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论文(3篇)

小学英语论文(3篇)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基本的语法、单词、句型等知识,但要注意不要让作业过于枯燥乏味,可以适当加入游戏、竞赛等元素,增加趣味性。
2.布置实践性作业。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写英文日记、口头表达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
3.布置合作性作业。
让学生分组完成任务,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布置创意性作业。
让学生自由发挥,例如编写英语故事、设计英文海报等,这样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小学英语作业的布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多样化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潜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
第二篇: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探析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和国际化的趋势,英语口语教学也逐渐受到重视。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
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是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因素。
小学英语教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英语口语。
可以通过播放英语歌曲、英语小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在听、说、唱、跳等多种形式中研究英语,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喜欢感性、直接的研究内容,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研究英语,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教授“shopping”这个话题时,可以模拟商场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进行英语口语练,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
三、注意语音、语调的训练语音、语调是英语口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注重语音、语调的训练。
可以通过模仿、朗读等方式,让学生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四、注重交流能力的培养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
如何上好小学英语阅读课论文

如何上好小学英语阅读课的几点看法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其崭新的教育理念洗礼了传统的方方面面。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上好小学英语阅读课,是我们很多小学英语老师都在探讨的问题。
小学英语阅读课是相对于其它部分比较难上的一节课,因为阅读课词汇量大,文章比较繁长而枯燥。
那么如何才能上好一堂小学英语阅读课呢?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本文将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学生的准备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预习是上阅读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阅读课因为生、难单词较多,课文内容较长,如果学生课前没有认真的预习,上课就不能很好的配合老师。
学生主要是通过预习来达到以下的目标:通过英汉字典、单词表等来预习生、难单词,课文正确发音;通过预习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在预习中发现疑难问题。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潜在能力。
所谓: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教师应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如:引导学生找段落中心句子;引导学生围绕问题阅读文章;引导学生找与问题相似的句子等。
二、教师的准备1、精心的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的成功与否与本节课的效果的好坏有直接的关联。
这就需要教师上课之前,通读并深究本课内容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比如五年级下册的recycle1里的阅读理解,讲的是加拿大的季节问题。
那么导入的时候老师就要围绕这个主体。
老师一定要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般学生都会对好奇的东西感兴趣,而大多数学生都是对未知的东西感到好奇,像这节课的内容讲的是加拿大的季节,老师可以很好的利用学生想要了解加拿大的求知欲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老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到过哪里旅游吗?(where did you go?)有没有同学到国外了呢?同学们最想去哪个国家旅游呢?(which county do you want to go best?)老师就最想去一个国家了,他的名字叫做加拿大,同学们了解这个国家吗?(i want to go to canada best.)(这时老师可以假设说,我的一个同学去过加拿大,通过这样一个假设,把加拿大的一些情况比如他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最著名的景区和文物、美食等介绍给大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进行简单的介绍,从而让学生对加拿大这个国家有种更想了解的意愿),这样同学们带着好奇心来阅读,我想效果会更好的。
分享阅读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尝试论文

分享阅读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尝试摘要: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分享阅读是美国教育学家holdaway提出的适用于儿童的阅读方法。
笔者以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为载体,尝试将分享阅读运用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
关键词:分享阅读阅读教学由于词汇量、语法知识等方面的制约,决定了小学生英语阅读教学是独特的,老师不可能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故事,否则,碰到新的语言项目时学生就会觉得阅读困难、学习枯燥,反而适得其反。
分享阅读应该是我们可以拿来借鉴的一种在小学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不错的尝试。
它是一种强调师生间互动的阅读方式,是一种需要老师进行具体指导的早期阅读法。
一、关键词的界定分享阅读:是老师和学生通过互动式阅读活动,利用根据儿童认知规律编写的分享阅读材料,配合分享阅读教育方法,实施的一种不以学习为直接目的、类似游戏的阅读活动。
起初,以教师逐字朗读为主,多次重复之后,随着对故事情节和语言的熟悉性增加,逐步提高学生对阅读活动的参与水平,使其在整个阅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最终过渡到学生自己独立阅读的一种教育方法。
二、分享阅读材料的选择材料是阅读之本,由于受到词汇量、接受能力等方面的限制,给小学生选择恰当的、难易适中的材料尤为关键。
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趣味性、多样性、循序渐进性。
因此选择材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二度开发课本教材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牛津小学英语教材,进行对不同语言点的重组,编写出一些集趣味性、语言应用性阅读教材。
如在学完4b unit 6 let’s go by taxi.的对话后,笔者设计了一篇阅读训练。
a: may i come in?b: come in, please.a: oh, nancy. nice to see you.b:nice to see you. what’s the matter? you look bored.a:yes, i’m so bored.b:let’s go to the cinema.a:ok. which cinema?b:red apple cinema. ok?a:no, that cinema is very hot. i don’t like that cinema.shall we go to the green orange cinema?b:all right?a:how do we go there?b: by taxi.2.儿歌、小诗、歌谣等。
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对阅读教学的探索,分析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阐述了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注意的问题,并重从阅读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外阅读的开展以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基本方法【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往往侧重听说技能的培养。
其实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应在启蒙教学阶段进行渗透培养。
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知道一个个单词的意思,但连词成句,联句成篇之后却又不知道它们的意思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的小学英语并无明确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和配套的阅读教材,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提高小学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必然趋势。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我们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并且大力改革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以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二、开展好课外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关于阅读教学,torgesen(1998)曾提出这样的一个原则:在适当的时问,以适当的方式,针对具体的学生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把握适当的教学难度,争取最好的教学质量。
