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新技术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论文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论文姓名:张勇班级:11020201学号:1102020121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摘要】根据国内外提出并使用的使用的汽车安全预警技术,对汽车安全预警技术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进行了研究。
本文全面简述了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以及使用操作,研究了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案,为它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自动巡航系统车辆前向撞击报警系统制动控制时间间隙1.前言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是将自动巡航控制系统(Cruise Control System,CCS)和车辆前向撞击报警系统(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 System,FC-WS)有机结合起来,既有自动巡航功能,又有防止前向撞击功能。
在汽车安全预警方面,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得以迅速发展,在汽车上得以广泛应用。
2.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与功能2.1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沃尔沃最新推出了ACC系统,装备于V60 Sports Wagon,该系统在行驶过程中,安装在车辆前部的车距传感器(雷达)持续扫描前方道路,同时轮速图1 沃尔沃V60 Sports Wagon的ACC系统传感器采集车速信号。
当与前车之间的距离过小时,ACC控制单元可以通过与制动防抱死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协调动作,使车轮适当制动,并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下降,以使车辆与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ACC在控制车辆制动时,通常会将制动减速度限制在不影响舒适的程度,当需要更大的减速度时,ACC控制单元会发出声光信号通知驾驶者主动采取制动操作。
当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增加到安全距离时,ACC 控制单元控制车辆按照设定的车速行驶。
如图2所示。
图2 ACC系统工作时的示意图2.2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的组成结构图3所示为ACC系统的组成和互联主件系统。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适用专业:新能源汽车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服务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具有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为本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为前提;努力造就汽车行业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德才兼备的企业需要人才为目的;兼顾教学相长的综合方向;来设计本课程建设方案..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包含八个任务;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专业核心模块包含九大学习项目:任务一、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检修基础;任务二、整流电路的检修;任务三、逆变电路检修;任务四、直流-直流变流电路检修;任务五、交流-交流变流电路检修;任务六、PWM控制技术;任务七、软开关技术;任务八、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训练;使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有较全面的认识;为学生在学习后续新能源汽车维修类课程打下基础;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熟练维修作业能力的社会企业所需要的急需人才..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训练学生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的安全操作规程;具备使用各种维修工具和选择合适的专业工具独立进行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零部件维修的能力..职业能力目标:1.知识目标1会查阅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资料..2了解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各零部件结构、分类、原理等..3熟悉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功能要求及工艺流程..2.能力目标1能按正确规范的工艺流程独立完成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零部件检修工作..2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的合理使用方法..3具有对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使用性能、日常合理使用、使用安全进行一般评价的能力..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2具有文明生产的习惯..3能够按照企业5S要求和安全生产规范进行操作..4培养科学严谨、操作规范的工作作风及成本控制意识..5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理念..三、参考学时48学时四、课程学分5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1. 教学方法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采取项目教学;以任务驱动型项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本课程的教学关键是现场教学;“教”与“学”互动;教师演示示范;学生操作;学生提问;教师现场解答;再指导..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环境;强化实际操作训练..4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实习教学模式..5采用小班化教学..6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7教师应具有双师型教师的工作能力..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示、讲解的能力..2.评价方法1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2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课堂检测、实训过程、个人对抗赛、分组竞赛和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3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意识的同学应给予表扬鼓励;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3.教学条件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生动教学模式;利用图形、视频、资料、教具、教学设备等给学生直观感受;加深记忆;结合校企合作;带领学生参观、实践企业工作环境及工作项目..4.