生态系统对环境规划的指导作用

(1)自然子系统对环境规划的指导作用。自然环境是环境演变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制约着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方式和程度。自然环境的结构、特点不同,人类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方向、方式和程度亦有明显的差异,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能动地改造自然。

(2)社会、经济子系统对环境规划的指导作用。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自然3个子系统间相互联系和制约,且总是在不断的动态发展之中,因此环境规划必须考虑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及发展速度。

5、试述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的关系对环境规划中的指导作用

循环经济理论是基于产业生态学发展起来。在环境规划中贯穿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建立企业、产业(或者园区)以及区域等不同层次的资源循环和污染减排体系,从而在源头上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过度需求以及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为产业结构调整、污染物源头消减和环境质量达标提供根本保障。

第四章环境规划的内容

1、如何确定环境规划指标目标

环境规划目标应体现环境规划的根本宗旨,即要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因此,环境规划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而要恰如其分,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社会上满意。

2、环境规划指标体系:(1)环境质量指标---是环境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

(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了实行总量控制而采用的一系列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是为环境质量指标服务的。

(3)环境规划措施和管理指标---为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和环境质量指标而设的支持性、保证性指标。

(4)相关性指标---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搬来的和环境规划密切相关的指标。

――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1)自然环境评价(2)经济、社会现状评价(3)污染评价(4)环境质量评价(5)环境承载力状况评价

4、环境功能区划的内容

(1)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根据各环境要素的组成、自净能力等条件,合理确定使用功能的不同类型区,确定界面、设立监测控制点位。

(2)在所研究范围的层次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功能区为单元,提出生活和生产布局以及相应的环境目标与环境标准的建议。

(3)在各功能区内,根据其在生活和生产布局中的分工职能以及所承担的相应的环境负荷,设计出污染物流和环境信息流。

(4)建立环境信息库,以便将生产、生活和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及时掌握环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通过反馈做出合理的控制决策。

5、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噪声功能区划分为五类:

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白天小于50dB,夜间小于40dB.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区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白天小于55dB,夜间小于45dB.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白天小于60dB,夜间小于50dB.

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

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白天小于65dB,夜间小于55dB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白天小于70dB,夜间小于55dB

6、结合环境规划法说明其动态管理的内容

(一)环境规划实施的动态追踪过程――监督、检查、考核

(1)环境规划内容具有动态性,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需要及时掌握,必要时进行规划的修正。

(2)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及时掌握处理,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3)对环境规划的主要干扰因素要进行追踪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使环境规划得到更新、完善和顺利实施。

(4)还要根据追踪监控、掌握地方政府对规划实施的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承受能力――环保资金的承受能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接受能力)

(5)追踪监控应尽量量化,用数字说话

(二)环境规划实施的动态控制管理:――协调、调整

(1)环境规划空间控制(2)环境规划时间控制(3)时空偶合的全过程控制

第五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1、P111页等标污染负荷的计算

2、环境质量评价

A 、 单因子评价指数

式中:Ii ——i 污染物评价指数

——i 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浓度

Si ——i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B 、综合质量评价指数

(1)均值型综合质量指数

(2)加权型综合质量指数

(3)内梅罗指数

3、源强计算和箱式模型 120-122

源强计算

Q i = K i W i (1一ηi )

Q i ——源强,对瞬时排放源以 kg 或 t 计;对连续稳定排放源以 kg /h 或 t /d 计; W i —燃料的消耗量;

K i —某污染物的排放因子(排污系数)

ηi —净化设备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箱式模型

i i

i S I ρ=0B B H

L u Q ρρ+??=

ρB ——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值,mg /m 3(标)

Q ——面源源强,t /a ;

u ——进入箱内的平均风速,m /s ;

L ——箱的边长,m ;

H ——箱高,即大气混合层高度,m ;

ρB0——预测区大气环境背景浓度值,mg /m 3(标)

● 已知某一工业基地位于一山谷,计算的混合高度为120m ,该地区长为45km ,宽为

5km ,上风向的风速为2m/s ,二氧化硫的本地浓度值为0,该基地建成后的计划燃煤量为7000t/d ,煤的含硫量为3%,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85%,试用箱式模型预测该地区二氧化硫的浓度值。

● 解 二氧化硫的面源源强为

● 预测该地区二氧化硫的浓度值为

4、高斯扩散模型是适用于预测环境空气质量的方法。

5、水质相关法:水质流量相关法和水质模型相关法

完全混合的河流水质预测方法和一维河流水质模型的使用范围 130-131

湖泊富营养化数值预测模型:沃伦维达模型、狄龙模型、合田健模型、康菲尔模型。

6、单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最优化决策分析模型)主要有费用-效应分析法和数学规划法. 费用-效益分析法通常采用净效益或费效比等评价准则;

数学规划法包括线性规划法、非线性规划法、动态规划法。

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模拟优化决策分析模型):矩阵法、层次分析法

矩阵法是处理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最简单而直观的评价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它适用于结构比较复杂,目标较多且不宜量化的决策问题。

第六章 大气环境规划

1、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按规划内容分):大气环境质量规划【(确定各大气环境功能区主要污染物的浓度限值---确定大气环境规划目标)(主要是建立污染源排放和大气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是实现大气环境质量规划的技术与管理方案)。

2、125页A-P 值法

基本原理:所谓的A -P 值法是指用A 值法计算控制区域中允许排放总量,用修正的P 值法分配到每个污染源的一种方法。

作用:A-P 值法计算控制区允许排放总量

3、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1)采取合理的能源政策:使用新能源、改变现有的燃料构成、改变煤的燃烧方式

(2)集中供热

(3)采用有效的治理技术:控制颗粒物排放、控制气体污染物排放

(4)实施清洁生产

)

1(i i i i W K Q η-=s mg Q i /44.41319443600242%85%31070009=?????=330/44.30120105244.4131944m mg H L u Q B B =+???=+??=ρρ

(5)控制移动源的排放

(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

(1)大气污染源合理布局(2)合理布置城市功能区

(三)加强绿化

(1)植物净化(2)合理设置绿化隔离带

4、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1)弄清问题、通过调查、评价、预测找出现在和规划期内大气环境主要问题。

(2)确定环境目标、确定大气环境功能区的大气环境目标

(3)建立污染源和环境质量间的输入响应关系、确定污染物排放和大气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4)选择规划方法与建立规划模型、根据具体的污染物确定

(5)确定优选方案、通过多个方案的比较和反复论证

(6)方案的实施

4、两控区划分的基本条件

(1)酸雨控制区:现状监测降水PH小于4.5,硫沉降超过临界负荷,SO2排放量较大的区域;

