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基督教的分裂 东正教---东欧 天主教---西欧
中世纪:史学上通常指封建时代,即介
于古代奴隶社会与近代资本主义之间的
。 时代。这一名词主要适用宗教于改革欧的历洲史背景
基督教(诞生于AD1C的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
意大利比萨教堂
梵帝冈圣彼得大教堂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思考: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公元6世纪) 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 基督教(公元1世纪)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一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课程标准】: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 2、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面积仅有0.44平方公 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图为圣彼得大教堂
——摘自《西方宗教史》
根据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 盾,引发了反对天主宗教改教革的的历史宗背景教改革运动。 19
:
天主教黑暗统治的表现 1)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天主 教世界全部耕地的1/3,收取什一税。 2)政治上:权力至高无上,教权高于王权 3)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学校教育,文学艺 术也蒙上浓厚的宗教色彩. 4)社会生活:影响无处不在.奢侈腐化
1)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 2)和封建王权争夺势力, 3)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十字军东征”, 4)欧洲封建王权衰落,使欧洲的天主教会占
据了支配地位。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 二
兜 售 赎
幅
罪
图
券
图片反映了天主教在哪个领域控制权? 这个领域控制权的具体表现还有什么?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资料:基督教
• 1、产生: • 公元1世纪左右 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 • 创始人传说是: 耶稣 • 2、4世纪初 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 • 3、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 基督教会托庇与日耳曼王权 • 打开城门迎接日耳曼军队 • 日耳曼国王赏赐教会1/3土地
4、基本教义
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 “原罪”和“救赎”。据基 的教义,原罪是人类始祖亚 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命令、 偷吃禁果所犯的罪行,传给 后世子孙,是人类一切罪恶 和灾祸的源。人类永远无法 自救。上帝(天主)差遣他 的儿子耶稣来到世间,被钉 死在十字架上,在上帝面前 替人类赎了罪。凡是信仰上帝、跟随耶稣的人都 能得救,死后获得永生。
• 7.宗教“异端”运动是 ( ) • A.废除天主教会的斗争 • B.推翻封建王权的运动 • C.用与天主教会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 动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 D.一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C
• 8.西欧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的原因有 • ①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②商品生产 与交换的繁荣③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④新航路 的开辟 • A.①②③④ B.①② • C.③④ D.②③④ • ( )
3、14、15世纪“异端”思想的共同 点?
• • • •
①抨击教会的腐败。 ②主张《圣经》为最高权威。(翻译《圣经》) ③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④主张教会权力服从世俗权力。
4、宗教“异端”运动的意义?
• 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 商业的要求,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 了有力挑战。 • 市民阶层?
• •
结论:罗马教皇确立了对西欧 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从天主教会统治确立的时候起,他的对立 面也出现了。
思考2:宗教“异端”运动出现的原 因、表现及意义?
宗教改革

材料二:这个时候的德国,却已经不再是从前的 那个完全蒙昧的日尔曼人国度,虽然比较意大利、法 国,德国仍然属于文化非常落后的国家,但是它已经 受到了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巨大影响。为了自己官员 培养的需要,德国的诸侯也纷纷模仿意大利和法国的 贵族,在自己的领地里面建立了大学,新的思想比比 皆是。罗马教会对德国人民的搜刮引起了强烈不满的 贵族的嫉恨;同时教会占有大量德国地产和财富,也 引起一些诸侯的觊觎。
美国的纸币,你发现有何特点?
IN GOD WE TRUST.
美国总统就职时手按在什么文本上宣誓? 美国总统演讲的最后一句一般是什么?
思考:以下新闻反映了什么现象?什么原 因造成这一现象?
