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倾斜的伞》公开课教学设计 (1)

合集下载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倾斜的伞》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倾斜的伞》教学设计

11 倾斜的伞教材分析:《倾斜的伞》是一篇叙事兼有抒情的散文,从文章的结构上讲,文章以“雨中倾斜的雨伞”为线索,将外公对“我”的爱和“我”对外公的爱,这一“爱的情感线”连缀起来,根据这一线索文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到十一自然段,是讲丹丹小时候,外公为丹丹撑伞,伞歪向外公那边,这表现的是外公对“我”的爱。

第二部分是第十二自然段到结尾,讲得是丹丹长大后,为外公撑伞,伞歪向外公那边这表现的是“我”对外公的爱。

从文章语言上讲,这两部分内容在语言描述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特别是描写伞和颜色时有很多的重复,从这几处的语言描写中我们可以知道时空变幻传递着浓浓的亲情,当多年以后,拿伞的人换成丹丹后,她却做着当年外公做过的事,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份温情是发自内心,自然流露的,读起来也会清晰地认识到,雨中伞下笼罩着的是浓浓的亲情,从文章的内容上讲,外公的三次笑也有很深的意味。

第一次笑:当丹丹发现伞歪了告诉外公时,外公笑眯眯地说:“没歪呀。

”这次笑是怕丹丹淋到雨而哄丹丹。

第二次笑:看到丹丹困惑时不忍心再哄丹丹,所以只是笑而已。

第三次笑:当外公听到丹丹说:“你那把大伞把我整个都包住了呢!”心里很高兴所以才开心地笑了起来。

外公的这三次笑,饱含着他对丹丹的爱。

教学目标:1.认识“惑”“颤”这两个生字,学会“倾、挽”等13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意。

书写规范端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默读思考、提出问题、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句、感情朗读来体会人物内在的情感,了解在倾斜的伞下外公对孩子的深沉的爱以及在感受到孩子的对自己的关爱之后的内心的激动。

教学重点:通过默读思考、提出问题、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句、动笔书写、感情朗读来体会人物内在的情感体会祖孙间的亲情,引导孩子从这被爱角色中学会感恩,学会爱别人。

教学难点: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幼年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理解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_1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_1

《倾斜的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倾斜的伞》这篇课文,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这节课它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2、借肋课文插图,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同学们还记得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吗?这外公和我的故事就藏在这两幅图画里(课件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

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图画的内容?(课文写了“我”小时候,外公为我撑伞,还写了多年后“我”为外公撑伞。

)二、细读品味,体会关爱(学习1-5自然段)过渡:很小的时候,我就十分喜欢下雨。

这是为什么呢?课件出示:“每逢淅淅沥沥的雨声在窗外响起,外公便会来到学校门口,打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向我招招手”,(1)品词析句。

“每逢”是什么意思?(每当、每次),每次下雨外公就来接我,这是为什么呀?(2)指导朗读,体会外公对我的关心。

外公来接我了,我心情怎样?哪个句子告诉了我们?课件出示句子:我就一蹦一跳地跑向外公,钻进伞下,挽(wǎn)住外公的胳膊,一同走进雨的世界。

(1)哪个词最能看出我的高兴?(一蹦一跳)(2)抓住词语“一蹦一跳”指导学生读出“我“的高兴。

(二)研读对话,感悟关爱。

过渡:我就这样挽(wǎn)着外公的胳膊一同走进雨的世界。

我和外公一路走,一路聊着回家了。

外公和丹丹都说了些什么呢?(1)教师指插图问:丹丹告诉外公说伞歪了,丹丹怎么知道伞歪了呢?(2)品读句子(课件出示):外公头顶上本来应该墨绿色的天空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

1、理解丹丹的困惑和外公笑而不语里的爱。

(1)创设情境,体会外公良苦用心的爱。

师:外公头顶上“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这伞呀,明明是歪向了我这边,外公却说――生:没歪呀?师:外公为什么这样说呢?(引导学生说具体)师:是呀,如果丹丹知道了又会把伞移正,丹丹就会被淋湿了。

外公真是用心良苦啊。

师:可丹丹明白吗?生:不明白。

师:从哪个词知道?生:困惑。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冀教版)三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冀教版)《倾斜的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内容,了解题目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认识本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4.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本,解决部分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以生活经历引入与学生交流雨天外出时的情景,引导学生自己的感受。

今天,让我们走进一把“倾斜的伞”下,去感受一下“我”与外公之间浓浓的爱吧。

二、读,解决生字词1.读,解决生字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布置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勾画出不懂的词语。

