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职能教案设计(考核)
货币的职能复习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货币的职能复习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货币的职能,掌握货币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货币职能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货币的职能概述2. 货币的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3. 货币职能的相互关系及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货币的五个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2. 教学难点:货币职能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讲解货币的职能。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货币职能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货币的职能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货币的职能:分别讲解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定义和作用。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货币职能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货币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与复习: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货币职能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货币职能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货币的发展历程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货币职能的思考,导入新课。
2. 主体活动:讲解货币的五个职能,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货币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取一个具体行业或企业,分析其货币职能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货币职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理解货币职能的概念,能运用货币职能分析实际问题,达到教学目标即为合格。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新人教版必修教材。
2. 案例素材:选取与货币职能相关的实际案例,如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
整理《货币的基本职能》教案(新人教必修)

1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1.1 .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商品、货币、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
2、提高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
2、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教学难点:纸币的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三、教材分析本课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
首先,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科思想的重要环节;而第一堂课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至关重要。
其次,商品、货币是现代市场经济非常活跃而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
第一目是货币的本质。
围绕商品的含义、货币的产生、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进一步理解货币的本质。
第二目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介绍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同时介绍其他三种职能。
第三目是纸币。
本目从货币发展的角度讲纸币的含义、发行量和电子货币的问题。
三目之间的内在逻辑是:由商品引出货币——由货币的起源、本质到货币的职能——由金属货币到纸币。
四、学情分析刚刚踏入高中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知识,对商品、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形成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但是怎样才能使这种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呢?根据高一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探究的热情,具备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的特点,以及本框题知识含量大,知识跨度大的特点。
货币的职能复习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货币的职能复习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章节一:货币的职能概述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货币的职能概念。
b. 掌握货币的基本职能及其演变过程。
2. 教学内容:a. 货币的职能定义及分类。
b. 货币的职能演变及其原因。
3. 教学方法:a. 采用讲解法,对货币职能的概念和演变过程进行详细讲解。
b. 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货币职能的体现。
4.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复习货币的职能定义,理解货币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b. 分析货币职能的演变过程,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章节二: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掌握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定义和作用。
b. 了解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实现原理。
2. 教学内容:a. 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定义及作用。
b. 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实现原理。
3. 教学方法:a. 采用讲解法,对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概念和作用进行详细讲解。
b. 运用实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实现。
4.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复习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定义,理解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b. 分析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实现原理,探讨其对经济秩序的影响。
章节三: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掌握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定义和作用。
b. 了解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实现过程。
2. 教学内容:a. 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定义及作用。
b. 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实现过程。
3. 教学方法:a. 采用讲解法,对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概念和作用进行详细讲解。
b. 运用实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实现。
4.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复习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定义,理解其在日常交易中的作用。
b. 分析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实现过程,探讨其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章节四: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掌握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定义和作用。
b. 了解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实现方式。
2. 教学内容:a.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定义及作用。
货币的职能复习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一、说教材《货币的职能复习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中的货币职能部分。
