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不锈钢化学成份和该成份对其组织性能影响
元素含量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的影响

元素含量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的影响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常用的不锈钢材料,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
元素含量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的影响十分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不同元素含量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的影响。
1.镍(Ni):镍对奥氏体不锈钢的影响非常显著。
适量添加镍可以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塑性和耐腐蚀性能。
镍可以稳定奥氏体相并抑制铁素体相的形成,从而提高材料的耐蚀性和力学性能。
高镍含量的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2.铬(Cr):铬是不锈钢的主要合金元素,对奥氏体不锈钢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铬可以形成致密的氧化铬层,保护不锈钢材料不受腐蚀。
适量添加铬可以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能,特别是在酸性环境和氯化物环境中的耐蚀性。
此外,铬还能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和硬度,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3.碳(C):碳是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化元素,适量的碳含量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但过高的碳含量会降低耐蚀性能,容易发生晶间腐蚀。
因此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碳含量一般低于0.08%,以保证良好的耐蚀性能。
4.锰(Mn):锰是奥氏体不锈钢的合金元素之一,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适量的锰添加也可以改善耐蚀性能,但过高的锰含量会降低材料的塑性。
5.氮(N):适量的氮含量可以有效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和硬度,同时还能改善材料的耐蚀性能。
氮会强化奥氏体相,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除了上述主要元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合金元素也对奥氏体不锈钢的性能有影响。
例如钼(Mo)可以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的耐蚀性。
钛(Ti)和铌(Nb)可以防止晶间腐蚀,改善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
硅(Si)可以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和耐蚀性能。
总之,不同元素的含量对奥氏体不锈钢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合理调控元素含量可以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硬度、塑性和耐蚀性能,使其适应不同环境和工程应用的需求。
2535不锈钢化学成分

2535不锈钢化学成分不锈钢是一种具有优秀耐腐蚀性能的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2535不锈钢作为一种高强度、高耐蚀性能的不锈钢,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2535不锈钢的化学成分进行详细介绍。
2535不锈钢是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铬含量和适量的镍、钼等合金元素。
下面将分别介绍其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1. 铬(Cr):2535不锈钢中铬的含量通常在25%至35%之间。
铬是不锈钢中最主要的合金元素之一,可以使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铬能与氧气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膜,防止进一步的氧化反应,从而保护钢材不被腐蚀。
2. 镍(Ni):2535不锈钢中镍的含量一般在4%至6%之间。
镍能够增加不锈钢的抗酸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同时还能提高不锈钢的强度和塑性。
镍的添加还能改善不锈钢的焊接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可加工性。
3. 钼(Mo):2535不锈钢中钼的含量一般在2%至4%之间。
钼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尤其是在酸性环境下具有很好的耐蚀能力。
钼还能改善不锈钢的耐热性和强度,提高其抗拉强度和硬度。
除了上述主要的合金元素外,2535不锈钢中还含有少量的碳(C)、锰(Mn)、硅(Si)、磷(P)和硫(S)等元素。
这些元素的添加可以改善不锈钢的特性,如提高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等。
总结起来,2535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包括铬、镍、钼等主要合金元素,以及少量的碳、锰、硅、磷和硫等元素。
这些元素的合理配比使2535不锈钢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能、高强度和良好的可加工性。
它广泛应用于化工、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成为重要的结构材料。
本文通过对2535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的详细介绍,使读者对该种材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将有助于读者在实际应用中正确选择和使用2535不锈钢,发挥其优越的性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推动不锈钢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奥氏体不锈钢晶粒度

奥氏体不锈钢晶粒度一、奥氏体不锈钢概述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良好耐腐蚀性和力学性能的不锈钢,其主要成分为铁、铬、镍等元素。
在我国,奥氏体不锈钢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建筑、食品等行业。
了解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粒度对其性能的影响,对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晶粒度的影响因素1.化学成分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粒度主要受化学成分的影响。
其中,铬、镍等元素的含量对晶粒度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铬能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而镍则有助于改善晶粒度。
合理调整化学成分,可以有效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粒度。
2.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是影响奥氏体不锈钢晶粒度的关键因素。
适当的热处理可以促使晶粒细化,提高不锈钢的性能。
常见的奥氏体不锈钢热处理工艺包括固溶处理、时效处理等。
3.冷却速度冷却速度也是影响奥氏体不锈钢晶粒度的重要因素。
冷却速度过快,容易导致晶粒长大;冷却速度过慢,晶粒度细化效果不佳。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合适的冷却速度对提高晶粒度至关重要。
三、晶粒度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的影响1.力学性能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粒度对其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
晶粒度越细,不锈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越好。
此外,细晶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好的延展性、韧性和耐磨性。
2.耐腐蚀性晶粒度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也有很大影响。
晶粒度越细,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越致密,耐腐蚀性越好。
在腐蚀环境下,细晶奥氏体不锈钢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四、提高奥氏体不锈钢晶粒度的方法1.合理调整化学成分通过调整铬、镍等元素的含量,可以有效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粒度。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搭配化学成分,以达到优化晶粒度的目的。
2.优化热处理工艺优化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促使晶粒细化。
例如,采用合适的固溶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能使晶粒得到有效细化。
3.控制冷却速度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合适的冷却速度对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粒度至关重要。
通过调整冷却速度,可以有效避免晶粒长大,实现细晶目的。
常用不锈钢材料化学成分及材料性能

