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图片

合集下载

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

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

良肢位摆放
截瘫患者 良肢位摆放
良肢位摆放
四肢瘫患 者良肢位摆放
? 仰卧位
? 上肢 肩可以放置在内收位、中立位或前身的位置, 肘伸直,腕背伸约30-40度,手指稍屈曲,拇指对掌。
? 下肢 伸髋并稍外展,伸膝但避免过度伸展,踝背屈 至中立位,两侧髋关节外侧各放一小枕,以保持髋 关节外展而不旋转。
?2、床上的侧方移动
? 患者仰卧位,健足置于患足下方,健 手将患手固定在胸前,利用健侧下肢将 患侧下肢抬起向一侧移动,用健足和肩 支起臀部,同时将臀部移向同侧,臀部 侧方移动完毕后,再将肩、头向同方向 移动。
3、由卧位到床边坐位 ?独立从健侧坐起:
?独立从患侧坐起:
?治疗师辅助下坐起: ?患者侧卧位,两膝屈曲。
? 患者健手支撑于轮椅远侧扶手,患手放于胸 前或腹部,患足位于健足稍后方。
? 患者向前倾斜躯干,健手用力支撑,抬起臀 部,以双足为支点旋转身体直至背靠轮椅。
? 确信双腿后侧贴近轮椅后正对轮椅坐下。
?辅助下由床到轮椅转移
?被动转移
?将轮椅斜向45°左右靠近床,并打开轮 椅的侧门(靠近患者健侧)
?治疗师半蹲在病人前,用双膝顶住患者 的双膝,把患者的双手至于治疗师的双 肩,治疗师双手分别提住患者两侧的裤 腰
?治疗师先将患者双腿放于床边,然 后一手托着位于下方的腋下或肩部, 另一手按着患者位于上方的骨盆或 两膝后方,命令患者向上侧屈头部。
?治疗师抬起下方的肩部,以骨盆为 枢纽转移成坐位。
? 4、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 ? 独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
? 患者坐在床边,双足平放于地面上。轮椅置 于患者健侧,与床成 45°角,制动,卸下近 床侧扶手,移开近床侧脚踏板。
良肢位摆放

良肢位

良肢位
1、掌握良肢位的定义 2、掌握良肢位的摆放 3、掌握良肢位的注意事项
良肢位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 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是从治疗护理的 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
良肢位的摆放是从临床护理中对长期 卧床患者归纳总结而设计出来的临时性 体位,它能够使偏瘫后松弛的关节相对 稳固,预防和减轻痉挛模式的出现和发 展。它适用于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 同时也为后期康复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同程度地降低患者致残率,为家庭和 社会减轻负担。
1、仰卧位 2、患侧卧位 3、健侧卧位
1、 肩关节屈45度,外展60度,无内 外旋;肘关节伸展位。腕关节背伸位, 手心向上;
2、手指及各关节稍屈曲,可以握软毛 巾等,注意保持拇指的对指中间位;
3、髋关节伸直,防止内旋外旋;膝关 节屈曲20-30度,(约一直立位拳头 高),垫以软毛巾或软枕;
4、踝关节于中间位,摆放时顺手托起 足跟,防足后跟韧带萎缩而引起足下 垂,不掖被或在床尾双足部堆放物品 压下双足,足底垫软枕。
缺点:①长时间采取仰卧位,会受到紧张性 颈反射和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而出现姿 势异常;②长时间采取仰卧位,骶部、足 跟外侧、外踝等处容易出现褥疮。因此, 应尽量减少仰卧位的时间。
背部垫软枕 ,60-80度 倾斜为佳,不可过度侧 卧,以免引起窒息;患 手可置屈曲90度位放于 枕边,健手可置于胸前 或身上 ;健肢屈曲 , 呈迈步或屈曲状,患肢 伸直,两下肢间最好垫 软枕,以免压迫患肢, 影响血液循环。
健手屈曲外展,健肢 屈曲,背部垫软枕, 患手置于胸前并垫软 枕,手心向下,肘关 节、腕关节伸直位; 患肢置于软枕上,伸 直位或膝关节稍屈位 (20-30度)
枕头高度 要适当, 不要引起 明显的颈 椎的侧屈
优点:健侧卧位时,由于胸前抱一圆枕,下 肢下面放置了长枕头,故患者感觉较舒适。

