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贮运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科学储粮实验报告范文(3篇)

科学储粮实验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粮食储存问题日益凸显。

科学储粮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粮食损耗,还能提高粮食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储粮方法对粮食品质和损耗的影响,为我国粮食储存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比较不同储粮方法对粮食品质的影响。

2. 分析不同储粮方法对粮食损耗的影响。

3. 探索科学储粮的最佳方法。

三、实验材料1. 粮食:玉米、小麦、稻谷等。

2. 储粮设备:粮仓、粮袋、粮囤等。

3. 测试仪器:水分测定仪、温度计、湿度计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粮食分为若干组,每组采用不同的储粮方法,如传统储粮、地趴粮、立体储粮、低温储粮等。

2. 储粮条件:控制各组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确保实验条件的可比性。

3. 观测指标:定期对各组粮食的水分、温度、湿度、虫害、霉变等指标进行观测和记录。

4.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1. 粮食品质:与传统储粮相比,立体储粮和低温储粮的粮食品质明显提高,水分、温度、湿度等指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虫害和霉变发生率明显降低。

2. 粮食损耗:与传统储粮相比,立体储粮和低温储粮的粮食损耗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15%和20%。

3. 最佳储粮方法:根据实验结果,立体储粮和低温储粮是科学储粮的最佳方法。

六、实验结论1. 科学储粮可以有效提高粮食品质,降低粮食损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 立体储粮和低温储粮是科学储粮的最佳方法,值得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3. 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科学储粮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储粮意识。

七、实验建议1. 加强科学储粮技术的研发,提高储粮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2. 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储粮技能。

3. 制定科学储粮政策,鼓励农民采用科学储粮方法。

4. 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八、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不同储粮方法的比较,为我国粮食储存提供了科学依据。

农产品储藏业实习报告

农产品储藏业实习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产量逐年提高。

然而,农产品储藏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业生产和流通环节。

为了提高农产品储藏技术水平,降低损耗,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我于今年暑假期间在一家农产品储藏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通过实习,我对农产品储藏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将实习报告如下。

二、实习单位简介实习单位位于我国北方某省,是一家集农产品收购、加工、储藏、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公司占地面积200亩,拥有现代化的农产品储藏设施,包括冷库、气调库、通风库等,储藏能力达到10万吨。

公司主要从事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储藏和销售业务,为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实习内容1. 学习农产品储藏基本知识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公司举办的农产品储藏培训班,学习了农产品储藏的基本知识,包括农产品储藏的原理、方法、设备等。

通过培训,我对农产品储藏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参观储藏设施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公司的冷库、气调库、通风库等储藏设施。

通过实地观察,我对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储藏条件有了直观的了解。

3. 参与农产品入库、出库作业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农产品的入库、出库作业。

我学习了如何对农产品进行分类、挑选、称重、入库等操作,以及如何保证入库、出库过程的顺利进行。

4. 学习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包括农药残留检测、重金属检测、微生物检测等。

通过学习,我对农产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5. 参与公司业务拓展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公司业务拓展工作,包括市场调研、客户洽谈、合同签订等。

通过参与这些工作,我了解了农产品储藏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1. 提高了专业技能通过实习,我掌握了农产品储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事沟通交流,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瓜类贮存技术实验报告(3篇)

瓜类贮存技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瓜类在贮存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2. 掌握瓜类适宜的贮存条件;3. 探究不同贮存方法对瓜类品质的影响;4. 优化瓜类贮存技术,提高瓜类品质和延长保鲜期。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品种:黄瓜、西瓜、哈密瓜等;2. 实验设备:恒温恒湿箱、温度计、湿度计、电子秤、切片器、显微镜等;3. 实验试剂:保鲜剂、杀菌剂、防腐剂等。