常用不锈钢材料化学成分及材料性能不锈钢是一种铁合金,通过在其化学成分中添加铬、镍、锰等元素,使其具有防锈、耐蚀和耐高温性能。
常用的不锈钢材料主要包括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
下面将介绍不锈钢的常用化学成分及材料性能。
1.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铬(Cr),通常含量在10%以上,含有少量的镍(Ni),有时还加入其他元素如锰(Mn)、氮(N)等。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蚀性和可塑性,广泛应用于制造工业设备、建筑结构、厨房用具等领域。
2.铁素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铬(Cr),含量在10-30%之间,不含或仅含少量的镍(Ni)。
铁素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高温强度,适用于制造化工、石油、医疗等行业的设备和容器。
3.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铬(Cr),含量在11-17%之间,同时含有适量的镍(Ni)和钼(Mo)。
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适用于制造刀具、汽车零部件等高强度和耐磨损的产品。
不锈钢材料具有以下优良性能:1.耐腐蚀性:不锈钢中铬的存在可以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防止氧、水和其他化学物质对钢材的侵蚀,因此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2.耐高温性:不锈钢中添加的合金元素可以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和高温强度,使其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结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3.良好的可塑性: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可冷加工性和可热加工性,可以通过冷镦、冷轧、拉伸等方式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产品。
4.美观性:不锈钢表面光滑、易清洁,具有银白色的光泽,使其在建筑装饰和家电产品等领域中经常被使用。
5.环保性:不锈钢材料可回收再利用,与环境无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总的来说,不锈钢具有防锈、耐蚀、耐高温、可塑性好、美观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各种领域的制造和应用。
不同成分和工艺处理方式制成的不锈钢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用途,具体选择应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
aisi439化学成分

aisi439化学成分AISI 439化学成分AISI 439是一种铬钼钛奥氏体不锈钢,其化学成分对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将详细介绍AISI 439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及其特点。
1. 铁(Fe):是AISI 439不锈钢的主要元素,占据了大部分成分。
铁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它赋予不锈钢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2. 铬(Cr):铬是AISI 439不锈钢的关键元素,其含量通常在17%至19%之间。
铬的加入使不锈钢具有抗腐蚀性能,形成一层致密的铬氧化物(Cr2O3)保护膜,防止钢材与外界介质接触而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使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
3. 碳(C):碳含量对不锈钢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AISI 439不锈钢的碳含量较低,通常在0.03%至0.08%之间,这有助于提高其焊接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4. 钼(Mo):钼是AISI 439不锈钢的合金元素之一,其含量通常在0.2%至0.5%之间。
钼的加入可以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在酸性环境中,钼可以有效地抑制钢材的腐蚀和氧化。
5. 锰(Mn):锰是AISI 439不锈钢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含量通常在1%至2%之间。
锰的加入可以提高不锈钢的强度和硬度,并改善其冷加工性能。
6. 硅(Si):硅是AISI 439不锈钢中常见的合金元素之一,其含量通常在0.5%至1.5%之间。
硅的加入可以提高不锈钢的强度和耐磨性,并有助于改善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7. 磷(P)和硫(S):磷和硫是AISI 439不锈钢中的杂质元素,其含量应尽量控制在较低水平。
高磷和高硫含量会降低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
8. 钛(Ti):钛是AISI 439不锈钢中的合金元素之一,其含量通常在0.15%至0.6%之间。
钛的加入可以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并改善不锈钢的焊接性能。
AISI 439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控制合理的化学成分,可以使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焊接性能和机械性能,使其在汽车制造、建筑和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应变强化用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影响因素

