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的方法
电梯控制技术第5章

3)召唤楼层指示灯 在选层按钮旁边或在操纵盘上方,装有召唤楼层指示灯。当有人按下厅外召唤 按钮,控制系统使相应召唤楼层指示灯亮,提示轿内司机。现在的电梯通常使用轿内选层指示灯同 时作为召唤楼层指示,轿内选层时指示灯常亮,而厅外召唤时指示灯闪烁。当电梯轿厢应答到达召 唤楼层时,指示灯熄灭。有的新型的自动电梯轿厢内不再设置召唤楼层指示灯。 4)开门与关门按钮 其作用是控制电梯轿门开启和关闭(轿厢所停靠层的厅门由相应的机械装置带 动随之开启和关闭)。 5)上方向与下方向启动按钮 也称方向启动按钮,电梯在有司机操纵状态下,该按钮的作用是确定 运行方向及起动运行。当司机按下欲去楼层的选层按钮后,再按下所要去的方向 (上或下) 按钮,电 梯轿厢就会关门并起动驶向欲去的搂层。在检修运行方式下,可操纵电梯慢速运行。 6)方向指示灯 显示电梯目前的运行方向或选层定向后电梯将要启动运行的方向。 7)直驶按钮(或开关) 在司机操纵状态下,按下这个按钮,电梯只按照轿内指令停层,而不响应外 呼信号。当满载时,通过轿厢超载装置,可自动地将电梯转入直驶状态,也只响应轿厢内指令。 8)警铃按钮(电话) 当电梯在运行中突然发生故障停车,而电梯司机或乘客又无法从轿厢中出 来时可以按下该按钮,通知维修人员及时援救轿厢内的电梯司机及乘客。现在的电梯更多是安装电 话。 9)召唤蜂呜器 电梯在有司机状态下,当有人按下厅外召唤按钮,操纵盘上的蜂鸣器发出声音, 提醒司机及时应答。 10)风扇开关 控制轿厢通风设备的开关。 11)照明开关 用于控制轿厢内照明设施。其电源不受电梯动力电源的控制,当电梯故障或检修停 电时,轿厢内仍有正常照明。 12)急停开关 当出现紧急状态时按下急停开关,电梯立即停止运行。
软件工程 第4版 第5章 详细设计

数据流程图
01
数据流程图表示 求解某一问题的 数据通路,同时 规定了处理的主 要阶段和所用的 各种数据媒体
程序流程图
02
程序流程图表示 程序中的操作顺 序
系统流程图
03
系统流程图表示 系统的操作控制 和数据流
程序网络图
04
程序网络图表示 程序激活路径和 程序与相关数据 流的相互作用
系统资源图
05
系统资源图表示 适用于一个问题 或一组问题求解 的数据单元和处 理单元的配置
5.1.3 PAD
01 PAD 的基本符号
OPTION
➢ 顺序结构 ➢ 条件结构 ➢ CASE 型多分支结构 ➢ 先检测循环条件的WHILE 型循环结构 ➢ 后检测循环条件的UNTIL 型循环结构 ➢ 语句标号 的特点
OPTION
用PAD 表示的程序从最左边的竖线的上端开始,自上而 下、自左向右执行 用PAD 设计的软件结构必然是结构化的程序结构
图1
图2
5.1.1 流程图
04 流程图的3 种基本结构
OPTION
流程图的3 种基本结构为顺序结构、条件 结构和循环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的C 是判 定条件。顺序结构如图(a)所示。条件结构 可分为两种,一种是IF...THEN...ELSE 型条件 结构,如图(b)所示;另一种是CASE 型多 分支结构,如图(c)所示。
应的应做的工作。
2 判定表中的符号
右上部用T 表示条件成立,用F表示条件不 成立,空白表示条件成立与否不影响。
右下部画× 表示在该列上面规定的条件下做 该行左边列出的那项工作,空白表示不做该 项工作。
5.1.5 判定树
判定树和判定表一样,也能表明复杂的条件组 合与对应处理之间的关系。判定树是一种图形表示 方式,更易被用户理解。
操作系统第五章答案