三、实验方法1. 贮存条件:将瓜类分别置于恒温恒湿箱中,温度设定在5℃、10℃、15℃、20℃、25℃、30℃;湿度设定在50%、60%、70%、80%、90%;2. 贮存方法:将瓜类分为以下几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贮存方法:(1)常温贮存组:将瓜类置于室内自然条件下贮存;(2)低温贮存组:将瓜类置于恒温恒湿箱中,温度设定在5℃;(3)保鲜剂处理组:将瓜类用保鲜剂浸泡后,置于恒温恒湿箱中,温度设定在10℃;(4)杀菌剂处理组:将瓜类用杀菌剂浸泡后,置于恒温恒湿箱中,温度设定在15℃;(5)防腐剂处理组:将瓜类用防腐剂浸泡后,置于恒温恒湿箱中,温度设定在20℃;3. 测定指标:(1)外观品质:观察瓜类的色泽、形状、病斑等;(2)口感品质:品尝瓜类的口感、甜度、硬度等;(3)理化指标:测定瓜类的含水量、糖度、维生素C含量等;(4)微生物指标:测定瓜类表面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贮存条件对瓜类品质的影响(1)低温贮存对瓜类品质的影响:低温贮存可以延长瓜类的保鲜期,降低瓜类的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提高瓜类的品质;(2)湿度对瓜类品质的影响:适宜的湿度可以保持瓜类的水分,防止瓜类失水变软,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3)温度对瓜类品质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瓜类的品质,适宜的温度可以保证瓜类的色泽、口感和营养价值。

2. 贮存方法对瓜类品质的影响(1)常温贮存组:瓜类品质较差,易发生病害,保鲜期短;(2)低温贮存组:瓜类品质较好,保鲜期较长;(3)保鲜剂处理组:瓜类品质较好,保鲜期较长,但可能存在药物残留问题;(4)杀菌剂处理组:瓜类品质较好,保鲜期较长,但可能存在药物残留问题;(5)防腐剂处理组:瓜类品质较好,保鲜期较长,但可能存在药物残留问题。

农产品储藏业实习报告

农产品储藏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储藏业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产后损失、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产品储藏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于2021年7月至9月期间,在XX市农产品储藏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内容1. 实习单位概况XX市农产品储藏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集农产品收购、加工、储藏、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公司占地面积100亩,拥有冷库、气调库、保鲜库等储藏设施,储藏能力达到5万吨。

2. 实习岗位我在实习期间担任储藏部助理,主要负责以下工作:(1)协助主管进行农产品入库、出库、盘点等日常管理工作;(2)负责对储藏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3)参与农产品储藏技术研发,提高储藏效果;(4)协助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农产品储藏行业动态。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了专业技能通过实习,我对农产品储藏的基本原理、设备操作、管理方法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2.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调,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了创新意识在参与农产品储藏技术研发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创新意识。

4. 拓宽了视野通过实习,我对农产品储藏行业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四、实习总结通过两个月的实习,我对农产品储藏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实习的一些总结:1. 农产品储藏业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 储藏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的创新是提高农产品储藏效果的关键。

3. 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在农产品储藏工作中至关重要。

4. 实习期间,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之,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农产品加工贮运实习报告

农产品加工贮运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加工贮运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深入了解农产品加工贮运的全过程,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我于2023年暑假期间在XX农产品加工贮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农产品加工贮运的基本流程,掌握相关技术。

2. 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农产品加工环节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农产品的初步加工环节。

具体内容包括:(1)原料验收:对进厂的农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原料符合加工要求。

(2)清洗、切割:对农产品进行清洗、切割等预处理,为后续加工做好准备。

(3)加工工艺:学习并掌握不同农产品的加工工艺,如烘干、炒制、蒸煮等。

(4)包装:根据产品特点,进行适当的包装设计,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2. 农产品贮运环节在贮运环节,我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仓储管理:了解仓库的分类、布局、设备等,掌握仓库管理的相关规范。

(2)冷链物流:学习冷链物流的基本原理,了解冷藏、冷冻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3)运输管理:掌握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提高运输效率。

(4)质量控制:了解农产品在贮运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掌握质量检测方法。

四、实习收获1. 专业技能提升通过实习,我对农产品加工贮运的全过程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掌握了相关技术和操作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各项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2.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事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通过与不同部门的沟通,我提高了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

3. 职业素养培养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学会了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树立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五、实习体会1. 农产品加工贮运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运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农产品贮藏实验报告

农产品贮藏实验报告

农产品贮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贮藏方式对农产品保鲜效果的影响,以及寻找最佳的贮藏方式,为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材料和方法1. 材料本实验选取了新鲜的苹果、橘子和胡萝卜作为农产品样品。