3.用各种形式理解词语“淅沥声.困惑.混浊……”4.检查读情况,并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品读,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再次默读,边读边想,看看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2.引导学生就提出的问题,交流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注:①在雨中的伞下,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年代,雨中伞下场景的相似和变化)引导学生找出句子,读一读。

(后练习二)②在雨中,那把伞为什么会倾斜?从“倾斜的伞”中又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前后两部分的情节,谈体会)3.引导学生说一说,中哪些词语或语句,给你的感触最深,谈谈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抓住“伞歪了”,“总是一半干的一半湿的”。

同次描写外公的笑和中最后一段等处,让学生谈出体会)4。

分段落练习朗读,适当指导。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归类识字,如:“淋.混.浊.泪”2.注意“丹”字,容易多写一点。

3.班内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小练笔”让学生观察生活,感受身边的温暖和快乐,把在生活中这样的小细节及亲身体验,说一说,并写下。

《伙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中个生字,会写1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了解中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

《倾斜的伞》-最新公开课

《倾斜的伞》-最新公开课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课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伞。

说说伞的作用。

师:伞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是一种非常普通的事物,谁能说说它有什么作用?(挡雨遮阳)2、组织谈话。

师:在下雨时,如果你和别人同遮一把伞,如果撑伞的人是你,你会怎么做?3、小结导入。

师:同学们,把伞放在中间是一种公平;把伞斜向自己是为了让自己不要被淋湿;把伞斜向别人是为了让对方不被淋湿。

这雨中不同姿态的伞体现了撑伞人的不同心理。

在雨中,有一把墨绿色的伞见证了一个爷爷和他的孙女之间发生的那点点滴滴令人感动的事。

在这把伞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去《倾斜的伞》中看看吧!4、补充课题:倾斜的。

二、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记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生字词。

每逢淅淅沥沥墨绿色招手胳膊笑眯眯湿透淋湿衣服喜欢微微颤抖3、点名带读生字。

师:请几位同学做小老师,带同学们读一读这些生字新词。

4、齐读生字词。

5、学习生字词。

(1)喜:由“十”“豆”“口”组成。

(2)微:"几"将横折弯钩写成横折提,不少写中间一横。

(3)颤:左边部分。

(4)膊:不少写最后一点。

6、齐读生字词。

7、齐读课文。

师:把这些词放进文中,同学们还能读准吗?现在试试吧!三、课堂总结。

师:生字词我们学会了,那《倾斜的伞》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探讨探讨。

四、作业布置。

1、《一手好字》第十九课。

2、摘抄文章。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课题的含义。

3、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师:老师发现,放学时,如果下雨了,爸爸妈妈便会给我们送伞,我们常常会和爸爸妈妈共用一把伞,爸爸妈妈牵着我们的手一起回家。

有个叫丹丹的小姑娘它最喜欢下雨了,因为只要下雨,外公便会来接她放学。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_12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_12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体会祖孙间那种温馨的情感。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真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板书:倾斜的伞}师: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问?(生自由回答,各抒己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幻灯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小时候,雨中外公为年幼的丹丹撑伞;2、长大后,雨中丹丹为年迈的外公称伞。

教师:这是怎样一把温情的伞呢?答案就在课文的语言之中。

(温情,亲情,充满爱)教师出示图片,展示这两幅画面,指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同样是倾斜的伞第一幅中伞倾向丹丹,第二幅中伞倾向外公。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学习第一幅图1、默读1--4自然段,画出外公疼爱丹丹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2、重点语句,体悟真情(1)外公头顶上本来应该墨绿色的天空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

为什么?(同撑一把伞,一半是墨绿色,那是丹丹头顶上的伞;一半是灰蒙蒙的,那是外公头顶上没有被遮住的天空,体会到外公对丹丹的爱,宁愿自己淋湿,也不让丹丹淋湿了。

)(2)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

为什么?(外公对丹丹深深的爱)3、引导学生关注外公的三次笑教师提示一处“笑”,随即引导学生找出另外两处。

引导学生关注外公的三次笑。

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

”外公笑而不语。

(外公会说些什么?发挥学生想象力,各抒己见)外公听了,开心的笑了起来。

4、分角色朗读课文第4--11自然段。

(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机会)5、学习第二幅图小组合作学习12--15自然段,用~~~~~~画出丹丹关心外公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6、我抬起头,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_5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_5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体会祖孙间那种温馨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真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体会祖孙间那种温馨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真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三、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板书:伞}师:伞,象形字《说文解字》中称伞为“辙”,解释为“盖”,即遮蔽阳光和雨雪的用具。

这是一种平平常常的事物。

大家随处可见,可是这把平平常常的伞却给作者带来了不平常的感受。

你想了解这把雨伞的与众不同吗?让我们一同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学习第19课倾斜的伞。

