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2宿新市徐公店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宿新市徐公店》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宿新市徐公店》选取篱落、菜花、⼉童、黄蝶等意象,运⽤细节描写,表明诗⼈对⽥园情怀的敏感度。
全诗语⾔清新,形象鲜明,富有情趣。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下册语⽂《宿新市徐公店》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下册语⽂《宿新市徐公店》知识点 原⽂: 篱落疏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童急⾛追黄蝶,飞⼊菜花⽆处寻。
译⽂: 篱笆稀稀落落,⼀条⼩路通向远⽅,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孩⼦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注释: 篱:篱笆。
疏疏:稀疏。
径:⼩路。
阴:树叶茂盛浓密⽽形成的树荫。
急⾛:奔跑。
创作背景: 诗⼈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间姓徐的⼈开设的客店⾥,农村美丽的风光和⼉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
翻译: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条⼩路伸向远⽅,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的蝴蝶,可是黄⾊的蝴蝶飞到黄⾊的菜花丛中,孩⼦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篇⼆】⼩学⼆年级下册语⽂《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教学⽬标: 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2、能够通过观察插图理解诗歌中词语的意思。
3、能够读诗歌体会诗⼈愉快的⼼情。
4、能够独⽴完成⼀篇“⼉童补蝶”的⼩练笔。
教学过程: ⼀、初读课题 1、今天我们学⼀⾸新诗,指名2——3⼈读课题:《宿新市徐公店》 2、课前都让同学们预习了,知道题⽬是什么意思吗? 宿:住宿新市:地名 ⼆、读准读通诗 师:诗读得怎么样呢?能否读得字正腔圆,句句通顺呢?再给你们读两遍的机会,待会请同学起来读。
指名2——3名同学读。
齐读⼀遍。
三、质疑 师:课⽂都能够读通顺了,可是还没能够读出韵味,说明我们还有很多的问题不理解,同学们,你们有哪些不懂呢?提出你们的疑问。
学⽣质疑:篱落疏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四、解疑 1、请同学们对照插图看⼀看,你能猜⼀猜篱落是什么意思吗? 篱落就是图上的篱笆。
古诗《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诗词注释与赏析

古诗《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诗词注释与赏析
杨万里·宿新市①徐公店
篱落②疏疏小径③深,树头花落未成阴④。
儿童急走⑤追黄蝶⑥,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①新市:今浙江德清县新市镇。
是宋代酿酒中心,设有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
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古代对男子尊称为公。
②篱落:篱笆。
③径:小道。
④阴:树荫。
⑤急走:快速奔跑。
⑥黄蝶:黄色的蝴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美景的诗歌。
诗人留宿在新市的徐公店,门外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
路旁树上已经落花,而新生的嫩叶才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荫。
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进了菜花丛中,让人眼花缭乱,无处找寻。
这里诗人没有直接描写野外菜花的美景,而是用儿童追蝶来状写,新奇有趣,那满山遍野的金黄美景立刻出现在我们眼前,令人沉醉。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描写自然,形象鲜明。
状人状物,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尤其是“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更是妙不可言,它包含了油菜花的美丽,孩子们的失望,还有诗人的情趣,把无穷的想象空间留给读者。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精品ppt教学课件

谢谢聆听
Hale Waihona Puke 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归纳总结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 课时的习题.
人生格言:
我们要知道别人能做到的事,只要自己有恒心,坚持努力, 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在我们心里必须懂得: 1. 人生想学习一点东西,就应该先学会谦逊。 3.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4. 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5.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7.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9.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黄碟为什么飞入菜花再也找不到了呢?
因为蝴蝶是黄色的,它飞进了 同样是黄色的油菜花中,令儿童 眼花缭乱,分不清哪里是油菜花 ,哪里是蝴蝶。
1. 古时候的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诗人对乡村 生活更是充满了喜爱之情,请你想象乡村生活 的画面,用喜爱的语气再读一读全文吧! 2.本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时也是一个有 趣的故事,请把这个故事写下来,看谁写得生 动,想象丰富。
自主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 利地朗读古诗。
(2)同桌合作学习,理解古诗大 意。
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宿新市徐公店 shū[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人杨万里从客店出来,吸引他的是哪些景物呢? 请大家再读读这首诗,找一找,圈一圈。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二小陈老师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黄蝶飞到一大片油菜花的课件,关于诗的意境的课件。
学生用于拼图的栅栏、树、一大片的油菜花、一条小路、儿童、黄蝶的图片。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朗读感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背诵古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杨万里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二、学习古诗1、课前老师已布置同学们预习古诗,关于作者你们知道什么呢?-2、很好,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那下面我们该做什么呢?3、请学生们齐读课题,说说你读懂了什么?4、那作者他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请学生读古诗。
5、自由读每一句,你读懂了什么?重点理解“为什么花都落了,叶子才长出来”,让学生明白诗人写的是暮春的景色。
“为什么黄蝶无处寻”则通过看课件来理解。
6、学生读古诗。
7、让学生找出诗中写了几样景物。
着重理解为什么“儿童”也是景物?8 、学生练习拼图。
说说这样拼的理由。
三、赏诗意境让学生自由读古诗,说说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出原因。
1、诵读古诗。
2、老师范读古诗,学生来评。
(3、学生练习朗读古诗。
4、配乐朗读古诗。
5、背诵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的古诗怎么背