天主教罗马教皇约翰· 保罗二世 于当地时间 2005年4月2日21时37分因病在梵蒂冈去世,终 年84岁。 4月8日,梵蒂冈教廷在圣彼得大 教堂广场举行了追思弥撒和葬礼。300多万人 涌入罗马送别教皇。来自教皇家乡波兰的人就 达百万之众。由于圣彼得广场只能容纳30万人, 葬礼通过27个巨大的屏幕向全罗马市主要的集 会地点现场转播。200多名世界各国政要及宗 教领袖出席了弥撒及葬礼,包括联合国秘书长 安南、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 总统希拉克等。德国红衣主教拉青格主持葬礼。 他称颂教皇保罗二世以其一生奉献于上帝、教 会和人类大家庭。
改革扩展
亨利八世改革
改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诉求, 皆因自身的腐败” ——摘自《西方宗教史》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 的必然反映。” —— 毛泽东
方向:1、从天主教统治的腐朽,激化社会矛盾角度去探究
2、从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角度去探究改革的必然
宗教(天主教)在欧洲甚至世界各地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宗教改革

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 案。实质是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小结 人 新教 核心教义 其它主张 物 派别 路 信徒皆祭司 ①“因信称义”②信 德 路德教 仰的唯一根据是《圣 廉俭教会
经》 民族教会
影响 地域
2、宗教“异端”的运动发展: 共同点:
•强调《圣经》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抨击教会的腐败, •没收教会财产,简化宗教仪式 •教权服从于世俗的权力。
· 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
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①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较弱, 不得不借助宗教外衣。
②在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下,思想和行动受 到天主教的严格控制,要将具有浓厚宗教 信仰的民众发动起来,需要披上神圣的宗 教外衣。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1)主要内容:
1)信奉因信称义,认为《圣经》至高无上。 2)思想核心------“先定论”。 3)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建立廉俭教会。 4)主张建立民主教会 5)建立了共和性质的政教合一的国家(神权共和国)
比路德更加激进,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
(2)特点
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传播到西欧(法国、今荷兰、英国等国家)
德国 北欧 法国 英国 等
加 尔 文 亨 利 八 世
加尔 文教
①《圣经》权威至高 无上;②主张信仰得 救,即先定论 ①《至尊法案》规定 英王为教会首脑②废 除与国家法律抵触的 现行教规③英语为礼 拜用语
民主教会 廉俭教会
英国 国教
保留天主教教 义和仪式等
英国
三、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作用
1、思想:继文艺复兴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进一步打击教会权威,; 2、政治:沉重打击天主教会在各国封建统治,促进了 欧洲民族国家发展;宗教改革也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 命的斗争旗帜; 3、经济:新教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 生活方式,夺取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促进资本主义的 发展; 4、文化: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宗教改革使各国 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宗教改革

欧洲宗教改革一、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1、中世纪天主教神权占据统治地位政治: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西欧处于天主教大一统的神权统治之下。
教会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经济:天主教拥有大量地产,是西欧最大封建主;还通过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括钱财思想文化:垄断了文化、教育、艺术等,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社会生活: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2、天主教会的专制和堕落引发了各阶层对天主教会的不满,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3、野蛮的宗教裁判所对传播“异端”的人进行迫害、打击,充分说明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已摇摇欲坠,这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格格不入。
4、天主教面临着种种挑战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形成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新兴资产阶级需要以自己为中心,重新认识人的价值,建立新的文化体系:1)民族意识的增长和专制君主的兴起对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天主教会形成威胁2)教会的经济特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对3)文艺复兴运动所宣传的人本主义思想,为挑战天主教会权威提供了思想源泉5、宗教改革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宗教改革原因)①社会原因: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严重阻碍了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②经济根源(根本因素):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和重商主义思想的流行,同教会的轻商思想产生冲突;③政治因素: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及新贵族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④思想文化:文艺复兴运动和反天主教的“异端”思想为宗教改革奠定思想基础;⑤导火索(直接):兜售“赎罪券”最终成为导火索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一)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爆发(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改革首先在德国爆发的原因:(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经济因素: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统一,天主教会阻挠德国统一。
政治因素:德国政治四分五裂,各阶层对教会普遍不满,整个德国与教会的矛盾非常尖锐。
第五章 宗教改革运动

第一节 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背景
一、背景 (一)随着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的兴 起,在各个国家建立的具有中央集权性质 的王权政治出现了对宗教的支配权和教会 国家化的要求。 (二)由于罗马教会自身的问题(垄断土 地、政教不分、腐化堕落),一些神学家 (如威克里夫、胡司)从本民族利益出发, 要求教会民族化。