2. 方法1. 将样品分成4组,每组分别装入不同的包装材料,包括塑料袋、保鲜纸、网格纸和无包装作为对照组。

2. 将每组样品放置在5的恒温箱中贮藏。

3. 每隔24小时观察各组样品的贮藏效果,包括外观、颜色、气味、质地等方面的变化。

4. 进行为期7天的贮藏实验。

实验结果经过为期7天的贮藏实验后,我们观察到了以下结果:1. 塑料袋组在塑料袋组中,苹果和橘子的贮藏效果较好,外观未出现显著变化,颜色和质地保持稳定,气味保持原有的水果香气。

而胡萝卜则出现了一些褪色和软化的现象。

2. 保鲜纸组保鲜纸组中,苹果和橘子的贮藏效果较好,外观保持较好的状态,但颜色稍微有些变深,气味依然保持原有的水果香气。

胡萝卜在保鲜纸的包装下,贮藏效果也较好,仍然保持了原有的颜色和质地,没有出现褪色和软化的现象。

3. 网格纸组网格纸组中,苹果和橘子的贮藏效果较差,外观出现明显的褪色和软化现象,同时气味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胡萝卜则贮藏效果较好,颜色和质地保持稳定,未出现褪色和软化的情况。

4. 无包装组无包装组作为对照组,苹果和橘子的贮藏效果最差,外观变得枯萎和皱缩,颜色明显变深,同时气味也变得不正常。

胡萝卜则出现了严重的褪色和软化现象。

5. 对照组通过对照组的对比,可以看出适当的包装是保鲜农产品的关键。

塑料袋和保鲜纸在保持农产品新鲜度方面效果较好,而网格纸和无包装情况下农产品的贮藏效果很差。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适当的包装可以有效保持农产品的鲜度和长久保存。

2. 塑料袋和保鲜纸是较为理想的包装材料,能够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原有的外观、气味等特性。

3. 网格纸在贮藏过程中不够密封,导致农产品脱水速度加快,易出现软化和变色等现象。

农产品储藏运输实习报告

农产品储藏运输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农产品储藏运输实习一、实习目的和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产品的储藏和运输过程,提高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能力,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农产品储藏运输实习。

通过实习,我旨在了解农产品的储藏运输流程、掌握农产品保鲜技术、分析农产品物流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1. 农产品储藏运输的基本流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农产品从采摘、预处理、包装、储存、运输到销售的整个流程。

特别是在储存和运输环节,我深入了解了农产品保鲜技术的应用,包括低温储存、气调储存、保鲜膜包装等。

2. 农产品物流中的问题分析: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农产品物流中存在以下问题:农产品损耗较大,主要是由于采摘后处理不当、储存条件不佳等原因导致;农产品运输过程中,时间延误现象严重,影响产品新鲜度;农产品物流成本较高,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3. 解决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提出以下解决措施:加强采摘后的预处理工作,如及时清洗、分级、包装等;提高储存和运输条件,如采用先进的冷藏设施、优化运输路线等;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效率;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实习,我对农产品储藏运输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农产品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一名农业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知识,为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积极关注农产品物流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四、实习总结本次农产品储藏运输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对农产品物流管理的认识,也让我对农产品储藏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将成为一名具备专业素养的农业物流管理人才,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农产品贮运学实验报告

农产品贮运学实验报告

《农产品贮运学》综合设计性贮藏实验报告——香蕉在微波163w下2min处理后贮藏情况学院:班级:学号:姓名:签名:组别:指导教师:2013年 12 月28日目录1 实验目的及意义 (1)2 实验原理 (1)2.1 延缓生物产品的新陈代谢 (1)2.2 延缓生物食品的呼吸强度 (1)2.3 降低生物食品内酶的活性 (1)3 实验设计 (1)3.1 供试原料 (1)3.2 实验设计 (2)3.3 检测内容 (2)3.4 操作原理 (2)3.5 实验操作流程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呼吸强度(排除起始值干扰) (4)4.2 果皮色泽 (5)4.3 可溶性糖测定 (7)4.4 袋内O2/CO2气体变化 (7)4.5 硬度 (8)4.6 有机酸变化 (9)4.7 维生素C变化 (10)5 讨论 (10)6 结论 (10)7 收获和体会 (11)8 参考文献 (11)1 实验目的及意义运用农产品贮运学中所学的贮藏保鲜原理和实验所提供的基本条件,将处理与对照做对比,分别进行含酸量,维生素C 测定,呼吸强度测定,2O /2CO 含量测定内容,熟悉方法操作,观察和分析香蕉采后生理及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让我们初步掌握果蔬贮藏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研究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对实验前相关自资料的查阅、实验的设计、实验内容的测定以及实验后资料的整理、实验报告的完成等一系列的工作的进行,可以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 实验原理微波能通常由直流电或50Hz 交流电通过一特殊的器件来获得。