宿新市徐公店怎么背
《宿新市徐公店》背诵方法就是多读几遍,然后理解诗意即可。
古诗1: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古诗2: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翻译1:春天刚来,只能在杨柳梢头看得出,有人挑选几根杨柳长条折下来插到酒楼头。
虽然现在身在他乡,就权当在家里过寒食节一样,看那村社里搭台唱歌跳舞,实在是潇洒风流。
翻译2: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花已凋落,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没有形成树阴。
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宿新市徐公店》赏析
第一首诗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的村歌社舞。
首二句点明季节与地点,先写柳梢,再写酒楼。
古典诗词常把柳与酒两种意象放在一起,如鳀鱼苦笋香味新,杨柳酒旗三月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常以这两种意象表达一种愁情别绪,而杨万里在这里写杨柳和酒楼却显示了一种悠闲的情怀。
第二首诗流传甚广,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头二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
画面上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春意盎然。
二下古诗两首(草_宿新市徐公店)

shāo
烧火 燃烧 烧水
ró ng
光荣 荣誉 殊荣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 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 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 ”和“诗王”之称。与李白 、杜甫合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
草
离离原上草
离离:指草长得非常茂盛。
一岁一枯荣
岁:一年就是一岁
枯、荣:枯指凋萎, 荣指茂盛。
原上 草, 一枯 荣。 烧 不尽, 吹 又生。
草
离离 原上草 ,一岁 一枯荣。 野火 烧不尽 ,春风 吹又生。
wèi
未来 未知 未可
zhuī
追问 追赶 追求
diàn
商店 酒店 店长
xú
徐徐 姓徐 徐步
cài
白菜 菜花 菜园
sù
宿舍 归宿 宿愿
作者资料: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 诚斋野客,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 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
宿新市徐公店
解题:宿:过夜。
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 店里过夜 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 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自学理解: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篱笆。
小路。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篱 径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叶茂 树头花落未成阴。 阴 盛浓密。 儿童急走追黄蝶, 急走 飞入菜花无处寻。
奔跑着。
篱落疏疏一径深。
小路
篱笆
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疏疏一径深, (远望) 树头花落未成阴。 (近观)
宿新市徐公店意思解释

宿新市徐公店指的是《宿新市徐公店二首》,古诗意思:其一:春天刚来,只能在杨柳梢头看得出,有人挑选几根杨柳长条折下来插到酒楼头。
虽然现在身在他乡,就权当在家里过寒食节一样,看那村社里搭台唱歌跳舞,实在是潇洒风流。
其二: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花已凋落,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没有形成树阴。
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全诗为:其一: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其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⑴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⑵柳梢:柳条比较细的一头。
⑶拣:挑选、选择。
⑷寒食:即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
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原在清明节前一、二日。
后来直接与清明节并为一日,因此寒食节就是清明节。
⑸村歌社舞:指民间歌舞。
⑹篱落:篱笆。
⑺头:树枝头。
⑻急走:奔跑着、快追。
⑼无处:没有地方。
赏析:第一首诗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的村歌社舞。
首二句点明季节与地点,先写柳梢,再写酒楼。
古典诗词常把柳与酒两种意象放在一起,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释义: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通常以这两种意象表达一种愁情别绪,而杨万里在这里写杨柳和酒楼却显示了一种悠闲的情怀。
后二句通过观察乡土风俗暗示自己身在他乡,而偏说“便作在家寒食看”,表明自己并没有那种寓居他乡的愁绪,并且着意于“村歌社舞更风流”,更表现出一种恬然闲适的心境。
这组诗的第一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远不如第二首,但第一首诗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闲适心境,为整组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首诗所提供的场景只不过是作者这种心境下的外在反映而已。
第二首诗流传甚广。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头二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
2.古诗两首《宿新市徐公店》课件

《古诗两首》 宿新市徐公店
宿新市徐公店
宿:过夜。 新市:地名。今湖南省攸县北。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作者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住宿、徐公、篱落、
急走、菜花、还未、
疏疏、 黄蝶、
wèi
未来 未知 未可
zhuī
追问 追赶 追求
diàn
商店 酒店 店长
xú
徐徐 姓徐 徐步
cài
白菜 菜花 菜园
sù
宿舍 归宿 宿愿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读一读,想一想:
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呢? 篱落、一径、树头、儿童、黄蝶、菜花
生机勃勃的春天
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 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 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 到了什么呢?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 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 画哪些景物?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作业:
1、必做:将《宿新市徐公店》编为故事 讲给爸爸妈妈听。 2、选作: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 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 注意动作的描写,发挥想象。 题目为《捕蝶》。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