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机械运动》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米m,(成人两步约1,5m)
2、1km=1000m=10³m
1dm=0.1m=10﹣¹m
1cm=0.01m=10﹣²m
1mm=0.001m=10﹣³m
1um=0.000 001m=10﹣m
1nm=0.000 000 001m=10﹣m
3、长度测量:刻度尺(量程、分度值、单位)
4、刻度尺使用:a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一端、b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歪斜、c 视线正对刻度线、d记录时不要忘单位
5、时间测量:秒s,小时h,分min
多次测量求平均
6、误差:不能消除,但可减小使用精密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7、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2、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物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1、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v=s/t),单位:米每秒(m/s、km/h,1m/s=3.6km/h)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数值越大,运动越快
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变速直线运动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刻度尺,秒表,v=s/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讲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讲义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讲义(一)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1. 长度单位及换算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 、m 、dm 、cm 、mm 、µm、nm .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有以下方法: 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 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图所示);需进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上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 与c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113+1+151km=101010cm=10cm=10cm ⨯⨯;又如要知道nm 与d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311331181nm=10101010dm=10dm=10dm ---------⨯⨯⨯知识点2.正确选择、使用刻度尺、认识长度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首先要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2)选择刻度尺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来选择。

(例如:要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精确到mm ,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mm 、量程是150mm 左右的刻度尺;而在体育课上要测量跳远的长度,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cm 的皮卷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读数。

例题:1、下列各物体中接近130厘米的是:( )A .体温表长度; B .乒乓球的直径; C .课桌高; D .写字台长度.2、用塑料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时,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练习:一本书的厚度为8 ; 课桌的高度约为80 ;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8 ;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 ;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 ; 教室门的宽度是0.95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

3、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过程与方法:1、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进行特殊测量。

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并会估测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

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

教学难点1、单位的换算。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刻度尺、乒乓球、物理课本、钟表、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人们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量。

体检时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买菜时称一下菜有多重等。

小刚到学校医务室去体检,医务人员给小刚量完身高后告诉小刚他的身高是163。

小刚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学生讨论并得出正确的结果:163 厘米或1 米63)讲解:上述问题告诉我们,测量时必须首先规定被测量量的单位。

为了世界各国交流的方便,1960 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二)进行新课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m )。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卩m )、纳米(nm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dm = 10-1m ; 1mm = 10-3m ; 1nm = 10-9m 。

30km (公里),初二年龄段的同学身高多 1dm ,手指的宽度大概是 1cm 。

2、 长度的估测问题 1 :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

(请 5 个同学目测,再用米尺实际测量,比较谁目测的结果更准。

)问题 2: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为,以此为长度标准,估测教 室的长度。

(请两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行估测)3、 长度的测量长度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 当精确度要求高时, 可以选择适宜的 长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设计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设计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问题引入:问题1:请同学们观察, 这两条直线哪条更长一点呢?问题2:请同学们观察,两个中心圆,哪个更大一点呢?观察、思考、交流从学生感兴趣的现象入手,使学生体会测量工具的必要性,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回顾1:生活中我们会借助哪些测量工具来进行测量呢?回顾2:请同学们思考, 生活中有哪些测量工具可以测量长度?一、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问题:同学们,你知道你的身高是多少吗?2.长度的单位:思考、交流思考、交流思考通过对测量工具的回顾,让学生体会测量工具就在身边。

通过教师的问题设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国际:米符号:m常用: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换算:1千米(km)=103米(m)1分米(dm)=110-米(m)1厘米(cm)=210-米(m)1毫米(mm)=310-米(m)1微米(μm)=610-米(m)1纳米(nm)=910-米(m)思考、实验、总结让学生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探究活动1:请同学们看看我们身体的这把尺子有多大。

介绍一些长度和距离:链球菌的半径(3~5)×10-7 m人头发的直径约7×10-5 m一张纸的厚度约10-4 m我国铁道的标准轨距 1.435 m◆探究活动2请同学们估测一下物理书的宽度和课桌的高度,并请动手用刻度尺实际测量。

思考1:如何正确地使用刻度尺?会认、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写观察、思考、交流思考操作思考学生通过借助身体这把尺子,对不同的长度单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通过对一些长度的了解,进一步对长度单位有一个认识。

为学习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奠定基础。

请同学们动手实际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的直径。

三、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用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并读出物体A 的长度。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谢谢!
易错题集
11.某跳伞员跳伞时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正在上 升,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上的人来讲是D( ) A.上升 B.静止 C.降落 D.都有可能
易错题集
12.如图所示,岸上旗子和甲乙两船上的旗子随 风飘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一定向左运动 B.甲一定静止 C.乙一定向右运动 D.乙一定向左运动
线运动,其理由
是 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若测得纸锥在A、
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
锥的速度为 16
cm/s.
(2)下右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能反应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 是 C 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选
易错题集
(3)此实验应复习
C 目录 ONTENT S
1 思维导图 2 知识梳理 3 易错题集
2
思维导图
量程
分度值
被测物体
垂直
分度值的下一位
数值
单位
m
思维导图
s 秒表 测量值
实际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思维导图
物体位置的变化 作为标准的物体
运动快慢
相对
路程与时间之比
m/s、km/h
3.6
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
①会放:把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 与被测物边保持平行,不能 歪斜 。
②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 垂直 ,不得斜
视。 ③会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 一 位。
(3)记录:要记录数据和 单位
,测量结果由
准确值、估计值和 单位 组成
知识梳理
二、时间的测量 1.时间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 表 。
易错题集
8.(202X•内江)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 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 的空气)高速迎面吹来,真实地模拟汽车在空气中 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章 机械运动 运动的快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章 机械运动 运动的快慢

