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基础判断题(无答案)-精选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检验题及答案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检验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二年级月考政治试题1.2010年3月,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天气影响,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断流。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果树瀑布是一种文化,因为文化包括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B.黄果树瀑布不是文化,因为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现象;C.到黄果树瀑布进行观光的旅游属于文化现象,因为黄果树瀑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D.到黄果树瀑布进行观光旅游不属于文化现象,因为黄果树瀑布是我国特有的现象;2.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怠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

这说明< lpL0yS2rBY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飞天壮歌—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2010年3月16日—31日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展出。

回答3—4题。

lpL0yS2rBY3.本次展览通过图片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这说明:< lpL0yS2rBY A.只要参加展览就能学习先进精神; 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C.载人航天精神只能通过图片展的形式展现; D.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4.这里的航天精神是:<①文化②人类所特有的现象③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永恒不变的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lpL0yS2rBY5.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辛勤劳动。

志愿者通过参加世博会的服务和组织工作,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了自身素质。

这说明,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lpL0yS2rBY①天生的,与生俱来的;②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出来的;③通过接受文化教育培养出来的④通过参与文化活动逐步培养出来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2010年3月28日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闭幕演出。

《文化生活》误区警示

《文化生活》误区警示

《文化生活》知识误区辨析1.文化、传统文化、先进文化的内涵是不同的。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文化形态的反映,代表社会发展方向,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对经济和社会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始终同步的。

总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

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3.文化具有反作用,但并不意味着任何文化对社会的发展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人们总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但并不意味着在较好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人们总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因此,在较好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但文化有先进和落后、健康和腐朽之分,且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只有主动、自觉地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得到精神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从而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5.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并不意味着其必然影响民族文化的发展。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文化基础语文试题答案

文化基础语文试题答案

文化基础语文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参差(cī)绯红(fěi)恣意(zì)翩跹(xiān)B. 蹒跚(pán)静谧(mì)倥偬(kǒng)踯躅(zhí)C. 蹑足(niè)囹圄(líng)缱绻(quǎn)踽踽独行(jǔ)D. 鞭笞(chī)翩跹(xiān)缱绻(quǎn)踯躅(z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部电影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使人深思。

B. 他的话虽然有些直白,但是非常有道理。

C. 这篇文章的观点颇为新颖,值得一读。

D.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坚定的信念,要付出辛勤的努力,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最终成功。

A. 不仅而且还就B. 只有才并且才C. 虽然但是然而却D. 无论都即使也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他的话让人如沐春风,真是令人茅塞顿开。

B. 这部电影的剧情扑朔迷离,让观众猜不透结局。

C. 他的演讲洋洋洒洒,赢得了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

D. 面对困难,他不卑不亢,展现出了坚强的意志。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公共基础文化试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文化试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属于四大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D2. 下列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春节是农历新年B.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C.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D. 重阳节是为了庆祝丰收答案:D3. 被誉为“诗仙”的中国古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4. 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错误的是:A. 中国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B. 中国画强调意境和笔墨的运用C. 中国京剧是西方戏剧的变种D.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答案:C5. 下列关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描述,正确的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B.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C. 《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答案:A6. 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著”中,以历史为背景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D7. 下列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描述,正确的是:A. 唐诗以抒情见长B. 宋词以叙事为主C. 元曲以议论为特色D. 明清小说以诗歌形式为主答案:A8. 被誉为“东方之珠”的城市是:A. 北京B. 上海C. 香港D. 广州答案:C9. 下列关于中国地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B.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C. 珠穆朗玛峰是中国最高的山峰D. 长城是中国最长的人工建筑答案:A10. 下列关于中国历史事件的描述,错误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开疆拓土C.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D. 明朝建立新中国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的国花是________。

答案:牡丹2. 中国的国宝动物是________。

答案:大熊猫3. 中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文化是人类和大自然一路创造的B.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C.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产品D.文化来源于人类的精神活动2.殷墟青铜器夸张而神秘的风格,包含着深厚粗犷的艺术魅力,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审美观念。

这说明()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关系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求得自身解放的理论武器。

这说明()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增进作用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4.歌曲《中国话》广为流传,歌中唱道:“孔夫子的话愈来愈国际化,中国人的话让全世界都认真听话。

”这种“汉语热”的背后是中国经济持续增加的庞大潜力。

这表现了()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文化与政治彼此融合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D.文化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5.美国的文化产品已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据首位,日本的文化产业产值已超过汽车工业,韩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国。

这启迪咱们()①文化与政治彼此融合②文化与经济彼此融合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④文化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愈来愈普遍、深切。

但公民政治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等问题也严重影响公民政治参与水平。

这说明()A.文化与政治彼此融合B.政治与经济彼此融合C.文化发展增进政治发展D.政治活动就是文化活动7.当前,一些国家在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同时,也输出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

另一些国家则充当无条件地接受强势文化产品的倾销地,并逐渐失去自我文化。

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精选道德与法治及教育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題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共20分)1.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它位于北美洲。

