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护(护工)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
养老院护理员考核细则

养老院护理员考核细则引言养老院是为了提供给需要特殊护理和照顾的老年人而设立的机构。
养老院护理员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照顾和支持。
为了保证养老院护理员的质量和能力,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细则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老院护理员考核细则,包括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以及考核标准等方面。
考核内容1. 知识技能考核养老院护理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知识技能考核中,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护理知识:护理员需要了解基本的护理理论和知识,包括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常用药物、急救处理等方面内容。
•技能实践:护理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护理技能,如测量血压、照顾卧床病人、灌肠等。
2. 服务态度考核养老院护理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对待老年人要有耐心、细心和爱心。
服务态度考核应包括以下内容:•沟通能力:护理员需要与老年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要求。
•管理能力:护理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合理安排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和饮食等事务。
3. 素质考核养老院护理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
素质考核可以包括以下内容:•遵守纪律:护理员需要遵守养老院的规章制度,不得擅自违反。
•诚信守约:护理员需要保持诚信,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利益。
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理论考核可以通过书面试卷的形式进行,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
试题应覆盖养老院护理员所需的各个方面的知识,考核知识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2. 实践考核实践考核是通过实际操作来考核护理员的技能水平。
实践考核可以采用模拟场景的方式,模拟老年人的常见情况,并要求护理员进行相应的操作和处理。
考核评委可以根据护理员的操作技巧、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来评估。
3. 面试考核面试考核可以考查护理员的服务态度和人文素质等方面。
面试可设置不同的场景,要求护理员根据情境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考核标准在考核标准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考核内容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
老年人健康照护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

老年人健康照护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1. 定义
运用科学的老年护理技术,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能力。
2. 适用对象
运用或准备运用本项能力求职、就业的人员。
3. 能力标准与鉴定内容
4. 鉴定要求
1. 申报条件
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相应技能的劳动者均可申报。
2. 考评员构成
考评员应具备一定的老年人护理专业知识及实际操作经验;每个考评组中不少于3名考评员。
3. 鉴定方式与鉴定时间
鉴定方式采取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答卷或口答的考评方式,实际操作考核60分钟,理论知识答卷(口答)考核20分钟,其中实际操作分值占比80%,理论知识分值占比20%。
4. 鉴定场地设备要求
技能操作考核在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有教学教具设备的实习场所进行,满足技能鉴定需要的护理床、全功能老年护理模拟人、心肺复苏模拟人、治疗车、轮椅及家庭制氧机(氧气袋)、血压计、口腔护理模型、热水袋等。
养老院护理员考核细则

养老院护理员考核细则一、工作态度和责任心1.护理员应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对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充满热情和耐心。
2.护理员应养成良好的责任心,能够主动关心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并及时提供相应的帮助。
3.护理员应准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并按照工作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护理员要尊重老年人的人格尊严,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不侵犯老年人的权益。
二、护理技术能力1.护理员应具备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包括测量生命体征、疾病预防、常见疾病的护理等。
2.护理员要能够正确使用各种医疗器械和设备,并能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3.护理员要能够有效地进行翻身、洗浴、换尿布、喂饭等日常护理工作。
4.护理员要能够遵守医嘱,正确给老年人服药,并及时记录用药情况。
三、卫生与环境管理1.护理员要保持养老院的卫生和环境整洁,确保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干净舒适。
2.护理员要及时清洁老年人的床铺、个人衣物和居室,并合理妥善处理废弃物品。
3.护理员要做好老年人的个人卫生,包括助洗、助梳、修剪指甲等个人护理工作。
4.护理员要定期检查老年人的居室设施和用品,并及时报修或更换。
四、沟通与协作能力1.护理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和老年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倾听老年人的需求和意见。
2.护理员要与养老院的其他工作人员进行良好的协作,共同完成老年人的护理工作。
3.护理员要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与医生和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汇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
4.护理员要参与养老院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五、安全管理能力1.护理员要熟悉养老院的安全规章制度,确保老年人和自身的安全。
2.护理员要定期巡视老年人居住区域,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3.护理员要掌握应急处理技能,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和老年人突发状况。
4.护理员要合理使用和保管药品和器械,防止被他人非法使用。
以上就是养老院护理员考核细则,通过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可以有效地评估护理员的工作表现和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养老院的服务质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新生儿护理专项能力考核规范

