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这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道德品质。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活动探究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国家利益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对国家利益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不清,容易受到眼前利益的影响,缺乏为国家利益奋斗的精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道德品质。

3.增强学生的国家利益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情境体验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引出国家利益至上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国家利益至上的概念和意义。

2.认识国家利益至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理解国家利益至上的含义。

2.分析国家利益至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1.理解国家利益至上的内涵和重要性。

2.认识国家利益至上对个人的要求和影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图表和案例。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出示一幅画面表现国家利益至上的场景,引起学生思考。

2.询问学生对国家利益至上的理解和看法。

二、概念解析(15分钟)1.通过PPT和图表,向学生解释国家利益至上的概念。

2.解析国家利益至上的内涵和重要性。

三、个人和社会影响分析(20分钟)1.分组讨论,询问学生对国家利益至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的认识。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逐一分析和总结。

四、实例分析(25分钟)1.通过PPT呈现一些实际案例,展示国家利益至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教师解读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案例中的道德和责任问题。

五、培养国家意识和责任感(25分钟)1.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并培养国家意识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如何在个人行为中体现国家利益至上进行策划和提出建议。

六、总结归纳(1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

2.学生进行课堂检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七、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国家利益至上的说明性作文。

2.提醒学生下节课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利益至上的概念和意义,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并且对于案例分析有一定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理解国家利益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含义和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利益的定义,解释国家利益对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之间的关系。

b. 讲解国家利益的含义:解释国家利益是指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c. 讨论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探讨国家利益对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影响。

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来评估学生对国家利益的理解。

第二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解释如何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兼顾国家利益。

2.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b. 讲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解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相互依存性。

c.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的案例,讨论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2.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来评估学生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理解。

第三章:国家利益的维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维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利益维护的重要性,解释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3.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国家利益维护的重要性。

b. 讲解国家利益维护的方法:解释如何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来维护国家利益。

c.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国家利益受到威胁的案例,讨论如何采取措施来维护国家利益。

3.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来评估学生对国家利益维护的理解。

第四章:个人在国家利益中的责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在国家利益中的责任和角色。

4.2 教学内容:介绍个人在国家利益中的责任和角色,解释个人如何为国家利益做出贡献。

4.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个人在国家利益中的责任和角色。

b. 讲解个人在国家利益中的责任:解释个人应该如何为国家利益做出贡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理论阐述,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必要性。

教材内容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的情况,如何处理这种冲突,是学生需要学习和思考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既有益于国家,也有益于个人。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用于教学中的呈现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国家利益?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案例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每个小组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处理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也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帮助学生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并明确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如何取舍。

引导学生了解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式和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模拟等方式,体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行为选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家利益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帮助学生树立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其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和行为表现。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一些有关国家利益的新闻图片或视频,如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国际体育赛事中的国家荣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或视频,思考并感受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教学材料,引出国家利益的话题,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1.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教师讲解】介绍国家利益的定义,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各个方面。

强调国家利益是关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利益。

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如国家安全事件的影响等。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你认为国家安全对国家利益有何影响?”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教师讲解】阐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和矛盾性。

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同时强调,国家尊重和保障合法的个人利益。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参与小组讨论。

讨论话题如:“你如何看待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教学设计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教学设计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教学设计教学主题: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年级:高中教学科目:政治、历史、公民教育教学目标:1. 了解国家利益的含义和意义,明确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2. 掌握国家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影响;3.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4. 培养学生尊重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国家的发展成就、荣誉和民族英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利益对个人、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2. 知识讲解:讲解国家利益的概念、内涵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 案例分析:提供一系列国家利益冲突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各方利益的不同,探讨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4. 小组讨论:分为小组,让学生讨论国家利益与个人、家庭、社会利益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模拟情景,体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6. 心理测评:通过心理测评工具,了解学生对国家利益的态度和意识,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观念和行为;7.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形成对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的深刻理解;8. 展示交流:学生进行展示、交流,互相学习和分享观点,加深对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的认识。