( ) 2.礼仪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礼仪。

( )3.一般来说,其他国家不会认同中国文化元素。

( )4.我们应该放弃自己的文明去学习更优秀的文明。

( ) 5.我们要相信权威,权威往往代表着真理。

(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和趋势。

( )7.人类可以离开地球而生存,但地球不能没有人类。

( ) 8.在灾难面前我们要不屈不挠、坚强面对。

( )9.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错误,我们应该学会宽容。

( )10.反思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怀疑,是不自信的表现。

( )二、选择题。

(共20分)1.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有()个常任理事国.A.四B.五C.六D.七2.中国的()对人类文明发展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A.甲骨文B.楔形文字C.象形文字3.以下哪个国际组织没有中国参加()。

A.金砖国家B.二十国集团C.欧洲联盟4.国家尊重和保障()。

A.财产权B.生命健康权C.人权5.以下不能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是()。

A.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B.因地制宜,就地取材C.消耗资源,发展经济6.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了“日心说”()。

A.哥白尼B.哥伦布C.麦哲伦7.早期文明都出现于()。

A.群山山脉B.大河流域C.高原地区8.以下哪位古人是宽容的典范()。

A.周瑜B.蔺相如C.廉颇9.以下哪个典故中的名人不善于反思自己()。

A.纸上谈兵的赵括B.负荆请罪的廉颇C.在课桌上刻上“早”字的鲁迅10.尊重他人可以体现在()。

A.语言B.行动C.A 和B 都可以体现三、填空题。

(共2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面前一律。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文化生活检测试题Word版无答案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文化生活检测试题Word版无答案

高二期中文化生活试题 2016、5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邮票是一个国家的“艺术名片”鸡作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吉祥动物,也一次次跻身于方寸之间。

不仅是我国陆续发行了不少与“鸡”有关的邮票,法国,韩国等也发行了与鸡有关的邮票,这表明()A.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有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也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B.各国的民族和文化其内容与形式是完全一致的C.鸡被世界各国视为吉祥物D.各国的信仰有相同的地方2、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快科技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我们之所以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因为 ( )A.经济发展是文化教育发展的基础B.文化是社会现实的反映C.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感受文化3、在中国,陶瓷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

这体现了中华文化:A 源远流长B 博大精深C 包容性D 推陈出新4、精美绝伦的青花瓷及其精湛的陶瓷工艺,向人们说明了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独树一帜④中华文化薪火相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探访文明的踪迹,惟有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不竭,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其有力见证是A.汉字和史学典籍B.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C.中华文化推陈出新D.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都是以汉字的书法创意为型。

汉字书法的“世”字与篆刻的“京”字交相辉映,有异曲同工之妙,寓意着本世纪初两项超大型国际活动在中国举办,倾诉着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

回答6-—7题。

6、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

这说明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②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③汉字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巨大作用④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现代汉字的字体都是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演变而来的,已有六千年多年的历史。

天下通语文试卷(含答案)

天下通语文试卷(含答案)

天下通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月C. 早D. 林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曹雪芹C. 施耐庵D. 罗贯中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成语?A. 画蛇添足B. 画龙点睛C. 画饼充饥D. 画虎类犬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诗句?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高三政治复习之文化生活常见判断题汇总
1、文化是除了经济、政治以外的全部现象。
2、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也是为人所特有的。
3、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起来的。
4、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5、文化是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和。
6、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亦步亦趋的。
7、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8、我国要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不断增加文化的影响力。
9、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关键。
10、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11、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会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12、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13、人们欣赏艺术表演、参加优育活动都体现了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14、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发的、自觉的过程。
15、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16、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7、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8、参加各种读书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9、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人的发展,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20、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21.文化多样性就是文化的多元性。
22.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
23.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4.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5.民族节日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26.经济政治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27.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 2 页

28.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是:既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又要尊重本民族文化。
29.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30.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31.教育是一种较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32.口语、报纸、网络等形式被称为大众传媒。
33.口语是最直观、最常见的传媒。
34.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了文化传递、沟通、创造的强大功能。
35.我们要热情欢迎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
36.我们进行文化交流即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7.传统文化就是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
38.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39.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40.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41.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42.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43.文化创新表现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努力之中。
44.实现文化创新,就是以世界各国文化为营养。
45.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沟通、共享的特定功能。
4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汉字和史书典籍。
47.文学艺术具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特点。
48.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交流、借鉴、吸收,渐趋融合统一。
4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50.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51.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的传统文化之中。
52.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53.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54.中国的地域文化取决于各地的自然条件。
55、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催的立业根基。
第 3 页

56、“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讲的是人们为了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精神。
5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顽强视为优良品格。
58、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5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自的精神活力。
60、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精神。
61、爱国主义是抽象的,在任何时期都是维护祖国统一,建设祖国。
6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都有不同的要求和具体内涵。
63、在任何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
不息的精神支柱。
64、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6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66、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67、文化市场的商业性和传媒的自发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68、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可以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
69、文化市场越活跃,越需要文化生产者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70、流行的文化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71、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需要我们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72、封建迷信是一种落后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73、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74、殖民文化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75、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7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77、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赂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78、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7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能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80、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
原则。
8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第 4 页

8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83、文化自信就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
动担当。
8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8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 任务。
86、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87、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88、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89、通过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社会新风尚。
9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9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92、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为人民服务为原则。
93、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
9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9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96、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9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98、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9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10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