(板书:倾斜的伞)引导学生再读课题。

(二)、观察插图,整体感知。

老师带来了两幅图,我们一起看一看。

(课件出示)仔细观察,说说雨中撑伞的人是谁?他是如何撑伞的?(两个画面:1、雨中外公为年幼的丹丹撑伞;2、雨中丹丹为年迈的外公称伞。

)板书:外公我(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品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指导看第一幅图:一老一小,走在雨中,立在伞下,这成了雨天里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呀!课文哪些自然段描述了第一幅图的内容。

((2-4)教师:同学们,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字,另一只眼睛看纸的背后,也就是用心去感受。

我相信你们一定是会读书的孩子,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用“——”画出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并想想为什么?教师:在大家动听的读书声中,这温馨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请同学们交流句子。

2、全班交流(1)外公便来到学校门口,打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向我招招手。

(平常)我惊讶的发现,头顶的天空已变成一片墨绿色,绿得那样深。

(外公用雨伞把丹丹全部遮住,外公对丹丹的爱,怕丹丹淋湿)(课件出示)外公头顶上本来应该墨绿色的天空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_13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_13

《倾斜的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倾斜的伞”的含义。

2、理解“仍然”的意思,会用三个“仍然”造句。

3、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4、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幼年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5、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教材分析:《倾斜的伞》是一篇叙事兼有抒情的散文,文章主要写了在雨中的伞下发生的故事,而且是一把“倾斜”的伞下。

文章以“雨中倾斜的雨伞”为线索,将外公对“我”的爱和“我”对外公的爱,这一“爱的情感线”连缀起来,使“雨中共伞”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细节中,蕴涵着的强烈的爱的气息,巧妙地彰显出来,给人以爱的感动,让人体会到亲情的温馨。

课文的结尾部分,作者在抒发着内心强烈的情感,同时,人们读起来也会清晰地认识到,雨中伞下笼罩着的是浓浓的亲情,时空变幻传递着的也是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会用三个“仍然”造句。

体会“倾斜的伞”中所代表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难点: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激发自己关爱他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设计理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创设问题情境、任务驱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等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

教学过程:一、自然导入,渲染气氛师:同学们,春天到了,阳光明媚,草长莺飞,要是来一场不大不小的春雨是不是就更有诗情画意了呢?你看,这雨呀说来就来了(课件出示下雨图)。

雨天里不只有雨水的嘀嗒声,你看,还有祖孙俩相依相伴的身影呢。

(出示课件,师生同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一场雨,一把伞,两个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11课《倾斜的伞》(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打开书深情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雨中的伞下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1、生读课文2、检查认读生字词师:同学们,课文读完了,你看(出示课件),这些淘气的生字词从课文里跑了出来,不知道你们还认识它们吗?生认读师小结:真不错,又认识了这么多汉字,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有它自己独特的情感和灵性,你看(师指课件),看到“淋湿”,你会有一种什么感觉?(雨浇在身上的那种凉凉的感觉,甚至会打个寒颤)看到“笑眯眯”,你的心里会有一种什么感觉?(高兴,好像看到了某个人脸上灿烂的笑容一般)汉字就是这样神奇,看到它的形就能想到它的意,所以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一定要学好汉字,去传播和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明!3、汇报交流:同学们,通过读课文,你看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两个)都是谁?(外公和我,师板书)讲了他们之间几个故事呢?(两个)一个是年幼时,外公为我撑伞,一个是长大后,我为外公撑伞。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和感恩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实物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亲人的感恩之心。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家庭事务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和感恩之情。

(2)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实际情景练习。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相关图片、实物等辅助材料。

2.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生字词卡片。

4. 课文朗读录音(可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家庭、亲人之间的关系。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分组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和感恩之情。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如何关爱家人、承担家庭责任。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和感恩之情。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和家人”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体会祖孙间那种温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真情。

难点:体会祖孙间那种温馨的情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师:伞,象形字《说文解字》中称伞为“辙”,解释为“盖”,即遮蔽阳光和雨雪的用具。

这是一种平平常常的事物。

大家随处可见,可是这把平平常常的伞却给作者带来了不平常的感受。

你想了解这把雨伞的与众不同吗?让我们一同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学习倾斜的伞。

(板书:倾斜的伞)引导学生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教师:同学们听得很投入。

我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那么,我请同学们猜猜老师是什么样的感受?如果让你用课文中一个词来概括,你会用哪个词?教师引导:出现在课文的最后一段(温情)这是怎样一把温情的伞呢?答案就在课文的语言之中。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两个画面:①雨中外公为年幼的丹丹撑伞;②雨中丹丹为年迈的外公称伞。


