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贮运学

合集下载

农业种植中的农产品贮藏与运输技术

农业种植中的农产品贮藏与运输技术

农业种植中的农产品贮藏与运输技术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产业之一,而农产品贮藏与运输技术则是农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无论是种植者还是消费者,都需要保持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

本文将探讨农业种植中的农产品贮藏与运输技术,以期为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有益的信息。

一、农产品贮藏技术农产品贮藏技术是指为了保持农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在采摘后进行适当处理和储存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农产品贮藏技术:1. 温度控制:农产品的贮藏温度是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的关键。

不同的农产品适宜的贮藏温度有所不同。

例如,青菜、水果和蔬菜通常需要低温贮藏,以延长其保鲜期。

而粮食则需要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贮藏,以防止虫害和霉变。

2. 湿度控制:适当的湿度可以帮助防止农产品的脱水和腐烂。

常见的方法包括使用湿度控制设备、包装材料和贮藏环境的调节。

3. 气氛控制:一些农产品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敏感程度较高。

通过调节气氛成分,可以延缓农产品的衰老和腐烂过程。

常见的气氛控制方法包括使用气调贮藏室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吸附剂。

4. 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在贮藏过程中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

合理使用农药、进行灭菌消毒和合理的堆放等措施可以减少农产品贮藏过程中的损失。

二、农产品运输技术农产品运输技术是指将农产品从产地运输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农产品运输技术:1. 包装材料的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产品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减少损失。

例如,使用透气性良好、抗压抗震的包装箱或袋子可以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挤压和撞击。

2. 运输温度的控制:运输过程中维持适宜的温度对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至关重要。

冷链运输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将农产品置于冷藏车辆或容器中,控制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

3. 运输的机械化:运输设备的自动化和机械化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损失。

例如,使用运输带、起重机和装卸设备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损伤。

4. 运输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运输管理系统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农产品的安全性。

农产品储存运输学

农产品储存运输学

农产品储运保护学我国农场品流通现状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低、流通成本高, 农民没有从流通领域享受到应得的比较利益。

由于农产品最终要依赖于流通领域才能实现其价值, 因此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 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整个农业发展的关键。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 必须依赖农产品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已成为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

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已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然而,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对落后, 致使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 不仅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而且已成为我国整个流通体系的瓶颈。

为有效地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地区封锁与货畅其流的矛盾、农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 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流通速度与效益, 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加大农产品物流技术投入的力度, 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产品物流体系中, 才能显著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 保障农产品质量, 真正做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产品物流是物流业的一个分支。

它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以最小成本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及相关信息的共享。

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

农产品物流不等同于农产品流通。

首先从性质上,物流是一种服务产业的名称,而流通是农产品商品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次从涵盖的范围上看,农产品物流通常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而农产品流通过程又包括物流和商流。

与此相对照,农产品物流是一种追加的生产过程,它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阻碍,提供有效的、快速的农产品的输送和保管等服务来创造农产品的效用,主要包括实物流和信息流。

现代农产品物流涵盖了与农产品相关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连接了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

农产品贮运学-试验指导

农产品贮运学-试验指导

实验一果蔬一般物理性状的测定物理性状的测定是用物理的测定方法来表示果蔬的质量、大小、相对密度、硬度等等物理性状,其中也包含了某些感官的反映,如形状、色泽、新鲜度和成熟度等。

果实在成熟、采收、运输、贮藏及加工期间的物理特性的变化,是其组织内部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的结果。

因此,测定物理性状,有助于了解果蔬生理变化和品质变化,也是确定采收成熟度,识别品种特性,进行产品标准化的必要措施.对于加工原料进行物理性状的测定,是了解其加工适应性与确定加工技术条件的依据。