新生儿护理专项能力考核规范1. 背景介绍新生儿护理是医疗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为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护士需要具备相应的专项能力。
为了规范新生儿护理人员的能力考核,制定了以下考核规范。
2. 考核目标本考核规范的目标是评估新生儿护理人员的专项能力,确保其具备高质量的护理技能和知识。
通过考核,能够筛选出具有专业素质和扎实知识的人员,提升新生儿护理服务的质量。
3. 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新生儿基础护理能力- 新生儿喂养: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技巧、喂养频次和喂奶量的合理安排等。
- 新生儿睡眠管理:了解新生儿睡眠规律和安全睡眠环境的建立。
- 新生儿换尿布和洗澡:掌握正确的换尿布和洗澡技巧,确保新生儿的清洁和舒适。
3.2 新生儿常见疾病识别和处理能力-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候群:了解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生儿呼吸窘迫的情况。
- 新生儿黄疸:了解黄疸的原因、处理方法和监测指标,能够及时处理高胆红素血症的情况。
- 新生儿感染:了解新生儿感染的症状和处理方法,能够做好感染控制工作。
3.3 新生儿护理技术和操作能力- 静脉采集:掌握新生儿静脉采集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 呼吸道护理:了解并能够正确操作新生儿的吸痰和氧疗设备。
- 皮肤护理:掌握新生儿皮肤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
4. 考核方法- 理论考核:通过书面或电子测试的方式,考察新生儿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 技能考核:通过模拟实际操作的方式,考察新生儿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 实地考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观察和评估新生儿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
5. 考核结果与认证根据考核的综合结果,评估新生儿护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并给予相应的认证。
认证结果将用于新生儿护理人员的绩效评估和职业发展。
6. 考核规范的制定和调整本考核规范由相关专家和机构制定,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新生儿护理的最新发展和需求。
以上是新生儿护理专项能力考核规范的内容,旨在为新生儿护理人员提供明确的考核标准,促进其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持续发展。
护理人员行为规范考核实施方案

护理人员行为规范考核实施方案护理人员的行为规范考核是保证其职业素养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是一份护理人员行为规范考核实施方案,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表现。
一、考核对象范围本考核适用于所有护理人员,包括护士、护理师、护理助理等各类护理人员。
二、考核内容1.专业知识与技能(1)了解和掌握护理学理论知识,包括护理基础、护理专业知识、护理技术等。
(2)熟悉常见护理操作和操作流程,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3)了解和掌握护理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范,保证使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服务质量(1)遵守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旷工等。
(2)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和个人隐私。
(3)与患者互动时,谦虚、友善、耐心,尊重患者的文化背景和个人价值观。
(4)遵循医疗伦理,严禁虚假宣传、拉客户等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3.团队合作(1)积极参与团队讨论,分享并学习他人经验,提升团队整体工作水平。
(2)与同事相互协作,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医疗任务。
(3)关心工作环境卫生,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遵循卫生措施,确保患者和员工的安全。
4.个人发展(1)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持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
(2)关注护理学术研究和最新领域动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参与护理质量评估活动,主动反思和总结工作经验,改进自身的不足之处。
三、考核方式1.考核周期每年进行一次全员行为规范考核。
2.考核工具(1)考核问卷:采用标准化考核问卷,包含各项考核内容。
(2)实际观察:通过实际观察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表现,结合考核要求进行评估。
3.考核评分(1)专业知识与技能考核:采用定量评分方法,按照考核指标的标准进行评分。
(2)服务质量考核:采用定性评价方法,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同事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3)团队合作考核:采用定性评价方法,通过团队讨论和领导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4)个人发展考核:采用定量评分方法,根据个人参与学习培训、通过证书考核等方式进行评分。
《社区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3版)

《社区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3版)社区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3版)引言社区护理员是在社区中为居民提供基本护理服务的专业人员。
为了提高社区护理员的职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制定本标准,以明确社区护理员所需具备的职业技能。
一、职业能力要求1.1 基本素养社区护理员应具备医学、护理学等基础知识,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识和卫生常识。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有效与居民和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和合作。
1.2 服务技能社区护理员应掌握基本护理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危重病人监护、口腔护理、皮肤护理、药物管理等。
能够按照医嘱执行护理操作,确保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1.3 应急处理能力社区护理员应具备面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急救技能、危险品事故处置等。
能够迅速反应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
1.4 心理支持能力社区护理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支持能力,能够有效应对居民的心理需求,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二、职业知识要求2.1 健康管理知识社区护理员应了解健康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但不限于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常见疾病和症状等。
2.2 护理知识社区护理员应了解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包括但不限于慢性病护理、老年人护理、儿童护理等。
2.3 专业技能知识社区护理员应了解与其专业级别相符合的专业技能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常见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禁忌等。
三、职业行为要求3.1 专业道德要求社区护理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坚持医疗伦理,保护居民的个人隐私和权益。
3.2 团队合作精神社区护理员应能够与其他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并能够融入团队,共同提供优质的服务。
3.3 个人发展意识社区护理员应持续研究和提升自身职业能力,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与时俱进。
四、评价要求社区护理员的评价应以实际工作为基础,通过考核和评估来确定其是否达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评价内容应涵盖职业能力、职业知识和职业行为。
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编写要求.doc