能引起的生物组织或系统受热而对生物体产生的生理影响。

微波比其它用于辐射加热的电磁波,如红外线、远红外线等波长更长,因此具有更好的穿透性。

其量子能量还不够大,不足与改变物质分子的内部结构或破坏分子之间的键。

根据保鲜产品的不同,进行间歇或连续的微波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产品贮运学》综合设计性贮藏实验报告——香蕉在微波163w下2min处理后贮藏情况学院:班级:学号:姓名:签名:组别:指导教师:2013年 12 月28日目录1 实验目的及意义 (1)2 实验原理 (1)2.1 延缓生物产品的新陈代谢 (1)2.2 延缓生物食品的呼吸强度 (1)2.3 降低生物食品内酶的活性 (1)3 实验设计 (1)3.1 供试原料 (1)3.2 实验设计 (2)3.3 检测内容 (2)3.4 操作原理 (2)3.5 实验操作流程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呼吸强度(排除起始值干扰) (4)4.2 果皮色泽 (5)4.3 可溶性糖测定 (7)4.4 袋内O2/CO2气体变化 (7)4.5 硬度 (8)4.6 有机酸变化 (9)4.7 维生素C变化 (10)5 讨论 (10)6 结论 (10)7 收获和体会 (11)8 参考文献 (11)1 实验目的及意义运用农产品贮运学中所学的贮藏保鲜原理和实验所提供的基本条件,将处理与对照做对比,分别进行含酸量,维生素C 测定,呼吸强度测定,2O /2CO 含量测定内容,熟悉方法操作,观察和分析香蕉采后生理及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让我们初步掌握果蔬贮藏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研究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对实验前相关自资料的查阅、实验的设计、实验内容的测定以及实验后资料的整理、实验报告的完成等一系列的工作的进行,可以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 实验原理微波能通常由直流电或50Hz 交流电通过一特殊的器件来获得。

能引起的生物组织或系统受热而对生物体产生的生理影响。

微波比其它用于辐射加热的电磁波,如红外线、远红外线等波长更长,因此具有更好的穿透性。

其量子能量还不够大,不足与改变物质分子的内部结构或破坏分子之间的键。

根据保鲜产品的不同,进行间歇或连续的微波处理。

微波处理的保鲜作用:2.1 延缓生物产品的新陈代谢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膜电势差抹灰发生改变,当外加电场方向与膜电势方向不一致时,即会影响膜两边带电离子的定向运动,从而降低ATP 合成水平,延缓细胞新陈代谢的过程,起到保鲜作用。

2.2 延缓生物食品的呼吸强度新鲜果蔬产品本身就存在一个静电场,正常情况下果皮带正电,果心带负电,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果蔬自身电场发生改变,印象呼吸系统酶活动中心,导致呼吸强度下降,延长保鲜期。

2.3 降低生物食品内酶的活性微波的作用可以改变生物体内酶蛋白周围的水分结构,从而也改变其与酶的结合状态,可能造成酶失活,起到延缓生理代谢的作用。

微波技术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食品果蔬保鲜,很多实验都证明应用静电场处理水果蔬菜,不仅能起到降低呼吸、延缓衰老的作用,而且可保持其原色泽。

