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下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3、初步体味创作诗文的快乐。
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语境导入: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春天的乡村是一幅什么景象?春光明媚、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欣欣向荣,真是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图画。
2、释题:齐读课题,在这儿“新市”是地名,现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
那么“宿”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同学回答:住宿。
二、学习古诗1、介绍作者杨万里是南宋文学家,字廷秀,号诚斋,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的诗歌大多描以写自然景物为主,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被称作“诚斋体”,他的作品也叫做《诚斋集》,并流传至今。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宿新市徐公店》,是诗人途经新市,住宿在这里,见景生情,有感而发所写的一首诗。
那么同学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宿:是指住宿,留宿。
新市:是一个地名,就在现在的湖南攸县北。
徐公店指的就是徐家客店。
因此,诗题的意思就是:留宿在新市徐家客店。
2、理解诗意①读诗的前两句②想想画面,理解诗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从第一句开始,“篱落疏疏一径深”,在这句诗中描写的有“篱落”和“径”,你们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吗?篱落,指的是篱笆,一般在农家小院的周边都有一圈用竹子等围成的围栏,叫作篱笆,那么杨万里见到的是什么样子的篱笆?诗人说了,是稀疏的篱笆,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呢?对,疏疏一词。
课文中也有注释,疏疏的意思就是稀疏,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径,径,我们可以给它组个词:路径。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路?“一径深”,说明这是一条很长,很深远的路。
整句诗的意思就是:稀疏的篱笆傍,有一条深远的小路。
接下来我们再读诗歌的第二句“树头新绿未成阴”。
二年级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练习题

二年级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练习题一、选择题1、《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A 杨万里B 李白C 王维D 孟浩然2、“宿新市徐公店”中“宿”的意思是()A 宿舍B 住,过夜C 星宿D 旧有的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走”的意思是()A 行走B 跑C 离开D 通过4、下列对《宿新市徐公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诗中描绘了农村春天的美景和儿童嬉戏的情景。
B 诗中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祥和。
C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厌恶之情。
D 诗中“篱落疏疏一径深”写出了乡村小路的幽深。
二、填空题1、篱落疏疏()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2、()急走追黄蝶,()菜花无处寻。
三、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1、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1、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两句诗中,你能感受到儿童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理解在《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中,诗人杨万里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乡村画卷。
“篱落疏疏一径深”,诗人首先向我们展示了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
篱笆稀稀落落,小路向远方延伸,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
“树头新绿未成阴”,接着描写了树上刚刚长出的新叶,还没有形成浓密的树荫。
这一句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清新。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全诗最生动的画面。
孩子们欢快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
可是蝴蝶飞到了金黄色的菜花地里,再也找不到了。
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和活泼好动跃然纸上,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乐趣和美好。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优秀教案3篇

宿新市徐公店公开课优秀教案3篇【宿新市徐公店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
范读。
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
配乐范读、齐读4.介绍诗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
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
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
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
要求: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
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板书:树头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
古诗《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诗词注释与赏析

古诗《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诗词注释与赏析
杨万里·宿新市①徐公店
篱落②疏疏小径③深,树头花落未成阴④。
儿童急走⑤追黄蝶⑥,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①新市:今浙江德清县新市镇。
是宋代酿酒中心,设有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
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古代对男子尊称为公。
②篱落:篱笆。
③径:小道。
④阴:树荫。
⑤急走:快速奔跑。
⑥黄蝶:黄色的蝴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美景的诗歌。
诗人留宿在新市的徐公店,门外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
路旁树上已经落花,而新生的嫩叶才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荫。
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进了菜花丛中,让人眼花缭乱,无处找寻。
这里诗人没有直接描写野外菜花的美景,而是用儿童追蝶来状写,新奇有趣,那满山遍野的金黄美景立刻出现在我们眼前,令人沉醉。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描写自然,形象鲜明。
状人状物,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尤其是“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更是妙不可言,它包含了油菜花的美丽,孩子们的失望,还有诗人的情趣,把无穷的想象空间留给读者。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1【背景挖掘】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出色诗人,主抗金,正直敢言。
诗与尤袤、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
著有《诚斋集》。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初夏睡起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教学过程】一、诵读感知1.画出不理解的字、词进展讨论,初步理解诗句意思。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二、串联品析〔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讨论交流。
3.齐读诗句,体会诗境。
4.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5.指名读全诗,齐读。
(二)串联展示,读活诗词1.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
2.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4.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5.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8.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9.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0.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吟诵成韵,体味意境创设情境,播放优美的古典音乐,配乐朗读两首古诗,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三、板块赏读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3.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唐】愈4.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四、学以致用赞美春色的词语:春暖花开、春风送暖、春风拂面、春意盎然、百花盛开、回春万物复、万木争春、万象更新、万紫千红、阳春三月、乍暖还寒风和日丽、和风细雨、鸟语花香、气象万千、欣欣向荣、莺歌燕舞五、填诗赋词写一首描写春天儿童活动的诗。
《宿新市徐公店》一等奖创新教案