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编写要求特殊职业能力评估标准写作要求1:建立特殊职业能力的原则(a)最低就业技能单元原则每个专业职业能力是一个最低就业技能单位“就业能力”是指社会中相对稳定的部分以工作为生的能力。
“最低”是指其适用范围小于“职业”。
作为一种就业技能,它不能被再次分割,也不能被评分。
(2)技术原理技术是指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特殊职业能力掌握这种能力需要大师的指导或相应的实践训练。
简单的体力劳动不能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能力。
(3)与国家职业趋同原则任何能直接对应国家职业标准中的模块,并符合最低技能单元原则的特殊职业能力,其培训和考核应符合标准中相应模块的初级工人的要求,无需单独编写考核规范。
2: name一般用“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名称动词”来表示,如“拉面制造”、“社区绿化”等。
特殊职业能力的名称不能与工种或职业名称相同。
因此,特殊职业能力的名称后不能有号1/3“职工”:“会员”或“教师”等字样表示工种或职业的名称3:定义一般应根据“在环境或条件下使用工具、设备或材料制造或提供服务的能力”的格式定义特殊专业能力例如“服装缝纫——使用服装缝纫设备和服装材料将各种服装缝制成服装的能力”4:适用对象申请或准备申请就业能力:受聘人员5:评估内容职业领域是指与特殊职业能力相对应的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仪式中的优良类别)工作任务是指完成特殊专业能力范围内的全部工作2/3必须经过主要步骤或程序它应该按优先级顺序列出。
一般来说,每个专业能力下应该列出一个以上的工作任务。
操作规范是指每个操作步骤应满足的要求:标准或阶段具体工作结果相关知识是指完成相应工作步骤必须掌握的知识,包括工具设备知识、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和相关注意事项根据“做什么和学什么”的原则,列出与每个具体操作步骤直接相关的知识点。
评估比例:根据评估的重要性和技术复杂性,确定评估中每项具体工作或阶段成果的比例,以百分比表示()6:评估要求(a)申报条件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相应技能的劳动者可以申报(二)陪审员构成根据每个特殊职业能力的具体情况确定(3)评估方法和评估时间根据每个特殊职业能力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单独考核理论知识但技术复杂性相对较强:对于安全要求高、影响消费者安全健康的特殊职业能力,评估内容必须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操作和健康知识。
母婴护理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