事实上这是针对任何技能培养的普遍适用的原则。
1.激发兴趣,及早阅读英语阅读必须要抓的早,并从一开始就有意识的教给孩子阅读的技巧和策略。
然而必须始终牢记一点:不能逼学生读,否则会把他们的饿阅读兴趣也逼走,学校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发孩子天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使阅读成为令人愉快的活动。
激发并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将促使他们自觉成为终身的阅读爱好者。
不仅如此,学生的阅读动机强,对待阅读也会更加认真,就更有可能进行自觉的、有规律的阅读练习。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想尽办法去激发并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这是顺利开展阅读教学、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根本保证。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0、引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要讲究方法,指导学生打下英语阅读的基础。
教学实践表明,以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是比较有效的。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进行引导,激发其阅读欲望,为阅读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首先,教师应采用不同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常见导入形式有提问、讲故事、设置悬念、介绍背景、观看影片、唱歌等。
其次,在授课中运用多种方式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在导入之后设计以下几种阅读形式:观察图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出示问题,快速浏览以了解文章大意;再次阅读,捕捉具体信息。
再者,为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促进兴趣,兴趣促进成功。
当学生的成功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许时便产生成功感,信心大增,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想更上一层楼。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和收获。
2、加强英语课堂教学研究,努力增加课堂内的英语阅读练习2.1 加强对阅读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指导对阅读的速度、技巧及猜词技巧等作相应的指导,为提高阅读速度,可引导学生进行泛读、速读、略读、寻读等。
2.2 采用语篇教学法篇章是具有内在逻辑相关性的结构系统。
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应该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即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知道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训练。
我们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借助上下文等来揣测词义,理解句子的隐含意义,弄清全文的中心思想,层次结构,行文线索以及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态度和写作意图。
要求学生要先粗读课文,理解总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模式。
词句的学习,观点的理解都在一个完整清晰的全篇认知图中进行,通过关键词、主题句有针对性地分析理解点,并以点带面,深化阅读。
可按照读前阶段(pre-reading)、阅读阶段(reading)和读后阶段(post-reading)实施课堂阅读活动。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精选)(必备47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精选)(必备47篇)摘要:教学作为我们的本职工作,要想做好做精彩,我认为是一件极富挑战的事情。
对于新课改的推广,我们面临角色的转变,所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好老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为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语感做好必要的学习和准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一个合格的英语老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英语语感和纯正的英语发音,同时还要能够在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英语教师必须要了解小学生,了解他们学习的兴趣点在哪里,了解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喜好在哪里,并根据这些来改变我们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总之,一个能够让小学生满意的英语教师一定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能够做学生喜欢做的事,和学生做知心朋友,以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参与度,改变我们多年的哑巴英语和聋子听力的教学局面。
下面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些看法,有不妥的地方,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第一,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
我们都知道,如果想学好一门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语言环境的建立。
然而,就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要想为学生创建一个纯英语的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比如来自英语教师对英语实际的应用水平、口语能力、教学能力等,还有上课的时间等。
我们的小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一个星期下来非常有限,退一步说,就是我们的英语课堂使用了纯英语教学,同时还配备了各种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的教学教具,但是课堂教学实践毕竟太过有限,所以就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再积极,但是下课后也难免会生疏忘记。
学生在课下几乎没有能够说英语的时间,这样的环境几乎是没有的。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今的小学英语教学缺乏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环境的建立,学生没机会听,没机会说,没机会练习。
第二,来自社会和家庭的一些负面影响。
虽然现在很多家长都认为英语是很重要的一门科目,但是就学习观念而言,很多家长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
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开设了英语学习,但在我们本地,很多学生是从三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深入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凸显。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形成有效的阅读技能、提高语言阅读理解能力、形成良好的语言阅读习惯对小学生的语言学习非常重要。
然而如何开展好英语阅读教学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
我就此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设计有效倒入导入是课堂英语阅读的启导环节,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一步。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小学兴趣和求知欲,自然引出话题,帮助学生解决语言理解上的障碍。
导入的方法很多,比如情境导入法、游戏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等。
但一般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
低年级的学习英语教学材料主要以对话为主,而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多以小短文的形式展开,并配以精美的图片。
语言材料意义的构建质量取决于读者已有的知识,即妒者根据自己的原有的英语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使用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英语,通过问答、介绍、说唱及tpr等多种形式趣味导入相关话题。
在导入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语境,呈现阅读材料中的语言难点,为下一步的阅读活动做好铺垫。
二、整体呈现《语言课程标准》要求英语阅读教学不应局限于以句子为单位孤立地进行语言点的训练,提倡语篇教学,使学生在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感受英语语言文化的熏陶。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重视语言学习和运用的整体性。
背景知识是学生整体感知阅读材料内容的必要前提。
比如,在学生阅读有关复活节、圣诞节、愚人节等材料时,可以播放有关西方国家庆祝这些节日的录像,并对比中国的节日,结合语言文字做进一步讲解。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给学生呈现完整的语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整体感知,首先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提出相关问题,也可有学生提出预习时准备的问题;而后我们可采用图片、录像和课件等形式呈现阅读内容,或让学生自读课文。
