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导游词范文

合集下载

关于灵隐寺飞来峰导游词

关于灵隐寺飞来峰导游词

关于灵隐寺飞来峰导游词浙江杭州是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浙江杭州游玩的游客有增无减。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灵隐寺飞来峰的导游词,欢迎参考!灵隐寺飞来峰的导游词篇1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

灵隐寺地处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

浙江灵隐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隐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直指堂(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联灯阁、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构成。

飞来峰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与周围群山迥异。

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

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矫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仿佛是一座石质动物园。

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

明人袁宏道曾盛赞:”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

飞来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绿荫深处,泉水晶莹如玉,在清澈明净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喷薄而出,无论溪水涨落,它都喷涌不息。

飞来峰奇石嵯峨,钟灵毓秀,在其岩洞与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时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为珍贵,堪称中国石窑造像艺术中的瑰宝,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王殿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为清康熙帝所题。

据灵隐寺记载,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至灵隐,一日早晨灵隐寺住持谛晖法师陪同康熙帝登上北高峰,只见灵隐寺笼罩在一片晨雾之中,一派云林漠漠的景色,回到山下,谛晖法师请康熙帝为寺院题字,康熙帝即景生情题了“云林禅寺”,但灵隐寺已名扬天下,人们依旧称云林禅寺为灵隐寺。

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

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很具观赏价值。

杭州灵隐寺导游词

杭州灵隐寺导游词

杭州灵隐寺导游词【篇一:杭州灵隐寺导游词】灵隐寺导游词导游内容:规划中的灵隐景区一灵隐寺的历史、寺名来历和景观特征一冷泉亭一灵隐寺概况一经幢一天王殿(云林禅寺)一大雄宝殿一药师殿各位团友,中国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名山名水、名楼名塔以及名碑名迹遍布全国各地。

俗语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古寺名刹一般都坐落在奇拔雄伟、景色秀丽、古木参天的名山胜景中。

自古以来,山以寺灵,寺以山名,寻景探幽大都与访道拜佛相联系。

杭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素有“东南佛国”之称。

来杭州旅游的中外游客,一般都要到灵隐参观游览。

灵隐景区有杭城创建最早的千年古刹,有古代石窟艺术瑰宝飞来峰石刻造像,还有文人墨客留下的不少诗文题刻及民间流传的许多神话传说。

灵隐景区背靠雄伟的北高峰,前有秀美的飞来峰,占地16.73公顷,由灵隐寺、飞来峰石窟造像、中华石窟艺术集萃园等组成。

近几年,为了开发旅游资源,增加旅游项目,提高灵隐景区的吸引力,杭州市政府正规划建设扩大灵隐景区。

新灵隐景区在总体布局上还是以佛教文化为主题,同时结合民俗风情,展现灵隐一带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使景区面积比原来扩大十几倍。

具体设想是:在景色清幽、素有“天竺佛国”之称的天竺三寺基础上,恢复“天竺香市”的盛况;营造以植物造景为主的“永清竹浪”;从天外天起沿天竺路西侧,兴建“玉液幽兰”景点;根据济公在灵隐寺出家和留下的神话传说,建“道济古村”;根据佛教原始传说,用现代造园手法建“小西天”,内有慈航普渡、法轮常转、佛陀足印、发心台、南宋禅园、竹林精舍等;建“云堂清梵”,以展览佛教藏品和法器;辟“天外茶源”,游客既可驻足观赏茶艺表演,也可亲自采茶、炒茶,体现自古“茶佛一味”的渊源;恢复“冷泉猿啸”、“韬光观海”、“九里云松”等景点。

各位团友,接下来我们再简要介绍一下灵隐寺的历史、寺名来历及景观特征。

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比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洛阳白马寺仅晚200多年,比少林寺早]70年(少林寺建于495年),是杭州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全国十大名刹之一。

最新整理关于浙江灵隐寺的导游词5篇

最新整理关于浙江灵隐寺的导游词5篇

关于浙江灵隐寺的导游词5篇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

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

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

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

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浙江灵隐寺的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浙江灵隐寺的导游词5篇(一)到杭州旅游,一看西湖,二看灵隐,灵隐位于西湖西部的飞来峰,离西湖不远,可谓不可不去。

相传始东晋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灵隐寺天王殿外有一冷泉亭,据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常在冷泉亭上饮宴赋诗。

灵隐一带的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因此称为飞来峰。

飞来峰是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可与四川大足石刻媲美。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1993年,灵隐景区新辟了中华石窟艺术集萃园,它借飞来峰山林之势,把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经典造像(如:乐山大佛、龙门石窟等)微缩于此,值得一看。