一、材料和用具苹果、梨、番茄、萝卜等。

卡尺、托盘天平、果实硬度计、榨汁机、比色卡片、排水筒、量筒等。

二、测定步骤(1)测定平均果重。

取果实l0个,分别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重记载单果重,并求出平均果重(8)。

(2)测定果型指数。

取果实l0个,用卡尺测量果实横径、纵径(cm),分别求果形指数(即纵径/横径),以了解果实的形状和大小。

(3)观察记载果实表面性状。

观察果皮粗细,底色和面色状态。

果实底色可分深绿、绿、浅绿、绿黄、浅黄、黄、乳白等,也可用特制的颜色卡片进行比较,分成若干等级.果实因种类不同,显出的面色也不同如紫、红、粉红等等、记载颜色的种类和深浅,占果实表面积的百分数。

(4)测定果实的可食率和出汁率。

取果实l0个,去果皮,果心,果核或种子,分别称各部分的质量,求果肉(或可食部分)的百分比。

汁液多的果实,可将果汁榨出,称果汁质量,求该果实的出汁率。

(5)测定果实硬度。

取苹果l0个,在对应两面薄薄地削去一小块果皮,用果实硬度计,测定果肉的硬度,以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承受压力的千克数表示。

(6)测定果实相对密度。

果实相对密度是衡量各种果实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用下式求取:果实的相对密度(D)=质量(m)/体积(v)可以采用排水法求相对密度:在托盘天平上称果实质量m,将排水筒装满水,多余水由溢水孔流出,至不再滴水为止。

置一个量筒于温水孔下面,把果实轻轻放入排水筒的水中,此时,溢水孔流出的水盛于量简内,再用细铁丝将果实全部没人水中,待潜水孔水滴滴尽为止,测量记载果实的排水量,即果实体积v。

农产品贮运学考试资料

农产品贮运学考试资料

一、名词解释呼吸强度:也称呼吸速率,它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果蔬放出的CO2量或吸收O2的量。

呼吸商:也称呼吸系数,它是指产品呼吸过程释放CO2和吸入O2的体积比。

呼吸跃变:有一类果实从发育、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其呼吸强度的变化模式是在果实发育定型之前,呼吸强度不断下降,此后在成熟开始时,呼吸强度急剧上升,达到高峰后便转为下降,直到衰老死亡,这个呼吸强度急剧上升的过程称为呼吸跃变。

冷链流通:果蔬从采后的运输、贮藏、销售到消费的全过程均处于连贯的、适宜的低温条件下,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果蔬品质的流通措施。

预冷:将采收的新鲜果蔬在运输、贮藏或加工前迅速除去田间热,将其温度降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成熟:是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充分长大,养分充分积累,已经完成发育并达到生理成熟。

冷害:是指果蔬在组织冰点以上的不适低温所造成的伤害,是逆境伤害的一种。

生物防治: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调节寄主植物的生物环境,使其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或者使其对寄主与病原物的相互作用发生有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陈化:粮食由新到陈,由旺盛到衰老的现象称为粮食的陈化。

散落性:当粮食自上而下降落时,粮食籽粒会四下流散,使粮堆形成一个圆锥体。

粮食的这种特性就叫散落性。

生理性病害:果蔬在采前或采后,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或理化因素造成的生理障碍。

二、填空选择1.控制果蔬休眠的措施:1、温度、湿度的控制;2、气体成分;3、药物处理;4、射线处理。

2.贮藏的要素:自身因素一、种类和品种1. 不同种类果蔬的贮藏性差异很大。

2. 同一种类不同品种的果蔬贮藏性也有很大差异。

二、采收成熟度1. 每种果蔬都有其适宜的成熟采收期,采收过早或者过晚,对其商品质量及贮藏性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2. 适宜采收成熟度的确定,应根据各种果蔬的生物学特性、采后用途、市场距离、贮运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三、田间生长发育状况1 树龄树势2 果实大小3 植株负载量4 结果部位采前因素一、生态因素1 温度2 光照3 降雨4 土壤5 地理条件(纬度、地形、地势、海拔高度等)二、农业技术因素1 施肥2 灌溉3 病虫害防治4 修剪和疏花疏果5 果实套袋贮藏环境因素一、温度二、湿度三、O2和CO2浓度四、通风换气五、堆码3.影响果蔬呼吸强度的因素:1、内部因素(1)种类与品种(2)成熟度2、外部因素(1)温度(2)气体的分压(3)含水量(4)机械损伤(5)其他:对果蔬采取涂膜、包装、避光等措施,以及辐照和应用生长调节剂等处理。