(三)宗教改革是一场争取信仰自由、思想 自由的运动,它一方面肯定了人的世俗诉求,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塑造了 后来西方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的文化传统。 (四)宗教改革打破了神学对科学和自由思 想的禁锢,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比如 民众教育的普及、公共教育体系的建立,对 科学真理和宗教真理分离的提倡等都推动了 人的思想的启蒙。 (五)新教反对教士独身,反对违背人性的 禁欲主义,从此,教士结婚成为一种正常的 现象。教士结婚是宗教改革中最有影响的一 项革命。
(二)马丁·路德(1483—1546)
1、路德主要吸收了保罗和奥古斯丁的
神学思想,提倡“因信称义”,即人 的救赎不在于教皇和教会而在于人的 个人信仰,只要信仰上帝的人,都能 得到上帝的恩典。 2、受到犹太教信徒和上帝之间的交流 不需凭借其他中介思想的影响,直接 从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翻译《圣经》, 使得广大信众能直接接触圣经原文, 从而揭露罗马教会任意篡改《圣经》 原文、愚弄人们的可耻行径。
三、罗马教廷改革的意义 1、明确了教义、纯洁了教会,规范了教士 行为。 2、巩固了天主教在欧洲的地盘,拓展了海 外传教活动,使得传教区域不断扩大。 1543年,西班牙人罗耀拉在巴黎创建“耶稣 会”。 3、教会对教育的重视,使得欧洲人的文化 知识水平大大提高。 4、对善行的强调推动了欧洲慈善事业的发 展
学案9: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1)产生:大约公元1世纪左右,产生在小亚细亚与一带,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
(2)发展:公元4世纪初期,逐渐演变为的国教,势力日益扩大。
476年,在日耳曼封建王权下得以继续发展。
(3)分裂:11世纪时,分裂为 (罗马为中心,领袖是教皇)和 (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2.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1)原因①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与争夺权力。
②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进一步扩展了教会势力。
③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会势力空前强大,罗马教皇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2)表现二、宗教“异端”1.表现(1)12世纪后期,法国南部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异端”运动,要求纯洁教会。
(2)14~15世纪,欧洲的“异端”运动更加高涨。
英国人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
(3)14~15世纪,捷克人主张废除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要求教会的权力服从的权力。
2.影响(1)对天主教会的提出了有力挑战。
(2)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的愿望。
(3)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1.经济(1)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开始出现。
(2)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各国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促进了的发展。
2.政治(1) 开始兴起,他们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2)资产阶级化的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3)一些国家的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实现富国强兵。
3.思想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天主教会的统治形成巨大冲击。
【合作探究】[史料一]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三分之一;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1)根据史料一探究分析,天主教会在西欧起到什么作用?[史料二] 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
宗教改革.

第一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二、宗教“异端” : ㈣影响:宗教异端思想, 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挑战, 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 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 它表明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返回
第一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三、西欧向近代过渡: 14—16世纪。 ㈠经济方面: 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是 堕落行为,严重阻碍了早期资本主义的的发展和 社会的进步。 新兴资产阶级不满教会的盘剥,希望建立强 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欧向近代过渡: ㈢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 的质疑, 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更加激烈, 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第一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主要原因 思想准备 前提条件
一、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二、宗教“异端” : 三、西欧向近代过渡:
第一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㈡天主教确立大一统神权统治: 2、表现: ⑴经济上: 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拥有天主教会世界耕 地的三分之一; 向民众征收“什一税”; 通过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刮钱财。
第一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2、表现: ⑵政治上:一方面,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 制度,教皇—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 另一方面,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会干涉各国 的政治权利。鼓吹教权高于王权,控制各国高级 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干涉各国政治权利, 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廷,甚至向教皇称臣纳 贡。教皇不仅掌握着教会的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 还可以裁决各国俗界的纠纷,任意废止各国的世 俗法律,甚至决定各国皇帝和国王的废立。
第一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四 幅 图
中 世 纪 圣 母 像
这个图片反映了哪方面的什么问题? 这个图片反映了哪方面的什么问题? 思想文化:教会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 思想文化:教会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
以上四幅图都在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以上四幅图都在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天主教神权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
第 五 六 幅 图
4、结果? 结果? 5、影响? 影响?