(2)SO2控制区,近年来环境空气SO2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三级标准,SO2排放量较大,以城市为基本控制单元。国家级贫困县暂不划入SO2和酸雨控制区。南方降水严重区只划酸雨控制区而不划SO2控制区。

第七章水环境规划

1、水环境规划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水环境规划包括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一是水质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城市(区域)水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设施规划;二是水资源利用规划(水资源系统规划):流域水资源规划、地区水资源规划、专业水资源规划。这两个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以实现水体功能要求为目标,是水环境规划的基础;后者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它以满足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宗旨,是水环境规划的落脚点。

2、水环境规划的内容及步骤

水环境规划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水质,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充分地发挥水体的多功能用途,在达到水环境目标的基础上,寻求最小(或较小)的经济代价或最大(或较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内容:(1)明确问题(2)确定规划目标(3)选定规划方法(4)拟定规划措施(5)提出供选方案(6)规划方案实施

步骤:(1)基础信息采集与问题诊断(2)确定规划目标(3)选定规划方法(4)拟定规划措施(5)规划方案优选(6)规划实施与评估

3、水污染控制单元是由源和水域两部分组成的可操作实体。

4、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与水体特征、水质目标和污染物与特征有关。

5、水环境容量的设计条件:

(1)随机设计条件:将河流流量、河水本底浓度、污水排放量和污水浓度这四个变量作为随机变量。

(2)稳态设计条件---忽略变量的波动过程,取变量的平均值来进行计算。

6、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分为两类:系统的最优化问题(排污口最优化处理、最优化均匀处理和区域最优化处理)、规划方案最优化处理

排污口最优化---处理效率组合的最优化:在满足水体水质要求的前提下,各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达到最佳的组合。一般以处理费用最省表示。

最优化均值处理——费用最低,寻求污水处理厂的最佳位置和容量的组合。

区域最优化处理——寻求污水处理厂的最佳位置和容量的同时达到最佳处理效率。

7、水污染规划的技术措施:

(1)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浓度控制法、总量控制、污水处理、污灌、氧化塘

(2)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纳污容量

(3)生态修复技术

10、水环境规划方案综合评价:费用—效益分析、可行性分析以及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第八章固体废物管理规划

1、什么是固体废物管理规划?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是在资源利用最大化、处置费用最小化的条件下,对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层次进行整合调节和优化设计,进而筛选出切实的规划方案,以使整个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处于良性运转。

(1)总体设计;确定规划的目的、对象、范围、内容、建立规划指标体系

(2)数据调查与分析;污染源调查;固废处理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调查;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调查;周围环境调查;

(3)规划模型开发;建立固废管理控制系统的规划模型

(4)规划方案生成及后优化分析。规划方案的设计优化、决策分析

3、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对象:城市垃圾

原因:危险废物由法律或法规规定了其管理方式;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以坚持企业自行处理的原则。

第九章噪声污染防治规划

1、简述不同类型噪声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一)交通噪声污染控制方案

(1)设置声屏障(2)修建低噪声路面,减少轮胎与路面接触噪声(3)建设降噪绿化林带(4)生源控制(5)公路、铁路、民航等部门制定专项噪声控制规划,减轻环境噪声污染(二)工业噪声污染控制方案

(1)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应用新材料,改进机械设备的结构以降低噪声、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以降低噪声、提高零部件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以降低噪声、维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以降低噪声

(2)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利用闹静分开和合理布局的原则降低噪声,利用地形或声源的指向性降低噪声,利用绿化林带降低噪声,采取声学控制措施降低噪声

(三)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控制方案

选择低噪声的施工机械以降低噪声,同时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降噪处理。建立建筑施工申报制度。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加大建筑施工噪声现场监督管理力度,加大对群众信访和纠纷查处力度,保护城市区居民安静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四)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控制方案

(1)商业活动的噪声污染控制方案,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采用其它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对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进行降噪处理,使其边界噪声达标排放。

(2)文化娱乐噪声污染控制方案,经营中的文化娱乐场所,其边界噪声不得超标排放;如达不到边界噪声标准限值,应采取降噪技术措施进行处理。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

乐集会等活动,使用的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时,应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家庭室内娱乐活动,应当控制音量或避开周围居民休息时间,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3、简述噪声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噪声的评价标准,应采用以下相关国家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1988)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GB12525-19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

第十章城镇环境规划

1、开发区环境规划的内容

(一)现状调查及评价

(1)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调查。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质量评价包括污染源调查以及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等评价。

(3)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如各生物种群的数量、种类、分布等。

(4)环境效应调查评价环境污染对人体、动植物等影响的经济分析。

(5)国土综合开发设想中心规划区布局、规划区外围布局、农业发展设想、供水设想、交通设想、综合开发方向和目标等。

(二)基础研究

(1)大气污染研究(2)水环境污染研究(3)生态环境条件分析及经济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土地及人口问题分析。

(三)环境预测与规划

(1)确定研究目标、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2)开发区及规划小区环境承载力分析。(3)开发区经济发展结构及投资预算分析。(4)环境污染预测(5)环境污染控制研究。(6)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方案设计。(7)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8)开发区工业与城镇布局调整规划。(9)开发区交通规划。(10)经济开发区环境管理建议。

2、简述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

城市规划包括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首先,在明确规划的对象、目的以及范围的前提下,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即对所要规划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基本状况,土地利用、水资源供给、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状况,以及对大气、水、土壤、噪声和固废等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详尽的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适当地做出相当的环境质量评价。然后,在现状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规划。即根据现有状况和发展趋势对规划年限内的环境质量进行科学预测,根据环境功能状态确定城市功能分区及相应的环境目标,进行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设计,对城市大气、水体、噪声等进行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制定固体废物和工业污染资源管理控制规划,以及对城市的交通运输、能源供给、土地利用和绿地建设等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

3、简答开发区环境规划的特点。

答:开发区环境规划是区域环境规划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既有着区域环境规划的共性,又有独特之处。通常,开发区是在原农业区或未开垦的区域上重新建设新区,原有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化水平低,环境质量良好

4、什么是乡镇环境规划,其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关系是什么?

乡镇环境规划是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根本措施,是以

农村县域和镇区环境为对象的综合性环境规划。它以乡镇环境条件为基础,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依据生态学原理,综合考虑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经过环境系统分析,从而制定出最佳的环境保护方案。

作用:乡镇环境规划所制定的功能区划、质量目标、控制指标、各项政策措施以及工程项目的生产规模、结构布局等,给人们提供了环境保护的方向和要求,指导乡镇建设和管理活动的开展,对有效实现环境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乡镇环境规划,可以约束排污者的行为,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效益,促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乡镇环境规划是乡镇总体规划的重要篇章,是整个乡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一章生态规划概论

1、现代生态规划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2)更强调规划的生态学基础

(3)突出生态合理性与时效性

(4)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5)由定性描述分析走向定量模型和高度综合

(6)由“软科学”走向“软”、“硬”结合

3、生态规划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

生态规划的目的:

①保护人类健康,提供人类生活居住的良好环境;

②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进行合理的利用,提高其经济价值;

③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生态规划的基本任务:(1)充分了解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性能,以及自然生态过程特点和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2)使系统的发展立足于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潜力,形成系统社会经济功能与生态环境支持服务功能的互补与协调,突出系统优势。

(3)追求系统总体关系的协调,强调系统发展的高效和持续性,改善和提高系统的自我调控和自我发展能力。

4、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原则有哪些?