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

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
进行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仰卧位、床上坐位的早期体位干预,明显降低并发 症的发生。
良肢位摆放意义
保护肩关节、防止肩关节半脱位; 保护骨盆,防止骨盆后倾和髋关节外旋、外展; 保护足踝,预防足下垂,足内翻; 预防患肢水肿、关节畸形及失用性综合征; 预防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或静脉炎; 有效提高脑卒中软瘫期病人压疮的治愈率; 保持血液循环顺畅, 抑制痉挛模式,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有效提高生存质
头颈部:枕于舒适位,避免头屈向患侧。
上肢:患侧充分前伸(枕头支撑)、肩屈 曲90-130度、肘伸展、腕背伸、前臂旋 前、手指伸展、掌心向下、健侧上肢自 然放置。
下肢:患侧髋、膝屈曲,呈向前迈步状 态(枕头支撑)、踝关节背屈,健侧下 肢自然放置。轻微屈膝。
良肢位摆放方法——桥式运动
仰卧位,双腿屈曲,双足底平踏在床 面上
上肢:肩前伸、肘伸展 、腕背伸、前臂 旋后、掌心向上、拇指外展 、手指分开 伸展(可以防止上肢内收、内旋。挛缩和 手的浮肿)。
下肢:髋部垫软枕,稍内旋,下肢中立位, 膝轻度屈曲位,踝关节90°、足尖向上。
少取仰卧位
(长时间仰卧会出现姿势异常)
良肢位摆放方法——患侧卧位
头颈部:枕于舒适位,略屈曲,躯干后背部 放置枕头支撑。
上肢 :患侧前伸(与躯干不小于90°)肩部 向前、患肩屈曲、肘伸展、前臂旋后、腕 背伸、掌心向上、五指外展,健侧置于身 体上。
下肢:患侧在后、髋伸展、膝略屈曲,踝 关节背屈,保持90°。健侧髋、膝均屈曲, 置于身前枕头上。
确保肩胛骨处于向前位,防止肩胛骨回缩 及受压。
鼓励患侧卧位
良肢位摆放方法——健侧卧位
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护士并不参与。(16.12%) 医生+康复科治疗师,护士配合。(19.35%) 康复治疗师负责+护士长具体安排,责任护士执行。(9.67%) 专职护士负责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6.45%)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建议在卒中患者床头贴一份,随时摆,随时看。

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而言,早期床上良好的肢体摆放位置对预防、缓解痉挛、肩关节半脱位、肩痛、肩手综合征、骨盆后倾、髋关节外展、外旋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具有一定作用,是康复治疗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敬请各位家属及陪护人员协助配合!具体操作方法请见图示,不明确的地方请及时询问医护人员,以免操作错误,对功能恢复造成不利影响。

注意:1.图示为模拟右侧偏瘫患者(即右侧为患侧,左侧为健侧)。

2.良肢位是从治疗角度出发设计的临时性体位,为避免压疮、挛缩等并发症,应予定时体位变换(变换1次/1~2h)。

3.仰卧位强化伸肌优势,健侧卧位强化患侧屈肌优势,患侧卧位强化患侧伸肌优势,因此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选择体位。

