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20类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20类一、前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职工伤亡事故不时发生,给企业和职工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更好地防范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国家对其进行了分类标准,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救助措施。
本文将就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的20类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有价值的文章,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二、20类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1. 机械伤害类: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的伤害,如机械碾压、绞车绞断等。
2. 交通事故类:包括各类车辆的交通事故,如车辆碾压、碰撞等。
3. 高处坠落类:主要指在高处工作或作业过程中坠落造成的伤害。
4. 坍塌类:包括工地坍塌、建筑物坍塌等造成的伤害。
5. 中毒类:主要是吸入有毒气体或误食有毒物质造成的伤害。
6. 烫伤类:包括热液体、高温气体等造成的烫伤。
7. 火灾类:主要是因火灾造成的伤害,如火灾烧伤、中暑等。
8. 电击类:包括触电、雷击等造成的伤害。
9. 物体打击类:主要是各类重物体打击造成的伤害。
10. 遭受暴力伤害类:包括被他人殴打、攻击等造成的伤害。
11. 机械运转类:主要是机械设备运转时造成的伤害,如被机械卷入、缠绕等。
12. 运输作业类:包括吊装、搬运等造成的伤害。
13. 溺水类:主要是因水域作业或溺水事故导致的伤害。
14. 塌方类:指工程建设中土方垮塌、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伤害。
15. 鞭炮爆炸类:包括爆竹、烟花爆炸造成的伤害。
16. 贮运焚爆物类:主要是因化学品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爆炸、火灾造成的伤害。
17. 过劳损伤类:指因长时间重复作业、劳累过度等导致的身体损伤。
18. 噪声类:主要是因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而导致的听力损伤。
19. 辐射类:包括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造成的伤害。
20. 其他:指其他类型的职工伤亡事故。
三、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的20类进行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不同类型的职工伤亡事故,以及其可能的原因和后果。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指在工作场所或者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导致职工受伤或者死亡的事件。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些事故,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进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标准。
首先,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可以根据事故的性质进行分类。
一是机械伤害事故,包括被机器设备夹伤、碾压、割伤等;二是物体打击伤害事故,包括被坠落物体砸伤、击伤等;三是高处坠落伤害事故,包括从高处坠落导致的伤害;四是触电事故,包括触电伤害;五是火灾事故,包括火灾引起的伤害;六是化学品中毒事故,包括接触有毒化学品导致的中毒;七是交通事故,包括工作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等。
根据事故的性质进行分类有利于企业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
其次,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还可以根据事故的原因进行分类。
一是人的原因,包括职工操作不当、违章操作等;二是设备的原因,包括设备故障、设备维护不当等;三是环境的原因,包括工作环境不安全、气候条件恶劣等;四是管理的原因,包括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不足等。
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类有助于企业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和预防。
最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还可以根据事故的后果进行分类。
一是轻伤事故,指的是造成职工轻微伤害的事故;二是重伤事故,指的是造成职工严重伤害的事故;三是死亡事故,指的是造成职工死亡的事故。
对事故的后果进行分类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全面地了解事故的严重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预防。
综上所述,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标准涉及事故的性质、原因和后果,通过科学合理地对事故进行分类,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预防和处理事故,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
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并加强事故的监测和分析,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为了进一步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进行准确分类,为加强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中,将伤亡事故分为:一、物体打击指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二、车辆伤害指被车辆挤、压、撞和车辆倾覆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三、机械伤害指被机械设备或工具绞、挤、压、戳、切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车辆伤害和其它物体打击引起的事故。
四、起重伤害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不包括上下驾驶室时发生的坠落伤害,起重伤害大多发生在搬运、提升、装卸、码垛等作业中。
五、触电由于电流经过人体导致的生理伤害事故,包括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类型伤害事故。
六、淹溺指人体浸入水中导致窒息的事故。
七、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八、火灾在火灾时造成的人体烧伤和物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及气体引起的伤害事故。
不包括非火灾时的一切化学物质引起的燃烧和爆炸事故。
九、高处坠落由于危险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
包括从架子坠落,从屋顶坠落,从平地坠落,从电梯井口坠落,以及从其他高处坠落等事故。
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十、坍塌建筑物、构筑物倒塌造成的事故。
多发生在挖沟、拆墙等作业中。
十一、冒顶片帮由于矿岩层崩落或支架失去支护能力,造成顶部或侧帮冒落(崩塌),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
可能发生在矿山的巷道掘进过程中。
十二、透水矿山地下开采时,储藏水体透过矿层,或采空区塌陷而引起的突水事故。