本节课主要复习货币的基本职能和其他职能,帮助学生理解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说学情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货币的基本概念和职能,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货币职能的理解仍然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和讲解,加深对货币职能的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货币的基本职能和其他职能,能够运用货币职能的知识分析经济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认识到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和其他职能。
2. 教学难点:货币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五、说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解辅导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货币的基本职能1. 导入新课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货币基本职能的特点和作用4. 讲解辅导:教师讲解货币基本职能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货币基本职能的知识第二课时货币的其他职能1. 导入新课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货币的其他职能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货币其他职能的特点和作用4. 讲解辅导:教师讲解货币其他职能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货币其他职能的知识第三课时货币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1. 导入新课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货币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货币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4. 讲解辅导:教师讲解货币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提高对货币职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认识第四课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 导入新课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正确的金钱观的重要性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4. 讲解辅导:教师讲解正确的金钱观的内容和意义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第五课时总结与复习1. 导入新课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和收获4. 讲解辅导:教师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解答学生的疑问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六、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货币的职能,引导学生了解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金融学课程教案(货币的职能)

金融学课程教案(货币的职能)第一章:货币的职能概述1.1 货币的定义与起源1.2 货币的职能1.3 货币的类型与特点1.4 货币与纸币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货币的交换职能2.1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2.2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2.3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2.4 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优势与局限第三章: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3.1 货币价值尺度的定义与作用3.2 货币价值尺度的形成与变动3.3 货币价值尺度与价格体系的关系3.4 货币价值尺度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与挑战第四章: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4.1 货币流通手段的定义与作用4.2 货币流通手段的机制与过程4.3 货币流通手段的影响因素与调控4.4 货币流通手段在现代经济中的挑战与创新第五章: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5.1 货币支付手段的定义与作用5.2 货币支付手段的形式与特点5.3 货币支付手段的风险与管理5.4 货币支付手段在现代经济中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六章: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6.1 世界货币的定义与特征6.2 货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条件与因素6.3 世界货币体系与现代国际货币体系6.4 人民币国际化与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第七章:货币的存款职能7.1 存款货币的定义与特点7.2 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扩张机制7.3 存款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分析7.4 存款货币的监管与风险控制第八章:货币的信贷职能8.1 信贷货币的定义与作用8.2 信贷货币的投放与回收机制8.3 信贷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与风险8.4 信贷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第九章:货币的投资职能9.1 货币投资的概念与类型9.2 货币投资的原则与策略9.3 货币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分析9.4 货币投资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与发展趋势第十章:货币的财富储藏职能10.1 货币财富储藏的定义与意义10.2 货币财富储藏的机制与方式10.3 货币财富储藏的优势与局限10.4 货币财富储藏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第十一章:货币的稳定职能11.1 货币稳定的概念与重要性11.2 货币稳定的实现机制11.3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理论与实践11.4 货币政策与货币稳定的关系第十二章:货币的财政职能12.1 货币财政职能的定义与作用12.2 货币财政职能的实现过程12.3 货币财政职能的影响与局限12.4 货币财政职能在现代经济中的挑战与创新第十三章:货币的金融职能13.1 货币金融职能的定义与作用13.2 货币金融职能的实现机制13.3 货币金融职能的影响与局限13.4 货币金融职能在现代经济中的挑战与创新第十四章:货币的国际职能14.1 货币国际职能的定义与作用14.2 货币国际职能的实现机制14.3 国际货币体系与现代国际货币体系14.4 人民币国际化与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第十五章:货币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货币发展趋势的概述15.2 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的发展趋势15.3 金融科技对货币职能的影响与挑战15.4 货币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与应对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围绕货币的职能展开,涵盖了货币的十五个方面。
货币的职能教案

货币的职能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古蔺中学袁秀军[教学目标]知识方面:了解货币五种职能的含义以及在经济生活中的实际表现能力方面:通过自学、思考把握本课的知识结构,分清知识的重、难点、并且学会从货币的职能中更深刻地认识货币的本质觉悟方面:通过进一步认识货币的本质,树立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教学重、难点]: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货币的职能(板书)一、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板书)1.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板书)(1)偶然的物物交换(2)扩大的物物交换(3)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2、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板书)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板书)模仿秀:①琳琅满目的市场上,每件商品旁边都醒目地摆着价格标牌,顾客观看价格标牌,向货主询问商品的价格并讨价还价。
②顾客购买商品,拿出现金,“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③一老板模样的顾客购买许多商品,潇酒地拿出支票夹,给货主签发了一张支票。
④一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中国银行兑换美元。
⑤一老汉到中国工商银行存钱。