2.有些公路旁每隔1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如何利用里程 碑估测自行车的速度?
答案:可以从一个里程碑处开始计时并骑着自行车往 前行,到另一个里程碑处停止计时,算出经过两个里程碑 所用的时间t,再用速度公式 算出自行车在两个里程 碑之间行驶的平均速度。
3.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 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答:刘翔的平均速度为8.52m/s.
计算题解题规范
①写明已知条件,写明必要文字描述,写好解。 ②写明使用的公式,计算过程中需要带有单位。 ③进行总结,写好答。
小练笔
下列哪一个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 )
A.正在启动的汽车
B.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C.被抛出去的石块
D.在高处自由落下的石块
归纳总结
解析:前50 m的平均速度: 后50 m的平均速度: 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前50 m的平均速度为8.33 m/s;后50 m的平均 速度为7.14 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7.69 m/s。
4.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 (2011)如下表所示。
站次 1 2 3 4
站名 北京南 济南西 南京南 上海虹桥
那么这些速度之王的速度是 如何判断的呢?
知识点1 速度
判断速度的实验方法有两种: ①通过比较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谁经过的路程长,谁就速度快。
②通过比较两个物体经过的路程相同,谁花的时间越短,谁速度快。
物理学规定,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越大,速度就越大;或单位路程内时间越少,速度就越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共4节)》知识点梳理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m,1m=dm=cm=mm=um=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其中的估读值为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cm。

(图1)(图2)(图3)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mm。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答:。

1h= min= s;1min= s;30min= h(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三恢复。

外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内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分或秒)8、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不同,能消除,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人教版初中物理课件《机械运动》ppt完美课1

人教版初中物理课件《机械运动》ppt完美课1

• 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
• 3.【四川自贡中考】如图所示的图象中,C描 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8
易错点 对速度与路程、时间关系的理解 4.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 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速度 v 与路程 s 成正比 B.速度 v 的大小与路程 s、时间 t 都没有关系 C.当速度 v 一定时,路程 s 与时间 t 成反比 D.速度 v 与时间 t 成反比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 南山” 、待价 而沽的 名士, 也普遍 寓情于 竹、引 竹自况 。

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 子的诗 词歌赋 层出不 穷,画 竹成为 中国绘 画艺术 中的一 个重要 门类, 封建士 大夫在 私园、 庭院中 种竹养 竹以助 风雅, 亦成为 普遍风 气。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 s~4 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B.4 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 C.0~4 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 m/s
• D.3 s 时甲在乙的前方
14
• 4.【上海中考】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 象分别如图Ⅰ、Ⅱ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 m,若甲、乙的 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间的距离为s,则( )
D
• A.v甲<v乙,s=Ⅰ36 m
• C.v甲>v乙,s=36 m
B.v甲<v乙,s=12Ⅱm
D.v甲>v乙,s考】如图甲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 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 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象乙中 描述正确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参照物
前面我们判断小车是否运动,是通 过判断小车跟小旗子是否有位置随 时间发生变化,如果有我们就说小 车运动了;如果没有,就说小车是 静止的;不管小车运动的还是静止, 我们都要首先看小旗子,以小旗子
为标准;小旗子就是参照物。
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 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取
2.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 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B )
A. 河岸上的树 B. 船舱 C. 迎面驶来的船 D. 河水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 动第2节 运动的 描述课 件(13 张PPT )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 动第2节 运动的 描述课 件(13 张PPT )
1.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2.一般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 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树木、房屋)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 观察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 动第2节 运动的 描述课 件(13 张PPT )
指出下列事例中的参照物及物体的运动情况
冯老师上课时总喜欢走来走去,但 同学们总喜欢静坐着安安静静的听 参照物:冯老师;则同学们是(运动)的; 参照物:同学们;则冯老师是(运动)的;
由于较大的小车离旗子越来越远了,所以我们判断较 大的小车运动了;由于较小的小车跟旗子的距离没有
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判断较小的小车是静止的!
在物理学中,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机械运动
跑步
奔流
天体运动 地壳运动
除了机械运动,还有分子、 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 命运动等多种运动形式。运 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的现象。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 动第2节 运动的 描述课 件(13 张PPT )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 动第2节 运动的 描述课 件(13 张PPT )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 动第2节 运动的 描述课 件(13 张PPT )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 动第2节 运动的 描述课 件(13 张PPT )
一天冯老师正在路边跑步,一辆飞驰的 宝马从冯老师身边呼啸而过,溅了冯老 师一身水,冯老师一边擦一边跑,只看
见那宝马离他越来越远!
5.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 甲车中乘客观察乙车,发现乙车向正东方向行驶。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 判断错误的是:( D )
A. 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 B. 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 C. 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 D. 甲车向东行驶,乙车向西行驶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 动第2节 运动的 描述课 件(13 张PPT )
课后练习
1.飞行员在描述飞机俯冲时说:“大地
迎面扑来”,这是以 飞机 参照物。
说月亮躲进云层,是以 云层

参照物。顺水漂流时船相对
水 静止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 动第2节 运动的 描述课 件(13 张PPT )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 动第2节 运动的 描述课 件(13 张PPT )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 动第2节 运动的 描述课 件(13 张PPT )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 动第2节 运动的 描述课 件(13 张PPT )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比一比,看一看,下列两辆小车运动了吗
哪位同学来说说你的看法?
一、机械运动
参照物:冯老师;则宝马司机是(运动)的; 参照物:宝马车;则宝马司机是(静止)的;
重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 动第2节 运动的 描述课 件(13 张PPT )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 动第2节 运动的 描述课 件(13 张PP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