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肩袖结构 制版 宽松插肩袖

合集下载

教程四种插肩袖的直裁法(附:各种袖子的款式变化)

教程四种插肩袖的直裁法(附:各种袖子的款式变化)

教程四种插肩袖的直裁法(附:各种袖⼦的款式变化)⼀、普通类插肩袖直裁法设袖⼝⼤=14cm 袖斜线倾⾓为15:y(取值7~11)=15:10前⽚制图步骤:1.先描出前⾐⾝。

2.肩点抬⾼1cm,袖窿深增加0~3cm。

3.肩宽放出0.1y=0.1X10 =1cm ,确定A点。

4.找斜交点,胸宽线的1/2处量下2cm,与A点连线为袖斜线。

5.在袖斜线上作袖斜线倾⾓15:9~10,作出上平线。

6.过A点作上平线的垂线为袖中线,作袖长53cm。

7.量斜交点以下袖窿弧长,作斜交点以下袖⼭弧长,使袖⼭弧⽐袖窿弧长0.3~1cm的吃势量(吃量根据⾯料的厚度⽽定,薄料可⼀样长),确定袖⾕点。

8.过袖⾕点作袖中线的垂线为袖⼭底线。

9.作前对称轴线10.前袖⼝⼤=袖⼝规格14cm-0.3f(f 指前后袖窿弧差)=13.7cm。

后⽚制图步骤:1.描出有后肩省的后⽚原型。

2.肩点抬⾼1cm,袖窿深增加0~3cm。

3.肩宽放出0.1y同前⽚。

4.找斜交点,以背宽线中点量下2cm。

5.延长肩线作肩线与袖中线的夹⾓,取值=15:0.8X前⽚肩线与袖中线的夹⾓=15:0.8∅。

6.确定后⽚袖⼭⾼=前⽚袖⼭⾼=●。

7.后袖肥中点=前袖肥/2+f/2。

8.袖中点往中⼼线外偏◎/2,确定袖⼝⼤=袖⼝规格14+0.3f。

9.后袖⼝中点与后袖肥中点连线为后对称轴线。

10.量斜交点以下袖窿弧长,作斜交点以下袖⼭弧长,使袖⼭弧长与袖窿弧长等长。

11.胸背宽各减⼩1cm。

插肩袖要点:1.肩点抬⾼1cm,肩宽放出0.1y。

2.袖窿加深根据⾯料厚度,去值~3。

3.胸围分配以前⽚B/4 - 1 ,后⽚B/4 +1为宜,胸背宽各减⼩1cm。

4.前⽚⾐⾝分割线要折叠0.3~0.6,折叠量要转到胸省。

5.后⽚下袖缝⽐前中下袖缝长1cm左右,缝合时归缩后⽚,拉伸前⽚。

⼆、合体类插肩袖合体类插肩袖与普通类插肩袖的区别是:合体类合体性更强,袖斜线倾⾓更⼤(取值为15:12+h/2~13+h/2),袖肥更⼩,袖⼦更优美,但舒适、活动性减弱。

插肩袖女式卫衣结构设计

插肩袖女式卫衣结构设计

女式插肩袖卫衣结构设计项目名称 针织上衣结构设计 授课年级 二年级 任务名称女式插肩袖卫衣结构设计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女式插肩袖卫衣款式分析、规格设计方法;2.掌握女式插肩袖卫衣结构设计基本方法与步骤;能力目标:1.能独立完成女式插肩袖卫衣的结构设计;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插肩袖结构设计 教学难点 插肩袖结构设计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法 教学准备 任务书、CAD 文件、课件 器材准备 制图工具教 学 过 程一、导入 图片欣赏二、任务描述: 1、任务导入:几乎每个女孩的衣橱都少不了几件卫衣,因为卫衣是服饰搭配的好帮手,一年四季都实用,巧妙的卫衣搭配、个性的强调,我们总是能看到不同的惊喜。

因此,作为未来的服装制版师,掌握卫衣的结构设计尤其重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卫衣的结构设计。

2、任务目标:请根据下图提供的插肩袖圆领卫衣款式图,完成它的结构设计,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学会款式变化结构设计。