理论基础:

(一)生态学与生态学基本原理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二)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科学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理论、灰色系统理论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系统问题进行研究,形成和完善了系统论的概念和范畴,从系统的角度揭示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本质和规律。

(三)生态规划的科学基础——人类生态学

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生物圈、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

生态规划的原则:整体性原则、趋适开拓原则、协调共生原则、区域分异原则、高效和谐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5、生态规划的有哪些基本类型?

按地理空间尺度划分:区域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规划、生物圈保护区规划。

按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划分有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村生态系统等生态规划。

按社会科学门类划分主要有经济生态规划、人类生态规划、民族文化生态规划等。

6、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生态调查:实地调查、历史调查、公众参与的社会调查、遥感调查

(2)生态分析与评价:生态过程分析、生态潜力分析、生态格局分析、生态敏感性分析、土地质量与区位评价

(3)决策分析:生态适宜性分析、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规划方案的制定、评价与选择

第十二章生态评价及其方法

1、生态评价的特点:主观性、不确定性、偏序性。

2、生态评价的内容

(1)系统辨识

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辨识,目的是找出目标系统的差异,为决策者提供利用机会、避免风险、调整结构、改善功能的较为直观的决策依据。在辨识过程中有三类因素十分重要。

①主导的利导因子和限制因子。

②关键的正、负反馈环节及过程。

③重要的风险与机会。

(2)行为模拟

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的结果评判所采取措施的好坏,以及对外部干扰反应的强弱,常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灵敏度模型等进行。

(3)趋势性预测

对系统有关的单因子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如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产值等,可采用多种模型。例如趋势外推法、投入/产出、回归预测、类推灰色预测等。

(4)对策性预测

人为控制某些因素,分析其改变对系统状态变化趋势的影响。它属于强迫性的,用于检验分析对策可能带来的结果。

3、生态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因子综合法、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评价法、神经元网络评价法等。

第十三章生态适宜性分析

1、为什么说生态适宜性分析是生态规划的核心?

生态适宜性分析是生态规划的核心,是应用生态学、经济学、地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区域发展所涉及的生态系统敏感性与稳定性,了解自然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对区域发展可能产生的制约因子,对资源环境要求与区域资源现状进行匹配分析,确定适应性的程度,划分适宜性等级,从而为制定区域生态发展战略,引导区域空间的合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分析比较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各种方法。

形态分析法、因素叠置法、因子组合法、逻辑组合法、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3、在生态规划中,生态适宜性分析与生态承载力分析有何关系?

生态承载力评价的重点是生态环境质量不降到可接受程度所允许的最大限值。在评价中涉及两个重要概念,即“发展变量”、“限制因子”。发展变量往往用区域社会经济、人口发展来度量;而限制因子则是区域内限制人类活动进一步增长的因子,其最大值多由国家、地方标准确定(如空气质量标准、水质标准等),也可由专家讨论或背靠背评判得出。

在生态承载力分析中,关键问题是确定限制因子与发展变量的关系,以及如何估算限制因子对发展变量的限制程度,在生态规划中,适宜性分析与承载力评价涉及不同问题。适宜性分

析用于评价资源的最佳利用方向,而承载力则回答在保证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到无法接受程度时所允许的发展限度。

将适宜性与承载力结合,可以使规划更科学、合理。同时,可以回答以下的问题。

(1)在维持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前提下,规划区域有多大的发展余地?

(2)自然、社会资源对维持该区域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何?

(3)若要适应人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花费多少财力、物力用于提高承载力,有什么可行的措施?

第十四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规划

1、怎样理解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生态实质?

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l)水土流失严重(2)土地沙化(3)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4)水资源短缺(5)湿地萎缩(6)酸沉降范围广

2、什么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生态示范区有什么意义?

生态示范区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任务,统一规划,综合建设,保持生态良性循环,保证社会、经济的全面、健康和持续发展的一个行政区域。主要目的是把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协调为典型的示范区域,以便于指导各地类似区域的建设。

3、区域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结构的辨识

(2)区域生态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目标选择

(3)区域生态经济分区与发展方向

(4)主要建设领域和重点建设任务规划

(5)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

(6)实施生态规划的保障措施

第十五章景观生态规划

1、景观生态规划的步骤

(1)确定规划范围与规则目标

(2)景观生态调查

(3)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

(4)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

(5)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

(6)景观功能区划分

(7)景观生态规划方案评价及实施

3、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生态设计的关系

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管理构成了景观生态建设,属于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景观生态设计更多地从具体的工程或具体的生态技术配置景观生态系统,着眼的范围较小,往往是一个居住小区、一个流域、各类公园和休闲地等的设计;而景观生态规划则从较大尺度上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及重新配置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格局及功能区域,使整体功能最优。景观生态规划强调从空间上对景观结构的规划,具有地理科学中区划研究的性质,通过景观结构的区别,构建不同的功能区域,而景观生态设计强调对功能区域的具体设计,由生态性质入手,选择其理想的利用方式和方向。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生态设计是从结构到具体单元,从整体到部分逐步具体化的过程。

遗传学重点总结

遗传学 第一章 (一) 名词解释: 1.原核细胞: 没有核膜包围的核细胞,其遗传物质分散于整个细 胞或集中于某一区域形成拟核。如:细菌、蓝藻等。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完整细胞核结构的细胞。多细胞生物 的细胞及真菌类。单细胞动物多属于这类细胞。 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形结构。在原 核细胞内,是指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4.姊妹染色单体:二价体中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 姊妹染色单体。 5.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 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6.超数染色体:有些生物的细胞中出现的额外染色体。也称为B 染色体。 7.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认 为是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方式或变态。 8.核小体(nucleosome):是染色质丝的基本单位,主要由DNA 分子与组蛋白八聚体以及H1组蛋白共同形成。 9.染色体组型 (karyotype) :指一个物种的一组染色体所具有的 特定的染色体大小、形态特征和数目。 10.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过程。