水势迅猛,来不及撤离,而被淹没在水中或因水性呼吸困难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不包括地面水灾或地下水淹没造成的事故。
十三、放炮由于放炮作业引起的伤亡事故。
不包括因爆炸引起其它原因造成的伤害以及误爆事故。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题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题
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主要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1. 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
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 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 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
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此外,事故还可以根据伤害的性质、部位、起因物、受伤程度等进行分类。
例如:
1. 伤害性质:包括轻伤、重伤、死亡等。
2. 受伤部位:指身体受伤的部位。
3. 起因物: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
4. 伤害程度:包括轻伤、重伤、死亡等。
了解这些分类标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或咨询专业律师。
常见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常见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在工作场所,职工伤亡事故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问题,它不仅给企业带来人力物力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员工的伤残甚至丧生。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职工伤亡事故,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机械设备事故机械设备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的故障、操作不当或者维护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的伤亡事故。
比如,机床操作不当导致手部被夹伤,起重机操作失误导致物体坠落伤人等。
二、高处坠落事故在建筑施工、装修、清洁等行业,高处坠落事故是比较常见的。
工人在高空作业时,如果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脚手架等安全设施,就容易发生坠落事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三、交通运输事故在物流、运输行业,交通运输事故也是一个重要的伤亡原因。
比如,货车发生侧翻、交通事故等,导致货物损失和司机受伤。
四、化学品中毒事故在化工企业、实验室等场所,化学品中毒事故也是一个常见的危险因素。
工人在接触有毒化学品时,如果没有正确佩戴防护装备或者操作不当,就容易导致中毒事故。
五、火灾事故火灾事故可能发生在各种场所,比如工厂车间、办公楼、仓库等。
火灾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六、电气事故在电力行业、电子厂等场所,电气事故也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
比如,触电、电路短路等情况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
七、其他事故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职工伤亡事故外,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的事故类型,比如因工作强度过大导致的身体损伤、因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心理问题等。
以上这些职工伤亡事故分类,都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和预防的对象。
只有深入了解各类事故的特点和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
希望各位同事都能够时刻关注安全,做好自我保护,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根据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伤害程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1. 死亡事故:指造成职工死亡的事故,包括因意外事故、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职工死亡。
2. 重大伤害事故:指造成职工身体残疾或重大伤害的事故,如严重创伤、丧失器官功能、永久性失明或听力等。
3. 一般伤害事故:指造成职工轻伤或非重大伤害的事故,如擦伤、割伤、烫伤等。
4. 中毒事故:指由于接触或摄入有毒物质而导致的伤害,如化学品中毒、食物中毒等。
5. 火灾事故:指因火源引起的火灾事故,包括建筑物、设备或其他物品的火灾。
6. 跌落事故:指职工从高处摔落或坠落的事故,包括楼梯、台阶、建筑物、设备或其他高处的坠落事故。
7. 交通事故:指职工在工作过程中或与工作相关的交通事故,包括车辆碰撞、车辆翻滚、交通堵塞等。
8. 物体打击事故:指职工被移动或静态物体打击、被物体压住等事故。
9. 电击事故:指职工接触电源导致的电击事故,包括触电、电击伤害等。
10. 射击事故:指因枪支、爆炸物、矢箭等的射击而导致的事故。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不同行业的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风险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事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确保职工的安全健康。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指在工作场所发生的导致职工人身伤害或者死亡的意外事件。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处理此类事故,需要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进行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按照其性质和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管理和应对措施。
一、轻微伤事故轻微伤事故是指造成职工轻微身体损伤,需要简单急救即可恢复的工作场所意外。
例如,碰伤、划伤、轻微烫伤等。
这类事故通常不会导致长期休工或造成严重影响,但也需要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频繁发生。
二、一般伤事故一般伤事故是指导致职工一般身体损伤,需要较长时间恢复或医院治疗的工作场所意外。
比如,骨折、中度烧伤、中毒等。
这类事故可能会导致职工短期休工,对生产和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安全防范和培训,提高职工应对意外事件的能力。
三、重大伤事故重大伤事故是指造成职工严重身体损伤,甚至永久残疾的工作场所意外。
比如,严重烧伤、截肢、重物压伤等。
这类事故会给企业和职工带来极大的伤害和损失,需要立即进行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同时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重大死亡事故重大死亡事故是指导致职工死亡的严重工作场所意外。
这类事故常常是由于安全隐患严重或管理不善导致,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需要进行全面调查和追责,提高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确保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群体伤亡事故群体伤亡事故是指在同一事件中多人受伤或死亡的工作场所意外。