教材选编1教材的选编应符合本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紧密结合汽车行业岗位需求;引入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增加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式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2教材内容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合理吸收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内容组织以适度够用、安全规范为原则;以便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组织教学..3教材形式应图文并茂;语言生动;版式活泼;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5.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标准的开发和运用..2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利用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汽车和总成实物以及示教台架等课程资源、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教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络信息资源;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学生从独立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4合作开放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各汽车维修企业的资源;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学习实训基地;工学结合;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在此过程中进行实验实训课程资源的开发;同时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开辟就业渠道..5开放式实验实训中心的利用..最大程度的利用开放式实训基地;进行实验实训、现场教学;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
汽车电子电气系统概述(ppt 62页)

图 单线制
4.并联连接
各用电设备均采用并联, 汽车上的两个电源(蓄电 池与发电机)之间以及所 有用电设备之间,都是正 极接正极,负极接负极, 并联连接。
由于采用并联连接,所 以汽车在使用中,当某一 支路用电设备损坏时,并 不影响其他支路用电设备 的正常工作。
图 用电设备并联
5.负极搭铁
采用单线制时,蓄电池一个电 极需接至车架或车身上,俗称 “搭铁”。蓄电池的负极接车 架或车身称之为负极搭铁;蓄 电池的正极接车架或车身称之 为正极搭铁。负极搭铁对车架 或车身金属的化学腐蚀较轻, 对无线电干扰小。我国标准规 定汽车线路统一采用负极搭铁。
(5)辅助电器系统--舒适与安全
用来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和舒适的乘坐环境。主要包括挡风窗玻璃 及洗涤刮水器、电动车窗、电动座椅、后 视镜、空调装置、音响设备、卫星导航和 定位系统及防盗装置。
3.汽车电气线路
现代汽车电气线路主要包括中央控制盒、 保险装置、继电器、电线束及插接件、电路 开关等,电路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汽车电子的发展方向
安全,环保,节能 传感器不断提高,数量增加 处理器升级换代 汽车系统升压 数据总线应用日益普及 智能汽车,智能交通ITS开始应用 嵌入式软件,硬件的设计开发 新技术在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
1.2 汽车电气技术概述
现代电气设备种类及数量繁多,但总的来 说可以大致分为三大部分:电源、用电设备、 汽车电气线路。
(21世纪后)丰田普锐斯 电动轿车
(80年代)大众帕萨 特新领驭
(70年代)奥迪轿车
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组成
蓄电池 电子电火
发电机
保险丝盒
起动机
后窗加热除霜
前小灯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件

整车控制器网络结构
3. 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
➢ 整车轻量化技术:整车轻量化始终是汽车技术重要的研究内容。纯电动汽车由于布 置了电池组,整车重量增加较多,轻量化问题更加突出。
• 使用轻质材料。
新材料 A
新工艺 B
• 优化生产工艺, 减少材料或零部 件使用量。
• 多合一集成系统 设计
C 集成化
动力电池
电动机
发动机
燃油
1. 纯电动汽车的定义及分类 学而有思,……
纯电动汽车可 以怎样进行分 类呢?
1. 纯电动汽车的定义及分类
按照用途分类:
➢ 纯电动轿车; ➢ 纯电动客车; ➢ 纯电动货车。
1. 纯电动汽车的定义及分类
按照电池类型分类:
➢ 铅酸蓄电池; ➢ 锂离子电池; ➢ 镍氢蓄电池; ➢ 钠硫蓄电池; ➢ 镍镉电池; ➢ 太阳能电池等。
二合一系统
三合一系统
多合一系统
3. 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
➢ 整车控制技术:纯电动轿车整车控制系统是两条总线的网络结构,即驱动系统的高速CAN 总线和车身系统的低速总线。高速CAN总线每个节点为各子系统的ECU。低速总线按物理 位置设置节点、基本原则是基于空间位置的区域自治。
整车控制器壳体
目前国内主流乘用车企业,在电池供应商的选择上,除了 比亚迪,基本都选择了宁德时代。
1. 纯电动汽车的定义及分类
1. 纯电动汽车的定义及分类
按照驱动电机分类:
➢ 直流电动机; ➢ 交流电动机; ➢ 永磁无刷电机; ➢ 开关磁阻电动机。
直流无刷电机
特斯拉感应电机
2. 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及特点 思而后学,……
内容
Contents
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

责任编辑:王莹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何芳 (英飞凌汽车电子事业部大中华区营销总监)1 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英飞凌认为,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将带动车内半导体含量的大幅增长。
电动汽车日渐流行,ADAS 渗透率稳步提升,用户对舒适性及驾乘体验的追求日益提高,都离不开半导体技术的支持。
而这三方面正是英飞凌汽车半导体业务所关注的核心应用。
1)在汽车电动化方面,核心痛点在于续航能力、动力性能和充电时间。
行驶里程不仅取决于电池的容量和性能,也跟整车系统的能源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特别是高性能的电机和电控系统。
这其中,功率半导体是电控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IGBT 和MOSFET 。
硅基IGBT 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市场竞争的重点在于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业界的趋势是定制化模块封装以及双面冷却集成,以进一步提升IGBT 模块的综合性能。
虽然S i C 器件成本较高,但随着成品率和原材料利用率的提高以及SiC 对于整车系统的贡献,SiC MOSFET 的应用将很快在系统成本上取得优势。
保守预计至2025年,碳化硅技术在汽车电子功率器件领域的渗透率将超过20%2)ADAS 和智能网联方面,随着L2+到L3的演进,主要挑战在于法规和车内系统复杂性的增加。
从技术上来讲,在目前常见的三种传感技术中(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的综合性能最优。
但无论采用哪种技术路线,都离不开高性能传感器以及传感器融合技术,同时还需要应对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新挑战。
3)在舒适性与用户体验方面,在网联化的驱动下,车身互联及安全性都需要很多新技术,以及很好的产品技术融合。
2 英飞凌的解决方案英飞凌是汽车功率半导体重要的供应商,在IGBT 和SiC MOSFET 方面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坚实的市场地位。
英飞凌在SiC 技术领域拥有25年的发展经验,针对多种新能源汽车系统已推出广泛的SiC 解决方案以及全方位的车规级产品系列,包括CoolSiC™车用肖特基二极管,CoolSiC™车用MOSFET ,全SiC 模组的HybridPACK™ Drive 等。
教案-汽车新技术教案(朱明zhubob)

一、前言(5')传统汽车的几大组成部分?现代汽车技术主要是以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为主体,而扩及到其它领域中的现代新型技术。