11.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中形成的非永久性的复合 结构,主要成分是碱性蛋白及酸性蛋白,由中央成分(central element)向两侧伸出横丝,使同源染色体固定在一起。 12.双受精: 1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 来发育成胚。另1精核(n)与两个极核(n+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 (3n),将来发育成胚乳的过程。 13.胚乳直感: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 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14.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 父本的某些性状,则另称为果实直感。 简述: 2.简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自的遗传学意义? 答:细胞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每个染色体准确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2)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两个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细胞减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雌雄性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并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2)由于染色体重组、分离、交换,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四章孟德尔遗传 (一) 名词解释: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切勿让任何老师知道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一、不定向选择题 1、环境规划的基本原理就是使得在保证环境目标(环境质量)或不超过环境容量的前提下,( D )。P8或者P3 A、环境效益达到最大 B、社会效益达到最大 C、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D、使得所有的效益与损失的总与为最大 2、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关系最密切的有( ABCD )。P4 A、人口与经济部分 B、生产力的布局与产业结构 C、因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 D、国民经济能够给环境保护提供多少资金 3、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环境规划的相互关联主要有( ABD )。P6 A、城市人口与经济 B、城市的生产力与布局 C、城市规模 D、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4、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包括( BD )。百度 A、“十五小”企业 B、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 C、没有按时缴纳排污费的企业 D、在特别保护区域内的工业生产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 5、环境规划的作用就是( ABCD )。P3 A、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B、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C、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D、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6、下列那一种废物最有可能为危险废物( C )。 A、生活垃圾 B、包装垃圾 C、电镀污泥 D、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7、环境规划的特征有( ABCD )。P6~7 A、区域性 B、动态性 C、政策性强 D、信息密集 8、环境规划的原则有( ABCD )。P9~10 A、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D、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9、按照环境要素,环境规划可以划分为( ABD )。P12

环境规划学-简答题教案资料

环境规划学-简答题

水环境规划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水环境规划包括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一是水质控制规划(参见水质规划);二是水资源利用规划。这两个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以实现水体功能要求为目标,是水环境规划的基础;后者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它以满足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宗旨,是水环境规划的落脚点。 简述水环境控制系统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是以国家颁布的法规和标准为基本依据,以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区域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佳综合效益为总目标,以最佳适用防治技术为对策措施群,统筹考虑污染发生—防治—排污体制—污水处理—水体质量及其与经济发展、技术改进和加强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地调查、监测、评价、预测、模拟和优化决策,寻求整体优化的近、远期污染控制规划方案。 特点:在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中,规划方法的选择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也是规划的核心内容。根据解决水污染问题的途径,可将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分为两大类,即系统的最优化问题和规划方案的模拟选优问题。 简述水资源系统规划的目的、任务和规划层次 目的:水资源系统规划将作为区域内各项水工程设计的基础和编制国家水利建设长远计划的依据 任务: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计划,改善生态环境要求,以及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结合区域内水资源的条件和特点,选定规划目标,拟定合理开发利用方案,提出工程规模和开发程序方案。 层次:1、流域水资源规划。2、地区水资源规划。3、专业水资源规划 简述水环境容量的类型 1、按水环境目标分类:A、自然水环境容量。B、管理(或规划)环境容量。 2、按污染物性质分类:A、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B、有毒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 C、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 3、按降解机制分类:A、稀释容量 B、自净容量 4、按可再生性分类:A、可更新容量 B、不可更新容量 5、按可分配性质分类:A、可分配容量 B、不可分配容量 水环境功能区如何划分?如何确定水污染控制单元? 一)水环境功能分区原则 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 2、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 3、统筹考虑专业用水标准要求 4、上下游、区域间互相兼顾,适当考虑潜在功能要求 5、合理利用水体自净功能和环境容量6、与陆地上工业合理布局相结合 7、对地下饮用水源地污染的影响 8、实用可行,便于管理 二)水环境功能分区依据 1、自然保护区及源头水执行 II 类标准 2、生活饮用水区执行 III 类或 IV 类标准3、渔业水域执行 II 类或 III 类标准 4、风景游览区执行 III 类或 IV 类标准 5、工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用水区执行 III 类或 IV 类标准 三)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方法与步骤 1、系统分析 2、划分步骤:技术准备、定性判断、定量决策和综合评价 试述水环境规划方案中可以考虑采取的技术措施。 一)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 1. 清洁生产工艺

遗传学整理讲解

第一章遗传学与医学 掌握:1.遗传性疾病的分类 熟悉:1.健康与疾病的遗传基础 目前遗传学界普遍采用McKusick的分类方法,即将遗传病分为五大类。 a染色体病(chromosome disorders) 在生殖细胞发生和受精卵早期发育过程中发生了差错,就会导致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畸变,表现为先天发育异常。如Down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病通常不在家系中传递,但也有可传递的。已知染色体病有300多种,染色体异常几乎占自然流产的一半,主要发生在出生前。 b 单基因病(single-gene disorders): 单个基因突变所致,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亨廷顿舞蹈病,苯丙酮尿症,低磷酸盐血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按单纯的孟德尔方式遗传,通常呈现特征性的家系传递格局,主要发生在新生儿和幼儿阶段。 C 多基因病(polygenic disorders): 由多个基因突变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所致,包括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和一些常见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无脑儿,脊柱裂;糖尿病,哮喘,高血压等。有家族聚集现象,但无单基因病那样明确的家系传递格局。 D 线粒体病(mitochondrial genetic disorders): 线粒体染色体上基因突变所致,该病通常影响神经和肌肉的能量产生,在细胞衰老中起作用,以母系方式遗传。 E 体细胞遗传病(somatic cell genetic disorders): 该病只在特异的体细胞中发生。体细胞遗传病的一个范例是肿瘤,其恶性表型的发展通常是控制细胞生长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第三章人类基因组学(了解) 基因(gene):DNA的功能片段。它是一种化学分子,遗传信息的物质载体,传递支配生命活动的指令。 基因组(genome):有机体全部DNA序列。它是基因和非基因的DNA序列的总和。 基因组学(genomics):是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的以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在基因组水平研究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包括大量非基因DNA序列的结构与功能的学科。 第四章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掌握:1. 染色体的结构。2.染色体的分组。3.染色体的分类、命名和书写原则。4. 染色体畸变的类型。5. 人类染色体畸变的国际命名体制。6.常染色体病主要临床症状及核型。7.Lyon假设、性染色质和性染色体病主要临床症状及核型。 熟悉:1. 细胞遗传学研究和细胞的来源(检验专业掌握)2.染色体分析的显带技术及其他的技术应用(检验专业掌握)3.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4.两性畸形 1.染色体结构:着丝粒(Cen),端粒(Te),长臂(q),短臂(q) 主缢痕:位于两臂之间,染色体在此处凹陷,称主缢痕(着丝粒)。此处属于结构异染色质,转录不活跃。