特别关照:到灵隐旅游,一定要到飞来峰最大的石刻--大肚弥勒佛前照个像,取景费1元。

餐饮:游灵隐,看飞来峰,可别忘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在领略佛教文化之后,你可以到合涧桥畔的天外天菜馆重食人间烟火。

涧水在楼前潺潺流过,古刹钟声隐约可闻,在此品尝美味佳肴,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啊?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北高峰山麓飞来峰前,是中国佛教著名的十刹之一。

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杭州灵隐寺

杭州灵隐寺

杭州灵隐寺
大家好,欢迎来到杭州灵隐寺!这里是一座千年古刹,被誉为“临济四宗”禅宗祖庭之一。

寺内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珍贵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千年古银杏树和飞来峰。

古银杏树历经千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被誉为“银杏圣树”,而飞来峰则是一座陡峭的山峰,传说是一位神仙飞来时掉下的石头,因此得名。

寺内还有许多古代佛像和壁画,让人感受到了千年古刹的庄严和神秘。

希望大家能在这里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静,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的魅力。

杭州西湖灵隐寺导游词

杭州西湖灵隐寺导游词

看完青林洞,我们再去看看玉洞。此洞因洞顶岩上滴下的含有石灰岩溶液,呈乳白色而名,又因蝙蝠出没栖息,顶部呈蝙蝠状,又称“蝙蝠洞”。洞内曲折通明,有点像桂林伏波山下的伏波洞。伏波洞有宋代造像,玉洞四壁所刻20多尊真人大小的罗汉也都是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即公元1001年的作品。洞前这块岩石平台,称“翻经台”,相传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曾在这里翻阅过经书。此洞还有个名字叫“岩石室”,传说晋代道人葛洪的祖父葛孝先是在此洞修炼而得道成仙的。
各位朋友:
我们的车刚经过苍松夹道的九里松,已到灵隐风景区了。
灵隐景区背靠北高峰,占地约36.9公顷。整个景区由灵隐寺、飞来峰、中华石窟艺术集萃园等组成,还流传着济公抢新娘,康熙皇帝错题云林寺等传说。我们先参观1993年新增添的“中华石窟艺术集萃园”。游览飞来峰石窟造像时,我们还要钻一下青林洞,摸一下“济公床”,看看理公塔、龙泓洞,找一找“一线天”,然后看一看飞来蜂石窟造像中最大的一龛大肚弥勒佛。经过壑雷亭和冷泉亭后,便是隐在清泉秀峰之间的灵隐寺。灵隐寺的主体建筑分三进: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灵隐是杭州的旅游热点,游人很多,请诸位跟随我,游览后,不仅能使你感到“灵山、灵峰、灵水、灵鹫、灵隐”秀丽山水,使你欣赏到宋元石窟造像的精湛艺术,更让你为“西湖第一名胜”灵隐寺的雄冠而赞叹。
据专家考证,自北魏到唐代的佛雕艺术主要集中在西北、华北和中原地区,自晚唐以后趋向衰落,而飞来峰的五代、宋、元造像,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白,起到衔接前后的作用。飞来峰造像起自青林洞,缘溪上行,经过灵隐寺,延伸到法云弄,在长约600米,宽约200米的区域内,共有153龛470余尊造像。现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有335尊,而元代造像近100尊。飞来峰石窟是南方石窟的代表,与北方石窟比较有三方面的区别:其一,北方石窟的地质形成大都为花岗岩,南方石窟的地质形成大都为石灰岩;其二,北方石窟大都为唐代以前的石窟艺术,如敦煌莫高窟等,南方石窟大都为五代宋元的作品;其三,北方石窟大都是石窟造像,而南方石窟大都为摩崖石刻。飞来峰造像有三个全国之最:一是全国元代造像最多最集中的一处;二是雕造的对象从以佛为主体过渡到以罗汉为主体,成为全国石窟中雕造罗汉最多的地方;三是汉族地区供奉与西藏喇嘛教有关的佛像最多的地方。因此在中国石窟雕刻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196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灵隐寺导游词

浙江灵隐寺导游词

浙江灵隐寺导游词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

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浙江灵隐寺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有关浙江灵隐寺的导游词范文(一)各位游客,杭州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素有“东南佛国”之称。

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今天在杭州仍能感受到。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灵隐景区。

灵隐景区不仅有闻名全国的千年古刹灵隐寺,还有古代石窟艺术瑰宝飞来峰造像。

这里名山胜水,名人逸事,名泉名亭,名寺名佛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幽雅、秀丽,文化氛围浓郁的仙山佛国。

