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 课件 (60张PPT)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之古代官职共34页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之古代官职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ຫໍສະໝຸດ 吁嗟身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演示文稿

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Leabharlann 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
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
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拜:授予官职。如: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
如列传》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延、至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 科举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60页。
优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 科举
第二页,共60页。
第三页,共60页。
第四页,共60页。
第五页,共60页。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 职科举
第六页,共60页。
第七页,共60页。
•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
第三十七页,共60页。
秦朝较为完备的中央官职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太尉
第三十八页,共60页。
丞相 御史大夫 郡 县
二、隋唐宋元的三省制
1.隋唐建立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结构的 中央官制。三省尚书省、中书省和门 下省,其职责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 审核,尚书省执行。
2.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 工六部,分掌管官吏任免、军事、赋 税、财政;司法、科举、学校、工程、 水利、交通等,“六部”之名沿用到 清末。
做朝官。 • 明经等其它科考出身的称浊流,也
有做朝官的。
第十八页,共60页。
• 清流和浊流统称为流内。 • 而通过别的途径当官的称流外;有
一定才学而无法出仕的就是今天相 沿成习后所说的不入流。
• 在官场上,清流看不起浊流,流内 看不起流外。
第十九页,共60页。
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
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拜:授予官职。如: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
如列传》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延、至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 科举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60页。
优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 科举
第二页,共60页。
第三页,共60页。
第四页,共60页。
第五页,共60页。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 职科举
第六页,共60页。
第七页,共60页。
•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
第三十七页,共60页。
秦朝较为完备的中央官职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太尉
第三十八页,共60页。
丞相 御史大夫 郡 县
二、隋唐宋元的三省制
1.隋唐建立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结构的 中央官制。三省尚书省、中书省和门 下省,其职责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 审核,尚书省执行。
2.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 工六部,分掌管官吏任免、军事、赋 税、财政;司法、科举、学校、工程、 水利、交通等,“六部”之名沿用到 清末。
做朝官。 • 明经等其它科考出身的称浊流,也
有做朝官的。
第十八页,共60页。
• 清流和浊流统称为流内。 • 而通过别的途径当官的称流外;有
一定才学而无法出仕的就是今天相 沿成习后所说的不入流。
• 在官场上,清流看不起浊流,流内 看不起流外。
第十九页,共60页。
古代官职精选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

【军机章京】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 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 《谭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衔军 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 预新政。”
【御史】本为史官,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 御史前书日”,“相如顾 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 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 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 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 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 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 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 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 王翱当是任都察院长官。
贾谊像
【太傅】古代“三公” 之一。又指“东宫三 师”之一,如贾谊曾 先后任皇子长沙王、 梁怀王的老师,故封 为太傅。后逐渐成为 虚衔,如曾国藩、曾 国荃、左宗棠、李鸿 章死后都被追赠太傅。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 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 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 户、礼、兵、刑、工,各 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 官。如《张衡传》:“上 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 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 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 兵部尚书。
【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 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 “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 史。如《梅化岭记》:“任太守民 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 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 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 “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 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 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 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 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 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 “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 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 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 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 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 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 《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 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 经略,驻扎江宁。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古代文化常识2--古代官职课件(共32张PPT)

都尉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节度使
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 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刺史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太守 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都督
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 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
C.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职位,是秉承君主主旨综理全国政务的
人。有的朝代不设丞相职位。
D.刺史本是中央的官员,东汉以后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的朝代称为
太守、知州、知府、知县,藤子京曾任巴陵郡太守。
【答案】D 知县是管理县政的最高 ,职位低于知府。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古代文化常 识2-- 古代官 职课件(共32张P PT)
辞官退休常见考点清单: 1.“致仕”有双解,辞官和退休。 2.“解官”是辞官,“解褐”与之反。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古代文化常 识2-- 古代官 职课件(共32张P PT)
爵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 因时而异。
三公
三公,是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秦朝设置,秦朝以后多 为虚职。据说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 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 为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古代文化常 识2-- 古代官 职课件(共32张P PT)
2.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课堂训练
A.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即一切财政事宜,其长官
称尚书,下设副职称侍郎。
B.翰林院学士在唐代是皇帝的秘书、顾问,他们学识渊博,明清时期长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 共60页