(2)教师出示挂图,展示这两幅画面,指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同样是倾斜的伞第一幅中伞倾向丹丹,第二幅中伞倾向外公。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我”眼中关于伞的句子。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引导生提问:我为什么十分喜欢下雨?板书:为什么?
2、品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指导看第一幅图:一老一小,走在雨中,立在伞下,这成了雨天里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呀!课文哪些自然段描述了第一幅图的内容。

指名读。

教师:同学们,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字,另一只眼睛看纸的背后,也就是用心去感受。

我相信你们一定是会读书的孩子,指名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文中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温情,让你印象深刻?
教师:在大家动听的读书声中,这温馨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请同学们交流句子。

3、全班交流。

(1)外公便来到学校门口,打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向我招招手。

(平常)我惊讶的发现,头顶的天空已变成一片墨绿色,绿得那样深。

(外公用雨伞把丹丹全部遮住,外公对丹丹的爱,怕丹丹淋湿)
外公头顶上本来应该墨绿色的天空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

(同撑一把伞,一半是墨绿色,那是丹丹头顶上的伞;一半是灰蒙蒙的,那是外公头顶上没有被遮住的天空,体会到外公对丹丹的爱,宁愿自己淋湿,也不让丹丹淋湿了。


“你的那把大伞把我整个儿都包住了呢!”我说。

(外公对丹丹深深的爱)(2)引导学生关注外公的三次笑有什么不同。

当学生提到一处“笑”时,教师随即引导学生找出另外两处。

引导学生关注外公的三次笑有什么不同。

①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

”(当丹丹说伞歪了的时候,外公却笑眯眯地说:“没歪呀”因为伞没有歪向自己,丹丹也没有淋湿,所以心里很高兴,他生怕把丹丹淋湿了,学生体会出外公对丹丹的爱)
②外公笑而不语。

(教师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困惑”的意思。

然后巧妙的解释引导学生困惑的读读这一部分。

引导学生在次提问,作者为什么困惑?当丹丹知道明明伞歪向了自己,可是外公却说伞没有歪。

外公又为何笑而不语?)
③外公听了,开心的笑了起来。

(当外公听到丹丹被大伞包住了,一点没淋湿,开心的笑了起来。

再次说明外公的爱是默默的。


“你是不是被淋湿了?”外公问。

(当丹丹发现外公的一半肩膀都湿透了,让外公赶快擦擦,可是外公没顾得上自己却先问丹丹有没有被淋湿,体现出外公对丹丹的爱。


“外公,您肩膀都淋湿了,快擦擦吧!”(学生体会丹丹爱外公。


教师小结:为了下一代的成长,外公操劳了一生,把自己的爱无私的洒向他的亲人,这种爱是温暖,是亲情,在子孙的心中生了根,发了芽,也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请你带上此时的感受再投入的读读这里吧!
4、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外公仅仅是哪一次撑伞为丹丹遮雨吗?教师引导读(深情地)
过渡: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丹丹在外公的关爱下健康幸福的成长着。

课文的六七八自然段也有描写亲情、爱的句子,请再读这几个自然段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

5、学生读六七八自然段。

你又从哪些句子体会出丹丹对外公的爱?
“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

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我抬起头,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


“这仍然是把倾斜的伞。


(1)引导学生理解“仍然”。

(情况没有发生变化)
(2)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很多年过去了,我做着外公当年做的事,表达了我对外公的爱。


教师:是啊,多少年过去了,丹丹长大了,仍然是雨在下,仍然是外公和“我”,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不变的是倾斜的伞,不变的是温情的伞,不变的是深深的爱。

“回到家里,我接过外公递过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浑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1)读读这句话。

(2)你读懂了什么?从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外公的激动与幸福)
6、学生齐读第九自然段。

教师:这不是一把普通的伞,是一把倾斜的伞,从伞上倾斜下的是浓浓的温情,深深的爱。

这份温情、这份爱感动着丹丹,感动着外公,也感动着你我每一个人。

让我们再次带着这份爱和感动深情地读一读这部分吧!
四、激情延伸
教师:课文学习到这里,我们一定有了初读课文不曾有过的感受,是啊!再看这把伞,这不仅仅是一把伞,这伞里有爱心,有温情,它让我们懂得被爱是那么的幸福!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人在关爱着我们,这把“倾斜的伞”也在你我身边,可有时我们却视而不见,请再次从记忆里拾捡起这些爱的片段。

引导学生回忆以下情景:
在我生病时:
在我被雨淋时:
在我夏天热的睡不着觉时:
在我跌倒时:
在寒冷的冬天里: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回忆把爱说出来。

请学生试着写一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