《农产品贮运学》教学大纲

《农产品贮运学》教学大纲

《农产品贮运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核心课,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能掌握果蔬和粮食的贮藏特性,了解采后商品化处理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掌握各种常见的贮藏方法和管理技术,着重掌握果蔬贮运环境温度、湿度、气体成分及病原微生物的控制原理和方法,掌握主要果蔬和粮食的贮藏特性和贮藏技术。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农产品贮藏运销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了解农产品贮藏运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对农业的持续发展及“三高”农业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主动学习、善于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1.农产品的特点及生产概况2.农产品贮运意义及历史、现状和发展3.我国农产品贮藏保鲜概述第一章农产品贮藏特性第一节农产品品质的构成习题要点:农产品品质的主要构成因子是什么?怎样评价产品的品质?品质在贮藏中有什么变化?第二节农产品贮藏性1.耐贮性与抗病性2.影响贮藏性的因素习题要点:贮藏性的基本概念;农产品与食品贮藏性有何差异?贮藏性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有哪些?第三节采前因素对贮藏性的影响1.遗传及生理特性因素2.农业技术因素3.生态环境因素习题要点:各种因素如何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贮藏性?本章简单介绍了农产品品质、品质评价方法及其在贮藏中的变化,重点介绍贮藏性的概念与影响因素,这重讲解了采前因素如生物学特性、地理环境、栽培条件等与农产品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

本章重点:贮藏性的基本概念与影响因子。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农产品感官品质和营养素等品质构成因子,理解贮藏性的概念;掌握采前影响农产品品质和贮藏性变化的因素。

第二章农产品贮藏保鲜原理第一节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变化1.呼吸作用2.蒸腾作用3.成熟与衰老4.休眠与生长习题要点:呼吸作用与农产品的贮藏寿命有何关系?如何理解贮藏的基本原则?第二节粮食产后理化性质1.粮食的生态系统2.粮食的生物败坏3.影响粮食品质的因素与控制习题要点:为什么贮藏粮食品质会下降?如何控制?本章主要介绍粮食产品的生理生化变化、引起粮食败坏的原因与控制因子,复习了果蔬采后主要生理生化变化。

农产品贮运学试题集锦

农产品贮运学试题集锦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农产品贮运学试卷复查人签名______________ 核分人签名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20分)1.构成果蔬橙色的色素是()A 花青素B 类胡萝卜素C 类黄酮D 叶绿素2.产品体内甜度较小的糖是()A 蔗糖B 葡萄糖C 果糖D 麦芽糖3.茄碱苷水解后产生的有毒物质是()A 苷B 氰氢酸C 苯甲醛D 茄碱4.苹果成熟时体内的淀粉会转化生成()A 糊精B 葡萄糖C 直链淀粉D 支链淀粉5.外源乙烯会使跃变型果实()A 跃变提前出现B 跃变推迟出现C 跃变高峰增加D 呼吸强度增加6.产品体内钙水平高可()A 延缓成熟衰老进程B 加强成熟衰老进程C 减少失水D 促进失水7.老熟组织水分蒸腾的途经是()A 角质层B 蜡质层C 表皮D 自然孔口第1页(共 7 页)8.产品失水所引起的失鲜主要是指()A 硬度下降B 含水量减少C 色泽改变D 品质劣变9.香蕉发生冷害的临界温度是()A 13℃B 10℃C 7℃D 5℃10.梨采后常见的侵染性病害是()A 灰霉病B 青霉病C 软腐病D 黑斑病11.产品采收时应注意()A 低温处理B 钙处理C 适时 D 气调处理12.水果分级的常用标准有()A Vc含量B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C 含酸量D 新鲜度13.运输包装的主要作用为()A 美化产品B 隔离病、健果C 便于运输D 保护产品14.涩柿脱涩既使之进行()A无氧呼吸 B有氧呼吸 C 跃变型呼吸 D 非跃变型呼吸15.铁路运输()A 运费较低B运输质量好 C 机动性好D运量小16.影响货物运输中振动的因素有()A温度B湿度C装载 D 气体成份17.通风库贮藏的特点是()A通风 B 保湿C制冷D气调18.控制葡萄贮藏期间的灰霉病常用的熏蒸药物是()A甲醛B二氧化硫C仲丁胺 D乙烯利19.大白菜贮藏温度要求A 0-1℃B 3-5 ℃C 6-8 ℃D 10-12℃20. 马铃薯贮藏时发芽主要是由于A 温度低B温度高 C 湿度低 D湿度高第2页(共7 页)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