教学评估方法:1. 学生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的论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2. 学生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3. 学生心理测评报告:评估学生对国家利益的态度和意识的改变;4. 学生展示与交流:评估学生对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国家重要机构或者国防教育基地,增强学生对国家利益的实际感受和认识;2.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为国家利益做出贡献的意识和能力;3. 导师制度:每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定期进行交流和指导,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践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_教案1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_教案1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父亲何力何宇恒2016年6月16日在拉萨市留影。

父亲何力军某团三连当兵3年。

何宇恒2014二、新课讲授。

(一)国家利益至上的要求。

活动一:随手拍有讲究。

(展示材料)一名军事发烧友在成都某军用机场附近用手机拍下一张军机照片,发到互联网上。

这位发烧友做梦也想不到,这一不经意的举动竟然为美国情报部门提供了一个投入巨资也没有挖到的军事机密——正在试验中的中国歼-20隐身战斗机。

媒体评论称,这名发烧友“随手一拍胜过了美国一年耗资800亿美元的情报业”。

1.思考:材料告诉我们什么?2.军事发烧友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3.生活中我们要处处提防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吗?提示:生活中我们要有爱国之情,要有危机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

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教师强调: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二)依法维护国家安全。

活动二:种种行为、危害国家利益。

(展示资料)材料一: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参加境外各种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或代理人的任务的行为;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行为;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或者将防地设施、武器装备交付他国或敌方的行为;组织、策划或者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恐怖活动的;捏造、歪曲事实,发表、散布文字或者言论,或者制作、传播音像制品,危害国家安全的;利用设立社会团体或者企业、事业组织,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制造民族纠纷,煽动民族分裂,危害国家安全的;境外个人违反有关规定,不听劝阻,擅自会见境内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或者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重大嫌疑的人员的。

1.思考:材料一告诉我们怎样的一个事实?2.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材料二:我们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了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规定了具有恐怖性质的行为;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了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 教材分析《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这一课是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部分。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为什么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应如何服从国家利益还存在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爱国情怀。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

2.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达成共识。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国家利益的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提问:“什么是国家利益?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相关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例如,可以讲述一些为国家利益作出牺牲的英雄人物的故事,或者分析一些实际案例,如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如何处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国家利益至上;知道为了国家利益要放弃甚至牺牲个人利益。

能力目标:了解维护国家利益的方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形成正确的国家利益。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

教学难点: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和材料)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父亲何力1984年在中印边境地区原始丛林留影;右图为儿子何宇恒2016年6月16日在拉萨市留影。

父亲何力1983年入伍进藏,在位于中印边境的解放军某团三连当兵3年。

何宇恒2014年研究生毕业入警进藏,在边境一线工作。

西藏公安边防总队有这么一群“父子兵”:数十年前父辈们远离亲人,翻山越岭来到西藏守卫边疆,他们渐渐老去,相继离开了曾经战斗过的雪域高原;如今,他们年轻的孩子长大成人,接过父辈们的接力棒。

1.思考:“接力棒”指的是什么?
一个接着一个进行得以的意思。

2.“父子兵”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他们的孩子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以国家利益为重,心怀爱国之情,以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努力维护国家利益。

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一)国家利益至上的要求
活动一:随手拍有讲究
(展示材料)
有调研报告显示,网络泄密站泄密事件宗师的七成以上。

某西方国家军方研究中国军情的权威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信息来自中国军迷发布的网络消息。

一些从事互联网情报搜集的人主要从网山论坛、聊天室等公开发布的信息中搜集情报。

如果要搜集空军情报,只需要发出“有谁知道我国空军现状”的帖子,就引来大量网友跟帖。

威力引诱军迷更加开放,有的情报搜集者故意说自己不懂空军,在网友的回应中,窃取更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应该从以上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
提示:生活中我们要有爱国之情,要有危机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