请看这面写有“咫尺西天”的照壁。

“咫”,是我国周代计算长度的单位,“咫尺”是距离很近的意思。

就是说,从这里只要在往前迈一步就是佛国世界灵隐寺了。

现在请各位游客随我进入景区游览。

“飞来峰概况、青林洞”:“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我们眼前的这座海拔仅168米的奇秀的小山风,就是苏东坡诗句中提到的飞来峰了。

相传在1600多年前,印度高僧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奇峰怪石,风景绝异,惊奇地说:“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时飞来?”因此后人命此山为飞来峰,又名“灵鹫峰”。

还有人说,飞来峰是从峨眉山飞来,并流传着济公活佛抢新娘就生灵的故事。

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其实飞来峰形成于地质史上的二叠纪时期,已有2亿年历史,是一座石灰岩山峰。

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质地松脆,易受水蚀和风化,长年累月就形成众多形状迥异的岩洞,大自然造就了“无石不奇,无水不清,无洞不幽,无数不古”的飞来峰。

特别珍贵的是,在天然岩洞里和山崖上,布满了五代、宋、元时期的大批石刻造像。

在长约600米,宽约200米的区域内共有153龛,470余尊造像,保存较为完整的有338尊。

这些精湛的雕刻艺术品不仅给奇峰秀石增添了神秘色彩,而且是飞来峰成为我国石窟造像中的艺术宝库。

浙江灵隐寺导游词五篇

浙江灵隐寺导游词五篇

浙江灵隐寺导游词五篇灵隐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构成。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浙江灵隐寺导游词五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浙江灵隐寺导游词五篇(一)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在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灵隐山麓中,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是一处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

灵隐寺历史:它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

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清康熙南巡时,曾登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

他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显得十分幽静,于是就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

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禅寺”四个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

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

北宋时,有人品第江南诸寺,气象恢宏的灵隐寺被列为禅院五山之首。

灵隐寺确实深得"隐"字的意趣,整座雄伟寺宇就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浓绿之中。

寺前有冷泉、飞来峰诸胜。

灵隐寺主要景观:天王殿灵隐寺山门内的第一重殿——天王殿。

殿门正上方挂有上下二个巨匾。

上匾“云林禅寺”,乃是清圣祖康熙皇帝所赐,灵隐寺曾经又名云林禅寺,即是根据于此。

下匾“灵鹫飞来”,乃是黄元秀先生所书。

因为本寺对面有飞来峰,相传此峰是从印度灵鹫峰飞来。

东晋慧理和尚认为:此峰乃是仙灵所隐,灵隐寺之得名即是缘由于此。

因为本殿供有四大天王,故本殿名为天王殿。

本殿正中,则供奉着是弥勒菩萨,它腆着大肚,咧着笑口。

当你走上前去,他似乎是在对着你笑。

你可知道他大肚容的是什么东西吗?你又可曾明白他为什么要如此开怀大笑吗?这答案就是: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事;开怀大笑,笑人间可笑之人。

弥勒,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作慈氏,也就是慈悲之意。

杭州灵隐寺导游词(精选6篇)

杭州灵隐寺导游词(精选6篇)

杭州灵隐寺导游词(精选6篇)杭州灵隐寺篇1各位游客“湖山昼明寺,明寺藏深山”作为杭州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千年古刹——灵隐寺。

灵隐寺讲究山门开阔,以炫耀法门,而气势宏伟的灵隐寺却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中,就是到了寺庙前,也寻不出“灵隐寺”这个寺名。

各位要了解其中缘由,我得先简要介绍灵隐寺的历史。

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元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杭州最大的丛林寺院,也是全国十大古刹之一。

佛教信徒素有“朝普陀必先经灵隐”的说法。

据《灵隐寺志》记载,公元320xx年,印度来了一个和尚叫慧理。

见这里山水奇秀,怪石嶙峋,很像印度的灵鹫山,认为是仙灵所隐之地,一时便在此建寺取名“灵隐”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灵隐第一殿——天王殿前面。

大家请看大殿重檐下悬挂的两块横匾,一块“靈鷲飛來”是由近代著名佛教居士书法家黄元秀所提,而另一块“雲林禅寺”的匾额是清康熙皇帝的亲笔手书。

那清康熙皇帝为什么要把“灵隐寺”改为“雲林禅寺”呢?据灵隐寺记载,清康熙20xx年,康熙皇帝在寺院主持谛晖法师陪同下一早登上了寺后的北高峰,之间寺院笼罩在晨雾之中,眼前云林漠漠,分外幽静,下山回寺后,触景生情,引用杜甫“江汉终吾老,云林的尔曹”的诗句挥笔写下了”雲林禅寺”四个大字,赐为寺额但300多年来,杭州人们从来没有承认过康熙的改名,大家还是叫“灵隐寺”。