遗传学(第二版) 刘庆昌 重点整理2

第九章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指通过营养体增殖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其优点是能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生长快。★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 指通过♀、♂结合产生的繁殖方式,其优点是可以产生大量种子和由此繁殖较多的种苗。大多数动植物都是进行有性生殖的。 ★近交(Inbreeding) 指血缘关系较近的个体间的交配,近亲交配。近交可使原本是杂交繁殖的生物增加纯合性(homozygosity),从而提高遗传稳定性,但往往伴随严重的近交衰退现象(inbreeding depression)。 ★杂交(crossing or hybridization) 指亲缘关系较远,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的交配。可以使原本是自交或近交的生物增加杂合性(heterozygosity),产生杂种优势。 一、近交的种类 ★自交(Selfing) 指同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彼此融合的交配方式,它是近交的极端形式,一般只出现在植物中(自花授粉植物),又称自花受粉或自体受精(self-fertilization)。 ★回交(Back-crossing) 杂交子代和其任一亲本的杂交,包括亲子交配(parent-offspring mating)。 ★全同胞交配(Full-sib mating) 相同亲本的后代个体间的交配,又叫姊妹交。 ★半同胞交配(Half-sib mating) 仅有一个相同亲本的后代个体间的交配。 ★自花授粉植物(Self-pollinated plant) 天然杂交率低(1-4%):如水稻、小麦、大豆、烟草等; ★常异花授粉植物(Often cross -pollinated plant) 天然杂交率常较高(5-20%):如棉花、高粱等; ★异花授粉植物(Cross-pollinated plant): 天然杂交率高(>20-50%)如玉米、黑麦等,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由传粉。 ★近交衰退(Inbreeding depression) 近交的一个重要的遗传效应就是近交衰退,表现为近交后代的生活力下降,产量和品质下降,适应能力减弱、或者出现一些畸形性状。 ★回交(Backcross)B: 轮回亲本(recurrent parent) 用来反复回交的亲本。 A: 非轮回亲本(non-recurrent parent) 未被用来回交的亲本。 B: 轮回亲本(recurrent parent) 用来反复回交的亲本。 A: 非轮回亲本(non-recurrent parent)

环境规划学试卷及答案

环境规划学试卷(附完整答案答案) 一、填空(共40分) 1、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做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3、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指标。 4、环境规划决策特征: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 5、分担率=单个污染源排放量/所有污染源的总排放含量 6、大气环境污染预测:比例法、箱式模型法、高斯烟流模型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国务院规定。? 8、能源弹性系数是年平均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和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 二、国外环境规划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0分) 1、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2、政府官员参与,公众参与; 3、将环境标准作为基本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4、以毒性污染物和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为重点防治对象; 5、环境规划是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6、新市镇规划中必然包括环境规划内容; 7、重视以法律、行政管理手段落实规划。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方法(10分) 1、出台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 2、促使全社会增强低碳意识; 3、发展低碳产业; 4、大力推进低碳科技创新; 5、提倡低碳的生产; 6、构建低碳生活方式; 7、建立低碳经济管理制度 四、则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10分) 1、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区划为基础 2、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依据 3、以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为根本 4、应满足现代技术经济条件 5、要求指标定量化、能作时空分解 五、水环境规划的过程及具体内容:(10分) 1、查明水资源现状与水环境问题 2、预测规划期生产、生活用水及水环境变化趋势 3、划分水环境功能区 4、确定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功能的规划指标) 5、选定合适的水环境规划方法 6、拟定水环境规划方案(节流、开源、防污) 7、提出优选方案并决策 8、保障水环境规划落实 六、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及主要措施(10分)

遗传学整理

思考题 第1章绪论 1、遗传病有什么特点 ①一般以垂直方式传播②数量分布:患者与正常成员之间有一定的数量关系③先天性特点如白化病,少数不是先天的如huntington 舞蹈病④家族性特点⑤遗传病一般不能传染,但朊蛋白病是一种既能遗传又能传染的疾病 2、遗传病可分为几类 ①单基因病(常显AD,常隐AR,XD,XR,Y)②多基因病③染色体病④体细胞遗传病⑤线粒体遗传病 3、遗传病对人类有何危害 第3、4章基因突变及其细胞分子生物学效应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基因内部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点突变:指DNA分子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不同的碱基所替换。 同义突变(Synonymous mutation):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单个碱基置换后密码子所编码的是同一种氨基酸,表型不改变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是指DNA中碱基被置换后,使编码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不编码任何氨基酸的终止密码(UAA、UAG、UGA),肽链合成提前终止,产生短的、没有活性的多肽片段。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DNA分子中的碱基置换后,形成新的密码子,从而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产生活性降低、无活性或无功能的蛋白质。移码突变:DNA编码序列中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几个(不是3的倍数)碱基,其下游阅读框发生改变,导致氨基酸顺序及蛋白质异常或无活性,称为移码突变。动态突变:邻近基因或位于基因序列中的三核苷酸重复拷贝数,在一代代传递过程中会发生明显的增加,如(CGG)n、(CAG)n等,从而使(导致)某些遗传病发病。如Hutington舞蹈病 原发性损害(primary abnormalities):突变影响、干扰了RNA的正常转录以及转录后的修饰、剪辑;或直接改变了被编码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组成和顺序,从而使其正常功能丧失。 继发性损害(secondary abnormalities):突变并不直接影响或改变某一条多肽链正常的氨基酸组成序列,而是通过干扰该多肽链的翻译合成过程;或翻译后的修饰、加工;甚至通过对蛋白质各种辅助因子的影响,间接地导致某一蛋白质功能的失常。 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造成的非酶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大题: 1、基因突变如何导致蛋白质功能改变? 2、酶缺陷如何引起各种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3、各种代谢病的发病机制

(完整word版)医学遗传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人类基因与基因组 第一节、人类基因组的组成 1、基因是遗传信息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基因组是是细胞内一套完整遗传信息的总和,人类基因组包含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 单拷贝序列串联重复序列 按DNA序列的拷贝数不同,人类基因组高度重复序列 反向重复序列 重复序列短分散核元件 中度重复序列 长分散核元件 3、多基因家族是指由某一祖先经过重复和所变异产生的一组基因。 4、假基因是基因组中存在的一段与正常基因相似但不能表达的DNA序列。 第二节、人类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1、基因的结构包括:(1)蛋白质或功能RNA的基因编码序列。(2)是表达这些结构基因所需要的启动子、增强子等调控区序列。 2、割裂基因:大多数真核细胞的蛋白质编码基因是不连续的编码序列,由非编码序列将编码序列隔开,形成割裂基因。 3、基因主要由外显子、内含子、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终止子、隔离子组成。 4、外显子大多为结构内的编码序列,内含子则是非编码序列。 5、每个内含子5端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3端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这种连接方式称为GT--AG法则。 6、外显子的数目等于内含子数目加1。 7、启动子分为1类启动子(富含GC碱基对,调控rRNA基因的编码)、2类启动子(具有TATA 盒特征结构)、3类启动子(包括A、B、C盒)。 第三节、人类基因组的多态性 1、人类基因组DNA多态性有多种类型,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插入\缺失多态性、拷贝数多态性。 第二章、基因突变 突变是指生物体在一定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遗传物质发生某些变化。基因突变即可发生在生殖细胞,也可发生在体细胞。 第一节、基因突变的类型