农业种植中的农产品贮运技术

农业种植中的农产品贮运技术

农业种植中的农产品贮运技术农业作为我国的主要产业之一,在养活人民、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农产品的贮运技术对于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非常关键。

本文将探讨农业种植中的农产品贮运技术,并就贮运技术的管理、质量控制以及新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农产品贮运技术的重要性农产品贮运技术是指农产品从采摘到运输和贮存过程中所应用的一系列技术。

贮运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良好的贮运技术能够防止农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损耗和腐败,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口感和营养价值。

此外,农产品贮运技术还对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产品贮运技术的管理1. 贮运设施建设与维护贮运设施是农产品贮运过程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包括冷库、仓库、运输工具等。

建设合理的贮运设施能够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和贮存期,并降低贮运过程中的损耗和风险。

同时,定期对贮运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2. 贮运人员培训贮运人员是农产品贮运过程中的关键执行者,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对贮运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非常重要。

培训内容包括农产品贮运的基本知识、操作规范、风险防控等方面,培养贮运人员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

三、农产品贮运技术的质量控制1. 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是保证农产品贮运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农产品的外观、口感、营养成分等进行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 包装标识适当的包装标识有助于消费者了解农产品的产地、生产日期、规格等信息,提高产品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同时,合理的包装能够保护农产品,减少损耗和腐败的风险。

四、农产品贮运技术的新技术创新为了应对快速发展的农产品市场需求,推动农业种植中的农产品贮运技术创新至关重要。

以下列举几种新技术的应用情况:1. 冷链技术冷链技术是指在农产品贮运过程中,通过低温贮运和合理的温度控制,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和贮存期。

农产品贮运学实验报告

农产品贮运学实验报告

《农产品贮运学》综合设计性贮藏实验报告——香蕉在微波163w下2min处理后贮藏情况学院:班级:学号:姓名:签名:组别:指导教师:2013年 12 月28日目录1 实验目的及意义 (1)2 实验原理 (1)2.1 延缓生物产品的新陈代谢 (1)2.2 延缓生物食品的呼吸强度 (1)2.3 降低生物食品内酶的活性 (1)3 实验设计 (1)3.1 供试原料 (1)3.2 实验设计 (2)3.3 检测内容 (2)3.4 操作原理 (2)3.5 实验操作流程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呼吸强度(排除起始值干扰) (4)4.2 果皮色泽 (5)4.3 可溶性糖测定 (7)4.4 袋内O2/CO2气体变化 (7)4.5 硬度 (8)4.6 有机酸变化 (9)4.7 维生素C变化 (10)5 讨论 (10)6 结论 (10)7 收获和体会 (11)8 参考文献 (11)1 实验目的及意义运用农产品贮运学中所学的贮藏保鲜原理和实验所提供的基本条件,将处理与对照做对比,分别进行含酸量,维生素C 测定,呼吸强度测定,2O /2CO 含量测定内容,熟悉方法操作,观察和分析香蕉采后生理及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让我们初步掌握果蔬贮藏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研究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对实验前相关自资料的查阅、实验的设计、实验内容的测定以及实验后资料的整理、实验报告的完成等一系列的工作的进行,可以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 实验原理微波能通常由直流电或50Hz 交流电通过一特殊的器件来获得。

能引起的生物组织或系统受热而对生物体产生的生理影响。

微波比其它用于辐射加热的电磁波,如红外线、远红外线等波长更长,因此具有更好的穿透性。

其量子能量还不够大,不足与改变物质分子的内部结构或破坏分子之间的键。

根据保鲜产品的不同,进行间歇或连续的微波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果品蔬菜的采后生理1.与呼吸有关的概念。