母婴护理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母婴护理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一、定义母婴护理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是指在产妇分娩、新生儿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为产妇和婴儿提供生活护理服务的能力。
二、适用对象本规范适用于从事或准备从事与母婴护理相关职业的人员。
三、能力标准与鉴定内容能力名称:母婴护理职业领域:家政服务工作任务一)产妇护理操作规范相关知识考核比重1、能为产妇进行月子餐的准备与制作,了解月子餐的相关知识。
2、能对哺乳中乳房常见问题进行处理,包括乳胀、教裂、乳腺炎等。
3、能帮助产妇进行产后个人卫生指导和产后形体恢复指导。
4、能帮助产妇进行产后沐浴、会阴侧切及手术伤口的清洁,以及产妇休养环境和清洁的要求。
5、能了解产妇休养环境要求,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新生儿护理1、能正确抱起、抱住和放下新生儿,保证舒适和安全。
2、能为新生儿做好PR部保健和PR部护理,视新生儿脐带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为新生儿洗澡。
3、能视新生儿脐带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为新生儿洗澡。
4、能正确安排新生儿的睡眠,给新生儿穿衣服和脱衣服。
5、能准确测量新生儿的体温。
6、能正确为新生儿进行脐部和臀部护理并更换纸尿裤。
7、能正确观察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处理尿布疹。
8、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新生儿衣服、被褥和奶具的选择、清理与消毒。
三)物品的消毒能正确进行物品的消毒,保证卫生。
四)意外伤烫能进行烫伤、呛奶、窒息的预防与紧急处理。
五)疾病的预防与护理能进行湿疹、鹅口疮、消化不良、脐炎、呼吸道感染、脓胞疮等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六)新生儿喂养与锻炼1、能掌握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方法,合喂养的指导。
2、能掌握奶粉配制的方法,为新生儿做被动操。
3、能熟练为新生儿进行抚触、为新生儿进行被动操。
四、鉴定要求一)申报条件具有相应技能的劳动者均可申报。
二)考评员构成考评员应具备一定的新生儿及产妇护理的专业知识及实际操作经验;每个考评组中不少于3名考评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护(护工)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
一、定义
运用基本护理知识与技能、心理与康复指导手段,在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及家庭为独立生活有困难者提供
心、身、灵全方位的帮助,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并逐步回归社会的能力。
矚慫润
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二、适用对象
运用或准备运用本项能力求职、就业的人员。包括:
、城市下岗男、女职工;
、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转移人员;
、自愿从事该项工作的志愿者;
、需要介护的家庭成员;
、其他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三、能力标准与鉴定内容:
能力名称:介护员(护工) 职业领域:养老护理员
工作任务 操作规范 相关知识
考 核
比 重
(一) 职业道德 与行为规范 .熟悉基本礼仪、仪容及职业规范 .有较强的主动服务意识和亲情服务理
念
.职业道德规范与职业素养
.人文关怀与法律法规知识
.介护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亲情服务语言和行为规范
(二) 卫生介护 .熟练完成晨、晚间照料与更换床单等 .能有效清洁口腔,并掌握保健方法
.能维护良好的仪表仪容与个体
卫生
、能营造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有人卧床更换床单法
.口腔卫生与保健基本知识
.修剪指(趾)甲、洗澡、更衣、洗衣介护方法
.床上擦拭、洗头、足浴方法
.偏瘫病人入浴介助方法
.清洁消毒与预防交叉感染基本知识
.整理、清洁个人与生活环境周围物品
(三) 饮食介护 .能协助正确完成正常进膳 .能为吞咽困难及活动受限者进膳 .协助完成口服给药 .及时处理进食意外 .科学配膳、合理烹饪方法与选择 .介护对象进餐前评估与居家饮食(喂食)介护 .坐位、侧卧位、仰卧位进餐介助方法
.口服用药相关知识与介护
.误吸的预防与急救方法
.鼻饲基本知识与介护
(四) 排泄与睡眠介护 .能协助病人正常如厕 .能对呕吐病人进行照料 .能配合照料二便异常者 .胃肠、排尿活动相关知识 .呕吐介护与其误吸紧急处理 .二便异常的观察和介护
.接尿器、移动式坐便器、便盆及一次性洗肠器等
排泄用具的选择、使用和介助方法
.使用轮椅、卧床偏瘫者如厕介护
.卧床病人排泄介护
.简易通便法
.睡眠相关知识与介护
(五) 移动介护 .能正确使用轮椅、拐杖等助行器 .正确进行各种体位的移动介护 .能正确使用其他介护器具 .轮椅、拐杖等使用操作知识 .从轮椅向床上移动方法
.卧床者不同体位和姿势变换的移动方法和技巧
相关介护器具应用知识
(六) 危重病 介护 .协助医护人员观察危重病人 .协助医护人员对危重病人进行相应的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测量方法 、危重病护理相关知识 .疼痛介护
、留置管道介护
.褥疮预防与介助
.冷、热疗法基本常识
.深呼吸运动指导与拍痰法实操
(七) 急救介护 .能对意外事故及家居意外做出及时处置 .能对突发心脏病进行应急处理 、正确进行徒手心肺复苏 .外伤出血、摔伤、烫伤、食物中毒、噎食、触电及火灾等意外的预防、急救、报告、处理原则等相关知识和介助
.简易止血、包扎法
.常见心脏病意外的处理方法
.心肺复苏相关知识与实操
(八) 康复介护 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肢体被动运动与肢体功能位摆放 能指导呼吸功能康复与糖尿病患者康
复
能指导使用各类健身器材
熟悉常用作业疗法
.肢体康复与肢体功能位基本知识
.呼吸训练基本知识与介助方法
、糖尿病足预防与介护
.健身器材使用常识
.作业疗法基本知识与实操
(九) 心理介护 .能观察情绪变化,并适时进行有效调理 .能对老人的心理需求进行疏导 .公众心理及其沟通技巧 .患者一般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与介护
.伴随老化产生的精神和身体的变化与介护
四、鉴定要求
(一)申报条件
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男女,具有该项职业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准备运用本项能力求职、就业的人员均
可申报。
(二)考评员构成
考评员应具备一定的护理专业知识及实际操作经验,每个考评组中不少于三名考评员。
(三)鉴定方式与鉴定时间
鉴定方式采取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答卷或口答的考评方式,总分为分,其中实际操作分值占比,理论知识
分值占比,达到分为及格。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考核时间与计分:实际操作考核过程分钟;理论知识答卷考核或口答分钟。
(四)鉴定场地及设备
技能操作考核在面积不小于平方米有教学教具设备的实习场所进行,满足考核需要的护理床、全功能老年
护理模拟人、治疗车、轮椅及家庭制氧机(氧气袋)、血压计、热水袋等。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