天文 地理
之 天文
天文 宏观印象:天圆地方,天覆于地。 具体天象:恒星定而行星动。
二十八宿(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 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斗、牛、女、虚、危、室、壁)
北
方
玄
武
七 (奎、娄、胃、昴mao、毕、觜 宿 东方苍龙七宿
例子:周武王、范文正(范仲淹)、 靖节先生(陶潜)
奸臣秦桧谥号为缪丑——恶谥 5.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例子:聊斋先生、饮冰室主人 6.称籍贯 例子:柳河东、王临川、康南海 7.称郡望 例子:韩昌黎
姓名 字号
800多年来,秦桧其人在历史上一直 是人们加以深谴的对象。被“誉为”中 国历史上的十大奸臣(庆父、赵高、梁 冀、董卓、来俊臣、李林甫、秦桧、严 嵩、魏忠贤、和珅)之一。
山西、山东
关中、关内、关外
政区名
天文 地理
之 地理
九州:冀、兖、青、徐、扬、 荆、豫、梁、雍
郡(秦) 国(汉) 道(唐) 路(宋) 省(元) 县(秦)
纪年 纪时
之 纪年
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姓名 字号
竹里馆——唐代诗人王维的居室名。 梦溪园——北宋沈括的书斋名。 书巢——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斋名。 本穴世界——宋末诗人郑思肖的书斋名。 梅花屋——元代画家、诗人王冕的画室名。 项脊轩——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书斋名。 七录斋——明代文学家张溥的书斋名。 青藤书屋——明代大画家徐文长的书斋名。 惜字庵——明末清初黄宗羲的斋名。 惜抱轩——清代桐城派古文学家姚鼐的书斋名。 春在堂——清代文学家俞樾的书斋名。 二十七松堂——清代文学家廖燕的书斋名。 抱残守缺斋——清末小说家刘鹗的书斋名。 十驾斋——清代学者钱大昕的书斋名。 瓶水斋——清代诗人舒位的书斋名。 人境庐——清代诗人黄遵宪的书斋名。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与官职变动34页PPT

古代文化常Fra bibliotek之官职与官职变动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补充课件(古代官职)

员外散骑侍郎
• 员外为定员外增置之意。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三国魏末 始置员外散骑常侍,晋以后所称之员外郎指员外散骑侍郎(皇帝 近侍官之一)。南北朝时,又有殿中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督等, 都在官名上加“员外”。隋开皇六年(568),于尚书省二十四 司置员外郎1人,为各司之次官。唐、宋、辽、金、元、明、清 沿其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时号“员外”, 实已在编制定员之内。此外,唐、宋、辽、金在尚书省左右司郎 中下,也有员外郎。元属中书省。 明清各部仍沿此制,以朗中, 员外郎,主事为三级司官,得以递升。员外郎简称员外或外郎, 通称副郎。清代除三省六部外,其他关署如理藩院,太仆寺,内 务府均设员外郎。
枢密使
• 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 被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 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 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权侔于宰相"。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 其任职者由五代时的武将逐渐转为以文官担任,职权范围逐步缩小。
•谢谢观看 •未完待续
龙图阁学士
• 宋代官名。宋真宗时建龙图阁,收藏宋太宗御书、 御制文集、典籍、图画、祥瑞之物以及宗正寺所进 属籍、世谱。景德元年(1004),置龙图阁侍制。 四年,置龙图阁学士。龙图阁学士为加官,用以加 文学之士,备顾问,与论议,以示尊宠。 • 北宋龙图阁直学士是“加官”、“贴职”,一种虚 衔,荣誉称号。
枢密副使
• 唐代宗永泰中始以宦官董秀掌枢密,掌接受表奏及向中书门下传 达帝命。至宪宗元和四年(注:《资治通鉴》第一次出现枢密使 一词),以梁守谦为枢密使。枢密使一职自此始。其后握权之宦 官多以枢密使名义干预朝政,以至操纵君主的废立。至唐末昭宗 时,权力更大,至直接指挥公事,侵夺宰相权力,借朱温之斩, 尽诛宦官,始改用士人为枢密使。朱温(梁太祖)称帝,改名崇 政使,以君主左右最亲信大臣任此职。后唐复称枢密使。宋代沿 其制而稍加变通,以枢密使为枢密院长官,与同门下平章事等共 同负责军国要政。枢密使有时亦称知枢密院事,简称知院。其副 职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任此职者一般为文官,且往往即 由同平章事兼任。凡军事之措置,均由枢密使秉皇帝意旨决定执 行。清常以枢密为军机大臣尊称。
古代官职ppt

【军机章京】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 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 《谭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衔军 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 预新政。”
【御史】本为史官,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 御史前书日”,“相如顾 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 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 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 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 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 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 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 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 王翱当是任都察院长官。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 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 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 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 称“相’’。如《陈涉世 家》:“王侯将相宁有种 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 乎!”《蜀相》:“丞相祠堂何 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指南录>后序》:“予除 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讲座
古代官职
巧家县玉屏中学 杜升敏
纵观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人物传记居多,而在人物传记类的 文言文中,又大多涉及到古代官职 的情况,即官署名、官名、官员的 职掌等方面。在这一方面,教材涉 猎较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古代 官职等知识作一定了解,以助于我 们对此类文章的阅读。
1、中央官职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 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 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 “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 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 “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 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 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 相之职”。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 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 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 王、大学士、尚书、侍郎 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 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 人,多则六、七人,被称 为“枢臣”。清末汉人只 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 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 臣。《谭嗣同》“时军机大 臣刚毅监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