第十幅图 中世纪商人的生活
结合教材说明图片反映了当时的商人的生活状况如何? 结合教材说明图片反映了当时的商人的生活状况如何? 商人日益富有, 商人日益富有,人数不断增加 。 结合必修二专题五说明当时的经济生产状况有何新变化? 结合必修二专题五说明当时的经济生产状况有何新变化? 资本主义经济萌生,资产阶级开始兴起。 资本主义经济萌生,资产阶级开始兴起。
——摘自《西方宗教史》 摘自《西方宗教史》 摘自
根据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 引发了反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运动。 盾,引发了反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运动。
问题探究 探究2 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表现?成因?影响? 探究2: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表现?成因?影响? )、表现---? 表现--(一)、表现---? 经济搜刮-土地、什一税、赎罪券… 1、经济搜刮-土地、什一税、赎罪券 政治专权-推行教权高于主权-典型例证: 2、政治专权-推行教权高于主权-典型例证:“卡诺 思想专制-垄断教育,阐释《圣经》 愚民政策; 3、思想专制-垄断教育,阐释《圣经》;愚民政策; 莎”。 社会生活-从生到死。 4、社会生活-从生到死。 )、成因---? 成因--(二)、成因---? 教会整顿,机构庞大;组织远征,势力拓展;各 教会整顿,机构庞大;组织远征,势力拓展; 国割据,王权衰落;炮制理论,干涉内政;社会动荡, 国割据,王权衰落;炮制理论,干涉内政;社会动荡, 信徒盲从。 信徒盲从。 )、影响---? 影响--(三)、影响---? 严重阻碍各国经济发展、政治独立、文化进步。 严重阻碍各国经济发展、政治独立、文化进步。
探究2 从以下材料, 探究2、从以下材料,结合教材看天主教建立神 权专制的成因? 权专制的成因? 第一幅图
上帝 罗马教皇 红衣主教 大主教 主教 神父 信徒 教皇权力好比 太阳, 太阳,国王权 力犹如月亮, 力犹如月亮, 它的光是向太 阳借来的。 阳借来的。 ——教 ——教 皇 英诺森三 世
有组织
第九幅图
问题探究 探究3:宗教“异端”的主要主张和影响?-教改先声。 探究3 宗教“异端”的主要主张和影响? 教改先声。 1、时间? 12-15世纪 时间? 12-15世纪 2、代表? 代表? 3、主张? 主张? 法国;英国威克夫里;捷克胡司运动。 法国;英国威克夫里;捷克胡司运动。 *经济上经济上思想上*思想上政治上*政治上仪式上*仪式上火刑处死。 火刑处死。 挑战神权;反映愿望;推动教改。 挑战神权;反映愿望;推动教改。 *没收教产; 没收教产; 独尊圣经;翻译圣经。 *独尊圣经;翻译圣经。 *限制教权。 限制教权。 简化仪式。 *简化仪式。
4.欧洲中世纪曾经被称为笼罩着宗教灵光的“黑 .欧洲中世纪曾经被称为笼罩着宗教灵光的“ 暗时代” 暗时代”。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处于当时 欧洲“万流归宗”的地位。 欧洲“万流归宗”的地位。这一时期天主教会势 力扩大的措施或因素有( 力扩大的措施或因素有( ) ①整顿教会拓展势力 ②组织十字军东征 ③封建割 据势力强大, 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 ④教权高于王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 . C.②③④ D.①②③ . .
各国君主富国强 兵加强集权
呼唤强大 文艺复兴 民族国家 解放思想
对外贸易 殖民扩张
天主教会经济、政治、思想、 天主教会经济、政治、思想、 社会专权成为众矢之的。 社会专权成为众矢之的。 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宗教“ 宗教“异 端”运动 推动。 推动。
*概括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实质? 概括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实质? 从天主教会自身看 从天主教会地位看自身看1、从天主教会自身看-天主教会是最大封建主,其经 1、从天主教会地位看天主教会是最大封建主, 济搜刮、政治专权、思想愚昧、 济搜刮、政治专权、思想愚昧、社会控制阻碍了西欧 各国经济发展,民族独立和思想进步。 各国经济发展,民族独立和思想进步。即天主教会阻 碍了欧洲社会进步。--客观障碍 碍了欧洲社会进步。--客观障碍。 2、从西欧社会发展看客观障碍。 从西欧社会发展看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看2、从西欧社会发展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 和新贵族形成,民族国家加强集权, 和新贵族形成,民族国家加强集权,文艺复兴的思想 3、从宗教改革先声看 解放为宗教改革准备了多种基础。--根本动力 根本动力。 解放为宗教改革准备了多种基础。--根本动力。 3、从宗教改革先声看-中世纪的宗教“异端”运动为 宗教改革先声看-中世纪的宗教“异端” 4、天主教会自身情况 宗教改革奠定了一定基础。--改革先声 改革先声。 宗教改革奠定了一定基础。--改革先声。 天主教会日益腐化,与新兴阶级、广大人民、 4、天主教会日益腐化,与新兴阶级、广大人民、各民 族国家矛盾日益激化。 直接原因。 族国家矛盾日益激化。-直接原因。 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社会 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社会 政治运动。 政治运动。
宗 教
基督教 东 正 伊斯兰教 教
问题探究 探究1 天主教的发展历程- 下层宗教到大一统神权 到大一统神权; 探究1:天主教的发展历程-从下层宗教到大一统神权; 时间 1、1世纪 2、4世纪初 3、5世纪后 4、11世纪初 11世纪初 5、11世纪起 11世纪起 发展特点 诞生于西亚,下层宗教; 诞生于西亚,下层宗教; 演变为罗马帝国国教 和日耳曼王权结合,继续发展 和日耳曼王权结合, 分裂为东正教和天主教 教皇确立对西欧大督教产生于( ①罗马及其周围地区 ②巴尔干半岛 ③小亚细亚 ④巴勒斯坦 A.①② B.②③ . . C.①④ D.③④ . . 3.遭受“卡诺莎之辱”的西欧君主是 .遭受“卡诺莎之辱” ( ) A.英国国王 B.法国国王 . . C.西班牙国王 D.德意志皇帝 . .