3 实验设计3.1 供试原料实验原料:新鲜香蕉,由实验室提供。

香蕉呈青绿色,较坚硬,闻起来青涩。

实验设计思路:样品在微波163W 下处理2min ,设置为处理组;平行设计空白实验,设置为对照组。

3.2 实验设计处理组:163w 微波处理2min 。

对照组:不作处理。

PE 袋包装,对照,处理组常温贮藏。

定期检测,每3天一次。

3.3 检测内容包括:检测周期,检测取样,简单介绍不同指标的检测方法和计算公式。

检测周期:每三天检测一次,测处理组和对照组香蕉的色差(L 、a 、b),气体组成,呼吸强度,重量,室温。

3.4 操作原理(1)呼吸测定仪测定呼吸强度呼吸强度 =-6244273F 60CO ppm 1022.5273+W Kg ⨯⨯⨯⨯⨯室温(鲜重)式中:F ——呼吸测定仪气体流量为750mL/min ;2CO ppm ——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值(或不同型号换算后得到的ppm );W ——果实重量kg ;呼吸强度单位——2CO [mg/(Kg ⋅h)]。

(2)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实验原理:糖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经脱水反应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可与蒽酮反应生成蓝绿色糠醛衍生物,在一定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糖类与蒽酮反应生成有色物质在可见光区波长630nm 处具有强吸收峰。

使用该法几乎可以测定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不但可以测定戊糖与己糖,而且可以测所有寡糖类和多糖,其中包括淀粉、纤维素等(因为反应液中的浓硫酸可以把多糖水解成单糖而发生反应),所以用蒽酮法测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实际上是溶液中全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总量,在没有必要细致划分各种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用蒽酮法可以一次测出总量,省去许多麻烦,因此,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但在测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时,因与蒽酮试剂发生反应而增加了测定误差。

此外,不同的糖类与蒽酮试剂的显色深度不同,果糖显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甘露糖较浅,五碳糖显色更浅,故测定糖的混合物时,常因不同糖类的比例不同造成误差,但测定单一糖类时,则可避免此种误差。

硫酸蒽酮法检测可溶性糖的计算公式:可溶性糖含量6s m V N100%V m 10'⨯⨯=⨯⨯⨯ 式中:m '——从标准曲线查得的蔗糖质量,g ; V ——样品提取液总体积,mL ;N ——样品提取液稀释倍数;s V ——测定时所取样品提取液体积,mL ; m ——样品质量,g 。

(3)果蔬含酸量的计算公式:总含酸量V N 0.064B100%b A⨯⨯=⨯⨯式中:V ——NaOH 滴定用量(mL ); N ——标准当量浓度0.1; A ——果实样品质量(g );B ——样品溶液制成总体积(mL ); b ——滴定时所用样品溶液体积(mL ); 0.064——柠檬酸换算系数。

(4)果蔬中维生素C 的测定原理:当碘酸钾溶液滴入到含有碘化钾-淀粉指示剂的酸性试剂的酸性试液中时,能释放出游离态的碘。

释放出的游离态的碘可使淀粉指示剂呈蓝色。

322KIO 5KI 6HCl 6KCl 3H O 3I ++=++当酸性试剂中含有抗坏血酸时,可将释放的游离态碘还原生成碘酸,不会使溶液呈现蓝色。

同时抗坏血酸被氧化脱氢抗坏血酸,失去还原能力。

继续滴加碘酸钾溶液,直至抗坏血酸完全被氧化后,滴加的碘酸钾溶液释放出游离碘不能再被还原,这时就可使淀粉指示剂呈蓝色,即为终点。

根据碘酸钾溶液的滴定消耗量,可计算出抗坏血酸的含量。

Vc 计算公式V 0.088bW 100B a⨯=⨯⨯ 式中:W ——100克样品中含抗坏血酸毫克数;V ——滴定样品所用的KIO 3毫升数;0.088——1毫升0.001mol/L 碘酸钾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的量(mg/mL ); B ——滴定时吸取的样品毫升数; b ——制成样品液的总毫升数; a ——样品的克数。

(5)色泽1)目的及原理:果蔬颜色是品质评价的第一印象,它直接影响人们对果蔬品质优劣、新鲜与否的判断。

故而,在贮藏实践过程中观测颜色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WSC-S 型测色色差计是一种性能优越,用途广泛又操作方便的测定仪,它利用光电测定的方法,将果蔬试样反射的色光转化成光信号,并且通过计算机直接换算处理L 、a 、b 值,迅速、准确、方便地测出各种试样被测位置的颜色,对颜色进行数字化表示。