应变强化用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影响因素郑津洋;李雅娴;徐平;马利;缪存坚【摘要】Mechanical property of materials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to determine the strain strengthening parameter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plant thickness, strain rate and other factors' influence on strength, plastic and oth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were studi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should be designed for the strain strengthening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according to its effect on the austenite stabilization, and the content of the austenite stabilized composition should be ensured. Due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ot and the cold rolling process, the deformation of the plates varies with thickness. Therefore the volume increment of the inner container of the cryogenic vessels is of large difference under the same strengthening stress.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strain strengthening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cryogenic vessels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ickness of the sheets. The lower the tensile strain rate, the greater the deformation under strengthening stress. The influence of strain rat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weaken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deformation.%为合理确定应变强化工艺参数,试验研究了材料化学成分、板材厚度及应变速率等因素对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塑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对于应变强化用奥氏体不锈钢,应确保Ni、Mn等奥氏体稳定化元素的含量.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低温容器的设计制造应充分考虑冷热轧制工艺导致的不同厚度板材力学性能差异.拉伸应变速率越低,强化压力下的形变量越大,应变速率对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随形变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期刊名称】《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12)005【总页数】8页(P512-519)【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应变速率【作者】郑津洋;李雅娴;徐平;马利;缪存坚【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力学系,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40.1奥氏体不锈钢由于具有优良的塑性、韧性及低温性能,广泛应用于低温容器尤其是深冷容器的制造。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性能本文旨在介绍奥氏体不锈钢以及其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低温环境中,材料的性能会发生变化,因此了解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下的性能至关重要。
奥氏体不锈钢的组成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具有优异耐腐蚀性能的钢材,其主要成分是铁、铬和镍。
除此之外,它还包含少量的碳、硅和其他合金元素。
这些化学成分赋予了奥氏体不锈钢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
不锈钢的微观结构对其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奥氏体的微观结构,这是一种稳定的晶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铬元素能够形成氧化铬膜(即钝化膜),这种膜可以有效防止金属与外界介质的直接接触,从而实现耐腐蚀性能。
总之,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决定了其优异的耐腐蚀和力学性能,在低温环境下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表现。
本文将探讨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环境中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以及其他重要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它表现出较高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展性,这使得它成为低温应用的理想选择。
在低温环境中,奥氏体不锈钢仍然能够保持其机械性能,不易发生脆性断裂。
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环境中也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它能够有效抵抗对其金属结构的腐蚀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不锈钢中的铬元素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铬层,阻挡了氧气和湿气的进一步侵蚀,从而保护不锈钢免受腐蚀。
除了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下还有其他重要性能。
例如,它具有较低的热传导性,能够保持较低温度下的表面温度;同时具备较高的电导率,能够在低温条件下提供良好的电性能。
此外,奥氏体不锈钢还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和耐磨性。
综上所述,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环境中展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以及其他重要性能。
这使得它在低温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低温环境下。
了解影响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性能的因素对于设计和选择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Cu含量对316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与 性能的影响