(呼吸强度,呼吸系数,呼吸跃变,呼吸商,呼吸热)2.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藏的关系?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3.跃变型的果蔬与非跃变型的果蔬在采后生理上有什么区别?4.乙烯生物合成途径及在贮运实践中如何调控乙烯?5.蒸腾作用对果蔬的影响及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控制蒸腾失水?6.何谓生理休眠和强制休眠?在贮运实践中如何利用蔬菜的休眠特性?第二章果品蔬菜的质量与质量评价1.果品蔬菜的质量构成要素?2.卫生质量定义及内涵?3.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定义及三者区别?第三章影响果蔬贮运性的采前因素1.影响果蔬贮藏性的内在因素、生态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各有哪些?2.影响果蔬质量的贮藏因素有哪些?第四章果品蔬菜的采收和采后处理1.采收的基本要求?2.果蔬成熟度如何确定?3.包装类型及作用?4.果蔬脱涩的机理及脱涩的方法有哪些?5. 果蔬催熟的方法?催熟的条件?6.果蔬预冷的概念?为什么要进行预冷?预冷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7.分级意义、标准、方法?第五章果蔬的贮藏方式与管理1.土窑洞的管理?2.机械冷库的使用与管理方法?2.气调库及MA贮藏的基本要求与管理。

气调贮藏的类型?3.其它贮藏如减压贮藏,辐射贮藏的概念及特点?第六章果品蔬菜的运输与冷链流通1、冷链流通的概念?2、运输的环境条件对果蔬质量的影响?3、运输的基本要求?第七章果品蔬菜采后病害1、病害分类2、冷害、冻害的概念,冷害的症状,影响冷害的因素?减轻冷害发生的措施有哪些?3、侵染性病害的概念?菌源?传播途径?4、影响发病的因素?第八章贮运各论以具体的果蔬为例,谈谈如何做好采后商品化处理?第九章粮食贮藏特性和品质变化1、粮食后熟作用、陈化的概念?2、影响粮食呼吸作用的因素及呼吸作用与储藏的关系?3、如何延缓粮食陈化?第十章粮堆的物理性质和粮食仓库1、散落性与自动分级、自动分级与储藏的关系?第一章果品蔬菜的采后生理1.与呼吸有关的概念。

(呼吸强度,呼吸系数,呼吸跃变,呼吸商,呼吸热)呼吸强度:也称呼吸速率,它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产品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时所吸入的氧气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

呼吸系数:也称呼吸商,它是指产品呼吸过程释放二氧化碳和吸入氧气的体积比。

呼吸跃变:在果蔬幼嫩阶段呼吸旺盛,随果实细胞的膨大,呼吸强度逐渐下降,开始成熟时,呼吸上升,达到高峰后,呼吸下降,果蔬衰老死亡,伴随呼吸高峰的出现,体内的代谢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呼吸跃变,这一类果蔬被称为跃变型或呼吸高峰型果蔬。

呼吸热: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指除了维持生命活动以外而散发到环境中的那部分热量。

2.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藏的关系?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藏的关系:✓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藏的关系极为密切,呼吸停止,表明果蔬生命的终结,便丧失了贮藏保鲜的意义;但是,呼吸代谢旺盛,也不利于果蔬的贮藏。

可见,呼吸作用对于果蔬贮藏具有正、负面的影响。

✓正面影响表现为:供给生命活动的能量;抵抗病原菌的侵害;促进伤口愈合;氧化分解有害的中间产物。

✓负面影响表现为:消耗体内的贮藏物质;放热使环境中的温度升高;加速成熟衰老进程;改变环境中的气体成分比例,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不适当时,易造成气体伤害。

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内部因素:种类与品种、发育年龄与成熟度✧外部因素:温度、气体的分压、含水量、机械损伤、其他:对果蔬采取涂膜、包装、避光等措施,以及辐照和应用生长调节剂等处理。

3.跃变型的果蔬与非跃变型的果蔬在采后生理上有什么区别?●内源乙烯的产量不同:在完熟期内,跃变型果实所产生乙烯的量比非跃变型果实多得多,而非跃变型果实的内源乙烯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