环境规划试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考试试题样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5 分)1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2 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3 技术进步: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4 绿色GDP:既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否,而且还能说明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更能反映国家GDP 的值。5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活动对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二填空(每空一分,共30 分)1 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的指标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绿色GDP 。2 区域经济特色主要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特色。转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现3 城镇化表现为农村持续向城镇代化水平提高。4 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的特征。和功能区。5 区域的划分一般分为均质区域6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的特征有有限性、动态性和可增强性。、专利等。7 科技活动产出的主要形式有科技论文8 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是更低与建设用地的比例。9 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平均指标、相对指标。10 区域发展中的单一指标包括总量指标11 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可将人口的自然增长划分为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四种类型。三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1 下列不属于区域发展新趋势的是(C )A、区域分工全球化B、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发展的主题D、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C、合作共赢成为区域 2 一个国家或区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 ,当劳动力超过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人口为( B )A、人口容量B、适度人口C、人口承载力 3 主要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构成状况的是( C )A、人口数量B、人口迁移C、人口素质D、人口分布 4 陕北地区煤油汽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在巨大,在国家能源产业战略布局中居重要地位,那么它在区域优势的类型中属于(C )A、局部优势B、潜在优势C、全局优势 D 现实优势5 以下哪组属于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D )A、结构性有限性整体性社会性B、系统性结构性动态性社会性C、有限性区域性社会性多用途性D、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四、简答题:(各 5 分)1.请你简要论述技术的引进或转移的优点。(1)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2)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3)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4)可以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制费用2.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有那些?(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3.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各是什么?(一)区域分工的特点:(1)区域生产的专业化(2)区域间经济的联系性(3)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二)区域分工的模式:(1)垂直分工。(2)水平分工。(3)混合分工4.简述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1)社会消费。(2)资源状况。(3)科技水平(4)原有产业基础和产业传统(5)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5.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 (1)区际差异与区域优势(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原料指向、市场指向、交通指向)(3)劳动地域分工规律(4)区域利益等。五、论述题:(各10 分)一、区域市场化水平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 1.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持续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2. 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3. 市场环境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4. 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谈谈你对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两者关系的认识答:(一)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1,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多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

医学遗传学整理复习资料

第四章单基因病 单基因病:由某一等位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染色体:X连锁显性遗传从性遗传限性遗传 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 Y连锁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显性基因控制,这个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AD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 ①患者双亲之一有病,多为杂合子 ②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③连续遗传 完全显性:杂合子的表现型与显性纯合子相同 不完全显性(中间型显性、半显性):杂合子的表现型介于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之间 共显性:杂合子的一对等位基因彼此间无显、隐之分,两者的作用都同时得以表现。 复等位基因(I A、I B 、i ):在群体中,同一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不规则显性:带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表现正常或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型。 不外显(钝挫型):具显性致病基因但不发病的个体 外显率:一定基因型个体所形成的相应表现型比率 不同表现度: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性状表现程度的差异 表现度:指在不同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相同基因型的个体在性状或疾病的表现程度上产生的差异 延迟显性:带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个体发育的较晚时期,显性基因的作用才表现出来。--------------------------------------------------------------------------------------------------------------------------------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隐性基因控制,这个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 AR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①患者的双亲无病,为携带者 ②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③散发 X 连锁显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所控制,其遗传方式为XD。XD遗传病系谱特点:①患者双亲之一有病,多为女性患者 ②连续遗传 ③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女儿全发病) X 连锁隐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所控制,其遗传方式为XR。 交叉遗传:男性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也必定传给女儿 XR遗传病系谱特点:①患者双亲无病②多为男性患者。③交叉遗传 从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类基因,基因的效应随着个体性别的不同而有差异(即杂合子的表型在不同性别个体中表现不同) 限性遗传: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的一类基因,由于性别限制,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 (即男性表达,女性不表达。或反之。)

环境规划学课后习题与答案页码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P1 2、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P3 3、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P4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P8 5、国际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是什么?P17 6、结合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说明其特点和发展前景?P17 第二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1、什么是环境容量?从环境规划学上如何认识?P37 2、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它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P38 3、从环境规划学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理论?P45 4、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是什么?P47 5、如何理解复合系统与环境规划的关系与指导作用?P51 6、论述城市地域结构、集聚效应对环境规划的作用?P55 7、何谓循环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P56 8、试论述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的关系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P65 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 1、如何进行环境规划中的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P72 2、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类型和确定的原则是什么?P75 3、环境规划中的环境预测的类型和主要内容是什么?P85 4、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什么?P88 5、综合环境功能区划与部门环境功能区划的区别是什么?P96 6、结合实际分析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基本过程?P93 7、如何理解环境规划方案的运行机制和模式?P98 8、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和应发挥的功能是什么?P100 9、结合环境规划法说明其动态管理的内容?P106 第四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1、结合一水体(河流、湖泊)水质监测数据,试用不同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水体质量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根据预测的要点如何考虑预测的不确定性,提高预测的效果。P115 3、根据某城市有关资料,讨论怎样选择、运用不同方法进行社会经济预测,并进行预测结果的分析。 4、以河流问题为例,概述建立河流水质预测系统的一般过程及要点。P128 5、结合生态等问题,讨论如何对难以量化问题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6、根据环境规划的实践,如何理解环境规划决策分析基本框架的含义。 7、从方法学上讨论费用一效益分析、数学规划、多目标决策分析 3 类技术方法处理环境规划决策问题上的差异与内在联系。 8、结合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技术方法,讨论如何处理环境规划中经济、社会、环境等目标的协调分析问题。 9、结合区域SO2 控制问题,分析运用费用一效益方法进行环境规划决策的基本过程及处理方法要点。P121

遗传学材料整理(自整)