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二)依法维护国家安全
活动二:种种行为、危害国家利益
(展示资料)
材料一: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参加境外各种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或代理人的任务的行为;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行为;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或者将防地设施、武器装备交付他国或敌方的行为;组织、策划或者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恐怖活动的;捏造、歪曲事实,发表、散布文字或者言论,或者制作、传播音像制品,危害国家安全的;利用设立社会团体或者企业、事业组织,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活动
的;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制造民族纠纷,煽动民族分裂,危害国家安全的;境外个人违反有关规定,不听劝阻,擅自会见境内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或者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重大嫌疑的人员的。

1.思考:告诉我们怎样的一个事实?
材料列举了危害国家安全的种种行为。

2.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材料二:我们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了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规定了具有恐怖性质的行为。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了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

思考: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提示:当今时代,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表现在多个方面。

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要维护国家安全。

我们要学习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要依法维护国家安全。

材料3:
生活中,有的人以爱国为由,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怒砸某国品牌汽车甚至打伤车主,在网上联名抵制某以国家的商品,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评论。

学生1:这些人爱国热情值得肯定,但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简单抵制并非良策。

学生2:围堵和打砸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损害了他人和社会利益,应该受到法律处罚。

学生3:爱国不是将拳头砸向自己的同胞,而是努力在各个方面将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

思考:对以上观点进行评价,并就如何正确表达爱国情感谈谈自己的看法。

以上观点都是正确的,这是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表现。

我的看法:抵制确实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却早已跟不上时代进步的脚步。

现在不是帝国主义时代,中国也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落后国家,更不是一个丧失本国经济控制权的国家。

过去或许有用的爱国方式,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已经不合实际。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国家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良好好的条件,我们应该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同时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目标导学二:扞卫国家利益
活动三:钱伟长的事迹
(展示资料)
钱伟长是我国着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1931年,19岁的钱伟长考入清华大学。

当他考虑读历史专业还是中文专业时,传来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他毅然决定转学物理,以求科学救国i。

后来,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研究所取得卓越的学术成就,且收入颇丰。

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传来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他当即决定回国,到母校清华人教。

1948年,当他有机会中饭美国工作时,面对签证申请表上的“若中美交战,你是否终于美国”一栏,他毫不犹豫地填上“”,放弃了赴美机会。

1.结合以上案例,说一说钱伟长是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的。

钱伟长1931年弃文从理,抗战胜利后,在美国获得学位后回国,后来放弃赴美机会。

这说明钱伟长能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他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始终扞卫国家利益。

2.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需要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样办?
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活动四:缅怀先烈有所启发
(展示材料)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思考:请列举几个为国家牺牲的英雄。

提示:李大钊、刘胡兰、邱少云、黄继光、孔繁森等。

为了国家利益,有时
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发表告群众书,呼吁社会各界民众奋起抵抗,以武装手段驱逐日本强盗,相继派出杨靖宇、赵尚志等共产党员深入义勇军队伍,组织工农游击队,领导东北人民武装抗日。

在那烽火硝烟弥漫的年代,在苍茫的东北大地上,无数抗日将士为保家卫国挑战人类生存的极限,英勇打击凶恶的日本侵略者,勇气头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动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这首东北抗日联军的《露营之歌》传唱至今,令人荡气回肠。

你从东北抗日联军将士身上感受到一种什么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教师: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在战争时期,无数革命英雄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在和平发展时期,一批批优秀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私奉献出自己的全部。

阅读94页材料思考:
1.为什么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虽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等同。

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3)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扞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

2.维护国家利益至上,我们应该怎样做?
在早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国家利益与个人的关系,明确了个人要勇于维护国家利益,不仅仅需要放弃,更需要牺牲。

我们要养成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心中长存国家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
的局面。

四、布置作业
预习第九课。

板书设计: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
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扞卫国家利益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勇于为了国家利益而作出牺牲扞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抽象中蕴含着具体,通过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了解熟悉抽象的内容,使学生易于理解。

所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使之对具体事例与教材理论之间形成理解。

教学内容的唯一不意味着学生回答的唯一,要力争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从而形成个人的价值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