问题: 第五、 七幅图, 问题:从 第五、六、七幅图,大家可以获得 什么历史信息? 什么历史信息? 天主教奢侈腐化,搜刮财富用于享乐, 天主教奢侈腐化,搜刮财富用于享乐, 不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不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已严重阻碍了资本 主义萌芽的发展。 主义萌芽的发展。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 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探究4:西欧向近代的过渡 动力 探究 :西欧向近代的过渡-动力
探究:14~16世纪的西欧经济、阶级、思想、政治变化有哪些? 探究:14~16世纪的西欧经济、阶级、思想、政治变化有哪些? 世纪的西欧经济 这些变化和宗教改革的关系? 这些变化和宗教改革的关系? 14~16C西欧资本主 14~16C西欧资本主 义萌芽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新贵族出现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 有行动 有环境
1)天主教加强教会整顿,建立庞大分支; 1)天主教加强教会整顿,建立庞大分支; 天主教加强教会整顿 2)组织远征 扩大势力; 组织远征, 2)组织远征,扩大势力; 有理论 3)炮制教权高于主权理论 炮制教权高于主权理论; 3)炮制教权高于主权理论; 4)各国割据 王权衰落,战乱频繁,信徒盲从。 各国割据, 4)各国割据,王权衰落,战乱频繁,信徒盲从。
华丽的祭坛 愚人船 荒宴中纵情声色的修女 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 和修士们, 和修士们,他们正试图咬下 志搜刮的财富要高出德意志中 悬在空中的糕点。 悬在空中的糕点。 央政权年财政收人的20 20倍 央政权年财政收人的20倍。
第七幅图
主教的俱乐部 油画 主教的宫邸艳丽奢华,追随者们在一同“探讨” 主教的宫邸艳丽奢华,追随者们在一同“探讨”球艺 的问题。他们把教会变成了一个奢靡的俱乐部, 的问题。他们把教会变成了一个奢靡的俱乐部,优雅的谈 论着艺术、音乐和戏剧。却少有提及信仰的问题。 论着艺术、音乐和戏剧。却少有提及信仰的问题。
第八幅图
回忆必修三文艺复兴影响的是那些 人?广大市民阶层是否能在文艺复 兴中获得思想解放? 兴中获得思想解放? 影响了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1 影响了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不能。因为文化水平有限。 2 不能。因为文化水平有限。 图片反映了什么信息?举例说明。 图片反映了什么信息?举例说明。 这种斗争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有什么 特点?实质是什么?有何影响? 特点?实质是什么?有何影响? 反封建的“异端”受火刑。 1 反封建的“异端”受火刑。胡司 形式:披着宗教的外衣。 2 形式:披着宗教的外衣。 内容:纯洁教会 没收财产 内容: 3 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 。 4 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 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 发展工商业的要求。 发展工商业的要求。
第 二 幅 图
兜 售 赎 罪 券
图片反映了天主教在哪个领域控制权? 图片反映了天主教在哪个领域控制权? 这个领域控制权的具体表现还有什么? 这个领域控制权的具体表现还有什么? 经济领域。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 经济领域 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据了各国土地的1/3。 据了各国土地的 。向民众征收什一税和兜售 赎罪券”以搜括钱财。 “赎罪券”以搜括钱财。
挑战。 挑战。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渡向近代: 渡向近代: 资产阶级、新贵族兴起、要权; 资产阶级、新贵族兴起、要权; 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冲击精神枷锁。 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冲击精神枷锁。
巩固练习
在14、15世纪,天主教会之所以遭 14、15世纪, 世纪 到很多人的反对, 到很多人的反对,最根本的原因是 A、天主教会的腐败 B、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 进步发展 C、进步人士认识的提高 D、各国王权的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