本书主要介绍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等部位中电子技术控制的各种现代新型装置和设备。
二、教学内容(75’)绪论一、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第一辆汽油四冲程汽车的诞生年代:1886.1.292.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50年代,汽车上首次采用电子装置:收音机60年代,晶体管应用在汽车上并逐步集成化,同时,也有其它电子装置不断出现,但主要是代替机械部件的作用。
70年代,电子技术开始普及,微机的出现,使电子技术成为解决汽车动力、油耗、排污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
汽车电子控制最早从发动机(点火时刻)开始,从单一控制到多功能(排气再循环、空燃比、怠速等)控制,称发动机集中控制。
进展到汽车上全面应用,如制动防抱系统、自动变速系统、信息处理系统。
在发达国家,汽车已进入电子控制时代。
二、现今汽车上采用的新技术1.发动机部分最佳点火提前角(ESA):在不同转速、进气量下,实现最佳点火提前角,发出最大功率或转矩,油耗和排放降到最低。
有开环和闭环两种,闭环在开环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爆震传感器进行反馈控制,点火时刻精度比开环高,但排气净化稍差。
最佳空燃比:电控燃油喷射的主要内容,在各种工况及有关因素的影响下,空燃比达最佳值,提高功率、降低油耗、减小排污。
有开环和闭环两种,闭环在开环的基础上,在一定条件下,由微机根据氧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修正燃油量。
排气再循环(EGR):可由发动机工况,适时调节排气再循环的流量,减少排污。
怠速控制(ISC):由水温及其它参数,如空调开关、动力转向开关等,使怠速处于最佳。
其它:电动燃油泵、发电机输出、冷却风扇、发动机排量、节气门正时、二次空气喷射、发动机增压、油气蒸发、自我诊断。
2.底盘部分制动防抱系统(ABS):防止制动时和转弯时产生侧滑,提高制动效能,保证行车安全,国外作为标准装备采用。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教案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教案第一章:汽车电工电子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电工电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汽车电工电子的组成部分及应用领域。
1.2 教学内容汽车电工电子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汽车电工电子的组成部分:电源、电路、电器设备、控制单元等。
汽车电工电子的应用领域:发动机控制、车身控制、灯光系统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汽车电工电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汽车电工电子的组成部分及应用领域。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电工电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汽车的电路图,以检验学生对汽车电工电子应用领域的理解。
第二章:汽车电源系统2.1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电源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学会诊断和维修汽车电源系统常见故障。
2.2 教学内容汽车电源系统的基本原理:交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整流器、调节器等。
汽车电源系统的组成:发电机、蓄电池、充电系统、电压调节器等。
诊断和维修汽车电源系统常见故障:发电机故障、蓄电池故障、充电系统故障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汽车电源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学会诊断和维修汽车电源系统常见故障。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汽车电源系统基本原理和组成的理解。
实验室实操:评估学生诊断和维修汽车电源系统常见故障的能力。
第三章:汽车电路系统3.1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电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学会诊断和维修汽车电路系统常见故障。
3.2 教学内容汽车电路系统的基本原理:电路的组成、电路图的阅读、电路分析方法等。
汽车电路系统的组成:电线、插头、保险丝、继电器、控制单元等。
诊断和维修汽车电路系统常见故障:短路故障、断路故障、电器设备故障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汽车电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学会诊断和维修汽车电路系统常见故障。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标准(姜娥)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标准教学单位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所属专业汽车电子使用教材《新能源汽车技术》编制时间二零一一年四月教务处制《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标准二、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新能源汽车标准》课程是汽车电子专业一门介绍标准的专业选修课,收录了截止至2009年4月1日我国颁布的新能源汽车专项检验标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涉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电机电控、零部件、安全要求、性能实验、定型实验等领域的国家及行业专项检验标准,为今后的专业生涯打下基础。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课程设计理念⑴课程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⑵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教育;⑶推进基于工作工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推进项目教学法;⑷加强校企合作,坚持产学研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融入学生操作训练过程中,使学生会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检验、安装;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的检验、安装;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的检验、安装及新能源汽车的故障分析与排除和新能源汽车系统的生产工艺文件制定。
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将对应的技能训练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课堂操作示范。
课堂上示范讲解。
(二)课堂模仿操作:学生模仿老师的操作方法,进行现场测量。
(三)学生课外作业:由教师提出一个作业要求,要求学生完成,学生分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果。
(五)作业展示结果:分小组展示作业结果,,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结果。
三、课程目标对于汽车电子专业的学生,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是汽车电类课程的延伸课程,要求在学习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掌握新能源汽车原理与构造知识;新能源纯电动车电气结构基础知识;新能源混合动力车电气结构基础知识;会新能源汽车电子故障分级与诊断;具有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安装、检测、调试能力。
为学生今后顶岗实习,完成各种常见电路的设计和维修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