Material Sciences 材料科学, 2019, 9(4), 318-323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journal/mshttps:///10.12677/ms.2019.94042Effect of Cu Content on Microstructureand Properties of 316 AusteniticStainless SteelZikai Wu1, Mingchu Huang2, Gang Yu3, Fenghua Luo1*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wder Metallurg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2School of Material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3Wuhan Marine Electric Propulsion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HubeiReceived: Mar. 21st, 2019; accepted: Apr. 8th, 2019; published: Apr. 15th, 2019Abstract316 stainless steel with different Cu content was prepared by induction melt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316 stainless steel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mechanical testing machin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s the copper content increases, the strength of the alloy first rises and then decreases, and the plasticity also shows the same tre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copper content is0.3%,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is optimal, and the hardness, tensile strength, yield strength andelongation are 252 HV, 612 MPa, 332 Mpa and 41%,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by TEM observation that as the Cu content increased, Cu gradually enriched at the grain boundary.KeywordsCu Content, Smelt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Grain BoundaryCu含量对316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吴子恺1,黄明初2,余罡3,罗丰华1*1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2中南大学材料学院,湖南长沙3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湖北武汉*通讯作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碳的影响:
碳在奥氏体不锈钢中是强烈形成并稳定奥氏体且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碳形成奥氏体的能力为镍的30倍。
钢中随着含碳量增加,奥氏体不锈钢强度也随之提高。
此外,还能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浓氯化物(如42%MgCl2沸腾溶液)中的耐应力腐蚀性能。
但是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碳通常被视为有害元素,因为在焊接或加热到450度到850度,碳可以和钢中的铬形成Cr23C6型碳化物。
导致局部铬贫化,使钢的耐晶间腐蚀性能下降。
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发展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为含碳量小于0.03%或0.02%的超低碳型不锈钢。
因此,在冷、热加工及焊接与碳弧气刨时应防止不锈钢表面增碳,以免铬的碳化物析出。
2.铬的影响:
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铬是强烈形成并稳定铁素体的元素,可以缩小奥氏体区。
在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中,当碳含量为0.1%,铬含量为18%时,为获得稳定单一奥氏体组织,所需镍的含最最低为8%,铬能增大碳的溶解度而降低铬的贫化度,因而提高铬含量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是有益的。
铬还能极有效地改善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点蚀及缝隙腐蚀性能。
因此铬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影响最大的是耐蚀性。
铬可提高钢的耐氧化性介质和酸性氯化物介质的性能,在镍、钼、铜的复合作用下,铬可提高钢耐一些还原性介质、如有机酸、碱介质的性能。
3.镍的影响:
奥氏体不锈钢中主要合金元素镍,其主梌用是形成并稳定奥氏体,获得完全奥氏体组织,使强有良好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并具有优良的冷、热加工性、可焊性及低温与无磁性,镍还可以显著降低奥氏体不锈钢的冷加工硬化倾向。
由于镍能改善铬的氧化膜成份、结构和性能,从而提高奥氏体不锈钢耐氧化性介质的性能。
但是降低了钢的抗高温硫化性能,这是由于钢中晶界处形成低熔点硫化镍所致。
4.钼的影响:
钼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钢在还原性介质(比如H2So4、H2PO4以及一些有机酸和尿素环境)的耐蚀性,并提高钢的耐点蚀及缝隙腐蚀等性能。
含钼不儿钢的热加工性比不含钼的差,钼含量越高,热加工越坏。
另外含钼奥氏体不锈钢中容易形成X(σ)沉淀,这会恶化钢的塑性和韧性。
钼的耐点蚀和耐缝隙腐蚀能力相当于铬的3倍左右。
5.氮的影响:
氮日益成为铬镍氮奥氏体不锈钢的重要合金元素,氮能提高钢的耐局部腐蚀(耐晶间腐蚀、点蚀和缝隙腐蚀)性,氮形成奥氏体的能力与碳相当,约为镍的30倍。
作为间隙元素的氮,其固溶强化作用很强,因为它的加入可以显著提搞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
每加入0.1%氮可使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室温强度提高60~100MPa。
在酸介质中,氮可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耐一般腐蚀能力,适量的氮还可提高敏经态奥氏体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能力。
在氯化物环境中,氮提高奥氏体不锈钢耐点蚀和缝隙腐蚀性能十分显著。
6.铜的影响:
铜能显著降低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冷作硬化倾向,提高冷国工成型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铜含量为1%~4%时,铜对钢的组织没有影响,对钢的冷成型性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含铜的奥氏体锈钢多用于要求冷作的一些用途中,铜可以显著降低热加工性,特别是当奥氏休不锈钢中含镍量较低时更为明显,因此当钢中铜含量较高时,镍含量应相应提高。
7.硅的影响:
对于耐氯化物就力腐蚀,耐浓硝酸、硫酸的腐蚀,硅是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合金元素。
硅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可提高耐蚀性,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显著提高钢在高温浓硫酸(93%H2So4~98%H2So4)中的耐蚀性,其机理是在钢的表面上形成了稳定的富硅氧化膜。
8.锰的影响:
在节镍奥氏体不锈钢中,锰是非常重要的合金元素,其主要作用是与氮、镍等强烈形成奥氏体的元素复合而加入到钢中,以节约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镍。
9.钛和铌的影响:
钛和铌主要是作为稳定化元素加入,以防止敏化态晶间腐蚀发生。
钛和铌的加入可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包括高温强度。
铌不像钛那样容易氧化和氮化,因此含铌奥氏体不锈钢多用作焊接材料。
10.磷的影响:
标准中规定了磷的含量小于或等于0.035%~0.045%,磷在不锈钢中,一般看成有害杂质,磷显著降低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在固溶态和敏化态下耐各种浓度硝酸腐蚀性能。
11.硫的影响:
硫在奥氏体不锈钢中主要被视为有害杂质,其含量限制在小于0.03%~0.035%以下。
但是由于硫的加入可提高钢的切削性能,故在易切削不锈钢中,硫被看成是合金元素。
硫的有害作用主要是降低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塑性,影响热加工性,降低耐蚀性。
12.硼的影响:
硼在奥氏体不锈钢中是不常用元素,其作用利大于弊,18Cr-8Ni不锈钢中加入硼含量达到0.006%,便有明显效果,微量硼加入可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塑性,改善热加工性。
13.稀土元素的影响
稀土元素(铈、镧)对改善铬镍奥氏体钢的热加工性是很有效的。
稀土元素有是显的脱硫作用,随着钢中稀土元素的增加,硫含量则随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