二、货币的职能(板书)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1、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什么是价值尺度为什么能充当价值尺度职能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体现价值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足值货币吗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足值货币吗(1)价值尺度职能的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的原因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3)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4)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想一想:商品的价值有哪些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有何联系与区别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交换价值与价格区别: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实物表现形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货币的基本职能教学设计说明

第一课第一节第二框《货币的基本职能》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节第二框《货币的基本职能》二、教材和学情分析这一小框节的容主要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和其他三个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有切身感受,他们对这两个基本职能感兴趣,后三个职能生活中不常见,但需要学生有较广的知识面,对于高一的新生,这些容还是相对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老师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提出生活化的问题,通过师生活动、同学间相互探讨来深化理解该容。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识记货币的五种职能。
2. 理解货币的五种职能的基本容及其在经济生活中实际表现,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以及货币的本质。
(二)能力目标1.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掌握本框架的结构,识记货币的五项职能,并学会从货币的五项职能中深刻地认识货币的本质。
2.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的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1. 通过对货币职能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明白货币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 通过了解货币的本质,让学生明白货币的本质只是一般等价物,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难点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和货币的第五个职能即世界货币。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提问法、小组讨论法和情景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七、板书设计(主板书)货币的基本职能(一)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1)含义: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
(2)作用:衡量商品价值大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3)依据:货币有价值,这是由其一般等价物决定的。
(4)意义:货币是财富的象征,衡量国家经济的主要指标也是以货币来表示的2、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货币的概念和职能网课教案

货币的概念和职能网课教案货币的概念和职能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下面是一个关于货币的概念和职能的网课教案的示例。
教学目标:1. 理解货币的概念;2. 了解货币的职能;3. 理解货币的价值和货币供求关系。
教学内容:1. 货币的概念;2. 货币的职能;3. 货币的价值和货币供求关系。
教学方法:1. 讲解;2. 举例;3. 练习。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和概念讲解(15分钟)1. 运用故事或实例引入货币的概念,例如:小明用钱买了一杯果汁,这个过程中使用的就是货币。
2. 介绍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一种被政府或中央银行承认并用作交换媒介、支付手段、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的一般等价物。
第二步:货币的职能讲解(30分钟)1. 解释货币的职能,即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的重要作用。
2. 具体讲解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即人们用货币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3.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的讲解,即货币可以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4.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的讲解,即人们可以保存货币以便在未来使用。
第三步:货币的价值和货币供求关系(30分钟)1. 解释货币的价值是如何由人们的信任和共识决定的。
2. 介绍货币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即货币的价值受到货币供给量和人们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
3. 与学生一起讨论常见的影响货币供求关系的因素,例如经济活动和政府的货币政策。
第四步:练习与总结(15分钟)1. 给学生准备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2. 收集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3.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货币的重要性和职能。
教学辅助工具:1. 故事或实例;2. PowerPoint幻灯片;3. 练习题。
这个网课教案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货币的概念和职能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举例和练习的方式实现,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课程中积极参与并掌握所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货币的概念、货币的职能以及货币的价值和供求关系。
这些内容对于了解经济学和货币制度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文档 学号:100910101014
政管系思政本
101
班 汤程建
货币的职能 精选文档
课题 货币的基本职能 课程 授新课 授课人 汤程建 课时 一课时
教材及学清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高中一年级上册中的第一课第二节货币中的第二小节,学生在初中以及前面的课程学习中对于市场经济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还不够深入。随着学生的成长,学生与社会与经济的接触会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更多的经济学知识来对学生进行指导。本课讲货币的基本职能,与学生的日程生活息息相关,较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因为本课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也是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应该注意确保学生完全理解,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货币的五种职能。 2.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也就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掌握五个概念: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格,商品流通。并能正确区分和理解在执行各项职能是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货币。 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学习理解本节课的内容,理解货币的五种职能,并从这五种职能中看到货币的本质。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且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货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明白货币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作用。 2.通过了解货币的本质,让学生明白货币的本质只是一般等价物,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教学重点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贮藏手段,货币的流通公式
教学难点 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区别,以及货币的流通公式 教法选择 情景教学法 多媒体展示法 讨论法 案例教学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图片 电脑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老师 学生 备注
导入新
1.老师问:同学们今天吃早餐没有啊?同学们吃的早餐是用什么买来的呀?(学生答) 学生回答(略) 1.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关系,以及对情景的假设, 精选文档
课 精选文档