仰卧位要点:1.床铺尽量平整;2.头固定于枕头上,避免过伸、过屈和侧屈,面部朝向患侧;3.患侧上肢:患肩下垫一小枕,使与健肩同高;患侧上肢向外固定在枕头上,和躯干呈90°角或大于90°;肘、腕尽量伸直;手心向上,手指伸展、分开;4.患侧下肢:患臀至大腿外下侧放置楔形枕头,防止下肢外旋;膝关节垫起微屈并向内;踝处中立位,即足尖向上;常见错误:头向健侧,患肩过高,下肢垫枕未成楔形手握毛巾卷,放在肚子上足尖转向外侧健侧卧位(偏瘫侧在上)要点:1.床铺尽量平整;2.头固定于枕头上,避免向后扭转;3.背后放一枕头,使身体放松;4.躯干略前倾;5.患侧上肢:向前平伸,放在胸前的枕头上,和躯干呈90~130°角,肘伸直,腕、指关节伸展放枕头上,避免腕及手悬空;6.患侧下肢:髋、膝关节自然弯曲,放在身前似踏出一步远的枕头上,踝关节尽量保持在中立位,避免足悬空;7.健侧上肢:自然放置;8.健侧下肢:髋关节伸直,膝关节自然微屈;常见错误:患肢和躯干成角不够,手悬空足悬空患侧卧位(偏瘫侧在下)1.床铺尽量平整;2.头部固定于枕头上;3.躯干略后仰,背后放一枕头固定,使身体放松;4.患侧上肢:患肩向前平伸(可由家属以手法向前轻柔牵伸),患侧上肢和躯干呈80~90°角,在床铺边放一小台子,使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指张开,手心向上;5.患侧下肢:髋部伸展,膝微屈;6.健侧上肢:自然置于身上或枕头上7.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在身前一枕头上;膝和踝关节自然微屈常见错误:患肩没有牵出,患肩受压健腿下垫枕位置太靠前,患髋没有后伸要点:1.床铺尽量平,病人下背部垫放枕头;2.躯干:伸直;3.髋部:屈曲90°,使上身正直,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4.双膝下可垫一软垫,使膝微屈;5.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上,桌上放一枕头常见错误:把床头摇起而成半卧位,对患者恢复不利除非饮水、进食,其他时间尽量不要采用这种卧位应用道具枕头要求:1.最好为荞麦皮枕头,有一定透气性,且可任意塑形;2.枕头应足够高、大,约1500px×1000px×500px大小薄垫要求:1.可以用毛巾自行缝制,表面要平整;2.高度以≤125px为宜手/足矫形器可与矫形师联系订制,网上应该也有的卖。