●对外源乙烯刺激的反应不同:对跃变型果实来说,外源乙烯只在跃变前期处理才作用;而对非跃变型果实来说,任何时候处理都可以对外源乙烯发生反应。

●对外源乙烯浓度的反应不同:提高外源乙烯的浓度时,可使跃变型果实的呼吸跃变出现的时间提前,对非跃变型果实则不能。

●乙烯的产生体系不同:跃变型果实有两种产生体系,非跃变型只有乙烯合成系统I而无乙烯合成系统II。

4.乙烯生物合成途径及在贮运实践中如何调控乙烯?SMet-1-SAM(→ACC)--1→)蛋氨酸→羧酸(乙烯腺苷蛋氨酸()氨基环丙烷●乙烯对乙烯生物合成的调节:自我增值和自我抑制;●逆境胁迫因素刺激乙烯的产生:逆境胁迫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因素;●钙离子的调节:钙处理果实可减少乙烯的释放量,延缓果实软化;●光照:光可抑制乙烯的合成;●其他植物激素对乙烯合成的影响:脱落酸、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其合成都有影响。

如生长素除能延缓果实衰老外,也能刺激许多植物组织产生乙烯。

5.蒸腾作用对果蔬的影响及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控制蒸腾失水?蒸腾作用对果蔬的影响:●失重和失鲜;●破坏正常的代谢过程;●降低耐贮性和抗病性。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自身因素:●表面积比:表面积比越大,蒸散就越强;●种类、品种和成熟度;●机械伤:加速失水;●细胞保水力:原生质亲水胶体和固形物含量高的细胞有高渗透压,可阻止水分向细胞壁和细胞间隙渗透,利于细胞保持水分。

环境因素●空气湿度:在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或相对湿度大时,饱和差小,蒸腾就慢;●温度:温度高时,水分蒸散快;●空气流动:空气流速较快时,蒸散快;●气压:采用真空冷却、真空干燥、减压预冷等减压技术时,水分沸点降低,很快蒸腾,要加湿以防失水萎蔫。

控制蒸腾失水:●降低温度;●提高湿度;●控制空气流动;●包装,打蜡,或涂膜;●减少机械损伤。

6.何谓生理休眠和强制休眠?在贮运实践中如何利用蔬菜的休眠特性?生理休眠:生理休眠是果蔬内在原因引起的,此时即使产品在适宜发芽生长的条件下也不会发芽,这种休眠称为自发休眠。

强制休眠:强制休眠是由于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宜,如低温、干燥所引起的,一旦遇到适宜发芽生长的条件即可发芽生长,这种休眠也称为被动休眠。

如何利用蔬菜的休眠特性:设法控制休眠,防止发芽,延长贮藏期。

●辐射处理;●化学药剂处理:有明显抑制发芽效果;●控制温度:低温。

第二章果品蔬菜的质量与质量评价1.果品蔬菜的质量构成要素?●卫生质量;●感官质量;●营养质量;●商品化处理质量。

2.卫生质量定义及内涵?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品质指标的总和。

包括:● 果蔬表面清洁程度;● 重金属含量;● 农药残留量;● 其它限制性物质如亚硝酸盐等。

3.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定义及三者区别?定义:无公害蔬菜:产地生态环境清洁,按照特定的技术操作规程生产,且不含有某些规定不准含有的有毒物质,将有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的果品蔬菜。

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着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识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食品。

有机食品:是指完全不含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素、催熟剂、家畜禽饲料添加剂的食品。

区别:1)标志不同:◆ 绿色食品标识我国统一;◆ 有机食品标识不同国家和不同认证机构不同;◆ 无公害食品标识我国认证机构不同形式不同。

2)价格不同:有机食品价格高于普通食品50%至几倍,绿色食品的价格高于普通食品10%~20%,无公害农产品的价格略高于一般农产品。

3)执行标准不同:◆ 有机食品不同国家,不同认证机构,其标准不同;◆ 有机食品的认证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 绿色食品标准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指定的统一标准。