遗传学材料整理 1、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2、基因: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是DNA分子链中具有特定遗传功能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3、遗传平衡、基因平衡定律(哈德——魏伯格定律):在一个完全随机交配群体内,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如突变、选择、遗传漂移和迁移)干扰时,则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常保持一定。 4、部分二倍体:既带有自身完整的基因组,又有外源DNA片段的细胞或病毒,称部分二倍体。 5、孢子体不育:指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植株)基因型所控制,而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6、纯系:由遗传上均一的纯结合个体所组成的系统的总称。 7、中断杂交实验:研究细菌接合过程中基因转移状况的一种遗传学实验方法。 8、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即生物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可以保持物种和生物个体各特性不变。 9、变异:指生物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的现象。 10、非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和功能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11、作用子:表示一个起作用的单位,一个作用子所包括的一段DNA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 12、结构基因:指可编码RNA或蛋白质的一段DNA序列。 13、内含子:编码的间隔序列称为内含子(intron),内含子是在信使RNA被转录后的剪接加工中去除的区域。 14、外显子:可以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称为外显子。 15、重叠基因:指同一段DNA编码顺序,由于阅读框架的不同或终止早晚的不同,同时编码两个或两个以上多肽链的基因。 16、隔裂基因:编码顺序由若干非编码区域隔开,使可读框不连续的基因称为隔裂基因。 17、跳跃基因:即转座因子,指染色体组上可以转移的基因。实质是可作为插入因子和转座因子移动位置的DNA片断(序列)。 18、互补测验:比较顺式和反式构型个体的表型以判断两突变是否发生在一个基因座内的测验,称为互补测验又称顺反测验。 19、自交:指同一植株上的自花授粉或同株上的异花授粉。 20、基因纯合体: 21、基因杂合体: 22、分离: 23、基因互作:不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性状的表现,称为基因互作。 24、完全连锁:同一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不发生分离而被一起传递到下一代的现象。 25、不完全连锁:指连锁基因的杂种子一代不仅产生亲本类型的配子,还会产生重组型配子。 26、相斥相: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联系在一起称为相斥相。 27、相引相:不同显性基因或不同隐性基因相互联系在一起称为相引相。

遗传学复习考试思考题重点汇总及答案

1、医学遗传学概念 答:是研究人类疾病与遗传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人类遗传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遗传病的概念与特点 答:概念:人体生殖细胞(精子或卵子)或受精卵细胞,其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后所导致的疾病叫遗传病。 特点:遗传性,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在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细胞中,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终生性,先天性,家族性。 3、等位基因、修饰基因 答: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修饰基因:即次要基因,是指位于主要基因所在的基因环境中,对主要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的基因,分为加强基因和减弱基因。 4、单基因遗传病分哪五种?分类依据? 答:根据致病基因的性质(显性或隐性)和位置(在染色体上的),将单基因遗传病分为5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Y连锁遗传病。 5、什么是系谱分析?什么是系谱? 答:指系谱绘好后,依据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特点,对该系谱进行观察、分析和诊断遗传方式,进而预测发病风险,这种分析技术或方法称为系谱分析。 6、为什么AD病多为杂合子? 答:1遗传:患者双亲均为患者的可能性很小,所以生出纯合子的概率就很小2突变:一个位点发生突变的概率很小,两个位点都突变的概率更小 7、AD病分为哪六种?其分类依据?试举例。 答:①完全显性遗传:杂合子(Aa)表现型与患病纯合子(AA)完全一样。例: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短指 ②不完全显性遗传:杂合子(Aa)表现型介与患病纯合子(AA)和正常纯合子(aa)之间。例: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侏儒) ③共显性遗传:一对等位基因之间,无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子时,两种基因的作用都表现出来。例:人类ABO血型,MN血型和组织相容性抗原 ④条件显性遗传:杂合子在不同条件下,表型反应不同,可能显性(发病),也可隐性(不发病),这种遗传方式叫显性遗传,这种遗传现象叫不完全外显或外显不全。例:多指(趾) ⑤延迟显性遗传: 基因型为杂合子的个体在出生时并不发病,一定年龄后开始发病。例:遗传性小脑性运动共济失调综合征,遗传性舞蹈病 ⑥从(伴)性显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由于性别差异而出现男女分布比例或基因表达程度上的差异。例:遗传性斑秃 8、试述不完全显性遗传和不完全外显的异同。 相同点:1、都属于AD,具有AD的共同特点; 2、患者主要为杂合子; 不同点:1、不完全显性遗传是一种遗产方式;不完全外显是一种遗传现像; 2、不完全显性遗传中杂合子全部都发病,但病情轻于患病纯合子; 不完全外显中杂合子部分发病,只要发病,病情与患病纯合子一样; 9、试述AR病的特点 答:1、患者多为Aa婚配所出生的子女,患者的正常同胞中2/3为携带者; 2、病的发病率虽不高,但携带者却有相当数量;

环境规划考试试题2009 A

环境规划学试卷A卷 环境工程2007级 考试时间:2009年10月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说明:答案请写在试卷上,用蓝(黑)色钢笔(圆珠笔)书写,字迹要工整,请注意题目说明。 一、填空题(20分) 1. 环境规划的两个基本任务分别是 ; 。(3分) 2.环境容量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是、、 。(3分) 3.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是、、。(3分) 4.在环境规划的决策分析中,主要的数学规划方法有、、等。(3分) 5.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 h=19440m3/d,COD(h)=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为Q p=6.0m3/s,COD(p)=12mg/L, u=0.1m/s, K d=0.5d-1。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处的断面上,河水中COD浓度是( )。(2分) 6.水环境规划方案可行性分析主要从和两方面来考察。(2分) 7.在风玫瑰图中出现C=34%,表达的意思是。(2分) 8.某建设项目所处城市工业区, 大气稳定度为B级, 查表得到p为0.15。距地面10m处10min的平均风速为 1.0m/s, 该建设项目所在地距地面30m处的平均风速为。(2分) 二、问答题(40分) 1.什么是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承载力,它们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10分) 2 根据环境规划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请对未来环境规划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趋势,发表你的看法。(10分) 3简述大气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的区别,以及大气环境规划中实行总量控制的必要性。(10分)