从看天王殿前两座经幢,刻于北宋开宝二年,是吴越国王家庙“奉先寺”遗物,宋时由迎珊移置于此,经幢也称石幢,是一种刻着佛名活经咒的石柱,是古代佛教标志物,作为镇邪祈福之用,下面请大家随我进殿内参观。

灵隐寺自创建至今,重要的毁建有14次,历史上灵隐寺规模最大要数五代吴越时,当时全寺有9楼18阁72殿,僧房1300余间,僧徒3000余人。

清代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四次巡游灵隐寺;乾隆皇帝也六次南巡到灵隐寺,足见灵隐寺在当时的地位。

可惜后来,灵隐寺遭天灾人祸,破坏严重。

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大部分建筑化为灰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隐寺导游词范文
导游词一
大家好,我姓余你们可以叫我余导。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杭州的灵隐寺,这是一个中国佛教著名寺院。

灵隐寺是中国佛教著名寺院,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通常认为也属于西湖景区。

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

灵隐寺在飞来峰与之间灵隐山,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是一处古朴幽静、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

灵隐寺还有一个传说哩!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

村里人因济公平时从不吃斋念佛,只是饮酒吃肉,都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的,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

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

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先是一愣,随后十分愤怒,说:“这个疯疯颠颠的和尚,连这等事都干得出来。

”全村的老百姓都追了上去,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

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

我就讲到这儿,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游玩时可不能丢垃圾哦。

导游词二
各位游客,杭州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素有“东南佛国”之称。

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今天在杭州仍能感受到。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灵隐景区。

灵隐景区不仅有闻名全国的千年古刹灵隐寺,还有古代石窟艺术瑰宝飞来峰造像。

这里名山胜水,名人逸事,名泉名亭,名寺名佛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幽雅、秀丽,文化氛围浓郁的仙山佛国。

请看这面写有“咫尺西天”的照壁。

“咫”,是我国周代计算长度的单位,“咫尺”是距离很近的意思。

就是说,从这里只要在往前迈一步就是佛国世界灵隐寺了。

现在请各位游客随我进入景区游览。

“飞来峰概况、青林洞”: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我们眼前的这座海拔仅168米的奇秀的小山风,就是苏东坡诗句中提到的飞来峰了。

相传在1600多年前,印度高僧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奇峰怪石,风景绝异,惊奇地说:“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时飞来?”因此后人命此山为飞来峰,又名“灵鹫峰”。

还有人说,飞来峰是从峨眉山飞来,并流传着济公活佛抢新娘就生灵的故事。

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其实飞来峰形成于地质史上的二叠纪时期,已有2亿年历史,是一座石灰岩山峰。

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质地松脆,易受水蚀和风化,长年累月就形成众多形状迥异的岩洞,大自然造就了“无石不奇,无水不清,无洞不幽,无数不古”的飞来峰。

特别珍贵的是,在天然岩洞里和山崖上,布满了五代、宋、元时期的大批石刻造像。

在长约
600米,宽约200米的区域内共有153龛,470余尊造像,保存较为完整的有338尊。

这些精湛的雕刻艺术品不仅给奇峰秀石增添了神秘色彩,而且是飞来峰成为我国石窟造像中的艺术宝库。

好,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叫“青林洞”,因洞口形似虎嘴,故又称“老虎洞”。

灵隐寺
请大家抬头细看,位于青林洞口上方的三尊大型佛像就是“华严三圣”:中间是“毗卢遮那佛”,是佛教密宗中最高的神,左边是文殊菩萨,右边是普贤菩萨。

这龛佛像建于公元1282年,是元代作品中最早的一龛。

在“华严三圣”旁还有3尊小佛像,人称“西方三圣”,它雕刻于五代后周广顺元年,即公元951年,这是飞来峰所有雕刻中年代最早的作品。

中间那尊叫阿弥佗佛,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称无量寿佛、接引佛;两侧分别是他的左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

这件作品虽然已经风化,但仍能看出五代时期精湛的艺术风格。

让我们再看那洞口右边的崖壁上,是佛教故事《卢舍那佛会》浮雕,这是飞来峰中雕刻最为精致的作品。

石龛里正中坐在莲花座上的是卢舍那佛,他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

能以光明普照众生,故名“大日如来”。

卢舍那佛头戴宝冠,身披袈裟,双臂上举,呈说法状,左右两侧骑在狮、象之上的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还有四大天王和四菩萨像,再加上随身供养,一共15尊。

龛外还有两个“飞天”浮雕,都是北宋乾兴元年,即公元1022年的作品。

这组浮雕,雕刻线条非常细腻生动,很有现代装饰画风格。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