第三章影响果蔬贮运性的采前因素1.影响果蔬贮藏性的内在因素、生态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各有哪些?● 内在:种类和品种、采收成熟度、生长发育状况、树龄树势、负载量、结果部位; ● 生态:温度、光照、降雨、土壤、地理条件、地形地势 ;● 农业技术: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修剪和疏花疏果、果实套袋。

2.影响果蔬质量的贮藏因素有哪些?① 温度;② 湿度;③ 的浓度及、4222H C CO O ;④入库质量; ⑤贮藏期限; ⑥出库上市前的处理; ⑦ 其他因素:冷却、合理堆码、防腐剂、保鲜剂等。

第四章果品蔬菜的采收和采后处理1.采收的基本要求:适时、适熟、无伤2.果蔬成熟度如何确定?①果梗脱离的难易度:稍一振动或用手托拉就脱落;②表面色泽的变化:成熟度提高,叶绿素逐渐分解,果实成熟固有的底色显现;③主要化学物质含量的变化:固酸比、糖酸比等达到一定比值;④质地或硬度的变化:果实成熟时硬度下降,采收时要适量的硬度,便于储运;⑤果实形态和大小:各种果蔬在成熟期有其固定的形状、大小;⑥生长期:计算生长期确定采收期;⑦成熟特征:根据果蔬成熟特征判断其采收期。

3.包装类型及作用?类型:纸箱、发泡箱、集装箱、竹筐、塑料箱、木箱、网、袋作用:①保护商品;②美化商品;③宣传商品;④方便贮藏运输;⑤保证果蔬卫生质量。

4.果蔬脱涩的机理及脱涩的方法有哪些?机理:将可溶性单宁转变为凝固型单宁方法:✓直接作用法:酒精脱涩、石灰水脱涩、乙醛脱涩、冻结脱涩CO脱涩、脱氧剂脱涩、乙烯及乙烯利脱涩✓间接作用法:温水脱涩、混果脱涩、高25.果蔬催熟的方法?催熟的条件?方法:①乙烯:致熟因素,利用乙烯催熟(乙烯利→乙烯),刺激呼吸上升;NH、乙醇等;②其它刺激性气体:乙炔、3③机械伤:如菠萝造成机械伤促进成熟、苦瓜瓜柄折断也能促进成熟。

条件:①有一定成熟度;②适宜的高温;③适宜的湿度;④充足的氧气;⑤酶激活剂。

6.果蔬预冷的概念?为什么要进行预冷?预冷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概念:将采收的新鲜果蔬在运输、贮藏或加工前迅速除去田间热,将其温度降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作用:①迅速降低果蔬体温,从而降低呼吸作用;②提高抗冷害的能力,减少生理病害;③没有经过预冷的果蔬,由于果蔬温度和库温相差大,果蔬水分蒸发快,加速失水,使车厢内湿度过高,车顶或库顶容易出现冷凝水,滴在果蔬上,对贮藏不利。

方法:①自然冷却;②水冷却;③空气冷却(风冷):冷库空气冷却和强制通风冷却;④真空预冷。

各种预冷方式特点:7.分级意义、标准、方法?意义:主要使园艺产品商品化。

①区分产品的质量。

是评定产品质量的技准则和客观依据;②为生产者及销售者提供贸易语言,也是产品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和标价;③为优质优价提供依据;④有利于引导市场价格及提供信息;⑤有助于解决买方和卖方赔偿损失和争论。

标准:✓国外: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协会标准和企业标准或行业标准。

✓国内: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专业标准)。

方法:✓国外:可通过自动化的机械进行自动洗果、吹干、分级、打蜡、称重、装箱等。

✓国内:除大型商品化生产基地,大部分是通过人工进行,有些内销产品不进行分级。

第五章 果蔬的贮藏方式与管理1.土窑洞的管理?1)温度管理:① 秋季管理:充分利用低温气流降低窑温;② 冬季管理:在不冻坏贮藏产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通风,加厚冷土层;③ 春、夏季管理:防止或减少窑内外空气的对流,最大限度地抑制窑温的升高; ④ 管理措施:窑门、通气筒和小气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