4 什么是DSS,DSS区别于MIS的特点是什么?(10分) 三、计算题(40分) 1 某个化工厂每天要排出两种工业废水,第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成本是1000元/吨,第二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成本是700元/吨,该厂每天须处理的两种废水的总量大于1500吨,而工厂的处理能力为:第一种废水是800吨,第二种废水是900吨,问该工厂如何安排两种废水的处理量,才能使处理废水的成本最小。该问题是线性规划问题,请写出其数学模型(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并回答求解该问题的方法。(10分) 2某城市位于江苏省内,二氧化硫控制区面积267Km2,一、二、三类功能区的面积分布为67Km2、100Km2和 100Km2,分别执行大气质量标准(标态下)0.02mg/m3,0.06mg/m3和0.1mg/m3。查表可知A取4.9。(1)试依据A值 法确定各功能区的SO2允许排放量;(2)已知该市当前的SO2总排放量为14.6×104t/a,计算SO2的削减量。(10 分)3某工厂位于平原地区,烟囱有效源高为80m,NO2排放量为90kg/h,烟气脱氮效率为75%,在其SW方向1200m 处有一风景名胜区。中性条件下,当吹NE风时,烟囱出口处风速为6.0m/s,距源1200处0.5h取样时 间,。(1) 工厂排放NO2在风景名胜区的浓度贡献值是多少?(2) 如果在垂直于SW方向距离风景名胜区50m处有一居民点,则工厂排放NO2对该居民点的浓度贡献值是是多少?(10分) 4 河段长86km,流量为Q=6.0m3/s,平均流速u x=0.3m/s,BOD衰减常数为K d=0.3d-1,K a=0.4d-1,污水排放量为0.6m3/s。如果要求河段中的DO≥5mg/L,河段起始断面处每天BOD5排放量不应超过多少?设上游河水中的BOD5浓度为1mg/L,氧亏值D0=0,水温20℃。采用S-P模型计算(饱和溶解氧)。(10分)140 y σ=85 z σ= 468 31.6 s C T = +

遗传学知识整理(学习资料)

遗传学知识整理 绪论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而现代遗传学是研究生物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 的传递与变异,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的科学。 2、变异生物在繁殖过程中,后代发生了变化,与亲代不相同的现象。 3、遗传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各方面相似的情况,本质上就是遗传信息(DNA)世代传递 的现象。 4、模式生物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 5、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的三大因素。 (看看就行 (1) 1856年, Mendel发现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Mendel提出的遗传因子就是基因。 2) 1909年Johannsen首先称遗传因子为基因(gene) 。 3) 20世纪初, Morgan等人用果蝇做实验, 发现连锁交换定律, 并建立染色体学说, 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直线排列 ,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与此同时, Emerson等人用玉米做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 4) 20世纪30年代, Muller用放射性处理果蝇, 研究基因的本质, 基因决定形状的问题。 5) 20世纪40年代, Beadle和Tatum研究链饱霉, 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学说, 把基因与蛋白质的功能结合起来,把基因概念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Avery, Macleod和Mccarty等人从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中发现, 转化因子是DNA, 而不是蛋白质。 6) 20世纪50年代, McClintock提出基因可以转座的概念, 以后证明了跳跃基因的存在。 7) 20世纪50年代, Hershey 和Chase用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阐明了有关基因的核心问题—DNA的自我复制。 8) 20世纪60年代, 中心法则提出, 三联体密码的确定, 调节基因作用的原理被揭示。 9) 20世纪70年代,基因操作技术发展起来, 基因概念进一步发展。认识到基因与基因间有基因间区或, 基因的转译部分称为外显子(extron) ,不转译的部分称为内含子(intron) ,真核类基因的编码顺序由若干非编码区或隔开, 使阅读框不能连续, 这种基因称为隔裂基因 (split gene) 。 10) 近代基因的概念, 基因是一个作用单位—顺反子, 一个顺反子内存在着很多突变位点—突变子, 一个顺反子内部可以发生交换, 出现重组不能由重组分开的基本单位叫做重组子。所以一个基因是一个顺反子, 可以分成很多的突变子和重组子。 11) 1970年,分离出第一个限制性内切酶,随后一系列核酸酶按发现和提纯。 12) 1972年,Khorana等人合成了完整的CRNA基因。 13) 1973年,Boyer and Cohen建立了DNA重组技术。可将外源基因插入质粒,并导入大肠杆菌使之表达。以后用DNA重组技术生产出第一个动物激素--生长激素抑制因子。 14) 1976年,第一个DNA重组技术规则问世。 15) 1976年,DNA测序技术诞生。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杜伯克曾说:人类的DNA序列是人类的真谛,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这一序列息息相关,包括癌症在内的人类疾病的发生都与基因直接或间接有关…。 16) 1978年,Genentech公司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胰岛素。 17) 1980年,美国最高法院对Diamond and Chakrabarty专利案作出裁定,认为经基因工程操作的微生物可获得专利。1981年,第一台商业化生产的DNA自动测序仪诞生。 18) 1982年,用DNA重组技术生产的第一个动物疫苗在欧洲获得批准。 19) 1983年,基因工程Ti质粒用于植物转化。 20) 1988年,美国授予对肿瘤敏感的基因工程鼠以专利。

2018医学遗传学_考试重点整理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单基因遗传病:简称单基因病,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发生的遗传性疾病,这对等位基因称为主基因。上下代传递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分为核基因遗传和线粒体基因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AD)遗传病: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1-22号常染色体上,与正常基因组成杂合子导致个体发病,即致病基因决定的是显性性状。 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的特征 ⑴由于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而致病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即 男女患病的机会均等 ⑵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个为患者,致病基因由患病的亲代传来;双亲 无病时,子女一般不会患病(除非发生新的基因突变) ⑶患者的同胞和后代有1/2的发病可能 ⑷系谱中通常连续几代都可以看到患者,即存在连续传递的现象 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1~22号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是隐性的,只有隐性致病基因的纯合子才会发病,称为常染色体隐性(AR)遗传病。 带有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子本身不发病,但可将隐性致病基因遗传给后代,称为携带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特征 ⑴由于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而致病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即男女患病的机会均等 ⑵患者的双亲表型往往正常,但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⑶患者的同胞有1/4的发病风险,患者表型正常的同胞中有2/3的可能 为携带者;患者的子女一般不发病,但肯定都是携带者 ⑷系谱中患者的分布往往是散发的,通常看不到连续传递现象,有时 在整个系谱中甚至只有先证者一个患者 ⑸近亲婚配时,后代的发病风险比随机婚配明显增高。这是由于他们 有共同的祖先,可能会携带某种共同的基因 由性染色体的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在群体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如果决定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带有致病基因的女性杂合子即可发病,称为X连锁显性(XD)遗传病 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X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在Y染色体上缺少相对应的等位基因,故称为半合子,其X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表现出相应的性状或疾病。 男性的X染色体及其连锁的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又只能传递给女儿,不存在男性→男性的传递,这种传递方式称为交叉遗传。 X连锁显性遗传的遗传特征 ⑴人群中女性患者数目约为男性患者的2倍,前者病情通常较轻 ⑵患者双亲中一方患病;如果双亲无病,则来源于新生突变 ⑶由于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都为患者,儿子全部正常;女 性杂合子患者的子女中各有50%的可能性发病 ⑷系谱中常可看到连续传递现象,这点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致 如果决定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基因,即带有致病基因的女性杂合子不发病,称为X连锁隐性(XR)遗传病。(血友病A)X连锁隐性遗传的遗传特征 ⑴人群中男性患者远较女性患者多,在一些罕见的XR遗传病中,往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