这类事故通常是因为某一重大事故引发连锁反应,或者集体性安全风险造成。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和危机预案,强化安全监管和培训,避免事故蔓延和扩大。
六、其他特殊事故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事故需要特别关注和处理。
比如,化学品泄漏事故、自然灾害导致伤亡、恶意袭击等。
在这些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应对和处置,保障职工健康和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是对各类事故进行科学分类和管理的基础,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预防事故、减少风险、保障职工安全。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预防这些事故,制定详细的分类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事故进行合理分类,可以更好地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一、一般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在工作中由于疏忽大意、操作不当或者未按规章制度执行,导致的轻伤、轻微伤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这类事故通常不会对员工生命造成威胁,但也不能忽视其对生产秩序和员工生产秩序的影响。
二、严重事故
严重事故是指伤亡较重,对员工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需要紧急救治的事故。
这类事故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对企业的生产和形象也会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
三、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引发大规模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对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影响的事故。
这类事故往往需要政府部门介入调查并采取应对措施。
四、特大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丧生或者巨大财产损失的事故,对整个社会或国家的经济、社会稳定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
这类事故往往需要全面调查和深入反思,以及持续的应对措施。
结语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标准对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事故预防和应急预案,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希望企业能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危害因素的识别
要求:八个方面全面有序识别,顺序是 (一)厂址:地质气象环境、交通、消防条件等; (二)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防火和安全间距、
朝向、风向、 动力设施和储运设施布局等; (三)道路及运输:运输、装卸、人流、物流等; (四)建构筑物:耐火等级、疏散、防火间距等;
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 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 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
21
危险因素按事故类型分类
(9)高处坠落 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
,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坍塌 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
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 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 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 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物理性)
噪音
造
振动
成
辐射
死
温度
亡 伤
坠落
残
撞击
等
机械切 夹割卷
电击 压力 爆炸 温度
8
物的因素
第2类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 5、其他化学性风险、危害因素
9
危险化学品
第1类 第2类 第3类 第4类 第5类 第6类 第7类 第8类
爆炸品
岩土工程勘察
安全生产管理
2014年2月-5月
第二讲 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
一.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二.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三.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为4大类15小类危 险、危害因素GB/T13861- 2009《生产过程危险有 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A.物理性因素
B.化学性因素
C.物理化学因素
D.生物性因素
A
例题
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 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工伤事故分为 20 类。按此标准,下列工伤事故中,属于物 体打击伤害的是( )。
A.建筑物坍塌,员工被水泥板砸伤
B.员工不慎坠落,撞击到脚手架导致死亡
C.起吊的重物脱落,将员工击伤
D.脚手架上坠落的钢筋击中一员工头部,导
致其死亡
D
例题
6. 作业环境有害因素包括物理性有害因素、 化学性有害因素和生物性有害因素等,下列属 于物理性有害因素的是( )。(多选题) A.噪声 B.振动 C.一氧化碳 D.异常气象条件 E.电磁辐射
ABDE
例题
7. 某建筑公司在试验吊具的过程中,由于操作 工不慎,发生吊具坠落,造成1 人死亡的生产 安全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 A.物体打击 B.高处坠落 C.坍塌 D.起重伤害
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19
危险因素按事故类型分类
(4)起重伤害 指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包括吊运、安装、检修
、试验)中发生的重物(包括吊具、吊重或吊臂 )坠落、夹挤、物体打击、起重机倾翻、触电等 事故。
如:起重作业时,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移动吊 物撞人,钢丝绳刮人,滑车碰人等伤害;包括起重设备在 使用和安装过程中的倾翻事故及提升设备过卷、蹲罐等事 故。
15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为4大类15小类危 险、危害因素GB/T13861- 2009《生产过程危险有 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二)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 危险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 电、淹溺、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 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 、 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 辐射、粉尘等; (八)安全管理措施: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应急 救援、日常安全管理等;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方法