要求:(1)要符合款式与规格要求。

(2)制图方法正确。

(3)样片造型符合人体曲线,样片结构合理。

(4)构图美观,线条清晰、流畅。

3、任务展示图:三、任务实施:(由学生先按下列步骤自主学习,再由教师重点示范指导)(一)款式分析款式特点:这是一款休闲式女式运动衫,前门襟装拉链,前片左右后开一个一字嵌线袋,袖片为一片袖,装袖头罗纹,领子为立领式罗纹领,下摆装罗纹,后片中缝不打开。

(二)规格设计衣长胸围肩宽领宽领深袖长袖口大袖口罗纹宽部位号型155/80A(S)58943819.511.867.511.58.5 160/84A(M)609839201259129 165/88A(L)621024020.512.261.512.59.5(三)结构分析1.前片结构图如图2.后衣片结构制图3、前后片袖子拼合图3.零部件结构制图四、任务评价(各小组参照任务评价细则进行综合自评互评)五、小组展示小结1、小组作品展示互评及打分2、教师点评(对优秀作品代表和不合格作品代表点评)六、拓展与练习请欣赏以下款式图,各小组讨论每组设计一款无领卫衣,并绘制出该款式的结构设计评价指标评分项目评分细节分值 自评互评师评知 识 技 能款式 要求所绘样板必须符合款式图要求。

一片式插肩袖裁剪方法

一片式插肩袖裁剪方法

一片式插肩袖裁剪方法
一片式插肩袖的裁剪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首先,将选择好的面料摊平,然后将一条服装规规格好的等长边对折,即将面料一分为二。

这一对折的边将成为袖子的边缘。

2. 接下来,从对折边向下测量出所需的袖长,并在面料上标记出该长度。

3. 从袖长标记处向下垂直向下方向再量取出所需的袖宽,并在面料上标记。

4. 然后,从袖宽标记处向下垂直向下方向再量取出所需的袖肥,并在面料上标记。

5. 在袖宽标记处和袖肥标记处之间,分别量取出所需的袖口宽度,并在面料上标记。

袖口宽度通常为袖肥的一半。

6. 使用剪刀按照标记好的线条进行裁剪,得到一个侧开的带有插肩形状的一片式袖子。

7. 按照需要,可以在袖子的顶部和底部加上适当的装饰边缘,如缝线或花边。

完成以上步骤后,就可以将裁剪好的一片式插肩袖与相应的上衣身体部分进行缝
合了。

一片式插肩袖裁剪方法

一片式插肩袖裁剪方法

一片式插肩袖裁剪方法
1. 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先画出一条直线,表示衣服的中心线。

2. 在该中心线上,从肩部位置往下画一条垂直线,表示肩部位置。

3. 沿着中心线往下画出衣服的前后衣长,分别标记出前后衣长的长度。

4. 然后,在肩部位置上,从中心线左右两侧画出袖子的长度。

一般来说,插肩袖的长度要过一些手肘。

5. 接下来,在两个袖子的长度末尾,分别画出袖子的宽度,一般是上臂处宽一些,往下逐渐变窄。

6. 最后,用一条曲线把肩部的插肩部分连接起来,形成一片式插肩袖的裁剪图。

注意事项:
1. 插肩的深度要适合肩部的宽度和倾斜度,否则会使着装不舒适或不美观。

2. 袖子的长度和宽度也要根据个人喜好和身材比例来调整。

3. 在裁剪实际材料前,最好先用纸板或者布料模拟一下,进行试衣,以确保裁剪出的衣服符合自己的要求。

插肩袖的制版步骤

插肩袖的制版步骤

插肩袖的制版步骤尺寸表建立完成后第一步:用框架尺点击空白处移动鼠标到右下方单击左键,在横向长度相对应的输入里选取胸围尺寸,在纵向长度相对应的输入里选取衣长尺寸,最后确定。

如下图:第二步:用同样的方法从左上角的点出发画出领宽和前领深。

第三步:用竖框尺从A点出发靠近领宽线,单击左键在纵向长度相对应的输入里选取后领深尺寸或是直接填写一个定数。

第四步:用等份尺从后领中点E到F点取三分之一点。

如:图例1-1第五步:用曲线尺从前领深D点连到领宽B点,再用鼠标选中弧线按住左键移动鼠标修改弧线造型。

如:图例1-2后领弧线同前领弧线一样画法:先把点A、Q、B连起来,再修改。

如:图例1-3第六步:用直线尺从点A出发移动鼠标垂直向下单击左键,在纵向长度相对应的输入里选取小肩斜度尺寸或直接填写一个相应的定数如3或3.5公分之类的确定点B。

