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4: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2、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树立维护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
能力目标1、学会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不同人表现出的国家利益观念和行为,形成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2、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1、明确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知道要做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在思想上必须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在行动上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难点】重点: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难点: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讨论、探究、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核心利益不容牺牲和交易”201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就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讲话。
专家认为,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首次全面阐述外交原则和思路,重申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抉择长期不变,清晰划定维护正当权益、核心利益的原则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两个“决不能”,即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他说,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我们要通过学习,提高认识以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努力维护国家利益。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二、自学提纲(请认真阅读教材P91--95完成填空。
)1、如何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心怀___________之情,以_________为荣,以_________为耻。
(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________意识和_________意识。
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________________。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这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道德品质。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活动探究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国家利益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对国家利益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不清,容易受到眼前利益的影响,缺乏为国家利益奋斗的精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道德品质。
3.增强学生的国家利益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情境体验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引出国家利益至上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国家利益至上的概念和意义。
2.认识国家利益至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理解国家利益至上的含义。
2.分析国家利益至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1.理解国家利益至上的内涵和重要性。
2.认识国家利益至上对个人的要求和影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图表和案例。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出示一幅画面表现国家利益至上的场景,引起学生思考。
2.询问学生对国家利益至上的理解和看法。
二、概念解析(15分钟)1.通过PPT和图表,向学生解释国家利益至上的概念。
2.解析国家利益至上的内涵和重要性。
三、个人和社会影响分析(20分钟)1.分组讨论,询问学生对国家利益至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的认识。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逐一分析和总结。
四、实例分析(25分钟)1.通过PPT呈现一些实际案例,展示国家利益至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教师解读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案例中的道德和责任问题。
五、培养国家意识和责任感(25分钟)1.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并培养国家意识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如何在个人行为中体现国家利益至上进行策划和提出建议。
六、总结归纳(1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
2.学生进行课堂检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七、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国家利益至上的说明性作文。
2.提醒学生下节课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利益至上的概念和意义,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并且对于案例分析有一定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9.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9.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2《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框题是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内容的延伸,也为第十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2、识记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原因、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3、理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4、理解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必须尊重他国合理的国家利益。
(二)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中美两国贸易摩擦典,说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分析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政治认同感。
三、教学重难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播放设备,投影片(PPT)。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中美交往形式图片和材料)(二)展示材料:材料一:中美关系的变化过程: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上海公报》;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2001年,中美两国建立反恐合作机制;2014年,中美亚太地区举行军备竞争;2017年,特朗普访华讨论新时代中美关系;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始打响;2020年,美国成为疫情中心,中国向美国提供援助。
材料二:2018年4月美国开始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高额关税。
5月中美就经贸问题达成共识,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声明,但没过几天美国就背弃双方共识。
2018年12月中美就中方对美的贸易采购数字达成共识,但是此后美方又肆意要加。
2019年2月24日特朗普推迟了上调中国商品关税的日期。
2019年5月10日美国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正式从10%上调至25%。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理解国家利益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含义和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利益的定义,解释国家利益对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之间的关系。
b. 讲解国家利益的含义:解释国家利益是指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c. 讨论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探讨国家利益对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影响。
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来评估学生对国家利益的理解。
第二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解释如何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兼顾国家利益。
2.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b. 讲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解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相互依存性。
c.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的案例,讨论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2.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来评估学生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理解。
第三章:国家利益的维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维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利益维护的重要性,解释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3.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国家利益维护的重要性。
b. 讲解国家利益维护的方法:解释如何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来维护国家利益。
c.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国家利益受到威胁的案例,讨论如何采取措施来维护国家利益。
3.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来评估学生对国家利益维护的理解。
第四章:个人在国家利益中的责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在国家利益中的责任和角色。
4.2 教学内容:介绍个人在国家利益中的责任和角色,解释个人如何为国家利益做出贡献。
4.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个人在国家利益中的责任和角色。