第五章设备管理1、试说明设备控制器的组成。
P163答:设备控制器的组成由设置控制器与处理机的接口;设备控制器与设备的接口;I/O 逻辑。
2、为了实现CPU与设备控制器间的通信,设备控制器应具备哪些功能?P162-P163 答:基本功能:接收和识别命令;数据交换;标识和报告设备的状态;地址识别;数据缓冲;差错控制。
3、什么是字节多路通道?什么是数组选择通道和数组多路通道?P164-P165 答:1、字节多路通道:这是一种按字节交叉方式工作的通道。
它通常都含有许多非分配型子通道,其数量可从几十到数百个,每个子通道连接一台I/O 设备,并控制该设备的I/O 操作。
这些子通道按时间片轮转方式共享主通道。
只要字节多路通道扫描每个子通道的速率足够快,而连接到子通道上的设备的速率不是太高时,便不致丢失信息。
2、数组选择通道:字节多路通道不适于连接高速设备,这推动了按数组方式进行数据传送的数组选择通道的形成。
3、数组多路通道:数组选择通道虽有很高的传输速率,但它却每次只允许一个设备数据。
数组多路通道是将数组选择通道传输速率高和字节多路通道能使各子通道(设备)分时并行操作的优点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通道。
它含有多个非分配型子通道,因而这种通道既具有很多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又能获得令人满意的通道利用率。
4、如何解决因通道不足而产生的瓶颈问题?P166答:解决“瓶颈”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增加设备到主机间的通路而不增加通道,就是把一个设备连接到多个控制器上,而一个控制器又连接到多个通道上。
多通路方式不仅解决了“瓶颈”问题。
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因为个别通道或控制器的故障不会使设备和存储器之间没有通路。
5、试对VESA及PCI两种总线进行比较。
P167答:1、VESA 该总线的设计思想是以低价位迅速点领市场。
VESA 总线的带宽为32 位,最高传输速率为132Mb/s。
VESA 总线仍存在较严重的缺点,它所能连接的设备数仅为2—4 台,在控制器中无缓冲,故难于适应处理器速度的不断提高,也不能支持后来出现的Pentium 微机。
电气控制第5章-1

:L(0.0~63.7)、LB(0~63)、LW(0~62 )、LD(0~60)
(5)顺序控制继电器存储器(S)
S用于顺序控制(或步进控制) 顺序控制继电器指令提供控制程序的逻辑分段
,从而实现顺序控制。 S3.1、SB4、SW10、SD20 CPU226 模块内部顺序控制继电器存储器的有
数据类型检查 ◇完全数据类型检查 ◇简单数据类型检查 ◇无数据类型检查
SIMATIC指令集不支持完全数据类型检查。使 用局部变量时,执行简单数据类型检查,使 用全局变量时,执行无数据类型检查。
2. 数据长度与数值范围
不同的数据类型,具有不同的数据长度和数值范围。 见表5-4
指令的操作数具有一定的数据和长度,如整数乘法指令的操作 数是字型数据;编程时需要注意操作数的数据类型和指令 识志符相匹配
如M26.7
CPU226 模块内部标志位存储器的有效范围为 :M(0.0~31.7)、MB(0~31)、MW( 0~30 )、MD(0~28)
(3)变量存储器(V)
S7-200中有大量的变量存储器,用于模拟量控 制、数据运算、参数设置及存放程序执行过 程中控制逻辑操作的中间结果。变量存储器 可以位为单位使用,也可以按字节、字、双 字为单位使用。
4、用户程序的运算是根据PLC的输入/输出映象寄存器中 的内容,逻辑运算结果可以立即被后面的程序使用;
5、PLC的内部继电器不能做控制用,只能存放逻辑控制 的中间状态;
6、输出线圈不能直接驱动现场的执行元件,通过I/O模 块上的功率器件来驱动。
5.2 S7-200 PLC的基本指令及编程方法
编程时,应注意各操作数的数据类型及数值范围
自学考试软件工程第5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5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结构化程序设计2.PAD3.PDL4.结构冲突5.对应关系二、填空题1.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使用______构造程序。
2.在详细设计阶段,一种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描述程序逻辑结构的工具是______。
3.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指导人们用良好的思想方法开发______的程序。
4.详细描述处理过程常用的三种工具是图形、语言和______。
5.Jackson图不仅可表示程序结构,还可表示______。
6.PDL具有严格的关键字外层语法,用于定义控制结构、数据结构和______。
7.详细设计的目标不仅是逻辑上正确地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还应使设计出的处理过程______。
8.用JSP方法导出程序结构后,还要列出______,并把它们分配到程序结构图的适当位置上去。
9.在详细设计阶段,除了对模块内的算法进行设计,还应对模块内的______进行设计。
10.在详细设计阶段,为了提高数据的输入、储存、检索等操作的效率并节约存储空间,对某些数据项的值要进行______设计。
三、选择题1.在详细设计阶段,一种二维树型结构并可自动生成程序代码的描述工具是( )。
A.PADB.PDLC.IPOD.判定树2.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种基本方法是( )。
A.筛选法B.递归法C.迭代法D.逐步求精法3.JSP方法是一种面向( )的设计方法。
A.对象B.数据流C.数据结构D.控制结构4.JSP方法主要用于规模适中的( )系统的开发。
A.数据处理B.实时处理C.文字处理D.科学计算5.PDL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用于( )阶段的描述工具。
A.需求分析B.概要设计C.详细设计D.编程6.在详细设计阶段,可自动生成程序代码并可作为注释出现在源程序中的描述工具是( )。
A.PADB.PDLC.IPOD.流程图7.Jackson图上下层之间的关系是( )。
A.调用关系B.组成关系C.继承关系D.嵌套关系8.JSP方法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 )。
商务数据分析 第5章 商务数据可视化