如: 图例1-4第七步: 用直线尺连接C、B两点。

第八步:用直线尺从点D出发移动鼠标靠近线段CB单击左键,在长度相对应的输入里选取袖长或后中袖长尺寸确定。

如:图例1-5,再用直线尺连接A、B两点,用橡皮工具双击左键删除线段AD。

如:图例1-6第九步:用直线尺点线段AC(靠近点A的地方),移动鼠标单击左键,在长度相对应的输入里选取袖口尺寸,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袖龙宽或袖宽。

用直线此连接A、E两点第十步:用直线尺先点一下线段AC在去点一下点F后移动鼠标到框架的空白处,单击左键点确定。

第十一步:用直线尺从C点向下移动鼠标单击左键,在纵向长度相对应的输入里选取袖龙或其他相关的尺寸,再在输入的最后一个“+”那里点击一下把他该成“—”号,再把后面的数字“0”删除填入一个1或1.5这个数字是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改变的。

第十二步:用测量尺先点一下弧线BF再点B点然后移动鼠标靠近弧线BF再点一下左键,在测量长度后边的长条里添入一个定数如:4.5或5之类的,最后确定。

最后点确定点一下这使“+”变“—”第十三步:用直线尺连接Q、P两个点,在用等份尺从点P到点Q取三分之一点。

针织插肩袖长袖T恤缝制教程(附图纸)

针织插肩袖长袖T恤缝制教程(附图纸)