(一)直观经验分析法(参考先例、借鉴以往经
验辨识):
1、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法规标准,凭借 人员的经验和能力进行分析;
2、类比方法:利用相似或相同系统的经验 和相关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
(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采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辨识,用于新 开发和复杂系统。
36
第二讲 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
(2)车辆伤害
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 、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 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
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 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
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
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
11
物的因素
第3类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5项 ➢ 致病微生物 ➢ 传染病媒介物 ➢ 致害动物 ➢ 致害植物 ➢ 其他生物性风险、危害因素
12
危险源辩识—危险源分类举例(生物性)
形式
➢ 昆虫 ➢ 细菌 ➢ 病毒等
影响
➢ 感染 ➢传染疾病
➢中毒
13
环境因素
(一)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包括:场所狭窄、安全通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
4
人的因素
第1类 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
5、辨识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风险危害因素
第2类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1、 指挥错误
2、 操作失误
3、 监护失误
4、 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风险和有害因素
5
物的因素
➢ 第1类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3项 ➢ 第2类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5项 ➢ 第3类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5项
D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为4大类15小类危 险、危害因素GB/T13861- 2009《生产过程危险有 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二)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 危险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 电、淹溺、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 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 、 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6
物的因素
第1类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2)防护缺陷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3)电危害
(11)信号缺陷
(4)噪声危害 (12)标志缺陷
(5)振动危害 (13)其他物理性风险和危害因素
(6)电磁辐射
(7)运动物危害
(8)明火
7
危险源辩识--危险源分类举例
(二)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 危险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 电、淹溺、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 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 、 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10类
3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为4大类
D
例题
3.某建筑公司在对一办公大楼实行定向爆破 拆除时,由于设计不合理,爆破时造成附近 建筑堆置物倒塌伤人事故。按照《企业职工 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该起 事故的类别是( )。
A.坍塌
B.火药爆炸
C.其它爆炸
D.放炮
D
例题
4.某安全评价机构对一火力发电厂烟囱排出 的粉尘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类时,评 价人员出现意见分歧。按照《生产过程危险 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 992)的规定,该危险、有害因素属于( )
24
危险因素按事故类型分类
此种分类方法所列的危险、有害因素与企 业职工伤亡事故处理(调查、分析、统计)和 职工安全教育的口径基本一致,为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职业安全卫士管理 人员和企业广大职工、安全管理人员所熟悉, 易于接受和理解,便于实际应用。但尚待在应 用中进一步提高其系统性和科学性。
22
危险因素按事故类型分类
(11)冒顶片帮
指矿井、隧道、涵洞开挖、衬砌过程中因开挖或 支护不当,顶部或侧壁大面积垮塌造成伤害的事 故。矿井作业面、巷道侧壁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变 形,破坏而脱落的现象称为片帮,顶部垮落称为 冒顶,二者常同时发生。两者常同时发生人身伤 亡事故,统称为冒顶片帮。适用于矿山、地下开 采、掘进及其他坑道作业发生的坍塌事故。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10类
16
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 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以 下简称伤 害)、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
按事故类型分类
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 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
*灼烫
*瓦斯爆炸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适用于统计各种起重作业引起的伤害。起重作业包括: 桥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搭式起重机、悬 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汽车吊、电动葫芦20 、千斤顶等作业。
危险因素按事故类型分类
(5)触电 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 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 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10类
33
按职业健康分类:10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