商务数据可视化的步骤·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第一步。数据采集的方法 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据可视化的最终效果。数据采集 的方法有很多,从数据的来源来看,可以分为内部数据采集和 外部数据采集。
商务数据可视化的步骤·数据采集
内部数 据采集
指采集企业内部 经营活动的数据,通 常数据来源于业务数 据库。
商务数据可视化的步骤·人机交互
(2)颜色映射的控制:一些可视化的开源工具会提供调色板, 如 D3。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可视化图形颜色的配置。这 种方式在自助分析等平台型工具中会采用得相对多一些。在一些自 研的可视化产品中,一般有专业的设计师来负责这项工作,从而使 可视化的视觉传达具有美感。
第5章 商务数据可视化
学习目标
01
理解商务数据可视化 的意义。
02
掌握不同类型数据使 用的可视化方法。
03
能运用 Excel、FineBI 进行数据分析并实现可
视化展示。
目录
CONTENTS
1
商务数据可视化概述
2
商务数据可视化分类
商务数据可视化概述
商务数据可视化的定义
数据可视化是以计算机图形学及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将数据转换 为图形或图像形式显示到屏幕上,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数据可视化不是为了展示用户的已知的数据之间的规律,而是为了帮助 用户通过认知数据,有新的发现,发现这些数据所反映的实质。
商务数据可视化分类
商务数据可视化分类
商务数据可视化分类 ·时间数据可视化
时间数据:指任何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数据,如一天中气温 随时间的变化。示据 空可 间视 通化 常的 是显二 视维的。三维物体 化可技通 术过 在图 二形 维绘 平制面 空显示,如3D环形 间图、3D地图等。
过程控制 第4章_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进行拉普拉斯变换,整理 得到传递函数、数学模型
4.3 实验法建立过程的数学模型
试验辨识法可分为经典辨识法与现代辨识法两大类。 在经典辨识法中,最常用的有基于响应曲线的辨识方法; 在现代辨识法中,又以最小二乘辨识法最为常用。
4.3.1 响应曲线法
响应曲线法是指通过操作调节阀,使被控过程的控制输入产生一阶跃 变化或方波变化,得到被控量随时间变化的响应曲线或输出数据,再 根据输入-输出数据,求取过程的输入-输出之间的数学关系。响应 曲线法又分为阶跃响应曲线法和方波响应曲线法
Ke s (0 1) G( s) 2 2 (T s 2 Ts 1)
4.具有反向特性的过程 对过程施加一阶跃输入信号, 若在开始一段时间内,过程 的输出先降后升或先升后降, 即出现相反的变化方向,则 称其为具有反向特性的被控 过程。
4.1.3
过程建模方法
1.机理演绎法 根据被控过程的内部机理,运用已知的静态或动态平衡关系,用数学解析 的方法求取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2.试验辨识法 主要思路是: 先给被控过程人为地施加一个输入作 用,然后记录过程的输出变化量,得 到一系列试验数据或曲线,最后再根 据输入-输出试验数据确定其模型的 结构(包括模型形式、阶次与纯滞后 时间等)与模型的参数。 主要步骤: 3. 混合法
K0的确定与一阶环节确定方法相同
机理演绎法与试验辩识法的相互交替使用的一种方法
4.2
解析法建立过程的数学模型
4.2.1.解析法建模的一般步骤
1) 明确过程的输出变量、输入变量和其他中间变量; 2) 依据过程的内在机理和有关定理、定律以及公式列写静态方程或 动态方程; 3) 消去中间变量,求取输入、输出变量的关系方程; 4) 将其简化成控制要求的某种形式,如高阶微分(差分)方程或传 递函数(脉冲传递函数)等;
第5章 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

5.1 数据库基础知识
客户/服务器数据库系统结构
这类型数据库的特点是:适合于网络应用,可以同时 被多个用户所访问,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赋予不同的用户 以不同的安全访问权限,支持的数据量大,能完全地支持 SQL语言。
5.1 数据库基础知识
5.1.3 常用 常用SQL语句 语句 1. SELECT语句 SELECT语句可以从数据库中按用户要求检索数据,并 将查询结果以表格的形式返回。 SELECT语句的语法形式如下: SELECT [ ALL | DISTINCT ] [ TOP n [ PERCENT ] ] 字
5.1 数据库基础知识
6. 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 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包括两个部分: (1) 数据库设计 (2) 应用程序设计。 5.1.2 数据库产品简介 VFoxPro、Access、Paradox等属于单用户版数据库产 品。这类数据库的数据被按照一定格式储存在磁盘里,使 用时由应用程序通过相应的驱动程序甚至直接对数据文件 进行读取。 MS SQL Server、Oracle Universal Server、InformixUniversal Server等属于大型数据库。这类数据库的数据集 中存放服务器上,统一由运行在服务器上的数据库服务程 序管理,用户使用客户端软件通过网络访问数据库服务程序 。
5.1 数据库基础知识
(1) 数据定义功能 (2) 数据操纵功能 (3)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5) 数据库通信功能 4.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为DBS)是指在 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构成。如图5-1所 示。
5.2 数据库应用程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