针织插肩袖长袖T恤缝制教程(附图纸)
一份针织插肩袖长袖T恤的制图与缝制教程,感兴趣的朋友赶快动起来吧。

制图过程
制图也很简单,主要是袖子
前后片同样从肩端点量出袖长。

袖口我做26,插肩袖一般后袖口要大于前袖口2厘米,但是作为针织服装前后袖口一样大也可以。

后画出袖片的插肩曲线,衣片和袖片的插肩曲线在AB两点右侧完全一样。

AB点右侧不同,画的时候先找出AB点。

这两个点靠上点或靠下点都可以,不必十分准确,大致应该在前后衣片的背寛和胸宽线附近。

画的时候注意看图,对称着画出即可,注意相等符号,两小段线相等即可,形状类似。

然后连接袖子内缝,内缝可以画成直线或曲线都可以
如果想做略收腰的,可以在腰围线收进,但底摆应该放出1.5,因为胸围加放4厘米做垂线不够臀围大小。

最后底摆略上翘,与侧缝呈直角,注意前底摆要比后底摆多上翘前后侧缝差的三分之一。

最后袖片前后是要对在一起裁成整片的。

缝制过程
通过上面几步把衣片缝合起来,完全用四线码边机即可,有码边机的就方便了。

然后重点是领子包边
到这里包边就完成了,对初学者这里可能难了点。

这是完成包边的内外效果。

最后处理袖口和底边。

这就比较简单了,我是缝纫机弄的,有绷缝机的就更简单了。

插肩袖裁剪法(1) 风衣类 2012-06-12

插肩袖裁剪法(1)
休闲.棉衣.风衣.雨衣类
1
插肩袖休闲.棉衣.风衣.雨衣类=裁剪法
创建:Panbx 日期:2012-02-25
各类服装CAD工业版软件,超级排版软件。
技术交流:QQ=190671388
插肩袖裁剪法(1)
领宽/4-0.5~1.5㎝ 后领深 S/2+松量 领宽/2
休闲.棉衣.风.雨衣类
插肩袖裁剪法(1)
休闲.棉衣.风衣.雨衣类
7
各类服装CAD工业版软件,超级排版软件。
技术交流:QQ=190671388
3
夹圈+松量 胸围线做好,才可做夹
各类服装CAD工业版软件,超级排版软件。
技术交流:QQ=190671388
插肩袖裁剪法(1)
休闲.棉衣.风衣.雨衣类
4
参考圆
参考线
袖长后中直: 袖长袖口罗纹高+松
夹直=夹圈
各类服装CAD工业版软件,超级排版软件。
技术交流:QQ=190671388
插肩袖裁剪法(1)
休闲.棉衣.风衣.雨衣类
5
领窝弧顺效果
各类服装CAD工业版软件,超级排版软件。
技术交流:QQ=190671388
插肩袖裁剪法(1)
前插肩破骨宽,用沿线定距
休闲.棉衣.风衣.雨衣类
6
参考点:设(增减度)尺寸,调节
参考点
袖肥:袖肥全围/2+松量(平行线距)
各类服装CAD工业版软件,超级排版软件。
技术交流:QQ=190671388
前后中芯线
前后片
袖口罗纹高
前领深 肩颈点垂直于后领深底 ㎝ 领宽 骨至骨 16㎝ 后领深 肩颈点垂直于后领深底
领宽/2+0.5

221-教学案例-插肩袖工业用样板缩放实例

男式插肩袖茄克衫工业制板实例男式插肩袖茄克衫制图与推板一、男式插肩袖夹克衫设计说明:这是一款男式插肩袖夹克衫,该款式属四开身结构,在胸前左右各有一个装饰的胸袋盖,左右前身各有一个斜插袋,下摆有卡夫并在两侧绱有调节下摆大小的调节袢,领型为立领,袖子为插肩袖,袖口绱有袖头(见图1)。

前面 后面图1二、男式插肩袖夹克衫工业用样板的规格设计(一)规格设计1、衣长:衣长从人体的第七颈椎点向下测量,亦可根据身高计算,身高(号)×40% +2=衣长。

2、胸围:用软尺水平测量人体胸部最丰满部位的围度长。

软尺不要拉的太紧,以能轻轻转动为宜测量净体尺寸,然后再加放24~26cm为胸围的成品尺寸。

3、领围:用软尺测量人体颈根围周长,围量一周加放7.8cm左右为成品领围尺寸。

4、总肩宽:用软尺从左肩端点经过后领中心(第七颈椎点)量至右肩端点的弧线长为净总肩宽,然后加放3.4cm左右为总肩宽的成品尺寸。

5、袖长:用软尺从肩端点测量到腕围,加放3~4cm为成品袖长尺寸;亦可根据身高计算,身高(号)×30%+7=袖长。

(二)男式插肩袖夹克衫号型工业用成品规格(见下表1)表1男式插肩袖夹克衫中间号成品规格 单位:cm三、男式插肩袖夹克衫母板的结构设计(一)男式插肩袖夹克衫前衣身及前袖的结构设计(见图2)图2 男式插肩袖夹克衫前衣身及前袖的结构设计(二)男式插肩袖夹克衫后衣身及后袖的结构设计(见图3)图3 男式插肩袖夹克衫后衣身及后袖的结构设计(二)男式插肩袖夹克衫领子及零部件的结构设计(见图4)图4 男式插肩袖夹克衫领子及零部件的结构设计1、男式插肩袖夹克衫工业用样板推板(一)、订正男式插肩袖夹克衫母板样板。

1、核对弧线部分(见图5)。

图5 核对领口线(二)依据订正后男式插肩袖夹克衫母板的结构,拓取净样板。

1、衣身母板净样板(见图6)图6 男式插肩袖夹克衫衣身母板净样板2、袖子及零部件母板净样板(见图7)图7 男式插肩袖夹克衫袖子及零部件母板净样板(三)、各号成品规格及档差(见下表2)单位:cm(四)、缩放说明及各关键点的缩放数值cm男式插肩袖夹克衫前身缩放档距的分配及计算方法(见图8) 单位:图8 男式插肩袖夹克衫前片各缩放点计算方法男式插肩袖夹克衫后身、过肩缩放档距的分配及计算方法(见图4-6-9) 单位:cm图9 男式插肩袖夹克衫后片各缩放点计算方法cm男式插肩袖夹克衫袖子缩放档距的分配及计算方法(见图10) 单位:图10 男式插肩袖夹克衫袖子各缩放点计算方法cm男式插肩袖夹克衫领子及零部件缩放档距的分配及计算方法(见图11) 单位:图11 男式插肩袖夹克衫领子及零部件各缩放点计算方法(五)、男式插肩袖夹克衫缩放完成图缩放说明:男式插肩袖夹克衫前后片以前后中心线与胸围线的交点作为基点,缩放完后的线条原则上大号在外面,小号在里面,方便操作便于拓板。