b. 讲解个人在国家利益中的责任:解释个人应该如何为国家利益做出贡献。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国家利益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界限,容易受到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诱惑,忽视国家利益。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爱国主义情操。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树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观念。
4.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培养学生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认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树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观念。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2.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
进而引出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
案例可以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可以是现代社会的典型事例。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理论阐述,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必要性。
教材内容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的情况,如何处理这种冲突,是学生需要学习和思考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既有益于国家,也有益于个人。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用于教学中的呈现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国家利益?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案例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每个小组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处理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也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帮助学生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并明确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如何取舍。
引导学生了解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式和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模拟等方式,体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行为选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家利益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帮助学生树立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其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和行为表现。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一些有关国家利益的新闻图片或视频,如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国际体育赛事中的国家荣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或视频,思考并感受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教学材料,引出国家利益的话题,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1.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教师讲解】介绍国家利益的定义,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各个方面。
强调国家利益是关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利益。
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如国家安全事件的影响等。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你认为国家安全对国家利益有何影响?”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教师讲解】阐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和矛盾性。
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同时强调,国家尊重和保障合法的个人利益。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参与小组讨论。
讨论话题如:“你如何看待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具体对应的内容:“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懂得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本课主题“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从思想和行为上帮助学生懂得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开始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分析国家和社会现象。
但在思想成熟度和社会经验上还存在欠缺,对国家利益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
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提高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提高辨析各种爱国观念和行为的能力,使自己的爱国情感更加理性深沉。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主义情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正确看待生活中不同人表现出的国家利益观念和行为;
(2)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3.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懂得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2)知道要做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在思想上必须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在行动上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教学难点:如何捍卫国家利益以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导入:观看《厉害了,我的国》片段,谈感受,话国家繁荣昌盛的原因,品味中华儿女的奉献精神和以国家为重的情怀,引出本课线索人物——黄旭华,以黄旭华的一生为线索进
入本课主题《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一)梦的启航
出示视频片段一,回答问题。
当侵略者不断侵害我们的国家利益,黄旭华有着怎样感受?
2. 黄旭华放弃医学,决定科学救国的行为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引出黄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生活动:说一说在你的记忆中,哪些人的爱国言行曾让你印象深刻呢?作为中学生,我们的爱国之情可以怎样表现?
学生举例,教师小结。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
教师出示图片,部分不理性爱国行为,请学生评价,表明个人立场。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写一写,请你为这些不理性的行为提一些意见。
教师总结: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在理性、务实、文明、合法有序的心态下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二)追梦路上
出示视频片段二,回答问题。
1. 在核潜艇研究过程中黄旭华付出了什么代价?
2. 他为什么不可以向家人告知自己的身份?
了解相关法律对保护国家机密以及泄露国家机密的相关规定。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个别泄密案例的出示,教师小结:维护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3. 这启示你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出示视频片段三,回答问题。
1. 面对第一次尝试,黄旭华团队成员们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2.他们在思想上做了什么准备?
3. 黄旭华是怎样做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小结:维护国家利益,有时候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图示:美国的核潜艇进入中国南海领域进行军事演习,评价美国该行为?我们应该怎样做?
出示中国公民和政府的态度和行为
教师引导,小结: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捍卫国家尊严,我们要自觉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
的行为作斗争。
举例“中美贸易战”中国政府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联系自身,与一切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做斗争,我们可以通过增强自身力量,维护团结稳定的局面,遵守道德和法律等方式来践行这一要求。
(三)梦的延伸
出示材料:黄旭华在新的一年里对自己的期许和对年轻人的期许。
学生感受黄老的精神。
板书小结:结合板书总结本课,在思想上贯彻维护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在行为上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学生活动:结合个人实际和黄老对你的启示,在“承诺树”上写下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你的承诺是什么,部分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黄旭华的核潜艇之梦”为线索贯穿,通过“梦的启航”、“追梦路上”、“梦的延伸”三块内容分别从思想和行为上阐明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旨在帮助学生懂得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所需要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要求。
通过每一块内容对黄旭华的个人精神和行为的解读,实现推人及己,最终落实到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上,教会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合理表达自己的情感,以正确的行为方式来捍卫国家的利益。
课堂素材以黄旭华核潜艇研究的过程为推进,通过设计活动说一说,写一写,论一论,在小组活动中体会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具体要求,每一内容最终都能回归自身,对学生有所启发。
在第三板块“梦的延伸”中通过黄旭华老人对青年人提出的希望来实现课堂的总结和提升。
借学生完成“承诺树”的形式,将课堂所学内化为自身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来呈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能怎么做,我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达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当然,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对于学生的一些引导仍然是我需要认真去推敲的,在教学内容的呈现过程中,怎样选择更多样化的素材来丰满人物,怎样把“国家利益”这样有深度的话题简化为学生能够接受的,更为“接地气”的教学形式加以呈现,也仍然需要好好研究和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