体位摆放和翻身

体位摆放和翻身
体位摆放和翻身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中风患者发生偏瘫后早期的体位摆放(又称 良肢位),是从治疗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 时性体位。对于抑制后期痉挛模式、预防肩 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正常分离运动等均有 良好的作用,是预防众多并发症,提高康复 疗效的重要措施。
脑卒中病人床上体位摆放
• 重要性
– 保持正确的姿势 – 预防和减轻并发症
床上坐位
• 以上两种方式坐时要避免出现不利的半卧位,即使如此,也 不要让患者坐的时间太久,因为患者不久就会向床下滑,形 成很不利的姿势。
脑卒中病人体位摆放
轮椅坐姿
• 要点: • 1.腰部放置一个枕头促进
躯干保持伸展。
• 2.病人双手前伸,肘放在 桌上,转移双手正确姿势
• 3.臀部要尽量坐在轮椅坐 垫的最后方,防止身体下 滑,造成下肢伸肌张力过 高。
伸直 • 6.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后面枕头上 • 7.健侧下肢:保持迈步姿势,放枕头上;膝
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 • 因该体位可以保持对偏瘫侧的刺激,而
且可以预防痉挛,促进早期出现正常分 离运动,故推荐采用。但要避免姿势不 对导致肩关节压迫。 •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脑卒中病人体位摆放
患侧上方卧位
髋屈膝30度,使两脚位于身体中线前, 在两膝关节和踝关节间垫软垫。
俯卧位
• 患者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度,肘关节 屈曲,手和前臂旋前位。
• 护士将薄枕置于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下。 • 这种体位一般在患者有压疮时使用。
体位变换
• 体位变换的好处:预防褥疮、肺炎 • 向患侧翻身 • 向健侧翻身 • 协助起坐
仰卧位
• 下肢伸展,护士在患者两腿间放一个枕 头。在膝关节下放一薄枕。用两个枕头 抵在足底,使踝关节背屈成90度。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的摆放 ppt课件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的摆放  ppt课件
良肢位是早期抗痉挛的重要措施之一,这种良肢位(又 称抗痉挛体位)能够使偏瘫后的关节相对稳固,可以有 效预防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痉挛模式,同时也是 预防以后出现病理性运动模式的方法之一。
良肢位摆放的必要性
1、早期脑卒中患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渡过的,
因此采取正确的体位非常重要。
2、良肢位摆放是对中风患者早期最基础的治疗,对 抑制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预 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 的作用。
仰卧位注意事项
1.骶尾部、足跟和外踝等处发生褥疮的危险性增加。 2.避免被子太重而压迫偏瘫足造成足尖的外旋。 3.避免使用过高的枕头,头部不要有明显的左右偏斜 (可以稍偏向患侧 )
患侧卧位注意事项
• 此侧卧位躯干应稍稍后仰,偏瘫侧肩部略向前伸,避 免偏瘫侧肩部过多承受身体压力而引起疼痛;
• 保持偏瘫侧肩胛骨前伸位时,不能直接牵拉患侧上肢, 以避免对患侧肩关节的损伤。
注意事项
1.良肢位是早期脑卒中病人床上的正确体位,当病人可 以离开床活动进行锻炼时,夜间睡眠则不应强制患者于 某一体位,应以舒适、保证休息为主。 2.任何一种体位都是临时性的,不应超过2小时,以防 发生压疮。 3.床应放平,不主张抬高床头及半坐卧位,此体位受迷 路反射影响使下肢伸肌张力升高。 4.床上卧位期间,尽可能从患侧接触患者,特别是有左 侧忽略症时,如床头柜摆在患侧,所有的人员都从患侧 接触患者。 因良肢位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和各种继发性障碍,有利于 日后的功能恢复,故要求早期病人要保持体位正确。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的摆放
目录
一、良知位的概念、神经反射及相关 概念的分析 二、良知位摆放的必要性、开始时间、作 用及原理 三、五种良知位的摆放及注意事项

良肢位摆放 ppt课件

良肢位摆放  ppt课件

PPT课件
5
PPT课件
6Leabharlann 卧位• 仰卧位因受颈紧张反射和迷路反射的 影响,异常反射活动较强,也容易引 起尾骶部、足跟外侧或外踝部发生压 疮,因此,脑卒中患者应以侧卧位为 主。
PPT课件
7
• 必须采取仰卧位时,患臂应放在体旁 枕头上,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 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 放置支撑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 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 屈。
PPT课件
8
• 足底避免接触任何支撑物,以免足底 感受器受刺激,加重足下垂;应避免 半卧位,因该体位的躯干屈曲和下肢 伸直姿势直接强化了痉挛模式(见下 图)。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脊髓损伤良肢位(急性期)。
• 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 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 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反射等) 的障碍。它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 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截瘫或四肢瘫,严 重影响患者自理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
PPT课件
2
健侧卧位
• 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患肩前伸,肘、 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上, 上肢向头顶方上举约100度,患腿屈曲 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头上, 髋关节自然屈曲,避免足内翻(见下 图)。
PPT课件
3
PPT课件
4
患侧卧位
• 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 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指关 节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 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 该体位可以增加患侧感觉输入,牵拉 整个偏瘫侧肢体,有助于防治痉挛 (见下图)。
必须采取仰卧位时患臂应放在体旁枕头上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放置支撑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屈