中职15种常见袖型的结构制图及注意事项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15种常见袖型的结构制图及注意事项/记住了吗!
15种袖型分别是:
1、合体一片袖;宽松一片袖
2、喇叭袖
3、褶裥袖
4、泡泡袖
5、灯笼袖
6、羊腿袖
7、垂褶袖
8、花瓣袖
9、两片袖
10、插肩袖
11、加省插肩袖
12、合体三片插肩袖
13、连身袖(无袖裆)
14、蝙蝠袖
15、连身袖(菱形插角)。

一片袖
合体一片袖
合体要素:袖偏、袖弯、内旋
宽松式一片袖1、喇叭袖
2、褶裥袖
3、泡泡袖
说明
1、为达到袖山泡起的状态,切展后,将袖山顶点适当抬高,增加袖山部分的造型饱满量。

切展量越大,则袖山顶点的抬高量越大,袖山泡起量也就越大。

2、进行泡泡袖设计时,须将衣片的前、后肩宽适当减小,以免整体效果显得肩部过宽。

泡起量越大,则衣片前、后肩宽的减小值越多。

4、灯笼袖
6、垂褶袖
两片袖
插肩袖
插肩袖是在衣身前、后分别从领口到袖窿下方加入斜向分割线,使衣片肩部和袖子连成完整结构的袖型。

加省插肩袖的结构制图
合体三片插肩袖
连身袖(无袖裆)
蝙蝠袖
连身袖(菱形插角)。

版师必读品牌插肩袖和连身袖制图步骤详解

版师必读品牌插肩袖和连身袖制图步骤详解虽然宽松形式的连身袖结构理论已被大量的研究,而合体的连身袖结构却成为冷门。

原因是有些人认为,合体连身袖的塑型效果不装袖结构,因而凡是合体型的款式一般都采用了装袖结构,采用连身袖结构的范例极少。

那么,连身袖结构是否只适合用在宽松的造型中,如运动装、休闲服……,而不适合构成合体的造型?毋庸置疑,连身袖结构和装袖一样,不仅可以构成宽松的平面结构的造型,还可以塑造合体的立体结构的造型。

本论文比较连身袖结构与装袖结构的造型方式的差异,借鉴装袖结构的造型原理,推导出合体的连身袖结构的造型原理。

1.连身袖结构与装袖结构的造型方式的比较连身袖的肩部塑型的方式与装袖有着本质的区别。

深入了解他们塑型的方式与差别并将合体装袖的造型方式运用于合体的连身袖造型中是连身袖造型原理的关键,也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

1.1 袖窿部位造型方式的比较(1)装袖结构的袖子与袖窿分离而单独进行裁剪,再进行缝合。

这样的结构可以在不同的位置设计一些余量,当手臂抬起和下落时,这些余量像褶裥一样折叠在肩部和腋下,以适应手臂活动所需要的长度变化。

在装袖结构中,有着袖片的“袖山高”与衣片“袖窿”两个因素共同塑造肩部造型及其转折关系。

袖子纸样的袖山高,随着腋窝位置的上下设定、肩部的绱袖位置、绱袖角度等要素的不同而变化。

绱袖角度发生变化时,袖山高的增减是在袖肥线的上下进行,由于袖长没有变化,所以绱袖角度大的时候袖下会变长,袖子更加便于活动。

这是装袖结构在处理袖子合体外观与活动机能性之矛盾的特性。

装袖结构在塑造合体的造型时,袖山高取值便会增大,衣身袖窿开深位置提高,接近人体腋下部位,衣身与袖子的肥度减小,肩点立体程度增强,整体呈合体内收状。

此时虽然服装松量不大,但袖下长度的增加,也可保证手臂的运动自如。

这种调和外部廓型与运动机能两者关系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大大体现出装袖结构本身的合理性。