这样做旨在培养学生一开始阅读就努力寻找文章要旨的习惯,训练学生根据关键词语扑捉文章大意的能力,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语言操练。
在语言操练过程中,要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9e7469caaedd3383c4d321.png)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摘要: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
该文分析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以及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旨在帮助小学英语教师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学习英语的主要任务之一。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应该达到二级的目标要求。
在二级目标中,读的要求有: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小短文。
那就是说,小学生也应该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能够轻松、独立地阅读相当于该年级水平的读物。
但是从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只是一味地运用“教单词——读课文——回答问题”这种教学模式。
这种枯燥的方法使小学生失去了对阅读的兴趣,严重阻碍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1.重语言符号分析,轻文化背景知识。
小学英语教师片面强调语言符号的符号性,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学生由于缺乏背景知识从而对理解能力带来影响。
在阅读课学习中,尽管大多数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储备了不少的词汇量,但仍不能很好地读懂课文,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
2.重语言表层教学,轻篇章整体意义。
小学英语教师重视语言表层结构教学,轻视篇章整体意义。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理解的关键是词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语法、词汇及语言知识等。
这种方法把完整流畅的语言分割和肢解成片面的教学,忽视了对整体篇章的意义理解。
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在阅读时,潜意识地进行逐字逐句的默读或心译,生怕漏掉一个词。
3.重教授知识,轻学生参与。
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能积极参与阅读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介绍: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通过日常英语教学,我想在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以年级划分,分别进行拼读、认读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详情:
[:]
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通过日常英语教学,我想在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以年级划分,分别进行拼读、认读、朗读和初步的阅读训练。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
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单的短文,难度不大,但作为起始阶段,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形成却是非常重要的。
依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首先,培养拼读能力十分重要。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掌握单词的拼读感到困难,因此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在实际教学中我就尝试采用了直接拼音法 .
这是一种按字母或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拼读和拼写单词的方法,它既可以内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又可以培养学生看见词能读出来和听音能写词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防止学生死记硬背等坏习惯的形成。
其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六年级的学生对语音是比较敏感的,一旦读得不准,形成习惯,改起来不容易了。
因此,应在实际教学中尽量使用标准的录音,让学生模仿,以培养学生形成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
然后教师可以再辅以朗读技巧的讲解,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语流中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重音、意群与节奏。
再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已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了还有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如:阅读时唇动和低声读、用手指着所读内容、不断回读、脑袋摆动等,这些习惯都直接影响阅读速度,从而影响阅读效果。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先通过题目、图示、上下文以及构词法等,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
再帮助学生掌握抓关键词的能力,如在阅读时,注意事物(what)、地点(where)、人物(who)、时间(when)、怎样(how)、原因(why)等关键词。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目前小学阶段读的要求一般相当于基础教学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一、二级的要求。
根
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一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1)能看图识(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的词语;(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小故事。
二级中的的要求是:(1)能认读所学词语;(2)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3)能读懂教材中的要求或指令;(4)能读懂问候卡等中的简单信息;(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因此根据课标和日常教学我认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分年级实施。
(1)小学四年级以听、说为主线,在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帮助下能从总体上理解阅读内容,从听到说,循序渐进。
(2)小学五年级先听录音看范文,大体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讲解文章,对文章内容有更详细的认识,再分组或分角色诵读文章,理解文章后,完成课后练习。
(3)小学六年级也先通读短文,对短文有一个初步总的印象。
在通读文章之后,能根据图片或上下文解决短文中新的单词,短语,为语言的输出作准备。
在掌握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子之后回到课文,对整篇文章做进一步理解。
再让学生提笔改写或仿写短文,作为语言的输出。
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听、说、写来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根据不同年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针对四年级学生采取师生互动型策略。
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
教师先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
再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
词组的含义与用法。
同样可以一些Yes/No的问题或简单的选择题,让学生反复阅读,仔细体会。
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
四、阅读教学的教学渠道
英语阅读教学发生在课内与课外两个场所。
通过实际教学我发现,英语阅读教学的主渠道应该是在课堂,因为课堂中的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如何从文字信息中获取事实、观点和信息;如何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如何欣赏;如何评价等等。
同时,教师还能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等。
这些阅读技能的训练对四年级孩子的阅读学习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不过紧紧依靠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是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的。
于是,课外阅读就成了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
因此我们要鼓励五六年级的学生阅读课外英语报刊和英语书籍,同时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
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阅读技巧才会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巩固,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的过程,切忌操之过急。
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
我们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