良肢位的摆放PPT

良肢位的摆放PPT

06
培训与指导
医护人员培训
理论知识
掌握良肢位摆放的原理、目的和重要性,了解不同病情和体位的 摆放方法。
实践技能
通过模拟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良肢位摆放的实践 技能水平。
沟通与协作
培训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以及与其他医疗团队的 协作能力。
患者及家属教育
良肢位摆放知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良肢位摆放的概念、目的和重要性,提 高其认知度和配合度。
变换肢体位置
在摆放良肢位时,应定期变换肢体的位置,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 肌肉疲劳。
使用防压疮垫
对于易发生压疮的高危部位,如骶尾部、足跟等,应使用防压疮垫 进行保护。
误区提示及纠正方法
误区一
认为良肢位摆放就是一动不动地躺着。实际上,良肢位摆放需要定期变换体位和肢体位置,以促进血液循环 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疼痛
良肢位摆放有助于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改善睡眠
合理的体位摆放能够改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通过训练患者在不同体位下的活动能力,可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 力。
个案分享与效果评估
个案分享
可以分享一些成功应用良肢位摆放的个案,包括患者的具体情况、体位摆放的方 法、康复效果等。
防止压疮
合理的体位摆放能够分散压力,避免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从而 降低压疮风险。
促进功能恢复
1 2
改善肌肉张力
良肢位摆放有助于改善肌肉张力,促进肌肉平衡 发展。
增强肌肉力量
通过定期变换体位,可以刺激肌肉收缩,从而增 强肌肉力量。
3
促进神经肌肉系统恢复
正确的体位摆放有助于神经肌肉系统的恢复和重 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的良肢位摆放
注:阴影部分是偏瘫侧
我以下说的体位适用于所有中风患者。

一、仰卧位。

健侧肢体自然摆放。

患侧肩胛后垫枕,患侧肩关节外展45°、肘伸直、五指分开伸直、掌面向上。

患侧腿外侧垫枕,保证髋关节无外旋,正直。

二、健侧卧位。

健侧肢体自然摆放。

患侧上肢前伸、垫枕。

患侧下肢自然屈曲,于患足下垫枕,防止患足内翻。

三、患侧卧位。

健侧自然摆放。

患侧上肢拉出前伸、避免被挤压,手掌朝上。

患侧下肢自然屈曲摆放。

中风患者的体位摆放,所谓“良肢位”,在不同的偏瘫分期有不同的定义。

在早期,也就是“软瘫期”,良肢位只要是功能位摆放。

而在“痉挛期”,良肢位指抗痉挛体位。

重要。

2、良肢位摆放是对中风患者早期最基础的治疗,对抑制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一般建议2小时变换一次患者的体位,当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动移动时,可适当改变间隔时间。

仰卧位:
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
2.头位要固定于枕头上,不要灵活能动
3.双侧肩关节:固定于枕头上
5.偏瘫侧上肢:固定于枕头上和躯干呈90度角伸直;
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
6.偏瘫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偏瘫侧上肢也放同一枕头上
·患侧卧位:
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
2.头位要固定
3.躯干略为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
4.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内旋
5.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度角,在床铺边放一小台子,手完全放上;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
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为弯曲,臀部伸直
7.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
8.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
·健侧卧位:
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
2.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
3.躯干略为前倾
4.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
5.偏瘫侧上肢:放枕头上,和躯干呈100度角
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为弯曲;腿脚放枕头上
7.健侧上肢:病人怎么舒适怎么睡
8.健侧下肢:膝关节、臀部伸直
·床上坐位:
1.床铺尽量平,病人下背部放枕头
2.头部:不要固定,能自由活动
3.躯干:伸直
4.臀部:90度屈曲,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
5.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上,上置一枕头
·坐在椅子或轮椅上:
1.下背部放置一个枕头
2.病人双手前伸,肘放在桌上,转移双手正确姿势
3.双足平放地上,或平凳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