(2)连身袖结构袖子与衣片连裁,既没有像装袖那样的袖山结构,也没有像装袖那样的袖窿结构,这就成为连身袖结构的独特之处,同时也成为影响连身袖合体问题的主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1.6 袖山与袖窿对位图
三、袖身结构种类及制图 袖眼与袖身造型变化关系
直身袖一般与宽松、较宽松或较贴体的袖山形状配伍,直身袖与 直身袖一般与宽松、较宽松或较贴体的袖山形状配伍, 较贴体的袖山配伍时,袖身必须收省(袖口省或袖肘省)。 较贴体的袖山配伍时,袖身必须收省(袖口省或袖肘省)。 弯身袖型一般与较贴体或贴体类袖山型装配伍,有一片弯身袖及 弯身袖型一般与较贴体或贴体类袖山型装配伍, 两片弯身袖等。 两片弯身袖等。
1、插肩分割袖制图要领: 插肩分割袖制图要领: 较贴体35º~ ①、前袖夹角:宽松0º~20º;较宽松20º~35º, 较贴体35º~45º, 前袖夹角:宽松0º~20º;较宽松20º~ 贴体45º~60º。较宽松用于夹克衫、长袖女衬衫、童装等, 贴体45º~60º。较宽松用于夹克衫、长袖女衬衫、童装等,较贴 体用于女衬衫、风衣、童装、大衣等,贴体用于男、女大衣。前 体用于女衬衫、风衣、童装、大衣等,贴体用于男、女大衣。 片转折点取前袖窿深下1/3处 片转折点取前袖窿深下1/3处。 ②、后夹角比前夹角小2度。后片转折点取后袖窿深1/2处。 后夹角比前夹角小2 后片转折点取后袖窿深1/2处 1/2 ③、前片分割线须有1cm左右的空隙,以使前片平整。 前片分割线须有1cm左右的空隙 以使前片平整。 左右的空隙, ④、后片分割线可有一定的重合量,以画顺曲线为准。 后片分割线可有一定的重合量,以画顺曲线为准。 ⑤、袖长取SL+垫肩;袖肘线取0.15H+9+垫肩。 袖长取SL+垫肩 袖肘线取0.15H+9+垫肩 垫肩; 垫肩。 2、实例分析 ★、※①、较宽松风格插肩分割袖(见图1.3.5) 较宽松风格插肩分割袖(见图1.3.5) ②、贴体风格半插肩袖(见图1.3.6) 贴体风格半插肩袖(见图1.3.6)
§3
插肩袖结构设计
一、插肩袖结构种类 一、插肩袖结构种类 二、连袖结构制图 二、连袖结构制图 ★、※三、分割袖结构制图 ★、※三、分割袖结构制图 1、插肩分割袖 2、袖底插角分割 3、袖底、衣身分割连袖
一、插肩袖结构种类
圆袖 + 衣身 (四种风格) 四种风格)
连袖
图1.3.1 上部分割插肩袖种类
图1.3.2 下部分割插肩袖种类
二、连袖结构制图
连袖α≤45º 胸围调整为: 连袖α≤45º,胸围调整为:前:B/4-1;后:B/4+1。 B/4B/4+1。
α=
袖山高
袖窿深=0.2B+3+ 袖窿深=0.2B+3+
图1.3.3 连袖结构制图方法
图1.3.4 实例1 连袖结构制图 实例1
三、分割袖结构制图
③、SL=54;CW=12~13。(此处不讲) ④、袖肘线EL=SL/2+3。 SL=54;CW=12~13。 此处不讲) 袖肘线EL=SL/2+3。 ⑤、前片袖量2.5~3.5。 前片袖量2.5~3.5。 后偏袖量1.5~3。 ⑥、后偏袖量1.5~3。
两个目的:控制归拔量;与衣身的分割线吻合。 两个目的:控制归拔量;与衣身的分割线吻合。 ⑦、后分割线平移量为1.5时,可做袖衩。(具体方法见图1.2.5) 后分割线平移量为1.5时 可做袖衩。(具体方法见图1.2.5) 。(具体方法见图 后分割线平移量>1.5,不可做袖衩。 后分割线平移量>1.5,不可做袖衩。 ⑧、前袖成型线可采用袖肘处偏进1cm,亦可采用袖肘偏进0.5cm, 前袖成型线可采用袖肘处偏进1cm,亦可采用袖肘偏进0.5cm, 袖口偏处0.5cm。 袖口偏处0.5cm。
图1.1.7 袖眼与袖身造型变化关系
§2
圆袖结构设计
一、直身袖的结构设计 1、宽松型直身袖结构制图 ★、※2、较合体直身袖结构设计 二、弯身袖结构制图 1、袖口收省弯身一片袖结构设计 2、袖肘收省弯身一片袖结构设计 ★、※三、弯身两片袖结构设计
1、宽松型直身袖结构制图
宽松性或较宽松袖山配伍直身袖型的制图方法(见图1.2.1),一般衬 ),一般衬 宽松性或较宽松袖山配伍直身袖型的制图方法(见图1.2.1), 衫袖、宽松一片直身袖均为此制图方法,衬衫袖袖口需开衩。 衫袖、宽松一片直身袖均为此制图方法,衬衫袖袖口需开衩。
图1.1.3 较宽松袖山—袖窿结构关系 较宽松袖山—
图1.1.4 较贴体袖山—袖窿结构关系 较贴体袖山—
图1.1.5 贴体袖山—袖窿结构关系 贴体袖山—
表1 各种风格衣袖各参数表
项 目