2.老师:同学们说用钱买的早餐,钱在经济学中我们称它为货币,那么假如给同学们价值一千万元的货币,同学们会怎么使用这些货币呢? 3.同学回答得不错,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情境中,货币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那么货币究竟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主动性。 2.通过点评学生的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过程 讲课内容
一.1.师:要学习货币的具体职能,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做货币的职能?请大家阅读课本第16页,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它具体都有哪些作用呢? 2. ①自从货币产生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而后面的三个职能是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现代商品经济中产生的。接下来让我们首先研究货币的第一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 (板书) 师:一种商品价值的大小能由自身来表现吗?在货币产生以前, 商品价值的大小是怎样表现的? 让同学们思考讨论:“货币为什么能充当价值尺度呢?” 3.“同学们,我们买东西时,很多时候都能看到商品上面有属于它们的标价,这个标价指的是什么呢? → 同学们说对了,是价格,我们看一下价格的概念(略) →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那么价格和价值关系是什么呢?教师归纳: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4.同学们,货值是怎么使用它的价值尺度职能的呢?同学们想一下,每次我们买东西,看商品的价格只需 要看价格标签就可以了,对不对?大家有没有看到商品前面摆放着真正的货币来表示它的价格呢? → 师:同学回答得不错,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时候,只需要观一.学生回答: 1. ①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②货币的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一种商品自身是不能表现自己价值大小的,只有通过交换,有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学生讨论(略) 3.学生回答:“价格” 4.学生回答:“没有,都是只有一个标签上面写着商品的价格而已。 1. ①让学生阅读该内容,对所要学的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
3.鼓动学生参与,活跃班级气氛。
4.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出与学生生活切实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培养学 精选文档
念上的货币, 生知识联系生活的能力。 精选文档 并不需要实际的货币。 二. 1.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货币的第二个职能。 → (展示PPT,提问同学回答)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货币产生之前和它产生之后,商品交换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 教师点评:同学回答得不错,货币产生之前是物物交换,而货币产生之后则 是商品--货币—商品的交换,我们称为商品流通。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两者的不同(板书)“首先,物物交换是商品和商品之间的直接交换,也就是W——W,而商品流通是商品——货币——商品,也就是W——G——W。其次,物物交换发生在货币产生之前,它的交换不以货币为媒介,商品流通随着货币的产生而产生,要以货币为媒介。最后我们要明白商品流通必须是要以货币为媒介的,如果没有货币的参与我们只能称为物物交换。 2.师:那么货币是怎样执行它的流通手段的职能呢?流通中的货币能否是观念上的货币呢? → 回答得不错,商品流通中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这是我们理解流通手段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这项职能时必须是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三. 1.以上我们学习了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这两种职能必须牢牢掌握。因为这两种职能时货币从产生那日起就有的,我们称之为基本职能。剩下的三个是货币不断的发展才慢慢具有的我们称为其他职能,接下来我们要学的就是货币的贮藏手段 → (展示PPT) 那什么是贮藏手段呢?那就是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中社会财富的代表保存起来。 → 为什么货币能执行贮藏手段呢? 二. 1.同学回答:货币产生之前是商品与商品之间进行直接的交换,而货币产生之后是先把商品先换成货币,再用货币购买商品。 2.学生回答:不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二. 1.物物交换和商品流通这两个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对此理解比较困难,通过一些贴近生活的问题,将内容具体化,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2.用意念中的钱拿走商品这样不可能的事情,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商品流通中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货币,也为课堂增加了一些幽默的元素,活跃课堂气氛。 精选文档
因为货币是一般等级物,具有价值。→ 货币怎样执行贮藏手段?纸币可以吗?黄金饰品可以吗?(提问学生) → 同学分析得不错,纸币和黄金饰品都不能作为财富贮藏,能执行贮藏手段的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如金银条块。 2.师:我们看一下第二个其他职能: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什么呢? → 为什么货币能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略) → (提问学生):我们直接拿货币去购买商品和我们先赊账获得商品,过后再拿货币偿还,这两种情况货币的职能相同么? → 师::同学分析得不错,货币在不同的情况下所执行的职能是不相同的,要视具体情境而定。 3.好了,现在我们看一下货币的最后一个职能:世界货币。随着科技的发展,商品的交换遍布全世界不同的国家,我们国家有很多商品出口其他国家,而国外的产品也涌进咱们国家,那么货币的作用也就遍及了全世界。世界货币就是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 那么货币如何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呢?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只有贵金属金银才能充当世界货币,现在某种纸币(如美元、欧元)等也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三. 1.学生回答:不行,纸币没有价值,而黄金饰品具有欣赏价值,没有贮藏价值。 2.学生答: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者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的支付手段。→ 不同,前面的情况是货币的流通手段,后面的情况是货币的支付手段。 三. 1.让学生回答问题,加深印象,知道只有足值的金银才能作为财富贮藏起来。
2.通过比较购买商品时现金交易以及赊账交易的不同,帮助同学们区分这两种职能。
3.世界货币是这节课的另一个难点,它比较抽象,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外国产品来使学生进一步想到商品交换的地域扩大,而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从而思考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 精选文档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货币的基本职能:它们分别是? 同学们说的好,这些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两个基本职能。其他职能是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学生答: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总结本节课的内
容,并让学生再次回答货币的职能,加深学生的认识
板书设计
含义: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 1、 作用:衡量商品价值大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 尺度 依据:货币有价值,这是由其一般等价物决定的。 意义:货币是财富的象征,衡量国家经济的主要指标也是以货币来 表示的。 2、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两种商品交换的形式 W→w w→g→w 3、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教学效果训练
通过上述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货币的五项基本职能,区分日程生活中不同的情境下货币的不同的职能,提高学生对货币本质的认识,以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当堂深化。让同学通过 情景模拟,如模拟商家以及消费者,通过现金交易,或赊账交易等区分货币的职能。 2、当堂练习。通过当堂练习习题来回忆课堂所学内容。练习题目有: (1)、商店中,一台21英寸彩电标价人民币2000元,这2000元( B ) ①行使着价值尺度的职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②行使着流通手段的职能,是现实的货币 ③是一台彩电的价格,是一台彩电价值的货币表现 ④是一台彩电的交换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 C ) ①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空间和时间进行 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