它还能够自动记忆和处理数值,得到两点间颜色的差别Eab ∆。

2)材料及仪器:香蕉样品、MINOLTA CR-400型测色色差计。

3)实验步骤:①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显示界面。

②白色校正:在测量屏幕上按校正键CAL ,输入本机白给定的色校正数据(Y 、x 、y )。

如白色校正数据已设定,可直接进入下一步。

③垂直将探头放在白色校正板中间,在确认就绪灯为ON 时,按测量键。

灯闪三次后校正完成,发出鸣叫声,显示返回测试屏。

④将探头垂直对准待测样品,按测量键,显示出L 、a 、b 值(自动)。

⑤如果数据不稳定,稳定步骤④,。

测量数据自动存储达1000组。

⑥测试结束,关闭电源。

⑦2O ,2CO 气体快速测定法:在采后贮藏过程中,果蔬呼吸作用会导致贮藏环境中2O 浓度的下降和2CO 浓度的升高。

当2O 浓度过低或2CO 浓度过高时,都会影响到果蔬的贮藏品质和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可能导致果蔬发生采后生理病害。

因此,在果蔬贮藏过程中,特别是在气调贮藏过程中,要随时了解贮藏环境中2O 和2CO 浓度的变化,以便进行调节和控制。

所以,在测他们时,我们采用的是2O , 2CO 快速测定,用的仪器是2O /2CO 气体测定仪,此仪器无腐蚀性气体及干扰气体,操作较简单。

⑧果实硬度的大小是评价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确定采收成熟度,识别品种特性和质量的必要措施。

硬度的测定是一种物理测定方法,具有快速简便、易于操作的特点。

果实硬度(P )是指果实单位面积(S )所能承受测力弹簧的压力(N ),即P N/S =式中:P ——被测水果硬度值,710⨯Pa 或2kg /cm ;N ——测力弹簧在果实面上的力,N 或Kg ; S ——果实的受力面积,2cm 。

常用GY-1型果实硬度测定苹果、梨、猕猴桃等果实的硬度。

该型号的硬度计刻度盘示值范围为200~1500kPa ,所测得的数值与硬度计探头截面积直径有关。

当探头固定时,测定的压力越大则果实硬度越大。

3.5 实验操作流程将实验室提供的香蕉分成两组,为处理组与对照组。

处理组在微波163W 下处理2分钟。

分析检测:呼吸测定香蕉:处理组与对照组各一根,用红外2CO 呼吸测定装置测定样品;色泽测定香蕉:处理组与对照组各两根,分别在每一根香蕉上画上三个区间,每组六个数据,使用测色色差计测定;成分测定香蕉:从处理组选择两根。

(1)去皮后先测定硬度(10组数据)。

(2)糖酸测定:将香蕉切碎称取20g 果肉研磨,用漏斗移入200mL 容量瓶,定容,静置,药棉过滤,先测酸(NaOH 滴定)剩余液体用滤纸过滤,用硫酸蒽酮试剂法测总糖含量。

Vc 测定:称取20g 果肉,加少量2%盐酸研磨,用漏斗移入100mL 容量瓶,用2%盐酸定容,静置,药棉过滤,用碘酸钾滴定法测定。

包装储藏:呼吸、色泽测定用的香蕉单独用PE 袋包装储藏,其余香蕉按处理组、对照做分别用PE 袋包装储藏。

(4)检测周期:每三天检测一次,测处理组和对照组香蕉的色差(L 、a 、b),气体组成,呼吸强度,重量,室温。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按呼吸强度、果皮色泽、可溶性糖、酸、Vc 、果肉硬度、袋内气体成分等顺序分列二级标题结合图表文字描述。

4.1 呼吸强度(排除起始值干扰)(呼吸强度变化曲线)从数据和图表中可以看出呼吸强度的变化,香蕉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在成熟过程中,处理及对照组的呼吸强度都先增强后下降,处理组相对与对照组先经历呼吸跃变,后急剧下降。

4.2 果皮色泽由青绿色变成点点绿色直至慢慢退去,点点黄色,由局部到整体,最后还有一些部分出现褐色,课件香蕉渐渐成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