宽松 0~9 2/6△± 2/6△±1 △±1 AH/2~0.2B +3 1~2%AH 1:1
较宽松 9~13 3/6△± 3/6△±1 △±1
图1.3.5 较宽松插肩袖结构制图
图1.3.6 贴体类风格半插①、A与D点靠近袖窿,不应向衣身处剪开。 点靠近袖窿,不应向衣身处剪开。 ②、插角①与插较②尽可能相同,以减少制作中的麻烦。 插角①与插较②尽可能相同,以减少制作中的麻烦。
图1.2.2 较合体直身袖制图方法
1、袖口收省弯身一片袖结构设计
弯身一片袖是在较合体一片直身袖基础上完成的, 弯身一片袖是在较合体一片直身袖基础上完成的,具体制图步骤 (见图1.2.3): 见图1.2.3): 第一步:制作较合体一片直身袖。 第一步:制作较合体一片直身袖。 第二步:将前片袖中线向内偏0.3~0.6cm较袖肘线于Q点,将弧线 第二步:将前片袖中线向内偏0.3~0.6cm较袖肘线于 较袖肘线于Q KA、直线AB沿Koo’’’对称得到弧线KA’、直线A’B’;再将弧线aC、 KA、直线AB沿Koo’’’对称得到弧线 对称得到弧线KA’、直线A’B’;再将弧线aC、 直线Be沿Qoo’对称得到弧线 直线Be沿Qoo’对称得到弧线aC’、直线C’B’’’。由图可看出B’B’’’ 对称得到弧线aC’、直线C’B’’’。由图可看出B’B’’’ 重叠,制作时须将其拔开。 重叠,制作时须将其拔开。 第三步:将袖口省变小,变小量转入袖肘省,制作时将其归拢。 第三步:将袖口省变小,变小量转入袖肘省,制作时将其归拢。
较贴体 13~17 4/6△± 4/6△±1 △±1
贴体 >17 5/6△±1 5/6△± △±1
袖山高(数 袖山高( 值) 袖山高(公 袖山高( 式) 袖肥 吃势 ○:◇
0.2B+3~0.2B 0.2B+1~0.2B 0.2B-1~0.2B0.2B-1~0.2B+1 -1 3 3~4%AH 3:2 5~6%AH 2:1 7~8%AH 3:1
图1.3.8 袖底、衣身分割连袖 袖底、
2、袖肘收省弯身一片袖结构设计
将袖口省转移直袖肘处。 将袖口省转移直袖肘处。
图1.2.3 弯身一片袖制图方法
三、弯身两片袖结构制图
图1.2.4 两片袖制图
图1.2.5 有袖衩的制图方法
两片袖结构设计要领: 两片袖结构设计要领: 袖山高5/6△± 袖山高5/6△±1。 △±1 ②、吃势控制在3~3.5cm。 吃势控制在3~3.5cm。
3、袖山结构制图 制图总原则:在袖窿上作袖山结构图,以保证两者的配伍关系。 ①、制图总原则:在袖窿上作袖山结构图,以保证两者的配伍关系。 袖山的三个参数,在制图时只需同时考虑两个参数。 ②、袖山的三个参数,在制图时只需同时考虑两个参数。 设计中考虑袖肥合体性时,只需确定:袖肥、袖山对角线; 设计中考虑袖肥合体性时,只需确定:袖肥、袖山对角线; 若考虑袖山美观性时,只需确定:袖山高、袖山对角线。 若考虑袖山美观性时,只需确定:袖山高、袖山对角线。 4、袖山与袖窿的吻合(对位点的确定)(见图1.1.6) 袖山与袖窿的吻合(对位点的确定)(见图1.1.6) )(见图 吃势集中于袖山部分。 后吃势>前吃势。 袖底无吃势。 ①吃势集中于袖山部分。 ②后吃势>前吃势。③袖底无吃势。