《宿新市徐公店》一等奖创新教案《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含义和印象;2. 学习和掌握古诗的基本知识,如诗歌语言、句式等;3. 能够背诵古诗,并且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及其文化背景;4. 加深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含义和特点;2. 古诗的诗歌语言和意境;3. 古诗的背景和作者资料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导入法:用图片或文本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2. 讲解法:由教师主导讲解古诗背景、作者、诗歌语言和意境等方面的内容;3. 引导法:通过提问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4. 练习法: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古诗,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诗文;2. 有关古诗的背景资料和作者简介;3. 展示古诗所在地、古诗相关的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五、教学过程1.释题。
出示课件6: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学这节课的第二首诗《宿新市徐公店》。
从题目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预设: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
教师引导:诗人住宿在哪里呢?预设:诗人在新市,住宿在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
教师引导:对,这首诗就是写诗人留宿在俆公店里的所见。
他见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2.出示古诗学习方法,学生小组合作自学古诗。
出示课件7:教师过渡:在之前对古诗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古诗的学习方法:首先要读正确;其次,要借助注释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接着需要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第一首古诗学习的基础上,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组中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学习,组长负责。
3.小组学习,教师相机指导。
4.全班展示:教师引导:古诗学习的第一步,把古诗读正确。
谁愿意来试试?出示课件8:指名读古诗。
注意“疏”的读音。
教师引导:谁能给“疏”组词呢?预设:稀疏,生疏。
教师引导:那大家觉得,在这首诗里,“疏”这个字当什么讲?预设:稀疏,在这里指篱笆很稀疏。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9篇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9篇《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3、初步体味创作诗文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语境导入: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春天的乡村是一幅什么景象?春光明媚、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欣欣向荣,真是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图画。
2、释题:齐读课题,在这儿“新市”是地名,现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
那么“宿”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同学回答:住宿。
二、学习古诗1、介绍作者杨万里是南宋文学家,字廷秀,号诚斋,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的诗歌大多描以写自然景物为主,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被称作“诚斋体”,他的作品也叫做《诚斋集》,并流传至今。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宿新市徐公店》,是诗人途经新市,住宿在这里,见景生情,有感而发所写的一首诗。
那么同学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宿:是指住宿,留宿。
新市:是一个地名,就在现在的湖南攸县北。
徐公店指的就是徐家客店。
因此,诗题的意思就是:留宿在新市徐家客店。
2、理解诗意①读诗的前两句②想想画面,理解诗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从第一句开始,“篱落疏疏一径深”,在这句诗中描写的有“篱落”和“径”,你们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吗?篱落,指的是篱笆,一般在农家小院的周边都有一圈用竹子等围成的围栏,叫作篱笆,那么杨万里见到的是什么样子的篱笆?诗人说了,是稀疏的篱笆,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呢?对,疏疏一词。
课文中也有注释,疏疏的意思就是稀疏,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径,径,我们可以给它组个词:路径。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路?“一径深”,说明这是一条很长,很深远的路。
整句诗的意思就是:稀疏的篱笆傍,有一条深远的小路。
小学二年级语文《宿新市徐公店》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宿新市徐公店》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宿新市徐公店》原文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篱: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急走:奔跑。
译文: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不过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宿新市徐公店》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4、培养学生使用方法理解诗句的水平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张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相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
范读。
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
配乐范读、齐读4、介绍诗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
他一生为官清廉,为*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
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
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宿:过夜新市:地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
要求: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儿童散学归来早。
• 忙趁东风放纸鸢。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长长 的小路伸向远方,树枝上的花 已经凋落,绿叶初长,还没长 得十分茂盛。一个孩子奔跑着, 追捕一只黄色的蝴蝶,那蝴蝶 飞进金黄的菜花丛中,孩子再 也找不到那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朗读 诗意 我会写 我会认 我会编 读读背背
• 篱落疏,一径深, • 树花落,未成阴。 • 儿童走,追黄蝶, • 入菜花,无处寻。
• 篱落一径深, • 花落未成阴。 • 儿童追黄蝶, • 菜花无处寻。
• 篱落疏疏一径深深, • 树头花落还未成阴。 • 儿童急走 追黄蝶, • 飞入菜花无处可寻。
• 篱落疏疏一径深深, • 树头花落还未成阴。 • 儿童急走紧追黄蝶, • 飞入菜花无处可寻。
wèi
未来
未知
未可
zhuī 追问 追赶 追求
diàn 商店 酒店 店长
xú 徐徐 姓徐 徐步
cài 白菜 菜花 菜园
sù 宿舍 归宿 宿愿
•
村居
•
高鼎
• 草长莺飞二月天,
• 拂堤杨柳醉春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