图1.1.1 袖造型
流行趋势:吃势相对较小≤2。 流行趋势:吃势相对较小≤
袖山与袖窿有配伍关系, 1.1.2,1.1.3, 1.1.4, 1.1.5。具体数值见表1.1.1 袖山与袖窿有配伍关系,见1.1.2,1.1.3, 1.1.4, 1.1.5。具体数值见表1.1.1
图1.1.2 宽松袖山—袖窿结构关系 宽松袖山—
衣袖结构设计
衣袖基本结构 一、衣袖种类 ★、※ ★、※二、袖山结构设计 三、袖身结构种类及制图
一、衣袖种类
圆袖
+
连袖+ 连袖
分割袖
袖山抽褶、袖口抽褶 袖山抽褶、
二、袖山结构设计
1、袖山设计要素 袖山越高,美观合体性越好, 袖山越高 , 美观合体性越好 , 运动舒适 性越差。 性越差。 袖山越低,美观合体性越差, 袖山越低 , 美观合体性越差 , 运动舒适 性越好。 性越好。 ★、※2、袖山—袖窿弧线结构关系 袖山— 袖山弧线≥袖窿弧线, 袖山弧线≥袖窿弧线, 袖山弧线≥袖窿弧线= 袖山弧线≥袖窿弧线=吃势
图1.2.1 直身袖制图方法
2、较合体直身袖结构设计
较贴体袖山配伍直身袖型的制图方法(见图1.2.2),为达到袖口较为合体, ),为达到袖口较为合体 较贴体袖山配伍直身袖型的制图方法(见图1.2.2),为达到袖口较为合体, 袖身须收袖口省或袖肘省。 袖身须收袖口省或袖肘省。 袖口省直身袖制图步骤: 袖口省直身袖制图步骤:cw=12 ①、在袖肘线作前、后片等份点。 在袖肘线作前、后片等份点。 ②、在底线将袖肘等分线延长线各向内收1.5cm,(根据造型调整) 在底线将袖肘等分线延长线各向内收1.5cm,(根据造型调整) ,(根据造型调整 ③、从a向内量cw=12的b,取ab中点e,连Ae交袖肘线于B。 向内量cw=12的 ab中点 中点e Ae交袖肘线于 交袖肘线于B ④、过B作Koo’与K’oo’’的垂线,得对称B’、B”,BB”与K’oo”交于F。 Koo’与K’oo’’的垂线 得对称B’、B”,BB”与K’oo”交于 的垂线, 交于F ⑤、连接Fb,过e作Fb的垂线交于D点,连顺aCD弧线并交Be于C点,将弧 连接Fb, Fb的垂线交于 的垂线交于D 连顺aCD弧线并交 于 弧线并交Be 线KA、aC及直线AC沿Koo’镜像得弧线KA’、aC’及直线AC’; 将弧线K’A、 KA、aC及直线 沿Koo’镜像得弧线 及直线AC 镜像得弧线KA’、aC’及直线 及直线AC’; 将弧线K’A、 CD及直线AC沿Koo”镜像得弧线KA”、D’C”及直线A’C”。 CD及直线 沿Koo”镜像得弧线 及直线AC 镜像得弧线KA”、D’C”及直线 及直线A’C”。 ⑥、连接D’、D及距F4~5cm的省尖点构成袖口省。 连接D’、 及距F4~5cm的省尖点构成袖口省 的省尖点构成袖口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